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
  • 电视剧
  • 美剧
  • 韩剧

海囚 上

正片

主演:邵万林,庄则敬,宋琦,庞万灵,瓦尔斯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1981

 剧照

海囚 上 剧照 NO.1海囚 上 剧照 NO.2海囚 上 剧照 NO.3海囚 上 剧照 NO.4海囚 上 剧照 NO.5海囚 上 剧照 NO.6海囚 上 剧照 NO.13海囚 上 剧照 NO.14海囚 上 剧照 NO.15海囚 上 剧照 NO.16海囚 上 剧照 NO.17海囚 上 剧照 NO.18海囚 上 剧照 NO.19海囚 上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海囚 上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用枪炮打开了中国的门户,肆无忌惮地用各种手段对中国进行残酷的掠夺。尽管世界上贩卖黑奴的活动已逐步衰退,但是贩卖华工这一罪恶行径,却在中国东南沿海兴盛起来。英国驻厦门的领事查理士,接到威廉爵士的一封密信,要他从中国运送500名华工到澳洲去开掘金矿……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大漠之战活死人之夜1968分飞囚鸟 弑亲案罗生门硫磺岛浴血战三江之源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电视剧版]心碎高中 第二季家有喜事僵尸胡安杨光的夏天风语者西域情怀生死停留翔揸刘滩之潮潮的吹情牵你我她第三季威尔·佩尼勇者胜副校长第二季大军团广场事件第一季李村长与马小姐W的悲剧1984栀子花开欢喜冤家2021金田一少年事件簿山楂树之恋朴夏京旅行记我们的四十年夏娃零号之日上帝的来电

 长篇影评

 1 ) 我们都是宅男

常常,你可以听到一个北京人说,“我们”的故宫、国贸、天安门怎样怎样,听到一个上海人说,“我们”的东方之珠、新天地、外滩怎样怎样,或者另一个城市的人自豪的讲起“我们”的那么广阔的空间,仿佛一个城市都是他的世界。而实际上,我们往往舍不得在国贸的商场买一件衣服,舍不得在新天地吃一顿有品味的饭,在故宫、外滩也只是照照相,向亲朋证明到过这些地方。而我们真实生活的空间还是那些正付着按揭的小屋、那快要被拆迁的胡同、弄堂。在这点上,我们或许没有《海上钢琴师》中的1900看的更加清楚,他一生生活在邮轮上,他不愿离开一个让他感到安定自由、无忧无虑的空间,他永远没有踏上陆地,开启他的“远大前程”,在我们看来,他是自闭的,但是,他也是最清醒的,在最后无比绚烂的死亡中,他走的孤独而坦然。

1900来到这个世界就显得孤独,被轻生父母遗弃于邮轮,幸运的是被豪放而粗鲁的锅炉工丹尼收养,并给他起了个长而古怪的名字。于是,1900在这艘邮轮的传奇故事开始了,他渐渐开始长大,渐渐开始观察外面的世界,终于,一种叫音乐的东西触动了他的心弦,一位叫钢琴的淑女成为他的恋人。关于他究竟从哪里学会了钢琴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几年内两度成为孤儿的他终于获得了他一生不会抛弃,也不会抛弃于他的音乐。此后,他伴随着邮轮在世界游历,他在头等舱以调皮的表演施展着才华,在下等舱他以更天才的表演施放着能量,期间有外界的诱惑,有外界的挑衅,他都在一阵阵短暂的波澜后重新扎根于他生长的这艘邮轮,哪怕一段隐约萌发的爱情也只是让他心潮更澎湃了些,挣扎更剧烈了些,他还是爱那船,还是爱那台钢琴,或者更准确的说他还是对上岸后的世界感到恐惧。

在我们看来,1900是孤僻的,是自闭的,是需要“治疗”的,就如他的好友迈克斯所做的一样,一再劝说他去广阔天地,或许在迈克斯眼中,在帮他灌制唱片的商人眼中,他们都是在帮助1900,都是在治疗一颗孤独的灵魂。1900似乎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宅男,只是他的宅子显得更大些,但是大不过岸上的世界,或许其实他的宅子更小,只是钢琴上的88个琴键,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自得而满足。正如片子最后,他对迈克斯所说,“你知道琴上88个键一个不多一个也不少,琴键是有限的,但你是无限的,在这些键上所能创造出来的音乐,那才是无限的,这个我喜欢,也是我愿意做的,但是在舷梯上,摆在我面前的琴键有成千上万,永远也数不完的琴键”,“而在这个无限大的键盘上,你根本就无法去演奏”,“天呢,你没有看见那些街道吗?有上千条!你怎么去选择那一个?”。这几句话充满了哲理,我认为原著作者巴里科和电影导演托纳多雷讲述这样一个梦幻的故事,不仅仅是为了制造一种很“文艺”的调调,而是阐述某种人生哲理。实际上,和1900对无限的恐惧相反,现代人正是在追逐着无限,我们贪大,贪全,贪广,房子要住大的,哪怕被每月的房贷压的生活质量下降;交际圈要交广些,哪怕每天疲于奔命于并不让自己愉快的应酬;旅游要走遍世界,哪怕其实只是疲惫的赶着在一个又一个景点的人群中拍照;炒股也有“不涨到翻倍不痛快”,哪怕每天被指数折磨的大喜大悲。还是看看这个“宅男”1900,反观自己,其实我们都是宅男,我们都是在自己营造的世界里生活,我们总有个无形或有形的圈子,但是似乎“开疆扩土”是人的本能,我们总是希望这个世界更大些,更广些。其实,并不是因为你走遍了这个城市的大街小巷,你的世界便扩展到了整个城市,哪怕真的这样,你也只是有了个城市这样一个更大的宅子。所以,1900不贪求太多,他一生都在一艘船上生活,这是有限的;但是他一生都有音乐相伴快乐的生活,这是无限的,快乐而自在的生活才是无限的。正如我们拼命拓展的交际网永远是有限的,但是和其中几个真正的知己在一起的快乐才是无限的。

1900在邮轮上有自己的快乐,也伴随着一些悲伤,但是,快乐从来不是仅仅以空间的广度来评判的,就如你有一笔钱,可以买大房子简装修,也可以买小房子按照自己的意愿精装修(当然,精装修的意义不是买一堆豪华家俱的堆砌)。1900选择在一个相对狭小的世界里精心构筑他的世界,安逸而愉快。而在我们看来,这样的小小的快乐永远是“有病”的,就如我们如果看到一个人沉溺于数学而废寝忘食,会认为他是一个科学怪人,为他随时可能的英年早逝而悲哀;如果看到一个人长期执着的在农村搞什么社会试验而履受挫折,会认为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为他干些“不实际”的事情而悲哀。诸如此类的事情还有很多,我们总是很自恋,常常看到他人沉浸于一些比较“独特”的事物而不问世事而感到“悲哀”,而对他们表示不解和“同情”,特别当这些人甚至为之折寿或是如1900那样“找死”后,更是如此。其实,生活方式本来没有定义,其实想想,1900在一艘船上就活的那么滋润,一些人一天到晚在屋子里闷头看武侠小说、漫画书就那么快活,我们这些号称精神健康,性格乐观的人却常常无名的不停唠叨“真郁闷”,这时的我们是不是会突然感到一丝沮丧,而对宅男们有些羡慕,同时意识到,其实我们都不过是在自己的世界里有喜有乐的宅男。 欢迎关注公众号:关于电影两三事,ID:aboutfilms

 2 ) 给每一步都踩在云朵上的一九零零

不知为什么,他留给我的印象,始终是那个在风中形销骨立的样子。

不是穿着礼服演奏,不是坐在滚动的钢琴前滑过大厅,不是那个站在废墟当中仰头看着他的朋友,谈着关于两只右臂的问题。

他其实孤独的站在雾中,四周空无一物,他戴着帽子,穿马夹,站在那里,安静的,忧伤的,让心灵从他的眼睛里流淌出来……

他望着你,但其实他看的并不是你,他朝你微笑,可那笑也不是为你,可是,他却一瞬间就了解的你的所思所感。他哼着钢琴,手放在那些并不存在的琴键上,那段关于你的乐章就从他的眼睛流淌出来…是的,就是他的眼睛贯穿始终的目光,一如他那样久久的站立于浓雾之中,一如他的忧伤像雾一样环绕在他的四周,一如他的孤独像皎洁的珍珠一样在夜里发出光茫……

他注定了就是孤立于世的,给你执笔的权利,你也不会往他身上加一点点俗世的幸福,因为他已经如此完美的完成了他的人生,像一部完整的作品,无法再被添加或删剪,即使是他如稀世珍宝般无法被复制的遗憾,以及象牙般光洁无暇的纯望,都是他翅膀上的羽毛,被他细细梳理。

他还是走了,从一开始就被他目光注定的孤独离去,在十九世纪的石板路上,在永远无法消散的浓雾的包围中,转过他的目光,转过他侧脸留下的弧线,一步一步,没有再留恋的,轻轻踏上云端……

城市太大,没有尽头……他说。
我再也不去陆地了……他说...

 3 ) 每个人都有自己幸福的所在

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是在高中时期,那时候是老师专门放来激励我们的,现在想起来满满的回忆。

1900是一个很有天赋的天才,所以他能够无师自通,他一生没有下过船,不知道船外面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当水手养父身死和他生命中的女神出现时,他开始对外面的世界好奇,想要融入正常人的世界时,他意外的发现那里的一切都好陌生,他完全不能接受,他没有见过川流不息的马路,没有见过高楼大厦,这里的一切都与他无关,所以最后他选择回到船上,弹奏着,弹奏着,直到沉没……

唯一欣慰的是他的朋友将他的曲子保留了下来,让世人听到了他的音乐,他的故事!

1900就是属于那艘船的,他自由奔放,不受限制,他有属于自己的快乐和幸福,也许你觉得他应该到大都市里演奏,那样他会生活的很好,也不会那样无声无息的死去,但是对于1900来说,那艘船是他的全部世界,只有在那里他才心安 ,所以那艘船,那片大海,对他来说就是最好的去处!

 4 ) 一杯太美的毒酒


1900的传奇(Legend of 1900),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传奇.

为什么始终不愿意离开那艘漂浮在海洋上的轮船?没有谁的理由比1900的理由更充分,也没有什么理由比他的理由更荒谬.

就我来说,整部影片最精彩的部分莫过于片尾1900那一段长长的经典独白:

(……Land? Land is a ship too big for me, It’s a woman too beautiful, a bridge too long, perfume to strong, music I don’t know how to play. I can never get off this ship, At best, I didn’t step off my life. After all, I don’t exist for anyone.. ……陆地?陆地对我来说是一艘太大的船,太漂亮的女人,太长的旅程,太浓烈的香水,无从着手的音乐。我永远无法走下这艘船,这样的话,我宁可舍弃我的生命。毕竟,我从来没有为任何人存在过,不是么?)

钢琴的88个黑白键才是他可以掌握的人生,而这艘装满了南来北往各色人群的巨大轮船就是一个微缩的世界,他可以从这些乘客身上知道各种不同的人生和陆地上发生的所有事情,想象着新奥尔良街上鬼魅的大雾,他甚至可以触景生曲,看到什么样的人就可以即兴创作和弹奏出神入化的曲子,娼妇,小偷,恋爱中的傻蛋,串通情人谋杀丈夫的淫妇,简直令人叫绝. 质本洁来还洁去,他当然有权利和充分的理由不离开那艘轮船.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人生?我们只有羡慕的份.

恐怕没有谁比Tim Ruth更适合演1900了,尤其是他那一双眼睛和双手.那双眼睛几乎能让你看到1900的全部:智慧,悠闲,深沉,镇静,惆怅,自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除了有一次,他犹豫了一下.他从一个终于打开了人生视野的农夫口中第一次知道居然还有”海的声音”,他自以为拥有了一切,但是他居然没有听过海洋的声音,虽然他一生都漂浮于海洋之中.也正是从这时开始,我们的1900开始变了,我们不妨将这看成外部世界对他的诱惑.然而更大的诱惑来自于爱情,更重要的是,他所爱的对象正是那位农夫的女儿.

终于有一天,他收拾了行李,穿上了唯一的朋友小号手送给他的漂亮外套,决定离开自己从没离开过的轮船,去陆地上听听海的声音,去寻找他的爱情.可是,当他即将踏上陆地时,他内心的声音挽回了他.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有离开过这艘轮船,直到船毁人亡.

毫无疑问,他是一个完美的理想主义者,甚至于称呼他理想主义者也是不确切的,因为理想总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而他最终成就了一个美丽的传奇.他成了我们这些理想主义者心中永远的偶像.可理想毕竟是理想,现实中的我们却是很难做到他那样的.人类从黄金时代,白银时代,一直堕落到了青铜时代甚至是黑铁时代,1900这种人只能生活在人类的孩童时代-黄金时代.就象张爱玲所说的,”我们再也回不去了”,我们已经穿上了技术和知识的红舞鞋,注定要以越来越快的节奏在这个越来越肮脏的地球舞台上一直跳到死为止,临死前眼前也许会再一次出现1900那平静的眼神.

正因为如此,我很少看这部片子,虽然我有它的DVD.因为我的心情已经够黑色的了,我不想再让自己沉浸在这种黑暗当中,因为1900就是一杯太美的毒酒.虽然1900是我们的偶像,但现实中的我们能够做到那个小号手那样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5 ) 钢琴师为什么不肯下船

很多人看完此片,都有一个疑问:钢琴师为什么不肯下船。
如果你问错了问题,又怎么能得到正确的答案呢?
要想搞明白钢琴师为什么死守那破船,必须先问:那是一艘怎样的船?
那是一艘横穿大西洋的游轮,无数欧洲旧世界的人通过这艘船,摆渡到了新世界——美国。
这艘船上坐过许多许多的人,有钱人、穷人、意大利人、法国人,大部分都是失意的可怜人,他们带着失望和心碎离开欧陆,在航船靠岸的时候,带着希望大叫:美国!
这艘船上坐过许多名人,电影里有一组对钢琴师房间的特写镜头,其中有些镜头扫过墙上挂着的照片,照片中能看到爱因斯坦和他合奏过,许多欧洲的文化名人也和他在同一张照片中。这些伟大的欧洲名人,带着曾经辉煌的欧洲文明坐在这艘船上,头也不回地离开了欧洲大陆,奔赴美国。
你留意到吗?钢琴师非常反感爵士乐,20世纪是所谓的爵士时代,而爵士正是美国人发明的独特音乐,是新世界文化的代表。还记得专门登船挑战海上钢琴师的那个黑人吗?这家伙是那么装逼,小门牙还是分开的。但是这家伙在历史上是真有其人,但真人是个白人,电影为什么改成黑人?因为,黑人文化是美国特有的文化,欧洲是纯粹的白人文明,但美国文明则混入了黑人的血统。所以,导演将这个人物处理得那么不堪,是可以理解的,这个穿一身白衣服的黑人,就是美国文明的象征。
而且,在电影开头,导演就吐槽了爵士乐:如果你自己 都不知道自己在演奏什么,那就是爵士。但海上钢琴师手上的每一曲,都是为了某一个人,某一种情绪而弹。

所以,这是一艘不同寻常的船,它像一面镜子,洞照着欧陆文明的垂垂老矣,也洞照着美国新大陆的冉冉升起。

导演是意大利人,作为一个二十世纪末的欧洲人,回望百年前,也只能有这种浓浓的乡愁吧。欧陆的辉煌是一个再也回不去的梦想,那个永不下船的钢琴师正是这乡愁的最好诠释,他执拗的留在船上,尽管他知道,新大陆有那么多的道路,通向那么多的方向,每个方向都有一个新的希望,孕育着新的未来,可是,他偏不喜欢。
这是一个欧洲遗老遗少的尊严。

 6 ) 漂流在大海上的音乐浮城

终于看完了《海上钢琴师》。
1900把自己禁锢于自己的音乐中,也同时把自己禁锢于自己的世界里——他的全部世界就是他所生活着的Virginian号豪华邮轮。
对于1900而言,音乐,是用来娱乐自己的——他永远为了自己而弹奏着,永远不让自己的音乐和自己分离。
1900的存在很特别么?未必,他的生命因为没有踏足过真实世界而显得尤为纯净和清澈,甚至纯净和清澈得不能够生活在这个真实的现实世界里。最适宜他生活的地方,是Virginian,一个漂浮在海上的乌托邦,一个能够让1900这样纯粹且单纯的音乐圣徒栖息的地方。他不能,也不应该走进我们的世界,我们的世界对于1900而言,太肮脏,太复杂了。
究竟是1900把自己禁锢在狭小的空间里了,还是我们让陆地桎梏了我们自身?城市里有着成千的街道,我们迷失于其中,看不到天的尽头,而大海以其广博的胸襟,容忍并珍藏了1900这个特异的存在,也甚至是因为大海的广博,1900看到了世界的尽头。

影片中有两个镜头很让我感动,一个是因为其艺术性,另外一个则是单纯的感动——对一个膜拜音乐的人发自内心的由衷感动。
当1900从甲板上缓缓走下舷梯时,摄影师并不像其他同类镜头的处理方式那样,由近及远的慢慢拉长景深,而让作为主体的1900的身影在以庞大的Virginian号做背景的环境下,越变越小——这是一种真正的渺小。摄影师选择了另外一种处理方式——几乎是前无古人的处理方式——当1900一步一步的捱下舷梯时,镜头以同样的缓慢和凝重由远及近,最后渐渐定格,转而我们看到的是从舷梯后方的角度拍摄的1900沉重的脚步,以及透过舷梯的缝隙和1900双脚展示给观者的纷繁而凌乱的城市。而后,我们从1900的眼眶中看到了一个别样的城市——张牙舞爪的炫耀和叫嚣着自己的浮躁,扬扬自得的伸展着栉比的高楼和烟囱。
很特别的表现手法,当影片行进到最后,Max问及1900为何不愿意离开Virginian的那一瞬间,我们就不难理解1900的答案了——琴键太大,音乐无从而生;城市太大,我们无从而生……
而另一个镜头,在Virginian被炸毁的前一刻,忽然一双手,干枯的手,轻轻的摆放在观者眼前,然后这双手开始在空气中弹奏,背景音乐是那首美妙的乐曲——1900为了心爱的女孩所即兴演奏出的爱语。钢琴的声音,尤其是这样以单音为主的简单旋律,总是显得特别的干净和轻灵,仿佛是1900那颗安定的心一般,平缓的旋律倾泻着柔情,不仅是对那个曾经出现在1900生命里的姑娘的柔情,更是1900膜拜着钢琴、膜拜着音乐时,心里自然而然的散溢出的柔情。

还有一些细节化的东西。
影片的前半部流淌着明快和欢乐的音乐,而后半部则几乎都是以那段1900唯一留在人间的那段短曲及其变奏——空灵短巧,细微孱弱得如同1900具备自闭潜质的心灵。
而影片另一个不得不说到的细节,一般的回忆录式的影片在回忆部分总会制作成比较灰暗的色调,而在《海上钢琴师》里则完全颠覆了这个传统——我们所看到的Max的叙事时间里,影片呈现出一种阴暗的效果,仿佛是Max所生活着的战时乱世所带给Max以及和Max生活在共同的时代背景下的那些芸芸众生的心理——阴冷、悲伤、困苦、颓废。而当Max开始回忆过去和1900在维吉尼亚号上的生活时,影片的色调转为鲜艳而明快的亮色。可是我们不难发现,从1900第一次也是此生可能仅有的一次邂逅爱情——无望无果的爱情起,原本海面的晴澈和湛蓝被一种潮湿且伤感的连绵不绝的阴雨所替代了。那个姑娘出现的时候,舷窗外是霍然腾起迷雾的大海。而后,在Virginian的甲板上,大雨滂沱中,1900讷讷的看着那个被一袭黑衣和一把黑伞笼罩着的姑娘,张开嘴,妄图说些什么,继而却有无奈的闭上了嘴巴——用言谈与人沟通,始终不如用音乐来得更流畅。即使雨停了,天气却依然继续阴森着,于是1900只得和那个不知名的姑娘在一偏阴霾和涌动的人流中道别。

另外关于以爵士乐作为影片的主体音乐类型。
爵士乐很奇妙的,居然可以一边表现着别有忧愁暗恨生的情意,一边又可以跳动出充满了对这个世界的嘲讽的音符。爵士乐的自由节奏全然破坏了过去那些传统音乐的模式。如同1900自身一样,以其的存在嘲讽着这个无聊的世界,同时却又不得不为自己的出生黯然伤神不已。

总之,很值得一看,很值得品味——音乐,其实就只是表达我们自己的另一个方式而已,只不过1900比我们任何人都表现得更为极端。
记得,仔细的聆听影片的配乐哦。

 短评

男主弹钢琴技术和配乐简直可以称得上完美,对于我这种手控来说,福利啊!原来真的有人会一直坚持自己的意志,佩服,再说一遍,里面的配乐真的太美了

6分钟前
  • 愿赌服输
  • 推荐

给大众看的艺术家电影,很多煽情与细述很不必要,但是很多人喜欢

9分钟前
  • boliang
  • 还行

最喜欢的电影,喜欢,不是之一,而是唯一

12分钟前
  • 明珠一颗孙小美
  • 力荐

很多年前看的时候怎么都不懂1900为什么不下船,今天下午重新再看了一遍,居然特别感同身受。其实,我也从来没有下过船。

13分钟前
  • 夏小暖
  • 力荐

键盘有始有终,你确切知道 88 个键就在那儿,错不了。它并不是无限的,而你,才是无限的。你能在键盘上表现的音乐是无限的,我喜欢这样,我能轻松应对,而你现在让我走过跳板,走到城市里,等着我的是一个没有尽头的键盘,我又怎能在这样的键盘上弹奏呢?那是上帝的键盘啊!

17分钟前
  • 幕天席地
  • 力荐

某一天我突然明白,他不能离开的不是那艘船,而是那片养育他的精神家园

18分钟前
  • 隆咚锵
  • 力荐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自己的一艘船 一个近乎偏执的小归宿 只是因为它让我们感到实实在在的安全 不致无枝可依。

23分钟前
  • 杜扬Seatory
  • 力荐

1998年有两部关于大船的片子,一部以全球票房大热胜出,一部以文艺情怀成为经典,我喜欢后者。

26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力荐

#重看# 4.5;依旧被无敌配乐和质感光晕煽得泪意充盈,tornatore的煽情功力和过于冗余的抒怀一样著名。完全以浪漫写意的方式讲述这块流动空间自20世纪初到二战后的神奇经历,1900是这个“倒霉世纪”的开端,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就是一战到二战之间短暂的黄金时间——衣香鬓影的派对狂欢,大爵士乐队呈现的荣光盛世,与Max结尾目睹的昔日锦簇成废墟(“原来是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取回小号消匿在昏黄纽约街道的身影成对比;Max作为见证者和叙述者,旁观角度+多年后闪回的“隔空”转述再添传奇色彩。不愿踏足陆地不仅因为边际无尽,更在于1900正是good old days告罄的标识,锈斑大船和“不存在的人”消失于大海,旧时代结束,第一个喊出“America!”之人的新时代马上来临了。斗琴段落视听精彩,人戏合一。

28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在船上出生,在船上死亡,他是一个从来没有存在过的人。第一次放弃下船,他放弃了财富和名气。第二次放弃下船,他放弃了生命。人们把音乐当成一种比赛,他不在意虚名和输赢。人们想利用他的才华致富,他不愿意让他的音乐离开他。人们浪费了太多的时间去问“为什么”,他想活得简单点。宁愿一生孤独,不愿随波逐流。人可以下船,但是不能离开大海。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海,而他的大海是音乐,是钢琴,是那个女孩。

33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尤记得男主在船舱里弹琴,望着甲板上的姑娘,画面、音乐、意境如梦如幻,还有斗琴那一段。但是明明进一步就可以海阔天空,非要退一步万劫不复,孤独着自闭着,害怕离开旧时的生活,无论如何不支持这样的选择。

38分钟前
  • 石头星
  • 推荐

每天睁眼,去面对这个世界都需要勇气。

39分钟前
  • 诸葛若见
  • 力荐

我就爱他说,fuck the regulations!!

43分钟前
  • 眠去
  • 力荐

又是一定该看的,只在自己的世界里坚持自己的人.哪怕生命就这样消逝.只留下一点声音的碎片,1900,也许我们都一样害怕脚踏实地的生活,害怕乌烟瘴气的世界.

45分钟前
  • 寂地
  • 力荐

当一个人习惯了孤独,那么让他融入人群等于杀死他

47分钟前
  • 岁月如歌
  • 力荐

对于一个父母不详的孤儿来说,汪洋大海之中只有那艘船是他唯一的依靠,这艘大船已经不仅仅是他能证明自己价值的舞台,更是他的整个世界。离开了大海和大船,他的整个世界便立即崩塌,这便是他完全走不出那艘大船的原因。

49分钟前
  • 事儿妈
  • 推荐

我想有些东西只是能在特定的环境下生长。当环境变了,其他的一切都会变。

50分钟前
  • 白日梦小姐
  • 力荐

托纳多雷拍了那么多电影归根结底其实只是一部电影: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回忆永存,往昔不再。是一段传奇,但也只是一段从未踏上真正土地的传奇,显得没有根基;镜头运动棒得就像手指抚过琴键流淌出的美妙音乐,不过这片子的成功大半还得记到莫里康尼账上。

54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推荐

如果我把吉他练熟了,就可以不用买打火机啦

58分钟前
  • 杜边生
  • 力荐

我总觉得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因为他的懦弱,懦弱得真实。

60分钟前
  • Zuschauerin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