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目标战》是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和习主席能打仗、打胜仗重要指示精神,精心创作的一部反映陆军部队探索实践“目标中心战”军事理论丰硕成果的重大题材影片。该片由军旅剧作家戴嵘、军旅青年作家刘克中编剧,著名导演宁海强执导,著名电影演员刘之冰、青年演员吴其江、聂远、宁宁、曹凯主演。
电影《目标战》是继《地雷战》、《地道战》之后军事故事片的“第三战”。该片力图从一个侧面展现新时期我军战斗力建设转型和先进军事思想丰富发展的生动实践,集中反映新时期军队建设成果和广大官兵的崭新风貌。为了打造这部作品,济南军区和八一电影制片厂高度重视、精心筹划、深入研究、反复论证、部队各级齐心协力,支持配合,编创人员深入一线部队体验生活、精心打磨,使剧本更具时代感和感染力。
影片反映的是济南军区“红一连”这支历史悠久、战功卓著的荣誉连队,在连长戈睿的带领下面对错综复杂的信息化战场和军事变革的滚滚浪潮,勇于挑战自我,敢于实践担当,在“目标中心战”这一崭新军事理论的引导下,穿越艰难险阻,历经变革涅槃,成功把传统步兵锻造成主宰未来信息化战场的多样化、特战化精锐的壮阔历程。影片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刻画饱满生动,成功塑造了戈睿、徐东升、林浩楠、赵忠宝、李墨斗、薛三桥等一批85后、90后新生代官兵形象,他们有勇有谋又时尚,同时也不乏敏锐棱角,但经过“红一连”火热熔炉的淬火锤炼,通过“目标中心战”探索中的实践砥砺,最终成为未来信息化战场的刀锋铁拳。
武器装备银幕处女秀 《目标战》要让军事迷大饱眼福
作为我国史无前例的现代军事大片,《目标战》的拍摄过程,无异于一场披坚执锐、对抗激烈的战役。为还原最真实残酷的战场,电影拍摄全程都是实枪实炮实弹的实兵对抗,最大程度上减少电脑特技的制作。在武器装备的动用、战场环境的营造和战斗对抗的激烈程度上《目标战》都做了全新大胆的尝试。
影片拍摄共消耗空包弹5万发,炮弹、火箭弹数十枚,炸药3000公斤,油料60余吨。除此之外新型突击炮、新型伞兵突击车、新型水陆两栖突击车、95系列突击步枪、大口径反器材步枪、武直-10直升机、米-171运输直升机等一系列武器装备的银幕处女秀,定会让广大的军事迷们大饱眼福。
王牌部队“助战” 《目标战》展现中国军人风采
《目标战》不但动用真实的武器装备,还打造了一部王牌军队的“真人秀”。在影片中浴血奋战的官兵,全部是来自济南军区两支王牌部队的战士。两支顶尖部队的全程参演,更完美地诠释了《目标战》之魂,使得故事剧情和人物表现更真是贴切,少了好莱坞军事大片的故弄玄虚,更多地表现了一支英雄连队面对强敌迎接挑战的勇气和必胜的决心。
某种程度上,《目标战》从战场环境的模拟、实兵对抗的强度、战术动作的难度都要比实际的演习更大。为了确保拍摄效果,新型步战车、突击车组织了涉水编波、水上射击,直升机组织了狭小街区机降、超低空飞行等一系列以往训练中很少训练的科目。山地进攻,遍布的炸点,坦克、步战车和步兵冲击奔驰穿行其间,这对官兵的心理是一个极大的考验,让参演、参拍官兵切实感受到了战场的残酷,是一次难得的历练、难忘的课堂。
影片在传递军人崇军尚武精神力量上也有新突破。它不但彰显军人百折不挠、激昂向上的进取精神和求胜力量,更重要的是讲述了是一群官兵在军事思想变革历程中的精神涅槃,这种成长的纠结、阵痛和重生,会更有深度,更刻骨铭心。
《目标战》
特效就那么回事吧,剧情也就属于做做样子,影片就像演给领导看的。。。
“蓝军”出场比较惊艳,结果演着演着就“红了”,并且“中英”混合式方言,也很“另类”。不忘初心是对的,但也得与时俱进啊。
影片最大的亮点,就是里面的装备都比较“硬核”,货真价实的真家伙。
观后感:战场上是没有“人权”的。
这部电影除了一个革新训练方式方法的观念还可以之外,不认为还有什么亮点。一个拿《拯救大兵瑞恩》为标靶的电影,却在情节处理和表演方式方法上面缺乏真实感,漏洞百出,故事设定的背景模糊到让人看不懂。
现在的人们看待战争片或者军事片并不是以前那种吹响冲锋号敌人就倒一片的年代。军事动作片并不需要多么花哨的动作,电影中在动作表达中缺乏应有的真实感。
开篇演习地点是在中国,为什么特战队要说英语?难道说英语就能显出更高作战水平吗?为了达到画面效果使用了很多炸点,但是演习中枪打出去会有弹孔这点是导演的画蛇添足吧?这种电影本身受众就不大,往往都是军迷朋友,这样的情节让懂得一些军事知识的观众怎么去接受?
国外战争电影在突出它要宣传的价值的同时,在拍摄的时候很注意场景的真实性,而八一场的这部电影就仿佛是给小孩子看的一样。要故事情节,没有故事情节。要真实场面,没有真实场面。除了路上跑着的步战车,飞着的直升机,再就是安着助退器的95突了。
真心感觉浪费了本该训练用的弹药和炸药。
顺便问下调动军队成本多少?
十一的时候在家里看中央七套周炜主持的一档节目,当时是采访目标战剧组人员,当时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机会再穿自己最渴望的那身军装,所以心底里暗暗地决定一定要去看这场电影。前期的所有感触就是,这部电影会不会和《冲出亚马逊》一样。没有看过宣传片,也没有看过任何简介,只是因为它是军旅题材的所以我就想看。
十月十八号上映的时候,我就想拉着机油去看,可是身边没有一个人对这种题材感兴趣,周末时和他们一起去看电影,发现济南这一个省会城市竟然只有一家上映了这部电影,而让我更加着急的事情是,过去这么多天它的评分一直不高。我承认我是一个挺热血的人,也对那群最可爱的人有着不一样的感情,所以对目标战的评价可能也会有个人很“专”的看法,轻拍勿喷。今天终于下定决心去看,于是从网上搜到那个电影院的地址,自己一个人背着书包、搭公车去了。很容易的找到地方,很容易的挑到座位因为就我一个人看。全场所有座位爱坐哪儿坐哪儿,我觉得如果今天我没有去看,那可能今天五点半的这场目标战就会被取消放映吧。当熟悉的开场旋律响起来的时候,我整颗心脏都快要跳出来,画面上给我的感觉让我觉得自己离他们并不遥远,目标战的定义也让我理解起来并不是那么的晦涩难懂。我一开始就想,这会不会是一部像士兵突击一样的电影,没有感情戏没有女的,后来发现,除了赵忠抱的老婆之外,全剧没有一个姑娘。
从理性上来说,男人肯定是足够理性,而且从眼福上来说,虽然没有像有些剧一样有大尺度的镜头,但是如果对女生来说,他们洗澡的镜头还是挺诱惑的,不过当时看的时候,我觉得插入的这个洗澡的镜头有点唐突,很唐突。我比较喜欢整个剧情的发展,有的人可能会觉得烂俗。也看到有网友在说他们宣传片中的英文,我想说,不要看了宣传片中的英文就觉得整部剧都是模仿某国的好不。是的,新时代的军队也需要更多的与世界接轨,也需要高技术的人才,那么在某些场合说两句英文能怎么的,谁敢肯定以后某国不会成为我们的敌人,如果我们的战友真的被俘虏,像戈睿他们被困在复活营里那样,通过视讯电话与你交谈全英文,你难道会说“我草你大爷,老子听不懂鸟语”吗?难道要让你的战友因为你无法从敌人口中获取足够的信息一起跟着你覆灭吗?!所以不要口口声声喊着主旋律主旋律又他么在那里叫嚣什么玩意的英语,fire你妹!说的重了。我喜欢戈睿,最重要的是他颠覆了我心里军人的形象,他敢于表现出最真实的自己,敢于在自己觉得自己无助的时候大哭,在之后又充满斗志的站起来。有感于他们的战友情谊,有感于赵忠宝的十六年军人生涯,有感于整个场面的恢弘。也希望我们军事力量真正的足够强大抵御外敌,也看到很多新式的武器,像水陆两栖的步战车。实在是让我大饱眼福。在赵忠宝在麦地里写出“兵”那个大字,在他们的直升机降低高度向他致敬,在戈睿和林浩楠眼睛都湿润的时候,你确确实实的能感受到这一群人为了那个荣誉的连队所做出的努力和他们的辛酸和最后成功的维护了老连队荣誉的自豪。他们的思想是升华的,红一连的改变也是可喜的,他们能够做出改变也是有很大勇气的。最后的一句话“our aim is that we can fight and we will win”知耻而后勇,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最后,贬低也是一种评论,但是在贬低的时候,不要忘了这群一直在冒风险的人。他们中也有像我们一样本应该有丰富青春的人,也应该陪伴在父母身边,他们也有一腔热血,也喜欢公平民主的世界,所以大家互相加油,别再喷来喷去不做努力,美好的社会环境还是需要我们这一代人来改造。
黄宏,原名黄长寿,1960年5月25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小品表演艺术家,总政歌舞团国家一级演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演员工作委员会长,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前厂长,陆军少将。记得在2015年3月4日上午,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里宣布黄宏不再担任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长,当年曾一石掀起千层浪,到底问题出在哪里?还是随网上挖掘到的各种资料来看一看吧!
从小品演员空降八一厂
黄宏本是草根出身,凭着喜剧小品的天份和演技,一路走来,实属不易。1973年夏,沈阳军区文工团到哈尔滨招生,13岁的黄宏考了个第一名。同年8月18日,黄宏成为全市唯一一名特招入伍的小兵,成为一名光荣的文艺战士。1974年,黄宏在下部队演出时,自己创作、表演过第一部作品《姜大叔保猪场》。1977年,17岁的黄宏被送到基层连队锻炼105天,在锻炼期间黄宏获得过三等功。
1982年,黄宏就读于解放军沈阳军区党政干部自修大学。1987年,黄宏考上了解放军艺术学院。1987年,黄宏第一次登上大舞台并表演小品《卖挂历》。1989年,黄宏第一次登上央视春晚舞台表演小品《招聘》。1990年,黄宏在央视与宋丹丹联合表演小品《超生游击队》而走红全国。
1992年8月18日,黄宏调入总政歌舞团,任小品喜剧艺术团副团长,小品喜剧艺术团团长,享受总政一级演员待遇(副军级)。1995年,黄宏主演歌颂军民抗日的爱国主义喜剧影片《巧奔妙逃》。1996年,黄宏在央视春晚上表演小品《鞋钉》,作品获得春晚节目评比一等奖。2001年,黄宏主演电视剧《党员金柱有点忙》并获得第19届中国电视金鹰奖观众喜爱的男演员奖。2005年,黄宏首次搭档林永健、巩汉林在央视春晚上表演小品《装修》。2007年,黄宏主演贺岁喜剧电影《阳光天井》,2007年11月,黄宏出任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
2007年,宋丹丹为自传《幸福深处》接受媒体采访,谈到了黄宏。1989年到1993年,宋丹丹受黄宏之邀五上“春晚”,尤其是1990年的《超生游击队》,让宋丹丹一夜之间红遍中国,“当时我们都还不满29岁,他改变了我的命运。”宋丹丹向记者坦言,当时她和黄宏关系好得就像老夫老妻,所以,当她最终和赵本山开始合作的时候,黄宏“就像老婆被人抢了那样的难受”。
在1993年之后,黄宏和宋丹丹几度想合作,但最终由于两人意见不能统一而只好作罢。当1999年,赵本山找上门来,想和宋丹丹合作小品《昨天,今天,明天》时,黄宏有点不开心了,“我当时就给黄宏打电话,告诉他这件事,他说‘可以啊,不过据说那本子特差’。”此后黄宏很长时间不再理睬宋丹丹,不过最终还是冰释前嫌。“我没想到黄宏心眼会这么小!”宋丹丹说。
2010年10月黄宏空降八一电影制片厂并担任副厂长,同时兼任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演员工作委员会会长。2012年4月,黄宏出任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长并获授少将军衔,2012年,黄宏与沙溢、邵峰合作在龙年春晚上表演《荆轲刺秦》。2013年2月2日,黄宏被评为2012中华儿女年度人物。接着,从副厂长升任至厂长仅仅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在副职岗位上履职不到2年,仕途一帆风顺,其快速升迁的轨迹令众人羡慕。那时,黄宏可谓事业上春风得意,达到人生巅峰。
《村晚》《目标战》等片票房口碑惨败
2013年,黄宏首次缺席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中断了持续24年在春晚舞台上的表演。同年,身为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长的黄宏在张一白、谢东燊执导的喜剧电影《越来越好之村晚》中担任制片人,可惜汇集了郭富城、梁家辉、吴君如、倪大红、徐静蕾、佟大为、王宝强、王珞丹、吴刚、张译、景甜、黄觉、刘桦等明星大腕,改片热映后的票房与口碑都不如预期,从此为黄宏下课埋下伏笔。
同年,黄宏任八一厂厂长后,试图用《目标战》再造军事大片辉煌,证明自己演小品行、拍电影也行的一次实践,或者说是“立足”之作。因为,黄宏之前的几任厂长都有协调组织拍摄军事片力作的不俗政绩,创造了八一厂辉煌,而肩负继往开来的黄宏当然也不甘人后。遗憾的是,山东快书演员出身、说小品成名的黄宏,未能如愿以偿,或说做了一个天大的炮仗,并未发出惊人的巨响,只是“卟哧”一声便烟消云散。
主旋律就是打鸣儿嘛,票房就是下蛋嘛,但是让一只鸡完成是不可能的
2013年,黄宏为了宣传电影《目标战》做客《鲁豫有约》,谈到了当八一厂厂长的故事。
陈鲁豫:很多人都说,当兵啊当了一天兵,这一辈子都会是兵,我觉得当演员当一天演员,一辈子内心都是个演员,你真不想念那舞台吗?
黄宏:想念,非常想念,我为什么说呢?看他当导演的那时候,咱俩换换位置,看他演小品的那时候,我也愿意跟他换换位置,但是呢,八一厂确确实实是不容易,我就经常开玩笑说,我说让鸡打鸣儿还得让鸡下蛋很难。
陈鲁豫:这话怎么讲呢?
黄宏:就是我们要捍卫我们的主旋律,但是同时票房还对我们有约束,主旋律就是打鸣儿嘛,票房就是下蛋嘛,但是让一只鸡完成是不可能的,是吧。但是我们要说,不怕通不过,就怕没突破,艺术创作先不要考虑到,我这个主旋律我能不能通过呀,先不要考虑这些,首先有没有突破,如果在这上有突破,我觉得我们的这个《目标战》就应当说有突破,并不是这部影片好在哪里,说特别,不是,它关键有突破。
《目标战》票房连60多吨油料钱都没有收回来
《目标战》作为一部大制作军事大片。黄宏透露,“影片拍摄共消耗空包弹5万发,炮弹、火箭弹数十枚,炸药3000公斤,油料60余吨。此外,还有新型突击炮、新型伞兵突击车、新型水陆两栖突击车、95系列突击步枪、大口径反器材步枪、武直-10直升机、米-171运输直升机等一系列武器装备的银幕处女秀。”这很像黄宏的师爷侯宝林相声里“真刀真枪玩了命了”的广告词。不过和他的努力方向背道而驰。集中了各种资源、调动济南军区力量支持的《目标战》拍了6000多场,最后的票房收入只有24万,连60多吨油料钱都没有收回来,真是名副其实的血本无归。
《战狼》首日票房居然是《目标战》全部票房的160多倍
是因为现在的电影市场消费主力不喜欢军事题材电影吗?吴京的《战狼》用一天时间就否定了这一伪命题,细算一下,《战狼》首日票房居然是《目标战》全部票房的160多倍。《目标战》尽管在当时上映前夕也跑去《鲁豫有约》等节目做宣传,但宣传周期明显不够、力度也明显不足,而另一个致命伤是没有真正放下身段好好去跑院线。
反观《战狼》,尽管央视春晚的收视率年年下降,但吴京仍然带着伤腿完成今年春晚的表演,并且借着上春晚的机会,不断在央视各档新闻采访中介绍自己的新片,甚至到现在,吴京依然在一座城市一座城市地跑影院做见面会,此外,今年3月发生的与EXO粉丝之间的“爆吧事件”,不管是有意为之也好,无心之失也罢,对于吴京以及《战狼》都起到了极好的宣传效果。包括吴京全国路演配合宣传,也为这个片造势做到登峰造极。
《目标战》身为一部大制作、“真刀真枪玩了命了”的军事影片,仅收入24万票房,可以说是八一厂建厂史上的“耻辱”,也是中国影坛上的一个“笑话”。是什么原因呢?据该厂一些新老“电影人”反思,其一,作为“看着八一厂电影长大的”黄宏来说,虽然是一个不错的小品演员,但对于拍摄电影还是一个“门外汉”。尽管他也拍过几部影片,但仅在圈内叫好,而在圈外并不叫坐,充其量算是“玩票”。组织领导拍摄一部真正的军事大片,勇气可嘉而能力不逮,只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翻版而已。
何况《目标战》品质跟《战狼》相比,更是相差十万八千里,观众骂声一片!黄宏身为厂长难道没有责任?
《威虎山》大胜都有资本加工厂争议
《智取威虎山》大胜没能拯救黄宏
曾担任过《大决战》摄影师、执导过《龙票》、《第一伞兵队》的八一电影制片厂导演桑华日前接受我采访时,谈及近年来大热银幕的《智取威虎山》、《铁道飞虎》、《新永不消失的电波》等红色经典电影改编时透露,在重启这些红色经典时不乏反对的声音,八一厂还一度接到“八一厂姓军,不能变成其他资本的加工厂”的举报信。
桑华表示,所谓“重启”,很多都是资本市场的运作,“不是八一厂自己做的,很多都是资本的单位来寻求这种合作……就是我出钱,我想拍这样一个(电影),渠道已经不一样”。
桑华透露,在徐克导演的《智取威虎山》成功后,《新永不消逝的电波》、《铁道飞虎》等红色经典题材都宣布了重启计划,“这些项目最早是八一厂的版权,如果说你能够用新的视角新的思维方式,重新去演绎做一遍,做得好,当然还是可以的”。但也不乏争议,厂里就收到过“这几年厂里只拿合约片说事儿”,“八一厂姓军,不能变成其他资本的加工厂”的举报信。
而这种合作“现在正在改革当中,方向很难定”,“因为很多都是资本市场的运作,这种合作盈利模式,现在好像又停止了,还没明朗化,因为军队不能靠这些去赚钱”。说到底还是“姓什么”的问题,“你到底是姓军啊?还是姓资本啊?很容易有非议。”
桑华认为在体制内,八一厂的影视作品,必须是主旋律,没什么讨价还价的。他称“八一厂最近很少拍片子,也没什么发展了”,因为“属于军队体制内的单位,必须在体制完成之后,看再怎么发展”。所以,尽管《智取威虎山》成为黄宏在八一厂最成功的商业项目,却没能让他继续留任。
黄宏下课各种传闻汇总
此次,为什么突然遭免,依旧是一个谜团。有媒体分析,黄宏委以重任后,政绩平平,没有出过好片子,八一厂名声日每况愈下。有网友在微博上发帖称,免职消息与军中买官卖官有关系,并与目前军中高压反腐有直接的关系。也有小道消息称,黄宏系空降干部,属破格提拔。甚有传闻,他是徐的人。
另据网传,有八一厂老兵匿名举报黄宏,痛斥黄宏在八一厂搞团团伙伙治厂,拉帮结派,形成了“东北六人帮”取代党委的严重局面,其中包括了文学部、故事片部、政治部、《中外军事影视》编辑部和一名副厂长,此举正是当前中央严厉整治的对象。
据老兵的举报,近3年来,八一厂政治生态严重恶化,60年以来积累的军中优良传统都快丢光了,主官无力完成中央军委赋予八一厂拍摄重点影片的任务。厂里生产部主任空缺一年零七个月,官兵质疑这个位置是黄宏留给其第一亲信刘凤玉的。合作拍片时,给自己和团伙成员开出高片酬,仅仅电影《天河》,黄宏和副厂长柳建伟就拿走了200多万元的剧本费。
网传还称,黄宏任厂长一职以来,不注重军营“民生工程”,不为军营官兵办好事实事,不关心官兵疾苦,令资深官兵怨声载道、强烈不满。总政治部2011年批准八一厂建设第四批经济适用房,可是至今连拆迁工作都没有做完。八项规定以来,厂领导和中层领导干部依旧在吃免费小灶,可是基层官兵的食堂依旧没有达标。
几个老兵还反映,主官不信马列信鬼神。徐才厚被抓捕期间,厂里以为风水不好,请了东北风水大师来看风水,说主路一通到底太直,对主官不利。今年一月中旬,八一厂生产区的大门果真开始翻修,把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招牌改成了黑色牌子。
老兵们最后留下一句话:我们老了,不怕死,可我们不敢署真名,因为我们经常能听到八一厂六人团和一些人说,黄厂长今天又见了海里的老同事,明天又见了哪个干儿子干女儿。我们怕死在黑砖下,看不到八一厂走向正规的那一天。
黄宏在任期间,八一厂多数电影票房:
2010年
《澳门1949》12万
2011年
《飞天》6574万
《守望天山》15万
《歼十出击》541万
《谁主沉浮》64万
2012年
《爱你一生一世》63万
《刘伯承市场》25万
《爱在廊桥》3万
《忠诚与背叛》1822万
《渡江!渡江!》7万
2013年
《时光恋人》413万
《目标战》28万
《太阳脸》13万
《雷锋的微笑》45万
《刘老庄八十二壮士》18万
《周恩来的四个昼夜》5964万
《越来越好之村晚》3002万
《倾城》65万
2014年
《天河》3324万
《风云1927》107万
《智取威虎山》8.8亿
《雷锋在1959》51万
2015年
《天使:生命处方》8万
烂到尼玛不能再烂了,演习打输了振振有词,部队指挥官让个人恩怨凌驾在战斗指挥之上,部队真要是这样咱就别混了,等着真发生战争的时候喊着口号一起挂吧……
看的不过瘾,还不胜拍成电视剧。
要说是大烂片也不是,要说场面也有,但是特效太差,蓝军也没有太高水平,过去过来就是斩首行动,哎
我觉得吧 就那么回事。。。
go go go! Move move!
如果从市场化的“电影”来说,没什么好看的,也就值2颗星。退伍老兵麦田致敬一段,算是电影里最出彩的一个镜头了吧。
讲真,真的不好看,一来就煽情。背景音乐也运用的很突兀和生硬。我还以为我开了音乐播放器在后台放歌,特意暂停看看是不是开了播放器。结果,并没有开。剧情也老套,看了前面10分钟,我就知道结局是圆满的让我想到了我是特种兵系列的电视剧,用自制弹弓打无人机,双手接导弹。呵呵了。套路电影。没趣。
应该好看拍拍 网上的军旅题材小说 有的写的真不错 ,比这个强好多呀
太接地气了 英语后面直接跟方言
我天朝解放军现在作战也用英语了?
CHC的常播剧集,不过我一向对于这种军事模拟类题材的剧集兴趣不大,又看到刘之冰这位党员,感觉戏肯定是又闷又无聊的说教,不过这部剧不同,给我很大的深思,军事改革怎么走?这真的是考验执政者的智慧啊
道具终于用了点先进的装备了,其他的嘛。。。一般化
NO.1266 某六套 2014第一部
哎呀真的好好看,呵呵
刚看了斯大林格勒的宣传片,再看这个……只能说……move你妹……fire你大爷……
直面军事改革的热点难点话题,个人认为是一部现实题材电影,比那些大制作和大手笔电影好太多,贵在真实。
太期待了 肯定很好看
我们的兵怎么都事儿逼事儿逼跟一群臭老娘们似的?
影片好看不好看根本无所谓,因为根本就没人看。
fire , fire your sister 。 就冲着这个预告片的fire,给你一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