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西诺老师最后一次带给我令人震惊的表演在《死亡医生》,一部同样由好基友Barry Levinson导演的电视电影。可这次却没什么出色可谈,中规中矩;Greta Gerwig差得也不是一点半点,极度违和的邻家姐姐形象是闹哪样?全程表现好像在参加面试,可惜她没有勇气走出自己表演的comfort zone,就当是Levinson选角失败好了。 同样是演员那点破事,同样是表现人物内心纠结与失落,《鸟人》聪明的选择了一镜到底的长镜头,现在不得不佩服导演的眼光。因为这种执着的运镜方式不仅仅可以用来炫耀摄影师的肱二头肌,还可以会加快节奏,提高剧情张力,好比给片子打了一剂强心针,没有了最佳剪辑点、效果剪辑,这个黑泽明最爱的电影制作过程完全要交由“拍摄”来处理,怎么“剪”掉没用的镜头?怎么“剪”去情节的冗余?一个字:快。多快?快到来不及出错,来不及拍没用的镜头,来不及做“沉思者”。 为了保证叙事连贯性和情绪节奏的需要,场面段落的转换速度要大大地加快,例如《鸟人》中,就非常有创意的把转换过程融入到故事叙述之中,人物在楼道,有人打招呼,人物在楼外,有众人围观,一个人呆着也要幻想一屋子记者,甚至见缝插针强行加入独白,为什么?这些“花絮”其实全是正片,不仅仅讲述故事,也下意识地为叙事安上一双翅膀,三个场景表现的能不能缩为两个,两个场景能不能合成一个,极尽压缩合并之能,只为一个目标:加快故事推进,打造《鸟人》里全程无尿点的一屋子蛇精病。 换种方法拍,应该挺不错的。 当然,要换掉摄影师 再换掉导演Levinson 再换掉Greta Gerwig 再换掉那个演电视的Kyra Sedgwick 只留下老帕一个人 .... 算了,老帕也换掉吧...
Al Pacino 的老无所依··· 生命演绎,全身似戏!
这部也太棒了吧?!!! 潜意识创造的梦境,这么高级的笑点...还有这样的结尾,剧本超厉害。
這種幾乎solo的片子,純粹就是給帕西諾粉定制的吧。和今年的鳥人倒是也配。
旁白运用过多,加上实在是渣的字幕,看了一半就放弃了。
老年痴呆版《鸟人》,全靠帕西诺在撑
几乎相当于《鸟人》的老化版本。弗兰西丝哈其实不适合这种魅惑型的角色,但是自身气质独特加分不少。楼梯那场戏似泼妇骂街但要拍出真火也是看两位演员出色的表演。可惜剧情温吞水,台词如梦呓缺少生气,人物的关系支离破碎得好比意识流。上一年演员四重奏,这是我看的最后一部,也是最失望的一部。
5.5/10
完整的叙事是骗子的修辞,舞台的神话,还是生活的错觉,属于我们的高潮只有一次掉下舞台,再一次掉下舞台,最后发现归自己所有的只是疯狂乏力异己和卑微。
梦境与现实,天才和疯子,想起了《鸟人》,题材虽有撞车,但在手法和味道上又完全不一样,全片神经质的帕老爷子意外的感觉很真诚。
#威尼斯电影节# 菲利普•罗斯!!!阿尔•帕西诺!!!!
现在每次看到阿尔帕西诺的老态,我都感觉尴尬。。。
@mengqingshan
帕西诺:德尼罗,我也能演喜剧!
虽然看起来很花哨,但本质上还是“入戏太深”和“年轻女性与失意男人”这种没什么新意的东西啊。
全片特别昏乱,一面又是身为演员的职业惯性带来的困扰,一面又是衰老的身体对于年轻的渴求,结果都弄得云里雾里。为了帕老爷还是不给差评了,但是他的表演并不能带来什么惊喜。
大家都看阿尔帕西诺演技,我来看greta。
为什么,年老色衰的终身成就奖获得者都一定要拍一部这种老男人撒娇的片子吗,来彰显你们的身在高处的忧伤,和用功成名就掩饰的幼稚梦?
片子开头确实跟《鸟人》撞了情节。它表达的大概是费里尼那种忧伤,中段甚至很明白地放了张费里尼原声黑胶,但年轻观众怕是没这个耐心和审美了。以李尔王收场也很总结全剧。画面和镜头相当有意思。设置了不少荒诞可笑效果的台词场景。要补菲利普罗斯原著!帕西诺依然很强。不输鸟人
四星半。说这片子比《鸟人》怂的可以歇歇了,光是帕仙奴的表演就顶几十个长镜头。
严肃文学版鸟人。纯从“好看”这个角度来说当然还是鸟人的观影过程更enjoyable,但是这部片子真的饶有趣味,一方面在叙事上文学性十足,始终在审视自己,在虚构与真实之间反复质询,在不同的时间里来回穿梭。另一方面,在把小说“翻译”成电影这个层面又做的非常好,无论是视听语言、光影的呈现、剪辑的选择与节奏,都保留了小说的质地,戏剧与人生的互文有太多人做过,但是罗斯的小说+导演的呈现+帕西诺的演技,依然为李尔王注入了更为幽微的演绎。没有比帕西诺更适合演李尔王的当代演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