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
  • 电视剧
  • 美剧
  • 韩剧

苦月亮

HD中字

主演:彼德·考约特,艾玛纽尔·塞尼耶,休·格兰特,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马斯,维克多·班纳杰,Sophie Patel,Patrick Albenque,Smilja Mihailovitch,Leo Eckmann,Luca Vellani,Richard Dieux,Danny Wuyts,Daniel Dhubert,Nathalie Galán,Eric Gonzales,Olivia Brunaux,杰弗里·凯里,罗伯特·本穆萨,斯托卡特·詹宁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英语年份:1992

 剧照

苦月亮 剧照 NO.1苦月亮 剧照 NO.2苦月亮 剧照 NO.3苦月亮 剧照 NO.4苦月亮 剧照 NO.5苦月亮 剧照 NO.6苦月亮 剧照 NO.13苦月亮 剧照 NO.14苦月亮 剧照 NO.15苦月亮 剧照 NO.16苦月亮 剧照 NO.17苦月亮 剧照 NO.18苦月亮 剧照 NO.19苦月亮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苦月亮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奈杰尔(休•格兰特 Hugh Grant 饰)陷入了七年之痒的婚姻中。他和妻子菲奥纳(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马斯 Kristin Scott Thomas饰)决定乘坐游轮前往印度旅游,尝试改变糟糕的关系。船上,他遇见了瘫痪作家奥斯卡(彼德•考约特 Peter Coyote 饰)和他的美艳妻子咪咪(埃玛纽埃尔•塞纳 Emmanuelle Seigner饰)。奥斯卡似乎要把他和咪咪之间的异常关系告诉陌生人奈杰尔。  奥斯卡认识咪咪之初,两人爱得死去活来,情欲之火熊熊燃烧。然而咪咪摄人的魅力只让奥斯卡着迷了一段不长的时间。他开始厌倦,尽管咪咪为了他堕胎、割除子宫、对他一往情深,奥斯卡还是残忍的把她支走。一场车祸后,躺在医院的奥斯卡却赫然发现,咪咪就站在他的病床前,怒不可遏的把他拖下病床,奥斯卡终身残废。  他们继续生活在一处。咪咪从来没停止过对奥斯卡的虐待,二人却还相爱。当咪咪遇上菲奥纳,心中燃起了奇妙的爱火,二人相拥而舞。最后,奥斯卡却对着咪咪扣下了扳机。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聚会餐厅狙击之王大侠踏浪女人穿越时间线 第二季云边有个小卖部电影版蝴蝶效应反诈骗行动组迷魂谷弃卒1990潜入搜查官松下洸平洛奇3(国语版)暴力街区每个你我万尼亚在42街口一代拳王我和我的新时代闪亮女孩笔仙惊魂3(2014)嘻哈女王组第一季第五节诺丁山鹰爪铁布衫闹鬼旅馆搏击之王2016坏蛋先生2

 长篇影评

 1 ) 身体中的苦月亮

mimi,这个名字,已经足以让人浮想联翩。在96路的公车上,那个摇摇晃晃的红衣女孩,飘动的金发,一个成熟的女人,却拥有一张孩子般天真的笑脸。以至于让oscar觉得那是 a glimpse of heaven.于是他疯狂的寻觅她,竭力的得到她。金色的阳光里,mimi的笑脸那样青春洋溢,以至我难以想象这和片头那个苍白妖冶又缺乏灵魂的女子是同一个人。他们可以在房间中几天几夜足不出户,沉浸在他们的性爱游戏里,也可以扮猪扮狗,寻求新的刺激。可是他始终还是厌倦了,这个女人美丽的身体也再难激起他的热情,于是厌烦,仇视,残酷的伤害。

有点令我难以理解的是mimi对oscar苦苦的哀求与忍让。就像从公主变成了任人呼呼喝喝的女仆。她改变自己的一切去迎合,可是却换来更不堪的羞辱。怎么去解释mimi对oscar的这种依赖与爱,我不明白,或许自己始终不是这样感性的女生,注定不明白。oscar是绝情的,简直让人觉得到了泯灭人性的地步。他把mimi抛弃在数万英尺的高空的这种绝情,最终导致了他下半生的悲剧。

爱恨一线之间,mimi的报复,很难看清她到底在做些什么。她把瘫痪的oscar绑在她的身边,折磨他,羞辱他,甚至于比当年的oscar更甚。可是与此同时,痛苦的不止是oscar,更是她自己。她牺牲自己获得幸福的机会去剥夺oscar正常生活,或者说花天酒地的权利。这甚至让oscar也迷惑到,她是否还爱我,毕竟为什么要去折磨一个不爱的人。

oscar崩溃了,面对着在女人那里寻找激情的mimi。而mimi,我想在那个数万英尺的高空面对一弯冷月的时候,就已经崩溃了。oscar在这个世界上最后的话是:baby,we are only too greedy.贪婪的追求身体的快感与激情,贪婪的希望热情永不退却。那身体里的苦月亮。

 2 ) 夏娃的第八天 —— Bitter Moon 人物心理分析

 



  还记得咪咪的那句话吗?

  "I’m just a fantasy and amusement in boring voyage.” 

  “我只是枯燥旅途中,那虚空的幻想与消遣。”

  新年的狂欢过后,宿醉味道的萧瑟清晨,舞厅地板上烟花狼藉,低沉的萨克斯风不经意地飘出法国香颂《大海》,船员们正在清洗甲板。

  人生最美好的、或是最虚幻的一夜已经结束。接着将直面残酷的今天。

  罗曼斯基的影片始终如海浪般深邃与迷离。茫茫无边的旅程,不知道将被带往何处。随着一波又一波,逐渐被推往汹涌的浪尖,然后瞥见下面幽蓝无底的峡谷。

  打开IMDB,评分人数仅八千,平均6.8的‘低分’。我却心头一阵安慰,好像隐藏的宝藏还没有被发现,心底的秘密还无人揭穿。

  这部影片并不难理解。只要结婚几年,一目了然。

 

  关于‘贪婪’

  奥斯卡在对准自己的嘴扣下扳机前,哀号的那一句“我们都太贪婪”,无疑是全片悲剧的根源,也是解开人物心灵密码的关键钥匙。

  ‘贪婪’在这里到底是什么意思?

  奥斯卡的贪婪与咪咪的贪婪是完全不同的,男人与女人的贪婪是完全不同的。

  奥斯卡的中心台词是“我抛弃咪咪不是为了某一个女人,而是以她来换取所有女性”。

  而咪咪的中心台词则是“你可以骂我、打我、和其他女人发生关系,但是请不要抛弃我,我离开你无法活下去。”

  男人总是贪婪地想要征服更多的女人,而女人总是贪婪地想要占有他的全部。

  两个人的战争,始终围绕这个无法解开的结。

 

  奥斯卡的故事

  奥斯卡是影片最关键的一个人物,他的欲念是一个大背景,所有的爱恨都从这里衍生,所有恩怨都依附其上。

  奥斯卡年轻的时候继承了一笔可观的遗产,于是搬到巴黎,专注于自己的梦想:写作。

  写作对他来说并不是一个谋生的手段,或者,从心底里他并未把这当作一项严肃的职业。‘在巴黎写作’这一行为的浪漫型迷倒了他,他把写作当作一种优雅而自由的生活态度,把写作当作吸引异性的手段。“欲”是他所有行为的出发点,是核心。虽然他疯狂地迷恋上咪咪,但是这种排山倒海的爱仍是以欲念作为基础的。影片一开始就暗示了这一点,在奥斯卡偶遇咪咪的那辆公共汽车的车身上,有一张性感女性图片的广告‘36 15 ULLA ’。接着,这个广告在影片的角落中反复出现,一直到奥斯卡最终去了那个地方,观众才知道这是个妓院的广告。这张广告海报给影片即使是最纯情的段落都洒下了不和谐的阴影,这其实是奥斯卡,或者说是男性欲念的影射,即使是在光天化日的公共场所,这种欲念也在街道的底下暗潮汹涌。

  奥斯卡一开始可能自己都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爱是以欲作为基础的。但随着性爱由正常向虐恋倾斜,欲念的狰狞面目就逐渐显露了出来。在两人疯狂的性虐当中,咪咪始终处于施虐方,而奥斯卡则是受虐方。这反映了两者关系的稳定。关于性虐的情感基础,在东方(以日本为代表)导致快感的是羞耻心。而在西方则是控制与占有(Domination)。也就是说,西方文化中,痛觉不是快感的真正来源。施虐方的快感来自对另一方的肉体控制,受虐方则来自对另一方放弃自主的强烈服从。在他们的性虐关系中,咪咪的占有欲得到了满足,而奥斯卡从前在性爱上始终是一个‘控制者’,如今‘被控制者’的新鲜体验也满足了他好奇的欲望,就像一场大胆的远征。两者各取所需的平衡是关系持续的养料。

  但男人终究只是贪图新鲜的动物,当体验过所有的高潮之后,那种热烈无以为继,日渐转淡。于是,缠绵变成了责任,厮守变成了束缚。他开始对外面的世界蠢蠢欲动,想要摆脱枷锁。影片通过性虐游戏的无趣告终来反映他们的恋情开始步入低潮。

  奥斯卡最可贵的品质是诚实。他的诚实让人无法恨他,即使他对咪咪施以最无情的折磨、伤害与离弃,他的原则始终是最坦诚的。甚至,他觉得是在为她着想,因为‘分手后用不了几天咪咪就会感激他的抛弃,重获新生’。但错误的是他误解了女人对爱情的态度,一直到他到死之前才理解咪咪。

  以分手那场戏为分水岭,开始了第二段虐恋,与第一段不同,这里的虐待是心理上的,针对自尊心的。奥斯卡之所以乐于其中,是因为这种羞辱可以满足他的男性至上地位的体验,从而带来心理上的快感。一切仍然为他的欲望服务,只是这种欲望从肉体转化到心理,由‘求欢’的快感转化为‘凌虐’的快感,他又陶醉在这种新鲜的体验当中。于是他默认地把咪咪留在身边。

  他临时下飞机的阴谋可以称得上狠毒,事后的欢欣鼓舞也证明了他的无情。但与前一段虐恋的曲线一样,这是心理虐待的一个高潮,高潮过后,他连对这种羞辱带来的快感也失去了兴趣。他自己清楚这一点,所以设计彻底抛弃咪咪。奥斯卡的性格是不拖泥带水的,只要高潮已经过去,他就宣告终结。他只摄取快乐的那一部分,拒绝承担任何责任和后果。他对于生养孩子的态度,坦白得令人心酸,他只是说‘你看我像当父亲的料吗’。

  对于自己的瘫痪,他当然恨咪咪,但也正是从这种痛苦当中,他开始理解咪咪当初所承受的痛苦。他的承受起先是作为一种‘赎罪’而存在,他把咪咪的所作所为理解为单纯的报复。然后,从咪咪当着他的面与朋友发生性关系,试图挑起他的嫉妒,他忽然意识到咪咪其实是欲罢不能地爱他的,从这时起,一种新的感情产生了,它包含了同情、自责与感激。这就顺其自然地导致了接着‘婚礼’那场戏。然而他们回不到过去,他们的关系如今只能以‘恨’继续,以奥斯卡的聪敏,他又如何不了解咪咪这个小女人的那些小伎俩?但是他带着这种新的感情,纵容她的一切,假装朝着她设计的路线发展,上了船,找了一对夫妻,满足咪咪伪装的放荡,最后帮助她结束了生命。他最终理解了‘贪婪’的本质矛盾,但是如果一切从头来过,还是会按照这个宿命的轨迹,他无力改变人类的本性。他们的‘恨’也到了最高潮,只有死亡才是最终解脱,他无法想象咪咪连‘恨’都失去会怎么样,无法想象他们还能去往何处,所以他拿起了枪。这何尝不是一种伟大的勇气,何尝不是一种深沉而绝望的爱。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演员Peter Coyote在本片中的表现十分亮眼。他成功表现了风度翩翩与绝望暴戾两种截然不同的气质,简直判若两人。



  咪咪的故事

  咪咪说到底是个传统的女性。她的一切都都是出于爱。正所谓爱有多深,恨就有多深。她的目的只有一个:占有奥斯卡。如果留不住他的心,也要留住他的人。

  她全身心投入到荒诞离奇的性爱游戏中去,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控制欲;她挑衅他,是为了说服自己他还爱她;她可以受尽屈辱地留在他身边,是为了证明自己对他而言还有剩余价值,还可以给他带来快感;她为了他打掉孩子,是为了宠着他继续轻松自如地风流倜傥;她行尸走肉地活下去,是为了有一天可以回到他的身边;她摧毁了他的下半身,是一种厚积薄发的恨与爱,可以把他绑在自己身边,让他再也无法俘获其他女性;她无情地戏弄他蹂躏他的自尊,其实是一种自我摧残,当她的心因为他的痛苦而流血,她感到了自虐的快意,因为她实在不能失去他的爱,一旦失去,就要用同样的仇恨来弥补;她当着他的面与别人做爱,试图挑起他的妒忌,是一种垂死挣扎,证明她需要他的妒忌,渴望他的在乎;她给他一把枪作为生日礼物,是渴求他因为恨而杀了她,这样她的感情就此圆满;是她想出了整个游轮计划,试图挑拨他的嫉妒与仇恨到最高潮,这样可以顺利地死在他手里。而他则带着她留下的烙印——无法动弹的下半身——永远无法将她从他生命中抹去。

  女人是简单而可怜的,会因为某一个秋日下午的偶遇,就此无悔付出自己的一生。

  饰演咪咪的 Emmanuelle Seigner 亦成功表现出了咪咪清纯与堕落两个层面,只是与 Peter Coyote 比起来,还稍嫌生硬。



  奈格尔的故事

  他是影片中最‘正常’的人物,一个患得患失的中年男,心底怀着不可告人的偷腥欲望,表面却显得既爱妻又正派。无奈他那一点小心眼,任谁都能一眼看出来。他虚伪与可悲是这个社会上所有中年男子的真实写照。最后,他站在大雨滂沱的甲板上,终于决定向世界坦然面对自己的欲望。但是当他回到船舱这个现实世界,瞬间又失去了勇气,披回了那层虚伪的外套。患得患失的他,最后既无法在妻子面前保持自己正人君子的形象,又错过了肉体上的欢娱。

  让 Hugn Grant 来演这么一个角色令人叫绝。因为他只要以本色演出,即能达到导演的要求,甚至演得越糟越好。说到‘虚伪的男性魅力’,又有谁比他那张英俊脸庞更符合这个定义呢?波兰斯基在此选角上的‘险恶用心’,与李安选王力宏拍《色戒》如出一辙。



  菲奥娜的故事

  菲奥娜在影片最后逆转式的变化大概是最令人吃惊的部分了。之前一直是以英国妇女保守、矜持形象出现的她,在最后的舞会上那宛如夜百合妖艳而迷离的绽放,眩目地火花四射。这也是影片最精彩迷人的部分,将奈格尔夫妇在影片中的重要性大大提升。

  菲奥娜的转变并不是无迹可寻,而是在影片中一再伏线。影片开始不久奥斯卡就表示菲奥娜‘非常富有内涵’,而后话锋一转问奈格尔是不是已经对妻子失去了兴趣,奈格尔用社交式的回答偷换了概念,注意这时候菲奥娜眼神的变化。在后面的场景中,又有奥斯卡表示奈格尔还没有充分发掘她妻子的潜力。这些片段表现了女性在婚后的一种牺牲,即她把自己的人格魅力都只留给丈夫一人,对外则深藏不露。如果丈夫不懂欣赏,那么这种隐藏其实是一种浪费。但大多数女性或者出于对婚姻关系的委曲求全,或者出于对丈夫男性尊严的服从,虽然觉得失落,也会放弃一点自己的尊严而忍受这种浪费。然而,如果丈夫一旦越过了她们能忍受的边界,她们就会重新拾起自己的女性魅力与尊严。

  影片中的菲奥娜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她与咪咪共舞继而云雨出于以下几个原因:1. 对丈夫的彻底失望,无法再忍气吞声,需要挽回自己的尊严;2. 对丈夫的报复,她之前便有过‘双倍奉还’的言论;3. 对丈夫的鄙视与示威,展现自己的能力,他无法获得的,她却能轻易获得,这好象在说‘你当我真的只会逆来顺受吗’,重新向丈夫展示(或者让丈夫重新回忆起)自己的魅力。4. 选择对象为咪咪当然不是随机的,一来是对咪咪的迎战,二来这种迎战当中又包含了一种理解:女性的同病相怜。两个女性的云雨,暗示了他们对男性的彻底失望与唾弃。

  饰演菲奥娜的 Kristin Scott Thomas 虽然戏份不多,但一收一放表现惊艳,充满了韵味。 

 

  人物关系与结尾

  我们可以把奥斯卡与奈格尔认为是同一个人,一个男性的内心世界与外在举止;同样,咪咪与菲奥娜也是同一个人,一个女性的真实心灵与社会形象。这种对比关系时时存在,比如关于孩子,虽然奈格尔内心也同奥斯卡一样不愿承担责任,但他用了冠冕的理由:这个世界人口太多,不需要我们添乱。而咪咪与菲奥娜对于爱人的宠爱与纵容也是相同的。

  他们的关系也反映了同一种婚姻状态的两种可能性,即‘自由放任’的可能性与‘在传统观念束缚下’的可能性。

  如果用下图来表示:

  奈格尔 ---- 菲奥娜

    l    l

  奥斯卡 ---- 咪咪

  下面这层关系是感性而诚实的,却是不实际的。上面这层关系是理性而现实的,却是虚伪的,一如现实生活中的绝大多数婚姻关系。讽刺的是,诚实的结果导致了毁灭,而虚伪的却往往苟活下来。但问题在于,这种苟活,是不是比毁灭更有意义?如奈格尔,他永远无法体会到那种疯狂而真挚的爱,但有谁一旦体会到了,便可能拿生命作为代价。

  既然现实的我们无法选择轰烈的毁灭,那如何灌溉已经枯萎的婚姻关系?如何令获得新生?当然一次印度之旅于事无补。影片尝试提出的解决办法是‘不如生个孩子’,虽然这个答案可能会让你苦笑,但还有别的办法吗?这不正是大多数夫妻所做的吗?

  至于奈格尔与菲奥娜的未来会如何,我们无从知晓,只知道他们会生个小孩,把这次旅行当作人生一课。但是,他们将如何解决存在于人性之中的‘贪婪’命题?婚姻仍然如同那艘起伏不定的夜航船,未来烟波茫茫,四周无处是岸,唯有天空一轮明月,犹如明镜,照亮你我心中苦涩,亘古不变。



  关于片名

  “Bitter Moon”倒底是什么意思?当然不仅是指月光引起的哀思。

  这是一个文字游戏,“Honeymoon”的反义词。游轮是新婚蜜月的热门项目。但当新人们在船上忘情拥吻的时候,是否料想到有一天激情消失殆尽后,相互消耗岁月的痛苦?波兰斯基带领观众走过的这个旅程,目的正是探讨与“蜜月”相反的“苦月”。这对于每一位进入婚姻平淡期的男女观众,都是一场莫大的考验。这是不适合情人或者夫妻一同观看的影片,如果你们是小情人,应该看不懂,就算看懂了,也会挫消你们对未来的期待与激情;如果你们是夫妻,看完之后大概相对无言,夜不能寐,因为它真实得残酷,把你仅存的那点自我安慰都撕了下来。这也许就是本片得分不高的原因:因为人们不敢正视自己肮脏的念头与失败的现实。



  结语

  我认为这是罗曼波兰斯基最出色的作品,也是以婚姻为主题的最佳电影。主题凝练而深邃,表现手法细腻优雅却不失大气。虽然有原著,但能影像化出独立的思想深度和美学趣味,难能可贵。

  最后,套用《安娜卡列尼娜》开卷的第一句话“幸福的家庭无不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幸”。

  我们也可以说,美满的婚姻无不相似,而衰败的婚姻则各有败相,有的人决然放弃,有的人不择手段挽留,有的人在虚伪中偷生,有的人在顿悟中自救。但源头只有一个。当那个下午,你在公车上注视着她的白球鞋的时候,便埋下了悲剧的种子。



  

 3 ) 《苦月亮》在罗曼·波兰斯基的作品序列里是什么水准和地位?

个人感觉是TOP5级别。除开《唐人街》(在各种专业榜单上的地位已经非常稳固,属于名分已经得到确认的影史经典)、《钢琴家》(厚重的题材,金棕榈的桂冠加持,影迷群体中也享有很高威望),《苦月亮》应当可以和公寓三部曲、《不道德的审判》等片一起构成波兰斯基电影的中坚力量。这几部作品很能体现波兰斯基的几大创作特点:

1.娴熟扎实的类型化技巧,尤其钟情且擅长悬疑、惊悚、情色这几个题材;

2.艺术家的敏锐洞察力。波兰斯基对生活、人性以及人际关系的方方面面有着非常敏锐的观察,这在他的电影中投射为一种透彻而细腻的反思视角,在充满现实主义质感的底色中捕捉那些吊诡的戏剧性元素,是欣赏波兰斯基电影的一大乐趣。这大概已经抵达了侯孝贤提到的那种“越真实,就越有戏剧性”的境界;

3.善于调教表演,最大程度激发演员的潜力,让他们留下表演生涯的高光时刻,比如《不道德的审判》中的西格妮·韦弗,《罗丝玛丽的婴儿》中的米亚·法罗,《钢琴家》中的阿德里安·布洛迪等等;

说回《苦月亮》本身,它对于爱情、婚姻以及两性关系的思考深度,对于情欲场面的表现,以及艾玛纽尔·塞尼耶让人过目难忘的表演,都足以有力地支撑起《苦月亮》的经典地位。就我个人看过的十来部波兰斯基来说,我对《苦月亮》的喜爱程度可以排进前三(另外两部大概是《怪房客》和《不道德的审判》)

 4 ) 但愿这是一场梦

我一直相信,这个世界上有多少种电影,就会有多少种导演。无论是吕克•贝松,库布里克,或是王家卫。有时,风格会像一具枷锁限制着这些天才导演们放肆的欲望,不过罗曼•波兰斯基好像并不太担心这个。这个离经叛道的导演其实很狡猾,他借着他的玩世不恭席卷了世界各大电影节的领奖台,甚至连奥斯卡也不放过;可他又像是十分乖巧,处处教人行善。第一眼看《苦月亮》的简介时,差点以为波兰斯基又想感化人积德了。远离性,可能大多数人都会这么定义这部片子,事实上也的确如此。我相信,波兰斯基是个善良单纯的导演,所以《苦月亮》也将是部善良单纯的电影。所以,请千万不要在意导演在叙述故事时所玩的花样,尽管他玩的实在不错。

故事发生在微波荡漾的地中海上,一对来自英国的夫妇奈杰尔和费娜将搭船进行一次印度之旅,他们结婚已七年,没有孩子,十分恩爱。在船上,他们意外遇上了一个下身瘫痪的残疾人奥斯卡和他的妻子咪咪。由此开始了伴随这段旅程左右,无法摆脱的往事与噩梦。

毫无疑问,奥斯卡夫妇成了奈杰尔夫妇注定的恶魔。他们一个勾引那斯文软弱的丈夫,企图把他拉进欲望的漩涡,另一个则试图诱惑那具有隐秘的同性恋倾向的妻子,让她以一种更彻底也更绝望的速度背叛了自己的婚姻。在汪洋大海中,没有任何依靠和慰籍的可能。导演通过孤立的大海,孤立的航船,孤立的旅程,让这两对截然相反的夫妻,在经历了相互的靠近与背离之后,有了一次彻底的了解。奥斯卡开枪杀死了太太咪咪后自杀。他可怜地看着床上刚做完爱争香甜入睡的费娜和咪咪,说了一句:“宝贝儿,这一切都该结束了,你真是太过分了。”

很欣赏波兰斯基对故事结构的拿捏。他对环境的设置,对情节的发展,对结局的构思,都强调着偶然性,仿佛一切都只是一个梦,醒来后就什么事都没了。大海,旅行,一个故事,一场邂逅,一个个不经意的布局,引诱着奈杰尔夫妇在不知不觉中走进迷雾。他们是注定要被奥斯卡洗脑的。他看中他们,而不是别人,很大部分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恩爱,并且爱得有些名不副实。他们是夫妻,没错,这毫无疑问。但他们的婚姻生活已经走到一个不得不正视一下的拐角处,虽然他们自己并没有发觉。

但也许奥斯卡只是想找个拥有单纯幸福的人诉说一下自己痛苦的往事。一个互相折磨,互相爱着的故事。奥斯卡是一个美国人,他靠着一笔丰厚的遗产生活,同时他也是个并不得志的作家。他来到巴黎,只是因为他想领略这个充满活力和情欲的城市无法抵挡的魅力,于是他遭遇了咪咪。那个纯朴的女孩,一个舞蹈演员,穿着粉色小格子的裙子,雪白的球鞋。她的一切是那么迷人,她的笑,她的天真。他沉醉在对她的贪恋里。他把她弄到了手,或许是因为爱,也或许是因为蠢蠢欲动的欲望。她的纯真让他40岁的心遭遇不安分的遐想,而她对他的爱慕让他更加期待着加注在她身上的所有痛和快乐。这是电影中性场景最集中的一段,奥斯卡和咪咪享受着彼此的身体,而咪咪的沉沦,也终于让奥斯卡感到了厌倦。

故事总是需要转折,当奥斯卡无所不用其极地把咪咪一个人丢在前往小岛的飞机上时,窗外一轮淡淡的月光,终于变成了两种完全不同的颜色。“她满面枯槁地坐在飞机上,而我在候机室里。想象得到她正在看着窗外的明月,我也在看,不过感觉上各有不同。对她而言,这简直是毒药,对我呢,则是蜂蜜一样的甜。”两年以后,咪咪回来了,这时奥斯卡已经是一个因为意外的交通事故躺在床上的病人。一场残酷程度及其相似的复仇行为由此展开序幕。

如果说,当咪咪爱着奥斯卡时,她也是没有抵抗能力的。她愿意为他做任何事,只要他把她留在身边,即使当她使尽浑身解数也无法让奥斯卡要她。她丧失了控制力,她的诱惑力已被奥斯卡的厌恶取代,她曾经有多么诱惑人她现在就有多么地令人讨厌。女人在此时是最没有力量的,她爱,就意味着她的无能为力。而奥斯卡则不同。他不相信爱,即使他可以把爱当成比金钱更能够引人的东西,直到他的瘫痪。虽然现在咪咪占据了主动权,因为当她凝望着那轮苦月亮时,她无法再爱,而只有恨。所以此刻的奥斯卡在咪咪的眼中有多软弱就如当年他眼中的咪咪头多软弱。可是就在这毫无抵抗能力的软弱中,他终于爱上了咪咪,他同她结婚了。

他们都在自己绝对处于弱势的时候爱上过对方,又在自己处于强势的时候放弃了彼此。他们的爱充满了彼此折磨,彼此毁灭,但他们又从来没有放弃爱对方。在波兰斯基的眼中,人与人之间的爱必须依靠他们自身的力量,就像他认为,在人性的丑恶面前,爱情是最没有力量的。所以,是人性的力量造就了爱情的力量。在善恶的极端对比中,爱情就像悬在半空中的钢丝绳,毁灭与拯救,各占一半。男人与女人,只有势均力敌,才能维系长久的爱情。如果他们中任何一个人变得软弱或者强大,那么爱情必将走向死亡。

于是奥斯卡才找了奈杰尔夫妇。他拿他们做了试验品。他往奈杰尔脑子里拼命灌输着咪咪如何地活色生香。而就当平庸懦弱的奈杰尔沉醉在夜夜与奥斯卡的故事中满怀艳遇希望地期待着咪咪时,他的妻子却彻底背叛了他,她捷足先登地成了咪咪的情人,甚至模糊了一直以来的性取向。新年的夜晚,费娜着盛装出席宴会,并当众与咪咪接吻。这下奈杰尔的打击可太大了,他几乎被所有的人耍了,奥斯卡,咪咪,自己的妻子。他的懦弱注定无法承受这个需要力量的故事,无论善恶。他也根本无法与他的妻子费娜相抗衡。在爱,婚姻,人性面前,奈杰尔是电影中唯一一个没有立场的人。他甚至无法承担这个突如其来的不幸。

    在两声枪响之后,一切都结束了。奈杰尔和费娜仿佛经历了一个可怕的梦,他们相偎在黎明的甲板上,无论是奈杰尔,还是费娜,相信他们应该了解到了自己是无法承担奥斯卡与咪咪的。虽然波兰斯基是个狡猾的人,但他最终没有让自己去影响这对年轻的夫妇。结婚七年,这本就是一个危险的时段,所以一个不大不小的噩梦,也许会让他们得到教训的。奈杰尔的软弱,让他自己和费娜都十分清楚,他们只适合正常的夫妻生活。一切照旧,只能如此。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电影中出现不多,但很有暗示作用的那一对印度父女。他是一个不知名的鳏夫,妻子早亡,与幼小的女儿相伴,费娜很喜欢他们。那个幼小的女孩和他善良的父亲会很准时地在费娜或者奈杰尔特别无助的时候出现,也是通常奥斯卡的故事进行到最离奇最令人无法忍受的时候。这对相依为命的父女仿佛在告诉这对惊慌失措的夫妇:生活本就寻常而悲伤,拥有相爱的人是一种本能的幸福。他们最后一次出现是在片尾,黎明的甲板上。他们是来向相拥而泣的奈杰尔夫妇告别的,他们要走了,因为奈杰尔夫妇也许已经明白了什么是正常的生活和爱。

看完片,思索良久,我仍然坚持波兰斯基到底还是一个单纯的人,虽然我怎么也无法把他归类。他总是喜欢把任何事情都看得那么极端,但真正到了极点,就意味着又要重新开始了。虽然奥斯卡夫妇死了,但奈杰尔夫妇的新生活才刚刚开始,他们或许会听从那个印度鳏夫的劝告要一个孩子。所以我相信,无论波兰斯基在电影中持怎样的观点,他都不愿意让观众真正绝望,看他的电影,就如行走在幽暗诡秘的隧道中,无论你如何恐惧、绝望,最后都会看到光明。

 5 ) 一个女人把男人想睡的女人给睡了的故事

我在污秽的台词和性爱的画面中挣扎的看完了这部电影,我的灵魂得到了升华,我悟出了一个道理,男人真的是用下半身思考的,得罪小人也不能得罪女人。

故事从一对“七年之痒”的夫妻在旅游的游船上遇到了一名法国女人咪咪开始,这名法国人女人是一个舞女,男人被她的美貌吸引,还没准备干啥呢,舞女老公奥斯卡出现了,一个双腿残废的美国作家。梳着大背头,一口老黄牙,形象及其猥琐,一看就是老流氓,这样的人居然娶了一个大美女,在他们身上肯定有故事,奥斯卡看出男人垂涎他老婆美色,于是借由自己不方便邀请男人去他房间......????看到这里简直一脸懵逼,难道这剧情准备发展为“密室杀人案件”?毕竟有哪个男人能容忍别人意淫自己的老婆,而且这男人比自己年轻比自己帅气,最重要的是个完整的男人,要是我就喊进屋,警告他,甚至杀了他。

结果奥斯卡只是想让男人听他说故事.....神他妈说故事,这特么反了吧,应该是咪咪向男人诉说她凄惨的故事,然后男人安慰她,最后安慰到上床....简直不安牌出啊。男人和我想法是一样的很好奇这对夫妻的故事,所以说好奇心害死猫啊。

外表猥琐奥斯卡说了他们的故事,俗套的一见钟情的故事,他把咪咪奉为月亮女神,把男人的性欲全部发泄在她身上,各种姿势,各种工具,不停的做爱,奥斯卡还用了下流的的词语来形容他们的性爱场面......简直了,我和男主一样听不下去了,但是不得不说奥斯卡是个会说故事的人,他的形容让男人越加被咪咪吸引,更加的想和咪咪上床,男人已经被卷入了他们夫妻的故事当中,跟着他们痛苦着沦陷。

奥斯卡继续说着他的故事,和很多男人一样,奥斯卡就是个性主义者,他对咪咪的兴趣来自咪咪的身体,当他对咪咪身体不感兴趣的时候就开始想办法离开她,然而咪咪却在这个时候爱上了他。狗血的一米,所以这段是讽刺男人?男人在性爱里可以只把女人当作工具,女人在性爱里把男人当作自己的唯一。

离开了咪咪的奥斯卡继续开始沉沦他的单身腐败生活,玩弄了女人,又把她抛弃果然是遭报应的,不久奥斯卡出了车祸,咪咪得知赶了回来照顾他,不对,是开始了她的报复,报复一个曾经的风流现在是下半身残废的男人最好报复是在他的面前和别的男人暧昧做爱,他们的关系只能靠着性爱来维持。

故事说完之后,男人已经沉沦其中就想找咪咪上床,这个时候她的老婆突然出现变得开放了,和咪咪在广大群众面前跳舞亲吻......最后上床了!!!我的妈呀!万万没想到,男人一直想上的女人被自己的老婆上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我当时真的是日了狗的心情啊!!结果还没缓过来的时候,神他妈结局就出现了,奥斯卡开枪杀了睡梦中的咪咪然后自己也自杀,神他妈的结局啊!卧了个大槽啊!被导演打了个措施不及,两对夫妻,两种生活方式,两种爱情观,你选哪一个?最后那个小女孩的出现,导演是不是在暗示,婚姻除了两人经营之外必须要有个孩子,不然再美好的爱情也会变得畸形。

最后奉上一首歌 《做爱买卖》

当初是你要做爱做爱就做爱

现在又要用真爱把我骗回去

做爱不是你想做想做就能做

让你残废让你明白你做不了爱

 6 ) 看完后随手打下来隔天估计就忘

1、这样的情感关系肯定不是常态。不过戏剧需要冲突。
2、这样的人性人人都有,只是有没有适当的场合被激发。
3、谈恋爱别爱到紧迫到窒息,对爱情、对彼此,都像扼住脖子一样,是加速死亡。
4、男女主的爱,更多地建立在欲望。而欲望的特点就是,当它容易被满足,它就廉价。
5、你以为你们是爱情,其实更多的是本能——看到好看的人,享受美好的身体,然后就是疲劳。
6、把生活留一点白,比较容易战胜厌倦感。
7、厌倦感比恨还可怕,那才是自杀的最后一根稻草。
8、性关系中激情与恶心的区别在哪里?是不是需要维持最基本的decent?身体的满足后必定是厌倦?人体让人沉迷难道不会像成天闻着蛋糕房飘出的香味儿觉得恶心?性爱成就爱情的比例有多少?
9、什么好事儿,都匀着来,慢慢享受,对这事儿是一种爱惜和尊重,而且也会延长这事儿本身的乐趣。

 短评

残疾作家通过向陌生人兜售性感娇妻获得快感,咪咪则通过引诱迷恋自己的男人抵达高潮。两个病态的人劫持性爱以延续,最终以一场射杀饮弹的悲剧收场。那么试图通过一段旅途挽救婚姻危机的夫妇呢?由野蛮的性爱搭建起来的爱行不通,那么中产阶级夫妻的爱呢?导演没说。施虐方与受虐方的逆转很有意思。

7分钟前
  • 凉水
  • 力荐

男人的贪婪和女人的贪婪有什么区别?奥斯卡不是不爱咪咪。他的贪婪在于,他不愿意为了一个女人失去得到所有女人的机会。咪咪也不是不爱奥斯卡。她的贪婪在于,她愿意舍弃一切来得到这个男人的全部,甚至包括自己的人生。

9分钟前
  • 临素光
  • 力荐

对,我喜欢苦恋。我想说高潮之后是无尽的厌倦,那么我们是否应该永不登顶?可是如何知道那个期限呢?

14分钟前
  • 时间的玫瑰
  • 力荐

爱只因未得到。

16分钟前
  • 米姐起飞
  • 推荐

她们遍尝了所有相爱的方式,唯独少了平凡的生活和一个孩子。片中印度人说“孩子是维系婚姻最好的纽带”,不过可惜也不是维系爱。

17分钟前
  • 莜麦
  • 力荐

这个结尾我确实没有想到。玫瑰的舞姿真是惊艳。记住Kristin Scott Thomas。

19分钟前
  • 眠去
  • 推荐

没有想象中那么情色,却是最悲惨的爱情。"Nobody hates you as much as I do." 到底何谓真爱,我不明白了。最后一段剧情有点太过离奇⋯⋯

20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我想我爱上你了” “这只是幻想,爱只是性游戏的副产品” “这只是游戏?” “难道不是吗?” “我真的爱上你了” “这是你永远得不到我的原因”

25分钟前
  • LisaLeung
  • 推荐

在这样一场爱与欲,虐与被虐中,快感和耐心都消磨殆尽,也只有死亡才得以解脱。

28分钟前
  • 后自愈
  • 推荐

如果不爱的话,就不会从折磨对方中得到快感,折磨一个陌生人没太大意义。

32分钟前
  • 推荐

渣男奥斯卡在飞机上给咪咪放了鸽子,看起来是极其无耻自私的行为,从另一面说,如果那就是结局,或许2人都获得了拯救。奥斯卡虽然有性瘾变态,但基本还是个文艺渣男的日常操作,他对咪咪的爱情有狂热也有厌倦,属于还算正常的情感取向。而咪咪,则是个爱情脑的完全依赖型毁灭人格。俗称尤物,一碰误终生。一个情感尤物遇到了个文艺渣男,到底是谁的错?深陷情网的俩人像两只野兽互相撕咬,爱抚,依恋和折磨,咫尺天涯。俩个人格都有欠缺,但都对爱情抱有执念的人就这样双双赴死。对人性深邃与暗黑的洞悉,对性挑逗与SM奇观的错愕惶恐,对情爱泥淖中男女的卑微绝望,即使是人过中年,也禁不住掩卷叹息。这大概是对爱情最冷酷的寓言和诅咒。爱情如一碗色泽绚丽口感粘稠的毒药,上瘾且致命。明明可有可无,但却重于泰山,或许毫无意义,然却穷尽一生追问

35分钟前
  • 嗦罗蜜
  • 推荐

男人贪婪地想占有所有女性,女人贪婪地想占据一个男人的全部。

39分钟前
  • 十年一觉
  • 推荐

艺术家都应该坐在被告席上

43分钟前
  • 啸如
  • 力荐

爱到极致,就是两个人的相互折磨

48分钟前
  • littletwo
  • 推荐

一部已婚人士看了想离婚,情侣看了不敢结婚,单身看了不想再恋爱的神片

51分钟前
  • 白川
  • 力荐

“完整地看完之后,我明白了。这就是王朔过把瘾就死的升级版啊。” +1

54分钟前
  • scarllet
  • 推荐

她那么愿意活在地狱里。

56分钟前
  • 蜉蝣
  • 推荐

波涛暗涌的海面,阴蓝的夜空里挂着一轮轻佻的月亮。Kristin绝望到了极点,成熟和孩子气的混合体,无知中透着邪恶的美。爱恨交织,彼此厌弃彼此折磨。不止一次要远离对方的生活,又不止一次的重头来过。当咪咪送给奥斯卡手枪做礼物时,就已深刻的知悉彼此的宿命,是那个遥远的,遥远的多的地方。

57分钟前
  • Adiósardour
  • 推荐

波兰斯基真是令人大开眼界,看似极端的情色奇观呈现,实则洞穿了男女性心理的本来面目。过于炽热的爱欲终归会翻转到硬币的另一面——恨,辗转于相互折磨的火网,在虐待与受虐的轮转中泥足深陷。休·格兰特饰演的伪君子作为听故事又未能得到情欲满足的第三者,与观众地位一致。ps:面包片。(9.5/10)

1小时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这片太长了就和那对变态夫妇的情欲生活一样 还没到高潮就已经结束

1小时前
  • 冬贝与9-13刺青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