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为了大小姐我会把这部人道主义死主角的剧追下去
在最后一篇给四星然后吐槽
我觉得给一星两星的才是真爱粉
说它是英国近年来最受欢迎的电视剧觉得还是有点夸张
不过它好自有道理
服化舞美人不用多说
看看这里边的人道主义精神 和诚信 坚定的信仰 爱国心 使命感
貌似是我们永远都学不来的
就像这里边幼稚小儿科的勾心斗角我们中国人也学不来一样
爸爸为了女儿的幸福不惜毁掉家族名声
主仆之间平等 充斥着人文主义关怀
在时代悄悄的变革下 每个人或紧或慢都跟上了浪潮
那四十年真的是很特别的 不仅仅对于中国来说
就时代感和所要传达出来的一些理念来说拍得还是蛮立得住的
就是编剧上怎么都有美剧那点缺陷的影子
我想这大概不是文化距离的问题吧
我认为人物动机应该是不说观众自明的
牵强刻意的地方很多
交代不清的地方也很多
大小姐爱上马修爱得莫名其妙 太快
第一季结尾我还以为老三会和马修发生点什么 结果就再也没有以后了 连圆个场都不圆
贝茨那个神经病老婆总要跟他作对 后来他的嘴里说出了关于她做那么多坏事的圆满动机
但这一看就是编剧让他那么说的
不真实 一看就是为了剧情发展
这大概是所有边写边拍边播的剧共通的缺点
而唐顿更为严重或许由于一年只播七八集 时间跨度还大
还有虽然我喜欢的是大小姐不是马修
但是我还是代喜欢他的我妈妈表示深深惋惜
我会一直追下去
为了不能让人再多爱一点的大小姐
2 ) 仆人出差时的称呼随主人头衔
是在gosford park时知道的
只有贴身仆人(lady's maid, valet)才随主人外出旅行,一般情况下,主人的管家和下人们往往因为客人多而无法记住所有人的名字,于是英国人想出这么个取巧的主意:直接用主人的称呼
仆人的餐桌位次也完全照主人的头衔来排,老夫人的贴身女仆不在,那么夫人的贴身女仆就直接在管家的右侧了,伯爵的女儿依然是贵族,所以他的位次远在女婿(只是继承人,但却是平民)男仆之上,被称为anna就是被降级了,管家叫他miss实际上是伯爵小姐的意思。章鱼婶不常外出,听到夫人的名头也是楞了一下,显然是苏格兰更注重这些仆人的传统。
3 ) 难得喜欢的英剧,喜欢里面的人物
说实话,基本上我不讨厌这部剧中的每一个人。我有时候也在怀疑,主仆之间何以如此和谐,他们仿佛一直在平等相处,而那些宴会,更衣等繁文缛节只是主人们的工作;而相对的做饭,擦银器,打扫之类的就是仆人们的工作。主人为仆人们的纠纷操心,仆人们因为主人们的爱恨情仇而牵挂。难道八九十年前的英国就已经在心理上平等了?还是因为现代编剧们一开始就有意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物。
仆人们甘心自己的服侍工作,偶尔有些想法的人都被踢出了,如Ethel, 和伯爵差点上床的那个女仆,还有后来想勾引Tom的那个红头发的新女佣,她们因为不符合这个庄园的整体和谐,终于全都消失了。就连一直以来自命不凡的Thomas,也以遵守秩序为先。
在我最喜欢的人物中,有这么三个,Matthew,Mary和Thomas。
首先,不得不说电视剧视觉效果有一定的影响,这三个人在我看来外形是最美的,而且很配合他们的人物形象和性格。Matthew说话时不停眨巴的眼睛,还有他的嘴型和唇线,尤其迷人,如果我选择,心目中的白马王子绝对是Matthew;Mary长得不是特别好看,可是很有气质,尤其是沉着和古典,绝对是Classic的;Matthew和Mary是天作之合,这么说希望没有人反对,因为连Lavinia临死前也这么承认了。至于Thomas,他绝对是被埋没在楼下的珍珠,所以他一直傲冷漠,当然主要是与他的出身及性取向有关,当然演员本身,绝对是全剧中最帅的男子,只要有他在的场景,总会抢上镜头,他不是甜美型的,也不乖巧可爱,但是他是让人难以忘怀的,魂牵梦绕的异类。
我想每个人看完第一季,肯定会说,Matthew 和Mary一定会在一起,因为他们那么般配,我最喜欢看的部分就是他们俩在一起对话,那些台词字字珠矶,再加上两个独特声线,抑扬顿挫,简直是“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确是智商的较量,两人的相貌才气都是那么地相当,纵然两人没有什么独特共同的追求,但是Mary聪明理智,冷静从容,Matthew才华横溢,有商业头脑,又有情义,加上思想前卫,我还可以列出许多喜欢他们的理由。也许正是太完美的东西,上帝会嫉妒,所以Matthew走了。一如Sybil的产后病死。
如果说Anna与 Bates是患难之交, Sybil与Tom是革命伴侣,我更喜欢Matthew 和Mary之间这种金玉相撞的爱情,明知道对方是自己的那棵树,却迟迟不愿吊上去。当然,也有人说他们之间太为了爱情而爱情,但我看他们之间的分分离离时,脑海里一直在想的是《骄慢与偏见》里的Darcy与Elizabeth, 我真的很想问编剧,他是不是很喜欢简-奥斯丁,何以将这一对人儿写得如此古典?
再来说说Thomas。他是一个压抑的人。不甘于自己处于底层,他深谋远虑却又无天时地利,投机生意被骗,性取向被压抑,得不到理解;一个钟表匠的儿子,善长打板球,心计很深,没有多少朋友,处心积虑地想往上爬,却地位总是处于危机,屡屡差点被撵走。.......他是一个于连式的年轻人,却没有于连的机遇,也不会利用自己的美貌,天知道,如果他真的喜欢女人并采取行动的话,哪个小姐能不被他俘虏呢?但是我喜欢Thomas,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他真实,他是那些在社会中许多被压抑和被埋没,永远得不到机会的一类人的代表,他们有着与生俱来的弱点,却又不甘于现状,一次又一次的尝试却又失败,但是当上副管家,也算不错了。相对于老好人Bates, 还有一脸正经的Carson, 我觉得Thomas更让人动容和印象深刻。
至于Anna,她十分乖巧,懂得讨好主人,当然看演员的装扮就知道是会讨人喜欢的那一类,所以她和Bates的爱情得到了所有人的同情和支持,但是我总觉得这类人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并不是讨人喜欢的一类,因为她们太幸运,太讨巧了。尽管她始终知道自己的位置,并勇于追求自己的幸福爱情。但是说实话,我并不喜欢她。
Mrs Patmore, Daisy是两个厨娘,前者其实也挺讨人喜欢,尤其是在第三季,当然在第一季很少有人喜欢她。因为她总是欺负如小兔子一般的Daisy,令后者受惊吓时六神无主的样子好惹人怜爱。但是我想,她们两个人才是那个时代最真实的代表吧,下层厨娘,做过一些尝试的努力后甘于怎自己围着锅灶转一辈子的命运,因为对于她们不会有任何改变的机会,至于爱情,那也只是如烟囱中的炊烟,只会升入天空,不会流入现实。
4 ) 不是结局却是结局
看完今年的Christmas Special,心潮澎湃难已。虽然还会有第四季,但我应该不会对这部剧再继续追下去了,在我心里,它已经完结了。在看之前,我就很希望很希望它在Christmas Special画个句号,那样,还可以是个完美的结局。或许总是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我也习惯了那样的定理。果然,Mathew最终还是去了,而剧情还在发展。
一直都觉得拍电视连续剧剧的,尤其是这种一季一季的,最不能得罪的应该是编剧——他可以让配角变主角,好人变坏人,可以让一个人说死就死,也让一个人想活就活。《Friends》里每次看到Joey因为不小心惹到了编剧就被取消戏份而发傻发愣的表情总能戳到我笑点,而于正总能把历史上的人物写得黑白颠倒,雷死你都不用偿命。因此,天大地大,编剧最大。当然,Mathew的逝去,不能怪编剧。早在第三季刚上映之时,演Mathew的Dan Stevens就传出了不再续签第四季的消息。因此,为什么第四季大表哥不再出现,编剧要给观众一个合理的解释,而那个解释,只能让他死去。所以在传说第三季有个主角要死去的时候,我还悲观地认为那个人可能就是大表哥Mathew(后来证实是三小姐Sybil,同样让人难以接受)。说到这里,不得不说这编剧真得太虐心了,为什么死去的人总是最善良的。
当初看唐顿庄园,立马就被它的浓浓的古典英伦气息和唯美绝伦的田园风光吸引住了。不同于美剧的流俗,这部剧就像行走在伦敦街头的绅士,骨子里流淌着贵族浑然天成的气质和风度。然而,这部剧最吸引我的,是人性,人身上最闪闪发光的东西。以前看电视剧,忠奸分明,尤其是TVB的电视剧,总存在那么个坏人(奸角)让我们很讨厌很讨厌。然而,在这部剧里,没有一个角色让人讨厌的,在Downton的世界里,理解和宽容是Key words。高高在上的Grantham伯爵为生病的下人安排了最好的治疗,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老太太每句话都包含了真心,正直严厉的卡森管家有时也会有温情的一面。虽然阶级森严而分明,虽然也有些小阴谋小暗算,但都不影响Downton的和谐。不管楼上楼下,哪怕是第一季里老找Bates麻烦的Tomas,后来觉得他也很可爱;哪怕是害得夫人掉了孩子的章鱼婶,她的忠诚也很感人。更别提Anna,三小姐Sybil,她们是Downton最真最善最美的天使。
故事的开端,Mathew的出现,是围绕着Downton继承权问题展开的。这个代表这那个时代新生的英国中产阶级展现出了特有的思维方式,给唐顿带来了时代的新气息,挽救了唐顿的危机,成为了大家乐以见到的最无愧的继承人。纵观全剧,Mathew的人品好得简直令人发指。首先突然莫名奇妙的成为唐顿庄园的继承人,然后第二季的时候又莫名其妙的得到了死去未婚妻的一大笔遗产,当时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就猜Mathew肯定是天蝎座的,祖荫庇佑,天生富贵命呀!再看他感情经历,大小姐那么高贵的一颗心最后还是被他摘了。和小司机相比,大家对他友好得都没话可说了。这样的人生,夫复何求!雪中求婚,浪漫得不像话;华美婚礼,终抱得美人归;医院里抱着新生儿,在窗户洒进的阳关中与Mary拥吻,温馨得真心希望时光永远停留在那一刻……老太太一句好运并不能长久,一语成谶,道破了天机。当Mary说他们两个的任务总算完成了,我就有种预感,这句话是不能轻易说的。果然,Mathew在他最开心的时候去了,可怜的是Mary,看到她在医院里抱着孩子等Mathew时,可怜河边无定骨,犹是春闺梦里人……最可怜还是孩子,刚出生就没了爹……实在是无法想象,Mary如何能承受那样失去的痛,Downton一家如何能接受那样的残酷,那是怎样的揪心……
看了Downton Abbey,我感觉很难再找到能和它媲美的英剧了,前阵子还看了下South and North,感觉没有Downton大气。唉,不能释怀了……
5 ) 计划人口的最佳诠释
唐顿其实我当初看了第一季以后其实被我弃了一段时间,后来之所以又看了是因为似乎剧情还是比较吸引人的(在其他剧目前不感兴趣的情况下),当初其实觉得剧情是比较坑爹的,原因就是故事总是在好事和坏事之间循环,当万物一片和谐生机盎然之时,不用怀疑!那必是要死人的节奏,每一季都遵循的黄金定律。有点像gossip girl里面那样分分合合,然后每个主角都要那样搞一遍(所以果断弃了)。@折骨为刀 对大表哥剧情的总结就十分的给力,不停的反复,gossip girl也曾经看到过一篇类似的影评,吐槽的十分欢乐。另外嘛,我就不明白来唐顿的女仆怎么就那么的不安分,之前有个勾搭老爷的,有一个为了生计去卖的,现在又来一个勾搭前车夫的-。-,男仆也不是按单的货。不过唐顿一直遵循着来一个人要走一个人,生一个人要死一个人的铁打的原则-。-看来唐顿的粮食年产就那么些,多了养不起啊,或许这也是为控制人口在贡献自己的那微薄之力吧~
6 ) 尼玛!吓死爹了!大过节的是想咋的!
吓死爹了本来好好的突然说死就死了大过节的不用图个吉利也别这样行吗,俺们为了看唐顿即便之前通宵困得要死而且圣诞晚上不出去玩了守在电视前然后看着看着结尾就崩坏了能不能死的时候别都整那么逼真啊这尼玛不是让人弃剧,为了续集还真是。。。
人口守恒定律
我认为这是最好看的一期圣诞特别篇 看的我心潮澎湃 激动万分 每个镜头 每个瞬间 每个人物都是那么的鲜活 大表哥的离去肯定会让这部剧失去太多东西 可没办法啊~~~ 其实对下一季真的没太多期待
天啊,會不會太殘酷了~
2013年是个英剧衰年,唐家屯的马修死了;Doctor Who 还迟迟不来地球,夏洛克和花生都忙着搅基,没空拍电视剧。这将是个多么沉闷无聊的一年啊。
按照这个习惯edith有小娃的时候父母双方必须都亡
虽然大表哥挂了,但是我觉得,大表哥挂之前开车的那一段,真是太、帅、了!!小风吹着,头发飘着,皮手套戴着,路两边风景如画==那皮手套真是太有感了呀
剧透太令人厌恶了!!!
这样的死法也忒敷衍了吧! 第四季叫鳏寡庄园吧。
表亲走动社交过度集;峰回路转逆势来袭,纠心唐顿后续终于有看头。
你妹啊!你当你是清明节特辑啊!
往事款款道来。
It keeps building up so much love and joy to the point that everything is perfect and at it's peak, and then suddenly, boom! How could he leave the audiences heart-broken and traumatised on Christmas Day, for God's sake?!
用这么挫的方式退场是你自找的,丹丹龙~
编剧太尼玛狠了!大表哥在一片祥和之后的最后三秒死不瞑目!这是圣诞节啊!!!!
Lovely....下季看不到大表哥,准备弃剧了T-T
我劝edith别结婚,结婚了他们的小家庭必须有一个人死。最好还是全家人搬别处去住好,家里面老是死人不是事儿。
尼玛又是最后这么两分钟时间!只能用发便当来推动剧情发展了吗TT
生女儿死娘,生儿子死爹。这哪里是琼瑶剧,恐怖片好不!
编剧真是太狠了!
大表哥又遭横祸,二小姐再遇渣男。不禁怀疑把丹丹龙弄死是为了撮合大小姐和小司机!因为实在没八卦写了连胖厨娘都上了!下一季估计奶奶也要第二春了!编剧你的节操呢!?节操多少钱一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