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
  • 电视剧
  • 美剧
  • 韩剧

波弗特

HD

主演:奥斯瑞·科恩,Itay Tiran,Eli Eltonyo,欧哈德·诺勒,Itay Turgeman

类型:电影地区:以色列语言:希伯来语年份:2007

 剧照

波弗特 剧照 NO.1波弗特 剧照 NO.2波弗特 剧照 NO.3波弗特 剧照 NO.4波弗特 剧照 NO.5波弗特 剧照 NO.6波弗特 剧照 NO.13波弗特 剧照 NO.14波弗特 剧照 NO.15波弗特 剧照 NO.16波弗特 剧照 NO.17

 剧情介绍

波弗特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2000年,长达18年的南黎巴嫩武装冲突接近尾声。爆破兵阿莫兹(阿米?温伯格 Ami Weinberg 饰)被派往波弗特堡,一座12世纪十字军东征时建立起来的要塞,进行拆弹。前哨指挥官里拉兹(奥斯瑞?科恩 Oshri Cohen 饰)因其傲慢的态度和强迫阿莫兹不顾危险拆弹的命令引起了哨兵们的不满,尤其是一名叫克雷斯(伊泰?提伦 Itay Tiran 饰)的哨兵。与此同时,以色列即将从波弗特堡撤兵的流言在军中散布,而黎巴嫩真主党的导弹攻势却一日强过一日。里拉兹面对战友们一个接一个的牺牲,精神状态日益消沉……   本片获柏林电影节银熊奖,以色列电影协会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摄像、最佳剪辑、最佳音效四项大奖,并被提名2008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并获以色列电影协会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奥斯瑞?科恩)、最佳导演(约瑟夫?斯达)、最佳剧本、最佳服装和最佳音乐六项提名。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TOPLEAGUE寒枝折不断第三类终结者爱情公寓之辣味英雄传无烟煤第一季香港制造祝贺——毛泽东访问苏联猎魔人2009腹中甜芭比杀手偷猎者第一季食人鱼2:繁殖最佳女朋友追凶:黑夜狩猎者第二季去他的世界第一季薇琪的秘密黑海夺金国语为爱疯狂2北漂明星梦之血泪史代孕帝国天使在人间1987姐妹的梦魇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亚飞与亚基我是大哥大电影版

 长篇影评

 1 ) 電影節系列I:那一夜,沒有集結號──再見美麗堡(Beaufort)小評

勉強將<再見美麗堡>跟<集結號>進行類比,絕對反映了筆者的懶惰。

事關除了兩片的內容都以孤軍的悲哀,及軍中的兄弟情為主軸外,兩片幾乎亳無關連。

不過,假如我們願意仔細分析兩片導演在處理上述戰爭題材的取態,亦不難發現當中其實早已隱含了一些文化差異。

原文:
http://www.xanga.com/tommyjonk/648492063/item.html

 2 ) 战争文艺

买一部战争片指望过过瘾,结果却买到了一张文艺片。

好在它仍旧还是一部战争文艺片,有战争两字撑着,有效的遏制了我关闭它的冲动。

进来越来越不愿意接近文艺,文艺我是不讨厌的,但是要我花两个小时对着显示屏来文艺一把,我觉得成本太大。我觉得我花了20多年来文艺,并且在有效预期内我还要花40多年继续文艺,我觉得这两个小时根本说明不了任何问题。

这部电影让我想起另一部美国战争电影-------《JAR HEAD》,同样的没有烈火金刚,没有英雄主义,狙击手开一枪都还需要观察员的指导。相比起来我觉得《阿甘正传》还比较像是战争片。战争已经不再像战争,比较像政治上的角力,开枪只是意思意思,谁还愿意八年抗战十年内战前赴后继堵抢眼炸碉堡啊?差不多就行了。开两枪,最后还是要回到谈判桌上的。

于是士兵们就成为了彻彻底底的棋子,如果真是棋子还好,起码棋子不会有感情。士兵们每天站岗,放哨,被炸,再炸回去,就和吃饭睡觉一样日理万机却又无所事事。说回波弗特上来,此片以以色列士兵的角度来描述一场战争(如果是真主党的视角估计就是记录片了),他们和一般的人没有什么两样,抽抽烟、说说黄色笑话,山高皇帝远连床铺也不用铺整齐,和我们去上班一样去站站岗。由于wikipedia把这个词条很多细节都做了“敏感化处理”,所以我还不太清楚黎以冲突到底是怎么个情况,但是我相信碉堡里的士兵也不是铭记在心。

一场冲突发生了,坚信自己是正确的,是胜利的必要条件,但是至于为什么一定要在这个地方呆整整十八年?我想士兵们并不清楚的知道。他们为什么要拿下波弗特山?为什么会有传言说军方曾想中止行动?为什么最后要撤退?为什么最后要再停留一晚上……这些只有政客知道,他们在会议桌上的一句话就可以葬送几百条年轻鲜活的生命,这是不是必须的?我只能说:政客也是人,他们不可能有百分百的正确。但是为了这个错误,成长了十几年,有父母亲,有朋友的几百位年轻人,就这样死去了。

盲目使一个团队团结并且强大,这就是为什么金字塔在现代再也造不出来,人人都有个性得紧,没有专长你就等着被社会抛弃吧。于是现在的战争让有个性的人们一片茫然。这是军队和人性的矛盾,也是战争和文明的冲突。当新兵蛋子去拆那颗炸弹的时候,它可能会爆炸,也不会,一分钟后它炸了,这是现实。尽管新兵蛋子磨蹭了很久,但是他磨蹭不过命令,该死的还得死。我们把这些归罪于命运,命运究竟在不在,谁也不知道。片中此类场景很多,死人或者不死的机会也很多,但是有些时候死人了,有些没死,有些时候受伤了。

绿岗两次被炸,谁会在里面?说不准。似乎,被炸、送命或者受伤和活着、吃饭、睡觉一样是生活必需品。片中的主人公最后好像改变了一些:从知道危险,却依旧命令部下去做;变成知道危险,就允许部下留下来,这转变可以说还是挺明显的。所以说士兵只能服役两年,多两年都要叛变。

这片子还有个名字叫“波弗特海”,我不知道什么意思,但是我个人很喜欢:一片忧伤的蓝色庞大包容却也没有尽头。

 3 ) 《波弗特》:如何被炮灰埋葬?

【影评】《波弗特》:真实残酷的反战电影 被荒诞可耻埋葬的炮灰

战争结束的时候,人们总会在战场上清理一些东西,这个工作量是很大的,也很艰巨。但实际上只有两样东西最难清理,一是尸体,二是旗帜! ―――韩兮 波弗特是一个古老的城堡,建于公元12世纪,历代均是兵家必争之地。1982年,以色列进攻黎巴嫩的时候控制了这个要塞,而18年后,以军则要撤离这个地方,但是,谁能站好这最后一班岗呢? 关于中东地区战争的影片已经拍了许多,美国人有美国人的角度,以色列人有以色列人的角度,阿拉伯人当然也有阿拉伯人的角度,虽然角度不同,但这些影片都具有反战性,这一点似乎无须质疑。但是,这只是一些导演的想法,现实是中东依旧混乱,各方势力还继续相互仇视着,每一天还会有人因为战火而丧生。 理想与现实往往无法达成真正的统一,撤离要塞是所有以军的梦想,但现实是撤退的道路竟然被地雷所阻挡了,扫清地雷是撤退的第一步,这的确很荒谬,一个占领了18年的要塞却在归路上被对方设下了地雷,而据说对方设地雷的手段还是向以军学习的。毫无疑问,这个情节的设置带有强烈的批判性,从某种角度来说,以军现在这种状态的产生无疑是自己造成的,正所谓作茧自缚。 兹弗是一个排雷的新兵,入伍很长时间,但却是第一次排雷,在基地指挥里拉兹的强烈要求下,兹弗以一个军人的形象前去排雷,结果却失去了生命。军人,便是要服从命令的,里拉兹是这样做的,他要求他的手下也要这样做,但兹弗却牺牲了。更可笑的是,兹弗的牺牲其实是毫无意义的,因为新式的排雷工具完全可以避免人员上的危险。命令害了兹弗,所以当兹弗的父亲支持以色列国内“四母亲运动”的时候提出了明确的观点,这是一个政治上的失误,与里拉兹根本没有任何关系。 但是里拉兹依然受到了以克雷斯为代表的手下的质疑。说到战争片,许多人都要归结到人性上去,或者是嗜血的狂战分子,或者是懦弱的反战斗士,也或者是对生命的尊重以及对对手的尊敬。这部影片当然也不例外,许多情节的设置都与人性有关,尤其是里拉兹这个人物,他时时刻刻以一个军人的姿态出现,这样要求自己也这样要求别人,但当好友躺倒在炮火之下向他发出求救的哀嚎的时候,他却被吓坏了。这个矛盾令里拉兹脆弱的一面表现无遗。 在战争面前,谁又不是脆弱的呢?里拉兹绝不是一个嗜战的分子,他同样想逃离这个危险的地方,但他首先是一个军人,他不能容忍的是一个逃兵的行为,即便被别人所厌恶,他也必须遵守命令,所以,在那些个人的面前,他无疑成为了一个政治的替罪羊。当部队终于安全地撤离基地的时候,里拉兹脱下了他全身的武装,沉重的枷锁终于不再羁绊着他了,他可以如释重负般地大口喘气。 里拉兹这个人物无疑是丰满的,但事实上他在影片中最直观的作用却并非是作为一个个体而出现的。在里拉兹的身上,导演赋与了许多暗示,如前面所说,里拉兹是政治的替罪羊,他的坚持与他的转变都暗喻了以色列的政治意向。影片多次强调十八年前那场夺取波弗特的战争,这是以色列军人们的骄傲,但这骄傲是正确的吗?也许根本就没有下达过这样的命令,往事的真相已经被埋藏了,已经不重要了,正如士兵们所说的,喜不喜欢里拉兹重要吗?不重要的。对于一个军人来说,其实是无所谓政治的,他们只是在服从命令,而这种盲从下的胜利又有什么意义呢?于是,那块英雄的牌匾只能留在销毁的基地中了。 兹弗死了,还有几名绿哨中的战士也死了,作为个体,他们存在着各自不同的生活方式与理想,但作为一名军人,他们的死是与命令直接相关的。如果说撤离是正确的,那么十八年前的进攻则是荒诞的,如果说坚守最后一班岗是正确的,那么政治谈判时无视战士生死的命令则是可耻的。荒谬与可耻组成了以色列与黎巴嫩之间长达二十年的战争,导演的用意便显而易见了! 波弗特基地最终被炸毁,与那些已经死去的英雄们都成为了真正的历史,而历史却是用政治的炮灰涂抹的,在人性被命令禁锢着的时候,反战便显得犹为重要了! 韩兮 2007-12-14于通州

 4 ) 再見美麗堡



名字美麗, 真實卻不美麗, 一群末代以色列駐守Beaufort 的部隊, 除卻了英勇無敵的面紗, 其實每天遭受四方八面不知從何而來的導彈和迫擊砲襲擊, 一個又一個的同袍受襲而死, 卻連軍人最根本的原則: 以牙還牙, 以血還血都做不到, 被迫躲在地堡中等待撤軍的命令, 度日如年. 電影一改戰爭片的爆炸格局, 只集中描述士兵度日如年的心理, 以及同袍一個一個死去的創傷. 電影節奏緩緩推進, 連第一個拆彈專家在地堡中迷路都去了十幾分鐘. 電影中後段開始精彩, 指揮官面對一次又一次的受襲, 卻無能為力, 開始失控. 到最後成功撤退後, 指揮官第一件做的是, 竟然是除下軍服大啖喘氣. 電影中嘗試拆除以軍霸道, 無敵的一面, 連訪問死去的拆彈專家的父親, 都不是為國捐軀為榮, 旨在表現在以軍軍人面對四方八面的攻擊的恐懼及人性的一面. 這是一部不錯的電影, 雖然我稍嫌描寫軍人的恐懼不夠深入. 反而, 危險的地方是, 這套電影表達的: 原來以軍軍人也是脆弱的表面, 替換了現實的情況. 或許最需要思考的是, 既然以色列知道他們的行為必然導致自己置身於危險中, 但為何每次當以巴之間快要靠近和解的時候, 希望最終以軍事行動扼殺於萌芽之中? 以巴問題背後以一種什麼邏輯運行著. 或許問題離開了電影本身, 但卻是我看完電影後第一個想到的問題.
# 0 Comments
# Filed under: 其他影話

 5 ) 沉默也有声音

  故事讲的是以色列的军队保卫Beaufort这座山。
 呼吁和平的一部电影,其中,给我最有感触的是:一个战士演奏了电子琴,战友都哭了,觉得战争是非常残酷的,最后一个战友问演奏的战士,为什么不去专攻音乐?他说自己没天赋。那个战士回了一句非常深刻的话:“我其实很了解你,是你不在乎而已!”。
 经典。。。

 6 ) 这地球有个角落叫波弗特

波弗特城堡,一座始建于12世纪的十字军要塞。几百年来,几经争夺,几度易主。血雨腥风的洗礼为它平添几分神秘色彩,俨然成为“英勇”的代名词。1982年,黎巴嫩战争首日,历经一场激烈、充满争议的激战后,以色列国旗最终飘扬在要塞上空。18年后,面对公众的不满与抗议,以色列政府最终决定撤离黎巴嫩。

  这是电影开始的字幕,紧接着就是波弗特的全景镜头,没有宏伟的堡垒,就一个土山头。电影描述了驻守这里的士兵:一群帅哥,20出头,棱角分明,挺拔健壮。这个年纪,应该在校园游荡、谈情说爱、听摇滚或者打cs,可惜他们只能在间歇的炮弹袭击下,守着这个破山头,站岗。
  没有敌人,即将撤离。如此平静的战场,还是有4个小伙死了。其中有人拥有音乐梦想,有人拥有远在美国的女友,他们的生活原本有更多可能,但是他们死在了波弗特。我为他们不值。其实他们任何一条生命,都比这破山头重要。
  导演只是客观纪录这一切,如果他有什么观点的话,可能要表明攻打和撤离波弗特是一出真实的荒诞剧。片中两次提到,18年前的攻占似乎是一个失误的指令,而如今的撤离也是朝令夕改混乱不堪。
  永远的无奈,高层的几句争吵就决定了底层个人的生死。
  只欣赏好莱坞白痴片的儿童请绕行,这里没有火爆场面香艳美女,这里只有波弗特,地球一个角落的日常生活

 短评

Ziv爸爸接受采访,Liraz自己爬回去挂国旗等桥段戳泪点。但是Liraz居然也是个segen,未免有点太弱,这个心理素质怎么当commander啊。。。

9分钟前
  • De Ajacied
  • 力荐

没有战争场面的战争,只有人一个个的倒下。

10分钟前
  • Jarod|而已先生
  • 推荐

平平

15分钟前
  • 水水
  • 还行

战争,毁灭一切的战争!

17分钟前
  • 北极光
  • 推荐

战场上的他们,也是在上班。然而何其不同,然而又有什么不同?有多少事情,人们是出于自愿而做的?又有多少时候,大众只是某些意志底下的棋子?于是又要问,自我意志和国家意志之间真的存在公平关系么?刚刚想着这样的问题,炸弹突然就落下了,随后是一阵作动,再随后,人们瘫坐着,想着自己的结尾,想着为何来到这里,想着想着,雨下起来了,刹那间,所有思绪退潮,而在短暂平静背后,是明日依旧照常升起的太阳,又要继续这样活下去了,在新的一天,承担旧的自我,努力假装,努力活下去。(临场感十足。音效做得很好。另外,背景音乐也做得很好,藏起来似的,不抢戏,和环境音完美融合在一起,听起来就像没中断过一样。

18分钟前
  • 电个爆炸头
  • 推荐

论怎样才算一名好军官?

22分钟前
  • cb1030
  • 力荐

跟第九突击队类似的片子

26分钟前
  • ZEAL
  • 还行

以色列人口少,所以实行义务兵役制,日复一日的炮弹来袭钝化了驻守要塞的士兵,沉寂的背后更多是压抑与迷茫.一位拆弹专家的死变成了转折点...

30分钟前
  • 畅在路上
  • 推荐

第一次看是实在看不进去,不愿意浪费时间还特意标记避免再次撞车。忍不住第二次还是用1.5倍速和2倍速飘过,安静的话痨片。战争是政治的延续,需要民众上战场不是谁反战就能选择逃避的。6.8/566 短评99条 【IMDb6.7/4700 预算2500万美元,北美票房10.25万美元,全球票房27.13万美元】

35分钟前
  • 安心
  • 很差

很感人很有趣的一部电影 @2008-08-03 16:52:50 @2022-11-28 16:58:59

36分钟前
  • Ti
  • 力荐

战争只是政客的游戏 很多无谓的牺牲

39分钟前
  • 银色艾草
  • 推荐

这种电影看起来特别的沉闷

42分钟前
  • 乌糟猫
  • 还行

还行,是个很值得思考的电影,毕竟是以色列的电影,战争,导演把这样的一个枯燥的故事导演的不慌不忙很见功底的,还行吧,我那个碟子翻译的一点都不好```````看的不是很懂

47分钟前
  • Ernesto
  • 推荐

介是文艺片吧。。。。。好吧,战争时期人最不值钱了

48分钟前
  • 阿鲁鲁~
  • 还行

第一是无聊,第二是犹豫不决又高瞻远瞩的领导,第三是敌人,

49分钟前
  • Die Katze
  • 力荐

7分。1犹太人和阿拉伯人血缘很近。2,极端。以色列如今极端的猛完全是二战时极端的怂刺激的。3,战争在个人层面是残酷和无聊的。4关于战略和战术层面的不同。

50分钟前
  • munianhe
  • 推荐

作为获得柏林最佳导演的影片,确实很吸引人。独特的地理、视角展现了不同一般的战争影片,摄影、剪接非常棒,记忆深刻还有简单而直达灵魂的配乐。

51分钟前
  • 神甫
  • 还行

到现在偶尔还能发现漏标的,想当年这部片的碟是在天河买的啊。

56分钟前
  • 月球漫舞者
  • 推荐

无数事实证明战争里头最可以牺牲也是最不重要的兴许就是人了吧。

59分钟前
  • 的云
  • 推荐

无辜的士兵之于地图上的敏感地带,最多也仅仅是隔靴搔痒.!

1小时前
  • WAKEUPSTUPID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