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精致地带你毁三观
这一部《贤者之爱》刚刚在微博上看到剧情介绍的时候,就曾经转过,因为剧情实在是让人目瞪口呆。这是一个复仇的故事,一个占有了你一切的闺蜜,你所能想到最残忍地复仇就是让她的儿子爱上你。果不其然,第一集甫一播出,已经成为B站和微博的热门,人们总是热爱看猎奇的故事,一边说着不道德,一边却窥视这样一场惊心动魄的复仇。
看完第一集我才发现导演是源孝志,我对他印象特别深刻不是因为他是电影《东京塔》的导演,而是之前他的另一部剧《神之船》,我曾经在博客写过《神之船》的感想,说起来和《贤者之爱》有着相似点,那就是“精致地带你毁三观”,《神之船》中的女主,固执于自己的爱,因为爱,所以抛弃了世俗中的道德,那部剧里称之为“背德”。宫泽理惠主演的女主,在这个世界中完全忠实于自己,也许她背离了常人的标准,但由生至死始终不曾勉强自己,现在想来是很厉害的一件事情。源孝志的剧摄影和音乐都很美,角色大多是中上层,衣食无忧中,才能让情欲和深层次情感得到爆发。
《贤者之爱》也是如此。作家、编辑过着一种精致的上层生活,真由子海边的家很美,真由子的一家也完全过着一种精致典范的生活。而外人眼中理想生活,正是因为太过理想,而被外来者百合轻易摧毁。看日剧时候,常常会觉得“恶人”胜得太容易,因为主人公往往不会拒绝,我总想同样的故事放在中国,百合是不会得逞的,日剧里却有太多那种好友或邻里之间默默忍受、委曲求全的故事,这是巧合还是人性中的必然?也许真由子并没有想象得到百合的“贪婪”没有界限,也许真由子是有把柄在百合的手里,而这个把柄我想第二集就会讲出来,多半是百合和真由子崇拜的父亲之间的关系。
我曾经热爱追星,但我前几天也写过,不要给自己树立任何偶像,否则偶像的崩溃直接导致信仰的坍塌,这个偶像的范围可以很广。真由子看过《痴人之爱》,然后她效仿了这部小说里的做法,其实这样的“养成游戏”并不少见,但是大部分是男人养育“洛莉塔”,而女性这样做,实在少见,所以这是这部剧的猎奇之处。真由子高估了自己的控制能力,她觉得自己不会愚蠢,但是想要驾驭人的人是最愚蠢的。她成功地让直巳爱上自己,不过她没有办法控制这一场惊世骇俗恋情的结局。
只有四集的篇幅,源孝志没有办法面面俱到,但是我很想看百合的心理,她因为嫉妒而想要占有真由子的一切,但是更深层的原因是什么?她结婚20年真的幸福么?一直这么在意真由子,所以她的真爱是真由子?
我一直很喜欢中山美穗的颜,但她还是老了,甚至保养不如高冈早纪,美穗好像还没有找到状态,她和龙星凉之间,其实没有情欲的气息。唯一找到状态的还是高冈早纪,她演这种类型的角色,手到擒来。龙星凉不谈演技,展示了年轻肉体的美好就足够了,尤其他在自家出来那一瞬间,觉得清清爽爽很耀眼。
虽然《贤者之爱》有着挑战大众的故事,但我觉得拍摄手法才是吸引人看下去的关键,真由子和母亲在老房子里坐着,真由子看着此情此景,讲述维斯康蒂电影中贵族的没落,衰败自有衰败的美感,导演的审美决定了这部戏的品味。在精致生活中,逐渐老去的人们,衰老自有衰老的美感,可是年轻人不该陷于这种美。真由子不管怎样的初衷,总是让自己选择了一条愚蠢的路。
2 ) 变态裹挟下,是发人深省的道理(剧透慎入)
对于一个不接触日剧的人,被《贤者之爱》吸引过去,起初也是抱着猎奇的心态,想窥探这个“你抢我初恋,我睡你儿子”的闺蜜情仇+跨度20余年的姐弟恋要怎么上演。
不过4集,戛然剧终。
在我们惊呼日本人变态脑洞、惊呼三观受到了强烈冲击时,将那层变态的表皮细细剥开,你就会发现,艺术永远是生活的提纯,表现手法越是变态,要表达的内涵就越是深刻。
女主真由子出身文学世家,独生女儿,家庭和睦,生活优渥,天真无邪,喜欢被父亲收养在家的少年作家晾一;女二百合是土豪暴发户的女儿,家庭鸡飞狗跳,家庭矛盾都用暴力解决,有两个弟弟,还被父亲的下属咸猪手,性格强硬淡漠,每天随身携带冰锥用以自卫。
搬来了真由子家隔壁,从小缺爱、除了钱一无所有,这样的百合对真由子是羡慕到骨子里的,她抢真由子的项链、耳环、娃娃、父亲、初恋男友、房子、最后甚至是生命,她希望成为真由子,哪怕成为她的影子,这成了她存在的意义。真由子一开始不懂拒绝,步步退让,直到父亲因百合而死、初恋被百合抢走,她才酝酿起复仇大计,把百合和谅一的儿子直巳从小调教成自己喜欢的男性伴侣。最后直巳如愿成为了执爱于真由子的优秀男人,得知真相的百合甚至想杀了自己的亲生儿子,但当真由子说出恨她的真相要和她友尽的时候,百合设局和真由子同归于尽。
人生处处是哲理。
真由子和百合性格、处事的养成就是家庭环境的投影。年少的真由子太过天真和懦弱,对百合的一次次索取都以妥协告终,最终付出了父亲的生命、初恋这样的惨痛代价。百合是典型的进击型人格,虽然曾经在真由子被女同学欺负时保护过她,但她始终不懂真正的闺蜜是怎样的,也就是说正如她的家庭一样,她根本不懂得交朋友,不懂得爱朋友。电视剧告诉我们,家庭环境和言传身教对一个人的一生真的太重要了,只有父母相亲相爱、爱自己的子女,子女才有可能学会如何正确去爱;真由子的悲剧告诉我们,交友需谨慎,该拒绝时就要拒绝,过分的善良即懦弱,连自己的东西都保护不了,如何保护自己的人生。不懂拒绝,只会让亲者痛、仇者快。这样的结果,真由子自己也该负上一定责任。
在一个搞笑视频里,看到对百合的解读是,用一生向真由子证明男人是辣鸡。可笑的是,剧中除了被真由子精心调教的直巳,所有男人竟无一例外在百合的试探下成了辣鸡。应该说,也许他们本来就是辣鸡。真由子的爸爸是一位编辑,说好的有文化有家教的人,在少女百合的主动投怀送抱下,不消几个小推让就把咸猪手摸上了百合的大腿。如果当时真由子没有刚好推门进来撞破,后续还将发生什么、父亲是不是会惭愧得自杀非常值得商榷,慈爱的父亲一秒沦为被下半身控制的动物,文化、家教、道德通通不堪一击。真由子的初恋是一位少年作家,百合上门献上自己,他不是没有犹疑,但这犹疑不是因为真由子,而是担心约炮的后遗症,明显这是一个不负责任的男人。就如剧终男编辑问他的选择的时候,他真由子和百合都想要一样,根本就是一个花心男。在和百合的婚姻中,他处处不上心,大概要不是因为约炮有了孩子,他也不会跟百合结婚,而在原著小说中,百合一死,他就立刻另娶他人,实在凉薄。至于轻薄小百合的父亲下属,更是辣鸡了。
人类都是孤独的个体,这是真由子对百合说出真相、终于要让这段狗血闺蜜关系正式结束的时候说的。百合的价值观就是她和真由子是依附存在的,她对她有闺蜜情(哪怕明明是掠夺式的而不自觉),真由子的人人皆孤独论让百合强行和她、和谅一、和父亲建立的联系瞬间奔溃,让因缺乏而抢夺来的亲情、友情、爱情没了意义,她的追求不过是一场空。对于直巳,真由子虽然已经爱上了他,但她看得很清楚,她、直巳都是孤独的个体而已。而人生就是如此,孤独而来,孤独而去,一生纵使有再好的亲人、爱人、朋友,别人都不是自己,自己也都不是别人,都不过是孤独的而已。只是真由子孤独而不寂寞,百合一旦孤独就开始空虚,被戳穿后她怯怯的轻声而去正是这落寞的写照。最后,被掏空了的百合正如她的性格一样,采取了极端的方式和真由子同归于尽。
向朋友推荐时,她们问,这剧是不是很重口味、看上去三观不正的样子。可是,不懂拒绝、交友不慎、原生家庭烙印、性格极端、过于依赖、无法面对孤独、辣鸡男......所谓不堪的人性不都是真实存在于我们身边或身上吗?只不过这部电视剧用极致的艺术手法来表现了,而要留给观众的启示其实一点都不歪,真的,比男友出轨掌掴小三的戏码三观更正、更揭露人性。
3 ) 你真的看懂了《贤者之爱》吗?|只有抢走了你的东西,我才能拥有你
首先,你真的看懂了《贤者之爱》吗?
之前在朋友圈等各种地方被安利了日剧《贤者之爱》,我没忍住好奇心,看了三集,立刻沉沦——嗷,我的菜~!
很多人都在讨论这部剧的种种之处:复仇,忘年恋,情欲,闺蜜相爱相杀——但仔细想一想,你真的看懂了这部剧嘛? 在我看来,这可是一部角色刻画非常深刻的心理剧啊!
《贤者之爱》的剧情简单粗暴且高能:优雅貌美女主真由子是一家杂志社的编辑,一个非常迷人的中年女性。她有一个年轻气盛的英俊小情人直已,才刚刚20岁——嗯,似乎是一个忘年恋的故事呢。
但如果只是忘年恋的话,哪能成为刷屏日剧呢——真相是,在20多年,直已的母亲百合抢走了真由子爱慕的男子——而且她俩还是闺蜜。于是,真由子花费了20年,慢慢调教“仇人”的儿子,让他爱上自己。
你抢走了我男人,那我就抢走你儿子。所以,这是一个小小的报复,一出复仇大戏。
熟悉日本文学的人会立马在经典中找到这部戏的影子。日本唯美派文学大师谷崎润一郎曾在1925发表了一个类似的故事:《痴人之爱》。在那个故事里,男主为了自己的欲望,调教并养成了一个小女孩。
真由子出生于书香世家,她在极小的时候就从父亲的书架上偷了《痴人之爱》来看,所以她非常熟悉这个故事。在那个故事里,男主爱上了自己养成的小女孩,反而对对方“奴役”。熟读了故事的真由子深知危险所在,所以,她不允许自己爱上小鲜肉。
在小鲜肉按耐不住与女主发生关系的那一晚,真由子的旁白之音说: “我只有这一天属于你,而你一生都将属于我”。
我不仅占有了你儿子的心灵,让他爱上我,一辈子都属于我。我还要折磨他,让他并不能完全地得到我。
这,才是女主对自己闺蜜的终极复仇。
“只要是你的,我都要抢过来!”
一种边缘型人格特质
接下来让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尝试解释一下这部剧。
一个人的任何所作所为,背后一定都有着自己的动机。从剧情上来看,真由子的复仇是积怨已久的。闺蜜百合在剧中表现的种种行为,在外人看来都是一个不遵守边界的“入侵者”。
搬到真由子家隔壁,第一次见面,就说:你是O型血我是B型,据说O型的命运是照顾B型。
两人刚熟识没多久,看到真由子带着漂亮的项链,就强行要了过去。去真由子家做客,看到她的父亲送给女儿一个从意大利带回来的漂亮玩偶,也想要过去。
羡慕真由子有个好父亲,在雨夜以害怕的缘由冲到别人房间里拥抱别人的爸爸,结果被真由子撞见并误解。父亲承受不了心理压力(在当时的情境下,父亲的确对百合动了心思),最终自尽。
得是多么奇葩的人,才能做出这些事情?而鉴于这是一个虚拟的人物,我也大胆猜测,百合有着一些典型的“边缘型人格”。
边缘型人格主要以情绪、人际关系、自我形象、行为的不稳定,并且伴随多种冲动行为为特征。这种人格的主要成因是什么?一种解释是:当事人相信自己由于在童年被剥夺了充分的关爱而感到空虚,愤怒,有权要求抚爱。因此他们无休止地寻求关爱。但当他们害怕失去别人的关心时,其心境会发生戏剧性改变,往往表现出不适当的,强烈的愤怒。
所以,当最后,百合抢了真由子男朋友(就是那位青年作家),直接告诉百合自己怀孕了,并直接了当地说:“把谅哥哥让给我吧。”也就不足为奇了。
但其实,编剧在剧中也从百合的视角回忆了她的成长历程,给出了她的性格成因。百合一家是一个类似于暴发户的家庭,父母并不关心她,直接将她送入私立学校。两个弟弟教养差,在家总是打闹,整个家里也是脏乱无序的。
和隔壁家境一直富裕,教养良好的真由子一家比起来,百合所缺失的被关心,被爱,显得尤其明显。
这也是为什么,当认识真由并成为朋友之后,百合会无止境地索取。在真由子被女同学欺凌时,百合拔刀相助,并说“我要守护你的笑容”。在内心里,百合真心地将真由子当作自己的闺蜜。
但因人格作祟,她也会也会突破边界,索要真由子拥有的东西。“我对你那么好,把你当闺蜜。你有那么多东西,为什么不分享点给我呢?”
也许,这就是百合的行事逻辑,是她的内心动机。这些动机和逻辑,不仅仅是青少年时不稳定的生活状态造成的,而是内化在她的人格里,贯穿她的一生。
甚至在20多年后,两人已经年届40多岁时,百合看到真由子带着漂亮的耳坠,依旧会当着丈夫的面再次要过来。
当真由子母亲逐渐老去,无法照顾老家的大宅,希望将房子卖掉时,百合知道后也立即动了心思,缠着丈夫,想将那幢老宅买下来。
所以,在百合漫长的一生中,她都想进入真由子的世界。她的内心时刻都蛰伏着一个强大的动机。这个动机就是:只要是真由子的东西,我就要抢过来。
只有抢走了你的东西,拥有了你的东西,我才能拥有你,成为你,和你同处一个世界。
“她也许是缺爱吧,那不如给她好了”
一种自恋型的人格特质
日剧的套路从来都不是非黑即白,而是喜欢走人性的灰色地带。对于人物性格的塑造,编剧和导演们也往往展现出复杂性。
一直令人称奇的女主真由子,是一个更值得探讨的人物。在长达20年的复仇岁月里,她显示出了自己精明的手段、缜密的心思,以及强大的韧性。
比如,在百合抢走自己的男人并结婚生子后,真由子依旧愿意和他们保持关联。在产房里,真由子给百合的儿子取名,就取名直已。在日文发音中,直已和直美非常相似,而直美恰巧就是《痴人之爱》里小女孩的名字——也许复仇的种子,从那一刻开始就埋下了。
百合夫妻出国旅行,将年幼的直已托付给真由子照顾。真由子也开始“调教”起了直已:直接用手指擦拭幼童嘴边的饭屑,两人躺在地板上玩耍时,会将腿放在小孩的腿上。
这些场景,放在一个任何一个成年人和普通小孩身上时,似乎只是长幼之间亲昵的照顾而已。但一单想到真由子最终的目的:让直已对她产生依恋与爱慕,并最终控制他。这一切就显然有些不寒而栗。
而直已也的确如她所愿,小小年纪就会被真由子说,我长大了要给你买红鞋子。黏在真由子家里不愿回家。直至成年时,直已已经深深地爱上了这个年长自己20岁的阿姨,甚至为了她而不愿意和别的女孩交往,愿意“无条件投降”。
复仇几近成功。但在这些表象之下,困惑很多人的另一个问题是,在仇恨产生之前,真由子为何能容忍百合做那么多的事情?索要自己的各种东西,害死了自己的父亲,还抢走了自己的男人。
假设抢走男人是最后的一根救命稻草。那此前积累起来的那些怨恨,又是如何化解的?
影片中有一幕令人印象深刻,在百合家里看到了她家的混乱状态后,真由子抱着百合哭了。百合惊讶地问,你是为我而哭嘛?真由子点头默认,百合非常惊喜。
也许我们可以大胆猜测,在真由子的人格特质中,是带有着一些自恋特性的。
面对显得有“侵略性”的百合,真由子是愿意让她进入自己的世界的。她同情百合,同情她的境遇,觉得这个女孩子缺爱。当百合解救被同学欺凌的她,并推心置腹地说了那样一番话后,真由子说:我把那个玩偶送你吧~!
真由子和百合是一段闺蜜间相爱相杀的故事。家境良好的真由子有些懦弱,呆滞,不知如何拒绝别人。当百合配她玩耍,甚至为她挺身而出时,她为两人之间的友谊而欣喜。甚至,她那一点点自恋的特性,也化解了每次百合抢夺她东西时所造成的那些怨恨。
“她缺爱,缺少关心她的人,只有我在她身边。那我给他一些东西,又何妨呢?”也许,这是真由子内心的声音。一种带着点自恋意味的同情之声。
但怨恨最终会积累起来。如同很多影视剧里的那样,没有人永远是天使,老实人也会变成罪犯。
今日我所受之罪,来日必将加倍奉还。
这部迷你剧还没结局,但从各路预告中可以看到,真由子最终依旧走上了《痴人之爱》里男主的道路,爱上了年轻的男孩。而后阴谋暴露,所有人都被置身于这个长达20年的深渊之中,背叛,复仇,绝望,爱与恨,通通纠缠在了一起。
《贤者之爱》与其说是两个闺蜜间相爱相杀的复仇故事,倒不如说是带着明显人格症状的人在相遇后的纠葛与龃龉。编剧为大众塑造了一个唯美、残酷的复仇故事时,其背后却是一个个难以言明的灰色地带。
谁能逃出深渊,谁会被恶龙吞噬?只有编剧,和我们自己的人心知道。
4 ) 错爱已深,死不悔改
《贤者之爱》刷了最终回,幸亏只有四集,不然不知道这帮人还要搞出什么飞机。
弹幕里铺天盖地说,这是一个全家三口都爱上女主的故事。结尾处,小忠犬的父亲盯着女二的遗照,问编辑,若是他,会在女主和女二间选择哪一个。编辑尴尬地笑笑。出得门来,编辑咂咂嘴,自言自语说还是会选女主吧。弹幕于是改口说这是个全世界都爱上女主的故事。
被全世界所爱,听起来非常令人向往。太多小说和影视剧靠刷玛丽苏、杰克苏人设博好感,因为人人都希望在自己就是玛丽苏、杰克苏本人。我们被生活反复摔打,被命运玩弄于鼓掌之间,求之不得,寤寐思服,白首就在眼前,一人心尚未到手,被全世界所爱成了遥不可及的梦。
《贤者之爱》的女主真由子帮全人类实现了梦想。父亲是知名编辑,母亲贤惠和善。她自小受家学熏陶,父亲知道青春期的她在读有关情色的小说,也不急不恼,循循善诱。家中还养着一个注定会成为明日之星的少年作家,与女主青梅竹马。
真由子的人生美好如画,happy ending只是时间问题,如果女二号百合没有出现的话。
百合是暴发户的长女,下面有两个弟弟。父母似乎总是很忙,很少出镜,家里装修得富丽堂皇,可面向大海的浴缸里满是污水和败叶。两个弟弟的互殴早已超出了嬉闹的限度,百合对他们的管教方式也左不过是拳脚相向。百合十几岁时,一个弟弟溺死在了那个面向大海的浴缸里。
同样的年纪,真由子还是块被保护完好的璞玉,百合已经随身携带冰锥,时刻准备战斗。相对真由子的被全世界所爱,百合自认为从未被任何人爱过,所以她想成为真由子,像真由子一样为人所爱。于是真由子的一切都是好的,都要抢过来,成为将她拼凑成另一个真由子的片片拼图。小到耳环、玩偶,大到真由子的父亲、真由子的未婚夫,百合都要抢,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她也的确成功了。
百合拾掇好自己,来到真由子未婚夫的居所,说自己已经不是处女之身,不需男人负责任;且在安全期,不会怀孕,引得男人就范(当然,这男的也不是什么好饼),事后怀孕,索性去找女主说:我怀了他的孩子,你把他让给我吧。
雷雨之夜,百合在真由子家过夜,借机勾引真由子的父亲,父亲内心挣扎间被女儿撞见,羞愧难当,不久在花园自缢。百合站在尸体前嘀咕:好可惜,好不容易从真由子那儿抢来的。
发生了这么多事,真由子居然没有远离百合,而是憋了一个更大的局。百合与真由子的未婚夫奉子成婚,女主仿效她最爱的小说的情节,给他们的儿子取名为直巳,并将直巳一步步调教成她喜欢的异性的样子。等到这个婴儿长到20岁,真由子与其交合,告诉他:我只属于你一天,你的一辈子都将属于我。
即使没看过《贤者之爱》,读到这里,也能知道这部剧里的每个人都很扭曲。我们歌颂爱情,向往爱情,前提是爱情发生在心智正常的人之间。《贤者之爱》里全是错位的爱,畸形的爱,自以为是的爱,控制的爱,欺骗的爱。所以,当小忠犬直巳“日剧跑”着去找女主,气喘吁吁说可以一切都按照她说的做,只要她不要离开自己,而女主心里独白是她的计划天衣无缝,除了真的爱上了这个自己一手调教的男人……作为观众的我,跟糊了满脸的弹幕们一样,一点儿也不感动。
很多人是本着见识人性有多拧巴的前提来看剧的,我也一样(当然,作为一位女性,我也是为了小忠犬的颜和身材来的)。对于整部剧的人设,一点都不喜欢,对女二百合小时候经历了什么,也完全不感兴趣。拿原生家庭和童年阴影说事儿的故事,实在是看过太多了。女二多半不是一出生就变态,可说这些有什么意义?伤害在那里,是她做的,这就够了。
读到一段话,谈到动机的不可验证。人做事都有动机,但麻烦的是,结果可验证,动机却不可验证。只要合理,当事人这么解释也可以,那么解释也可以,解释权归他所有。因此,曾经我也喜欢深挖人性一万米,撬开千层饼一样的内心世界,看看那里面到底都刻着些什么玩意儿,可挖来撬去,只得出一个结论:你可以选择爱或不爱,信或不信,留下或离开。如果你精力旺盛,也可以一辈子都在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但到最后,你依然无法改变任何人。你只能一遍遍在脑内演绎那些精彩的推论,3D建构各种如果这样就可以那样的场景,最后对着墙面叹口气,沉沉睡去。
有闺蜜去听少爷黄执中的讲座,回来与我们分享。少爷提到了冷头脑与热心肠这组相概念,闺蜜这样说:
“热心肠觉得世界可以因为一些人的领导可以更好,不忍心看别人堕落变坏。冷头脑就是我的世界我做主,只要我承担了相应的责任就可以。女人卖淫——冷头脑会觉得她自己的事,无所谓;热心肠就觉得,傻孩子不要这么做了,你在伤害自己。横刀夺爱有没有错——冷头脑就会认为没错,因为自己能扛得起责任,达到自己的目的;热心情就会认为人生除了爱,还有恩情,强调为彼此活着。”
热心肠看《贤者之爱》大概会被懊恼死:女主为什么不能听听父亲的解释?为什么不能想想离开渣男重新开始才是开启美好人生的正确方式?为什么不能宽恕女二然后潇洒地离开?女二的父母为什么不能承担起父母的责任?不能承担责任生什么孩子啊还一口气生仨?小忠犬为什么不跟自己年纪相当的女生恋爱……
冷头脑对一切无话可说。女主可能想过跟父亲聊聊,正如父亲也这样想过。女主也许想过要离开,重新开始。女主大概怨恨过青梅竹马的未婚夫是渣男。女二不是自愿生在那样的家庭的,父母无法选择。而天知道女二的父母在想些什么……可他们千回百转地想过之后,依然做出了最后的决定,成为了最后我们看到的那个人,并付出代价,承担后果。这就是事实。
他们也许相爱,也许怨恨,也许后悔,也许羞惭,也许理直气壮。他们也许是最资深的受害者,也许恶念所起不过一时心血来潮,这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即使这几个人就生活在我们身边,我们依然对此无能为力。他人命运是一辆开往漆黑隧道的地铁,轨迹行止,从不由我们说了算。
这几个人之间不伦的爱恨,像是每个窗子后面的故事,他们是我们的邻居、同学、同事、亲戚,甚至爱人。勤看社会新闻就知道,他们的故事并不格外奇葩,只是有更深的执念,因此草蛇灰线,绵延了太多年。
结尾,小忠犬直巳将已经成了植物人的真由子穿戴齐整,推到海边,对她说:我要游到那边去,你看。
不管因为狗屁原生家庭还是操蛋的童年阴影,总之他们非要如此这般,那也就如此这般吧。不对之爱,也是爱。
>>>>>>>>>>>>>>>>>>>>>>>>>>>>>>>>>>>>>>>>>>>>>>>>>>>>>>>>>>>>>>>>
更多文章欢迎关注微信订阅号【幸福是刀口舔蜜】
5 ) 被厌弃的百合的一生| 心理咨询师看《贤者之爱》
文| 石欣 心理咨询师 专栏作者(壹心理首发原创,转载请联系
[email protected])
闺蜜是一种怎样的存在?日剧《贤者之爱》中的女二号百合作为女一号真由子名义上的闺蜜,以抢夺好朋友的一切为乐。从小到大,不管是漂亮项链、纪念玩偶、昂贵耳环,百合死乞白赖全部都讨要。每个男人,无论是真由爸爸、谅哥哥、儿子直巳,百合不择手段统统要抢来。为什么一个女人对自己口中的好朋友充斥着如此强烈的嫉妒心?众人矛头几乎一致指向百合的虚荣、贪婪、卑劣、惹人厌。而当我们试图从情感的层面去探索,以心理的角度去理解一个人时,往往将还原一颗扭曲心灵背后不为人知的沉重与悲哀。
“真好,我也是独生女就好了”——同胞竞争大战
初识,少女百合满怀羡慕地对真由子吐露出“独生女真好”的心声。站在心理层面来看,年幼的同胞代表的是早期发展阶段,他们对于年长的同胞来说意味着身份上的一种吸引,以及对退行的一种诱惑。年幼的、更无助的孩子从父母那里获得更多的关注,正如很多非独生子女担心的“弟弟或妹妹抢走了爸爸和妈妈的爱”,而对关注的需求是年长的孩子不得不甚至已经学会去克制了的。面对年幼的孩子,年长的孩子担忧他的到来将威胁到自己先前已取得的内在和外在情境的平衡。在这种情况下,嫉妒和竞争是很正常的情感和表现。
剧中的百合作为长女,不仅拥有一双对孩子情绪完全不敏感的父母,两个顽劣的弟弟更是瓜分了原本有可能降临到自己身上的那点关爱毛毛雨。她在家中不是冷眼旁观便是以暴制暴,丝毫不关心两个弟弟的安危,遭遇最小的弟弟溺亡也未显怜悯之心。对一个从未获得父母垂青的孩子而言,她似乎在赢得父母之爱的战场上又少了一个敌人。
“要是正吾叔是我爸爸就好了”——理想化父亲之梦
翠绿幽静的隔壁小花园里充满了另外一家人的欢笑,那个风度翩翩才华横溢又慈爱无比的中年男人简直就是自己梦想的父亲。只可惜,享受这个男人疼爱的却是另一个女孩。仗着年少无知的护身符,百合肆无忌惮地埋首于邻居叔叔的怀抱乞求温存。俗话说,女儿是父亲的前世情人,可惜这辈子依旧没有机会获得他的爱。于是乎,怀春少女寻找一个理想化的父亲满足自己的“恋父情结”也不足为奇了。
生活中对于“恋父”“恋母”之类的形容常存在一种误解,以为那是单纯指一个人喜欢或爱恋自己的父母及相似形象。然而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如果早年和父母的关系足够良好,对父母的爱便可以帮助一个孩子成长,从而顺利地过渡至成年,并有利于发展出健康的亲密关系。真正的恋父恋母,即精神分析理论中的俄狄浦斯情结,是指在儿时未能修通指向异性父母的情感,或是被忽视,或是受引诱,都导致一个孩子在长大后不断地寻找和异性父母相同或相反的伴侣。当一个人大谈特谈“恨死我爸或我妈了”,实际上属于典型的反向形成。在这种执拗背后,潜台词其实是:我还是很在意我的父母,我的择偶标准依旧以父母为指针,我无法和他们分离,因为我无法丢弃小时候对他们怀抱着的期待和爱。倘若保有此种心态,即便碰上位绝佳恋人,长此以往,对方多半也难受重负。
“但是真由爸爸的反应跟别的男人果然没什么两样”——色情性投射认同
明明是缺乏父爱的小女孩,也正是她面不改色心不跳,用随身携带的碎冰锥轻而易举赶走了试图占便宜的猥琐男人。父亲的下属何以如此大胆向老板的千金下手?或许从百合面对男人时流露出那远超于其实际年龄的媚惑笑容已可见一斑。
“我无论如何都想被爱……”当百合像一朵娇艳欲滴的花儿般依偎在自己身上,真由父亲五味杂陈的尴尬表情说明了一切:他清楚自己面对的不仅是一个妻子以外的异性,更是一个拥有女性身体却未得成熟心智的孩子。百合的挑逗终于引起了中年男人的反应,没料想欢欣雀跃的胜利掌声并未在心头响起,取而代之的不过是几分轻蔑的暗自轻叹:原来你和其他男人一样。这个被看做可以无条件疼爱自己的理想化父亲只是另一个贪图年轻女孩肉体的庸俗男人。百合的心语软糯低沉,并不打算说给眼前的男人,更像是印证了猜想的自嘲。
在心理学中,以上情形堪称典型的 “色情性投射认同”,意思是当事人习惯通过性的方式来与他人建立关系,引诱出来的常是对方的性唤起。李银河提出过“性爱三原则”:自愿、成人、私密。而在色情性投射的情形里,当事人生理上或许成年,然而心智却停留在小孩子的水平,那是一种在儿时被摧毁的自尊作祟:我没有价值,只能依靠外表、通过性来取悦他人。
对即将成年的百合而言,真由父亲作为一个普通男人的回应虽然一瞬间满足了百合心理上的快感,但建立在海市蜃楼上的脆弱自尊刹那便化为泡沫。失望的百合再次体验到的仅仅只剩下重复的创伤——原来根本没有人关心我的内在。
“无论我做什么都不会有人生气的”——愤怒下的哀伤
在那个奢侈却杂乱,毫无人气的家中,百合当着真由子的面,愤怒地将手中的高级茶杯摔了个粉碎。似乎好不容易迎来了一个观众,必要表演一番。“你在哭吗?”看到真由子的反应,百合不免惊奇,追问道:“为了我吗?”真由子点了点头,脸上还挂着泪珠。百合的表情由惊变喜,没想到习惯了像透明人一般生活的自己居然也能够引起他人的情绪反应。那间诺大的房子,华丽的露天浴盆里布满了青苔和杂草,一如百合光鲜外表下无人关注的狼藉之心。
有时候,我们会遇上类似百合的人:他们的所作所为让人气愤到极点,难受到极点,就好像如果不让对方也体会一把她的痛苦,世上便无人会理解自己一般。这和小婴儿饿了会哭、尿了会哭、困了会哭、寂寞了也会哭一样。在学会用语言表达我们的想法和感受之前,将内心的愤懑见诸行动成了一个人彰显自身话语权的最直接武器。生活里常见各种关系中难以沟通的实例,原因并非在于我们没有能力和对方沟通,更多的情况是我们的愤怒和伤心拒绝我们好好说话。
“因为你的微笑是我的” ——边界不清与替代性补偿
“你要一直笑着快乐,所以我不允许有人伤害你。你要存下很多很多笑容,谁敢擅自抢走,我会杀了他。因为你的微笑是我的。”这套台词让不少观众犯了难,百合明明是工于心计的反面角色,何以看上去对真由子发自内心示了好?或许当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真由子出现在百合面前时,她仿佛就是上帝派来拯救百合的天使。在百合自说自话的概念里,好朋友可以一起分享任何东西。对人际边界不清的人而言,人与人之间并无边界之分,你的就是我的。只是加上百合那副虚弱的内里,恐怕很难将自己的视为真由子的。对百合而言,她对真由子做出类似保护神一般的宣言,不过是将真由子当做了自身的代表来爱。从这个意义上讲,真由子对百合而言,并不是一个具有独立身份的个体,只是百合自体的延伸,是其病理性自恋的产物。
百合在电视剧里不是女主角,在她的世界里同样没有享受过主角的待遇。于是,将渴望被那样对待的自己投射到真由子身上,并因此萌发一种扭曲的关爱,与其说叫友谊,不如称替代性补偿更合适一些。助人,不见得就是一件好事,因为助人者们有必要扪心自问:你到底是为了当事人的利益,还是在通过帮助他人修补自己脆弱的自尊。
“我不会把他给你的”——情感隔离是脆弱的保护
在嫉妒的人眼中,幸福有时不在于得到,而在于别人得不到。百合为了夺回爱上真由子的儿子,竟然起了对亲生儿子举起碎冰锥,起了杀机。年少时看见真由父亲在隔壁花园里上吊自杀后的尸体,普通人的惊恐从百合脸上一闪即过,取而代之的是一句冷冰冰的台词:“好不容易从真由那里抢过来”。在百合眼里,不管是像父亲似情人的邻居叔叔,抑或通过情感绑架得到的丈夫,甚至是十月怀胎的亲骨肉,他们仅仅是填补自身匮乏心灵的工具。情感隔离是当事人在潜意识里为了避免痛苦而自动形成的防御机制。对百合而言,忽略掉人类的基本感情而行伤害破坏之举,或许比面对自己不被爱的孤独事实轻松得多。
“据说O型的命运是照顾B型”——对“好妈妈”的偏执渴望
百合第一次见到真由子时,曾以并不科学的血型论向真由子自圆其说:真由子是注定要照顾百合的。由于在早年并未形成和母亲之间的良好链接,百合心底深处一直在寻求一个好客体。当真由牺牲自己出让一切满足百合的所有愿望时,真由就成了渴望中无微不至照顾周到的“好妈妈”。而一旦真由无法满足百合的愿望,便被打入十恶不赦的坏人阵营。正如客体关系学家克莱因所描述的偏执-分裂位相中,小婴儿看妈妈非好即坏,看世界非黑即白。
“我比谁都喜欢你,我想成为你” ——虚无自我的呐喊
若干年后,真由子的复仇计划终于成功。正值两个女人摊牌之际,百合泪眼婆娑地摇晃真由子的身体,哭喊着不要绝交。“真由,给我,把你的整个人生都给我。”百合抢夺着真由子的方向盘……百合带着成为真由子的憧憬,结束了她的一生。这一生中,她似乎拥有过很多,又好像什么都不曾拥有。
一年前,住在敞亮豪宅里的百合依旧固执地希望买下真由的旧屋,打算修缮后居住。是向竞争对手赤裸裸的侵略和愤怒的表达?是在闺蜜名义下边界不清的占有欲和控制感作祟?有没有可能——在那个秘密花园里记录了一个女人这辈子从未体会过的家庭幸福,承载了那遗失于遥远童年记忆中永无回响的绝望之爱。
6 ) 这种剧情也就发生在日剧里
(剧透剧透!!!这篇影评满满都是剧透!!!!慎重!!!!!!)
好吧 鉴于大家会反感剧透来得那么猛烈我在原文的基础上再加些废话给大家一个缓冲吧。
这一切都是源于嫉妒吧。女二从第一天搬过来开始就嫉妒女主的家,嫉妒女主的身世是在富裕人家;然后开始嫉妒女主有一个哥哥;再开始嫉妒女主有这么好的一个爸爸。
于是她第一个抢的是女主的爸爸,然后是女主的哥哥(男朋友),最后还想要么女孩子的房子。
“这个娃娃只有放在真由家的时候才好看”
“所以你想为了这个娃娃买下她家吗?”
这样无穷无尽的嫉妒,趋近于变态的嫉妒,嫉妒女主是独生子女有快乐的家庭,嫉妒女主的爸爸是那么的优秀博学,嫉妒女主家的房子那么的温馨。所以她想拥有这一切,想要代替女主得到这一切。
所以这一切 都不会有好结果的。现在的女二在认真的思考:“到底现在什么是真由最宝贵的呢?”
这个时候突然明白了这个长达二十年的复仇意义在哪里。-----“我现在最宝贵的是你的儿子,但是他是你亲手送我的,再也夺不回来。”
希望后面两集 真由完胜。
女二号从抢项链到抢男人到抢耳环 ,一口一个我们是闺蜜啊 我只喜欢要闺蜜用过的东西,然后都过去20年了女二还要找女主美其名曰谈心其实是警告她不要跟自己丈夫有染。
讲真这样的剧情能发生在现实社会吗…在原著小说里面,女二不仅跟女主的前男友有染,甚至和女主的爸爸都有染!!而且还导致了女主爸爸的自杀!!因为从小要照顾两个弟弟所以女二号没有得到足够的关爱所以什么都想要什么都要抢,我想换成任何一个人都是一句话回复:滚!
最后小说结局还算让人半满意,女主和女二遭遇事故 女二死了,女一瘫痪了,然后小忠犬一直陪伴在左右。希望电视剧来得再狠一点好吗,让女二再也孤独一点无助一点气得发疯又无处可发好吗!
这种傻逼女人,请让我手撕100个!
不过女主那句:“我只属于你一天,而你的一辈子都属于我”真的霸气到不行!追追追!
还有三集!编剧不要让我失望!让我在复仇中热血沸腾吧!啊哈哈哈哈哈哈
女二活泼明艳,敢做敢要,甩女一十万条街,女一除了开场的少女时期比较纯真,其他时候都是碰一下就晦气的费拉弱者气质,只能说作家的眼力和审美还是很毒的
挺有看头的,爆点很多!不过我自己无法理解女主的方式,把自己二十年的人生浪费在这样的男女身上真的好吗,相当于面对膈应的人二十年,面对这样的人难道不是赶紧走远点嘛,退一步怎样活都比现在好吧。
这剧从容不迫地在表达【要复仇女人就得有钱+会保养】,美嬢嬢什么时候都占优势咯。龙星凉不是很帅,但无所谓,因为气质好呀。PS:看完第二集,建议把名字改成【卧薪尝胆】算了。PPS:第三集---麻烦背景素材用旁白完成好吗?多点小鲜肉和女主的对手戏好吗?吃瓜群众并不care别的内容啊!最终回科科。
我去,养成!简直高能。比韩剧脑洞还大。只有国产剧依然徘徊在小三撕逼跟婆媳关系中
又名《我们一家都爱你》。
我在俩女主发生奇怪的化学反应时,第一个感觉就是nm你有病,滚远点。但仔细考虑起来,我再十二三岁的时候也会很轻易的被强势的人影响。或许少女就是如此,自我脆弱又容易被侵犯,不能理解的变得越来越屈服。
中山美穗简直人生赢家,初恋有柏原崇,忘年恋有龙星凉。
三星半。并非只有噱头,质感很好,可惜闪回过多,矛盾有所削弱,最终话一场奇情化为作家笔下的文字,现实的幻灭与文学构成镜像互补。由内而外都透着唯美感,也只有日本人能将如此劲爆吸睛的故事拍得美幻旖旎,存欲而脱俗。请别纠结在唯美派小说来的伦理剧里霓虹人不走寻常路的逻辑漏洞上了,没意思。
真的牛逼!日本拍这种剧情真的是浑然天成的美而不俗!小鲜肉在闺蜜客厅里出来的那刹那真的get了他的帅!
憋了一个夏天憋出的大招 可以 这个复仇的走位很风骚
我的老公可能还在幼儿园!!!
养成系变态又美味…才发现贤者之爱的女主角是《情书》里的成年版女主角…完全…没认出来…人家高中初恋是藤井树啊!谅哥哥算个屁!养成也要养成柏原崇那种等级的啊!坐时光机回到90年代,让柏原崇演小男生,肥肠完美。可能我心目中韩版贤者之爱,女主郑有美,女二金泰熙吧。
这么文艺的复仇就是我爱的调调。谷崎润一郎啊。这就是日本文学的变态又绮丽之处。话说热评里刷吴磊和刘晓庆的辈分错了好吗?好歹也是吴磊抱着许晴或者宁静又抱又亲比较带感吧!!!
我在初中的时候就明白了一件事,只要这个世界上有男人,女人就不会有真正的友谊,明白这件事让我以后的人生都轻松了很多呢
无脑大龄妇女自慰剧。(取景、画面和摄影多处参考了《忘年恋曲》)
多年后,你若已娶,我若未嫁,放学路上,小心你儿子,给编剧跪了,你抢我男友,我睡你儿子,这个复仇好单纯,好不做作,女主和其他妖艳贱货完全不一样,画面美爆了,太短了,感觉故事还没有说完
本片的正确打开方式:百合其实爱的是女主,并一再向她证明男人(包括他爸)都是辣鸡。而女主真由则一脸傲娇,用20年调教百合的儿子,来证明好男人还是有的,只是你不配。最终整个故事就是一段女女百合的虐恋情缘。
啊啊啊这百年难遇大好的题材居然不上个合法正太!你霓虹不是合法正太遍地走吗!现在这个高低眉长相又轻浮完全没有养成系的感觉啊!!!!!弃了= =
吴磊、吴彦祖、许晴、范冰冰,谢谢~(投资方加油)
想起林夕给Eason写过的歌词,有一句“若无其事,原来是最狠的报复”,还有一句是“但愿能认得出你的子女”。可惜女主还是没有女二狠,最后复仇结果并不大快人心。PS:我也脑补一组中文版卡司:吴磊,俞飞鸿,吴秀波,蒋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