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剧情非常简单,很好猜到结局,可还是带给我很多感动,感动于中国人不计代价知恩图报,感动于战争年代那纯粹却又无法与时代大背景抗衡的感情。真的不是亲美,很多人说,那么多中国人保护一个美国人,因为保护几十名美国飞行员死掉25万中国人值得吗,我觉得这不是值不值得的问题,一命换一命当然不值得,可那个时候的美国人,是来帮助中国的,那个时候的浙江人保护美国飞行员是为了报恩,是中国人骨子里的修养,我们不能狼心狗肺地把来帮助我们的朋友送到枪口,宁可牺牲也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这是中国人的风骨。
电影把浙江村庄拍得很美,小桥流水,白墙黑瓦,全剧大部分时候都在下雨,灰暗的天空,淅淅沥沥的小雨,朦胧的雾气,电影里的很多画面美得令人心碎,是我喜欢的水乡风光,有机会真的想去看看。 关于演技,我没有办法评价,除了angelbaby那种真的尬得很明显的演技,其他的我分不出来好坏,我觉得能让我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的就是好电影,就是好演员。
希望世界上再无战争。
以上
空军上校杰克和四名战友轰炸日本后前往中国,一名中国军人误以为来的是日本飞机,关闭了所有路灯,导致杰克等人无法降落,只好弃机跳伞。
杰克掉在树上,伤了左腿,被寡妇英子(刘亦菲 饰)和村长所救。
一个营的日本人前来搜查,少佐当场击毙了不愿开口的村长。
英子和女儿妞妞继续窝藏杰克,不料一天少佐企图侵犯英子,杰克将之击毙。妞妞的老师带着杰克、英子、妞妞去寻找中国游击队,
途中他们遭到日本人追杀,包括老师在内的一大群游击队员牺牲,英子也不幸遇难,而杰克带着妞妞安全返回美国。
片尾字幕:中国人协助了56名美国人回国(不记得是56名还是64名了),导致日本人展开报复,杀害了25万中国人。
电影的剧情很简单,但正因为如此,你很容易发现许多问题。
革命先烈英勇牺牲的确值得铭记,也应该尊敬,但爱国和看电影是两回事,我不能因为这是抗日题材、这是歌功颂德就打高分,我还是要理性指出缺点。
一、凭什么为了救一个美国人,牺牲一群中国人?
整部电影都是以拯救杰克为主题,为了救他一个人,村长、英子、老师、还有一群游击队员纷纷遇难。
尤其是片尾字幕,救了几十名美国人,导致25万中国人惨遭杀害,相当于一命抵五千命。
一个人再伟大,能比五千条性命更重要吗?
这真的值得宣扬吗?
这都什么年代了,还在宣扬这种与黑暗势力作斗争的价值观?
我觉得这是无谓的牺牲。
也许片尾字幕陈述的是事实,但事实和电影是两回事,所有抗日片都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但拍得好才能表扬,拍得不好就要批评。
我们应该为历史事实点赞,但不一定要为电影点赞。要不然,岂不是以后的抗日片只要加上《烽火芳菲》的片尾字幕类似的话,我们就要纷纷打高分?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观念早就不适用了,现在正确的教育观是,当你看见恐怖分子挟持人质,看见有人跳河,看见火灾,看见坏人、歹徒、劫匪,首先想到的不应该是逞英雄,因为那等于是去送死,正确做法是先保护好自己,再去帮助别人。
即便是有必要反抗,正面对抗也绝对是下策,上策永远都是像《红色》和《潜伏》那样用计谋和智慧,或者像《敦刻尔克》那样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保存实力为日后反扑做准备。
幸亏是杰克活了下来,如果他没活下来呢,那么多人岂不是就白白牺牲了?
最后,美国说杰克是英雄,更是让人倍感不适。他被一群父老乡亲救了,英雄不是他,英雄是那群父老乡亲!
换言之,电影所传达的思想是,美国认为英雄不是牺牲的25万中国人,而是那几十个安全回国的美国人。
这电影把中国人拍得太傻了,25万中国人不求回报送吃送喝送命,最后还无名无分。
二、凭什么让老百姓为别人的错误买单?
一名中国军人误以为飞来的是日本飞机,所以关闭了所有路灯,导致杰克只好跳伞,才有了后来一群人为了救他而牺牲的故事。
这是不是黑中国军人暂且不说,但电影重点完全没对,那名军人只出现了那么几次,印象比较深刻的一次是他在没有调查的前提下,毫无根据张口就说来的是日本飞机;另一次是说他弄错了。他那几句话就间接导致了一群人的牺牲。
如果他没有犯错,杰克就不会掉到村里,日本人就不会来搜查,也不会杀那么多人。死那么多人,全都是那个军人的责任,然而导演、编剧轻描淡写几个镜头就把他的戏份概括了,也没说他最后受到什么惩罚或者感到愧疚。
导演、编剧的侧重点不应该是“牺牲很光荣”,而是“犯错很严重”。
导演、编剧只告诉观众要不怕牺牲,却不告诉观众要避免犯错。
电影中所谓的感动,全都是在为一名傻逼买单,恕我不能理解这种感动。
三、杰克和英子强行相爱
二战时期的中国女性都是很保守的,这也是为什么英子守寡多年也不改嫁。
然而杰克来了之后,两个人连语言都不通,相处几天顺利就相爱了,毫无铺垫,毫无说服力。英子长得好看,还冒着生命危险照顾杰克,我能理解杰克爱英子,但英子为什么那么容易就爱上杰克?
即便你把杰克换成其它人,好像也没什么问题,他们到最后还是会相爱。
导演,你是对中国女人有什么误解吧?
可能有人会说,少佐想侵犯英子,杰克救了她一命。
首先,救了你一命,你就要以身相许?其次,我们又回到了刚才的话题,如果那名军人不犯错,日本人就不会来,少佐也不会侵犯英子。换言之,英子接受杰克,归根结底还是为那名军人的错误买单。
导演最应该拍的是,那名军人自我反省或者付出代价,而不是去拍英子的无私奉献。
四、英子的牺牲太刻意
任何电影中,谁死谁活当然都是导演、编剧安排,但拍得刻不刻意,观众是能感受到的。
而本片中,日本人的枪法时而准,时而不准,谁都能打中,就是打不中杰克和妞妞。
换言之,导演、编剧想让打中谁,就可以打中谁;导演、编剧想打不中谁,就打不中谁。
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还是导演、编剧,他们一定是一开始就确定了“杰克、妞妞活下来,英子、老师等人遇难”的结局才开始拍的,但是根本没用心拍,给人的感觉就是明摆着要让杰克、妞妞活下来,让英子死亡。
除此之外,杰克还不顾英子、妞妞的性命跑出去修屋顶;杰克用一挺机枪就把飞机打下来……电影的问题还有很多。
我很尊重、敬佩、感谢革命先烈,正因为如此我无法容忍别人把革命先烈的事迹拍烂,比如《潜伏》《红色》《亮剑》我就很喜欢。
但很爱国,但我要给《烽火芳菲》打差评,因为我不允许抗日题材有烂片。
我认为这是刘亦菲演技最好的一部片子:微表情,眼神都很真实传神。伴随着淡淡的曲调,上世纪四十年代淳朴的农村映入眼帘。即使是农妇的打扮,没有了丝毫的粉黛,刘亦菲塑造的英子依旧秀气外露,盖不住的颜值。虽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但村子里仍旧显得格外宁静。英子的丈夫是国军的一个军官,在战争中牺牲。英子带着唯一的女儿妞妞生活,虽然平淡,但也温馨,带给观众的是温暖的人间烟火气。
而一架美军飞机闯入了她们的生活。这是轰炸东京的美军轰炸机,因燃料不足,只能降落到中国。飞行员Jake正好被英子所救。而日军也随即赶到。文化的碰撞,战争的冲突,Jake的到来在英子平稳的生活里荡起了涟漪,带给了英子危险的同时又给她带来了似曾相识却又逝去已久的那份温暖。慢慢的他们产生了情愫。英子知道这一切不会长久,但她却仍珍惜此刻短暂的幸福。
结局也在情理之中,英子最后死于日本鬼子的毒手。英子虽然走了,但她回忆的最后时光确是幸福珍贵的。淡淡的音乐再次响起,而留给观众的确是深深的伤感。扼腕叹息的同时,也叹幸福的不易,珍贵的幸福一刻也是值得的!
如果不是因为喜欢梦华录,喜欢刘亦菲饰演的赵盼儿,大概就会错过这部电影了。明明很好的影片,不理解评分为什么这么低。看似平实的手法讲述着依据真实历史改编的故事。秀美的乡村,美丽的小寡妇英子带着女儿妞妞,在世俗的偏见和歧视下,坚强而努力的生活着。机缘巧合救助迫降受伤的美国飞行员,打破了生活的原有轨迹,随着救助的进行,日本兵的搜查、探访,危险一次次临近……看似平实的叙事方式下,让人一次次揪心,为着主人翁的命运。不过最震撼的是影片结尾处对史实的揭露:为着救助的57名美国机组人员,日本人杀害了我们25万民众!这是一段不该被遗忘的历史。
故事线条清晰,主演演技在线,场景和镜头也都有力的服务于主线;主线之外,还展示着当时寡妇孤女生存的艰难,乡人的歧视,日本人的残暴,历史的悲怆…
致敬峥嵘岁月下的无名英雄,致敬演职人员再现历史!
有大量剧透!慎入(不举例子我可能不太会写评论)
我相当佩服刘亦菲的打戏身段,因此对她有偏爱。我相信从她学武打的刻苦程度来看,她是真的想成为一名优秀演员。如果一个角色的情感起伏有一条曲线的话那么她可以表演出人物某些关键情感,但是一个点并不能真正让观众产生共鸣,一条情感曲线的产生是需要无数个情感点的堆积才能真正看出起伏,换言之,情感的爆发固然很重要,但是无数细小的角色细节也同样是人物塑造的重点。
很高兴在这部影片中她展现出了相当数量的细节演技,比如对公婆无理取闹的委屈,洗衣服时发现敌人的警觉,甚至是开场与人换钱时的略显急迫,都演的较到位。这些看似与救人的主线不太相关,但都是对人物生动性的重要补充。
配乐很不错,不错在它一开始放字幕的时候看着崇山峻岭的画面就带起了一种哀伤的情绪(不排除是我多愁善感)。从画面来看,就如主持人介绍所说,这部电影仍然可以看到导演的风格,比如男主从山洞醒来时,男女主对视时,女主做饭时的光影,真的是,好看。烟雨中的江南小镇,真的如诗如画般美丽。故事是简单的故事,但是带入那时的人民而言,再简单也不简单。看这片子的时候总是忍不住想到血色湘西的结局,谁不是敢爱敢恨的儿女啊,为了抗战谁又会贪生怕死啊!
这部电影也是有不足的,当然这个不足因人而异。故事节奏是对的,但是氛围渲染还有欠缺,当然这也可能是留白艺术,具体大家可以自己看看。故事本身也有一些可推敲的点,比如某些“可怕的错误”,定时上线推动剧情发展的霓虹人,某些比较西化的台词等。我的观点是,瑕不掩瑜。
最后想说一下男女主的感情线,导演用了好几个铺垫情绪转变的点来完成这条线,使得最后的情感爆发不至突兀,我感觉完成度不错,给最后情感爆发的眼神戏点赞。但是我想说的是电影中间男女主的一段对视。女主到男主到女主到男主最后到女主,前两次女主与男主对视,最后一次女主侧脸,英的眼神,有感动,幸福,悲伤,和幸福;杰克与英感同身受,为这段戏爆灯!
很开心刘亦菲的演技有了进步,希望她能和越来越多的优秀导演合作,不断学习,成为优秀的演员。
剧情太简单了,大概真就是一个中国寡妇救了一个美国飞行员,整体毫无波折。整部电影最大的感觉就是荒腔走板,既不像中国片,也不像外国片,四不像的东西。剧本显然是老外写的,台词非常奇怪,完全不是中国人的逻辑和思路。两个角色感情铺垫始终不到位,感觉是编剧硬写到一起的,所以也很难感动。
桃姐给了一星我为什么不信邪非要去看呢。哦,还有,最近看天仙也不天仙了,能不能有点女明星的自觉。
很久没能看到这么干净利落的战争片,一气呵成,却又带着点小心翼翼。所有的情绪都在结尾处集中爆发,在平凡人生中开出战场上的一朵芳华。可谓柔软,可谓细腻。刘亦菲煮茧抽丝的戏份仿佛就是那个时代的一个碎片,导演将它随手取出来,又轻轻放在了电影里。
作为一部描述战争的片子,故事没有太多剑拔弩张,炮火纷飞。导演不愧是多项,他找了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去阐述二战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巨轮下的平民百姓,中国这片土地从来不缺乏战争,但是却极少被人彻底征服,靠的就是像片中这样无名却勇敢的百姓。而刘亦菲也交出了一份非常出色的成绩单,为主创们鼓掌。
上海电影节开幕电影。一星给那段历史,另外两星给演技在线的刘亦菲和男主。能看出来刘亦菲很认真的态度在演,也确实不尴尬。感情线开始的莫名其妙。最大的败笔大概是坑了外国导演的翻译,整部电影的台词有种看进口译制片的感觉,相当尴尬。这个妞妞也是讨厌的不行,念台词生硬不说,表情时刻出戏。
题材说不上很新颖,相比国内ip剧跟各类改编电影,我们不妨给这类小众电影一种期待。相信各位演员在拿捏剧本,琢磨剧本时也更加用心。大伙期待着吧,我认为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安静简单的故事。太安静。大家可能还是会给刘亦菲贴标签,感觉她永远只能用美来形容。我看到了很多细节,看到了作为寡妇的委屈,看到了她的紧张害怕。大家可能都会说演一个村姑形象大变就会翻身,其实她在我心里,对演员的态度胜过一切,我看到了进步我就觉得她非常好。加油,菲菲。
一般这种题材的电影总是会催泪煽情,比利这个丹麦国宝级导演用一种克制安静的手法展示了一个发生在山村的牺牲和拯救的故事,全片非常安静,我今晚看的这场观众也很安静,可能是太安静了,感觉感动都是默默的,最后英子牺牲的时候我以为会煽情一把,但是没有,每一个牺牲的人都非常安静,但我还是流泪了
剧情太平淡了,刘亦菲这几年走入了一个误区,中韩中外合拍一些四不像的文艺片,本来三生大烂片之后都对她失望了,抱着最后来看看这部提名的电影,真的有点失望。
论金棕榈导演的扑街,刘亦菲的演技真是没救了
天仙有进步。
其实能感觉到奥古斯特做了很多准备。刘亦菲制作丝线那段也绝对是下了功夫。然而故事太平,演员的演技也很着急。奥古斯特3个小时能做到的东西不一定一个半小时能做到。最后只能变成看了感觉真可怜。
故事平平淡淡,代入感不强,很难对二人的情感产生共鸣 台词透着明显的合拍电影的味道 但是!神仙姐姐的演技感觉飙升了 看过之后完全不尴尬 有些细节竟然很走心 这是绝对惊喜点!
上影节开幕片,质量中上,配乐亮点,男女主演技不错,剧情虽然有些简单,但最后还是让人很感动,时间再长一点可能会更好。#siff
电影全片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线索也基本合理。片中的日本军官是很残忍,我想也许能突破抗战片模版的时候还是发生了固有剧情。教书先生推断出飞行员在女主家中,如果他是汉奸的话这故事就长了。 导演演绎的江南村庄风景真的很美,竹林也很有味道。片头交代了太多结局 导致失去了一部分悬念 比较遗憾
确实能看到导演的用心,很多细节处理的很到位,像女主英扣丝线那段~美国人拍中国战争片,始终感觉诠释的效果不是那么打动我,不过这里要给饰演英村姑的女主演技点个赞,余少群一开始我没认出来不过相对于隋唐英雄系列演技没有那么古板生硬了!继续努力,上映了再去支持下吧
英子死时,镜头透过冰冷的枪管捕捉她生动的步伐。此时她不同于影片开始时灰扑扑装扮,穿着新衣、盘着整齐发鬓,奔跑在林间,仿佛奔向一个光明的开始。一切被枪声打断,正如平静的小村庄被战争摧毁。 战争中最可怜的是最平凡的百姓。电影三星,一星给这段历史,一星给关注这段历史的电影主创。
杰克和英子是大历史背景下的小人物,导演通过这段离奇的跨国情缘挖掘出人性中更深层次的东西,这段真实的历史向观众展现出大爱大义的人性之美,爱是无国界的。
大背景下的小故事,一直比较喜欢抗战片的我,觉得这部电影还是挺不错的,配乐很赞,场景也很棒
面瘫 空洞 故事太假 一群中国人保护外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