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墨尔本上学, 离我住的不远的地方有个小电影院。flo是在那里看的。电影院很小且便宜,但排片很牛。很多电影大电影不放(可能放了不挣钱),但是从那里能看到。不知道为什么。举例子,没有超人大战蝙蝠侠,美队, 和MA15. 有daniel Blake,Flo。 原因不知道。可能这才是小影院的市场。
说这个的原因是为了交代关于电影背景是个不挣钱的,非大商业化的,不是举家去看的,小成本电影。 人人心里都有自己对电影的标准和看法,并且以此去看待一个电影的好坏。 所以好坏没有绝对。我的标准是, 看完之后,还会是不是的想起某个剧情,某个对话,或者正在看的时候,决定特别有感触,事情好想也发生在我身上一样,就是好的。 起码这类评分都很高。生活原来是这样的。 生活的主题原来是这样的。导演把你带进了他的世界,他把要完全呈现给你了,你感受到了。一定去看Whiplash, Lala Land。 先打个铺垫。 1, 英国的东西都很有意思,小动物有路虎,捷豹。fashion icons。 电影也很有特点。 英国人拍的电影很细腻,往往是从小处见真情。 不是靠场面大,全靠演技。 一个眼神,一个笑。以小博大。靠细腻来表达内心,这不就是艺术的最高境界吗,表达人类的情感。表达内心无以言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这点就非常了不起(歧路父子情,when did you last time saw your father),从生活中发现美!并不是说只有打打杀杀才是戏,吃喝拉撒更是戏。生活往往比戏更精彩。生活中充满了惊喜和惊吓,情节比电影更出奇。可能是他们的这种国民性格吧。 这个电影,FLO FO, 也是一样,拍了一个平凡的女人,老女人,名老女人。白云大妈。 唱歌难听的人很多,我唱歌也很难听,但导演有野心去为她构造出一个属于她自己的世界,一个属于她自己的音乐世界,只属于5个人的世界。08年有纪录片叫 Florence Foster Jenkins: A World Of Her Own、同期Marguerite。故事情节波澜不惊,好像前列腺病人的尿不尽一样。试图去搞一个华丽丽的旧纽约的镜头也很阳痿,但是只用演员的功力刻画出了性格各异的人物,达到了饱满的效果。HUGH GRANT,英国人心目中标准的浪货,去看briget jones baby。St. Clair Bayfield, 他的相公兼经记人,实际上并没领证,只是一起生活了很多年,他和她的对话,所以发现他有小三,不要心慌,正常。mr mcmoon简直是表情帝,不,是表情包。 真不知道为什么,全电影院的人都傻乎乎得笑他的表情。 感情戏份比较多 。这点跟美国人就不一样,他们的擅长是用一个很傻逼的故事情节,再用逼真的细节去填充。 例子比如,美队群殴,为了打而打,ANTMAN出来cosplay了个奥特曼。 2, 英国人还有个毛病,和一切BBC 拍的东西一样,就是他们在拍之前先假设你已经知道了故事的大概。所以可能看得时候不能完全明白,完事之后东可能要再去查一下背景资料才恍然大悟。也有可能是是文化差异,不太明白他们的潜规则。 或许,你得先大概知道这个跑调的名老女人是谁,到底是何方妖孽,你才能体会到他们拍的多好。她是哪个寨子的,唱什么山歌这么出名。下面是一首诗概括flo的个人私生活。 FLO爹是个大富豪,房子地皮少不了。 少时钢琴弹得好,手部受伤停止撩。 老爸老妈离了婚,一心跟男私了奔。 穷的来到了newyork,又把钢琴教一教。 中年亲爹死翘翘,她和她妈解了套。 有钱能使鬼推磨,从此想把歌唱好。 四十才算出了道,又被人说跑了调。
电影讲的的确没有把整个前因后果说全,还是要看书再了解下。上次在书店里看见了原著,等我买了看完之后我读完再改一下影评,不浪费大家宝贵的时间去读一篇dogshit。 感谢这部电影,还有BBC的很多电影,举例子傲慢与偏见,唐顿庄园。通过她的嬉笑怒骂,我们看到了她的人生中的很多好的和不好的事。听到了,她剪短但真挚的遗言,或者宣言. You can say i can't sing, but you couldn't say i didn't sing. 我奶奶没有上过学,高等教育,但是我很敬佩她,很有智慧,生活,人与人之间,人群道场。会教会更多。 让我们知道了,有很多人在同时和我们自己一样,小人物,大人物,都会经历着一样挣扎与绝望, 无助和彷徨,哪怕是生活中一件再小不小过的小事。
看这部电影以前,我把它当励志片和年末为了搭配节日气氛的喜剧片看待。看完了之后,我不知道我该把它归类为什么片子,我想选择在今年的最后一天看这个片子是对的,因为它给我了预期以外的关于生活的感受。
Florence Foster Jenkins 对于Streep来说绝不是一个特别难塑造的角色,我这么说是因为我觉得Florence夫人的表现是一贯的、无变化的。整部戏的线条也很清晰,所有的情节都围绕着这位贵妇人展开。但是其余人物的动机、行为都是复杂的,对比之下反而是贵妇人本身最为单纯。在看电影之前有人评价说这部电影讲的是贵妇的亲人朋友一起编织美丽的谎言哄一个有钱就可以任性但是从不言弃追求理想的富二代的励志故事。看完了以后我觉得自己喜欢的电影果然还是亲自去看才能有独特感受,不能全信影评。在我看来,它讲述了爱的多重形式、理想对于现实的妥协、以及悲剧性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对于快乐的强烈渴望,理想的价值和永不言弃的白日梦——所有这些情感无一不是复杂的,无一不是将两种或以上的对立情绪整合在一个事件中得以表达。一个像贺岁片的简单的故事,能表现出这样丰富的层次,实在是新年里我送给我的心灵的一份美好礼物。
影片改编自20世纪“女高音歌唱家”F·F·Jenkins的真实经历,讲述了五音不全的歌剧爱好者珍金丝女士,从私人俱乐部一路唱到卡内基音乐厅的心路历程。梅姨演绎的女高音,绝对算她从艺以来最登峰造极的奇葩角色。
她听到一直都是赞美声、掌声和欢呼声。而她的丈夫,甚至为了维护她的名声,在报纸上买评论。人们终于听到了真实歌声,自费进场的观众们可不会主动恭维她,唱得不好就是不好。渐渐地,珍金丝也发现人们的表情不太对劲,甚至有人笑的花枝乱颤。
阳光老美女
Florence is Trump. Her happiness is built on money, not ever on music.
最好笑是天后日常拎着装有遗嘱的公文包到处走,兴之所至就掏出本子为某个讨人喜欢的小伙伴改一笔,馈赠些财产。神奇荒诞的成名背后,并不是诸位期望的人间大爱在运转全局,每一步都有金钱通力打点。佩服剧中人自我洗脑的功力。然而丈夫的一句话告诉我们这就是个皇帝新装的故事:20年来我每天都想自杀。
真是无聊的不得了,一群人给梅姨舔脚舔的这叫一个high,但是电影就是难看啊
1. 有钱任性。可以想怎么玩儿,就怎么玩儿。推荐景甜小姐观看此片,不得不想起颐和园有一处供太后、公主、王子们带着小太监模拟过家家体验普通大众生活乐趣的“苏州街”,有钱人完全可以自己制造一个真实的世界,把你保护的好好的“真实世界”尽情玩乐,不要投入大众市场,自high即可,现实很残酷的。
这个和去年的“玛格丽特”应该是同一故事吧?很难想象世界上还有另一个跑调跑得如此惊世骇俗的人物原型了。比较起来明显法国版更胜一筹,讽刺同时又不忘投注淡淡的怜悯,美国版完全走心灵鸡汤路线了。梅姑=奥斯卡真毒瘤...
赶紧给梅姨一个金球奖喜剧类影后吧,看她拼的
现在无论看梅姨演啥都是冷漠脸:知道啦知道啦,反正你演什么都最像啦
梅姨配休叔——“那女孩对我说 说要保护她的梦”
"You don't have to be good to be great."真是传奇人生 有钱真好啊可以活在梦里 Hugh Grant怎么这么老了梅姨比他大十二岁看上去也还蛮年轻的哇 TBBT的Howard演的很出彩了 尤其电梯里憋笑的那段分分钟表情包 最后一场演出那里之前笑趴在地的夫人声嘶力竭教育士兵以及带领全场Bravo的时候太太太感人了
不看画面我以为是尖叫鸡的传记片。
梅姨再次轻松证明自己是本世纪最好的女演员(当然本世纪还长,不妨碍还有大波妹子挑战她),导演节奏有点松散,导致不认真看,很难跟上整个电影的叙事。总体来说非常有趣,三个演员火花四溅,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的纽约风貌和衣着配饰被很认真的展现出来,推荐。
几个人物表演都特好,剧本则差强人意,表现出了“是什么”,但没讲明白“为什么”,从头到尾还是感觉在看西洋景,缺乏共情共理。
法英两版都有问题,Florence这把充满解构力量的歌喉终究还是被用作鸡汤的一味调料。也许是为了和法版增强区别度,英版特别把丈夫的形象从一个闲荡小丑,变成了勤恳绅士。人物关系的处理更具温度,影片因此而不会难看到哪里去。但对于跑调歌后在娱乐产业、社会风尚中究竟如何扶摇直上,观众仍然一头雾水
Helberg演的琴師Cosmé McMoon太出彩了,卻不知道給哪位天才譯成了康是美·麥萌---真是譯得詩意十足,Bravissimo! 梅姨的歌喉很不錯,故意跑調亂唱,其實一條好嗓子藏不住,她遮掩得不比休爺輕鬆,笑得我又擔心又期待下一秒鐘她就要原形畢露,教兔兔夫人從醜小鴨變成天鵝。期待還更多一些。
只希望我人老珠黄的时候还有人叫我小兔几。
改编自真人事件。Jenkins的歌声是一个事件,丈夫的极力呵护让Jenkins没意识到自己的歌声是多么要命。听众拼命忍住不笑,又为这样一种勇气而感动。对艺术评判标准的思考令人动容。
梅姨和Hugh固然可爱,但各方面表现都太平均了...斯蒂芬·弗雷斯这次有点扑!
总体不错,叙事比较简单,人物设置上有些理想化,倒也无伤大雅,但是我感觉还是欠缺一些火候,整体不够精炼升华不足,开门见山的就展示了Florence的病情放在后段或许更好。梅姨的表演细腻柔缓,无懈可击,她能带动作为观众的情绪,就像最后一场戏那样令人动容,潸然泪下。
男人不管多爱一个女人还是需要性。#刻意曲解主旨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