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两个小时 认真的看了这部影片,在影片中提到了很多社会热点问题,“职场性别歧视”“家暴”“妇女儿童被绑架”“容貌焦虑”等问题,导演通过采访者自述从一二视角表达她们的心声,作为女性无论在哪个国家都感觉受到了歧视与不公,现如今我们国家政策在不断更改针对人口贩卖,家暴等行为出台相关法律,但社会上的这些现象却没有明显的降低,对于女性与男性的不同,观念也没有彻底消失,在社会新闻上永远会出现“女大学生”“女博士”“女司机杀手”“女上司”……一些普通名词但凡加上“女”一字,感觉有另外一层意思,在影片中有一位女性曾言,“在我们厌恶男性的同时,没有人想起男性也是一位女性母亲所教育出来的”为什么我们不会去改变呢?去教导自己生育出来的儿童尊重女同胞。去告诉他们性别的平等。去塑造女性的伟大,而不是去贬低。
在女人这部影片中交代的问题需要引导我们去深思,这些问题为什么会存在,容貌焦虑这种心理的造成是因为在当今时代外表姣好总是会获得一些红利,网红,明星这一些职业必须明白容貌对他们的重要性,焦虑的存在即是我们本事一次心理造成的,追求“白幼瘦”“瓜子脸”“锁骨里放鸡蛋”一切一切的变态审美,不就是我们自己造成的嘛,告诉旁边人这种叫美,不去思考美的定义,追求外貌美,去忽视自然美,人文美,社会美,去教导美不是只有容貌。
女人这个纪录片真的很值得推荐,可以打开你对观念的见解,对于问题的深思,去思考社会的不公现象,提高对女性的认知等一系列问题……
不知道自己有多少次在抱憾感慨:if I were a boy, I… ,也曾多次抱怨“生而为女”的艰难,可随着接触的女性题材增多,我似乎开始认可且感恩自己的性别,不仅是因为本身的视野变开阔,更多的是壮大着的“她力量”。
接受访谈的女性跨越国界、语言、信仰等等,讲述着“女性”这个身份带给她们的痛 乐 悟 喜… 不曾因性别遇到过极其明显不公对待的我震惊于,世界某隅,割礼、唇盘仍是一些女孩成长的“必修课”,被安排婚姻、家暴、被迫弃学更是常事?What the fuck? 压抑心情的副产物是压不住的愤怒眼泪。正像上野老师讲自己研究、传播女性主义的出发点是愤怒,是太多的为什么,是无数的凭什么。可恶的臭男人,男权社会里愚蠢的女性帮凶,退退退!
软弱不是女性的代名词,坚韧 自信 温暖 力量 乐观 善良 理解才是
I‘m proud of myself as a woman.
2000个女性人物构成了一幅巨大而且撼动心灵的女性自画像,讲述的话题就是女生这个群体的困境,包括容貌焦虑,职场歧视,家庭暴力,经济独立,还有生育问题。无论你是女儿、妻子、妈妈你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看完之后,你对女性这个身份的意义会有一个重新的思考。
这部纪录片的女人都很美,不是因为长相,是因为他们在落后的社会制度,落后的社会观念面前勇于发声。
这部纪录片在看的过程中感受到了《1984》般的窒息
看完之后如同置身一间空荡荡的屋子里
回荡着巨石落地之后绕梁的余音
一 身体
我们身体在那么几年中快速的变化着
但是似乎没有多少人做好迎接变化的心理准备
第一次感受到隆起和疼痛的胸部
第一次来月经
第一次发现自己的体毛
这些身体的变化早就存在于生物课本上
只是彼时老师轻描淡写地说:“这一节你们自己看”
这些变化所有人都一样,但是却没人去谈论它,去提起它
一种羞耻感困扰着所有这个年纪的女孩
当我们感知到变化的时候也伴随着对未知恐惧
未知的成年生活、未知的性与生育
这些对于彼时还是孩子的自己来说遥远却也羞耻
因为谈及性与生殖器,那必然是难以启齿的
你无法让文明进化满级的人类去慷慨谈论一种动物性行为
我们无法悦纳自己身体的变化
甚至无法悦纳自己的身体
活在时代、大众和舆论塑造审美体系里
这个体系机械的规定了美与丑的边界
于是women们疲于奔命追求美
却忘记了去定义美这件事情本身就足够丑陋
美可以是天然去雕琢的五官
可以是浓妆艳抹和花枝招展
可以是送给自己的玻尿酸、埋线和肉毒
可以是所谓的白幼瘦
也可以是腰间的赘肉和眼角的细纹
Women,除了无法发现美之外
我们身体的一切都足够美
二 生育与婚姻
有人一生活在丈夫的赞美中
有人拥有完美的家庭
也有人遭受家暴致残、泼硫酸
15岁结婚生子、嫁给大自己四十岁的人、父亲的性侵……
而今互联网不乏铺天盖地的性别对立和恐婚恐育
当我们恐惧婚育的时候
恐惧的不是结婚生子这件事本身
而是一种幸与不幸的概率
不可否认有幸福的人
(虽然她们要么被淹没在信息海洋里,要么成为沉默的大多数)
也有不幸的人
哪怕不幸概率只是万分之一
但这万分之一足够毁掉一个女孩的一生
倘若没有传统家文化的桎梏
如今真正愿意冒险迈入婚育的女性又能有多少呢
三 镣铐
家庭婚姻与社会文明程度紧密相连
父权高墙下的男性与女性更像是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
女性的身体和精神都不由自己支配
Women沦为统治阶级的玩具、生育的工具、宗教的祭品
而这样的文明往往伴随着战争与武力
支配社会规则的人掌握着绝对的力量
在这样荒蛮的文明里无数的女性为其献祭
“奴隶在被解放之前并不觉得自己被压迫”
未觉醒的女性并不觉得自己被压迫
于是她们继续强迫自己的女儿去盘唇、割礼、缠足
并以此作为竞争资本来取悦别人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去年筛选简历的时候
遇到一个29岁的女性候选人,各方素质都很过硬
他的简历第一段话不是个人信息也不是专业亮点
而是格外扎眼的几行字:“目前单身,5年之内无婚育计划”
另外一个候选人32岁已婚,她第一句话写的是
“虽已婚但尚未生育,且三年之内无生育计划”
……
战争中家破人亡的年轻女孩们被俘虏然后明码标价卖给军队
她们思考的不是如何集结抵抗,而是互相攀比谁卖得更贵
任何一个群体自由平等意识的觉醒
对于人类文明而言都是莫大的进步
写在最后:希望此篇能过审吧
今天看了一个纪录片,《女人 women》
50个国家,2000个女性的自我评价和分享。
最大感受就是很真实和冲击。
原以为是多姿多彩像游乐场的不同人生,
却发现酸甜苦辣咸甚至变态的经历背后,
有勇敢自信美丽坚持真理,
有被贩卖后拒绝羞耻坚持发声,
也有对恶恐惧憎恨封闭选择谎言。
鸡皮疙瘩都出来了。
看到很多女性的美好,
柔软,敏感,明亮,眼睛发光,
勇敢,英气,看见,独立和自信~
很多地方有共鸣,
比如第一次大姨妈来,没人提前告诉我,
不过我也没有因此羞耻什么的。
比如勇敢争取自己的时间和权利。
比如等等。
很多事情第一次听到,
家暴泼硫酸后的那张脸,太吓人了。
妈啊,如果我早知道这么多不幸,
可能没有勇气一个人去国外爬山,不知者无畏。
欣慰,吓人,惨烈,震惊,
多种感受百感交集,妈啊,
尤其看到1个小时家暴和婚姻的时候,
我好冷,不知道是不是阳的缘故。
里面有一个强奸9岁姑娘的真事,
心也发冷,不寒而栗。
中间快看不下去了,但是,
她们被毁容之后仍然在发声,
面对媒体去敞开,
真的很勇敢!!!
花了几个晚上的睡前时间看完了纪录片《女人Women》。我似乎更成熟了,在性别认识上,在作为一个女人对自己的看法上。
我自豪自己是一个女人;我庆幸我能够学习工作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当遭遇到性别劣势带来的不公时,我希望我也有勇气去对抗;我坦然两性带给我的欢愉;如果我想,我应该也会孕育一个孩子;面对一切封建糟粕,女人要勇敢反抗,不要再假借“传统”的借口对女人这个群体造成生理和心理的双重伤害;我希望我作为一个女人也可以做事业上成功的女性;我有权利去选择自己想要的婚姻,我会永远地强硬地对家暴说不;褪去曾经的稚嫩,我更加明了自信、自爱的重要性;作为一个女人,我也要坦然面对衰老,我可以生理上慢慢老去,但我永远不会是一个old lady;女为悦己者容,而悦己者就是自己,我打扮我化妆是因为我爱自己;做一个让自己满意的女人。
女人很伟大,很脆弱也很坚强。最重要的是,要做一个坚定有力量的女性,自信而勇敢。
影片的沉重和我的肤浅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知识储备的缺乏和人生经验的空白,使我无法透过屏幕去设身处地,去思考,去感受(一部分的原因是因为太疼了)。我唯一最强烈的感受,能够真正震动我灵魂的是,我从此以后,再也不会把女人只当做女人来对待了,她首先是一个人。
一句台词不漏的看完了,我想说影片里展现的女性所有痛苦的、恐惧的、不公正的遭遇,不及现实中的千分之一。在遍布荆棘中野蛮生长,迈出的每一步都要付出比男性多几十倍的努力。我认同这句话:对于女性自我保护,提升自我比法律更有用。
从子宫到坟墓我们紧紧相连,手挽着手,谁也没法斩断彼此之间的联系,女人们,每一寸肌肤,每一道褶皱,光是端详就让人落泪,笑容和嘴角上扬的弧线令人心碎。久经风霜的面庞,无论稚嫩或苍老,无一不是美的,仅仅是讲述她们一生的故事,被侮辱、伤害、欺压、出卖的女人们,被献祭被磨损的女人们。抬眼或转身一道深刻的注视,好奇的凝望,似乎穿透了女性存在的历史。我们永恒的钝痛和共同的伤痕让我们无法不勇敢,无法不去起身,去夺回失地
一张脸是一个世界。
看到有人评价这部纪录片专注于“黑”中国,因为选取的中国素材是计划生育与家庭教育的重男轻女,实在有些可笑,这部纪录片里所拍摄是超越民族、肤色、外貌的女性,她们是不同的个体,更是一个整体。无数次为片中展现的女性遭遇而落泪,更感动于女性的力量。为我的女性身份而自豪。
女人真的很美好啊,温柔、敏感、坚韧、生动有趣。对于女性在男权社会中所处的困境,每位女性都应该保持清醒,即使不去战斗,也不要麻木,不要愚蠢!
文字难以表达内心震撼。2000多幅女性自画像,来让我们感受女性的痛苦和力量。我依旧要向这些女性、向生活中每一位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女性表达我的敬意。从18岁起,自己的女性意识渐渐觉醒,无数优秀的女性启迪着我的智慧,重塑着我的灵魂,让我摆脱从小到大将自己置于过度男性凝视下带来的痛苦和伤害,我也会加入她们,尽力去帮助身边的每一位女性。
无以言表。希望每个人都来看这部纪录片。下辈子如果可以选择性别我还是会选择成为女人。虽然有不幸,但我仍为身为女性而骄傲。生而为女无罪,你不需要抱歉。
不过是一半人类的日常,却要坚强着说,“做女人是一件很好的事”。
刚看完打开豆瓣,时间线上整齐的排列着四条广播。一条是监控摄像头下中年男人撞飞了一个女生,一条是保定小男孩诱j小女孩,一条是公交车上一老头当众猥亵女学生,还有一条是贵州18岁男高中生以一种近乎表演性质的方式杀死了女友的姐姐,一个保护自己妹妹的姐姐。
67/365 MK2 nation 法国电影院终于开放了🥳 和当时同类纪录片《人类》差不多,只不过这次都是以一个女人这个角度来说话,泪点有点多,第一次流泪是因为那个为了弟弟放弃学业的中国女人。 这类型纪录片,会去看的人早已非常有尊重女性的意识了,而那些不尊重女性的人自己也不会去看,看了也不会有什么改变。无解。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男权社会一直在尝试如何“驯化”女性。糟糕的是,有些环境里,顺从已经被写进了基因。可喜的是,觉醒和抗争一直没有放弃。归根结底,女权文明的进步最终一定是来自既得利益者者——也就是男权主义的反思。
女性的痛苦和女性的力量!
中国的两个女人把我讲哭了,一个是学习机会让给弟弟,一个是独生政策被逼引产。
我要给一百颗星星。直接给我整泪目了。独白,直面观众,稳定的镜头,打破第四面墙,影像丝毫没有削弱真实的力量,反之增强了它。通过那一张张鲜活的面容,我走近了她们的青春期发育、性、婚姻、情感、孩子、教育、职场、性暴力、癌症、衰老……以及随着这些经历而来的欣喜、尴尬、依恋、幸福、轻蔑、愤怒、不甘、哀伤、痛苦……这也是我的经历,我的情感。仿佛在和我对话一样,屏幕外的我和屏幕内的她同哭。影片开头和结尾安插的两段舞蹈,一个在水中一个在高楼,美极。女人,无论是何种肤色何种民族说着何种语言,何种身材何种年龄何种阶层,都让我感受到美。
电影结束,导演从后面走上前来,所有人鼓掌,接着有人站起来,最后所有人都站起来。我环顾一圈,甚至有很多年纪大的阿姨哭的不成样子,是那一刻,“成为女人”的认同感,让我哭了出来。看的时候是别人的故事,最后发现所有女人都是同一个女人。
女性必看纪录片 全球女性都是命运共同体 这个视角上 国藉民族人种宗教性取向统统可以模糊掉 只有女性(包括变性者)和非女性。一位受访者说 如果我是男人我会用各种规则去束缚女性 不许她们工作或投票只许她们在我同意时生孩子并由我决定是否抚养 束缚正因为她们比男性更强大。从受访者背景看 西方社会女性地位相对好但仍会有家暴职场歧视和强奸发生 非洲中东和印度则是炼狱模式 人口买卖童妻割礼泼硫酸普遍存在 而天朝最受诟病的是计划生育 受访者说8个月被强制引产时影院惊呼。全片主旨希望女人自信自立 明白自己的强大所在。要发声!要反抗!要上学!要工作!要锻炼!要保护自己!要掌握生育权(堕胎权)!要take it not beg for it!一切男性天然拥有的东西 女性都应该拥有 而这改变需要每一位女性参与其中。
女人,不被听见,不被看见,想达到男人同级别的职位就要付出好几倍的努力,从小就生活在被骚扰被性侵的担忧之中,因为自己的性别就要不得不去做出一些身体或事业上的牺牲。这片子看得我边哭边笑,因那些被贩卖、被割礼、被父亲常年性侵、被泼硫酸、因重男轻女被强制退学、被强制堕胎、被出轨、被强奸而坚强活下去的女人而流泪;为第一次体验到性高潮、收获爱情/家庭/事业、自强自尊自爱的女人而开心。*性那部分过于异性恋, too much information.gif
“在这个世界上,女性从诞生出来就要走更多的路。”痛苦和悲剧从来不分性别,可能只是,女性承受的痛苦太细碎了。第一次月经,第一次恋爱,第一次生育,第一次老去…每个过程都会有一些细碎的你甚至不以为然的痛苦。纪录片里的每个女人都是真实的,鲜活的。她们会因为月经比同学们都要迟而羞愧,因为爱人挑剔自己身材而自卑,因为皮肤的松弛而号啕大哭,因为丈夫的背叛而绝望作呕。这些微小的痛苦是女人的群像,有的人在爱里安然度过这些阶段,有的人直到老了也难以忘怀。看的时候第一次强烈感觉到,女性是一个命运的共同体。
她是别人的姐妹、情人、妻子、女儿或是母亲,但她更是她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