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杀手房间里的鸟 不仅是警示他信息(有人来过他的房间/房间里被装了窃听/此时房间有人..)而且直接对仗了杀手杰夫的命运
2.杀手对钢琴师 钢琴手目睹了杰夫的凶杀而在警局里没有对他进行指认 沉默寡言的杀手 他话并不多 电影到第9′53″他才在电影里说出第一句话 片长105分钟的电影 他一共讲了不足十句话 连警察都说 你见过被关押48小时没一句牢骚废话的人吗 但是对女钢琴手 他什么都说了 而且都是讲实话 或许这由于他们两人很像 非常像 都很坚硬孤独 都命如草芥 杀手帮幕后主使杀人后险些被主使所杀 钢琴手作为雇佣杀手的幕后主使的情人最后要被幕后主使雇佣杀手所杀
3.电影最后一场 阿兰德龙扮演的杀手杀掉雇佣他杀人的人之后来到俱乐部 走近正在演奏的钢琴手 用枪指着她 这时钢琴手格外镇定 一边继续演奏 一边叹气问他这是干嘛 简直像是撒娇~ 而杀手语气更像撒娇 对她说 是有人雇我来杀你的 这一幕 好像是古希腊神话 我把它叫做“带来消息的人” 有别于死神 当杀手杰夫杀死雇佣者而后向钢琴手传来消息 这消息是 你已安全
读《武士道》的杀手怎能背叛雇主的意愿?他注定是要死 当他把你已安全的消息带给钢琴手 就在说完“有人雇我来杀你”最后一句话后 拿着枪的杀手被早已埋伏好的警察当场击毙 当警员对女钢琴手说 我们救你一命 如果不是我们及时赶到你将必死无疑时 这时警长说 未必 他打开杀手的手枪 看到杀手的枪里没有一颗子弹
——这样杰夫 杀手 “带来消息的人” 在片子结尾处留下一笔最为玄妙的哲思
“武士能忍受世间最不堪忍受的寂寞,或许只有森林里的猛虎才能与其相比”,可是人都会累的,不是么?
七号评分:8.17
剧 情 简 介
杰夫(阿兰·德龙饰)是一名孤独的杀手,他住在一间偏僻的房子,仅与一只鸟为伴。
这天,他接到一个任务:暗杀某俱乐部的老板。
他计划周密,开着换了牌照的车,制造了不在场证明,并成功完成任务。
可是百密一疏,杰夫在离开前竟然被俱乐部的钢琴师(凯茜·罗齐尔饰)撞见。
凶案发生后,警方很快网罗了一干嫌疑人一一排查,杰夫也在列。
意外的是,在警方安排指认杰夫的时候,钢琴师竟然包庇了他。
杰夫有幸逃过一劫,可他不知道的是危险正悄悄降临。
结算尾款时,中间人向他开了枪。
原来委托人怕他在警方那边供出他们,决定杀他灭口。
杰夫身手矫健,只是手上中了一枪,他决定找到委托人报仇。
钢琴师对他的包庇也让他起了疑心,他认为钢琴师可能跟委托人有关。
他找到了钢琴师,希望她可以说出幕后主使。
钢琴师让他先回去,并让杰夫两小时后给她打电话,到那时她会说出真相。
杰夫回家之后发现家里有个陌生男子。
男子是委托人派来的,他给了杰夫一沓钱,希望可以冰释前嫌。
并给他安排了新的任务:暗杀钢琴师。
而另一边,警方排查后没有发现可疑的人,杰夫重新成为重点怀疑对象。
面对这样的局面,杰夫会做如何选择……
影 片 浅 析
这是一部特点鲜明的电影,它画风冷峻,台词非常少,就跟主角杰夫一样冷酷,沉默寡言。影片用大量的镜头和细节来推动剧情,展示人物的心理活动,悬疑感由观众内心自主而发,你会不停地问自己,角色要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即便如此,影片情节的发展还是很明了,角色的逻辑线也非常清晰,观影过程安静而流畅。
影片从杰夫躺在床上抽烟的长镜头开始便定下了基调,他是孤独的。杀手这样的职业,注定无法与人相伴,所以他住宅里仅有一只鸟;在法国这个浪漫闻名的国度里,在看到停靠在一旁车中的美女,他不能去搭讪,因为每一次露面他就会更加危险;中枪受伤后的他,只能自己包扎,痛苦只有独自承受,他默默地给鸟儿喂食,躺在床上,再次点燃代表着寂寞的香烟。因为“武士能忍受世间最不堪忍受的寂寞”。
杀手不是杀人犯,杰夫深知这一点,冤有头债有主,他是理性的。杰夫在中枪后,很快就明白钢琴师包庇他的原因,并没有什么天真烂漫的一见钟情,有的只是利益而已。杰夫找到钢琴师,希望可以从她嘴里得到委托人的下落,但从头到尾,杰夫从来没有做任何一件伤害钢琴师的事情,甚至没有威胁过她,毕竟不管怎么样,真正想杀他的是那个委托人而已,何况钢琴师的口供让他免于关押。一名真正的武士,只争对自己的猎物,而不是恃强凌弱。
杀手也会累,杰夫在摆脱警察的跟踪后有一段表情的特写,显然他累了。这个世界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藏杀机,在你身边一个个看似无害的人都有可能有图于你,地铁站的老太太,妙龄少女,让人防不胜防。躲得了一时能躲一辈子吗?不大可能。
杀手也有感情,杰夫从不希望有人因为自己受到伤害,他是重情的。杰夫在最后一次回家时,发现自己的鸟儿受伤了,我认为这是他做最后那个决定的起点。之后他来到朋友家,敏锐地察觉到了朋友的付出,“人人都有其生活方式,但不能影响别人”,这是警察对他朋友说的话,而杰夫又何尝不明白呢?
最后,他拥抱了朋友,到了俱乐部,没有拿帽子的号牌,故意在侍者面前戴上白手套,这一切的逻辑线非常清晰,不用一句台词,我们就可以知道杰夫的心理活动。他在打牌的那帮人面前说过,“我不会输”,能让一个武士倒下的唯一办法就是自我了断,他没输,因为一切都按照他计划的发展,他睚眦必报,做了该做的事,然后选择了“不干扰他人的生活”。
虽然在看完电影后,会觉得有些怅然若失和些许悲伤,可不得不承认这个结局才是最好的,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人生,而既然选择了就得为之承担后果,或许根本没人可以忍受这世间最不堪忍受的寂寞。
每个人都有权利去选择自己的生活,但前提是不要影响他人,干扰别人的生活。
今晚观赏的电影是法国新浪潮教父让·皮埃尔·梅尔维尔导演的《独行杀手》。
评分:9.5(真的太棒了,我不忍心剧透,大家放心看内容)
剧情
讲述一位雇佣的独行杀手在行刺后遭到警方和雇佣方的两边追杀,剧情叠峦起伏,即使没有爆炸也十分引人入胜,时时为这位冷酷十足的杀手捏了把汗。(好电影剧情应该自己体会。)
颜值、实力、情义并存的独行杀手
电影语言
太tm干练了!开头就是一个长达2分半的长镜头,但却不让人觉得烦闷,主角在床上抽烟——云雾缭绕,金丝雀吱吱喳喳地叫——丰富了听觉,窗外下雨且为白天——是黑暗的屋子非常有层次,再加窗的影子在天花板上——表现主义的灯光,让我能一边细细品读职员表和<武士之道>那段话的同时,也慢慢走近了这位杀手的家。
这部电影把“孤寂”这一概念发挥到极致,不仅仅是杀手沉默寡言,甚至片子到11分钟才有了第一句话——“杰夫”,男主角的名字,是从他的女友嘴里说出来的。并且每一句台词与镜头都有其存在的意义,比如杰夫从来都不脱下帽子进入酒吧,而最后一次却寄存了帽子,而且还没有拿号码……
下面举例的两个镜头也表达了导演对于镜头的认真思考:
雨天偷车,杰夫在慢慢尝试开锁,下雨的玻璃一是让别人模糊地看不清其动作,二是表现了杰夫心中隐隐地紧张感,这种紧张感也带给了观众。
最后一次换车牌,杰夫的上半额头被阴影笼罩,暗示着结局何如?
剪辑也非常干脆利落,例如所有打斗都没有炫技成分,实打实,还很爽。但是我对剪辑的了解不深,在此先不做分析。
对官僚制的嘲讽
通过描绘警方浪费大量人力物力,并且私闯民宅搜查的丑恶嘴脸,批判法国警署官僚制绩效考核的弊端。
8/10。镜头色调印像很深,冰冷、灰蓝、洁净。冷峻尖锐的视听设计,全片几乎没有太激烈的动作戏,而是以事无巨细的动作描写+环境物平行剪辑这种从容不迫的方式体现人物专业和完善塑造(警探入室和地铁追踪两段尤赞),此种作法要么会让观众屏气凝神要么感到沉闷,还好我两者居中。结尾浓浓的黑片宿命感~
开场的两分十五秒,比结尾更让人印象深刻。另外,如果不准用“酷”这个字,至少有一多半看过这电影的人,大概就不知道怎么评价这电影了。
其实这种需要低调的职业长得太标致不是不利于发展么。。。。
变焦镜头。大量夜景及心理化的表现主义布光。不算严格意义上的黑色电影(女钢琴师不能算必备的femme fatale啊……),梅尔维尔把警匪片拍出艺术片范儿了,压抑对白,不渲染暴力。此片乏味之处在于事无巨细的冗长描写,开门关门都要拍到。结尾很动人,龙哥很酷。
5.0 鏡頭、音樂與暗示都很漂亮。鳥的羽毛、女友的眼神、事件的轉折都很戲劇化。打頭起直至第一句對白出現前沒有一秒鐘令人覺得無聊。好多片都借鑑過這片吧。1967年就能拍成這樣,太強了。
C / 开头还蛮喜欢的,但看完全程最直接的印象就是:感觉不到人物的存在?一方面人物的选择几乎没有感知上的情境建立,大多依托于直截了当的文本拼接。因而大多数人物只在某些特定时刻有较强的心理动势,缺乏连续性。另一方面是对人物行动的刻画有些粗线条,琐碎的冗余太多,有“行动”但感觉不到锋利而细腻的微观动作强度。脑海中挥之不去的反而是惊鸿一瞥的“身影”刻画,在明暗的对比中倏忽来去,那些时刻阿兰·德龙仿佛才成为了真正的城市幽魂。不知道布列松或者刁亦男来拍会不会更好一点?
干脆利落的杀手在青灰色的房间里,只有一只笼中小鸟与他作伴。孤独对孤独。
写给杀手的情书。构图雅致,氛围太赞,漏洞完全可以忽视。想想,如果哪个现实中的杀手看了这片,会不会潸然泪下。没有子弹的枪,伪狩猎引来真刺杀,死在此生的不归路上,或许这是作为一个杀手,唯一想要维护的尊严。他孤独,却也因此而有别于庸人。
厨具很先进,MINI车型已产生,酒吧的生活方式是2012年中国仍不失落伍,奢华装修同样如此。故事本身没啥,冷淡的激情。
9.5经典中的经典,大师风范。三方冲突结构中巧妙的情节设置,冷酷的光线,长摇镜和变焦突出宽度和景深,具有极强叙事性的蒙太奇手法,忧郁的神秘主义音乐。乍看之下没有特别突出的地方,但是梅尔维尔将这个局布得天衣无缝。那组插钥匙-门锁内景-鸟笼-警察探听隔壁房间虚实的蒙太奇非常销魂。
阿兰德龙成名作,梅尔维尔的法式黑色电影。冷峻克制的叙事风格,精致的细节,精简的台词和环境音,德龙塑造的冷酷孤独、不苟言笑的硬汉杀手已成为影史经典形象。地铁跟踪段落张力十足。结尾干脆利落。杀手如何在职业操守与感情信义之间取得平衡,还是只能走向自我毁灭?(8.8/10)
“这个杀手太冷了”,阿兰德龙帅到犯法,惊动了全巴黎的男女警察一起抓他。。好精彩好精彩好精彩好精彩就算不厌其烦地重复拍各种细节我都觉得它们增加了影片的腔调增加了德龙的帅度!
阿兰·德龙,实在是很英俊,恩,对,就是这个词,英俊。
【B】片中两位美女,一个自愿献身给男主作伪证面对威逼利诱毫不动摇,一个目睹男主杀人主动帮其隐瞒且试图拯救其逃离危险境遇,长得帅就是好。梅尔维尔多有先见之明,1967年已经开始提醒大家:【这是个看脸的世界】了……
不厌其烦地刻画细节是梅尔维尔的牛逼之处。
当独行杀手不再独行,也就失去了那份最重要最纯粹。有了羁绊,也就失去了自己,选择也就有了情绪。看到了很多电影的影子,确实对后来的类型片影响很大。阿兰德龙是我看到穿大衣最帅的男人。PYIFF.one
开场长镜就定下冷酷的基调,德龙以一袭风衣一顶礼帽成为影史经典杀手形象,梅尔维尔的掌控力强大到可怕,往往很简单的场景被他拍出了绕梁三日的韵味。如何运动摄像机?怎样选择布光?这种技术上的不刻意让一个直白的故事步入殿堂级影片范畴
独狼不会被猎人弄死,除非他自己想死。
hahaer 金丝雀,金丝雀```` 八卦一枚:拍摄期间片场失火,唯一死亡“参演人员”就是金丝雀。= =
长得帅又长得酷的人就不适合做杀人,瞧阿兰·德龙那副模样,一看就觉得是杀手,那管他有没有不在场证明,怀疑、跟踪就是。史上最孤独也是最帅最酷的杀手——阿兰·德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