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硕大无朋的寂寥和空虚
看《麻将》那部电影之后,印象最深刻的是男主角说:“现在人们都不知道他是为什么活着,你只要告诉他为什么而活着,他就会都听你的。”(具体的台词不记得了,意思大概是这样的)
蛇舌开篇的时候是让人晕眩的都市霓虹,足足旋转了有一分钟,才固定在人群中,故事的环境就在这一分钟中交代得清清楚楚了。我一样属于在大城市迅疾、冷漠中浸淫长大的一代人,脱离不开城市的喧嚣也逃脱不开她带来的巨大喧嚣背后的荒凉。
吉高由里子,19岁,演出当时,和路易一个年纪。我去回忆,那个年纪,现实与想象之间的冲撞非常强烈,那个年纪,也想去寻找属于自己的活下去的意义。不记得是从哪本杂志上看到的评论,说现在的年轻人没有明确的价值观,对自己想要的不甚明了,但对自己所不喜的却相当清楚。没错,路易也一样,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却对阳光下一家三口的温馨场面分外的厌恶。蛇舌和刺青,当它们都完成的时候,生活还在继续,那么路易还有什么理由好继续下去?
当自己的生命还刚刚开始的时候,你知道它是一条规定死的线路,你只需要像有轨电车一样地驶向安排好的下一站,你绝对会不甘心,会挣扎,会迷茫,会强求和寻觅能够跳脱这一切的线索。而对路易来讲那就是蛇舌,和拥有蛇舌的阿玛。但是阿玛终究还是死了,路易在吞下阿玛爱的证明的同时终于获得了活下去的意义。庸俗一点去理解,是因为他对她的爱吧,或者说她作为他生命的鉴证而活。
虽然不可能完全把握原著作者和导演想要叙述的所有,但就像青春一样,绝大部分青春都是无法言说的。我在十八岁之前,曾经想过自己会活不到成年,并一直这么希望着。但当自己度过那个年纪之后,又抱着一种不甘的心情希望可以从现实中逃离,比如消失在一个不为人知的地方。
这是面对成长,面对未来,大家多多少少会采取的态度吧。逃离现实,迎向空虚。而也许生命本身就是硕大无朋的寂寥和空虚。
2 ) 亵渎圣兽的报应
看完觉得,日本人予爱以痛的本事真是变态的强啊。当然这三颗星是给由里子的,为她出位的表演。只论剧情的话,二星足矣。
本来看前半部的时候还多少带点惊喜,能叫我默默感叹‘哦,日本电影终于不再乏味’总算也有‘慢节凑基础上的耀眼之作了’可惜啊,这种惊喜并没有坚持到最后。
金原瞳的原著虽然得了芥川大奖,但要说特别之处,大概就是书中对当下日本年轻人生活状态与心理状态的双重描写了吧,空虚堕落漠然无助,说有多不堪就有多不堪,仿佛是金融危机下日本原生态集体末落的缩影,不是说‘年轻人是国家的未来’么,有如此‘美好’未来的日本,真是前途堪忧。
故事本身没多复杂,尽管加上了谋杀案做噱头,也还是平平。女主角路易年轻、轻浮,有着所有年轻人都有的寂寞空虚,除了继承了日本人骨子里的终极追寻,追求那种‘活着的感觉’之外,她还有点特别的——‘痛感迟钝’。每天浑浑噩噩,戴着耳机享受无声,把自己隔绝在世界之外。
她与男一号阿玛之间开始的也很仓促,某天在夜店被阿玛的蛇舌吸引之后,她就跟他同居了。cos成年人过家家的日子看上去‘很美’,可终究不可靠,当阿玛为了保护路易搞出了人命之后,很美就不美了。
路易渐渐开始厌烦阿玛小孩子式的爱情方式,转而追求更能令她有‘存在感’的与纹身师阿柴的‘痛苦’恋情以及酒精的安慰。其实虐待狂阿柴说不定更适合痛觉迟钝的路易,至少两人在SM的时候很合拍。估计路易自己也这么想过吧?所以她对阿玛越来越冷淡,在阿玛彻底消失的那天早上,她也只是背对着他,说了句冷淡的走好。
她没想到,那就是永别了。
第二天,像宠物狗一样粘着自己的阿玛不见了,到处都找不到他。沉迷纹身和酒精的路易终于清醒,开始了漫长绝望的寻找。她发现她没法去报人口失踪,因为她连阿玛的真实姓名都不知道!更别提他平常都在哪里打工、交什么朋友、家人是否健在等等,这简直让她无从找起。
她只好求助于唯一联系着她和阿玛的朋友,阿柴。
阿柴表现得相当成熟稳重,或者该说,SM以外,这人一直都很成熟稳重,和路易阿玛比起来完全一副‘大人’的样子。路易哭着找到他,也亏阿柴能压抑住‘看到路易流泪就有性冲动’的本性,还耐心十足的陪着她找人。不过可能是他从头到尾都太冷静了,总是给人琢磨不透的感觉,就像阿玛说的‘有时候我也不知道他脑子里在想什么’。
这种隐隐的不安,在找到阿玛的尸体之后,达到了高潮。
路易注意到一些细节。比如‘阿玛的身体曾经被人强奸’、‘犯人还在阿玛的阴X上插过线香’,留下了种种被虐待致死的迹象。难道这和‘有性虐癖、双性恋、还在店里点线香的阿柴有什么关系么?’难道……
阿柴曾经说过‘我杀过人’那种感觉‘很舒服’。
路易迷惑了,她好像查出了凶手,可又好像没有任何意义了,因为阿玛已经死了,给她两颗牙齿做定情信物的那个傻瓜阿玛,已经死了。
即使揪出凶手,又有什么意义?阿玛不会复活。
舌头上的洞变的更大了,已经可以割蛇舌了。路易对着镜子自言自语‘难道我要的就是这种难看的洞么?’对啊,她要的从来就不是这些伤口、也不是蛇舌,她要的只是一开始吸引她的,阿玛,带她走出‘无声’的阿玛,傻傻的,但是很爱她的阿玛,因为阿玛有蛇舌,所以她也想要蛇舌。她只是想和他一样而已,她只是想更加靠近阿玛而已。她后悔自己没有更加了解阿玛,后悔自己没有更爱他多一点。
可惜一切已经结束了。
阿柴对她说过‘麒麟是圣兽,不能随便纹在身上,会有报应的’,可是她不听,还是执意纹了龙和麒麟。她没想到,报应会应在阿玛身上。
路易于是没有再继续追问阿玛的案子,她打碎了阿玛留给她的牙齿,和着啤酒,吞了下去。阿玛变成了她的一部分,从此永远在一起。
影片从这里开始陷入更深的空虚,路易再次戴上了耳机,隔绝了她与整个世界的声音,她又变成了一个人,但人生还要继续。
P.S 剧中的男3号、4号……不用说了,当我发现他俩的真面目时,笑的满地打滚。
3 ) 温柔的酷刑
看到了高良的某张剧照,一个人坐在轨道入口处看手机,看起来很落寞,身影瘦瘦的.他像孩子一样粗野天真,却温柔礼貌.
所以我去看了蛇舌.
很久以前在书店看到这本书,似乎是一本合集里面收录的,我站在书店里没读完,看了几行只觉得背心发凉,世界又喧嚣又冷寂.那时候满脑子只有暗恋和期末考试的年轻的我肯定不能理解作者的美学.
看完了却很意外地萌了阿柴,如今再找原作出来看,看到金原瞳一直强调的阿柴的声音,阿柴的眼神,全都具有优良的top感的威慑力和引导力,我的确觉得很恐怖-----因为有人真的把他演出来了.arata肤色苍白,笑或者不笑,看你或者不看你,全部都退在自己的空间里,肆意支配着.
有几个动作叫人印象深刻.
送路易出门的时候他粗鲁地抚摸了她的头发,甚至在H时,他也手势温柔地揪起她的长发,辗转而干脆.
在酒馆的时候,他和路易说起想杀了她的事情,路易说如果是你,这样也很好.阿柴抬起自己的右手,享受一般伸开五指,这才缓缓把目光从路易脸上转过去,专注地低声感叹了一句 [巧手]。两个动作之间的间隔落差让人心动不已.
尺度倒真是大.他反手将路易推到一边,低声咒骂[烦死了],动作及其迅速地绑上皮带,手法娴熟地掐上她的脖子.包括轻声的叹息,和那双自始至终难辨神色的眼睛,全部都很微妙地打动着我.
只有粗暴远远不够.他的声音温柔得好像梦境。
在青い车一开始自陈的部分,旁白也是好听到惊心动魄.那是一种自闭的温柔.
少年和残酷的青春,物质时代的情感空洞,贫瘠的肉体,疯狂滋生的破坏欲,这些也许触及到了作者的本意万分之一。但我只看到了纯粹的感官。
瞬间眼泪流出来的疼痛,类似高潮的绝美刺激,被肆意对待的温柔安全感,偶尔小心翼翼的脆弱,以及一条河流的安宁。
或者更简单地说,我萌死了阿柴。
4 ) 安静地分裂
因为偏爱〈旋爱〉里那个古怪的小妮子,把根据芥川奖得奖小说翻拍的电影〈蛇舌〉找来看,没想到一看就被深深地吸引了。黑色禁忌题材电影看过不少,但〈蛇舌〉并不是靠刻意堆积此类元素哗众取宠的片子。片子的优秀一半归功于原著的出色,一半归功于这群电影人对故事的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很惊奇导演是个 70多岁的老头子,他对时下年轻人的形态非常了然,不戴有色眼镜,用最真实的手法来拍摄每一个镜头。
阿玛是个朋克小哥。正如路易所说的,他是外表朋克系内心治愈系,刚出场的时候有点吓人,后面就越来越讨人喜欢。按一般的故事逻辑是,外表很拽的男生实际是只软脚虾。当路易和朋友被流氓骚扰时,我以为阿玛会扭头就跑,没想到他一个挑两个,非常凶猛。对路易却很温柔,捧着怕摔了含着怕化了,细心呵护事事以她为先,也会像小孩子一样依赖她,听她的话,撒娇和吃醋。可是,这样的阿玛有另一面。另一个他有严重暴力倾向,喜欢和男人玩危险的SM游戏,这在别人看到他的第一眼也许更容易察觉,相处久了反而被他的温柔所蒙蔽。
人多多少少都有双重人格,阿玛分裂得很纯粹。他就像硬币,不是正面就是反面。光明面很光明,黑暗面很黑暗。他执意不告诉路易关于自己的真实情况,是希望把路易当作光明世界的纽带。阿玛理想中的路易是个纯真的女孩,只要被他疼爱被他保护就满足的女孩。阿玛想要她永远住在自己的光明世界中,不要涉足黑暗。而阿柴则是路易黑暗世界的主宰。关于阿柴和阿玛的关系,电影中并没有直接展示,只是通过路易脑海中的联想来体现。但是对阿玛最后被折磨得惨不忍睹的尸体有详尽的描述,足以证明阿玛的黑暗世界是如何让人不寒而栗。
路易爱打扮爱玩,人生没目标两性关系混乱,好象没有灵魂一般。其实,路易有灵魂,她是个真性情的人。路易并不人云亦云爱慕虚荣,也不是只会索取不懂付出的自私鬼。她表面玩世不恭无牵无挂,实际上非常看重人与人之间的羁绊。她很孤独,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跟世界貌合神离。当阿玛走近她,成了她和现实世界的纽带。阿玛给她安全感,给她爱,阿玛是她最信任的人。她也爱阿玛,努力保护他,甚至包庇他,并不因为他犯了罪就离弃他。可是对于路易来说像天使一般的阿玛却不告诉她真名、年龄、出身,连他每天去哪打工都不说。最后,他用死摧毁了路易的精神庇护所,让她变成行尸走肉。
阿柴是路易的魔鬼,引诱她偷偷背叛阿玛,把她拖进疯狂的深渊。阿柴在路易完好的舌头上穿洞,在她洁净的皮肤上刻画,肆意蹂躏她被阿玛细心保护的身体。但很分裂的是,阿柴这个最危险的男人却最值得托付。他一脸认真地跟路易提结婚,很羞涩地把自己做的戒指送给她,在阿玛死后成为路易坚实的依靠,把她从崩溃边缘拯救回来。他甚至很正经地告诉路易自己的真名,并且希望能跟路易的父母见见面。这些本该由阿玛来做的事,却是由阿柴来做。
阿柴背着路易杀死了阿玛,但那并不是为了和阿玛争夺她。那只是阿柴和阿玛之间的爱的方式。他想杀阿玛,阿玛也想被他杀,所以他们就这么做了。阿柴内心的黑暗被阿玛消化,所以他在路易面前就越来越展现出光明的一面,到最后甚至可以像阿玛那样和她温馨地相拥共眠,这在路易认识他的最初是想都不敢想的事。路易是个幸福的女孩子,两个男人都愿意把自己光明的一面对着她。当路易得知杀害阿玛的不是黑帮而是阿柴时,她不但不再对警方施压,反而买来新的线香不动声色地帮阿柴掩盖罪证,就像当初袒护阿玛那样。也许有人会觉得路易对死去的阿玛很无情,但事实并非如此。她把阿玛送给她的爱情信物,流氓的两颗大牙碾碎了和酒吞,从此,阿玛的爱永远地和她融为一体。不忘记死去的情人,善待活着的情人,路易的爱是强烈而深沉的。
在这三个主角复杂的关系中,每个人都有背着别人的秘密。阿玛不让路易知道他和阿柴的秘密,路易不让阿玛知道她和阿柴的秘密,而阿柴不但要对双方保守秘密,还要对路易隐瞒杀死阿玛的秘密。其实,每个人都心知肚明,每个人却都佯装不知。这究竟是人与人之间无法超越的寂寞,还是人与人之间无须言说的温柔呢?
吉高由里子作为一个新人,表演得不装不作自然而然。对于这么年轻的演员来说,或多或少是带着本色去演绎,这时候成败的关键不在于演技,而在于本人的独特魅力。吉高身上有种飘飘忽忽与世界疏离的气质,和人物性格很契合。高良健吾表演得不好不坏,长相有点余文乐。 ARATA的表演很有张力。这个模特出身的影坛怪人常在文艺片中出没,很低调也很有才,阿柴这角色非他莫属。片子里还有小栗旬、藤原龙也和唐泽寿明客串,虽然镜头少但很吸引眼球。
有人说片子里“因为痛所以知道自己还活着”这种说法很矫情。我想,简单地把这视为矫情的人,否定了个体的差异性,正如太宰治所言,把每个人都视为同样的,这是一种多么可怕的观念。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内心体验,没有共鸣不等于不存在。想和喜欢的人有一样的纹身图案的纯真的心情,因为世界变化得太快所以想用纹身留住点什么的悲伤的心情,想用疼痛来确定自身存在感的强烈的心情,经历过的人自然明白。虽然我也已经到了有话好好说的年纪,但对于少年人激烈的言行仍旧抱着尊重,甚至在看着他们的时候心有戚戚,毕竟那也是自己的过往。70多岁的蜷川爷爷都能理解青春,凭什么有人要摆出一副倚老卖老的姿态啊!
5 ) 这就是传说中的非主流了吧
日本街头随处可见那种造型特别夸张的人型生物,放在唐朝肯定被孙大圣当做妖怪统统收拾了。我就纳闷儿了这么做有啥意义呢?后来才发现,这真是没啥意义。
本来打算当那啥片看看(你懂的),不过越看越恶心。这片子从头到尾就是在说一女的生活特空虚,感觉自己活着浪费空气,死了浪费土地,觉得干啥都没劲,看着个东西挺好玩的就去玩玩。至于节操啥的早就不知道被抛到哪去了,然后跟同样不知道活着该干啥的哥们啪啪啪。啪的跟呼吸一样都觉得没意思了,乱七八糟的东西也都搞完了,炮友也终于结束了空虚的煎熬往生极乐了(估计也没佛祖上帝愿意接收就是了),然后又开始空虚迷茫了。
总有人喜欢说这是日本经济衰落后的阵痛迷茫啥的,这根本跟经济如何没有半毛钱关系!完全属于信仰问题!不知道自己生活的意义,跟主流价值观格格不入,平凡已经无法满足自己,所以才向往那些旁门左道的东西。说句实话,这就属于闲出毛病来了,要是每天在工地上搬砖14小时,才能吃饭睡觉,还用得着在这蛋疼的搞七搞八么?唯一的念头就是赶快下班吃饭洗澡睡觉吧!
什么样的生存环境,造就了什么样的人,胡图族人认为屠杀图西族人是民族骄傲,纳粹德国认为犹太人是劣等种族,都是病态社会环境造成的,我们应该反思的是为什么产生了这种非主流滋生的怪异现象?如何去根治它?而不是美化屠杀,人云亦云!
6 ) 你的勇气是否流淌如一条湍急的河
你是否曾经这样感觉生活:
潮湿空气萦绕着手腕,炙热空气让自己窒息。
你是否曾经这样揣测生活:
这片苍穹,飞机,飞翔的鸟儿,摇曳的树木,信号,人潮。或许全都是谎言,虚伪。
消逝,消逝,消逝……
Chara唱起歌。
《きえる》—— Chara
朋克、暴力、性爱、蛇舌。你是为了看到什么而来的?过分将目光投注于这些东西,你又准备如何走进路易的心。如果非要执着于作者给你的什么,请听chara唱起的歌。
这只是一个简单的故事。一个女孩,需要寻找一股力量继续去生活。我搜索枯肠,只能恶俗地称其为勇气。在电影中,这所谓勇气的东西,就是蛇舌。
路易的生活是什么?就如同chara那首歌给你的感觉,如同电影里一以贯之的冷色调。冰冷失落绝望。路易感觉不到自己是活着的。就如同她没有姓氏无牵无挂的一个名字——路易。不真实。路易所做的一切,做爱,纹身,弄一条蛇舌,不是叛逆堕落标新立异,只是她需要感觉,强烈的感觉。肉体上的痛疼可以让她实实在在的感觉到自己是活着的,她亲口这么说过。她只是单纯,她追求的方式是那么简单直接。道德观贞操观对于活着,算什么?
你是否在一段百无聊赖无所事事的日子里不知道怎么继续去生活?我是。所以我自以为是认为看懂了《蛇舌》。我相信,很多人都是。路易,亦是。路易选择了蛇舌,一条让自己疼痛的漫长的路,一件让自己一直一直做下去的事情。这样,生活就不是一张白纸了。这样,生活就开始了。这样,电影也开始了。
路易本还是一个寂寞幼小的孩子。她拥抱阿玛,依靠阿柴。她把象征着二人的龙和麒麟的纹身刺在自己的背上。但是,她没有刺眼睛。因为她说画龙点睛的典故,因为她怕两个人会离开他远走。路易这个孩子,简单直接的追求,也简单直接的捍卫。阿玛被通缉,她改变阿玛的形象。阿柴被怀疑,她换掉阿柴的熏香。她只是害怕他们离开自己。那于她,一定跟灭亡一样可怕吧,路易原来一定这么想。三个人永远以一种畸形的方式在一起,就好了,路易只是这样的祈望。但是,阿玛确实还是离开了她,以让她触目惊心的形象。
生活到底是什么。什么到底有多真实。生活到底该怎么进行下去。路易一定有想过,阿玛的离去一定有带给她内心极大的震动。但是,电影里没有细细地说。只是,我们发现,路易变了。路易点上了龙和麒麟迟到的眼睛。她说,一切都不重要了。她已经做好准备,面对一切的不真实。什么都不重要了,她只是依附着阿柴,在生活的洪流里漂泊,走下去,就好。
路易说,她的心里有一条河。到00尺寸的时候,这条河也许会流的更湍急吧。蛇舌完成的时候,路易能不能长成自己想象的样子。
那个时候——
路易,你心里的勇敢是否能积蓄到冲破你的胸膛,
流淌如一条湍急的河水呢?
——以上。
尽管尺度放的很开,但依然看到吉高在放纵之下的清纯
我始终搞不弄得是,他为什么那么袒护那两个男子,即使他们杀了人都在所不惜,好像在她的世界里,根本就不存在对于错,只有“谁能陪伴我”这五个字
剧情就是在无病呻吟 妖孽ARATA要是没那些乱糟糟的刺青 他白到病态的皮肤还是很有爱的
剧情方面无处置喙,与生活差别太大,存在的都有其合理性。可以看到吉高拓宽戏路,做演员而不是花瓶的决心。
舌头上穿孔那里吓坏我了。吉高由里子和高良健吾这俩接这个片是想颠覆小清新形象呢还是当年还没找准定位在各种尝试呢……
我是冲着由里子的裸露下这个电影的~~~
吉高由里子银幕初主演 人体改造 街头混混建国和月 路易,你究竟爱哪一个?
和原著小说一样,把钝钝的痛感做出来了。吉高由里子太适合演这类角色了,尤其是在全裸状态下。嗯。至于摸着JB出场、被揍两拳后疯狂逃窜的小栗旬,算是本 色 客串了。
2010.8.26 C
我再也不想看见吉高的舌头了……
太卖力了,年轻拼的就是一口气,下次再有机会露点,高良健吾,吉高由里子,怎么说也要拿个影帝影后了。
勉强两分,因为女演员裸了。这剧情够无聊的,俩纹身小痞子跟一个姑娘的情感纠葛,穿插了点纹身之类的身体改造戏。我对这些角色没什么意见,但是从他们这里没看到一点有趣的世界观,这种属于无病呻吟了。另外那些纹身图案挺挫的,希望大家选纹身的时候慎重点,这玩意儿不好洗,太暴露审美了
女人爱上谁,就愿意为谁掩盖罪行……阿玛和阿柴,都是双性恋……阿玛是被阿柴奸杀虐杀的……不过出现了个Bug,回放死前画面时,阿玛应该是黄头发了,可是画面里还是红毛儿。原著里,路易在阿玛的葬礼上说,我这个人实在是太不光彩了……
只有噱头可看,浅薄的性与暴力,猎奇的人体改造。真屎。
吉高小姑娘 前途不可限量啊
我都濕了
吉高妹纸白白露了
金原瞳的原著改编,叛逆少女构造暗黑世界。蜷川幸雄早年也曾是前卫叛逆的一员猛将,如此”致青春“并不意外。SM、分舌、打孔、穿钉、朋克造型,均一一呈现,令观众大开眼界。演员三人组的大胆演出,与五年后的《横道世之介》相比,判若两个极端。前者是混沌黑夜,后者是纯净白昼。
這是一部早期安妮寶貝作品。爺爺給小栗旬和身毒丸安排的角色我很滿意。
高良健吾已经把我迷得神魂颠倒了,吉高又全力该露的露该美的美,如此妖娆的ARATA还在二人中间强势插入。故事其实很蛋疼,不过不愧是蜷川,舞台感做的很到位;小栗旬的龙套也太龙套了,人家藤原龙也至少还有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