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一个励志故事
没有最后的绝地反击,没有最后的力挽狂澜,克林特伊斯特伍德选择用一种看似毁灭的方式诠释了他对生命的看法。
什么是完满的生命?在导演眼里,能够为梦想拼搏一次,人的一生便圆满了,无论结局如何,至少he got his shot。每天都有人死去,拖地的,洗碗的,也许他们有着安稳的生活,健康的身体,但比起那些受过伤、甚至将要死去的“战士”,哪样的人生更有意义呢?就算“战士”今天就要死去,你知道他的心里会有什么念头么?他会想:我觉得我干得还不错。
2 ) Mocuishle—我的血肉
这是我爱的一部电影,也是到目前为止最让我感动的一部电影,到现在才介绍给朋友们,是因为,一直不知道要怎么样去表达我的感受,曾经想了很久,现在只好摘录了一篇影评,加了一点自己的理解,变成了下面的文字,不足以表达我的感动的万一,一直觉得,这是一个男人所能爱的极限:
这是一个关于爱与痛的故事,一个关于失去的故事。
倘若一个人已然习惯了命运的嘲弄,习惯了他人的离弃,这样一直到死,死水也没有泛起微澜,平静也会相伴。如果命运跟他开个玩笑,让干涩的盐碱地遭逢春风化雨,开出花来,又迅疾摧毁这生机,他当如何?
弗兰基的职业是拳击教练。拳击的要领与我们习惯的相反,要击出一记重拳,先要后退一步。这种悖反延伸到整部影片,我看到命运给弗兰基开了一个又一个残酷的玩笑,几乎他所有行为的结果都与他的愿望相反。弗兰基想保护自己的拳击手,他训练了威利八年之久,一直不让威利参加头衔赛。他害怕因准备不足而失败,而毁了威利的前程。可威利不能再等下去,他跟了一个能让他打头衔赛的经纪人,离开了弗兰基,带着弗兰基教给他的全部技艺。
想要保护的,保护不了,就象他当年不能保护艾迪一样。弗兰基的谨慎源于他内心的悔咎。当年他作为训练助理无权中止比赛,以致艾迪失去一只眼睛。这隐痛横亘在他心上几十年,他看着艾迪的眼神都带着痛悔。
他心上的另一道隐痛是女儿对他的拒绝。几十年了,他一直给女儿写信,可每一封信都是原封不动的退回。他已习惯了打开房门拾起地上的退信,习惯了打开衣柜把它们放进顶层的一个小匣子里,整整齐齐。
简陋、封闭的训练馆就像他孤寂的内心一样空阔、寥落。无所安放。几十年不用的速度包就像他早已收拾起的万丈雄心。当他第一次听到麦琪的受训申请,他本能的反应就是拒绝——我不训练女孩。
后来弗兰基对神父说,你不知道训练她是多么难。别的拳手会照我说的去做,可麦琪她,总是有自己的主意。
对于一个三十岁的、以前从未接触过专业训练的麦琪,他真的是很认真的教,怎么出拳出击,怎么躲闭防备,到平日里应该吃些什么,麦琪象个初生的婴儿一样,所有的一切都需要耐心的去教,而且——她还那么的不听话。磨合与交融不仅是技术上的,也是心灵上的。从麦琪问他可有亲人开始,到他开车送她去探望家人。麦琪的孝心母亲并不领情,反倒担心住着这样整洁的房子就不像贫民就领不到福利金。车里,她告诉他,在这世上我只有你了,弗兰基。他沉默片刻,调侃道,是啊,在你找到新的经理人之前。
点点滴滴的细节融汇成一件礼物——他给她的绿色真丝战袍,一个名字——绣在战袍上的高卢语Mocuishle,一个愿望——买一间小屋,二人共有的小屋,在小屋里吃着手工制作的柠檬派,感觉就像上了天堂。
她在他的精心调教之下,爆发出惊人的潜能,征战四方,击倒面前的一个个对手,几乎都没有超过一个回合。就这样,她迎来了一生中最重要的比赛,挑战女子次重量级世界冠军,均分出场费一百万美元,不论胜负。
她渴望对手,渴望胜利,她披着绿色战袍在观众的欢呼声和风笛的助威声中登场,回应她的激情,是对面出口的一个巨大的阴影耸然而立,森然逼近。如死神降临,要吞没她绿色的生命。
意外发生的时候,弗兰基呆住了。致命的意外,她脊椎断裂,全身瘫痪,不能自主呼吸。
谁的责任?谁来承担?
后来,弗兰基像个孩子似的责怪艾迪,是你要我训练她的。他想逃避内心的责问。麦琪在病床上反省,说自己忘了弗兰基说的“时刻不忘保护自己”,不该转身,不该把手放下来。
实际上弗兰基最清楚意外的本因。他眼见对手手法下流,麦琪处于劣势,叫麦琪遮挡裁判的视线去攻击对手的敏感部位,因此占到上风。对手趁麦琪不备,偷袭以致酿成惨剧。不义之举就像飞去来器,打击对手的同时也会反过来伤到自己,倘若这一股力道反弹自精于此道的小人,其后果是毁灭性的。弗兰基的痛悔没有写在脸上,而是噬咬着他的内心。他选择的结果,伤害的不是一只眼睛,而是一个生命,一个他至爱的生命!
艾迪告诉弗兰基,他对自己的建议并不后悔。有多少人庸碌一生,对自己说,我从来没有成功过。
麦琪对弗兰基说,我尝过成功的滋味,那一刻观众喊着我的名字,你给我的名字。我是挣扎着来到这个世界的,现在又挣扎着离开。求你,我不想让他们把我拥有的从我身边一点点的拿走。
我不知道眼见至爱随着崩裂的地表一点点的沉陷下去,自己却不能引手相救,那是怎样的一种绝望。
他最后终于告诉她一直追问的Mocuishle的意思——意思是我的至爱,我的血肉...
这时,我看见了麦琪的眼泪。
眼见弗兰基拔掉她的呼吸器,把肾上腺素注入她的输液管,我仿佛看到一个好不容易修复的、完整的个体生生撕扯成两半,甚至,听到肢体撕裂的声音。当他走出医院的大门,那已是割裂了另一半的残损的躯体。我不知道,他是否有足够的时间疗救自己。
毕竟他的黑夜被另一个生命照亮过,毕竟他的寒冬被另一个生命温暖过,我不知道是否还能要求更多。
3 ) 这样的结局算不算圆满?
第一次看完这部电影,就很想写些什么,因为心里有很多什么,却不知写什么。
今天也算找到了时间,一个懒觉后,又重温了这部片子。原本只是想走马观花式浏览过,却不料自己又重头看过了。这是不是就是很想再看,虽然重复虽然知道剧情,依旧被吸引着的感觉?
第一次是在上周六的晚上,一个人,自习结束后。没有太多期待,于是得到了许多震撼。这片子打破了我的生活作息,一气看到了两点,才带着许多思绪许多感慨睡去。
麦琪是很有魅力的!她不漂亮,在被弗兰基训练前也一点不出名,没有显赫的家世,相反有一群自私自利而又好吃懒做的家人。
“我32了,邓先生。我在这里庆祝,我又花了一年的时间洗盘子和当女招待。我从13岁就开始干这些了。根据您的理论,我在37岁前打不出一记像样的拳。打了这个梨球一个月,一点进展都没有。我现在认识到,上帝的现实也许就是如此。另外的现实是,我的哥哥在监狱里,我的妹妹假装自己的一个孩子还活着,诈骗福利金,我爸爸死了,我妈妈有312磅重。如果我还有理智的话,我应该回家去。找个二手的活动房屋,买个炸锅,再来点夹心饼干。问题是,这是我唯一喜欢做的事情。如果对于拳击来说我太老了,那我就一无所有了。这下你满意了吧?”
最开始的震撼是来自于这段话。喜欢电影,因为它能在短短的时间里,用对话、动作和场景,将一个个人物的经历刻画得如此深刻,将一个个故事描绘得如此动人。这段对话也是片子里少有的关于麦琪身世的体现。看着字幕,我放佛看到了另一个自己。或者说她影射到了许多人都有的不如意。现实没有预先为她开了一扇窗户,一扇看得到希望看得到阳光的窗户。她唯一能做的就是追寻着梦想,自己找到了弗兰基先生,执意希望他能训练自己,能让自己喜欢(唯一喜欢)的事证明自己不是垃圾。她的情况,比许多观者糟了不知多少倍,而她的坚持和毅力也比我们多出了千万倍。
弗兰基先生是个很奇怪的家伙,优秀的伤口护理师,优秀的拳击手训练师。每天都到教堂去,搞得神父对他很不耐烦。为女儿祈祷,每周写信给她,却总是“退还发件人”。热爱着拳击,却又总是很诗意地读着书,学高卢语。对于他,即使是看过了第二遍,也不能完全理解这个角色的含义。就是这样一个固执而又优秀的人,也被麦琪的执着给打动,终于训练这个“女孩”。
然而,对于一个有天赋有坚持有性格的女孩子,老天爷给她安排的结局完全超出了我的想象,悲剧从那个臭婊子妓女比利违规从麦琪背后给了她一拳后开始:这卑鄙的一击和那未来得及拿开的椅子,让麦琪的脊椎断得彻底无法修复。
曾经在拳击台上三下五除二把对手击倒的风光拳击手,到现在必须得由氧气管24小时输入氧气,全身无法动弹,无论做任何事都要一大帮人手忙脚乱好一阵子,甚至连坐到椅子上也得花上个把小时的废人,麦琪说了一句话“我下半生都得这么躺着了。”看到这,我心都碎了。
妈妈也经常说起类似的话,她问我,如果妈妈一直都好不起来怎么办?她问我,为什么她的右边眼睛睁不开?为什么越来越看不到了?她也说,自己不行了,要让我们像照顾婴儿一样照顾她。当弗兰基看着一群看护人员忙前忙后将麦琪从床上放到轮椅上,他的眼神让我想到了当初的我,还有我妹的,我爸的,所有看到我妈那样子的人。记得一次回家拿饭,回到医院一进病房,就看到护士们全拥在妈妈的病床前,妈妈浑身发抖,护士们也许在给她打针也许在测量什么,其实我根本不知道他们在做什么,只知道那时我什么想法都没有,完全傻了!
麦琪请求弗兰基结束她的生命,弗兰基立马回话“想都不要想。拜托,别求我。”
神父终于愿意听他说话了“她现在想死,而我只想把她留在身边。我向上帝起誓,神父,这样做是犯罪。让她活下去,实际上是在杀死她。你明白么?我怎么样才能克服?”
“你不需要,你不要插手,弗兰基,把她留给上帝。”
“她没有求上帝帮忙,她求我帮忙。”
“23年了,我基本上每天都能在弥撒上见到你,弗兰基。只有那些为了某些事不能原谅自己的人,才会这样频繁地来到教堂。无论在你身上背负了什么样的罪,都无法和这个相提并论。忘记上帝,天堂和地狱吧。如果你那么做,你会迷失的,深深的迷失,深到再也找不会自我了。”
“我想我已经是了”
我一直不知道神父到底是赞同弗兰基去做,还是不赞同。只是他最后做了,告诉她“Mo cuishle”的意思是“My darling, my blood”,然后拔掉她的呼吸管,为她打了肾上腺素是需要量的好几倍的一针。然后没有人找得到弗兰基了,他不知道是到了曾经和麦琪一起憧憬的小木屋里度过余生,还是怎么了。故事的结尾就是这样。
是什么让弗兰基最终决定帮麦琪解脱?是麦琪对已如废人的自己的无法忍受,是她一次一次地试图自杀还是神父的话暗示着什么?我一直想不透。能知道的就是那个平静的场面告诉我,麦琪安静地睡去了。她比妈妈来得好,因为妈妈到了最后还是极度痛苦的,癌症疼起来是如何地让人生不如死,就连止痛药也止不住疼痛。她在扭曲挣扎中离开我,无法言语,就那么抽泣着。
我们最终还是失去了妈妈,即使我们疯狂地想留住她。就像在看到插着呼吸管的麦琪,我总希望编导可以安排一个神医帮助麦琪好起来,即使不能回到赛场,也可以像个正常人一样,能够自理,能够简单地正常生活。就像我跟妈妈说的,如果不能消除身上的坏家伙,即使带着它们,只要能安稳地活着也好。但这任何一个想法都没有得到满足。
妈妈和麦琪也许都到了天堂了,一个我们都希望以后可以去,现在却一点不想去的地方。究竟那里是不是逃避苦难的地方?就像东仔和小不点说的,那也许是种解脱?没有人能告诉我这个答案。我一直放不下。跟弗兰基一样,我只想把她留在身边!
可是,老拳击手一直说着机会。麦琪感谢弗兰基,因为弗兰基给了她机会。弗兰基得到解脱,因为他给了自己机会。老拳击手的安慰是有了一次拼搏的机会,遗憾却是这个机会让他不再与任何机会。这是怎么样的纠结?
或许,妈妈虽然没能晚年享清福,但我们都爱着她。就像麦琪,虽然没能将婊子比利打到趴下不能再起,但她却拥有并把握了这个机会。她告诉弗兰基,我想要的都得到了,现在这样不是我想要的。
也许,已经圆满了吧。
4 ) 拳击到底是项什么样的运动?
拳击到底是项什么样的运动?在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眼里,是跟人生差不多的一样悲惨痛苦的自我修行,而且很难说这种修行到底有没有意义。麦琪,生于一个烂泥一样的家庭,30多岁还在当女招待,只能把客人吃剩下的牛排带回家当晚餐。生活对她来说有什么意义?上帝赐给她唯一的礼物就是:她爱上了拳击,并且略有天赋,还遇到了愿意教她的人。但她又得到了什么?一些无关痛痒的胜利、陌生人片刻的欢呼,最后全身瘫痪躺在床上,咬舌自尽而不得。值得么?甚至没有什么高潮似的胜利,甚至只是遇到一个肮脏的婊子,被她在愤怒中偷袭了一拳,就这么毁了。轻飘飘的。
我问朋友,为什么有人会爱拳击?伤痛就不必说了,有时候更严重:弗里曼丢掉了一只眼睛,还有那些脾脏破裂、毁容、被打个半死……究竟乐趣何在?朋友说:“就跟所有的运动一样有其乐趣。当他们击中别人时更是无限的乐趣。”电影里说这是一项关于尊严的运动:要想保持自己的尊严,就必须剥夺对方的尊严。如果仔细想,或许拳击是把人生问题表面化的一次尝试:承受住伤害、击打对手、在每次击打中获得意义。
不妨把麦琪的生活与她的妈妈互相对照着看。她的妈妈或许根本就不会受什么伤害:当女儿给她买房子的时候,她只是惦记着会不会取消自己的福利金。当女儿全身瘫痪插着喉管躺在床上的时候,她带着另外两个孩子去玩了几天迪士尼乐园才来看她,而目的只不过是为了让她签法律文件把房子转到自己名下。她活得挺好的,又懒又无所谓,体重300磅。看不出她的人生会出现什么悲剧,即使你认为她的人生本身就是一个悲剧,但谁又不是呢?没人能够评价她,除非你说她不爱自己的女儿,这也不是什么罪。如果非要二选一,你选怎样的生活?麦琪的?她妈妈的?别一口咬死麦琪的,你说不定本质上就是在过她妈妈的那种生活啊:避免一切痛苦和损害,活着。
如果说伊斯特伍德那个角色具有神性的话,就在于他对一切都充满愧疚:对弗里曼,为一个不是自己的过错难受了23年;对女儿,坚持给女儿写信忏悔,每天都去教堂;对麦琪,当牧师告诫他不要帮助麦琪自杀的时候,因为“你会彻底的迷失,再也无法回头了”,他还是深夜潜进医院,拔掉了她的管子。这当然会带来更多的愧疚。他对弗里曼说:都怪你。但他知道他没法责怪任何人,他看着麦琪妈妈的眼神也没太多愤怒,更多倒是无奈和怜悯。他们一起跟命运战斗,然后输给了它,这件事没什么好抱怨的。那些总觉得自己可以在交战中侥幸存活下来的人,也不过是一时的乐观罢了。
练习馆那个不知道冰块是怎么被放进瓶子的丹尼尔就跟我们似的:直到被揍得鼻青脸肿才知道自己根本不会打拳击。然后过了很久之后,他又出现在了练习馆,说:我明白了,每个人都会输。
如何赢得人生并不是一个命题。如何输掉才是一个合适的命题。在注定要输掉的人生下如何生活?拳击场上没有赢家:不管什么胜利都伴随着痛苦。而这或许正是某些人热爱拳击的原因:更真切地感受生之意义。很多人不知道生命是场必输的战役:你会痛,会老,会死,会失去一切。但你依然可以成为一个英雄。这就是这部电影最励志的地方:它不讲胜利,它讲的是如何失败。
5 ) Lines
If there's magic in boxing, it's the magic of fighting battles beyond endurance, beyond cracked ribs, ruptured kidneys and detached retinas. It's the magic of risking everything for a dream that nobody sees but you.
如果说拳击有一股魔力,那么这个魔力就是打斗时超越了忍耐,超越了断裂的肋骨、撕破的肾脏、脱落的视网膜。这个魔力就是为了一个只有你而别人看不到的梦想而付诸所有。
靠……我翻译得好烂……
继续
Don't say that. Maggie walked through that door with nothing buts guts. No chance in the world of being what she needed to be. It was because of you that she was fighting the championship of the world. You did that. People die everyday, Frankie - mopping floors, washing dishes and you know what their last thought is? I never got my shot. Because of you Maggie got her shot. If she dies today you know what her last thought would be? I think I did all right.
别这样说。Maggie当初走进门的时候一无所有,只有勇气。没有在这个世界上成就她所愿的机会。是因为你她才能参加世界冠军比赛。是因为你。每天都有人死,Frankie,拖地的时候,洗碗的时候,你知道他们最后一刻想的是什么吗?我没有我的机会。因为你,Maggie有过她的机会。如果她今天死了,你知道她最后一刻想的是什么吗?我觉得我干得不错。
个人认为这两段话,一头一尾,提炼了影片的主题。
Clint电影的色调就是让人喜欢得不得了。
被美丽的台词感动着。
6 ) 短
短评写不下了,虽然都是废话,但是我今天有点懒,不想选删哪几句去发了,嘿嘿~
我真的太吃东木这一套了,每次都搞得我从头哭到尾。边擦眼泪还要边做作的大声叨叨:“妈的,好好哭哇!”
以前看过一遍,但是似乎是一点印象都没有了。人的记忆力真的是很奇妙,脑容量就那么点样,好多事情,多重要的事情也会再也想不起来。所以去年年底手机坏了,一年的照片都被搞没了,让我难过了好久。因为好多事情,平日里忘了,可一看照片还是能感受到当时的心情。
但是忘记也不能完全算一件坏事呀,好多事情都能有新的体验了。每一次重看喜欢的电影,都能像看第一次那么喜欢。每一段交流,都能像最初那样真诚。想想很美好的,就像小孩儿一样,每天都是新的东西,时间过得好慢,只想长大。但如果一直处于这种状态,也是会停滞的。我们是需要忘记,但也需要想起的,虽然带来的那种消逝感是很让人不安的东西。
第一次看这部片子,我八成也哭的很惨,但那种难过是因为无法接受的痛苦。现在却是因为能够理解到一点,为什么主角他们会这样选择,所以被感动到难过。我最近也在像小的时候那样,随性一点,想做什么想说什么,都会那样做,真的会快乐很多,虽然有时候会感觉自己脸皮真的超厚哈哈哈。并且我真的好懒好慢吞吞,只有在简单的事情上会这样。比如最近在勇于和现实生活中碰到的路人聊天,发现真的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哎!但关于学习就没有那么大的行动力哈哈哈。人真的比书本有趣多了。(不,我就是懒,还爱找借口而已)
倘若一个人已然习惯了命运的嘲弄,习惯了他人的离弃,这样一直到死,死水也没有泛起微澜,平静也会相伴。如果命运跟他开个玩笑,让干涩的盐碱地遭逢春风化雨,开出花来,又迅疾摧毁这生机,他当如何?当他的黑夜被另一个生命照亮,也是一种补偿吧。
結局一點也不商業.good.
片名以及一直到最后一场比赛一半的时候,我都以为这又是一部标准的好莱坞流水线美国梦作业片。结局点亮了全片,她输了,但电影赢了。
几乎没有解救之途的人生。解救之路存在于痛苦和拳头和爱。如果你一直躲闪,则永无机会。
除了“tough"我想不到其他词来形容这部影片。它绝不是单纯的拳击电影,换句话说之后的拳击电影也很难再超越这个高度。它用一种非黑即白的果断方式处理一个黑与白之间的灰色区域,所有的碰撞都是果敢而刚硬的。因此电影在最强势坚硬的外表下诠释了最柔软动人的人性。
很悲伤的电影, “My darling,my blood.”
这辈子最最珍爱的电影之一,而伊斯特伍德大叔个人占去两部,另一部是完美世界
麦琪从始至终她总是微笑着,当她第一次见弗兰奇的时候,当弗兰奇不训练她的时候,当弗兰奇开始训练她的时候,当她比赛赢了的时候,当她受伤的时候,当她死前一刻的时候,她总是微笑着。
通常情况下,故事只讲到功成名就那一段。但大部分时候从瘫痪时候开始的全部才是人生。
[Don't let me lie here till I can't hear those people chanting no more. ] my darling, my blood, I have to let you go. 全能3项Clint Eastwood连配乐都写的好好听哦TvT……催泪励志No.1呢
还是无法忍受Clint Eastwood的电影太过冷峻的调调
与其苟延残喘,不如从容燃烧!
从女主诉说那只小狗的故事开始,眼泪就控制不住了,虽然那个时候她还在上升期,还被掌声鲜花包围,可那个孤独,那种深入骨髓的寂寞,也只有弗兰克能理解她的感觉了吧,这两个人本来是相依为命的啊,居然狠心的导演还要夺走其中一个,太虐了,太冷酷了,太真实了……
真实而冷峻,深邃而动人。前半部分是让人热血沸腾又忍俊不禁的传统体育励志片,后半段急转直下,将影片从俗套中揪出,带向新境界。东木亲自作曲,配乐和剪辑十分简约,布光极为精妙(低调高反差,车内打光一段很新颖),三位主演都贡献了超凡的表演。关于梦想、生死、信仰,直击人心的情感。(9.5/10)
生已完满。死亦何妨。
好惨烈的结尾,没有鲜花和荣耀,没有亲人和朋友,甚至没有公正可言,只有孤独死去的个人。斯万克的女拳手无论动作还是眼神都很有说服力。暧昧尽在东木的临终一吻之中。
最后四十分钟,弗里曼的旁白突然消失,电影就变得像一发催泪弹。看到“My darling, my blood”那里真是没法控制了。。。一部很不一样的拳击片,是关于“放手”的
最后拔掉的氧气管 才是最为人性的解脱
my darling, my blood.后半段,我哭到抽了。
出身寒微的大龄女青年终于到了冠军之赛的巅峰,稳步向励志的大团圆全力迈进的中途,竟突然一个急转直下,迅速跌入无底深渊。这世界真的有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的传奇吗?还是人再努力,也始终躲不过命运的算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