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
  • 电视剧
  • 美剧
  • 韩剧

马龙,听我说

正片

主演:马龙·白兰度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15

 剧照

马龙,听我说 剧照 NO.1马龙,听我说 剧照 NO.2马龙,听我说 剧照 NO.3马龙,听我说 剧照 NO.4马龙,听我说 剧照 NO.5马龙,听我说 剧照 NO.6马龙,听我说 剧照 NO.13马龙,听我说 剧照 NO.14马龙,听我说 剧照 NO.15马龙,听我说 剧照 NO.16马龙,听我说 剧照 NO.17马龙,听我说 剧照 NO.18马龙,听我说 剧照 NO.19马龙,听我说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我们都是这个世上的临时演员

“他们告诉我搭乘一辆名为欲望号的街车,
换车去一个叫做墓地的地方,
再坐6条街区,到天堂乐土下车。”
——《欲望号街车》

马龙白兰度一生中录制了许多个小时的私人录音,直到现在才首次曝光。几乎完全由白兰度讲述,凭借他的私人录音,经由画面的配合剪辑组接而成的《马龙,听我说》,以第一人称的视角,不夹杂任何其他人物采访,剥离了带有社交意欲企图的独家视听记载,一部极度私人化的纪录片。

出版说明上说,这些录音是“专门赠与”英国导演斯特万·赖利和他的合作者们以制作这部电影的。《洛杉矶时报》不久前的一篇文章道出了一个从商业角度讲更合理的原因:白兰度的资产白兰度公司“认为现在是时候”拍一部纪录片来向新一代介绍他。

不管动机是什么,这部纪录片让白兰度有机会用100分钟的时间喋喋不休地向你倾诉他的想法。就像穿越时光的隧道,在无数好莱坞历史影像中来回奔驰。这是一个过于复杂的人,即便我们知道他的叛逆、他的孤独、他的风流韵事、他的家庭史,他依然神秘得难以捉摸。

20世纪40年代中期,詹姆斯·鲍德温第一次在格林尼治村遇见白兰度。“我从没遇见过像马龙这样的白人,”他后来说,“他显然极具才华,很有创造力,绝不因循守旧,非常独立,像一只美丽的猫。”

想用几个小时讲述白兰度丰富的人生似乎是不可能的。尽管如此,这部纪录片能让你对他的真实人生有一点了解。白兰度在晚年以离群索居而闻名,但他玩公共关系这个游戏很长时间了,这一点能从很多采访片段中看出来。片中有一段1955年他接受节目采访时的片段,当时,白兰度刚凭借《码头风云》获得第一个奥斯卡奖。

白兰度曾两次获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分别是《码头风云》和《教父》。另外,他至少还有5部影片中的角色够奥斯卡水准,分别是《欲望号街车》、《萨巴达万岁》、《飞车党》、《巴黎最后的探戈》和《现代启示录》

那些否定白兰度的人像评价某种电影那样评价他的一生——说它开场宏大,中间部分让人迷惑,结尾令人失望,应该遭到一致否定。那是正统世界对白兰度的看法——就当那是庸众对天才的报复吧。

他需要伪装真实的自己,套上一张容易为父母接受的“面具”

白兰度的艺术历程,很大程度上符合弗洛伊德的学说。不幸的童年、破碎的家庭、极端敏感无法消弭的内在性格冲突,成年后他对父亲流露出的敌意尤为强烈,声称“虽然我与他同名,但没有一件我做过的事情令他高兴甚至感兴趣过。他乐此不疲地对我说,我什么事都做不好。他习惯于告诉我,我将一事无成。”

白兰度深爱着自己的母亲,可是这个极富艺术感和想象力的女人是镇上出了名的酒鬼,“我以前得常常去警局保她出狱,这些回忆让我至今仍感到羞愧又气愤”。

这就是1950年代最精彩表演的灵感源泉,虽然既不阳光也不幸福。愤恨是永远吞噬白兰度的内心魔鬼,而借助戏剧人物的宣泄则是清除这个恶魔的有效途径。

他就是那类新型“原始人”:一个浪漫主义的混小子,身上透着脆弱易伤的天性。

他的表演非常具象:极其外显、富有尝试性而又谨小慎微。这样的表演让我们与他感同身受,体会他在遭遇任何细小挫折时的退缩。作为观众的我们会产生出保护欲:我们明白他如此决断的背后会有多么孤独。

在英国,《飞车党》曾被视为可能会诱发青少年暴力行为的影片

在50年代初期,白兰度饰演的人物多目无法纪,只凭意气用事。他饰演了许多帮派大佬和不法之徒之流的角色。他之所以与社会为敌是因为他认为社会如一池烂泥;他之所以能成为年轻人的偶像,也是因为他强大到可以拒绝去蹚这滩烂泥。

他的出现给人以危险但又兴奋的感受。不过,他这种独特的吸引力或许也只是一种自负,那种倔强孩子的自负。

他不用处心积虑地动歪脑筋就显得不怒自威。他行事从不循规蹈矩,又无所不能。他对社会地位、工作或个人声望漠不关心。因为若是人们过于在意自己的形象,反而会减少自己的魅力,降低自己的身段。

全世界的T恤品牌都该为他记上一功,只有他能把简单的白T恤穿得这么好看而又性感

当他在《欲望号街车》里倚着墙壁,皱着眉头,坏笑着的时刻,身上醒目的白T恤勾勒出他的身体——堪舆古罗马雕塑的完美形体。

三十年后,这副躯体长到了三百磅,真正成了重量级,马龙白兰度靠躺在破旧的沙发上看着电视,屏幕上他是只美丽的野兽,他的小女友惊讶地对照着电影里和眼前的他,他却咬开一瓶啤酒,咕哝着说:“我现在比当初该死的帅多了。”

“一夕之间,有更多女孩对我感兴趣,我很有胆识又潇洒。对很多年轻女孩来说,我很难掌握又很刺激。”

白兰度称自己是一个懒惰的人,他尤其因为不愿意背台词而闻名。他自嘲地说过:“如果一家电影公司愿意支付我相同的薪水,一个选择是扫地,另一个选择是演戏,那我更愿意去扫地。我并不想赢得掌声,我只想做我自己,难道我只有在观众的掌声当中才能感觉到自己的存在吗?”

权威影评家宝琳·凯尔曾论述道:“作为主角,50年代初期的白兰度没有表演的密码,只有本能。”

有趣的是,马龙白兰度的风格却是被美国男演员效仿最多的。包括罗伯特德尼罗,阿尔帕西诺,还有老戏骨杰克尼科尔森,尼古拉斯凯奇,甚至还包括后来的布拉德彼特和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他们从他身上汲取暴力的力量,汲取精神的信仰,汲取在摄影机前珍贵的自信,以及用自己的方式站在众人前,光芒四射的伟大存在感。

他是所有坏孩子的榜样,是罪恶男人的同党。

白兰度因其在公开场合的暴躁情绪与古怪举止而获得了“坏男孩”的名声,在摄制《叛舰喋血记》期间,他被指责为导致导演更换和预算超支的罪魁祸首。这之后,没有电影公司敢请他参与大制作,直到10年后科波拉向派拉蒙公司坚持要他主演《教父》。他不仅答应了25万元的片酬(大约是他之前片酬的零头),甚至同意接受对于他这个级别的演员来说近乎侮辱的试镜。此时的他,仿佛又需要向权威挑战,证明他们对“白兰度”的看法是错误的。

科波拉曾担心白兰度演这个角色年龄还不够老,但一见到出现在眼前的这个犯罪家族首领形象,他就被完全击中。白兰度在自传中写道:“以前我从未扮演过意大利人,没想过自己能成功扮演这角色。”

对许许多多教父迷来说,只凭以下几句白兰度的台词和他说台词的方式,他就该拿一万个奥斯卡最佳男演员奖:

“复仇的菜等到凉透品尝更加甜美。”

“让我开一个你无法拒绝的条件”

“永远别恨你的敌人,那会影响你的判断力。”

“不经常与家人呆在一起的男人,永远也成不了真正的男人。”

我们无法想象,除了白兰度,谁能演出这个意大利教父,西西里岛的象征,仁慈而冷酷的父。白兰度非常漫不经心,一点也不夸张恶和暴力,自身具备着凝渊般的威严,家常的,慈爱的,我们甚至能看到他的年老和虚弱,他就像一个黑暗国度的国王,我们眼看着他从权利的宝座上被拉下来,只觉得悲壮,却并不觉得破灭。

对于永存不朽来说,道德一文不值,精神强度才是一切

但是钱和名誉并不能买来快乐,他不停地结婚离婚,生下一大堆性情阴郁的子女。他的妻子总在争吵,他的情妇总在自杀,他的子女则陷入无尽的麻烦,家庭成员揭示了恶习遗传的悲剧。白兰度不能原谅父亲没有给予父爱,但轮到自己身为人父时,命运发生了轮回。

白兰度的女儿夏恩说:“我开始憎恨我的父亲,因为我小时候他根本不理我。”

1990年5月16日,白兰度生活中最大的悲剧发生了:儿子克里斯蒂安杀死了女儿夏恩的男友达格德罗莱。人们至今搞不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据白兰度家的人讲,是一场殴斗;据辩护律师讲,是一场意外;据夏恩讲,“是我父亲安排了一切。”后来,夏恩自杀。白兰度没有参加女儿的葬礼。

有人问马龙白兰度是否感到应为这种乱糟糟的局面承担责任,他说:“当一只海鸥从2000人头上飞过,谁知道它掉下的羽毛会落在哪里?”

然而,白兰度真的可以把沉重的罪过当成轻浮的羽毛?他仿佛中了诅咒,正如他在《巴黎最后的探戈》中说过的台词:“你一直是孤单的,你无法逃脱寂寞的感觉,直到你死去。”——隐然就是他一生写照。

2004年80岁的马龙·白兰度去世时,两个人出来说话,一个是美国总统布什,他说:美国失去了一个伟大的演员;一个是一名叫利莎·沃默的女子,她说:白兰度私生女的名单上漏掉了她。

明天,再明天

一天接着一天地蹑足前进

直到最后一秒钟的时间

我们所有的昨天

不过替傻子们照亮了绝路

最后归于尘土

熄灭了吧

短促的烛光

人生不过是一个行走的影子

一个在舞台上指手画脚的拙劣伶人登场片刻

就在无声无息中悄然退下

它是一个愚人所讲的故事

充满着喧哗和骚动

意义却一无所有

那个旧时代真正离我们远去了。如今我们怀念他,不仅仅是缅怀一个生命的逝去,也在缅怀一个旧时代。那些无法使我们遗忘,在一回一回重放中使我们感伤落泪的老电影们,以及那些老明星们,隆重而又盛大,光芒四射且无比奢华,都将随着马龙白兰度的离开而渐渐消亡,灰飞烟灭。

人生就是一场排练,人生就是即兴演出。白兰度说,他要在棺材里装一个特殊的麦克风,当他哪天在地底下醒过来,要说,“用不同的方式去做。”

 2 ) 白兰度呀

看这个纪录片之前,我以为白兰度是男人中的男人,看完之后我认为他是「人」中的「人」——白兰度演了超人他爹不是没有道理的。他是公众人物里最接近尼采的超人本身的存在,然而在他的时代,在我们如今仍处于的时代,人们尚未准备好接受一个超人——或许我们已足够堕落,只是还没准备好被救赎;或许我们仍未堕落到只能寄望于超人的最谷底。无论如何,白兰度本身有能力成为超人,不过时候未到,他于是就成了超人的父亲——一个更温和的、更人性的,同时也因其对超人的培育而更具有力量、具有革命性的先辈式的存在。

在他身上,我看不到任何哗众取众的成分。即便是有时哗众,也是为了讥讽。他身上的人性的特征太强烈了,这让他无法成为一个专业的演员,尽管他在演技与舞台表现力上无可指摘——他无法被工匠化;虽说同时他也无法被商品化,马龙-白兰度却注定成为一个传奇巨星——隐藏在异常耀眼且鲜明的标签下的白兰度本身,就是一个传奇。即使仅仅是表面肤浅粗暴的标签,支持黑人平权、充满反叛精神的好莱坞愤青,也足以值得被凝视。然而他不是深渊;马龙-白兰度,他是一个真正的「人」。

这种时候太少了。这种能提醒我人之为人所具有的一切美好品质与伟大之处的人,太少了。我们一生中的大部分时候虽然不至于惨到「生而为人,我很抱歉」的地步, 却也极少有片刻能够引以为豪的、身为人类的自我意识——是真正的、简朴的不带任何其他修饰词的「人」,而非「现代文明社会人」 ,事实上我们常常将自觉属于后者而引发的自豪感误认为是前者。如果仅仅是「人」,还值得做么?脱去了金钱、权力、观念道德的文明印记,我们追求的「人」的衡量标准是什么?从纪录片中我们可以看出,马龙-白兰度自始至终都在思考这些问题,从他风头正盛、假笑屈就好莱坞工业的年轻时代,到臃肿苍颓、生活混乱无序且负债累累的老年时期……他几乎是天生一样的、自然而然地对这些问题予以关注,而他本可以有上万个理由远离它们——他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他是个被娱乐化了的电影明星,他是个风流成性的花花公子,他有钱,他忙着作为一个演员、一个明星的通告与应酬,档期之外又忙着酗酒飙车满世界睡女人……可这些皮肉竟没能改变他作为一个「人」的热情与潜能——仿佛这种潜能是深埋在他肌骨之中的,无法被侵蚀、抹除。

要我说,他太酷炫了。

 3 ) 白兰度之魂

1

“我们所有的昨天,不过替傻子们照亮了到死亡的土壤中去的路。”

白兰度喋喋不休,像是自己的心理治疗师,讲——

自己的过去。

具有催眠效果的纪录片。

前半部分讲他怎么样发现表演,极度精彩,他怎么样突破边界,打破规则,他想做一个有创造性的演员,就像拳击手。和他早期的电影像裘利乌斯.凯撒,码头边,萨巴塔等等电影结合起来特别有说服力。

他的老师是stella adler。这里把她的教育录之如下: The play has nothing to do with words, you do not act words, you act with your soul.

In the theater, the actor is the boss. It's against the nature of human life to withdraw.

Don't be afraid, you have the right to be who you are, where you are and how you are.

Be in a state of honesty up there. Allowing yourself to feel things, to feel love or to feel rage. Speak out the thoughts That are tormenting you.

Do not bring anything in the present that doesn't have the past.

还有他和女性复杂的关系,也有大量的材料来做辅助。接下来就是他困惑的家庭关系,还有他为了独立运动而做的努力。

可以说这是个相当复杂的灵魂,一直在受挫之中,一直在自我治疗,他的意识就是美国的意识,就是这个混乱的世界的意识。

从这个意义上说他是个党代表。

音乐也立了功

第22分钟的理论高潮。 Shakespeare said there is no art to find the minds construction in the face. and there should be such an art. When the camera is closed on you, your face becomes the stage, your face is the proscenium arch Of the theatre 30 feet high. And it sees all the little movements of the face and the eye and the mouth. you have the intensity to act.

In the thirties and the forties, you had a particular kind of acting. You knew who you were gonna get when you went to the movies, gary cooper oats. Threaded wheat bogart, clark gable crunchy fruit loops. They were just like breakfast cereals. The same in every role. Gestures of anguish and despair, and that kind of acting became absurd.

The astounding thing most people don't realize all motion pictures today all acting today stems from stella adler. “ Reality realness carried by an actor to achieve the truth. This is the most modern technique that is called method”

Everything that you do make it real as You can. Make it alive, make it tangible, find the truth of that moment.

Get yourself up emotionally. People have routines, acting routines, testing routines, painting, routines, the same thing over and over again. Everything is a cliche.

@ Jersey joe Walcott, terrific fighter, he'd be boxing, he'd be throwing some punches and bing! He'd have his fist in somebody's face, you'd think it was coming out of the southwest and there it comes out of the northeast. He would never let you know where he was going to hit you.

Never let the audience know how it's gonna come out, get them On your time. And when that time comes and everything is right, you just fuck, let fly.

Hit them, knock them over. With an attitude, with a word, with a look. Be surprising, figure out a way to do it that has never been done before. You want to stop that movement from the popcorn to the mouth.

Get people to stop chewing. The truth will do that. Damn, damn, damn, damn when it's right, it's right. You can feel it in your bone and then you feel whole, then you feel good.

2

 4 ) 馬龍之後,再無馬龍!

這輩子從來沒有如此迫切的想要去觀看一部影片,即使是這部片子又長又無趣,沒有動作戲,沒有特效,甚至是沒有對白.但只要有你-馬龍白蘭度,這就夠了. 白蘭度,你就是一個親愛的混蛋.你的英俊瀟灑快要蔓延了一整個世紀,可你卻毅然決然的轉身離開了我們,離開了這個世界.噢,該死的,你的母親,你的兒子,你的女兒也都是混蛋.可為什麼出身于混蛋家族的你卻是那麼的特別? 你對於生活,對於你自己的本身,對於電影行業,你總是有著令人感到詫異的看法.我很喜歡你說過的那句話.你從沒有拍過什麼偉大的電影,因為偉大的電影根本就不存在.盲人國里,獨眼稱王.也根本沒有什麼藝術家,都只是一群打著藝術名號賺錢的生意人.也沒有所謂的表演藝術,所有的表演都只是在說謊,所有的演員都只是好的謊言者.正因為你一直秉著自嘲,批評甚至揭露的態度,你才能在這條路上不忘初心,保持著你的氣質風度,讓我們見識到了一個劃時代的"教父" 你對於你私生活的保護是那麼的嚴密,你禁止外人探訪,討厭每日身後都是照相機快門的聲音,你想逃離那樣的生活,就像你在大溪地時所說的那樣,可是你卻需要依靠那樣的生活來生活.馬龍,你是我心中最為偉大的演員.儘管你的地位是世界巨星級,可是你不是一個好的明星.你拒絕透露絲毫自己的隱私,儘管你明知自己對於外界的評論是那麼的敏感,可你還是會憑著自己內心的喜惡來對外界的實物評頭論足. 你是那麼的深愛著你的家人,可是你和他們的關係卻並不是很友好.你視克里斯蒂安為"皇太子",可是他卻一次又一次的讓你失望.槍殺,吸毒,你所培養出來的兒子就是這個樣子,讓你為其傾盡家財,可他最後還是因為吸毒離開了人世,你的女兒也如是.時間最悲哀的莫過於白髮人送黑髮人,你最親近最深愛的兩個人就這樣的離開了你.在他們生命的最後,他們有沒有悔恨過?你有沒有悔恨過?你們註定是上不了天堂,不過即便如此,在下面能夠繼續陪著他們的你,應該是會幸福的吧.? 這應該是關於你的最後一部作品了,很榮幸我能活著看完. 馬龍之後,再無馬龍.

 5 ) 看片时的记录与想法

有关艺术的东西若要讲天赋一说,感受力定是关键。
马龙早年的不幸使他幸运的拥有一份强大的感受力。
他那源于“爱不得”而产生的安全感缺失,因而脆弱而敏感继而孤独。加上白羊座的帅气阳光自卑倔强。揉合出一团自相矛盾的魅力人格。由因这份魅力,他成了力与美的结合,似乎能在他身上窥视出人类的所有善恶。
===================================
马龙大概是可爱与“像我”的结合。形象魅力与人格魅力都十分出众。
同情是指可爱。我们让他们成为我们的朋友、家人或恋人。它们具有一种天生的可爱性,并能唤起同情。而移情却是一种更为深刻的反应。
移情是指“像我”。在主人公的内心深处,观众发现了某种共通的人性。人物的某些东西能够拨动观众的心弦。在那一认同的瞬间,观众突然本能地希望主人公得到他所欲求的一切。
---“越多共鸣感,主角就越丰满,更具力量和深度。一般来说,至少使用5个特质,若能用到6~7个可能会更好。”
------------------------------
以下是观片随笔
------------------------------
省钱录音
事件1枪击案
比较孤独
曾穷困潦倒
当演员是意外
i had a great feeling of inadequacy
theatrical expericence
在一个满是犹太老师的学校上学
sensitive
其实我们很早很早就会演戏
我们把麦子扔在地上
也只是为了引起妈妈的注意
演戏是生存之道
costume
its a lovely fragrance
妈妈很好
妈妈是酒鬼 然后失踪了
老师收养她
相信他能成名
《欲望号街车》
成名 充满活力 激情四射
你得让观众停止将爆米花塞进嘴里
《码头风云》获奥斯卡最佳男主演
观众会把自己投射在角色上
“你不明白
我原本可以闯出名堂
而不是一无是处的人
演习的是观众
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很失败”
看电影时的愉悦
能够帮助我渡过一周
illusion of success
这次黑人运动
与马丁路德金相识
爱自由
为了赚钱拍烂片
失去名声
如果一个神经质的得不到崇拜
他的自尊心彻底崩溃
被崇拜和受尊重会保护一个人 使他不会感到无助
不会感到自己渺小
由于他不断感受到羞辱
他会难跟任何人做朋友

你难道不知道你被视为史上最伟大的演员吗?
Tim才是史上最伟大的演员
它想吃东西的时候会假装爱我 给我出去

 6 ) 马男·白兰度

一位记者问白兰度,你知道吗,你会被选为历史上最伟大的演员? 晚年发福的白兰度撇嘴一笑,摸了一下从他膝边走过的狗,说,最伟大的演员就是我的狗,它每次想要吃东西时,都会表现得特别爱我。 这就是白兰度心中,伟大演员的定义。 白兰度是个好学生。 他在十几岁时,就住进了表演课老师斯黛拉·阿德勒的家,她在巴黎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那里,学到了再现真实的表演方法,白兰度又从她那里学到了斯坦尼的真实。 他开始觉得,别人的表演,都太模式化了,太脸谱化了,太假了,他们只是在表演,所以他觉得加里库柏的表演像燕麦片,太粗糙;鲍嘉是香脆麦片,很干脆;克拉克盖博是水果圈,太干瘪? 这就不难明白,他为何会对最伟大演员这个称呼,毫不领情,甚至用自己的狗来讽刺,因为他想当的,并不仅仅是一个早餐麦片式的演员。 他要真实地表演。 他桀骜不驯,他独具一格,他忠于自我,他真的做到了真实表演。 真实的结果就是,他和电影公司起了冲突,他觉得他的人物不够丰满,他觉得导演很无能,他觉得剧本需要修改,他在努力表达着真实的自己,他不知不觉,把斯坦尼的真实表演,从摄影机前的角色,延伸到了摄影机之外的人生一切。 很快,一个真实的白兰度,遭到了电影公司的厌恶。 他开始在电影圈之外,寻找真实的自我,他用20万美元买下了大溪地一个岛屿的居住权,他说那里的天空和夕阳是世界上最美的东西,一切的表演,一切的电影,都比不上沙滩上的一粒沙重要,真实。 他冒着子弹,走进了印第安原住民武装,去支持他们与政府军的对抗,他走进马丁路德金的队伍,去为黑人争取民权。 这些都印证了他的那句话,表演与电影,比不上一粒沙重要。 他选择了印度裔和大溪地女人作为妻子,来证明他对白人主流意识形态的远离。 他有时也为了赚钱出演电影,他连台词都不背,而是贴在对方演员脸上,看了一眼之后即兴发挥,他用这种不认真,来表达对电影工业的蔑视。 “我们中没有艺术家,只有钱,只有商人。” 他没有办法说服自己去做麦片式的表演,也没有办法说服自己去做一个麦片式的人。他经常回忆,小时放学回家,就可以吃母亲准备的香甜苹果派,那种尽情肆意的香甜,才是他的人生追求,而不是麦片式的,虽然健康,却没有味道。 晚年的他,继续用他从小就钟爱的甜食,吃肥了身体,也填充了他孤独的心。 他真实,而孤独。 他毕生都在与不快乐的童年经历中挣扎。酗酒的母亲,打人的父亲,离他而去的保姆,他觉得他被爱遗弃。 “我们表演得很好,在外人面前,我扮演孝顺的儿子,父母扮演有爱心的父母,但那完全是表演出来的假象。” 这正像是《马男波杰克》里,时不时像幽灵一样出现的马男母亲,和她对儿子从小到大都没有停过的诅咒一样,是他生活颓丧与对爱不自信的暗黑动力之源。 正像波杰克没有办法强装鸡血表演一样,白兰度也没有办法接受他认为不真实的表演与人生。 即便是科波拉与他合作教父令他重回影帝宝座,他却因为《现代启示录》的剧本中对战争的表现是错误的,而说科波拉是个混蛋。 虽然白兰度认同真实表演和真实人生,但他却把二者划分得很清楚。 “我不会让观众走进我的内心,因为我的内心,是我的私人领地。” 正像他的家一样,每一道门,都添加了巨大的锁,和监控摄像头,他把自己的私生活和内心,全部都隐藏起来,不受侵扰,来保证自己的真实。 他甚至录制了许多录音带,自说自话,来把最真实的自我,讲给自己听。 唯一一个走进他内心的人,是贝托鲁奇,他用高超的导演诱骗技巧,让白兰度在《巴黎最后的探戈》里,表露出了幼年不快乐、晚年孤独绝望的内心世界。白兰度看完片子后震惊了,说贝托鲁奇,你从我这里偷走了好多东西。 他用大溪地的大自然、与世隔绝的隐居、录音带式的自我讲述,在抗衡着世间对他的桀骜和颓丧的评价,他始终信守着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式的真实。 斯坦尼说,演员与观众之间要有一堵墙,才能让演员真正沉浸在自我的角色中,真实地表演。白兰度的做法很直接,他就真的用高墙大院把观众拦在了外面,自己在家中尽情演自己。 像马男波杰克一样,在外界眼中,白兰度是个失败者,他晚年发福,妻离子散,家中枪击,满头白发的他不得不出庭作证,女儿自尽,这一切都好像在向全社会宣布,一个离经叛道、远离大众、不愿合作的人,得到了应有的审判和下场。 然而,白兰度却在访谈中轻易地回击了,你们喜欢的最伟大的演员,不过是条会讨好表演的狗。 而我白兰度,才是我自己。 忽然发现,另一个信仰斯坦尼的人,有着和白兰度非常相似的孤独版人生轨迹,他的名字,叫周星驰。

 短评

年轻,年老的声线,画里画外虚虚实实地,跌入他的深渊。

2分钟前
  • shu
  • 力荐

从六尺之下的棺椁里,马龙白兰度对着全世界倾诉了100分钟。这个生前没能取得与自己才华相称成就的伟大演员在[马龙听我说]里为自己撰写了墓志铭。为这个出口便成诗的人,影片营造了冥想似的氛围,但叙事还嫌过于明晰了一些。谎言与真实、生活与表演该是他一辈子的主题,而他似乎最终也取得了和平。

3分钟前
  • brennteiskalt
  • 推荐

都说马龙·白兰度是传奇,却说不上来他到底传奇在哪,其实他就是一个普通人而已,也会生老病死,也会经历人生之痛,但他的这一生值得被人歌颂和赞扬。特别喜欢片尾部分的《教父》片段——再辉煌精彩的生命终归会交给死神。当然,他是马龙·白兰度,带走了他的生命,留下了他的声音,听马龙说话,真好。

5分钟前
  • Ron Chan
  • 推荐

一个有深度的演员,一个有深度的人。吐槽无脑电影,对电影的控制欲,对电影的商业化解读,应该会击中那些白痴吧。[B]

9分钟前
  • 帕拉
  • 推荐

他过度沉溺于自我表述、回忆、分析,构建了一个他自我虚构的自己,然后,精神崩溃了。然而,这不就是豆瓣么

14分钟前
  • 古尔齐亚
  • 力荐

magnet:?xt=urn:btih:da6d31faaafd0633f26649fdc90d34a199f0326f&dn=%E9%A9%AC%E9%BE%99%EF%BC%8C%E5%90%AC%E6%88%91%E8%AF%B4.%E5%8E%9F%E7%9B%98%E4%B8%AD%E8%8B%B1%E5%AD%97%E5%B9%95.Listen.to.Me.Marlon.2015.BD1080P.X264.AAC.English.CHS-ENG.Mp4Ba在线https://dou.bz/4gH9KM

16分钟前
  • Eden's Curve
  • 推荐

過著如隨潮汐進退起伏震撼激射的浪潮般的人生,內心卻如寧靜寬廣的湖面只稍有微瀾。就像結尾處低聲吟誦的那首十四行詩,他正是那倍受恩賜之人,又同時有著不容於世的處境與自我詛咒的宿命。“當不蒙命運垂憐,亦受眾人否定”, 以马龙·白兰度自己的聲音,把他的人生講述成一幕莎士比亞式的悲劇。

20分钟前
  • 脱氧核糖十三
  • 推荐

片中大部分的语音来自被催眠的马龙,其它是访问。真爱他啊……看哭了。如此复杂的人性,又那么纯真。两性关系中风流,政治上正义,对专业也非常尊重(晚年有点儿混)。对表演,马龙很有想法,具有完整的哲学体系。当然,他师从了一个好的表演老师。大溪地。

24分钟前
  • 桃子
  • 力荐

好感动啊,鸡皮疙瘩一身,看哭很多次...一个伟大的人。他声音里的那种真诚和吸引力,让人心甘情愿地跟随他陷入他的痛苦之中。可能这就是演员的魅力吧。中间那封观众来信很触动、也让我想开一些事情。这个世界如果是千人一面,那该变得多无聊至极?谢谢你的存在,谢谢你对自我的忠诚。

27分钟前
  • JulianaFrink
  • 力荐

“我是孤独的但我孤独的还不够,为了来到你的面前”——王家新曾经引用的这两句记错行的里尔克的诗,正好是我看完这部纪录片的心情

32分钟前
  • Février
  • 力荐

可以将听觉放至最大的纪录片。听马龙·白兰度静静述说1个半小时,就像穿越时光的隧道,在无数好莱坞历史影像中来回奔驰。这是一个过于复杂的伟人,即便我们知道他的叛逆、他的孤独、他的风流韵事、他的家庭史,他依然神秘得难以捉摸。马龙,听你说。

36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影史上最传奇更是最伟大的演员,甚至没有之一。看完这部纪录片,你会发现剔除身上的无限光环后,他其实是如此的孤独,或者说,伟大的演员都是孤独的,而马龙,尤其是

39分钟前
  • 柯里昂
  • 力荐

透过白兰度自己的声音,回望他的人生中备受争议的轶事。但真正的那个他,依然无人能懂~

41分钟前
  • zzy花岗岩
  • 推荐

the most precious soul

46分钟前
  • water
  • 力荐

对于一个曾经叱咤影坛的超级巨星,他的纪录片应该不难制作,但要有“料”,却很难。这一部的好处在于,让传主对自己说,也对观众说。外人读解马龙,也许旁观者清,但也难免陈词滥调,马龙自言自语,给了我们一个纠正自己的偏见的机会。

50分钟前
  • Clyde
  • 推荐

“噱头”是第一次曝光的白兰度私人录音,100分钟的喃喃私语其实并无很惊人的内容,让本片动人的还是白兰度本身。在外界看来,他是个终极叛逆者,演艺生涯起起伏伏,家庭纷争从未间断。而在他眼中,自己是个“假装了一辈子的人”,从纽约到加州,到塔希提岛,一生从未放弃过要忠于自己

53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柔软

54分钟前
  • kulilin
  • 力荐

导演简直是剪辑小能手,把七小时的呓语素材剪到白兰度的生命历程里,遥相呼应。白兰度一生追逐可惜却与幸福无缘,暗淡的晚景给这份录音增添了难得的通透与思辨,他不止是一个演员,更是一个人生哲学家!

58分钟前
  • 鴍諌🌈
  • 推荐

私家录音素材珍贵,当成人生回顾散文可以,就跟听名言摘录而不是整篇访谈一样,话语片段是脱离语境的只能相信导演的放置。人生最残酷的是自以为淳朴天堂的大溪地还不是养出一双精神崩坏的儿女

59分钟前
  • paradiso
  • 推荐

老马生前在家中布下天罗地网的监控线,起码有几万小时的各种电话录音和私人录音。读了两本传记后再看这部纪录片就没什么新鲜感了,而且导演选择的录音素材毕竟只是碎片式的,不够深入和全面。看到他的孩子们自相残杀那段挺唏嘘的,父母皆祸害,把自己不幸的人生又在孩子们身上重演了一次。

60分钟前
  • 游牧人·芳汀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