韩国人的逻辑很有意思,对待二次碾压和杀人不眨眼的连续杀人犯,竟然要求受害人原谅施暴者,我真是跪了。。。。。。。这点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还是值得肯定,宁愿以暴制暴,也不放过一个。
首先必须得明白一个客观事实,人性中有绝对无法原谅的部分,所谓的人之恶。人类之所以繁衍到今天,合作和竞争相辅相成。在很多极端条件下,必须要通过碾压同类或者异族,才能保证自己基因的延续。这种碾压包括残杀,强X,侮辱,暴力,等等等。而这种极端条件很多很多,所以这种恶在人类血液中被一代代继承,或者说,在人类意识形态中,被一代代继承。
客观上来说,若没有这种恶的作用,人类这款基因库也不会繁衍得
那么成功和巨大。
但是,客观归客观。当整个族群的道德意识和宗教意识完全觉醒,并且上升到很大高度时,这种写入人性本能中的“恶”却可以造成巨大的伤害,对于那些“善”的伤害。其实,片中的女主角,未婚夫被人2次碾压后死亡,她使用圣母般“原谅犯罪者”的方式进行自我催眠。这可能是一种自我本能的保护,保护自己人格不因为这整件事情的冲击崩溃掉。但是,自我催眠的下场是什么?正如片中所述,把本该开刀消炎动手术的山口贴个创可贴,那么伤口表面上看不出来,内里面只会腐烂生蛆,给整个躯体造成巨大的伤害,最后坏死或截肢。用到人的心理角度,就会有严重的心理创伤,极有可能引起更严重的心理疾病,一生无法痊愈。
人性中的这部分恶是无法被原谅的,因为只有通过施暴者本身的忏悔,用他们自己的善把自己恶给消除掉,那这一个过程才是有意义的,只是对施暴者和别的善者的意义。也许这时受害者才能说一句原谅。
若"恶"还存在,受害人的“原谅”,只是助纣为虐。就如片中那机车少年,杀了女主角的未婚夫,被女主角原谅得到释放,然后因为一句话不合,有马上杀了别的少年。善者要想自保,不能用“原谅”,而是通过不原谅,把对方施暴行恶的能力,借助法律的途径,监管起来。
同时,这种“恶”的成分在每个人身上都有,但是受后天成长生活的环境刺激,其个体含量和表现方式差异巨大。杀人强奸和冷暴力,损人利己的恶性竞争等,通通都算,含量不同而已。
那些看似轻巧的行径,哪怕有在多的冠冕堂皇的漂亮理由,从纯粹的道德层面,都是不可原谅的。而且其被善消除掉的概率也是极低,片中已经做了统计了,二次犯罪的概率高达7成,更何况生活中的那些龌龊的勾当。
比较有意思的是,韩国社会却有一种强迫症型的原谅情绪...那个修女做着两边不是人的工作,却乐在其中;少年犯监狱的看守人像守护着天使一般守护着那个杀人的恶魔。他们社会舆论的导向居然是同情施暴者而不是保护受害者。甚至强迫受害者去“原谅”。我觉得这个社会是有毛病吧,或者影片片面了,若是客观上如此,我只能把这种强迫症型归为阴谋论了。阴谋论无处不在的,男权思维对女性的婚姻压迫是阴谋,中国儿童精英教育也是个天大的阴谋。所有阴谋论都有一个共性,少部分有文化的流氓为了自身的利益通过洗脑的方式带领一大批走狗奴役善良懦弱的人,并在社会上形成巨大的思潮。以此得出韩国的这个“原谅罪犯”社会强迫症,其背后的黑手很有可能是那些自己后代中有罪犯的当权者和有黑历史却坐高位的人。他们才是最大的获利者。
万幸,文化渊源流长的华夏大地,讲究杀人偿命这门手艺的中华民族,还没被这类阴谋论洗坏脑子。
最后来比较一下韩国的宋慧乔和中的范冰冰。都是两国的一线明星,论长相,各自在纯美和艳美这两大不同领域做到了登峰造极,这点打平。
从年龄上来说,两人也都是刚满30岁的成熟女性,都处于女演员最最黄金的年纪。同时都在经历从一个偶像明星到实力演员的转型过程。她们选择了同一条道路,即文艺片。
《二次曝光》我还没看,但是范爷和李玉之前合作的《苹果》和《观音山》都看过了,就说与《今天》相比吧,感觉韩国导演李廷香的视角要比李玉更广些。前者是在深刻揭露人性的普遍性一面,后者专注挖掘比较少见的一部分极端情况。所以从观众角度来说,肯定是前者的接受度大一些,我个人也更倾向于接受和认可前者。伟大的艺术家,就是要能创造出人人心中皆有人人笔下皆无的东西。
从表演角度来说,首先得肯定两位女演员的优秀和努力。但我真担心美丽成了范爷的障碍。她太美丽了,美丽得容易让人出戏,李玉戏里的角色,有时不需要那么锋利的美丽。她的美像一把刀,把本该承载故事的角色应该表现出的故事情境,给破坏掉了。
宋慧乔的颜其实是走偏锋的,多一点就俗了,少一点就淡了。她的面容,保留了很多传统东方人所喜爱的审美特征-----纯和善,并精致化。所以怎么看着都舒服,舒服感排在惊艳感之前。她洒在人堆里,绝对不起眼。但是看第二眼的时候,就容易把人的魂给勾了。所以这种面孔简直是文艺片的梦寐的主角脸孔啊,看似平凡——能入戏。第二眼的勾魂——可以当主角。
不过两位都很美丽,两位都很努力,两位都有很多很多的粉丝,两位的未来都能用演技,证明自己的天后身份。
笑话,你怎么会明白人有多渺小而无力,以为原谅别人可以得到解脱,却忘记获得原谅所需要做出的努力有多么巨大。多慧的轻率让她的生活过得无比艰辛,因为逃避本就存在的过往来换取原谅他人的所谓豁达根本毫无可能,唯有面对。
故事里的另一个主线人物池敏,她善良而坚强,内心却脆弱而敏感。她备受父亲虐打却依旧尝试宽恕,选择遗忘。她的结局仅仅用了带门而出的关门声响来交代,这样开放性的命题让人更加为她揪心和思索。
我们常常不敢直面伤害你或者你身边亲近的人的那个恶徒,盲目选择了遗忘或者谅解却担心他并未因此为他的过错忏悔而继续伤害他人。
人生的艰难和矛盾无处不在。我们作茧自缚的同时却自以为是走对了方向。我们草率逼迫自己对一切外物相信并且宽容,却不知道正是这样营造了罪恶事物的新的温床。
悲伤自然不可避免的如影随形,我们更多时候无可奈何,宁愿划伤自己去饶恕罪过,因果无法得到循环,报应转而一次又一次回来把你伤得更深,折磨不已。
电影将要接近尾声,多慧恍悟到翔宇的死去并没有让间接造成事故的池锡悔过,反而让一直努力对抗现实的多慧备受身心的煎熬,她心里的那个坎再也无法跨过。而故作明媚的池敏用尽全力去理解父亲的虐待,可却在这样的人间地狱里越陷越深。这是她们的人生,盲目而无辜。
悲剧当然永存,但你需要长久的时间才能慢慢让怨恨滑到新的边缘,这不是可以草草原谅了事的,因为变化已经存在,每个人都应该为造成这种变化付出代价。
重新开始是必然的,但来之不易。
电影在探讨着那些受害者们应当用什么样的情绪和表现去面对沉重加害过他们的那些人。宋慧乔的动容演技令人唏嘘不已。她用最真实的颓废让人看到了社会中根深蒂固的不公和痛楚,而她的行动却始终充满了前进的力量。
所以今天,你要面对你的软弱和渺小,在时间里慢慢学会遗忘和成长。
这部电影前前后后看了很多次,联系上现实才能浅浅的悟出一些人生道理。
很多人在说女主,软弱,圣母。其实不是,她就像我们正常人一样,渴望受伤后的治愈,渴望正常且不“丧”的生活。
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历或多或少的伤心事,分手,失败…各种各样,而女主是失去了自己的未婚夫,痛苦程度可想而知,我想她每时每刻心里都在怨恨,电影里有这样一个镜头,假如那天没下雨,假如多惠没有去超市买卫生纸,假如多惠下车的时候带了伞,假如翔宇过马路的时候速度稍微慢一点,伴随着温馨的音乐,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然而正在祷告的多惠突然惊醒,只是一场梦。多惠就这样每天在痛苦与绝望,真实与幻想中徘徊。
她很想摆脱这种痛苦,她选择了“原谅”,由于幼年时家中的一些事情让多惠渴望在和平的状态中生存,这也对于她来说是舒适区,最后超过负荷的痛苦让她想通过走“原谅”这条“捷径”来舒缓自己内心的悲伤。这也就是电影前期被人们误解的“软弱”。联系实际,我们在遇到痛苦的时候何尝不想摆脱,释然,我们尽力的去寻找捷径,可是真的有嘛?或是真的有效吗?电影中池敏的出现推进了故事的发展。
池敏也是同样有着痛苦的人生。因为家暴,池敏比同龄的孩子更加坚强,成熟。就这样两个痛苦的人通过偶然的一次互相为对方开启了心门。在一次采访中,池敏毫不留情的揭开了这种原谅的不合理。“原谅是发自内心的,为什么要强迫身边的人去原谅?”“姐姐从来不关心加害人的现状吗?”多惠在这样的询问下开始质疑了这种原谅。一次调查中多惠知道了加害者又杀了人。
“我明明有不原谅的理由,但是任何人都没有诉过我。我轻率给予的原谅是虚假的。在需要手术的伤口上只是缠上了一层纱布,我无法原谅这样的自己。我所收到的痛苦不是给那些给予原谅的人看的,而是给那些给别人带来伤痛的人看的。这样我的痛苦才有意义。”
应该忏悔的是那些带来伤害的人,而不是祈求受到伤害的人终于可以原谅。
二次碾壓在韓國都上電影了,應該引進到中國來播一下
”原谅并不是要消除仇恨,而是把仇恨推向心的边缘“关于“原谅”的一部电影,女导演李廷香时隔9年力作。(用怎样的语言记录都是乏味的,如果你心里期盼原谅一个人,或者祈求别人的原谅,就看看吧)
很有深度的电影,全是内心戏,是关于心灵的救赎。宋慧乔真的进入了实力派,演技很好。小女孩演得很好,虽然年纪小却懂得很多。有林秀晶的范儿。中国就拍不出来这么有深度的电影。今天是昨天逝去的人们迫切渴望的明天。我们要把每一天当成最后一天,认真活每一天。就像今天。
在这个世界,谁有资格要求别人宽恕痛彻骨髓的伤害?一千个人心中,自有一千种理解宽恕的方式。真正的怨恨无法消饵,而真正的宽恕,则是将这种怨恨推到心的边缘,好好爱自己,因为“今天是昨天逝去的人们迫切渴望的明天,我们要把每一天当成最后一天,认真活每一天,就像今天。”
竭力想探讨一个有关宽恕与救赎的深刻而庞大的命题,能力上却驾驭不了。问题都提出来了,深度也略有触及,然而力度不到,各方面都欠些火候。表演首先就跟《密阳》不在一个段位。李沧东是处处留白。李廷香却似乎试图将《密阳》未道尽的地方全部用大段说教填满,抒情也啰嗦,女导演总改不了这个毛病。
绝不会原谅。。恨不可能消失的。。。家暴的那个父母也该死!
女导演才有的细腻 || 刚开始,以为是说教,但是之后徐徐展开的关于“原谅”的叩问,却很是合我心意!|| 宋慧乔演得不错 || 池敏这孩子真是让人心疼得紧,借着爱的名义虐待孩子的父母,真是让人恶心!
救赎与被救赎,原谅与被原谅
不得不说,宋MM的演技提高了很多,剧情也不再是韩式泡菜催泪剧,过好自己的今天就够了,不要在虚伪的去原谅别人了,其实,别人未必需要你的原谅,那只不过是求自己的心安罢了。
导演选了很女性很社会问题的角度。原谅了犯错的人并不代表罪人能够赎清罪孽,不能原谅的罪人却最终被免掉了社会林林总总的惩戒。原谅变成一种可有可无啼笑皆非的伪善。PS:乔妹脸有点僵啊~是不是打针了~
关于原谅与忘记痛苦的过往。多少有点虐心,不过最后情绪放的还不错 。太多闪回与想象,看着有点乱。
这类亲情的伦理题材在人性的层面上纠结是正常的,但相比全度妍的【密阳】,宋慧乔的表演还是显得过于单薄了点,导演的说教做法也比较低端,毕竟这样的故事本来就很难有发挥的空间,一切只能在情理之中。★★★
拖拉,有想法,可惜没拍好
要把每一天都当成世界末日般度过,用力生活。PS:希望下辈子加害者和被害者的人生角色互换,五倍、十倍、一百倍的报复给他们吧!
“今天是昨天逝去的人们迫切渴望的明天,我们要把每一天当成最后一天,认真活每一天,就像今天。”
2518 宽容?纵容?忏悔! (一部用心之作)
原谅并不是消除怨恨,而是将怨恨推向心的边缘。
总觉得写故事的人也还在原谅与被原谅里面绕圈圈,电影试图通过细节表现的内容过于繁杂,池敏和克拉拉的对白也太多。花了2小时的时间,却有种无力感,到最后我只记住了某个比喻和神父说的两句话(就一一不剧透了...)。btw~乔妹,你很努力,不过似乎还不能驾驭这个角色呢=。=
原谅是世界上最难的事情
我也是 无法直面内心的恐惧。这才是最令人不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