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
  • 电视剧
  • 美剧
  • 韩剧

邮差总按两次铃

HD中字

主演:拉娜·特纳,约翰·加菲尔德,塞西尔·凯拉威,休姆·克罗宁,列昂埃姆斯,奥黛丽·托特,艾伦·里德,杰夫约克,Philip,Ahlm,Don,Anderson,莫里斯·安克鲁姆,金·巴格特,贝蒂·布莱丝,Paul,Bradley,沃利·卡斯尔,Jack,Chefe,迪克·克罗基特,奥利弗·克罗斯,汤姆·狄龙,Edward,Earle,吉姆·法利,拜伦·弗格,Joel,Friedkin,A.,Cameron,Grant,William,Halligan,Paul,Kruger,弗兰克·梅奥,Helen,McLe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1981

 剧照

邮差总按两次铃 剧照 NO.1邮差总按两次铃 剧照 NO.2邮差总按两次铃 剧照 NO.3邮差总按两次铃 剧照 NO.4邮差总按两次铃 剧照 NO.5邮差总按两次铃 剧照 NO.6邮差总按两次铃 剧照 NO.13邮差总按两次铃 剧照 NO.14邮差总按两次铃 剧照 NO.15邮差总按两次铃 剧照 NO.16邮差总按两次铃 剧照 NO.17邮差总按两次铃 剧照 NO.18邮差总按两次铃 剧照 NO.19邮差总按两次铃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邮差总按两次铃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流浪汉Frank Chambers(约翰·加菲尔德 John Garfield 饰)在路边的一间小餐馆里,被美丽的老板娘Cora Smith(拉娜·特纳 Lana Turner 饰)所吸引,正好那间餐馆正在招工,他便留了下来,成为一名服务生。餐馆老板Nick年纪比Cora大得多,Frank见有机可乘,便多次挑逗Cora,最后两人终于坠入爱河。两人准备私奔,走到半路却发现从此没了经济来源,便回到餐馆,决定谋害Nick,制造Nick出了意外的假象,他们就可以获得Nick的遗产。第一次行动阴差阳错地没有成功。第二次行动,他们成功把Nick杀害,却被一个检察官发现。Cora被告上法庭。在一个律师的诡计下,两人逃脱了法律的制裁。但他们的好日子却还没到来......   该片根据美国作家James M. Cain的同名作品改编。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明日传奇第五季瑞典女王无耻神混假如我有超能力芝加哥故事第一季有话好好说断网镜中迷魂天真派:红楼梦之桃花诗社湖杀令探案拍档第三季阿基尔,上帝的愤怒舌尖上的时岁烈焰国度第三季杜立巴海之梦记我的母亲邮政恐怖份子千谎百计 第三季即兴之旅肖邦:爱的渴望不良街区

 长篇影评

 1 ) 此恨绵绵无绝期

影片改编自詹姆斯·凯恩的同名畅销小说《邮差总按两遍铃》(The Postman Always Rings Twice),它被美国现文库评选为二十世纪百部最佳英语小说之一,是文学史专家口中的“美国出版史上第一部畅销书”,是公认的硬汉派侦探(Hard-Boiled)小说代表,更是黑色文学不能绕过的一个里程碑式的名字。

这部由泰·加尼特指导,好莱坞影星约翰·加菲尔德,拉娜·特纳主演的同名电影曾红极一时,虽有两部改编在前,一部翻拍在后,却都远不及46版《邮差》在黑色电影上取得的艺术成就与影响力。它是美国电影高速发展的产物,是黄金时代一曲严肃深刻的悲歌,是女权意识开始觉醒的先声体现。它或许不像《迷魂记》或是《日落大道》那么出名,但依然在彼时有超前的意义。

电影的成功不仅刺激了小说的销量,更一举将拉娜·特纳推向了米高梅公司当家女星的宝座。还记得刚上小学那会第一次接触好莱坞黑白电影,对美学还没个笼统概念的小屁孩就莫名喜欢21寸大头电视机里那些黑白胶片下的烈焰红唇,蜂腰纤肢。一并记住了《罗马假日》里的赫本,《乱世佳人》里的费雯·丽,《山茶女》里的嘉宝,以及《冷暖人间》里的拉娜。这个以美艳闻名于世的女星,一生绯闻缠身,争议不断,却唯独演技无可指摘。

今年国庆长假在家,无聊之下又重新拿起几年前看了一半就搁置的《邮差总按两遍铃》。这本被大量溢美之词捧上天且荐书贴必推书目之一我之前是我不屑一顾的,当年读了几页就被通篇白话雷的找不着北,坚持看了一半发现和之前说好的侦探小说完全不一样,随后就束之高阁,再也没看过。直到假期前,偶然翻到一位名人的荐书目录,《邮差》赫然排在第一,于是在半无聊半好奇的驱使下又重新翻出来看。

开始还是不喜欢的,耐着性子读下去才慢慢被书中那种直白冷峻,好似局外人般克制冷漠的叙事笔法所打动。书中虽以“我”为第一人称,却鲜少出现心理描写,读者只能依靠主人公的言谈举止自行揣摩,这有点像海明威的“冰山理论”(这种疏离感恰恰也是电影无法表现出来的)。美国文学评论家埃德蒙·威尔逊就曾说过硬汉派的风格都“源自海明威”(凯恩对此说法是不屑的,他认为自己不属于任何流派)。加缪本人也承认,没有《邮差》就没有他的《局外人》,可见这部小说确实是真实的影响了一批人的。



-------------------以下开始不负责任剧透-------------------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深受美国黑色文学影响,好莱坞涌现出一大批格调阴郁,愤世悲观的侦探电影,《邮差》作为此类文学的奠基之作,此前曾先后两次被外国导演翻拍,直到46年才正式被好莱坞导演泰·加尼特搬上美国荧幕。

影片中的科拉不再是那个黑发白肤的娇小妇人,神秘冷艳的拉娜·特纳实则更接近1927年那场真实谋杀案的主人公——拥有“斯堪的纳维亚式冰冷眼神”的金发美人露丝。按40年代好莱坞电影的调调,女主角的出场必定要艳惊四座的,因此那个本该呆在厨房等着收拾杯碟的阴沉少妇,摇身一变成了穿着短裤半露细腰的美艳尤物,一管口红,一双美腿,人未至,挑逗性感之姿已然跃出荧幕。相较之下,弗兰克的出场倒算平平无奇了,那个放浪形骸,嗜赌成性的流浪汉都被收敛进约翰·加菲尔德英俊的外壳下,只剩一点风流和狡黠。

泰·加尼特在处理科拉与弗兰克的几次试探与交锋时颇费了些周章,试图让小说里不甚详实的“勾搭成奸”看起来合情合理,初见时的惊鸿一瞥,晚餐后的双人曼舞,意料外的海滩之行,让科拉死水般的生活重新破开了一道缺口,掩埋在泥沙下的欲望蠢蠢欲动。鉴于当时的电影尺度,曾一段让《邮差》划入禁书的性爱场面并没有表现出来,但二人从海边回来后的关系确实发生了质的变化,科拉望着弗兰克的眼神,明亮,热切,仿佛冷冰冰的美人像终于有了人气儿。她抗拒不了弗兰克,正如飞蛾抗拒不了灯火,那个当初从衣阿华跑出来的选美小姐,和世上所以情窦初开的少女一样,无法抗拒爱情。

于是他们不可抑制的相爱了,并在尼克出远门时决定私奔。导演在这里做了对原著的最大改编,将私奔放在了第一次谋杀之前,让两个为爱做下蠢事的罪人显得不那么面目可憎了,若说原著的宗旨是性本恶,那泰·加尼特则是性本善的传教人,所以影片中的科拉与弗兰克首先想到的是离开尼克,而非杀死他。然而私奔的过程却并不顺利,他们搭不到车,只能提着笨重的行李箱走路去车站,途中科拉摔了一跤,鲜亮的套装污秽不堪,被爱情烧热的头脑也渐渐冷静下来,她爱弗兰克,却没法靠着这爱情生存,于是她向现实妥协了,两个人又回到了“双栋”饭店,继续枯燥如坟冢的生活。然而不安分的种子已经种下,犹如上帝之音,当命运之门被敲响时,才发现当初躁动不安的念头早已生根发芽,枝蔓虬结。在求不得,爱别离的痛苦煎熬里,他们疯狂而大胆的制造了两起谋杀案,仿佛有命运之手在暗处推波助澜,尼克总一次次把自己推向死亡边缘,并最终“如愿以偿”的见了上帝。

在这充满罪孽的深渊里,只有科拉与弗兰克的爱是纯洁的,这纯洁哪怕在双手染满鲜血的刽子手手里也弥足珍贵,他们曾真正拥有过彼此,身体乃至灵魂。然而当弗兰克将扳手狠狠砸向尼克的时候,他们就已经站在了上帝的对面,与魔鬼为伍。面对地方检察官的威吓,这对经历了波折苦难自认情比金坚的情侣几乎顷刻间就出卖了对方,原来所谓的真爱,甚至不及一座幻想中的绞刑架。破开阴翳的阳光再次被翻卷的铅云覆盖,死神挥舞着镰刀桀桀怪笑,爱情脆弱的不堪一击,世上再没什么能战胜死亡。他们开始互相猜疑,彼此防备,夜不能寐,尼克的死成了拴住对方的枷锁,弗兰克觉得窒息,甚至一度想过逃走,可最终总得回来。

他们是这世上不共戴天的仇人,也是世上最亲密的爱人,他们分享同一个秘密,为这秘密辗转反侧,死去活来。当萤火之光照亮通天之途,渴望救赎的人们前赴后继,披荆斩棘,科拉与弗兰克带着生的希望攀登通天之径,却最终被命运的滚石无情的推落地狱,成为这场荒诞悲剧的殉难者。

 2 ) 凡夫俗子的罪与罚

当弗兰克遇见科拉时,从科拉手中滑落的口红正放肆张扬地向弗兰克滚来——这一幕,没法不让人想到砸向西门大官人头上的竹竿。看来条条大路通罗马,东西方的奸情虽各有机缘,终是殊途同归。 <图片1>早期的黑色电影,并无当今好莱坞对色调氛围娴熟统一的控制,《邮差总是按两次铃》便追随黄金时代华丽的风格。不过那时的好莱坞,海斯法典还沉甸甸地压在头上,罪犯不能逍遥法外,吻戏必须简短克制,道德保守比起广电总局也不遑多让。所以银幕上的女星,练就举手投足便颠倒众生的本事。拉娜特纳穿上并无花俏的洋装,毫无心机地涂着口红,便有直抵人心的性感,在前梦露时代,堪称男人梦想的极致。 <图片2>故事就这么华丽性感地展开,孽缘,夭折的私奔,谋杀在胆战心惊中实施和中止,若到此为止,堕落鸳鸯的爱欲至少保留一分纯粹,然而,邮差总是按两次铃。 詹姆斯M凯恩的原著里从未提到邮差,小说的题目本身就是被热议的话题,但故事中贪婪在第二次谋杀中得逞,报应在第二次车祸时降临,而忏悔也在第二次审判后才足够真诚能洗净罪孽。它隐含着宿命的固执和毁灭的必然,无论如何,命定的结局总会如期而至。 希腊人在第二次谋杀中死去,巨额保险背后的利益分割操纵了审判,而弗兰克和科拉在这意外的压力下彼此猜忌仇恨,陷入地狱般的煎熬,甚至忘了这一切的初衷,是彼此的爱。 说到底,这只是一个笨拙的爱情故事。

当然科拉回到当初爱欲滋生的海滩,把生死交予弗兰克,当失去科拉后韦弗兰克发自本心地的哀恸和忏悔,一幕幕中我们看到的不是两个邪恶淫荡的法外之徒,而是一对力图把握幸福却又懦弱摇摆的饮食男女。 晦暗的结局揭示出人性不可试探,普通人内心的善恶无法支持他们走向黑与白的极端,流浪汉和科拉的爱恋没有超越凡俗的坚韧与激烈,情深不足以杀人义无反顾,智明不能斩情全身而退,厄运在杀意初显之际便已无可避免。<图片4>影片结尾,籍由弗兰克的忏悔阐释了片名的含义:"上帝就像邮差,他总是按两次铃。你通常都在后院,总要等到第二次按铃的时候才能听见。" 宿命感中浓郁的宗教气质指引我们找到影片的道德基石:一切归于主,因为主说,伸冤在我,我必报应。 两次审判中罪与罚的错位,强有力地呈现了存在的荒谬,使小说在欧美哲学传承中留下一抹印记,加缪声称原著启发了《局外人》的创作,伍迪艾伦、科恩兄弟对无常命运的精湛演绎则与本片一脉同源。拉娜特纳凭借此片一炮走红,在黄金时代的璀璨群星中熠熠生辉。70年代,此片翻拍彩色版,但黑白片珠玉在前,经典地位不容撼动。<图片5>大约佳片总如佳音,袅袅绕梁,回响不绝。

 3 ) 三言两拍故事还是很有市场的

男女之间的吸引力什么的,在影片里呈现出来根本就是色欲过重和精虫上脑吧。尼克的行为诡异得要命,活像把卡拉往野男人怀里推一样,让人怀疑他有观淫癖。所以这是一部奸夫淫妇终不得好报的伦理剧?结尾点题更无语,干脆让神父加一段神爱世人的说教好了
唯一好看的是卡拉愤而招供(家庭主妇式的卖弄风骚,招牌动作就是点烟和搽唇膏)和后来卡拉和弗兰克联手打退敲诈团伙的情节,他们私奔的一场戏也不错。家庭主妇穿着最好的一套白西装跑路,多晒了会太阳摔了一跤就想起老板娘的体面生活,终究放不下....后来尼克说要卖掉小店的时候,等于活活剥夺了她微薄的理想,下定决心除掉这个男人也就顺理成章。
还有啊我们觉得地检和小律师绝对有奸情...

 4 ) “荡妇”与“奸夫”的纯爱故事:软弱会剥夺你最珍爱的东西

第一时间去翻了电影原著。喜欢这部“荡妇”与“奸夫”合杀糊涂丈夫的小说,有两个理由:首先,“奸夫”弗兰克的第一人称叙事风格干脆利落,不仅简练地勾勒了压抑、无望的氛围,并丝毫未影响主人公的情感爆裂式的释放;其次,“荡妇”科拉绝不可被轻松定义为杀夫的可怕女人。相反,她与所有人一样,经历着复杂而矛盾的情感,并试图以错误的方式抵抗命运。《邮差总按两遍铃》是个复杂又现实的人性、爱情故事。

男主人公弗兰克这个流浪汉对生活要求不高,并善于观察、头脑聪明:“没人比我更清楚[流浪]多么有意思。我知道这种生活的种种波折与欢乐,我还知道怎样去应付那种种波折。”然而,为与女主角科拉长相厮守,弗兰克跨越道德底线杀害其夫。这个健康的青年在致命恋情中纵情燃烧、堕为病人,并在最终逐渐复元时功亏一篑。

另一方面,令弗兰克神魂颠倒的科拉不是什么眉目含笑、模样身材皆不世出的勾魂尤物:“可那种阴沉的神态和嘴唇向外撅着的样子,让我真想替她把撅起的嘴唇推进去”。这个沉浸在对现状的不满和怨愤中的女人,注意力并不在勾引过路的小伙:“你听着,我和你一样是白种人,明白吗?我的头发可能是黑色的,长得也可能有点像,但我和你一样是白种人。”

如果弗兰克迷上另一个女人,结局显然会非常不同。例如,他偶遇的马奇性格爽朗、同样喜欢“流浪”,还自给自足地经营餐饮和幼兽租赁生意。相处轻松愉快的两人许是能共踏天南海北的逍遥伴侣。然而,命运就是如此恶毒地令并无共同点的弗兰克和科拉头也不回地直坠爱河。

作者毫无渲染地陈述了弗兰克对科拉的疯狂欲望:“他进去了,而我即刻把肚子里的东西全吐了出来。午饭也好,土豆也好,还有葡萄酒也好,都让我受不了。我只想得到那女人,想得如此厉害,连胃里都存不下一点东西”。面对欲望,科拉同样急切张狂得赤裸坦诚:“‘咬我!咬我!‘我咬了她,用牙齿深深咬住她的双唇,以致于我能感到鲜血喷进了我的嘴。我把她抱上楼时,血正顺着她的脖颈往下流。“

有意思的是,在做杀人决定和第一次尝试失败的时间点,科拉皆不断向爱侣强调:“我不是恶妇”。这句“狡辩”初听起来不免刺耳、荒诞:为一己之私取人性命,难道还不是自欺欺人的恶妇?为何不能干脆与情人一走了之?事实上,科拉害怕出走后再次堕入底层:“我在廉价小餐馆干,你也干类似的活,比方说,在停车场找个卑微的工作,身上穿件工作服。要是看见你穿罩衫,我会哭的,弗兰克。”

由此,问题的关键在于,身为一个软弱又传统的女人,科拉没有应对复杂问题的冷酷和决断。她像多数普通人一样,身不由主地在犹疑、混乱中翻滚 :首先,即便无比厌弃丈夫,她也只能焦躁地妥协,直到弗兰克的“降临”使暗潮翻为骇浪;其次,虽然科拉多次“嫌弃”弗兰克“不中用”,却不愿因此攀附个有钱情人。在爱上和舍弃流浪情人时,科拉分别展现一个弱女子的真诚与无奈:“你刚来时是地道的流浪汉,甚至连袜子都没穿 […] 你就是没衬衫我也会爱上你”。这个弱女子的“奢求”是体面的生活——“好好工作,干出个名堂来”。因此,虽然科拉先后依赖又随之抛弃了丈夫和弗兰克这两个“交通工具”,并为获得钱财做出了激进冒险的选择,我们还是难以对她进行简单的道德判断。

还是回到这个问题:为什么丈夫非死不可?因为科拉要的太多。在拥有真挚爱情的同时,她仍需要忧心忡忡地从物质生活中寻求安全感,害怕感情在动荡不安中枯萎。这样说来,联手杀人劫财的举动,是对感情的忠贞程度太有信心,还是信心不足?反过来,读者同样无法居高临下地判定科拉把物质看得高于爱情,因为她在之后甘愿以命试探弗兰克,只为给感情寻找出路。

在老练警官的挑拨下,科拉和弗兰克反目成仇。小说颇为黑色幽默的一笔在于,一手颠倒黑白、扭转呼之欲出的有罪判决的角色,是几大保险公司。这也侧面验证了伍迪•艾伦的俏皮话:“人生里有比死亡更糟的事情。你曾经和一个保险推销员待过一整夜么?”

虽然获得了无罪判决,想为自己和爱人赌得更好生活的科拉却心寒地发现,“相爱”这个为之奋斗的大前提失效了:“那天夜里上帝亲吻了咱们的额头,给了咱们任何两个人所可能拥有的一切,可咱们刚好不是能拥有这一切的那种人。这种爱就像一个大大的飞机引擎,它带你穿过天空来到山顶上,可如果你把这种爱放进福特牌汽车里面时,这种爱便被震得粉碎。”有评论同样写道:“面对恐惧,他们先后背叛了对方,爱比想象中更经不起考验。[...] 从此以后,他们就过上了不幸福的生活,开始互相猜疑、互相折磨”。

的确,甜蜜的激情岁月看上去被酒醉和不信任取代。例如,科拉外出时弗兰克也感到如释重负:“我觉着自由了。至少在一周内,我用不着争吵,或是竭力摆脱噩梦,也用不着靠烈酒来安抚一个女人,使其恢复好心情。”但我恰恰不觉得他们俩仅仅是“福特汽车”,又或者,他们千疮百孔的爱已无法挽回。事实上,弗兰克放弃流浪、留在科拉身边继续煎熬的选择,就是他爱情的证明:“我本想和那女人私奔 [...] 可我之所以没有去,是因为我知道我得回到你身边,咱们的命运已经连在了一起,科拉。”而曾在物质保障和爱情间不断挣扎的科拉,此时宁愿冒着丧命的风险,也不背叛情人。也许母亲的死和新生命的降临,让她愿意为消除嫌隙、挽回爱而赌上生命。令人不禁想起两人间单纯的柔情:“我用手指摸了摸这些伤痕。它们又软又湿。我轻轻地吻了吻,那种轻柔的微微一吻,我以前从未有过。[…] 我俩什么也没做,只是在床上躺着,她不停地揉弄着我的头发,同时望着天花板,好像在想心事”。

科拉原本不必经历杀人、背叛、试探的过程。一番折腾后,她还会觉得杀掉丈夫真的是“唯一的选择”吗? 不仅如此,最终的车祸虽为偶然事件,却也可以说是她与弗兰克互相试探的间接结果。不过,也许在科拉眼中,车祸根本不是最坏的结局:她在死之前,已带着孕育新生命的希望与喜悦,得到了珍贵的答案。

还记得海水中的科拉和弗兰克吗?这对男女摆脱了贪婪、懦弱、卑鄙等无关紧要的欲望,赤裸而单纯的:“她看上去像个小女孩。这是我第一次瞧出来她实际上多么年轻。我俩在沙滩上玩耍,后又在水里游出了很远,任浪涛晃动我们的身体。我喜欢让脑袋随波浪摆动,她则喜欢双脚随波浪摇摆。我俩面对面呆在那里,双手在水下握着。我抬起头来望着天空,那是你所能看到的一切”。

 5 ) 上海国际电影节-6.12

15:45 永华一厅 《邮差总是按两次铃》 上座率:95%
  因为等饮料,迟到了10分钟,进去的时候还有一些空座,途中陆陆续续也来了,有的人甚至都到四分之三了才进来,不知道怎么想的。。。
  因为是老电影,拷贝质量不算好,但看的还是很清楚,字幕基本同步,除了有几段很快的对白,字幕过早出来了,然后就在哪儿等着。。。中间画面有一个间断,插了几个不知道什么的画面,但幸好接上了,观众有些小骚动。。。
  散场的时候发现有好几对白发老人也来看,觉得很羡慕,希望自己到那个年纪也还有爱人和电影陪伴,就足矣。
  之前不明白为什么叫邮差总按两次铃,最后男主角的一番话明白了,其实就是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当他们开始相互信任对方重新开始的时候,报应也来了。。。邮差总会按两次铃,而我们总是在第二次的时候听见。

 6 ) 时光不会流逝

最近疯狂爱上了三四十年代好莱坞的黑色电影,虽然看得两眼发黑,但毕竟能找到的碟片有限,于是想到了网络,真不错,搜到两部心仪已久的片子《罗娜秘记》和《邮差总按两次铃》(《荡妇怨》)。
三十年代的美国黑色电影几乎可以称为强盗片,主人公多为盗匪,结局多是坏人是受到应有惩罚,贾克耐、罗宾逊和亨佛莱.鲍嘉是那个时代最有名的银幕大盗。据鲍嘉回忆,他在从影最初的十来部影片里,多次被警察击毙或被法官判处死罪。这些影片往往有火爆的动作场面,对匪徒发迹史有较为夸张描写,很受观众欢迎。但到了四十年代,因为战争缘故,已经没有观众对黑帮感兴趣,好莱坞的黑色电影转型为更为接近现实的家庭情节剧,剧中的主角由黑帮转为蛇蝎美女,尤其是44-46年这类电影达到了顶峰。《双重赔偿》、《长眠》、《绿窗艳影》、《红色街道》、《欲海情魔》、《蓝色大丽花》、《湖上艳尸》等等,一时间银幕上魔女齐舞。《邮差总按两次铃》是这个时期代表作之一。
其实整部电影里也没有邮差,这是一个没有国度,没有时间的故事。一个美貌少妇,一个几乎可以做她父亲的丈夫,在一个公路边加油站(我们叫服务区)过着乏味的日子,直到有一天来了一个年轻力壮的伙计,少妇的生活彻底改变了。一次次的缠绵后她终于决定离开丈夫,与小伙子远走高飞。但理想与现实总是遥遥相望,为了情和欲跟身无分文的人去流浪,她实在下不了这个决心,想要跟心上人在一起又要过上好日子的唯一办法就是除掉丈夫这个眼中钉。我很奇怪,像《双重赔偿》、《卡车司机》和《荡妇怨》这些片子里杀夫主谋都是女人,男人们都是开始害怕,之后为了心爱的女人才不得不成为同犯。有意思的是《双重赔偿》着重描写作案动机和过程,而《荡妇怨》重在写犯罪后的心里。本是为了同一个目标,但得手之后却相互怀疑、折磨对方,最后一错再错。
《荡妇怨》的演员十分优秀,特娜演的少妇将两次杀夫前后的心里变化演绎的十分清晰,加非尔德演的流氓无产者肉体健康精神空虚,演丈夫、法官(艾姆斯)、律师(克罗宁)以及敲诈者的演员表演均很到位。有意思的是看电影过程中,开始观众是很同情凶手(少妇)的,因为她年轻美丽,而他的丈夫人虽不错但配不上她,他们的性生活肯定是很不和谐的,一旦有了替代者她想远走高飞是很自然的事,但她(多数女人)是不可能为爱情放弃优越的物质生活的,于是,邪念产生了,就像一条毒蛇将她紧紧缠绕,为情杀人,女人更下的了手。至于以后她才看清男人有多少是爱多少是欲,都已经晚了!因为这个文明社会是有道德的,就算文质彬彬的检察官(正面人物代表道德)没能将这对犯罪鸳鸯送上法庭,但影片最后的结局这二人还是受到了罪有应得的惩罚!否则,这样的电影审查机关是绝不让公映的。
有意思的是网上提供了两个版本,1946年的黑白经典版和70年代的彩色翻拍版,70年代的版本中当身材粗壮相貌丑陋的尼科尔斯来到加油站,女主角对这样的男人动心会让人同情吗?还有法官、律师长的一个比一个丑,除了黄,简直看不下去!
昨天晚报上登了一条新闻:昨夜,一个大老板出差回到别墅,发现年轻的情妇和一个20岁出头的发型师赤身露体躺在自已床上,老板怒火中绕,扭打中将发型师杀死!简直又是一出《荡妇怨》!

 短评

直到最后才明白片名的意思捏。。。我才知道yellow是胆小的意思啊,以前对coldplay的那首歌意思全理解错鸟

9分钟前
  • Aubrey
  • 还行

正反打很少,倒是不少侧面双人镜。

13分钟前
  • paracelsus
  • 推荐

厨房,厨房的那一幕——堪称影片限界的经典。

16分钟前
  • 文泽尔
  • 推荐

杀夫之后的情节过于仓促。邮差总按两次铃,命运无法逃脱。

20分钟前
  • 空思
  • 推荐

Lana Turner的女主角塑造得很好,说真的她和男主角deserve each other,我怎么觉着浪漫呢...结尾并不仓促,但那人命的相互偿还和细节的铺垫相当值得玩味。比起杀了人的“痴情”男女,律师们的嘴脸更是丑恶

22分钟前
  • SundanceKid🌈
  • 推荐

起初以为智谋惊悚片,因奸除夫…后发现就俩神经病,看得烦人。前半段表现还趋于正常,只是唐突冒失了些,男主总要在主人跟前做危险动作;中段开始抽疯:女主法庭暴怒、自供、庭审对律师惊咋;后段简直发癫,俩莫名其妙的时好时坏,上句拔枪下句亲密,跳脱得有如剪切不接。哪怕老片不细腻讲究也别糊弄啊

24分钟前
  • 小重山
  • 还行

情节层次丰富简单明了,看的不累。话说拉娜·特纳真美真风骚。

25分钟前
  • 天予
  • 推荐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29分钟前
  • 原来是西门大嫂
  • 力荐

报应啊~我还是相信报应的~

34分钟前
  • L@TtE™I我亲爱的偏执狂
  • 力荐

我也喜欢女主角

39分钟前
  • purr
  • 推荐

经典中经典啊

42分钟前
  • fhskfdhlaksa
  • 力荐

还是书更好啊。。。以及那些带小朋友来看这片的家长到底是怎么想的?!

43分钟前
  • momo
  • 推荐

头戴一项软帽,上身穿着那件曲线毕露的“著名”毛衣,下身一条40年代风行的紧身裤,满脸一副目空一切的表情。在玛丽莲·梦露以前的日子里,简直无人可以遮掩透纳的妖艳。

44分钟前
  • 眠去
  • 推荐

那个年代的黑色电影中亡命鸳鸯还真多,还是宿命论,非常喜欢最后这句话:这就像你期待的一封急于得到的信一样,你徘徊在门前,生怕会听不见门铃声,你从来都没有意识到他会按两次门铃,上帝就像邮差,他总是按两次铃,你通常都在后院,总要等到第二次按铃的时候才能听见。

46分钟前
  • 格林先生
  • 推荐

让人相信“人在做,天在看”。。。

51分钟前
  • leslieQ
  • 推荐

古典好莱坞中的“古典”,一个反奥德修斯的现代案例。和81年尼克尔森那版不同,这一部中绝对且唯一的枢纽是Lana Turner饰演的老板娘。白衣黑衣,黑衣白衣,所有人都围绕着皇后旋转,一切像漩涡般缓慢有力地毁灭着。皇后最终以白衣的姿态死去,但黑衣的Lana Turner呢?

55分钟前
  • godannar
  • 还行

欲望会将你拉近无穷深渊,怎么也无法逃脱。拉娜特纳总是一身素色服装,确实勾引人犯罪啊。

56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2014年一刷,但前半部有字幕,后半部没有,所以没看完。去年刷完给了4星,再刷81版,发现这版缺点太多(多半是法典因素),改成3星(就怕货比货)。拉娜和女主的人设太违和,十指不沾阳春水的派头和装扮,哪儿像个天天在后厨做粗活的老板娘?这一点就很减分。尼克尔森演技太赞,甩加菲一条街。46版过于含蓄晦涩(也是无奈),有些戏剧性的冲突无法呈现,然而不拍出来整个气氛就上不去。

57分钟前
  • DuoDuo🐿️
  • 还行

粗俗

1小时前
  • 好奇心
  • 较差

“黑色电影(film noir)”是不是还有个名字叫“祸水电影”?

1小时前
  • 胡天翼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