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认的说,这部影片演员阵容之豪华空前绝后。但若仅仅迷失在个个明星中,忽略了影片的剧情、细节和立意,无疑是买椟还珠。
这部影片改编自1959年同名义拍电影,可以说是香港电影的传承。主要讲述大老板曾小智(曾志伟饰)为得到阿里巴巴王子认可包下重建科威特工程二发生的一系列悲喜事件。
影片从买楼建商场引入曾小智和洪大宝的生意矛盾,并贯穿全局。由张学友所饰的中介推动情节发展,进入曾小智为揽下工程而为父办寿宴的主线。而后,经过种种曲折,最终曾小智揽下工程,父子和解,大团圆结局。
影片在剧情中塑造了一系列人物,且有血有肉,如表面马屁精实则爱妻如命的学友,表面应声虫实则有几分看透世事任人唯亲的管家阿伟。
其实最让人拍案叫绝的还是曾小智。他从底层爬起(从童年生活环境看出),巧借妻子之父脱颖而出,在努力和不择手段下做出一番事业。表面看他为富不仁,不尊重街边小贩;谎话成片,谎称买房建养老院;冷漠无情,多年不见父亲,甚至和妻子五五分账不见爱情。
实际上,此人是大号的学友。
他在外能将凤尾和凤爪两位大爷用养老院冠名舔的晕头转向,面对自己的父亲却很难说谎,初见父亲顾左右而言他,在父亲逼问下第一次想道出实话,却为妻子所带偏,撒下患癌症之谎言。第二次和第三次想说真话我不记得了,虽然刚刚看过,但奈何记性不好,二刷时再补上。曾小智在向上爬的过程中,犯了很多错误,但此人从细节看良心未泯。有如熊孩子踢球扰民,他看见禁止踢球牌子后把球扔出墙;看见父亲被补药摧残,他几近取消夜宴;梦中妻子离世,他的悲伤后悔;发现洪大宝找卷毛假扮其父,大闹豪宅夜宴,几近揭穿自己的真面目,作为一个成功的生意人放弃与洪大宝的惯常妥协共赢,选择双输局面,是真的难能可贵。明白这部电影的暗线塑造的曾小智,才会对他的真情悔过不感到突兀。
曾小智为求财不择手段和拍遍马屁的学友何其相像,对妻子的爱也何其相像。只不过一人已经发迹另一人却仍需奋斗。只不过一人妻子能帮衬他与他同流合污,另一人妻子有大小姐脾气还任性离开。曾小智就像一二十年后的学友。
这部影片由于参演明星过多,在细节上也不是尽善尽美,为不在主线剧情中的一众明星设置了许多彩蛋,剧情上有些部分稍显突兀。但若能了解这些明星,明白这些彩蛋,就能让人大呼过瘾。
《豪门夜宴》字面意思上是在豪门大宅办夜宴,最后却收束在街坊领居大夜宴,不能不引人思考什么是真正的豪门:不是家财万贯,而是身边的可爱之人。影片对曾小智的负面行为也进行了辛辣的讽刺,让人不得不深思为什么不择手段的人能如此有钱?
另外电影背景是91华北水灾,香港拍此电影募捐。如果将大陆带入邋遢老父亲角色,香港带入富商曾小智角色,就会别有一番滋味,体会到导演和编剧的一番苦心,和香港电影届人士的拳拳爱国之心。
可以说,这部影片表面是大团结喜剧片,实际上却是有着徐克风格的忠、孝、义正剧。(此段有参考百度百科)
其实我还有一些未尽之言,有如钱财追求之有限,欲壑难填;亲情追求之无限,易于满足。只不过碍于脑力和笔力,有待下次修改吧。
2颗星给剧情,2颗星给空前绝后的全明星阵容。 在这么短的时间聚集这么多演员共同出演一部公益电影,从成片看剧情还是显得有些粗制和苍白。但胜在仍保留有老港片那浓浓的市井人情和烟火气息~ 但本片最无可复制的是那星光璀璨,堪称史上最豪华的明星阵容!至少对于我这个从小浸淫在香港文化的90后来说是这样。 说它空前绝后,因为你几乎不可能再看到如此的阵容:80年代两王一后(谭张梅)、90年代的四大天王、新旧喜剧之王历史交替、颜值担当的女神老王以及那时还软萌的老虎等等太多太多……不过比较遗憾的是双周一成的发哥和成龙大哥没有出演 >3< 电影中很多故人早已离去多年,每次观看这部电影,透过模糊的画质仍旧能感受到那群风华绝代的演员们、那个精彩万分的年代。接着无故地追忆起往昔香港电影的辉煌,总想起那旧日美好的时光以及那些永存在心中的人们,然后便经不住鼻子一酸…………
有一部电影,大家看看主演阵容: 曾志伟、四大天王、张国荣、周星驰、梁朝伟、梅艳芳、吴孟达、梁家辉、巩俐、张曼玉、王祖贤、狄龙、林子祥、沈殿霞、许冠文等将近50个大牌明星。
如果要想认全香港80、90年代的演艺明星,看这部电影就能省却你90%的功夫。演员阵容空前强大——如此多当红的演员和幕后人员的参与,只要你眨一眨眼就会漏看几个明星:四大天王比谁更酱油,刘嘉玲、张曼玉、关之琳、李嘉欣比谁更靓丽,周星驰、许冠文比谁更冷幽默。。。。。。当然还有已经故去的张国荣、梅艳芳,这部电影真的是代表了全盛时期的香港影坛,即使是为了慈善赈灾而拍,却丝毫不做作,撇去全明星的演员阵容,电影本身也是一部佳作。
那是个巨星云集的时代,没错。就是《豪门夜宴》这部电影,里面的演员阵容相当豪华,虽然当时香港娱乐圈底下潜波暗涌,但至少表面看起来一派和谐,团结。现在要拍出这种电影非常难。当年记得一共有200多名香港演员参演此片,刘德华和毛舜筠是电影开头的解说,所有人都是无偿演出。
剧情二星,全明星阵容一星,电影义演捐款背景一星。 其实这种全明星的戏看着总是别扭,以前一直想不明白,现在大概明白了。 像普通的戏,镜头就是围着主角配角转,剧情合理,演技过关,看着也没什么不对。但是这种全明星阵容的戏就不一样了。
平时的戏不会给龙套镜头,比如主角们在客栈吃饭,小二前来上菜。主角们在聊天,小二把菜端上来,说句,客官,请慢用。整个镜头完全没必要给小二镜头,除非小二在剧情之内。
全明星的电影就不一样了,这种戏里的龙套人物也要给几个镜头,给了镜头有的时候还要分配角色,分配角色可能还要给些剧情。所以支线太多,主线就显得乱七八糟了,可以对比同类型的《建国大业》。这种片子的通病就是如此,所以豪门夜宴这部电影剧情还算能串起来。
最后一群人去大排档吃饭,一家人冰释前嫌,消除隔阂,或者自我调侃(肥肥假装中彩票那段)。又回归港剧,港片中常见的大团圆结局,这些还是不错的。
别的事儿没干,就光数明星了
故事情节就不说了,不过香港演员的爱国精神真是让人感动,但是说实在的,现在还发生这样的事,在美美们的努力下,还有人做慈善吗?10年前写的,那时候郭美美这种人对舆论环境造成的伤害真是太大了。好在现在新冠疫情证明了我们面对灾难和威胁可以做的更好。
梁朝伟张学友周星驰曾志伟郑裕铃许冠文黎明郭富城张国荣梅艳芳叶倩文赵雅芝王祖贤张曼玉关之琳是找到了,可郑伊健张卫健甄子丹林子祥欧阳震华巩俐吴启华郭晋安黄秋生吴镇宇刘青云都在哪儿啊?!
香港全明星阵容,空前绝后,周星驰出场真是太靓了
...全明星阵容~~C的推荐~~终于看啦。很有意思,现在看起来还觉得故事并不狗血,有笑料有爱心,C说也许还有香港对大陆的某些关系隐喻,所以显出很多用心。而且认明星的乐趣在C的指导下无限放大。港片死忠必修~~
1959年,大批粤语片电影报酬筹款兴建华南影联会址拍摄了《豪门夜宴》。32年后,这部电影的重拍版又浮此刻大家眼前,这一次是为了捐助华东水灾的公益表演。 影片主演由曾志伟和郑裕玲担纲,梅艳芳、叶倩文、李嘉欣、张艾嘉、梁朝伟、张国荣、周星驰、王祖贤、张曼玉等明星顺次登场,上演了一出声势浩大
就算没有豪华的客串阵容,本片绝对不是烂片,很好看。1991年华东水灾,香港,台湾,澳门进行了一系列赈灾筹款活动,本片就是其中一个,成为了一代人的历史记忆。……关之琳29岁,颜值依然秒杀所有女艺人。……除了李连杰断腿(拍黄飞鸿受伤),还有很多知名艺人没有参演,原因至今是个谜。……黎明在里面郁闷唱《对不起我爱你》走音一段是调侃自己之前在91华东赈灾募款演唱会清唱走音。当时被冠上走音天王并且被全世界都知道。(大陆当时也跟风说黎明唱歌跑调,却根本不知道源头是这里)
看电影像考一场试,好多那么熟悉的面孔就是记不得叫什么名字,这状态太让人焦虑,观影中数次暂停,非得查一下某个角色叫什么,查完后嗷嗷大叫,干!这不那谁谁谁吗!咋把他给忘了呢,瞬间开启老港片学霸模式。PS:想想那个时候的港片,从制作到演员,那才是豪门盛宴啊,能从小看这些长大真是幸福啊。
2009-8-15 11:36:43 6/6.1(122) 烂得视死如归,荡气回肠
跟这个为91年华东水灾的赈灾义演相比,任何大业伟业都弱暴了,那是港片最好的时代。虽然剧情零散不堪一击,但从演员出场顺序和出镜时间长短推敲下当时香港演艺圈各人的份量还是很有趣。另,原来在那个时候,阿星就已经是星爷了。
这可能是香港影史上,加盟明星数最多的一部影片(毕竟是赈灾且不计片酬),其实影片本身偏中庸,但是明星的层出不穷的确给人惊喜;最后许冠文与周星驰的那一段戏让人唏嘘不已,星爷之后,谁又能像当年的他那样,扛起香港的喜剧片?
大家都在一起的感觉是最最好了~最喜欢这样随便一瞥都是认识的人了~另外这部里面好多富有含义的情节值得推敲呢
众星云集,也许港片里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印象最深的是98大洪水,91当时太小都不知道有这么一档事。作为赈灾电影,极短时间内赶拍,质量就不能要求过高。都说剧本不好,故事单薄,浪费了这么多演员,但得看电影拍摄的目的,只要能尽可能符合大众的口味,用轻松无厘头这种最容易让大众心甘情愿的去电影院消费的方式,最大程度的募集善款就是成功了。何况故事虽单薄,但最后的夜宴还是气氛十足的,感怀当年的港片那种画质有些粗糙但透着浓浓的烟火气,现如今再也找不到了。自带BGM的王祖贤只出场两次还是很特别的。
此片最高潮就是结束后的演员表
香港也来了把主题先行
原來以前看過的啊。張曼玉和劉嘉玲在爭演曾志偉的正宮,然後梁朝偉被叫過去替他。這預見性啊。唔。美人太多,都一分鐘不到的鏡頭,果然能夠突圍的還是王祖賢和李嘉欣。
而我喜欢的是你们繁华退去坐在那边吃大排档的样子……港片黄金时期的一个小总结吧,剧情不算特别棒但是看到这么多认识的人简直幸福
我真的找王祖贤快吐血了
我记得小时候看无数的名人客串。美丽的哥哥。奠定了贺岁片要热闹大阵仗的第一印象结果现在看是赈灾的。吴耀汉有一段really的英文笑炸了。
撇开目的与内容不谈,其本质就是香港版的建国大业……数人数到眼花。故事不算好故事,但是人员齐整够热闹,在有难的时候站出来,一向是香港演艺圈的优良传统。近二十年过去,不禁让人感叹时光荏苒,斯景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