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分享,豆瓣高分2015韩国冲击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电影【思悼世子】。影片基于朝鲜史实改编而成,皇上把儿子关进米柜中7天而亡。看似恐怖政治电影,其实是爷儿仨两对父子之间爱恨情仇尤其是世子与儿子的爱情不仅感动了朝鲜历史,如果冲击奥斯卡成功必将感动世界,这里的爱情是广义的。思悼,哎,这个悲剧的名字。被皇上处死时刻,所有的人包括老婆丈人甚至母亲为了自保都慑于皇威不敢来看米柜中的他,唯有他养的狗和幼子看他来了。
看到影片中,我感到世子的儿子才是他最大的敌人啊,因为爷爷基于贪恋权力移情别恋孙子继承皇位了。这一点在影片后面得到确认,世子的儿子趴在父亲坟前痛哭说,他不出身就没有父亲的悲剧了。
朝鲜历史给了思悼无比的同情是因为已经被老皇帝逼得得了精神分裂症的他,本可以借病玉石俱焚,但是当他听到幼子与皇帝爷爷的对话,小小年纪在皇帝爷爷面前解释他之所以听爸爸的话,因为他懂爸爸的心。世子雨中痛哭扔下利剑,在权力与爱之间,他没有延承父亲而是选择了爱,放弃权力乃至生命成全了自己的儿子。
影片结尾幼子登基,他对母亲说从来没有快乐玩耍过,今天为母亲舞一段,这最后的扇子舞与其说舞给母亲其实是父子阴阳之隔的深情对话,配以东方特有乐器演奏的可以令人窒息的旋律,没有惯有的电影插曲而是诗词旁白:如今吾欲去,独留伤悲于世。……纵有千言万语未能与君诉……泪如雨,潸然落……就此一次,轻抚吾之脸庞。
懂你,就是世界上最难相知相遇的爱情。世子死而无憾。
为韩国杰出的电影工作者点赞。这样的作品在我心目中已经是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隔代亲也许是东方文化中常见现象,无论帝王之家还是普通人家屡见不鲜。世子的奶奶也是十分宠爱世子,并因此不惜和皇帝儿子决裂了,可是在错综复杂的皇权面前,皇太后也被迫绝食而去。从此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能够保护世子,视同生命一样爱他的人了。世子的精神也开始出现问题,他所有的嚎哭与出格行为都是期望得到父皇的关注与爱啊,可是他不懂其父的真正心理,也就没有得到真正的爱,而世子的儿子很小就懂父亲世子,他们的感情就是影片结尾的诗词旁白。
帝王之家有命运叵测的荣华富贵,但是一定没有自由,正如他的莫须有罪名就是私自外出游览,他想逃亡如从米柜中挣脱出来还是被父亲也就是皇权关进去了,直至死亡。
如甘蔗一样最低端最高端其实都不好吃,神奇的大自然好像告诉了我们一些人世间的密码。
附加:
片尾音乐在网易云音乐可以找到——
http://music.163.com/#/program?id=14908025。
在巴乌或许是笙的演奏下,其旁白诗词如下:如今吾欲去 独留伤悲于世。 纵有千语,未能与君诉。 托付浮云,就此别去 ,难了却,君之所愿 。泪如雨,潸然落。 空留歉疚,孑然离, 如花开花谢。
虚空飘荡浮游,委身于清风别过。 曾空虚凌晨时分与星做伴 如今吾亦别过 。纵彼此念念不忘 纵然相对,仍难触碰 缘何未能相见 ?兴许君心深处一隅 吾之体温仍残留 。清风吹,消散前 就此一次,轻抚吾之脸庞 。
女汉子字幕组的汉译功力强大,让我们一起懂得了音乐的深层诉说。
在片尾这样的音乐诗词闪回的镜头里,世子的儿子目不转睛看着父亲坚毅的侧脸,一支利箭射向无穷的远方,从那时起他就知悉父亲纵有飞向远方的理想也无法挣脱皇权的桎梏,他懂父亲,他更洞悉这个世界,所以他终成为了皇位的继承者。
人生的难就是你不仅有理想就可以,还要具有洞悉世界的能力,还要有手段,还要天时地利人和,所有的简单背后都不是那么简单。
“今日灵驾魂归,珍馐满盘供飨。借此杯中酒,传子孙功名利禄。诵经法师送已故之人,恶念弃,善心存。千苦万难由此过,财富运数自此生。往生极乐,人道轮回,南无阿弥陀佛。”
春秋 晋献公为立幼子奚齐 杀世子申生
西汉 汉武帝因巫蛊之乱杀太子刘据
三国 孙权废太子孙和 立幼子孙亮
隋 杨坚废太子杨勇 立晋王杨广
唐 李世民玄武门杀兄 建成 元吉
宋 赵光义杀兄赵匡胤
明 朱棣杀侄朱允炆
清 康熙两废太子
“你与寡人缘何要等到这阴阳相隔的分岔路上,方才得以相谈?”
有人的地方就有社会(江湖),有社会的地方就有权力,有权力就有争斗,有争斗就有死亡。权力或许有大有小,但其传承的本质都是一样的,不一样的只有传承时间的长短和方式的变化。不一定权力越大它的传承越血腥,但权力越大它的传承往往越没有人性。子杀父,弟杀兄,妻杀夫,母杀子,杀的浑天暗地,杀的血流成河(流的往往都是生物意义上最相像的血)。城头变幻大王旗,其实无论插什么样的旗子都只是暂时的,这权力之城才是永远的。
本片并没有采用大多数历史题材影片使用的传统单线叙事,而是在一开始就切到世子领兵入宫这一情节(有意剪掉了部分关键画面和对白),然后直接引出全片最大的矛盾点:米柜囚子。最快速打破银幕界线,将观众带入到故事中。影片在此分成两条叙事线:1.以字幕为标识的“现在”线,按照“八天”为时间轴,一天一天向前推进;2.多以叠化手法为标识和过渡的“过去”线,按照世子的成长轨迹为时间轴向前推进。虽然两条线都是向“前”发展,但通过这两条并列的故事线,整个片子形成一种顺叙 倒叙 插叙相结合的叙述方式,一方面保证了片子节奏的紧凑(一开始就直接进入叙事高潮),另一方面也保证的叙事的完整性,尤其对塑造角色人物形象和心理形象起到了非常大的帮助。
全片在空间上的移动非常少,除了上陵等少数外景,基本都是在室内或者广场上拍摄。但在时间上的移动却非常多且频繁,主要集中在15分钟后90分钟之前。通过打碎时间轴的方式,来快速的交代世子的成长以及父子关系和各自内心的变化,基本做到了节奏叙事两不误。这一点相对某些篇幅冗长,节奏缓慢的韩片来说已经做得很好。
94分钟左右,两条故事线开始汇合,影片开头出现过的“入宫”场景再次出现,通过关键画面和对白的补充,将观众的情绪和思维再次引入“米柜囚子”这一矛盾高潮中,达到了叙事和情绪渲染上的完美承接。
这里说一下片中出现多次的诵经声(文章开头),这段背景音全片共出现3次(两次“入宫”算一次),一次是“入宫”场景,一次吊唁后,一次墓穴中。三段配音所处画面的主人公都是世子,而世子在这三个阶段的心理或者说精神状态也是最典型的。“入宫”时的极度哀痛(哀莫大于心死),吊唁后的极度悲愤,墓穴中的极度颓废。这三段既是世子内心的转折点,也是他个人命运和整个事件的转折点。同时这段背景音本身在音乐上极具感染力,在内容上也极具讽刺意味,也因此成为全片非常重要的元素之一。
在98分钟时,也就是“现在”线上的第七天,两条故事线正式交织成一条。同时也到了一场非常关键的亦真亦假的对手戏。画面不断在远景 近景 特写(广场 米柜 人物)切换的同时,配以假想的父子对话声和背景的雨声。英宗在人物形象上得到一定改变和救赎,影片整体情绪渲染达到顶点。
全片最重要的一个细节(个人认为):米柜打开后,宋康昊饰演的英宗以手试探刘亚仁扮演的世子的呼吸,然后(非常重要)又试探了世子的脉搏。你可以理解为确保赶尽杀绝,也可以理解为后悔。在这一过程中宋康昊全程无表情,无配乐。试探完脉搏后,英宗开始呜咽,同时背景音起,而后迅速切到世子母亲与妻子画面,再然后以一系列的篇幅短但是情绪饱满的片段一直接到14年后,也就是世孙登基的画面。做到了情绪上的承接和保持,抹去末尾舞扇忆父的突兀感。
全片采用最多的手法就是重复,情节的重复,背景音的重复,道具的重复,通过大量的重复来不断的强化和巩固节奏和情绪,基本全程无尿点。
演员方面个人无脑舔饼叔,少见的形象偏反面的演绎非常到位,也是因为他才看的。比较惊喜的是刘亚仁的出色发挥,尤其对心理和几场关键戏的处理,很不错。苏志燮....感觉有点酱油。
“纵有千语 未能诉。托付浮云 就此别。所愿难了,泪潸然。空留歉疚,孑然离。花开花谢,飘荡浮游随风行,月升月落,怅然无眠唯星伴。纵相见,难相伴,只愿汝心一隅为吾存。”
若下一世 我非王 你可愿 再为我子?
假如《鸣梁》6分《思悼》可得9分。父子之情,奈何君王之身,社稷所羁绊。吾愿汝成国之贤君,汝只求吾之暖意笑颜。清风吹,消散前,就此一次轻抚吾之脸庞。刘亚仁必将成为韩国电影的接班人,与宋康昊合作不见逊色,百年难遇的好演员。
能和宋康昊飚戏,甚至不输于他。刘亚仁真是精彩,前途不可限量...
结尾煽情过度,有种看韩剧剧场版的赶脚,拜托这还申奥?!
之前看桀骜的造型总觉得像苏志燮,想着刘亚仁和苏志燮要是能演次兄弟或者父子该挺好,结果这回真演父子了,居然是刘亚仁演的爹……
纵然有取景小格局和煽情飚戏之嫌,但《思悼》真拍出了明朝那群不适合当皇帝的封建君王哀歌。这是谁的错?很多时候,淹没在正史的一行字,没人会把皇位传承看成是父子家族之间的亲情撕裂,而是轰轰烈烈的阴谋势力角斗。继续佩服韩片,即便是一个商业挂的片子。在上海影城一厅狂掉眼泪,真是晚节不保。
刘亚仁和宋康昊对戏毫不逊色
刘亚仁啊答应我像尔康答应紫薇那样答应我 不要再去演电视剧了 收视率过50%又能怎样啊 比不了一部千万电影啊 专心拍电影吧 忠武路迟早是你的天下∠( ᐛ 」∠)_
父不知子,子不知父。殿下要的是君与臣,世子要的是父与子。刘亚仁这么年轻就这样狂飙演技,和宋康昊飙戏都不逊色,真是爱死了。
只有深厚的东方传统文化的熏陶,才能拍出如此震撼人心的伟大作品……
整部电影跟老皇帝一样伪善矫情。且,片子里的老年妆太可怕了啊啊啊。
卧槽刘亚仁这么年轻就这么飚演技,感觉未来的韩国影坛必有他的位置。
文言文对白听得迷迷糊糊的。印象里特别深刻的,就是刘亚仁把心理压力巨大的思悼世子,演绎得非常精准,虽然我认为电影里并没特别集中表现来自王的压力。而最后当其持刀冲向自己父皇的宫殿,站在窗外拔刀而向时,未来正祖的几句话;以及影片最后苏志燮持扇起舞的场面,都极具东方仁义与美学之特点。
宋康昊和刘亚仁演技爆表。文根英演技为负。熊爹虐死娃,不值得同情。可怜了世子。
拍的很深刻的古装宫廷悲剧,刘亚仁即老手后再次贡献了精湛的演技,韩国的这故事让人想起唐太宗和李承乾的悲剧啊。全程看下来完全老皇帝各种作死,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最后又来个后悔煽情哭戏简直矫情死了。世祖的小儿子太可爱聪明了,给他父亲送水那一段看得人要哭惹,真正懂他父亲的人
“飞向空中之箭是如斯理直气壮,我也讨厌如此的我。我不想如此活着。” 2015韩国正统佳片,当电影拍的好看之时,结尾再冗长的韩式煽情都不觉得多余。刘亚仁爆发年,演技竟可与宋康昊同日而语,苏志燮与其父子扮演竟有十分相似。“有了人才有礼法,才见人心”
皇权之下,焉存人伦?
用「瘋癲」來換取被「關注」「理解」的可能,卻在死後才能換來一個撫摸。用剪輯蒙太奇來穿插表達故事敘述,狗、世孫、老師三次走近米櫃對劇情一步步推進,貫穿全劇的畫作更是在不同阶段有着不同喻意。电影最后所献上的舞蹈、打出的扇子,每一下都那么的动人心弦
韩国历史电影少有的良心之作。摒除了意淫和戏说成分,如实讲述李氏朝鲜最惨痛的一段宫廷史实。不断闪回的叙事手法虽然老套但把人物塑造得很丰满。从父慈子孝到反目相戕,长满逆鳞的君权甚至容不下一对父子分享:性格差异带来悲剧。
接连看了刘亚仁三部电影,是极有天赋又努力的演员,演技完全不逊宋康昊。【重看2022.05.10】
实至名归的今年最佳韩影,无论故事台词情感演技音乐都堪称一流,越来越觉得韩国近几年的古装电影愈发精熟,而这部《思悼》更是巅峰集大成之作。隐忍的情感极其饱满和浓烈,几次如鲠在喉的感伤,短短两个小时经历了三代人的悲欢离合,那画着青龙的扇,那射向空中的箭,都直抵人心最柔软的地方。5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