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公泰勒教练执教的学校球队--老鹰队六年来都没有获得胜利,于是学校决定将他解雇。而在生活中,喜欢孩子的泰勒一直都没有孩子,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几乎将他压垮。于是,他开始反省自己,重新拿起《圣经》来读,并开始认真祷告。泰勒认识到以前他只是为了工作而工作,为了比赛而比赛,却把神放在一边。他发觉自己生活的中心出现了严重的偏差。有鉴于此,他写下球队的目标不是为了赢得比赛,而是为了荣耀神,他们是一支上帝的队伍。当这位教练的心发生了改变,他对那些孩子们的教育也改变了,他教育孩子们要为了荣耀神而战斗,他带领孩子们祷告,他带领孩子们彼此扶持彼此代祷。他还改变了一个对自己父亲不满的孩子,他说"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他告诉那个孩子要尊敬自己的父母,就如我们要尊敬我们至高无上的神一样;他带领孩子们接受主耶稣并悔改认罪。他教导他的队员赢了要赞美上帝,输了也一样要赞美上帝,就如圣经上所记:要常常喜乐,凡事感恩。
当这个球队的目标改变,把神放在首位以后,慈爱的天父也把他们放在了首位,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球队开始赢得比赛了。一场两场,所有的人都为之震惊,因为人们差不多已经把他们忽略了。他们靠着神的大能,最后冲进了决赛。然而他们要面对的是拥有80多人的巨人队,而他们老鹰队只有32个人,更何况巨人队是常胜将军,老鹰队只是第一次进入决赛。这无疑于拿鸡蛋跟石头碰,就好像当初以色列人面对巨人哥利亚一样。但是他们并没有气馁也没有胆怯,赛前他们每一个人跪在神的面前祷告,每一个人都把自己摆上让神来使用。
赛开始了,强大的巨人队确实不是虚的,一开始便大比分领先于老鹰队;暂停休息时,老鹰队教练及时改变了战术,并且向神祷告,靠着他们的努力和神的帮助,比分开始接近巨人队。很快只剩最后几秒钟了,可是巨人队还是领先,在关键时刻,老鹰队获得一个任意球,只要这个任意球进了,老鹰队就有获胜的希望。教练决定让一个叫大卫的孩子去踢,大卫说距离太远,他从来都没有踢过这么远的。教练说,在神没有难成的事,你只要努力,然后把其他交给神,相信神的力量。很奇妙就在那时风住了,好像就为了大卫踢任意球特殊准备的。
大卫心里默默念祷,而在场边一直关注他的父亲,努力地从轮椅上站起来,为要给儿子一个榜样,加添儿子的信心。大卫没有辜负球队和父亲的期望,他成功了,他改写了比分也改写了历史,老鹰队第一次获得了州冠军,全场欢呼。在休息室,教练带领队员们将荣耀归给神,他让每个人说:在神面前没有难的事。是的,在神面前没有难的事!与此同时,泰勒教练的妻子传来好消息,她怀孕了,真的感谢神的恩典!
这部片子真的很感人,不断的出现一个个令你触动的场景或台词。让你感动、震撼、温暖、反思。。。。。。
晚上从教会回来后,在网上搜索了一下这部电影的背景。原来这是一部没有强大的影星阵容,没有强大的制作班底,没有什么宣传,没有精彩的剧情的电影,它只是由美国一群浸信会教徒,因着一份执着、信心,为要完全上帝的使命──拍制一部电影而拍的。而在这班"绝对"非专业人士每天向上帝祷告、祈求下,这部忠于圣经教导的电影终于诞生。它在全美超过400间戏院上映,而首映后10天内即创下了270万美元票房,并挤进首周票房收入的第十三位。这部经典之作,非因备有巨额投资和专业团队,而是单靠圣经的启发、信徒的捐款而来的!《面对巨人》特别之处,就是由世上最不懂这个领域的独立制片者拍制。
《面对巨人》一片,连好莱坞片商都十分好奇,"不论是制作团队、拍摄器材,还是主角演员等,可谓全无专业知识、经验的,却能拍出如此出色的作品,真叫人赞叹不已!"而故事中的男、女主角,分别由头发渐秃的牧师和毫无经验的家庭主妇担任,此外,在缺乏预算、器材的情况下,他们只好自制、或征求自愿者协助提供。台前幕后倾力制作,不论是小孩、主妇,或老年人,都纷纷投入人力、心力来帮助整个团队的进行!但是,这是部我们应该去观看,并且应该为之欣喜的电影。只因为在此片中,它告诉了我们,只要坚定信念,并为之全力以赴,奇迹一定会发生!
片中令我触动的镜头有很多:
一个老牧师拿着圣经来跟教练说:神让我来跟你说,神开的门无人能关,神关的门无人能开,这是启示录中的话。
牧师讲的故事:两个农夫都在祈求上帝下雨,只有一个农夫出去做准备,准备田地,接受雨水。你认为哪个农夫真的相信上帝会送雨水下来?
教练对孩子们说,我们要为神的荣耀而战,把我们的目的建立与此。
每次比赛,他们都会由一个孩子带领祷告,特别是这些孩子会说:赢的时候要赞美,失败时也要赞美。
孩子中,有叫大卫的,他父亲是瘫痪的,他一直为自己的儿子祷告,一直教导儿子要信靠神。每次都去支持大卫,鼓励自己的儿子,哪怕儿子只是做后备………
最令看过的人为之震憾并感动的莫过于教练要布洛克用头巾蒙住双眼做"死亡练习"的那一段:当布洛克爬完最后一步,精疲力竭的趴倒在地的时候,他问道:"一定有50码了吧?"教练摘下他的头巾:"你已经到了底线(也就是超过100码,爬完全场)"。
每个人都会害怕接受挑战,但其实挑战还没有开始的时候,有谁会相信自己能做到呢?一个人对自己的定位只是30码,也许当别人给他的期望是50码的时候这已经是一种极大的挑战,但是,当我们愿意全力以赴,不精疲力竭决不停止的时候,我们竟然能够做到100码。这仅仅是我们体能的突破吗?当然不是!神其实一早就给了我们100码的能力,他期望的是我们的信心终可与他给我们的能力相符。但是我们每次接受了挑战,就如同布洛克被蒙住了眼睛,不知道终点在哪里,还有多少的路要走,只感到压在身上的重担,从双手传来的痛楚,无尽的疲累,无数次的想停下来。但是耳边不断传来:"加油,加油,别放弃,你答应过的。"因为我们曾经承诺要尽力,所以仍然在坚持。我还记得最后教练对布洛克说:"你现在是全场最有影响力的人,不要浪费了神给你的恩赐,我可以倚赖你吗?!"布洛克说:"可以!"……很多时候,并不是我们不够好,也并不是我们没有尽力。我们都在努力,只是只要我们再坚持一下,我们就可以战胜一切重担,成为能够被信赖的人,也同时收获了自己的信心。
这部电影对我的启发很大,不仅是老鹰队要面对巨人队,我们在生活中也有很多的巨人,工作的压力,业绩的压力,学业的压力,成绩的压力,生活的压力,生活的重担,或者很多不顺心的事情都会成为我们的巨人,而当我们面对巨人时,我们该如何处理呢?
今天在我的生命中,我是一个尽力的人吗?我的信心是30码?50码?还是100码?
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在抱怨机会不够,而没有去为了机会做准备,就像那个不去准备的农夫一样,我们只是嘴巴相信机会,而其实内心,还是不相信的。
心若改变,你的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你的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你的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你的人生跟着改变。在顺境中感恩,在逆境中依旧心存喜乐,认真活在当下。
这部电影说实话,有一个特别经典的镜头,那个镜头我跟你说那个镜头就是这部电影的完全精华,我可以这么说,很多人看这部电影可能纯粹是为了看那个镜头的,不管怎么样,我觉得橄榄球电影都是很励志,都是很值得你去看了,因为他的题材虽然只是体育,但是你也知道橄榄球不单单只是橄榄球,橄榄球也代表了很多不同的含义,他有益于你的身心健康!
前一段时间,看了一部美国电影《面对巨人》(Facing The Giants),讲的是一个美国的高中橄榄球队教练在连续六年的联赛夺冠失利后信心崩溃、苦苦挣扎不知道如何再前进时,受到一位神父的指点后,依靠信仰的力量后终于逐步走出困境终于获得州冠军,而自己的个人愿望--能拥有自己的孩子--似乎也受到了上帝的眷恋而实现了。
这是2006年的一部小成本电影,坦白地说之前我并为认真的看,只是大略的看了一下片断。后来之所以的认真的看是因为影片里有我所钟爱的足球--确切地说应该是美式足球,即橄榄球。
看后感觉这是一部很棒的影片,音乐和故事以及演员的表演都很让我感动,尤其是当泰勒教练获得冠军回到家后,妻子告诉他他们即将有自己的baby时,夫妻二人相拥而泣了,那一刻我真的有点眼圈湿润了。泰勒此时的心情是很复杂很感动的,他之所以动情是因为这个赛季他经历过了很艰难的困境,包括自己领导的球队的战绩不佳、自己的能力受到学校的质疑险些被fired、甚至包括他们夫妇二人奋斗四年却不能拥有自己的爱情结晶都是因为自己的原因。而此刻他无须再讲什么了,因为这一切的一切都实现了,这一切都是上帝的眷恋、都是上帝所赐!
看后,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思考的同时似乎也在解答自己以前的疑惑:上帝存在吗?我们是否要有信仰?
现在我有了自己的答案,上帝存在,并且我们应该有自己的信仰。当然这是见仁见智的问题,每个会都有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但问题是我们每个人生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我们的地位、待遇、先天条件和后天环境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奋斗和梦想,而在这里奋斗的过程中我们没有理由为了某个遥不可及的口号苛责每个人放弃或许本该属自己的精神支柱,找到自己或许才是根本。
而梦想呢,一个我们被我们的教育醍醐灌顶了十几年的词,现在想来是那么的辛酸。从小我们就被教育应该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一个远大的共产主义?不知道多少年了都在我们耳边萦绕,但它又是那么的远,以致我们多少年了对他一直感到如雾里看花、水中望月般虚无缥缈。
如今才发现,原来我们的现实世界是那么斑斓多彩,我们的梦想又何止一个xx主义,而当我意识到应该找回自己童年的应该属于自己的那份期待时,我发现我的童年什么都没有。现在所拥有的只是看似很现实的目标,诸如找个合适的女朋友了,找份高薪的收入尽可能多尽可能快的攒够钱买房结婚....等等,有时候我一直问自己这就是你要奋斗的全部吗,仅此而已吗。
不,这不是我的全部,既然上帝让你在二十年后醒悟,那就应该努力寻找自己的方向,想到了去做了不管是否成功我们都做了,就像泰勒教练说的:在球场上一定要尽力把最好的表现献给上帝不要让自己没有尽力就离开球场,把自己最大努力献给上帝,而其他的一切由上帝决定!
既然上帝让你此刻幡然醒悟,那就努力一次,给自己找个坐标让自己重新扬帆吧,
这是一部我从头一直看到尾的电影,没有一点快进,有些时候看电影的i时候,不由得会有这种想法“这个演员的表演很到位,人物的情绪刻画的很好”,但是这部电影,我想说我完全入戏了,我也是一步一步跟着主人公,慢慢的前进!
一个怀有梦想的橄榄球教练,一心想要为学校的球队做出点事情,可是,六年了, 连续六年了,没有季后赛,一直停留在排名之外了, 幸幸苦苦训练的球员,到了高年级就到别的学校去打球了, 自己球队的主力也离开了这个球队,周五的比赛也是毫无悬念的失败! 失败给从未赢过自己的球队!这是多么的惨烈!
糟糕的比赛,毫无凝聚力的球队,就连老婆想要一个孩子的愿望也实现不了,就连开的车子也是随脾气的打不着火,给他拖车几乎成了人们的家常便饭, 就连家里也不知道哪里有股恶臭的味道...... 就连自己的学校也在考虑要换掉自己这个主教练。。。
在这样的环境下,怎么待下去, 有时候就会把自己放在那个地方去,感受感受, 好在这一切还有一个好老婆,一直都在支持和鼓励她,可是这么好的老婆,忍心让她受这份罪吗?
窘境!困境!怎么办? (在此我不想说关于god的事情, 但是god确实能够给我们一个心灵的支柱)生活还是要继续向前走。
这个就很像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提到的终极自由一样,现实已经是这样了,唯有接受它,才能改变她,才会变得更好
影片中采用了god,他让主人公的心灵得到了安静,能够竭尽全力(真正的竭尽全力,不单单是体力,包括一切的广义上的竭尽全力),真正强大起来的是主人公的内心!
我觉得他就象一个巨人一样站起来了, 他要努力的去做其他人认为不可能的事情!!!
他将他的理念传输给周围的其他的人,强大他们的内心,相信自己,(不是相信自己会赢,而是相信自己,会尽全力),至于事情最终的结果,让god来决定吧,他们要做的就是做最好的自己,尽最大的努力!不在结果还未来之前,让恐惧和莫名的未来就把自己先打败了。
这个也就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竭尽全力就好!也就是歌里面唱的“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
有些时候,上帝关上一扇门的时候,便会为你打开另一扇门,但是上帝也没有办法打开一扇从里面关着的门,只有我们自己先打开自己的那扇门,上帝才会为你打开通向未来的门!
With God all things are possible.
简单的电影语言,却消耗了我3张纸巾
真的很励志。2010年底才看。后来忍不住又看了两次。同阿甘一样地励志。
荣耀归于主
其中蒙眼被人爬行的片段是中学阶段老师经常放的励志片段,不过放在整个影片中意义更大,所有的现在面对的困难和任务都只是生活的一部分,重要的是过好生活,用正面的心态做好每一件事情。
这部影片其实带一点宗教色彩`所以可能会引起一些歧意`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还是很有教育意义的`一个教练如何使一只很受挫折的球队振作起来`用他独特的训练方式`成就了这只球队和球员`
弟兄很喜欢的片子。我们团契好多弟兄看了落泪。姐妹们也觉得不错,嘻嘻~~
with God all things are possible
信春哥
To God be the glory!
把所有交给上帝,由他做决定。
人应该尽力这是对的。但我不喜欢这片的原因是,它把比赛冠军当作信仰目标。但是耶稣曾说,我不是这世界的王,基督徒往往比别人混的更潦倒而不是更成功,别忘了虔诚的拉萨路到死都是个要饭的loser。这也是我不喜欢林书豪的见证以及一切类似见证的原因。
不单单是信仰和努力,还有
只有背人那段把我触动了。其他情节真的或者只有教徒们才会喜欢。
某教练突然打了鸡血造神,群众居然同时打通了任督二脉。好吧,我真不信上帝
信春哥的就不要看了。
記不清這是橄欖球題材的第幾個電影,不過老片子的拍攝角度從教練出發尤其貫穿始終的耶穌信仰。看了這麼多發現這部的宗教氣息超弄濃,無論信或不信,只要在自己最需要的時候給自己力量就好,不過信仰的力量真的好強大。開篇原聲就有唱詩班的味道,鋼琴伴奏很是宏大。突然想重溫一遍泰坦尼克了。。
又飙泪!这次是激动、热血之泪!尼玛,我有多久没有看过这种热血向上的片子了!坚信、坚持,任何想做的事情都能成功!惟一的瑕疵可能便是宗教吧!对于信仰的说服太过于僵硬,其实剧情也有点老套,但就是励志,怎么滴了!
Praise God either you win or lose.
剧情老套,立志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