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
  • 电视剧
  • 美剧
  • 韩剧

成长边缘

HD

主演:海莉·斯坦菲尔德,海莉·露·理查森,布莱克·詹纳,凯拉·塞吉维克,伍迪·哈里森,司徒颂曦,亚历山大·卡尔弗特,埃里克·李塞德,内斯塔·库珀,丹尼尔·巴孔,丽娜·伦纳,阿瓦·格雷斯·库珀,克里斯蒂安·迈克尔·库珀,耶拿·斯科迪耶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6

 剧照

成长边缘 剧照 NO.1成长边缘 剧照 NO.2成长边缘 剧照 NO.3成长边缘 剧照 NO.4成长边缘 剧照 NO.5成长边缘 剧照 NO.6成长边缘 剧照 NO.13成长边缘 剧照 NO.14成长边缘 剧照 NO.15成长边缘 剧照 NO.16成长边缘 剧照 NO.17成长边缘 剧照 NO.18成长边缘 剧照 NO.19成长边缘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成长边缘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娜丁(海莉·斯坦菲尔德 Hailee Steinfeld 饰)从小就是一个性格古怪孤僻不合群的姑娘,因此常常受到同学的欺负。克里斯塔(海莉·路·理查森 Haley Lu Richardson 饰)好像一道光,照亮娜丁的生活,她们从相识起便形影不离,互相分享快乐和秘密,时光荏苒,两个女孩长大走进了高中校园,她们之间的感情从未改变。  娜丁的哥哥达里安(布莱克·詹纳 Blake Jenner 饰)英俊帅气阳光开朗,他的存在衬得愤世嫉俗少年老成的娜丁显得更加不合时宜,但娜丁不在意,因为她拥有克里斯塔的友谊。然而某一日,娜丁震惊的发现克里斯塔和达里安竟然躺到了一张床上,与此同时,娜丁爱上了名为尼克(亚历山大·卡尔弗特 Alexander Calvert 饰)的男生,可她根本无法打入他所在的圈子。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妖怪合租屋 电影版幽情密使蜂鸟TayNew的美食约会头文字D招供第一季完美的世界1993为了他贴身兄弟玻璃笼黑羊1996美食家1985红手指逃兵哦,我的宠妃大人剧版坚如磐石的张艺谋玉米田的小孩斯凯利女囚犯狼烟无声的爱2024真相(2015)快乐时光我们的爱情戴着面具跳舞无声的证言第八季红土2020

 长篇影评

 1 ) Big Jet Plane

00:24 单曲循环Big Jet Plane

这是我分享给他的第一首歌。

后来还有你的爱情,No Surprise.

现在这几首歌都不再听了。随机播放时,也会切下一首跳过。

在我还没有真正放下你之前。

怎么才算真的放下呢?

去年的十月到十二月,我因为你的出现和走开,过得像屎一样。在爸妈面前因为你哭过。那么正式地哭过一场。

之后再也没有提起过你。口头上的。

我以为寒假在家,会找个机会,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大哭一场,想明白整个屎一样的过程,把脑袋里的垃圾倒出来,跟着眼泪一起进下水道。

然而没找到这个机会。

你是过不去的坎。但我在试着过去。

奏效了。

只要跟你有关的东西,跟你像的人不出现,脑袋的筋就不会搭错。

可今天破功了。

真是搞笑的巧合。

他们在车里要开搞,车载音响里放的TM就是这首歌。

男生说,这是他最爱的歌。

去他的吧。

我的眼泪要出来了。

我想打开微博,发一段超过字数限制的催泪瓦斯。但我忍住了。或者说,是防御机制起作用了。

凝练成了三个字。

fxxk this song.

讲真的,我可以什么都不在乎。

我的具身记忆里没有爱的概念。如果有,也是与其他负性词混杂在一起的。

那些过渡到成人思维的东西。还有对存在的批判与怀疑。会让我恶心。

生理上的那种。

纯真与过往。多好的词。

可我在长大,他的意象在磨蚀,感受在消失。

有时候我真的害怕,我的杏仁体被某次突如其来的情绪爆发给烧坏了。

那么多值得去感受的感情。

希望,感受,经历,失望,最后写成一部小说。

柯本说,我的艺术需要悲剧。

那么多悲伤,有些可以吞下,有些要吐出来。

有些要录进歌里,放到电影里。

我喜欢这部电影。

如果我有一个除去cult film之外的Top榜,这部电影一定最爱。

 2 ) 我们生就脆弱,却又爱互相伤害和折磨

每个人的十七岁,或多或少都与这个世界为敌过,现在回想起来,在那个美好的青春年代,我们到底有什么不满足的呢,当时所认为的疼痛或者悲伤在如今看来都不过是过眼云烟,比起之后冗长的人生,那稍纵即逝的美好年华,不知为何,却反而让我们时时感到不安。

觉得学习是件繁重的事,怀揣着看不透的未来,相信爱情也渴望心动的人对自己动心,和父母争吵,离家出走,或是将苦闷都憋在心里,写在日记里,当然也有没心没肺,得过且过的浑浑噩噩,打过架,喝过酒,第一次偷偷尝试抽烟,其实根本不知道爱真正的含义,却觉得喜欢就是大过天的事情。

但不管怎样,说到底,想去尝试,却害怕失去,又担心无人能为自己买单。不独立,却以为自己独立,不够成熟又自觉成熟的情绪,是每个人十七岁最大的心魔。

而后的十年里,每每想起那青涩不堪的十七岁,除了觉得好笑,怀念,其实更多的,反而是羡慕不已。




《成长边缘》大概就是这样让成年人羡慕不已,让未成年人感同身受的电影。

在青春成长电影里,国产的青春片要么像《谁的青春不迷茫》那样尽是美好的白衬衫,要么就是像《颐和园》中诉不尽的离愁和感伤,相比之下,欧美的青春片总是更贴切我们的内心,我们深知活不到像他们那样的开放,但欧美青春片中人物的情绪和内心独白,似乎更能让我们毫不避讳地去相信它是真的。

表妹看完之后和我说,看哭了,不是多伤感,而是大多数女生真的就和电影中的那个女主一样,生活中每一个路口告别得仓促又伤感,多少都是因为自己作,但是就是这种作,才是青春最真实的写照啊。




电影的故事很简单,甚至没有什么特别强烈的反转:从小就古怪不合群的姑娘娜丁,幼时丧父,与母亲和唯一的哥哥生活在一起,她孤僻又清高,直到遇到了生命中最珍贵的朋友克里斯塔,她们从相识起便形影不离,互相分享快乐和秘密,她们就像大多数交往十几年的姐妹,深知彼此家族背后的秘密,又互相嘲笑过内衣的颜色。

而一场酒醉,克里斯塔在娜丁家收拾完残局,却一时脑热,和娜丁哥哥发生了关系,娜丁必须面对的是,自己最依赖的朋友和成长过程中对自己毫不在乎的哥哥要在一起了,于是娜丁感觉到了自己终于要失去最后的救命稻草了。

“二选一,有他就没我,有我就没他。”

当娜丁对克里斯塔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有没有觉得似曾相识?

在这个过程中,有人会说这个女主太作了,不过就是闺蜜和哥哥在一起了,有什么不能理解的呢?为什么非要逼到大家都处于尴尬的绝境?

然而我想说的是,我太了解这种感情了,不是说我太清楚女主作天作地的感情,而是我太明白,十七岁的我们总是不顾后果地希望世界都是按照自己的思维逻辑来运转,不会去顾及别人的感受,也根本不需要顾及别人的感受,如果你们没有按照我的想法去做,那就是我最大的敌人。

可笑吗?幼稚吗?天真吗?

但这就是每个人的十七岁啊。




而后,学校亚裔小哥对娜丁表示了自己的好感,而娜丁却悄悄喜欢上了水族馆的长腿欧巴,面对喜欢自己和自己喜欢的人,她再一次纠结了起来。她想给长腿欧巴发信息,发露骨的信息,发骚情的信息,让长腿欧巴可以知道她的心意,直白而无畏,却笨拙又狼狈,长腿欧巴自然而然地以为女主只是想和他打一炮,结果预想了车震和野战,却被女主无情地拒绝了。

“What do you want?!”长腿欧巴几乎的发狂的。
“To talk,to get to know you,not just do it in the first five seconds.”这是女主的独白。
长腿欧巴彻底被女主打败了,从此将女主拉入了黑名单。

就是这样糟糕的十七岁,没有了闺蜜,失去了爱慕的对象,回到家看见烦人的哥哥,和只会听哥哥说话的母亲,娜丁觉得自己真的什么都没有了。于是她离家出走,离开所有这些她讨厌的人,不理解她的人,拒接任何人的电话,让他们着急,让他们悔恨,让他们去为失去自己难过吧!

看看,这是不是你曾经做过或者想做过的事?

女主以为自己逃离了,最终却还是被哥哥找到,这时,哥哥的一番话让我陷入了沉思。

”我从不关心你,
我来这儿找你也是为了自己,
我的生活真是他妈的不可思议,
我爱这种生活,
不,我爱下楼再和妈妈聊一个晚上,
我爱就读家附近的学校,
天知道我不在家旁边守着,家里会发生什么事。
还有我爱……
那个让我感觉可以松口气的人,
不压制着你,我确实什么都不是,
所以,你说得都对,
我现在的生活很爽,
我赢了。“

当女主看着哥哥离去的背影时,就是她真正长大的一刻。




是啊,你看,其实哪里有真正不爱我们的父母兄弟,即使我们活得再糟糕,也总有一个人会在危机时刻惦记着你,纵容着你,帮你收拾残局,这种特权真是只有年少轻狂的时候才有,难道不值得我们羡慕吗?可是,我们偏偏就爱伤害这些帮我们收拾残局的人,我们也只能伤害他们。

记得很多年前,也是十七岁的时候,我一个好朋友的父母离异了,她时常半夜离家,给我边哭边打电话,她说她觉得世上说爱她的人都是骗子,他们根本就没有真正地爱过她,否则他们为什么只会为了自己来伤害她。

而多年之后,她也为人父母,慢慢和自己和解,也与父母和解,她说过那些伤害过他们的话,已经没有办法收回了,可是他们却从未跟她计较过,毕竟她是父母最爱的女儿。

就像电影的最后,女主终于出现在了亚裔小哥的参选发明竞赛的现场,在母亲焦急打来电话的时候,给母亲发了一条信息——”I’m safe“,母亲终于破涕而笑,思考了很多话,却只回了一句”OK“。

如今想想,我们的人生越活越宽松,也对生活越来越仁慈,当我们越来越强大的时候,反而不会再去随意伤害那些我们亲近的人。

还在身处青春的人,其实大可不必担心,有一天,我们既会原谅生活,同时也会被生活所原谅。躲不过的那些脆弱而又互相伤害的年华,是每个人必须经历的路。

没有人永远十七岁,但永远有人十七岁。

 3 ) 有关虎头蛇尾

这故事就和《一个购物狂的自白》一样:结尾烂透了,而且总有人一枝独秀地喜欢在剧中表现为完全不值得爱的女主。

当然,肯定有人会讲爱不是算计你这是在异化人的感情巴拉巴拉,但

拍这种片子有什么意义呢,就像购物狂最终嫁给了富豪公子,娜丁的追求者,富二代亚裔小哥有钱有颜有才华,唯一的damaged设定就是是个亚裔——我猜编剧一定是觉得这样的设定很巧妙吧,既让人觉得女主是对生活妥协认怂和解——不然怎么找了nerd亚裔男朋友呢——又让人觉得女主得到了happyending——有了男朋友,男朋友还有钱,男朋友还爱她。

所以拍这种片子有什么意义呢?就是为了告诉孩子们你们现在feelshit天天被人欺负孤立没有朋友所有人都觉得你weird&pathetic但你之后肯定会融入小圈子变得和其他人一样love small talks&social activities?连女主娜丁的理想都是典型的美国socialkind,想像哥哥一样受欢迎,想被注意到,不喜欢剪的男孩发型,想看起来美丽漂亮巴拉巴拉

拜托,我还以为自由民主的美国应该是那种认同所有人生活方式的地方,结果青春片里还是一股资本主义铜臭味儿

现实生活中娜丁这样的孩子根本不可能过得这么好。

从小经受校园暴力,小孩子向她辱骂各种词汇,无聊的时候也没人来找她,只能拿东西打网球架子消磨时间,那个时候她内心就积攒了足够的愤怒和迷茫。

母亲自私自我拒绝理解拒绝共情,脆弱的心理年龄比娜丁的实际年龄还小。印象最深刻的一段是娜丁上了车,母亲问她,派对怎么样,娜丁说,糟透了。她刚准备吐槽,母亲就打断了她,喋喋不休她今晚date的牙医居然有老婆。当时很注意看了娜丁的神情,她闭了闭眼睛,看向窗外,很熟练地问出了那句话——“what happened”。一个本应该扮演陪伴者和心理疏导者的母亲,自己居然拒绝承担责任,满脑子都是自己怎样怎样——焦虑症典型。

娜丁小时候受校园暴力,没有跟她说过吗?看爸爸教她往那些小孩子书包里放屁就能看出来,她肯定说过。但与父亲相比,这位母亲做了什么呢?孩子不听话怎么办,打一顿就好了。孩子不下车怎么办,揪下去就好了。孩子发疯崩溃怎么办?比她先崩溃,指责她“drive you crazy”就好了。

娜丁妈妈根本不知道怎么体贴人,根本不知道怎么做一个合格的母亲,有人说她重男轻女——我看未必,哥哥达里安和妹妹娜丁如果对调,妹妹变成人见人爱的万人迷,哥哥成为所有人都讨厌的怪胎,那母亲对待他们的态度肯定一百八十度天地转,因为她喜欢达里安只是因为他省心而且给她争面子。

还记得娜丁后来把她妈撤开走她妈说什么吗,她发了一堆短信语音,指责娜丁让她在所有同事面前丢脸。这些人,这种人,这种家长,他们根本不关心这件事出现的原因是什么,他们只要它解决就行了——一切暴力方式,解决它。孩子咬手指是因为缺少父母陪伴而焦虑——他们根本不关心,他们只知道给孩子的手指里图上丹宁,孩子咬了觉得苦就不咬了,他们根本不想去缓解孩子的焦虑。

孩子听话,那再好不过了。那就是哥哥达里安。可是世界上有多少这样幸运的孩子呢?从出生就完美无缺,一直受万人喜爱——而即使是这样的哥哥,最后还是因为这样的母亲被迫只能在离家近的地方读书,忍受自己必须要过早担负起的责任。这样的孩子虽然值得尊敬,但,怎么能用他来当例子,苛求娜丁要处理好自己的生活?

娜丁经历的是什么?从小无处安放的焦虑,被同龄人通过各种校园暴力根植在她脑海中的自己不受欢迎的心理暗示。唯一的好朋友被她当作是人间天使,脑子坏了太圣母了才会喜欢她,娜丁自己潜意识中就像自己酒醉后吐出的言论一样——她觉得自己如此的可悲如此的令人作呕,她否定自己存在的意义,自己存在没有意义——母亲不喜欢自己,唯一疼爱自己的父亲早早去世——甚至是在带着自己兜风为了让自己心情好起来的时候去世的,自己对于任何人来说都不重要,但她又想让自己得到爱,得到欣赏。她是自己在跟自己作斗争 一方面觉得自己糟透了,一方面又渴望具有意义,才会愤怒于自己渴望而不可得,嫉妒哥哥,追求damaged的交管所少年,不停的到老师那里寻找存在感,最后因为唯一的好友和自己讨厌的人走的近而被压垮。

我只能说,心疼娜丁一样的人,因为他们肯定没有娜丁一样的结局——突然一夜之间顿悟吗?不可能的。这种别扭的人最终会自己折磨死自己,因为他们绝对不会屈服——他们不剩多点自尊心了,他们会誓死要保护它。而他们不停地拿自己身上的刺扎周围的人,只能得到一个结果——在永久的严寒中被冻死。没有人会接近它们,它们又没法一夜顿悟变成温柔和善的“成熟”的人,除了这个还有什么结局呢。

 4 ) 我是一个年轻人,我很丧,可能会一直这么丧

虽然讲的是十七岁的故事,但显然对二十七岁的人来说依然有许多共鸣。不过成年人和青少年的区别大概在于,成年人更看重逻辑,青少年只看重感受。

总的来说,这是一个很不错的片子。它的不错在于那些恰到好处的笑点和泪点,我们对Nadine的感同身受被正好框在一个不至于太过悲伤的范围内,那些荒诞戏谑的情节和对白让我们可以随时撤回轻松的领域。

另一方面,在情绪上的饱满导致最后的HE显得有些粉饰太平。虽然Nick是个渣男,但是毫无疑问Nadine对他的喜欢也是十分真挚的,她死皮赖脸地想要加他脸书,搭讪时地手足无措,以及那段及甜蜜又疯狂的告白,全都显示出一种无可就药的痴迷。对比而言,Erwin简直就是备胎一样的存在,虽然他是高富帅一样的配置,按理说,正常人都应该选他而不是Nick。但老实说,我不觉得仅仅因为Nadine意识到Erwin有多好,就可以喜欢上他,或者说,不可能产生和对Nick一样强烈的情感。

不过仔细想想,这段感情线的作用大概是用来说明Nadine讲洗心革面重新开始,而不是起到影响人物转变的关键作用。然而最后一幕场景眼熟的有点可怕,简直就是另一个版本的Darian和Krista,让我不禁觉得很悲哀,这两个姑娘活了十多年一直都在社交圈的底层,最后成功翻身都是靠找到了人生赢家一样的男朋友。

白莲花一样的Krista在电影里也是迷一样的存在,明明人甜心善,结果十多年来只能和女主混;作为多年的闺蜜,但撕逼以后似乎也不是很担心女主角的死活,相比而言,亲哥还是不一样的,嘴上嫌弃,该管还是要管,可能Krista的存在只是为了展开剧情,这样想想似乎也合理了。

现实生活中的话,大概是不会用这种只为触发剧情的side characters,所以Nadine还会继续丧下去,不是特别糟糕的,但是还是会继续丧下去。

 5 ) 成长的烦恼

每个人都知道成长的不易,具体到不同的人,则有不同的烦恼和代价。相比国内流行的校园青春片套路--因爱生恨,好友或闺蜜反目,撕逼,打胎等等,这部电影并不出格。但精彩的表演还是立马让人觉出了彼此的差距。

高三女生Nadine从小性情孤僻,又比较作,基本属于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那种女孩,尤其是在全能哥哥Darian的光环下更显得一无是处。生活中不多的亮点除了老爸略带幽默的关怀,就是一起长大的无话不谈的闺蜜Krista了。后来暖心老爸意外身故,Nadine的生活中就只剩下Krista了。但随着狗血桥段的展开--Darian开始和Krista约会并坠入爱河,双重打击令Nadine越发孤单,几乎陷入崩溃的边缘。The edge of seventeen is just like the edge of collapse! 她开始向老师哭诉想要自杀,并向暗恋的男神忍不住发暧昧短信,精心装扮去赴约却发现男神只想啪啪啪,最后来自妈妈和哥哥的指责将她一棒打醒,开始反思自己,并决定从自己的想象世界里勇敢出走,直面成长。

情节中规中矩,但几个演员特别是Nadine的表演浑然天成,将一个问题少女的成长刻画得自然而又真实。全能型哥哥带来的碾压感令她感到窒息,无论如何也无法超越哥哥带来的挫败感让她我行我素,和妈妈关系紧张,只有爸爸一如既往地呵护她,却意外早亡。黑夜中Nadine跳下车哭救,那种无助和悲伤令人落泪。也许换别人身上,闺蜜和哥哥的恋爱不免有亲上加亲之感,可在Nadine这里却是双重剥夺。来自亚裔同学Erwin的善意关怀虽略显笨拙,却不乏温暖,最后成为Nadine成长的关键人物。值得一提的是,Erwin在片中基本上没有所谓亚裔的刻板形象,而且还多才多艺,在绘画和动画制作上颇有天赋。好奇去查了一下演员,本人是Hayden Szeto, 姓司徒,出身书画世家,爷爷司徒奇,父亲司徒乃钟是近现代岭南画派的代表人物,说不定片中的那些漫画真是Hayden画的也不一定。还有貌似不着调老师关键时刻陪在她身边,以自己的方式安慰她:你是我最喜欢的学生。我宁愿相信这是老师的真心话。自己也做过几年教师,乖巧懂事,用功勤奋的学生老师的确喜欢,但那些调皮捣蛋不省心的学生也的确倾注了老师更多的心血,存在感更强,甚至成为老师最喜欢的学生是完全有可能的。Nadine表面上离经叛道,却心地善良,热情奔放,其实她真正需要的跟同龄人是一样的:家人的理解和关心,友谊,以及爱情。经历的了爱情的幻灭,友谊的暂时缺位,最终还是家人特别是哥哥的善意融化了她冰冷的心,心底开出花来,开始顽强地生长。与哥哥的谅解使她释怀,并开始重新接受Krista。在Erwin的带动下开始融入他的朋友圈子,结尾处她落落大方地同Erwin的同学交谈,看到这里,不禁令人长舒一口气,会心一笑。

好多事情总是后来才看清楚,幡然醒悟的Nadine走出自己的内心世界,重新开始接纳家人和闺蜜,认识到Erwin的可贵,确实有种一夜长大的感觉。看到这里,不知为何,一下想起了《恋恋风尘》,阿远退伍后回到家乡,在田边跟阿公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气和庄稼,少年青涩褪去,一时感慨不已。阿城评论得也好,“少年历得风尘,倒像一树的青果子,夜来风雨,正耽心着,晓来望去却忽然有些熟了,于是感激。”正如Nadine在影院里给妈妈发短信说自己没事,紧张的母亲先是长舒口气,谢天谢地,女儿没事,然后马上写到立刻回电,正要发之前,思虑再三删掉,然后又写晚点电话,再删掉,最后只是一个云淡风轻的OK. 短短几处画面立显母亲的挣扎与成长,女儿大了,该放手了。西方人经常说育儿即育己,此处庶几近之。

每个人的成长都不易,不管是全能少年,还是问题少女。这个电影,照见了我们内心的幽暗之处,不由想起了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烦恼和代价。

 6 ) 再过十年,中国也拍不出这样好的青春片。

再过十年,中国也拍不出这样好的青春片。我把这话放这儿,是因为中国大部分导演只喜欢看热闹,而不喜欢去探究平凡的人生。

日本有情书,而我们有什么呢?

那些追过郭敬明、韩寒的人都长大了,他们两个都当大导演了,却还是没有人为中国千千万万的苦逼孩子们拍出一部可以流着泪说:“这是我的青春”的电影。

十七岁的我们总以为自己是光芒四射的主角,穿最潮(土)的衣服,喝最烈的酒,日最野的狗。但是当青春逝去后,你最想的人是那个中二的自己。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看完后,只想说:我没在舞台上唱过歌,更没敢在全校开会的时候唱歌,我也没见过哪个同学敢这时候跳出来跟着一起唱歌。嗯,编剧你开心就好。

《匆匆那年》看完后,只想说:我没堕过胎,我同学也没堕过胎,我也没见过周围有哪个同学有过堕胎同居分手完了跑去法国实现逆袭成长的人生经历。嗯,编剧你开心就好。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里倒是有不少事做过,但唯一的区别是我没当过班花,我是看着班花跟男神一起偷偷早恋的同学甲。嗯,还是编剧你开心就好。

你可以调侃这句话,但不得不承认它戳中了我们的灵魂

可是,真的很想看到一部电影,让我们这些平凡人也能做一次主角啊!

我们都曾经有过这种独属于青春期的孤独。不是万人迷的我们有着被忽视的痛苦,不是女神的我们也渴望被赞美一次也好,不够优秀的我们也想要被欣赏被理解,而这样用尽全力想要变得受欢迎的自己,却好似被整个世界嫌弃。

我们每个人都曾经有过这种独属于青春期的孤独和失落。《成长边缘》这部影片就是这样一部拍出了很多人难以启齿的秘密和让人流泪的心酸。

里面的女主角没有任何女主光环,反而干了很多羞耻的事,但每一件都有一种熟悉的感觉……

比如在公共场所上完大号后发现没有纸……

穿黑丝搭配运动鞋,随便套一件一周没洗的运动服,哦对了,头发也很邋遢,这个被老师当面吐槽过……

但如果是为了见男神呢,有男神待遇:专门洗个头!

有男神羞羞待遇:偷偷掀开裙子喷香水……(喂,暴露了

为了试衣服,把衣服丢的满地都是,差点把她妈气死。

可以想见,她妈肯定不太喜欢她。

更何况她还有一个处处比她优秀,比她受欢迎的哥哥,并且这哥哥从来不把她放在眼里……

喝醉酒后的娜丁,一边抱着马桶吐,一

最难过的时候,没有人可以陪伴,只能一个人落寞孤单坐在路边奶茶店喝一杯奶昔。

唯一能够理解她的父亲,在她十三岁的时候去世了。她眼睁睁看着上一秒还安慰她的父亲,下一秒就死在了自己眼前,甚至来不及告别。

中彩票一样的运气才交到唯一的好朋友,而这已经让女主觉得很满足了。

然而一夜之间却发生狗血的天翻地覆:我把你当我朋友,你却想当我嫂子???

这两件事对娜丁造成近乎毁灭性的打击。因为她再也没有一段亲密关系支撑她。她彻底变成了一座孤岛。

在她的世界里,没有人关心她,没有人爱她。

她不是没有试过融入,鼓起勇气跟着冷漠的哥哥和变成嫂子的好友出去后,却得到了这样的冷遇。而这种尴尬的感觉,却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感同身受。

我常常有这样的感觉

去向老师寻求帮助,然而毫无效果,反而被刻薄的老师戳到了最痛处。

最绝望的时候,娜丁跪在洗手间,哭着说:上帝你是在折磨我吗?为什么让我这么不受欢迎?

我无数次的祈祷过

真想抱抱那个伤心的姑娘,真想抱抱那个曾经的自己。

她无比渴望能够有人来爱她,就像笼中的困兽一样,四处冲撞却无能为力。面对这些不知所措,她唯一的办法就是攻击和愤怒,她拼命地说一些言不由衷的话伤害别人。

她看不懂周围的人到底在玩什么样的游戏规则,她一次次的撞到头破血流也弄不清楚怎么样才能变得受欢迎,她渴望爱,却不知道怎么样才能获得爱。

面对喜欢她的小哥,她脱口而出……

你想跟我做爱吗?

当她再也忍受不了这种被困在门外的感觉时,小宇宙爆发了!!!她鼓起勇气给心上人编了一条这样的告白:

忍不住想起了第一次磕磕绊绊告白的自己……

但是宇宙回应你的方式很神奇哟!先让你跌倒谷底,才会让你慢慢变好。

发了那么神经病的短信后,男神竟然应约了!

但是和男神的约会并不是她想象中的美好。她幻想的是和他手牵手的聊聊天散散步,而他却只想……

大约这就是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吧。娜丁这才认清楚,原来男神并不是自己心目中幻想的那个人,他对她来说就像一个陌生人,让她害怕。

但这一夜还没有完。她不想回家,只能去找毒舌老师。

但她发现想象中秃头单身没人爱的毒舌老师,事实上却有可爱的孩子和温暖的家。

那时候娜丁好像才发现原来世界和她想象中的不太一样。

而当哥哥找到她后,兄妹俩第一次爆发了正面冲突。哥哥忍不住说出了自己万人迷表面下掩藏的事实是什么,原来万人迷的哥哥也承受着和她一样痛苦。

这个世界的运行法则很奇怪。只有当你袒露内心真实的想法时,宇宙才会真的回应你。

而这也是哥哥为什么会和闺蜜相恋的原因。当派对的人群散后,哥哥褪掉了万人迷的外表,独自收拾残局时,是安抚完娜丁后的闺蜜主动帮他分担。

我们都会爱上那个见过我们真实自我的人,因为那才是我们内心深处渴望被人呵护的小孩。娜丁如此,娜丁的哥哥也是如此。

正如唐顿庄园里,老夫人对玛丽说出的话一样,用尽蛮力的冲撞后,与自己的亲人和解,与自己和解。

所谓的成长,就是和自己和解,和这个世界和解。

 短评

觉着心里藏着老灵魂,热爱经典音乐、老电影和成熟的人,鄙视自己这一代,谈论着社交网站的无意义,但始终无能为力,离不开“讨厌”的亲朋,离不开手机。嘿,这就是成长中矛盾傻气的我们,一道小坎天翻地覆,一点欣喜自在得意。海莉把这个青春少女的心境吃很透,没一点惺惺作态,灵气十足

7分钟前
  • SundanceKid🌈
  • 推荐

“你现在想和我做爱吗?”“好啊。”“我开玩笑的。”

10分钟前
  • 朝暮雪
  • 还行

青春的痛苦里都以为自己的suffer独一无二,其实早日认清自己早日和世界和解才是正途。自轻自贱只会爱上不喜欢自己的混蛋,走出来才知道还是高富帅好呀哈哈。

14分钟前
  • Ann
  • 力荐

除了并没有一个有趣有钱有才华还有八块腹肌的备胎,可以说完全是我们好笑女孩的悲情青春了!

15分钟前
  • 王大根
  • 推荐

十几岁的我们,又丧又酷。你给我一记直拳,也请不要忘记给我一个拥抱。

18分钟前
  • 颜落寒
  • 推荐

感觉剧本还是粗糙了点,而且看着看着就会犯尴尬症,大概是老了吧……顺便,没人觉得这故事里最闪亮的人物其实是Woody Harrelson那个嘛?

20分钟前
  • 猪头妖怪
  • 还行

我就说好莱坞怎么转性了,居然设计出这么可爱的亚裔男性角色,一翻出品公司——华谊兄弟...并不肤浅的校园青春电影,女主角有着一颗老灵魂,到哪儿都无法融入,直到她剥开自己那层厚厚的壳。笑点和尬点都不错,说到底谁的17岁不是大傻逼呢?

25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所有女主角跟历史老师一起的段落5星好评,所有女主角跟亚裔男生一起的段落4星好评。瞧瞧别人家的青春片,多么的真实平凡、情感入微,哪来国产青春片那么多狗血剧情。

29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还行

华谊兄弟出品(well-made,heartfelt 真实感极强 预告片太差 男主应该是在我有限的观影经历里 美国青春片里被塑造的最不stereotypical的亚裔了 好看身材好有钱偷偷搞动画电影awkwardly sweet

33分钟前
  • cløud 109
  • 力荐

谁说和《早餐俱乐部》和《壁画男孩》相提并论?也许青春都少不了自怨自艾,但整部片就女主一个人在闹情绪耍脾气也是够了,其他所有配角都如同木偶般按照固定程序来运行,看多了残酷青春再看这部确实很清流但清得都没鱼了,想当年《独领风骚》这种有腔调有内容的青春片是不是一去不复返了

36分钟前
  • 幽灵不会哭
  • 还行

You're right being like that but wrong for expecting the same from others.

41分钟前
  • CharlesChou
  • 还行

结尾太过套路了,完全像假的,要是小作女被宠物店男孩奸杀,剩余韩裔富家男什么的全是濒死幻觉,片彩蛋从墓地里伸出一只手致敬《魔女嘉莉》还说得通……另外,司徒海登都31了还演高中生,谁说外国都是货真价实的青春片呢?

42分钟前
  • 皮革业
  • 还行

一个被惯坏的少女,浑身攻击性,还搞得全世界都爱着她、宠着她、忍着她、让着她。这不叫酷,也不叫有个性。中二无药医,只能自己在中二的大坑里栽跟头、碰个头破血流。也再次说明:如果你觉得所有人都傻逼,其实是你自己傻逼。如果你感到所有人都讨厌,其实是因为你讨厌自己。儿童期的小女主更可爱。

46分钟前
  • 匡轶歌
  • 还行

Juno片新成员。特别传神特别动人,养女儿真是苦差事啊(女权主义者息怒)。六块腹肌的Asian movie nerd,这就有点不那么.....常见了。

50分钟前
  • 傻乐的猫
  • 推荐

蛤蛤青少年的心情是天 不顺心就要自杀 一定要自杀 是十七岁的我吧 以为我一个人背负着全世界最悲惨的屎在身上 每时每刻都在恶心自己 但没有见到可爱的富亚裔 没有发过变态信息给crush 就是平平淡淡憋过了十七岁

55分钟前
  • salty
  • 还行

女主作天作地最终也还是成长了-承认自己的loser本质然后与生活妥协。她的crush居然不是gay这不科学!!!

57分钟前
  • Amino
  • 推荐

在套路中看到了足足的诚意,相当长一段时间没有这么完整舒服的校园青春片面世了。虽然剧情每一步的发展都不难猜到,但17岁的迷茫悸动,叛逆无助都借由女主生动的表演跃然荧幕;特别是当看到那个完全预料之中的结局的时候,你不会心一笑都难!

60分钟前
  • 饮歌
  • 推荐

伍迪哈里森角色设置好评。所谓成长就是不断认识到自己是一个傻逼的过程。

1小时前
  • 宅拾叁
  • 还行

早慧的女孩破事儿多。海莉·斯坦菲尔德用六年的时间证明《大地惊雷》并非偶然。

1小时前
  • 神甫
  • 还行

女主好灵的!又丧又酷。没有撕逼堕胎A睡了B、B睡了C的校园青春片真是一股清流。亚裔小哥身材好颜值高聪明风趣又有钱,非常不stereotypical的亚裔。女主的哥哥长得好像我一个date

1小时前
  • 叉叉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