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佩拉吉娅很美,那种自然野性的美,一身粽黑色卷发,美得让我难忘。影片中佩拉吉娅的父亲让我佩服,他睿智而有哲理,我想这部电影的深度,就是在这个老人这里体现。他不仅是女儿的父亲,老师,还是人生导师。在女儿想要嫁人时,他就知道这个希腊男人不适合自己的女儿。不让她嫁,说道你太早结婚了还不知道什么是爱,我想当时她也只是被荷尔蒙昏头了。突然想起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婚"这字,也可以这么解说只有女子不清醒不理智的时候才是最好骗的,被爱情昏了头脑。盲婚乱嫁可是要吃苦头的,所以婚姻和爱情的本质不一样哦,如果要结婚一定要想清楚了。也许你冷静了就不想结婚hhh 后来呢父亲的透彻在于,他知道女儿已经对男主芳心暗许了,他很引导她想清楚她到底是爱谁,想好后要对事情负责。反正我爱了这个父亲,希望未来n年以后我也能成为睿智开明的奶奶hhh
这个电影时代背景是二战时期,能活着已经是幸运了,然而男主的出现打破佩拉吉娅对生活的看法,那也是意大利人本身是多情又浪漫,即使在战争男主也不忘享受当下,尽情的歌唱。女主最终被这个有才华的男人所俘虏了,她爱上了他。这也提醒我无论生活多难,我们都要好好活着享受当下。敲重点,女主未婚夫和男主都很帅,在面对同样是帅的人,我们该如何选择自己真正的爱人?前提也是女主在等待未婚夫中她把她的爱迷失了。不可否认爱在没有得到回应是伤心透特又令人失望的。就于女主本身是一个很优秀的女孩,她有知识还有跟随父亲学医的经验和学识。而她未婚夫只是为识字的渔夫,其实也不然在他和女主相处中就感觉到他们不适合不懂得彼此,所以我觉得男主更配得上女主。我欣赏浪漫的男人,因为当激情过后我们都要归咎于平淡,而浪漫的男人懂得在漫长岁月中享受生活和给予爱,他会呵护生活的每个细节,制造温情。同时我感觉女人观有颜是不够的,还要有面对生活困难的决绝和勇气。所以我很喜欢坚韧的女人,她们的爱是伟大的。电影最后因为地震,房租塌陷,就在我以为佩拉吉娅再也无法与她的父亲见到最后一面时,电影片头一转是她的老父亲躺在地上在气喘吁吁,他们父女俩相拥。真的:活着就好!
结局还是美好的,男主无法过着没有女主的生活,他又回来了。有时我不禁在想,爱一个人真的会因为没有他而活不下去吗?
浪漫,也是有等级划分的。
肉体平等的浪漫,C级。
思想平等的浪漫,B级。
价值平等的浪漫,A级。
能给浪漫定级的权威人士,一个是岳父,另一个叫丈母娘。
哪怕你是全球闻名的帅哥,
情人专业户,尼古拉斯·凯奇 (Nicolas Cage);
蝙蝠侠,克里斯蒂安·贝尔 (Christian Bale)。
在,
《锅匠,裁缝,士兵,间谍》里的英国情报六处的处长,约翰·赫特(John Hurt),
这样的岳父眼中,
一个是C,一个是B,都不够A。想娶我女儿,还需调教。
岳父大人调教女婿的背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意大利军队占领了希腊。
大批打仗根本不行,恋爱特别在行,的意大利帅哥,在希腊的村庄里,晃来晃去。
岳父选择女婿的方式,是淘汰。
C级,本地蝙蝠侠,不识字,就支持他去参军,让他爱国先。
B级,外来的情圣,心太花,就拉他住进自己家,给他机会先。
然后,让他们两个人,直面自己最大的缺陷。
C级,只有肉体的浪漫,留不住一颗读书、识字、知道世界上有《罗马假日》的女人心。
B级,顶着侵略者的身份,让你热爱和平、热爱生活、尊重女性、平等相爱的思想,保不住女人的命。
两个痛苦、无解的男人,
不约而同,选择了去死,一个赤手空拳去当游击队跟德军干,另一个率唱歌剧的手下直接造德军的反,
他们俩,都想:如果,我死了,我会永远活在“佩拉吉娅”的心里,是她最爱的人。
悲剧中的悲剧是,两个人,都没死。
战争结束了。
岳父大人,把自己的女儿,调教成了A。
一位追求价值平等浪漫的,独立自主的,受人尊敬的外科医生。
整个岛上,没有一个人配得上她,“佩拉吉娅”。
岳父大人,从有了女儿之后,就没有想让她嫁给本地渔夫的意思。
他教女儿读书、识字、跟他行医问诊,
听音乐,不听海风;
聊世界,不聊乡情;
讲逻辑,不讲规矩。
自己的行为举止、装束教养,都是英国绅士标准。
日复一日,坚持言传身教。
18年后,
就算,本地渔夫,一时肉体浪漫冲昏了女儿的头脑。
就算,外国花心,不来竞争。
冷静下来的女儿,也会做出明智的选择。
只需要,一条老招数,拖。
拖延,把女儿真正的婚礼时间,尽可能地向后拖。
时间,自然就会带来变化。
哪怕是战争,对女儿的浪漫,也是个晋级的助手。
输给这样“智慧与执行力”都是A级的岳父,
真的,不丢人。
因为,你们都晋级了。C升了B,B到了A。
A才配抱得美人归。
备注:
《战地情人》 Captain Corelli's Mandolin (2001) 柯莱利上尉的曼陀林
不打算写长评,只是看电影后不加思考的几句唠叨,简单记录。
好电影像老酒,时间只会赋予他更深的魅力,回味无穷。几年前就看过的片子今天又重温一遍,还是那么令人着迷。Coreli上尉的歌声,女主角美丽、质朴的双眼,兼具传统与野性的个性,加上世外桃源般美丽的意大利郊外小镇美景,一切的一切,让我这个忙碌于大城市里的上班族宛若新生,好像许久无人问津的心房拂去了灰尘,重新露出它娇嫩的模样,原来它还活着,还能感受这世上的美,I’m so grateful of this. 战争打破平静,曾经的恋人变的陌生,突如而来的敌人却那么温绅;曾经的盟友变成屠杀者,而后屠杀者也被屠杀,最终一切又归于平静。 生活看似回归普通,但曾经的经历却刻在我们生命里,不可改变。有时人们会逃避,彷徨,胆怯,可若心中具有真爱,本性生而善良,无论经过了多少的黑暗时刻,美丽之花终会绽放。 影片结尾没有像现在的一些电影故弄玄虚,留下开放式结尾,女主收到唱片,然后corelli上尉半透明的浮在屏幕之上遥望远方深情歌唱之类的,而是实打实的交代出来,coreli上尉回来了,他来找自己的爱人了!这真是让人无比激动和欣慰,而影片感人至深的一幕对我个人而言就发生在此处,共患难的两人多年以后重逢,在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午后(如果是现在的影片,我猜可能哭嚎着抱上去,边小拳拳锤你胸口边喊着这几年你死哪去啦,我为你牵肠挂肚,夜不能寐你知不知道啊云云),两人就那么面对面了,经过无数个思念的夜晚,微风轻抚树叶,微波轻泛霞光,那个上千个夜晚思念的人就这么毫无征兆,悄无声息的出现了,女主第一句话你觉得会说什么?把几年内心的委屈哭出来?多年的思念喊出来?无法想象的快乐表达出来?没有,她说了一句:我在找。。。,好像对一个从不曾离开的邻居,甚至自己养的牛羊,也会说出这样的话;而后进入第二层次,她摸了摸上尉的脸:“恢复的真好,”这句出来我快哭死了,这一句话真的比上千句我想你爱你思念你为了你我可以去死之类的感人至深太多了,这一句话说明什么?说明Coreli不在的几千天里,她心里的Coreli从未离开,他们见最后一面时的样子,她从未忘记,记忆那么鲜活,好似一直在眼前,记得无比真切;而后两人相拥而笑。影片最后在老爷子的声音中结束。 这不就是爱情的样子吗?如果你爱他,就在她唠叨你之前把柴火抱进家门;如果你爱她,就在她冷的时候为它披上披肩;如果你爱她,你就....
充盈了热情的音乐与舞蹈,体验希腊文化的风土与热情,故事没有那么跌宕,情节也没有很丰富,甚至可能因为年代久的原因,显得没有太多手法和变化;只是男女主刻画人物很到位,也是很值得一看的电影。为什么还要凑够一百四十个字儿,我真够够了,没有很有益的分享难道自己留存一下就不行么,让我有点无语。。。
永远保持对生活的信心,哪怕经历了多大的灾难,地震,战争或者心灵的创伤----有伤口一定要治愈。 贝尔的冷峻的太迷人了,凯奇饰演的意大利上尉很有意思,曼陀铃很好听,还是喜欢不上克鲁兹。
够经典,但是结尾太老套了,给人的回味没有了。应止于那张唱片的音乐响起,叠出画面的是她面向意大利方向、大海和那封医生父亲写出的信的画外音。把结尾和想象留给观众。
我不愿看到他和她KISS
1,什么都不可怕都不可悲,最可怕最可悲的是同盟军的背叛!!!。2,德国,意大利,希腊。3,爱从你的眼睛里流入,也会从你的眼里流出。
编剧真的很一般 也浪费了这组cast 只不过 漂亮宝贝 两点钟方向 向她致敬 这句不错
桑塔哈吉斯,你爱你的妻子吗?如果爱她,就请对她好一点。她还没说的时候,就把劈柴拿出去;她冷的时候,就给她披一条围巾;每次从地里回来的时候,给她带一朵鲜花。
他轻轻的弹奏起曼陀林,和她的眼神交汇,那一短暂的瞬间,他们深信对方的爱。
故事看的很别扭,不是故事别扭,是心里别扭,Cage故意想把腔调意大利化,一开始还真的觉得挺像,但是越听越别扭……有点儿愣。很喜欢最后地震的情节,也属于小收煞,是我见过最好的小收煞。另看了第二遍才想起来里面有Christian Bale。。。
2008/10/25深夜CCTV-6。意大利占领军真是温文尔雅。
多想去看看希腊岛屿的风景,很美;只要有伤痛,就要努力的去治愈;另外,可爱的意大利军队,肿么老是这么倒霉啊,真乃军事史上的一朵奇葩啊!
“上帝让你活着,一定是有原因的。”电影普及了一段我不知道的凯法利尼亚岛二战历史(德军枪杀手无寸铁的意大利士兵惨无人道啊),讲了一个曲折圆满爱情故事。加之尼古拉斯凯奇、佩妮洛普克鲁兹俊男美女,四星妥妥值了!
NicolasCage的那双眼睛哟,任他不帅也动人。
欧阳推荐的,对这部电影有一种异样的感觉,总会在午夜想起他说:“柯莱利上尉的曼陀林”。Bale演了一个挺欠打的人物。
最喜欢的男女演员表演的精彩的故事
三星半。原来当年是希老请求意大利支援,去侵占希腊的,战败了希老那伙人不爽,还要灭意大利人,米天理~~没料到凯奇的曼陀铃居然还有两下子。没料到佩内洛普的未婚未这么有义气,虽然这义气说到底还是为了自己,但还是让人挺感动的。
又一部让人伤心的战争电影,让人热爱和平
人美,景美,音乐美。本是一群不该在战火中的人,残酷的战争往往衬托的是永恒的爱...
很早看的了。。。今天cctv6放了一遍。。。发现还是很有记忆
某站把电影翻译成了《战地情人》,我还是更喜欢它本来的名字《上尉的曼陀铃》。潘潘素淡了眉眼仍然美的不可方物,凯奇还在当红的上升期,甚至男二竟然是贝尔,现在回看真是顶级阵容。贝尔和凯奇的人物塑造都很丰满立体,唯一遗憾的是潘潘的心路历程太突然了,应该再刻画细腻一点的,肯定评分会比现在高。不过潘在有限的戏份空间内已经竭尽全力用那双会说话的眼睛去表达和诠释了,在演技方面潘是满分的,人设薄弱是导演的问题。全片真灵魂主角是女主爹,简直是行走的金句机,太通透太智慧。
在爱情故事中,这是最完满的。开头上山受苦遭难期待奇迹,结尾下山生活琐碎执子之手。也因为太完满太HE似乎损失了回味与想像的魅力。但是两位主角太致命。凯奇叔噘着厚嘴辱睁着毛茸茸的蓝眼睛,谁不想让战争赶紧滚蛋,让他和佩内洛普一起跳舞。它不需要余韵,它只要结结实实地满足平凡而美好的愿景,就是最美的。毕竟他们是南欧人,法国人和德国人就一定得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