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尼是一个好人,和特拉维斯一样,他有一份马马虎虎的工作,但是却受尽欺负,非常孤独。他有妻子,却同时爱上了一个男人。这可以理解为他得不到足够关爱的一种渴望的体现。他是一个善良的人,时刻为周遭的人着想,生死关头不忘立下遗嘱给他的爱人和妻子,还有给母亲一个交待。包括他抢银行,也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凑够给爱人做变性手术的钱。有人说,患难见真情,在《热天午后》里,桑尼不是像一般抢劫犯一样露出穷凶极恶的一面,反而越发的对人质表现出关怀。人质对他的信任,可以解释为斯德哥尔摩症候群,但是我更愿意相信,是他的那种关怀他人的天性感染了他们。渴望得到关怀往往会导致很多不同的后果,有些人变得怪癖,有些人选择自闭,有些人选择杀戮,有些人选择嫉妒和破坏,而桑尼对关怀的渴望则变成了引起别人对他的同情的渴望。在每个时代都有这样的人,可往往这样的人却得不到他人的了解。They don’t give a fuck.
听着像什么? 你妈看见你笨手笨脚做家务时候的台词。Sonny琐碎家常,聆听所有人的要求,尝试照顾所有人,连人质都默默地站到他那边。要尿尿的大姐甚至替他急,斥责他犯案没有计划。 还有后来他在人群之中喊出“Attica”的时候,第一次直接接触大众,大家爱他。人们觉得这个是我们当中的一员。更多个人故事爆出来。他在银行里的行为就是他人生的缩影。Fussing around, trying to take care of everyone. 情人,前妻,孩子,父母。这也是为什么他走到了这一步。 他要钱,但是他不想伤害任何人。 上电视以后还发现是个同性恋少数族群,很努力生活的一个普通人。大家很有共鸣。
9.1;你撒钞票的那一刻人们才现出真实的狰狞
Kiss me,when i'm being fucked i liked to be kissed a lot.
前半部很暴笑,后半部很凄凉。影片的案件原型甚至更狗血,这几名劫匪在进行这次挫到爆的抢劫前,其实已在别的银行笨手笨脚失败过两次,然后他们就去看《教父》练练经验,接着就是本片的剧情了,桑尼的原型还向银行职员说了《教父》的经典名言:“这是一个你无法拒绝的条件。” 不久后,《教父》的其中两位主角就亲自来扮演他们了……另外,桑尼的原型最后将本片的版权费和利润送给他的基友做变性手术,不过人家变性后就跟其他人私奔了……大陆常拿“亚提卡事件”来论证美国的民主是虚伪的,但把曾经发生过的丑事摆上台面让人去骂,未尝不是一种知耻,至少好过“躲猫猫”吧。
阿尔·帕西诺最好的电影! 他作为一个劫匪,比起冷漠的FBI和媒体有人情味多了。还有他的同伙SAI,也是个单纯的家伙
斯德哥尔摩症候群真的很有爱阿混蛋!可结尾怎么那么苦呢突然一下子人全没了只剩大把大把的警察把他包围TAT他只是想搞点钱给男朋友变性啊!!!!!!!!!!
冷静的癫狂!精彩至极的表演!伟大的吕美特!伟大的帕西诺!
成功的抢劫只能是抢劫者的派对,而失败的抢劫就可能成为所有人的派对,这个封闭空间以外的群众,媒体,同志群体,无不陷入无意识的狂欢,集体窥视着一个“偶像”的诞生。Al Pacino 饰演的这个酷聪明但sweet 的劫匪确实太有说服力,在泪眼汪汪中,我也好希望“人质”能有人回头看一眼他。
用chinglish的翻法,译名可为“狗日的下午”,真实案件的斯德哥儿摩综合症为什么总是恰巧发生在银行抢劫上?看来环境因素至关重要,卢曼特正是洞察到了“幽闭空间”所带来的戏剧性,本片是“以戏剧的眼光看电影”的最好注释。
完全反高潮,万万没想到的那种故事走向。以前的导演真幸福啊动不动两个多小时还有闲工夫拍街景空镜,搁现在紧巴巴的恨不得故事都没讲完就被90分钟给咔嚓死了。
想跪下喊阿尔帕西诺爸爸!虽然人很多,但这就是桑尼一个人的故事,阿尔帕西诺用盛世美颜和神级演技撑起125分钟的闹剧+悲剧,闪亮亮的鹿眼满满的故事和情绪,睫毛盖下来的时候你没有流泪但观众却为你心碎了。节奏闷得像片名一样,故事熬得人像蒸桑拿却欲罢不能,然而这不正是生活本身吗,众生皆苦,桑尼不过是沧海一粟却看得人无法承受,所以这电影值得五星。
一万分经典,阿尔帕西诺四十岁以前最好的电影和机会。您年轻的时候演单细胞生物都能精湛成这样,而现在您终于能有机会演复杂的老头了
前半部分真是笑翻了,导致后面的严肃部分有点难以适应。不过整体不失为一部经典佳作。抛开根据真实事件改编,我的预期是阿尔·帕西诺带领着一帮银行员工远走高飞阿尔及利亚痛快双周游……
这片子出处充斥着无奈和悲凉,最后结局真残酷
这两个劫匪,应该是影史上唯二两个见到所要求的飞机的劫匪吧,虽然也只是见到,但却是劫匪影史上很大的一步了。
“劫匪劫持了人质还嚣张的跟警察提要求——给我拿子弹来!”
一名银行抢劫犯,一个双性恋者,一名越战受害者,一个中年失败者。有关政治,有关信仰,有关爱情,有关仇恨。一切是如此真实,但一起都已经灰飞烟灭。
狗日的下午
教父的几位在本片中均有登场 沙尔哥哥这里演帕西诺同伴 戏份和台词虽然不多 但性格描绘却极精妙(凯泽尔总适合演这样的角色 他死得太早了)劫匪和人质一片和谐 警方阴险而愚蠢 这样的设定颇接地气 悬疑气氛揉杂人情冷暖 轻松与惊险总在须臾之间 尽管片长两个半小时 却一点都不让人觉得冗长乏味 好片!
什么叫好电影,看这部影片就知道了。
1.前半段偏向喜剧,后半段深邃而悲情,整体风格趋于自然主义(长镜,零配乐,免俗套)2.银行劫案折射出美国70年代初社会万象:越战,LGBT,种族,运动,阿提卡... 3.阿尔·帕西诺生涯最佳表演之一,口述遗嘱与结尾眼神戏极具感染力。4.凯泽尔即兴表演“怀俄明”。5.开篇布鲁克林街景蒙太奇+1。(9.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