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于公众号:电影杂志】
这是一部被称为每年夏天必看的神剧!
甚至有网友评论说:如果一辈子只看一部日剧,那就看它吧。
该怎么介绍它呢?俩字:
清爽。
光这一点就很“消暑”了。
这部剧,就是它——
《西瓜》
这部2003年的日剧,虽然都开播近15年了,但豆瓣评分仍高达9.3分。
女主角小林聪美,出演过日本很多小清新治愈系影剧,最著名的作品是《海鸥食堂》和《面包和汤和猫咪好天气》,在豆瓣上的评分均在8.3以上。
她在剧中总是以一种淡淡的、悠悠的方式,叙述平淡生活里的宁静,给人最轻柔的安慰。
她在这部剧中饰演一名在信用金库的上班族早川基子。这部剧以基子的成长变化为主线,讲述她与其他三个女人的同居故事。
34岁的早川基子,看起来是个很普通的人。
从小和爸妈住在一起,受到妈妈无微不至的照顾。
每天重复着枯燥的工作,白天到点上班,下班回家看完电视就睡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她不被领导重视,不受后辈尊重,从来没有受过表扬与肯定。
她单身,没有谈过恋爱,也没有坐过飞机。
如果没有什么事情发生,基子20年后的生活应该不会有什么变化吧。
可是,突然有一天,同事兼好友马场万里子卷走公司3亿日元,然后逃跑了。她打了通电话给基子,告诉她要“精彩地过日子”。
受到这事影响,基子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
她偶然来到了“happiness三茶”。这是一个老旧的家庭旅舍,没有空调,只有老式风扇,隔板还发出吱呀吱呀的声音。
但这里的一切都很美好:
门前的小溪水温柔地流过一篮子啤酒和一个大西瓜;
屋子前院是一片菜园,金灿灿的向日葵倚在栏杆上,地里种着茄子和青椒,还有没熟透的番茄……
庭院里,一口水缸飘着绿油油的荷叶,阳光落在水面上闪着金光;
风铃声清脆悦人,蝉鸣阵阵,给心头去去暑气。
在这里,就算什么都不做,都会让人觉得舒服和惬意。
基子在旅舍里遇到了三个女人。
房东由加,是一名天真的大学生,有点傻里傻气,但非常真诚和善良。
她很喜欢且擅长料理,负责给房客提供每日三餐。
崎谷夏子,是一位五十几岁的大学教授。她睿智优雅,经常帮年轻人指点迷津。
亀山绊,一个非畅销色情漫画家,收入既不多也不稳定,所以常常交不起房租。
淳朴热情的人,加上缓慢如流水的生活节奏,基子决定在这住下。
但她还是有些担忧和愧疚。
别人眼中的一个乖乖女,突然这么离家,基子不知道妈妈会不会发怒。
“我这样做是可以的吧?”她像是在询问一旁的教授,又仿佛是在问自己。
教授用肯定的眼神看着她,坚定地点头说:“可以的!”
得到支持的基子,迈出了改变人生的第一步。
基子是想改变点什么的,都34岁了,却好像什么事都没干。
别人都知道想做什么,但自己连想做的事都没有。
和初中好友约定存钱,对方砸了钱罐子买了绘画工具,成了新锐画家,
而自己却守着越来越大的存钱罐,过着平凡的人生。
她甚至羡慕马场万里子,可以逃离无聊的工作、唠叨的妈妈,和无能的自己。
其实大多数人和基子一样,都曾经这么讨厌过自己吧。
感觉整个人就像废柴一样,被同龄人抛弃,这也不如别人,那也做不好,只好原地徘徊,前途一片迷茫。
直到教授和她说:
人是没有年龄差别的,只是有追求自我和不追求自我的人而已。
对于一个追求自我的人来说,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
基子恍然大悟:原来自己离开父母寻找独立,已经是迈出了追求自我的第一步!
虽然晚了一点,但幸运的是,
基子周围的人于生活细节循序渐进地传递给她一个观念:
什么样的人生都是可以的,先学着接受自己,然后再慢慢地改变。
基子的生活已经和以往有所不同。
有一天,领导叫住她,问她想要什么搬家礼物。
基子受宠若惊,想了很久。
出乎意料的是,她提出希望领导能表扬她一次。
这会轮到领导吃惊了,居然不是具体的物品,也不是涨工资之类的要求!
基子甚至写好稿子,让领导照着念。
领导特意排练了一下,认真地“表扬”了基子。
不过,令基子没有想到的是,领导随后又真心表扬了她。
回家路上,基子笑着合不拢嘴,她从来没有这么高兴过。
出于勇气做出的一个小决定,竟让基子发现,其实领导也是有人情味的,也是有温度的。
只要勇于迈出追求自我的一步,还可以挖掘出很多可能的!
相信自己还能成长并作出努力,那么无论多少岁,30岁、40岁、50岁……不就是一个年龄标签吗?
基子终于学着直面自己从未反抗过的妈妈,说出:“我想要过让自己认可的人生。”
也希望妈妈能享受更有趣、充实的人生。
这部日剧没有跌宕的剧情,
而且讲的是成长、烦恼、友情、亲情这些快被说烂了的事,
但它之所以有这么大的魅力,就是因为它让我们看到:
每个人的成长道路都是艰难的,
无论是谁,哪个阶段,都时常会感到迷茫和恐惧。
但就像主题曲的名字《open your heart》一样,
要学会打开心扉,接受矛盾的自己,勇敢地迈出第一步。
生活依旧继续着,你还可以继续探索。
即使现在没有明确的答案也不要怕,
因为寻找答案的路上还有许多美好的瞬间,
都是你值得珍藏和纪念的财富。
就像是一觉醒来就可以看到懒洋洋的可爱猫咪;
留着残余饭菜的饭碗,和充满浓浓生活气息的厨房;
饭后和好友一边开心地吃冰镇西瓜,一边家长里短地闲聊……
你可以用任何心情做任何一件事:
烦躁的时候对着风扇吹啊吹;
不知道做什么的时候,躺着发呆也可以啊……
这些细节,透着生活最本真的味道,
最能在平淡生活中打动人心,
也足以让你在艰难成长时得到慰藉和力量。
说到底,烦恼与欢乐并存,这才是成长的常态与意义呀!
直到看到最后一集,我都毫不怀疑地将《西瓜》看作四个独身女性的同居故事。可是最后一集里,去札幌上班的年轻男孩说到“拥抱”。对,就是两个人或随便几个人抱在一起的那种普通意义上的拥抱。于是我幻想了一个画面,切开的西瓜,又拥抱到一起,成为一整个的画面。
四位性格迥异的独身女性,好像也可以理解为一个人所拥有的四个不同侧面。
日复一日做着单调工作的基子,一丝不苟地熨烫制服,为了防止碎屑掉下来而吸着吃仙贝,准点上班,下班直接回家,是一个人服从着社会礼节,拘谨严肃的侧面。当着三流画家的绊子,整天躲在房里画画,出去打工也总以失败告终,无法听从家人的安排,对姐姐的离世久久不能释怀,是一个人拒绝合作,僻静隔绝的侧面。在大学教书做研究的中年教授,沉浸在读书求知的愉悦里,年复一年坚持着自己为人处世的刚直,是一个人坚定理念,独立自强的侧面。在三茶公寓里打扫整理的小房东,一直保持着天真的性情,照顾大家的生活,做好饭菜,是一个人保留了孩童一般的单纯,简单纯真的侧面。
四个人倾尽各自的生活,构筑的是一个复杂的,又与几乎所有人都有所共情的人格。像基子一样需要克制自己,需要遵守种种规矩,又像绊子一样常常想躲起来,不抱有和人相关联的希望,不想符合别人的期待,像教授一样,有自己所坚定的信念,所要完成的理想,又像小房东一样,也想天真烂漫,不管不顾,优哉游哉地生活。就这样自己和自己矛盾着,纠缠着,走在为了生存而必须要走的轨迹上,又时时冒出来逃离的念头。
而马场万里子的情节也就成了一条精彩的隐线。第一集里,卷走三亿日元的她给基子打电话,说要过精彩的人生,最后一集里,马场口中念着“牛肉、茼蒿、豆腐”这些与基子约定好吃火锅要买的食材,转身奔向了逮捕她的警员。这或许是一个将出逃付诸实践的人质朴的回归。
原来“西瓜”是这样一个隐喻,种种复杂的情思与个性糅杂在一起,筑造了一个不能将任何一方面肆意施展的我,这样的我,也注定要拥抱这在庸常平淡里品尝微小滋味的生活。
这是部老片子,2003年在NTV播出。 这是我最爱的日剧,没有之一。也是我心目中日剧的范本。还是我最爱的编剧木皿泉(据可查资料显示)的第一部作品。 每个夏天,我都会重温一遍。 每当我失去力量的时候,我都会重温一遍。比如说最近,因为看《马男波杰克》被伤得体无完肤,我就不得不求助于《西瓜》。 悲观的我认同波杰克,乐观的认同《西瓜》中传达的价值观。在悲观与乐观之间,我挣扎着,相信大多数人也是如此。 因此,我想要把这部剧推荐给大家,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从中得到慰藉。 “Happiness 三茶”这栋木质结构、稍显老旧的公寓里住了四名女性。 房东芝本由佳(市川実日子饰)天真活泼,还是大学生的她负责公寓的料理。虽然没有明说,但她擅长料理应该与儿时母亲的离家出走有关。父亲远在斯里兰卡,由佳一个人守护着已经落后于时代的Happniess 三茶。
教授(浅丘ルリ子饰)守护着由佳。教授从事文化人类学研究。心态积极,活得潇洒,风风火火。她会穿着非洲部落赠予她的草编裙意气风发地走在东京街头;会因为陌生人一句冒犯的话和对方厮打,最后不打不相识,成了朋友;为了赶着看邻居家吵架,鞋都不穿直接跑出门;不愿给学生走后门,把学校理事长打倒在地,毅然选择辞职。对于课堂上回答不出问题的学生,她会毫不留情地训斥;对于用跳楼威胁她的学生,她不为所动,坚持自己的判断。结果,学生真的跳楼了。 教授无论做何事,都坚持贯彻着自我的意志。她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她在探望跳楼的学生时说的一席话让人受益匪浅。
教授从年轻时就住在Happniess三茶,她见证了这栋公寓里的悲欢离合。没人能预料,教授在片子结束时会离开,就像没人会预料到明天会发生什么一样。 龟山绊(友坂理惠饰)是画小黄漫的漫画家。住在Happniess三茶,实现了绊在壁橱里睡觉的梦想。她穷得响叮当,一心一意画着漫画。绊最喜欢看附近的游泳池换水,从下午一直看到傍晚。
绊曾有一个双胞胎姐姐,姐姐去世后,她沉重地活着。爸爸一直用姐姐的名字叫她,她忍无可忍,离开了家。为了同姐姐告别,绊把姐姐留在的东西埋在了沙滩上。绊说那些东西是炸弹,随时都有爆炸的可能。后来,又折返回去把盒子挖了出来。一旦下定了放弃的决心,一旦改变了一直固守的信念,某样东西的意义就随之发生变化:那个盒子不再是炸弹,而是值得珍藏的宝贵回忆。
早川基子(小林聡美饰)因为好友的突然离去,开始思索自己一成不变的人生。三十四岁的她不顾母亲的阻挠,决定独立。她搬到了Happniess 三茶。基子慢慢变化,她用尽了存了十几年的硬币、第一次翘班(因为喝醉酒把制服仍垃圾箱里了)、第一次主动要求领导表扬自己、第一次意识到给别人带来快乐才能令自己快乐。 可改变谈何容易。变得不像自己的基子开始恐慌。踏上寻找自己的旅途,总是伴随着恐慌。这时,来调查案件的警察(片桐入饰)开导基子。在木皿泉的剧中,鲜有坏人,就算刚开始人设看上去充满了反派气息,最后也一定会给局中人、给观众带来治愈。
最终,在室友们的鼓励与包容下,基子终于面对现实、看清现实,不再被焦虑蒙蔽双眼,为了当下的每一天而活。因为人生莫测。在永恒的变动中,我们所能做的也不过是不愧对自己的内心。
剧中出场不多但堪称灵魂人物的是马场万里子(小泉今日子饰)。因为从未尝过大金枪鱼味道、从没坐过飞机,基子的同事兼好友马场万里子卷了银行的3亿元潜逃。尝过之后,万里子把大金枪鱼扔进垃圾箱,被由佳捡到。因为大金枪鱼远没有想象中美味。好友基子因而有幸头一次吃到了大金枪鱼。
没做过飞机,不快乐。做过了,依旧没有快乐起来。身处幸福中的人意识不到自己身处幸福。失去了朴素的生活,才明白这种生活的可贵。 万里子在潜逃过程中,到山里捉过蛇、到图书馆看过生僻书、在海边的小渔村打工。她曾想到自首,在警察局里对着自己的通缉令等了半天,没人理她。想要结束,却不得不继续。这就是人生。所以,她只能不停地奔跑。 由佳曾中了一根又一根冰棍,吃得满肚子是冰。中了一次是幸运,中了多次是负担。她祈求着结束,祈求不要出现“再来一根”。终于,没中。没中带来的解放令她异常满足。这也许是人生最好的结束方式。
单看故事情节,有不少刻意的巧合和烂俗的桥段,可木皿泉安排得甚是巧妙,从未有狗血淋漓之感。有的只是轻松与治愈。另外,由于这是木皿泉的第一步电视剧,就像写人生第一部小说的作家一样,他们尽可能地把自己秉持的价值观渗透进这部剧中。这也导致剧中上一秒还在搞笑、下一秒就变成哲学式的思辨,令人着迷。喜剧总是有着发人深省的悲剧内核。 其实在一开篇,木皿泉已经阐明了其想传达的内容:在第一集开头,年幼的基子与更年幼的绊和姐姐相遇。双胞胎告诉她1999年使世界末日,到时一切都会消失。基子考了28分的试卷,夏天,溪水,西瓜,和附近的Happiness 三茶传来的咖喱的香味。 每个人的一生都有结束的一天。如果明天真的是世界末日,今天的你会做些什么? 从演员表演上说,这种略带土气的治愈系角色小林聪美拿捏起来得心应手,《面包和汤和猫咪好天气》和《海鸥食堂》都是一个路数。小泉今日子演这类特异独行的女性同样得心应手。教授是老戏骨,没得说。市川实日子的演技比她姐强许多,把由佳的可爱演技得活灵活现,又不做作,尺度把握的很好。友坂理惠的演技比我想象得好许多。总的来说,没人拖后腿。这在类似的群像剧中并不多见。 剧中还有不少戳泪点的地方。龟山绊过27岁生日时,对她心生爱慕的男生买了两个草莓蛋糕做礼物:一个给她,一个给姐姐。绊在生日蛋糕上少插了4支蜡烛,因为姐姐一直停留在了23岁。对去世的人来说,时间停止了;而活着的人,仍要继续向前。 基子的妈妈(白石加代子饰)被诊断出癌症,她俩来到基子出生的医院。对女儿有强烈依恋的妈妈道出了心中的寂寞。
幸福究竟是什么呢? 在餐厅里,四个人吃着早饭,交换看着报纸,听一个人念着今天的占卜。是幸福。 吃到不能再饱,而后甜甜地睡去。也是幸福。 夏天在屋里处吹着空调、吃着西瓜,看这部剧。是幸福。 按下暂停键后,屋外的蝉声代替了剧里的蝉声,让人有身处剧中的错觉。也算是幸福。 就算知道是过于美好的乌托邦,暂时逃离一下现实,也没什么不好。因为明天会发生什么,没有人能预料。 PS:教授简直就是我的人生榜样,希望我有一天能像她一样潇洒。
生活的细节让人着迷 配合夏天最好不过
可爱,太可爱啦,我最爱看的日剧第一。我们都只是个西瓜,熟了你就懂了,对刀,欠身避过。对风,任其吹落。
这个世界可以有各种各样的人,有我这样的人也是可以的吧
在2013年广东还是夏天的时候我终于看完这部最合适夏天看的日剧了,哟!
三星半入;“或许只有远离幸福的人才能看到活着的人的幸福,身处幸福中的人肯定是意识不到的。”日式励志治愈片虽多,但还能看下去;略有小古怪的有趣人们,对生活充满迷惘的同时,也在憧憬、热爱着眼前的日子;一幅幅惬意、明媚的夏日场景,好像能闻到西瓜的香气。
是年龄大了吗,对这类治愈题材毫无抵抗力
也许平淡已经不是一种平淡。生活的意义是不要找寻它的本身,而是好好吃顿饭那么简单。
温馨的日剧,今天与昨天不一定要有什么不同,洒下的种子都会生根发芽再长出果实,有一个给你煮饭的室友简直赞爆了好吗!
真的是太理想的大人的夏天了,每天吃饭时看一集,看着看着就会觉得自己也坐到了Happiness三茶的餐桌前,老旧风扇呼呼地吹着,装着乌龙茶的玻璃杯也沁出汗来,河里湃着西瓜和啤酒,下班晚了就去泥舟喝一杯,下雨天一边剥毛豆一边看着屋檐上哗啦啦落下来的雨水,支撑着人度过一个又一个平凡日子的,正是这些日常琐事啊!
日剧为什么总能触动人心最柔软的地方?大概是因为它始终在讲一件小事:如何最低限度地成为一个人。成功或不成功没关系;结不结婚没关系;想不想谈恋爱没关系;丧或打鸡血都没关系。每一天都相似地活着,每一天却都不同。仅仅是怀抱最微小的希望活下去,就是件了不起的事。生活的可贵之处,也不在于成就了什么,而在于永远对不可知、缺憾、无奈、痛苦、悲欢敞开心扉。碗里的一颗吃剩的梅核,腐烂的西瓜的籽生出的芽,几个原本不相识的人,相聚,又分离——多简单,又多美好!
啊,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平淡的剧,却近乎完美。这么说似乎有点奇怪,但这剧简直是拍出了我的人生观。基子和教授匆忙跑出去看热闹后,合穿一双鞋蹦着回家的夜晚,就是我想拥有的每一个夜晚。
这是一部叫做“我们”的电视剧,就像日系小清新一般恬淡无华。虽然平庸,但是充满希望。有钱不等于快乐充实。就算明天是世界末日,就算年过三五,也要有梦想着活下去。
想把每一集里由加的旁白记下了,形而上的人生哲理,在这样的夏天里,连悲伤和寂寞都是那么清爽。第七话全剧最高。嗯,原来荻上直子用的是西瓜的原班人马啊。
“不到外面去看看是看不到外面的世界的,当然不在里面也有不知道的东西。不会晚的,我们什么都能够做。我可不能在风华正茂的时候踉跄啊”~大爱,超赞!
好久都没看过这么让人舒服的剧了,清爽又温馨还可以让人觉得人生就算是平平淡淡也可以是件不错的事,那些微不足道的宝贵的瞬间让平凡的每一天都完全不同,可能世界要比我们想象的更充满着爱
准备用五个夏天看完西瓜,终于在第三年忍不住全部看完了。将生活的无数细碎和不经意汇集在一起,体会着原来人生中的美好可以这么简单这么纯粹。这样的脚本实在大赞
需要找回自信和快乐的时候,就看西瓜...
一到夏天就要看这部剧。生活能变得像生活。
如果一辈子只看一部日剧,就看西瓜吧
能过这种生活最关键的还是要单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