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我对电影的理解
斯蒂文森说:“文学是裁剪的艺术。”于是当塔可夫斯基将电影比喻为“雕刻时光”时,我们就似乎给了电影文学的意义。让它的核心从故事,延伸到光与影的表达。回忆起那些美妙的电影,我们总能记起几个印象深刻的镜头。那些镜头,或属私人情怀,或属刻骨洞见。即便故事细节已随时间褪去,镜头的魅力依然像安置情感的蜗牛壳那样涡卷悠长。将感情带到柔软的深处,引起人们从心而来的感动。这些,是我对电影感动的理解。于是,当我看到《下一站再爱你》以“2014最感人电影”自居时。我就不其然将对它的标准,上升到“深刻”的程度。尤其,它是一部在基督圈子里传闻已久的“大陆首部福音电影”。这让我更想给导演一个机会,去让最深刻的福乐透过电影表现出来。只可惜,导演所描画的,和深刻相去甚远。
这并不是否定了电影中真人真事的寓意。但再好的材料,也需要导演一笔一划地雕刻成为电影语言。这个工作,包括台词,造型,分镜,道具。最后表现在电影的表演中,让观众真切地感受到电影的情感。可《下一站再爱你》更像是一段点到即止的介绍影像。九十分钟的横向叙事缺少了对人物的纵向深入。以至于片中关于“爱”,关于“天家”,关于生与死的表达,犹如网络上的鸡汤片语,调不出它应有的质感与味道。这些话固然深刻。但这都应来自于对鲜活人物的总结概括。离开了深入的感情刻画,道理就沦为纸上谈兵,让观众与人物间竖起了一层隔膜。使最美丽的爱情,变成了最肤浅的幼稚。
这仿佛是一种通病,在某种福音电影里根深蒂固。除了福音,导演就再没能表达的东西。任何对人的敏感与关怀,对电影镜头的捕捉与雕刻,对时下社会的理解与洞察,都幼稚得犹如迫不及待的小孩,流于一两句听起来道理十足的对白,然后就从开始悬着“耶稣爱你”的标语,让观众都自动理解神圣的光芒。长镜头的深入与蒙太奇的节奏感在这些电影里荡然无存。甚至还可能找不到一点基本的电影美学,让观众的印象直觉只停留在电影表面,而深入不到自己内心。可真正的电影,都应该与这完全相反的。它直入人心,情感真挚。以慎密灵光的镜头运用,去理解这个是世界的方方面面。罗马尼亚导演蒙吉,梦想以长镜头清洗世界的哀伤。尽管他只站在人性的这边,却能拍出真正抚慰人心的电影。然而为什么,在最代表深刻的圣经,耶稣面前,却鲜有能比肩于世俗电影的传世之作,鲜有在艺术上能让世人认同的电影?可能,说教与艺术的界限,只有最具实力的导演才能将他们处理得宜。但当这个导演出现之前,我建议大家还是先按捺一下好奇心,看一下它的港版,《生命因爱而动听》为妙。
因为,一部无法深刻传达人性的电影,无法深刻传达神性。
这和审查制度无关。
2 ) 下一站,那山地
被称“中国第一部基督教电影”的《下一站,再爱你》成功在中国上映了。微信不同的基督教订阅号流传“此片三日内票房不达标将被迫落画”的消息,人本地促使大量有基督信仰的群众组织观看。
可惜该片福音模糊、扭曲,可说是宣扬“人的爱”的电影。亢长描写的是主角夫妇理想化的恩爱生活(以一起吃喝玩乐的方法表现)。片中循环播放“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慢慢变老”这首宣传人爱的情歌进行洗脑,奠定了在患病女主角弥留之际渲染的“人的悲情、人爱的伟大”的基调。
这狭隘的人爱!人错误地切切追求,并以它为救赎的偶像!片中医生甚至自私地说“永远不要医你爱的人”。在爱得越深,分得越惨的事实中,我们被警醒:有多少信徒并没有天国的切实盼望,更没有在地上体验过属于神儿女的天国祝福,活得贫穷彷徨!?
在教堂遇到的老奶奶对女主角说的“不要着眼苦难”成为女主角心态转折点。但对处于癌症晚期的恐慌痛苦中的人,除了主耶稣赐下的永生盼望,还有什么能够完全安息和释放她呢?
也许是审查上有难度,但如果这样就在传播福音上妥协的话,还远不如那无数为了传播黑暗文化倾注心血的电影人!请翻开《使徒行传》,基督徒应该是世界上最勇敢灵活的人!
用光明文化挽救这末世时代,将人引导归主是每个基督徒的责任。求主加力!并且我知道您已把这山地赐给我们,阿们。
3 ) 《做一个像萱萱一样的天使》
“相信你还在这里
从不曾离去
我的爱像天使守护你
若生命直到这里
从此没有我
我会找个天使替我去爱你……”
看完电影之后,这首插曲一直在我脑海里回响着。电影最后的那一幕,当万豪喝拿着一年前两人共同酿造的葡萄酒,久久的凝视着这片见证过他们的幸福的草坪,天边仿佛是化作天使的萱萱在看着他,带着微笑,或者笑中有泪。
萱萱,就是一个人间天使。
为了支持丈夫,她曾经甘愿放弃事业成为全职太太;为了帮助她人,她主动去医院当义工为病人们做心理辅导;而当病魔降临到她的身上时,她也以一颗天使的心对生命勇敢的微笑,帮助起了别的病人。 美丽,善良,坚强,乐观,它们就是萱萱的天使的翅膀。
看完电影后我跟闺蜜跟说,好希望有一个万豪这样完美的男人守护着自己,闺蜜的回答却狠狠的击中了我,她说几乎每个女人羡慕万豪对萱萱这么好,可是有多少女人拥有萱萱的优雅美丽自信吗?就像去年我们刷着求张亮这样的暖男时,我们自己是不是那个甘愿站在张量背后默默支持他的寇静呢?
是啊,有多大的付出才能收获多大的回报,有多大本领才能有多大的收获。门当户对四个字有时候是对的,两个人只有拥有同样质地的灵魂才能真的心灵相惜,才能上演出这样令人动容的跨越生死的爱情故事。
所以,在寻找自己的白马王子的道路上,每个女人都应该努力成为萱萱这样的天使,坚强乐观善良阳光自强。因为只有凭着这双天使的翅膀,白马上的王子才能辨认出你。我妄自以为,这样的相遇,便是一辈子了。
4 ) 目测导演第一次拍电影,演员第一次演戏
虽然首映是免费看的,也被导演倾家荡产的精神所感动(卖房子)。但不得不承认,这部片子是烂片。给人一种小成本微电影的感觉。目测导演是第一次拍片,演员都是第一次演戏。演的非常假和做作。尤其是片中叫阿喵的。
我来稍稍吐槽一下剧情。片子开始是男女主角秀恩爱,秀恩爱秀的无新意,又漫长又做作。之后好不容易“牧师”出现了,以为他能引导什么,结果没有。后来阿喵出现了,以为会围绕这个古怪的女孩子会展开新剧情,结果又没有。好不容易在女主得癌症了,会以为是一部励志的凄美爱情故事,结果还是没有。老医生的古怪行为,让人以为他隐藏着什么重大秘密,结果更是没有。
我绞尽脑汁从各种细节观察出:原来是女主的私人医生很早就喜欢女主丈夫,即便是女主很早就患有癌症,也不告诉女主,等女主晚期时,又找来老医生说女主只有两个月的生命,打击她的精神。等女主死后,私人医生就能嫁给她老公了。我很气愤,原来主角竟然是那个坏心肠的私人医生。估计全场几百号人就我一个人能够看出这样深层含义,正当我为自己的智商感到骄傲时,结果就大结局了。女主死了,男主很伤心。原来我又错了。
毕竟结局时男女主角拥抱的那幕还是能够感动不少小女生的。再加上后面的一段黑白视频,说明是由真实故事改编的。这就完了。
这个片子成本低到不可想象。我感觉我都能拍一部比它好很多倍的电影。
5 ) 《下一站再爱你》:我看到了一个故事
一部电影,没有明星,没有特效,甚至连一个正经的大场面都没有,只有一个根据真事改编的故事,这个故事,就是影片的全部所有,也是它和其它影片竞争的唯一依凭。
今天,电影的娱乐功能已经远远大于甚至覆盖了其叙事功能,但后者才是电影之所以为电影的根本。很多票房让人眼红的电影只是一个MV串烧或者段子集锦,故事根本看不到。一个好的电影故事,不是看观众有没有哭或者笑,而是看散场之后,故事有没有停留在观众的心里。《下一站再爱你》讲述了一个有点不太真实的真实故事,它像偶像剧一样虚幻不合理,可它又是真实发生的。以至于我在走出影院时都有一种恍惚,不知道荒诞的是电影,还是我们的生活。
女主角以刁蛮公主的幸福生活出场:无条件迁就自己的帅气老公,不用苦哈哈上班的豪门小媳妇(上无老下无小,爽翻了),忠诚体贴还不会和自己抢老公的闺蜜兼私人医生,上班不开心了一秒变踩葡萄的小土豪——女观众请不要翻白眼把嫉妒往肚子里使劲咽吧!完美的童话当然不会是最后的Ending, 忠诚闺蜜的一纸诊断书立刻让世界翻转,之前爽得你一塌糊涂,立马虐得你万劫不复,女主角的演技很赞,把听到噩耗时的心理变化表现得相当有层次,让上一秒还在翻白眼的女观众恨不得秒变知心大姐送心灵鸡汤。女主角刚刚从天堂掉进地狱,现在又要努力从地狱到天堂(精神层面),原有的故事和人物设定也随之发生反转,面对生活中的巨大变故,所有人都走上了一场心灵救赎的路程。从心理医生变为病人的女主角反而真正开始学会去医治周围的人,而病友阿猫要面对的不止是恐惧,更是她凌乱而痛苦的过去。在影片最后,当女主角知道自己时日无多,第一件事竟然是帮丈夫续弦,这个情节成了升华这部影片最重要的一个拐点,看似十分荒诞的设定,其实早就一路预埋,反而呈现出一种震撼的合理。其实影片讲述的故事很简单,但不是一个你侬我侬情比金坚的爱情故事,而是一个关于克制和大爱的故事。我很庆幸,在最后,我看到了这个故事,它留在了我的心里。
影片的叙事方式和完成度都非常的出色,除了男女主角,阿猫、牧师、院长、教堂里的老太太每一条支线也都毫不马虎,丫子客串的爆笑心理医生,阿猫的犀利金句、冷面笑匠院长更是亮点,缓冲了影片的节奏。卡司虽然一般,但每个人演技都是开挂了的(导演应该觉得赚翻了吧),饰演女主角的杨梓嫣在《甄嬛传》里演的敬妃虽然角色张力很大但戏份不多。这次在《下一站再爱你》可算撒开了,从一开始的任性阳光,到中期的阴郁冷漠,再到后期的豁达坚忍把女主角从生到死的生命形态和性格表现得极为到位,一双大眼睛里全是戏,实力派就是这么屌!饰演的男主角的马浚伟也完全抛弃了TVB式的演法,把一个丈夫面对爱人将要离去的无力和愤怒表现得十分到位。而饰演阿猫的Makiyo更是为了角色剪去长发,以平头素颜造型亮相,牺牲颇大。据Makiyo说,这个角色是为了她患癌症的妈妈而接。那一刻开始,我就相信了这个故事。
6 ) 《你就是夜空中最亮的星》
戒指为什么代表着婚姻?
或许是因为两者之间已经产生了天然的联系了,大家都默认了这些,而没有人去发出疑问。而这部片子突然让我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真人真事改编,片子的剧情很简单:一对恩爱的夫妻,在准备生孩子做体检的时候意外查出了妻子的癌症,并且只剩两个月的生命,在这样的情况下,丈夫仍然对妻子不离不弃百般呵护,这是一个丈夫对妻子最深的爱了吧,而这份爱也被妻子看在眼里,她担心丈夫在自己离世后孤独,反而为丈夫介绍新的女朋友……自然丈夫没有接受,而妻子也带着满满的爱意离开世界,而丈夫也乐观坚强的对待着这个只剩下他自己的世界。
实话说,从情节、剪辑、摄影各个方面都没有特别的亮点,但是电影传达的这份爱却格外打动人,这就是这部电影的真谛了吧。尤其是最后的真人视频采访,他们在镜头前虽然很平静,但是真实的力量分外感人,更是升华了这部片子的情感。
这份爱很动容,这份挚爱的爱,拥有着超越生死的力量。爱不一定是惊天动地,在平凡的生活中也可以开出动人的花朵,就像电影里的男主主角一样,幸福和爱渗透在生活中的每一个小细节中,那些天使玩偶,那份意大利面,那瓶一起酿造的葡萄酒,都见证着他们的爱意。生死分别之际的不离不弃,为对方的打气加油,都诠释着他们的爱情的伟大。电影里面男主角说,戒指是两个人的约定,如果有一方先离开对方,另外一方要保存他留下来的戒指,等到他们在天堂重逢以后,两人就凭着戒指相认。这真是一个美丽的传说。所以,现在女主的右手无名指一定化成了夜空中最亮的星,在指引着男主角吧。
催泪啊!电影本身并不好看,而是后面的纪录片,真实且感人。且行且珍惜吧!
很不客气的给一颗星。我不知道导演是被什么感动,原型的爱情是建立在真实的信仰之上,电影中却将爱的核心剥离了。一部去福音化的电影竟然以所谓的基督教信仰作为自己的传播手段。不是露出圣经或者十字架项链的画面,就能称为基督教电影的。我只想说,制作方用这种恶劣的营销方式欺骗了许多基督徒。
真人真事很赞!说教意味有点重了!
说教的意味太浓,为了煽情配乐和插曲还有慢镜滥用到无奈,表演的痕迹也太重了,像小品电视剧MV。最后的真人视频不知和导演有什么故事,但用在正片里这么长有凑时间之疑。看了还有那么多写好评的枪稿,本来有些对国产电影的同情心也是没了。
落地的麦子不死
久违的马浚伟也出来演电影了,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故事还不错,虽然故事不算多典型,但还比较感人。关于婚戒的言论很美~
海航的飞机上为什么要放这个?
有的故事麻煩單單上映紀錄片足矣,女主那種無辜嘟嘴的樣子,馬浚偉可怕折磨觀眾耳朵的普通話,女配角一副潮流無鏡片眼鏡,導演無比電視劇的鏡頭處理。真是太可怕的觀影過程了
义高艺低,后半部分10星。
包场免费的电影还算可以,马俊伟居然没配音让我很欣慰!剧情其实很简单排的比较顺,没有很突秃的意外发生。插曲都插的恰到好处,最后片尾的彩蛋告诉我们这是个真实的故事!
马浚伟这衰样还敢演这种题材,哪来的勇气
已婚夫妇最爱,BGM要不要这么潦草直接放歌了,最后忽然变成了纪录片wtf?2星支持国产
从死亡的恐惧,到勇敢的顺服,彰显惟爱永恒!
电影真心只想给一颗星。其余四颗是为了纪念我和我最爱的人两个人包了场。。。
感谢亲爱的主耶稣基督
甚愿在这个冷漠的世代里这部电影可以带来一丝温暖在人的心中。
宣传定位模糊,主创有诚意
这是电影?!
给鹿鼎记两分 你爷爷的
其实并没有讲出完全的福音,结尾的真人见证有很多翻译错误,比如把GOD译为“上天”,把“pray”译成“我对自己说”,这个差别实在太大了!从故事性上也比较欠缺,就是说也不能看成一步好电影…不过不管怎样还是感谢有这样一部电影问世,并且希望中国的环境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