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导演林立的日本影坛,川岛雄三这个名字在国内影迷印象中,未见得有多名闻遐迩,作品质量亦良莠不齐,但1995年《电影旬报》为纪念电影诞生一百年评出最伟大的十名日本导演中,川岛雄三位居第七,足见其中坚地位。他出身苦寒,生具反骨,加上患有筋肉萎缩症的毛病,令他怀有游戏人间的戏谑态度,在其电影中亦有不少体现。川岛雄三先在松竹担任副导演,顺应当时喜剧大潮,拍摄了一系列卖座的类型片。1954年拍完《昨天与明天之间》之后,来到刚复活不久的“日活株式会社”打拼,《幕末太阳传》就是日活时期的佳作,也成为他毕生代表作之一,曾入选日本电影史十佳电影第五名。
今年适逢川岛雄三百年诞辰,重温这部蕴藉了古典落语、黑色幽默的自省自反之作,可以窥见明治维新前夕的动荡社会一角,以密集的笑点描摹青楼风情与普世众生相,底层小人物的生存之艰在插科打诨中幻觉性地美化些许,似乎外界的硝烟与社会的转变并未影响这块天地,仍以其独有的生态机制屹立,虽说这一切全是苦中作乐式的自我消遣与幻象。影片的主人公佐平次几乎可以算是这座青楼以及存身于其中所有人物的缩影,他们几乎各个都善于逢迎做戏,各个都暗怀斤斤计较的小算盘,生存的严苛让所谓自尊抛之脑后,这些倔强存活的蝼蚁们以狡黠的圆滑、善意的曲意逢迎小心保护着珍贵而可怜的生存空间,良善并未全部泯灭,并以独特的方式参与着历史的进程,依稀可见川岛雄三的爱徒今村昌平作为编剧参与而贡献的元素,也可见今村昌平日后的创作风格。
故事设定于江户幕府末期,时值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化开始侵入古老沉睡的东方,六年后的明治维新蓄势待发,日本国内人心惶惶,革新派与“尊王攘夷”派各执一方。随着尊王攘夷运动的失败,逐渐演变成倒幕运动,虽然幕府被迫宣布“攘夷”,但最终顺应时代潮流,日本走上资本主义的新兴之路。影片中寄居于青楼的几个武士便是“攘夷”成员,密谋着烧毁英国领事馆。
武士中的领导者高杉晋作显然是一个见多识广的人,身怀一块自上海带来的怀表,被众人当成宝贝。这个貌似无意间提及到的细节,除了让中国观众会心一笑以外,也同步暗示了彼时的东亚政治格局——彼时的大清尚处于大国的强弩之末,尚且是日本效法的样本之一。因此1862年,长州藩组建了一个考察团,高杉晋作正是其中一员,虽说在闹太平军,上海的繁华依然震住了众人(汉学亦是热门,内藤湖南、芥川龙之介、谷崎润一郎等皆踏足过中国),二十年代日本作家村松梢风的小说《魔都》从此被唤作是上海的别称。高杉晋作的怀表再次映射了国内及国际的时代背景。
青楼位于东海道上的品川,是当时东海线一带最好的娱乐场所,青楼云集,是名头鼎盛的红灯区,自古以来便是戏剧故事的发源地。影片中的妓女小梅因无钱而决意赴死,决定拉上书店伙计金藏一起殉情,金藏出镜的场景便是被其他妓女打趣,因他带来的书都有关“殉情”,其中一本正是《品川殉情》,联想及小梅恰要找他殉情——于是便构成一个相当有趣的笑点。因为品川风月太盛,殉情一类的事的确常有发生,这个故事曾被用到《昭和元禄落语心中》,所谓“心中”即是“殉情”,细细留心的话,会发现本片中大量的落语段子,如日本古典落语中《居残佐平次》及《品川心中》等都适时嵌入在影片中。
此类富有江户风情的描摹,不由让人想起数井原西鹤之《好色一代男》,同样是妓院内的“螺蛳壳里做道场”,堪称江户时代人情风物之“清明上河图”。本片亦如是——热血沸腾的有志青年,八面玲珑的伙计,左右逢源的花魁,赌瘾卖女的底层劳力,善念犹存的纨绔子弟,更不消说那些志趣各异的恩客们……看似闹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其实条分缕析,线索极为清晰明理,在推进叙事时,单线的发展以及数线的并拢,都贴合之前细节铺垫,在成功制造笑料的同时,也为整体剧情的严丝合缝打下基础。
本片以生动鲜明的群像刻画为亮点,在善于展现场面调度的楼层上下呈现江户市井风貌(空间内的运动镜头相当精彩),言语俏皮,处处机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既有赤裸裸的物质关联,但也不乏有情有义、纯良至真,几乎可算是一个凝缩的微型江湖。这些底层小人物虽难登大雅之堂,但在关键时刻爆发出的生存智慧与豪爽侠义作风,恐怕是很多所谓高雅之士都为之汗颜的。市井小民的达观、乐天、幽默、机智、善良,正合作为编剧的今村昌平之意,联想到他日后以“书写蛆虫至死方休”为主旨的创作路数,一切仿佛都有迹可循。
为影片贡献最多笑点的无疑是男主角佐平次,先是气势十足地邀请朋友们大吃大喝,以一副大佬的腔调屡次吓退催付款的伙计;痛快承认囊中羞涩后,立刻反客为主自愿为店中打杂,以劳力抵钱,一套流程熟门熟路,估摸不是第一遭。万没想到,这位百事通竟成为镇店之宝——文可制婚书制药,武可吓退欺诈者!智商感人,三教九流的行当手艺雨露均沾;舌灿莲花,两位花魁忙于应付恩客难以抽身,全靠他从中周旋;热心助人的同时绝不忘利益至上,帮忙不能白帮,有钱就好说话;头脑精明,赚钱有道,凡是能生钱的地方没有他想不到的,让其他伙计恨得牙痒痒。
相比这位神通广大的伙计,满口“护国救国”的武士们就显得平庸无能至极,因为拿不定主意经常闹内讧,缺乏执行力,爱国流于口头,空有一腔热血却并无实际行动,甚至在关键计划的实施上,最后还是依靠佐平次的参与而成功了。很明显,川岛雄三并未将武士放在一个高贵的位置,相反以嘲弄戏谑的方式描摹所谓“攘夷”运动。于是我们不难联想到片名中出现的“太阳”一词之来源——“太阳族”的出现缘于作家石原慎太郎于1955年出版并获得当年芥川奖的小说《太阳的季节》,多以描写藐视伦理、有暴力倾向的不羁青年为主,掀起“太阳族映画风潮”,一时间追求无序生活、无因反叛的青年成为热潮。巧合的是,武士高杉晋作的扮演者正是石原慎太郎现实中的弟弟石原裕太郎。因此,我们不妨将影片中这群头脑发热的武士视作是江户时期的“太阳族”,也是川岛雄三对这类映画的不屑,借影片所述虚实相间的历史折射、反讽现实情境。当然,武士们最终并没有辜负佐平次的援助,亦给予相应的回报,导演终究赋予他们人情味的一面。
人情味的通透洞彻,同样体现在其他努力挣扎生存的小人物们,合力贡献一出笑中带泪的时代情节剧。店主儿子平日里游手好闲,但却关心着被贩卖为妓的女孩命运,通过与女孩成婚的方式帮助她逃脱被贩卖的命运,这同样是在佐平次的策划下,拜托前往造反地的高杉晋作护送到远方,并在船上为之举行婚礼。这些在时代黑云中翻滚的温暖亮色,是导演理想信念的化身。
决意离开时不无苍凉,人散后寂寥长廊里,尚不知还有多少悲伤的风月故事发生。不过生活是不容许他伤感的,最后一个谎言被拆穿后,他飞快地往海边跑去,毕竟漫漫人生路,他仍会以草民的生存方式与或许并不长久的未来作抗争。而其他芸芸众生,也会继续坦坦荡荡地在大时代里顺流逆流。
拍妓院这类错综复杂的室内空间,导演调度功力了得的话,戏绝对好看。
川岛雄三执导的古装讽刺剧《幕末太阳传》(1957)正是如此,主场景就一间妓院,如何拍得观众两小时不生厌,实在考验功力。
川岛充分利用狭窄场所的纵深空间,长长的排屋里,前景若是婀娜多姿的妓女,中景必有招呼客人的龟公,远景则是伏身擦拭地板的仆人,每处成一故事,每眼成一风景。一间普通妓院,蜂蝶乱舞,看似闹成一团,仔细看来丁是丁卯是卯,层次分明,绝不含糊。
尤其妓院两位头牌之间的“撕逼”大战,拍得有如武士决斗——从天井打到游廊,从一楼打到二楼,你看那打架的、劝架的、看热闹的,动作无一重复、神情各异,虽擦肩接踵,又合理分布在画面各处,一看便知经过精心设计与编排,仿似一幅浓缩版的《清明上河图》,重现了百余年前的风情世俗。
影片主角佐平次,不是中国传统戏剧那类正统主人公,叫“霸王鸡”不说,扣在妓院打工后,混成人见人爱的宝贝,又偶遇幕府末期政治家高衫晋作,为救被卖进妓院的少女,同意协助晋作去烧英国领事馆。
就是这过街老鼠般的骗子,用骗术做了不少好事;就是高衫晋作、伊藤博文这样连乌合之众也称不上的底层武士,走狗屎运办了大事,掌握政权后,还战胜了年轻时向往不已的大清国。你说命运曲折不曲折,世事离奇不离奇,但这不就是人世么?
历史就像一幅叙事长卷,好电影取其一角,重现那时的风土世俗、嬉笑怒骂,你看的古代人物、亭台楼阁,他说的是永恒不变的故事。
HKIFF 2012,#14,《幕末太陽傳》,慕川島雄三的化表作大名加訂的,太空館七成滿旺!大時代下小人物故事,日本的古裝輕鬆小品,人老左一日睇三場真係唔多掂。
咳嗽,幕末,骗子,短镜头
一部段子喜剧还有这么多复杂的群戏调度,未必也太有追求了吧
“欺骗是我的本行。”
引子部分今日东京画面,记录体旁白介绍卖春防止法的出台使历经350年的品川风化街走向衰亡,随后故事被略显突兀地拉回到幕灭六年前的1862……其实绕了个大圈只为掩盖后半段石原裕次郎饰演的高杉晋作的那句关键台词,“要反抗的是与美国签订的羞辱性条约!”……抛开这层借古醒今的含义,单纯从观赏性上本片还是颇具水准(不过是否堪受旬报第五可以再议),特别是佐平次的侠诈进阶:首先摆平了南田洋子的骗婚败露;然后以超出观众预期的计中计巧用疤面复仇男装鬼摆脱同僚记恨;再然后还要参与私奔和焚洋大事。就在无所不能双美投怀的最高点,啪!突然冒出个根本无从下嘴百骗不应的狠角色,让佐平次仓皇败逃……果然是落语体电影,想起了马三立的《算卦》。
内英字magnet:?xt=urn:btih:7A855B14FD0A7A21575CDF981BED5E7BF823DA77&dn=A-Sun-Tribe-Myth-From-The-Bakumatsu-Era-1957-1080p-BluRay-x264-PublicHD
浮世活宝
20070916 DVD
身随心动、镜同意合、悠然自控、逸情喷薄、饱囊乱世、纵横捭阖、飞越母体、翱翔超脱、惺惺相惜、高杉晋作!【9】
2K修复版。控制力非常惊人,台词绝妙。看似随意自然的嬉笑怒骂,其实一抬嘴角一皱眉都流溢着韵味。从喧嚣狂乱到寂静孤绝两个极端,弹指一挥就能转换,这举重若轻收放自如的本事真是厉害。
落语段子版劲歌金曲。。。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不过能看出今村桑的走向
好看。虽然有很深的文化膈膜(实在搞不懂日本相声儿,好在之前还看过《像那样的东西》,略有了解),但还是从中体会出变革时期小人物的生存状态,让人想起《海上花》。川岛雄三的编剧野心极大,除了语言上的精雕细刻之外,人物勾连的确颇费心思,跟早期的山中贞雄有一拼。可惜也是死得早。
呐,人活着呢,最重要就是开心。#DVD#
明治维新前夕的动荡,似乎并不影响青楼风情,底层小人物的生存之艰在插科打诨中幻觉性地美化些许,密集笑点;然而这一切全是苦中作乐式的黑色幽默,在时代翻云覆雨之际,普通民众以狡黠的圆滑、善意的曲意逢迎小心保护自己的生存空间,良善并未全部泯灭,并以独特的方式参与着历史的进程,依稀可见今村昌平的日后风格。结尾处不无苍凉,人散后寂寥长廊里,尚不知还有多少悲伤的风月故事发生。
困在这烟花之地,却无比珍视爱情。拖着这久病之躯,却最能淡看死生。三千鸦杀,与君共寝,柳巷花馆里人来人往,好一派歌舞升平。醉生梦死里,有麻脸的怨恨,花魁的较劲,武士的抵抗,父子的荒唐。大额头的佐平次在这如鱼得水,不问人间不太平。哭哪座墓碑都无关紧要,繁华只是表象,总要带着苍凉上路。
如果能一直保持那场撕逼戏的调度水准倒是挺好的。
如此盛名,我却不得要领……
《赖着不走佐平次》《品川心中》《三枚起请》《挑个顺眼的》还有啥。
在妓院里的多层人际关系权力关系之间,处事周到游刃有余的人精。集万千宠爱于一生深孚众望的混蛋。又名,无法勃起的日式韦小宝传记片,是日本电影史上屈指可数的喜剧杰作。
适合深夜看的老片,怪腔怪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