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本色是发哥电影生涯最知名的作品,可我最喜欢秋天的童话这部作品。
受过情伤的美丽的十三妹和混在底层的船头尺,看似不搭调的不同世界的两个人在生活的磨砾中慢慢靠近,两个人都在努力,心底有爱就好。
可能觉得两个人分开不再重逢才是爱情,缺憾是美的,最终在一起显得直白浅显。可是两个人势均力敌了可能爱情就走远了,不管贫穷富贵,无论年轻年长,开心就好。
故事是简单的故事,但是能将一个简单的故事说得既温情又幽默,能让观众发笑又而非恶搞,真的就是导演编剧演员等一众人的功力了。所以,《秋天的童话》也就成了经典。好的电影标准就是这样吧,隔了十几年,依然能够触动人心,仿佛这些人,这些事,这些感情,每天都在我们周围发生,或者我们身上都能看到类似的影子。
一开始船头尺去机场接为了男朋友前来美国求学的十三妹,大声喧哗,冒充日本人,对着警察说着荒腔走板的日语,我忍不住笑,想起三毛的书中,她要是做了什么小坏事,比如偷看阿拉伯女人洗澡,也是栽赃在日本人头上。之后他开着破车用各种语言和外国阿飞对骂时,更是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一个热心的小混混的形象。
当船头尺渐渐地爱上十三妹这个茶煲时,空气中缓缓地流淌的情愫让人感动。
他和十三妹俩人坐在马车上,一句话都不说,并没有身体的接触,但船头尺的眼神始终黏在十三妹身上,不舍得移开一分半秒,无限的浓情。
回到屋里,十三妹微醺,脸色绯红,船头尺望着她,几次都待吻下去,却又不敢。回到屋里躺在床上抽烟,氤氲的烟雾缓缓上升,一直升到吊灯处,升到绿色的天花板,无限惆怅。
早上起来,船头尺为自己订下三大规条:戒酒戒赌戒烟。五大目标:学海无涯,为勤是岸;椤完绿卡椤金卡;着鞋要着袜;英文讲Grammer;想做就去做,船头爱茶煲。
他想了想,又把“船头”二字擦去,改写成“有人”爱茶煲。本来五大目标让我乐不可支——能够把这五个目标串在一起,真不容易啊。可是看到船头尺想爱,却又不敢去爱,小心又谨慎的样子,又忍不住同情他。
十三妹也知道船头尺爱她,但心里不敢接受这份感情,她写信和好友袒露心声:跟他在一起,我觉得一点拘束都没有,但是有一种男人,你很中意和他在一起,但是要你嫁给他,你又不想。我们是两个世界的人,如果有一天发现大家不合要分开, 我们都会受不了。
影片的最后,编剧是好人,让发哥穿一身西服,有模有样地当着餐厅的小老板,出现在十三妹面前。
最接近现实的版本是剧情在他们分开时候结束,但这样就不是童话了。美好得不像是真的,才是童话。
发哥年轻的时候真的是有一股清爽的英气,至于钟楚红,圆润的脸庞,一种很舒展的美丽,偏一笑起来还有两个小酒窝,让人相信上天真的是眷顾一些人的。
里面大家说的一些半土不洋的英语颇为搞笑。发哥在向警察解释他不是黄牛党时拼命地说,I am not a yellow cow,I am not a yellow cow.可怜的美国警察当然不知道他在说啥,发哥急了,比划着说,You talk is yes talk, I talk is no talk?!意思是你说的就都是对了,我说的都是不对的?!冲着别人喊让路时大叫,Hot Water,滚水~Hot Water~
秋天的童话低缓、含蓄,没有激烈场面,没有大风大浪,如同一篇平实的记叙文般徐徐展开。清新且温馨的画面,宛若一高挽发髻的秀丽女子,眉如远黛薄施脂粉,端坐在春风杨柳下,将一个童话般的爱情故事娓娓道来。
一个邋遢不斯文没气质的半老男人,在美国一家不怎么样的酒店里做服务员,“船头”;一个双瞳翦水顾盼生情的女留学生,“十三妹”,八杆子打不到的远亲关系使得他们住在上下楼,乍看起来似乎不应该有什么交集。
船头没事爱赌上2把以平衡心理,但也有一个小小的梦想——在海边开一个小餐馆,每晚收工后坐在海边喝喝啤酒吹吹海风。十三妹是他的远亲,刚刚来到纽约留学不久就告失恋,魂不守舍的差点煤气中毒,幸好船头救了她,在后来的日子里他叫她茶煲。船头表面大大咧咧,内心却丰富细腻,冷冷的天气里给茶煲买来歌剧票,因为她要赶着去给人看护小孩,而没有说出来;去她工作的饭店捧场花掉了200美元,有点心疼,没办法,他常常自嘲什么都没有只有自尊,在他的陪伴下,她渐渐习惯了纽约的生活,并对他产生了好感。
他们情愫渐生,在海边谈起那个希望中的小餐馆,他偷眼瞟她,自卑又心酸的说也许你也走了,她说,也许我还会在这里哦,他按捺着心头的窃喜说,那就一起看海喽。从海边回到住处,气氛突然变得尴尬而微妙,两个人扭捏不安的扭动着身体没话找话说,想逃避什么又似在期冀什么,弥漫在两人眼角眉梢的情意阿,四处飞散,暧昧的我等脸热耳热心跳加快,没有激情却胜似激情。
面对女貌男不才的感情,茶煲困惑又犹豫;面对迟来的爱情,船头自卑、腼腆又自尊,彼此的差距让他们欲说还休,终于他只能是看着楼板抽烟到天明。十年前,我一度不忍心看这部影片,因为发哥在这里胡子拉碴不修边幅几无魅力可言,面对心仪的女人,自卑到斜眼偷偷的瞟,情意暧昧时手足无措,其气韵与文强与小马天壤之别,几年前,我由衷感谢张婉婷导演选则发哥出演这么一个角色,让他有机会证明自己的多面演技。
他卖掉车买下她心仪的800美元的表链,喜滋滋的往回赶,奔跑着,跳跃着,沿途遍洒他满溢的喜悦,一串串的挂在树上,飞上枝头,不料回到住处,迎来的却是茶煲的告别,他呆愣又似乎了然的表情让人心疼,她送给他一个生日礼物,随车绝尘而去,他打开发现是那块表,酸楚、怅惘又似乎隐含希望……
不久之后,她旧地重游,看到了那个她起名为SAMPAM的小餐馆,他着装适度说英语讲语法,一如他曾经写在镜子上的自律条例,他们相视而笑。
童话之美在于其纯净,童话之更美在于其建立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童话之最美,船头爱茶煲,茶煲爱船头。
看过《秋天的童话》,再看其他爱情片,感觉都跟小孩子过家家一样幼稚了。
这部电影是1987年上映的。那一年,周润发33岁,跟电影里的船头尺一样大。那一年,钟楚红27岁,不施粉黛却依然美艳不可方物。那一年,陈百强还健在,英气逼人。那一年,我才念小学四年级……
那是一个纽约的秋天。
他是船头尺,她是十三妹。
他是个餐馆跑腿的伙计,她是个被男友抛弃的小女孩。
她23岁,他33岁。
他说,女人都很麻烦,所以,女人是茶煲(Trouble)。
于是,她叫他船头,他叫她茶煲。
然后,两颗在异乡漂泊的心碰撞到了一起。
最后,船头爱上了茶煲,茶煲也爱上了船头。
可是,他们是两个世界的人……
一个看似平淡,却刻骨铭心的故事,完美的就像个童话——一个秋天的童话。
在童话的结局,王子和公主从此都会过上没羞没臊的生活。可是这个发生在纽约的秋天的童话,在两人重逢的那一刻嘎然而止,给人留下无限唏嘘。
周润发在片中的演技简直无可挑剔。那眼神,那表情,还有那动作,完全就是一个面对爱情手足无措的初恋的老男孩。而那赵本山式的步伐,更是将一位在纽约打工谋生的底层华人演绎的栩栩如生。
跟现在长发飘飘骨瘦如柴瓜子脸的竹竿式美女不同,钟楚红的美是一种纯粹的中国式古典美:浓眉大眼,脸色圆润,可是不施粉黛却已惊艳四方。片中她和船头产生争执之后那心虚的眼神可爱之极。
片中的一些台词也相当有意思。比如船头尺评价外国歌剧,说是“老外唱大戏,难听死了”,可是事后却偷偷的去买票,还明目张胆的插队。十三妹请他吃披萨,船头一边说“外国葱油饼有什么好吃的”,一边吃的很开心。船头宽慰十三妹的时候说:华盛顿说,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十三妹问:这话是华盛顿说的吗?船头说:不是华盛顿说的,那就是孔子说的,反正是他们其中一个说的……我笑喷。
影片的音乐相当的唯美,是著名音乐人卢冠廷的作品,主题曲由吕方演唱。还有片中那首钟楚红唱给小女孩安娜的儿歌,非常好听:在森林和原野是多么的逍遥,亲爱的朋友啊,你在想什么……我曾一度把它作为手机铃声。
第一次看《秋天的童话》是在很多年前,央视六套的电影频道播放的。后来又买过DVD。如今蓝光发行了,再一次回味,依然被感动。
此片没有吻戏,没有脱戏,没有床戏,非常的唯美纯情,纯的一尘不染。不像现在,好像少了这些激情戏,都不知道怎么拍电影了。事实上,真正的好电影是不需要拿这些作为噱头的。
《秋天的童话》当年获第七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奖、最佳编剧奖、最佳摄影奖,并获得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原创配乐的提名。发哥凭此片获第二十四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主角奖。
面对白富美的十三妹 屌丝混混船头尺只能将爱藏在心中 不敢说出来 直到影片最后交换礼物的那一刻 后悔已晚 船头尺发奋图强 希望自己能配得上 终于有了自己的事业 并且在心上人喜欢的地方遇到心上人 真是美好的童话 本文艺片助周润发拿下第一座金马影帝 也入选本人最喜爱文艺片之一
红姑的性感是那种健康到毫无痕迹、自然到理所当然的,她的美丽是在美丽的概念还未被扭曲之前的真真切切。
情节相当俗套 但结构是精细的 比王家卫更早使用“水手”作为身份认同缺失的意向 虽说对这一角色的刻画并不深入 不过整部电影的成长 浪漫 以及最后的遗憾都围绕着两个人身份微妙的转换而展开——水手变成了守望者 因其找到了得以锚定的爱与认同;高潮处以车交换表链并不仅仅是为了服务于欧亨利式的结局 考虑到她在纽约的一切都从他的车开始 车是两个人连接的桥梁 卖掉了车也便象征可能性的彻底断裂 换来的表链一面是错失的默契 一面是只能用以纪念的souvenir 这也就意味着只有在未来的某个时分才会想起 想起便是惘然——如同最后的海滩;融了太多伍迪艾伦梗 真就有点纽约味道
「童话」到无法理喻啊,钟楚红到美国可是去读书的,结果一格表现读书的画面都没有,仅仅是拍了几本书……
中午又重温了张婉婷的移民三部曲,这个架构在“麦琪礼物”故事上的电影,透露的却是异乡漂泊和苦中作乐的温馨——这是张婉婷擅长的唯美,刻画的大时代的小人物每每总能打动我。
30岁男人的初恋还能那么美;电影里的钟楚红美的没话说;有一种男人,跟他在一起你会很舒服,当时不会嫁给他,不过也许以后会嫁给他。
春刚朦胧,夏太浮躁,冬太冷冽,秋天的气息刚刚好。独处一室太浓烈,相隔数里会淡漠,上下楼层的缘分刚刚好。飞蛾扑火的爱太急,欲言又止的爱太慢,表和表带的无声告白刚刚好,就如同童话里的浪漫刚刚好的如此纯粹。
如果真是对的,哪里会那么容易错过
也曾有个暗恋的姑娘突然搬家让我伤心不已,可是我至今没有自己的Sampan……
很经典 发哥和钟楚红真是男帅女美 演技好 令人惊艳了
童話,一生有一次便夠。偶爾上心頭,亦苦亦酸亦甜。
船头尺一角本拟许冠杰,后因张婉婷坚持改为当时还未大红大紫的周润发,事实证明发哥符合小马哥和船头尺这样既流氓又绅士的形象。红姑质朴清丽亦颇为动人。编剧依然是细腻的罗启锐。移民故事总是新奇又共鸣,辛酸又温暖,自然光效下的纽约街头弥漫着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麦琪的礼物令人会心一笑。
船头尺:“阿伦哪有讲过, 阿伦只讲过‘这陷阱, 这陷阱, 偏我遇上’嘛~吹牛B!” 原谅我 记得最清的竟然是这个 哈哈哈 笑趴了当时 喜欢的一部片 但若再看 也只是因为Danny
拍的像一帧泛黄的信纸
不论在什么样的境遇,相爱总是好的。不知道为什么听到船头说table for two的时候我会哭得那么惨,可能只当我看电影的时候才意识到自己是孤独的,不被爱的。我现在每天谈两个小时的恋爱,和电影。你知道,电影永远不会负我。每当一个结尾,哭一场,祭奠一场爱情的结束。
当中船头尺也屡遭不顺,两人互相帮助之余,船头尺也爱上了李琪……
钟楚红这样的女子现在的演艺圈你找得出来吗
不煽情、不做作,点到为止、意犹未尽。缓缓流淌的配乐、美丽如童话般的秋景,一朵朴实的爱情花在盛放。
发哥无敌。身为女子,越早受伤,越早恢复元气。俗气的故事,却拍的真诚感慨。
一个可以倾尽所有只为博你一笑的男人,只要你高兴,他就感到莫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