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到底在为什么奋斗?你们到底在维护什么?你们是英雄还是帮凶?你们的一生不仅可笑,更是荒谬。图4、5这种国家的饥荒从来都不是天灾,也不是你们的假想敌干的,全是你们自已制造的人祸,你们自已人斗自已人,把正直的、真正爱国的人关起来,你们跑到西方世界去到处渗透,想把别人变成和自已一样,你们这些蝗虫。
剧终集的基调是忧伤的。
追剧追了六年,完结总有些不舍,剧终集没有人死亡,但所有角色的生活都回不到从前了,男女主坚持到了最后,返回了祖国,幸存了下来,但他们一路走来,身后毁掉了多少。
亨利怎么办,父母跟姐姐是SPY,他一生都要活在这阴影之下。
佩姬怎么办,她的人生在16岁时知道父母是SPY的那一刻,永远的改变了,她本可以活在阳光下,拥有一个正常的人生,而现在,她可能一生都要不断伪装、变换身份,担惊受怕。
Stan怎么办,离了婚以后,生活一团乱麻的斯坦,因为与Renee相识相恋,好不容易才找回了幸福,如今却连枕边人都可能是SPY。
伊丽莎白跟菲利普怎么办,与儿女相隔万里,可能今生都不能再相见,回到了苏联,站队戈尔巴乔夫一派,与整个KGB为敌,处境更加凶险,更别说接下来苏联要解体,东欧剧变。
菲利普跟Stan都说自己的一生是个笑话,言语里透着多少无奈,但生活可能会变得比笑话更糟,即便你对人性已经绝望,为了生活也得伪装下去。
了解别人很难,了解自己更难,最难的,恐怕是承认自己不是个好人。人们总会记住别人伤害自己,人们总是忘记自己伤害别人。
前尘往事,因果报应,未来多变,犹未可知。
前四季都比较现实主义,最后一季竟然多次出现意识流……比如画画比如最后列车上做梦,我是谁?我在哪?
从三个角度分析:
关于爱情,这本是可遇不可求的。
主角是大家都羡慕的一对,不管是谁看见都会羡慕都会向往的美国模范夫妻。
但是这对美国梦一开始就是假的,真的夫妻遇到问题是会离婚的如隔壁斯坦。因为夫妻本来就会有秘密有分歧,但是菲利普跟伊丽莎白不一样,他们是工作伙伴,革命友情,他们不能分手(他们是最完美的搭档),这里很讽刺又很梦幻。
关于亲情,其实菲利普真的是个很好的爸爸,但是他心里第一位总是孩子他妈……第一季到最后一季孩子总是更爱跟他说心里话,但是讽刺又来了,他后期放任女儿当间谍,对亨利的陪伴也不如斯坦,所有都为最后被发现留下了伏笔。
这里双重讽刺,斯坦跟自己亲生儿子关系疏离,他儿子曾说过,他更善于跟青少年玩。费劲拿到抚养权又有什么用呢?他错过了他自己孩子的童年以及青春期。
关于友情(线人),这是这部剧的精髓,对线人的处理直接展现了人性的弱点。(可惜送走玛莎之后就难以超越了)
毕竟这是谍战片,互相叛变互相猜疑才是核心!
每个人都有恻隐之心,每个人也都有残忍的时候。
不管心狠如伊丽莎白,她也是动过真心的(韩国料理、太极、安乐死),她从一开始的杀人如麻到最后放走少年,她一路走来越来越不高兴(吸烟的量越来越大)她也越来越懂菲利普的挣扎,她的爱国矛盾是本剧一大看点。
而菲利普一直是我的爱,因为他的思维模式很当下,他早已不在意苏联,他只在乎眼前人,他对每一个接头人都是付出过真感情的,但是痛下杀手的也是他。
所以他总是很无奈,大家只是出现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我觉得他是本剧最接近观众的人,他开心会买豪车,他难过会去找秘书哭诉,他对斯坦是真心的,他最后也随了自己的本心(告诫背叛)他相信人性本善但是也别忘了他也是本剧最小心翼翼的间谍。
我觉得他,其实比伊丽莎白更适合当间谍!
最后,说说斯坦,他刚出现的时候我真的很讨厌他,感觉他很可怕,对妮娜也利用又利用,但是最后他又是最有情有义的一个人。
当然也有可能是那该死的内疚感,他后悔没有选择妮娜,后悔没有早点发现秘书有问题,后悔没有早点欣赏前上司……所以后面一直都在补救。但是别忘了,他依然不相信任何人,他教秘书射击,他跟菲利普掏心掏肺,他喜欢他新的女朋友(女版菲利普),但是他也亲口对亨利说过:我不相信任何人!(包括自己的妻子和儿子)
所以最后他跟菲利普的对持看的太过瘾了(σ′▽‵)′▽‵)σ
最后的大结局虽然仓促,但是又不意外,对主角一家过于残忍,但是这才是战争(冷战/苏联解体)带来的真正悲哀,对谁不残忍呢?
一切都如剧名不过梦一场。
最后的最后,斯坦的完美女朋友到底是不是间谍已经不重要了,因为最后留在你身边安慰你的人才是你最该重视的人,难道不是么?
是一部值得让你花很多的时间来品尝的好剧、这么多年就两部美剧陪伴,《绝命毒师》和《美国谍梦》;结局和过程都很真实、客观;没有过分强调真实谍战的残忍、却也真实感受了谍战的惊心动魄;喜欢这样的剧情和导演;一定不会让你失望;喜欢女主角的伶俐、略带黑暗的性感、喜欢男主角真实的表达;非常棒的一部剧,最后部分出现恐怖海峡插曲,胸口灼热、有些舍不得;
在去莫斯科的飞机上,伊丽莎白做了一个梦。梦中,她和第一个爱人格里高利依偎着,接过他手中的香烟:“反正我也不想要这个孩子。”烟头掐灭,她孑然一身,面对她不想要的孩子的画像。飞机变成汽车,白日转为黑夜,柴可夫斯基第六首浪漫曲曲终,汽车停在列宁山。
编剧菲尔兹和韦斯伯格在几年前便构思完成了《美国谍梦》的结局。与一般剧集不同,经历历史的观众从开播起便预知詹宁斯夫妇的命运:苏联结束了,他们失败了。支撑《美国谍梦》播出六年的并不是惊险的间谍行动,谍战作为特洛伊木马,装载的是我们这个时代荧屏上最深刻的对亲密关系的呈现。
初看之下,《美国谍梦》有和《绝命毒师》相似的设定,反英雄主角在家庭生活的伪装之下,与身边的执法人员周旋。可仔细审视,这部剧集的道德立场要复杂得多,伊丽莎白为自己信仰的意识形态牺牲一切,菲利普在其中摇摆,“好人”斯坦夺去过无辜的苏联使馆人员的性命。在第二季第8集结尾,小儿子亨利被发现闯入邻居家打游戏,面对父母的质问,他哭泣道:“我知道对错之分。我知道。但本来好像没人会发现!而且他们不在,你们也不在。第一次之后,继续显得很简单。我知道这不对,但我不会再犯了。我觉得糟透了。但他们觉得我是什么罪犯似的,但我不是……我不是!我是好人,我发誓!你们知道的!你们知道!我是好人!我是好人,我发誓我是好人!我是好人,我发誓我是好人!我不会再犯了,我发誓。我是好人。”
这个令人心碎的场景是整部剧集的注解,所有的角色——伊丽莎白和菲利普,斯坦和奥列格——从始至终都背负了自己选择的重量,他们明白自己做出的妥协、犯下的错误和失去的机会,但有任务要完成,有工作去做。编剧菲尔兹和韦斯伯格没有试图粉饰主角的行径,剧集最耀眼的反英雄伊丽莎白始终如一,决绝致命,但往事也爬了上来,如梦魇回绕在她和每个人身边。整整75集,《美国谍梦》都在发问:我们是谁?哪个才是真实的我们?我们归属于国家、职责、还是骨血?
另一个更迫切的问题是:我们是否知道身边的人是谁?当女儿问间谍要做什么时,伊丽莎白回答:“让别人信任我们。”可能没有一部剧集,能像《美国谍梦》一样,聚集这么多不快乐的人,这么多孤独的人,孤独到愿与敌人共眠。第六季第6集的感恩节聚餐,斯坦致敬着美国精神,全然不知自己被苏联前间谍(菲利普)、间谍(伊丽莎白)、受训间谍(佩琦)和疑似间谍(蕾内)环绕,这个场景让人哑然失笑,却也印证了斯坦的孤独:因为孤独,他寻求和菲利普的友谊,并对所有或真或假、对他表示些许好感的人都报以真心。
人们对心意相通的渴望和心意如何难以相通,或许正是这部剧集的核心。伊丽莎白和菲利普,苏联间谍,一手养育的美国孩子不知不觉间,一个受洗,一个进了贵族学校。间谍行动既摧毁了他们与女儿佩琦的关系,又提供了重建关系的契机。佩琦对间谍生涯的渴望,更大程度上是与母亲亲近的愿望。而夫妇最后与儿子亨利的电话,说明无论多么相爱,言下之意也往往难以传达。
难道我要伪装一辈子?佩琦在初识真相时向父母发问。所有的关系都有粉饰,他们回答。是的,伊丽莎白和菲利普是谎言大师。菲利普在结局对峙中对斯坦的一番话,可以被理解为肺腑之言,也可被视作操纵人心——更或者两者皆是,谎言和真相只在一线之间。斯坦和菲利普的友情既虚假又真实,如同伊丽莎白和菲利普的婚姻。《美国谍梦》真相的悬念正是其迷人之处,蕾内是又一个间谍,还是斯坦一生挚爱?编剧不愿透露。面对他人的心灵,我们心存疑虑,可又不得不孤注一掷。
伊丽莎白和菲利普要比斯坦幸运得多,因为他们确信彼此的爱。有时候观众会忘记,这部剧集讲的只是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相遇、相知、相爱的故事。伊丽莎白愿意为祖国做任何事情,而菲利普愿意为伊丽莎白做任何事情。“我是你的丈夫”,菲利普不止一次强调,他对她一见钟情。而伊丽莎白对菲利普的爱,与二十年的间谍生涯交织在一起,她不能没有他独活。“你还剩下什么?”,克劳迪娅问伊丽莎白:“你的房子?你的美国孩子?菲利普?”
是的,还剩下菲利普。所以当伊丽莎白和菲利普,现在是娜杰日达和米哈伊尔,并肩站在列宁山上,所拥有和珍视的一切都在雪中化为灰烬,观众心如刀绞:来到了莫斯科,可看看,我们一路上付出了多少代价?与此同时,在毁灭性的苦涩之中,又有一丝甜意,因为娜杰日达和米哈伊尔,失去一切的娜迪亚和米沙,仍并肩站在一起。两颗孤独的心的结合,是唯一可以庆祝的胜利。
经典的美剧,美妙的故事,这剧要慢慢的看,细细的品,每一季的故事前八集都是慢慢的平淡的,只有你一点一点看下去,才能迎来后两集的高潮,才能感受到前几集的铺垫是那么值得有趣,耐人寻味。讲述了一个时代造就的两个人,导演刻画了两个有血有肉,有着细腻感情的KGB,他们坚定的自己的信念,热爱着自己的国家,隐姓埋名过着身不由己被人操控的生活。从陌生的不知所措的在一起工作到产生感情,产生依赖,两人是那么无助。每次完成任务他们会伤害别人同时自己也会身受其伤,国家把他们训练成了铁石心肠的为了任务可以不惜一切代价的机器,但他们一样是有着丰富感情的,在任务面前他们也会犹豫,也会彷徨,也会做出选择,恻隐之心也会那么一闪念,解决掉每一个人,有关系的没关系的他们也会受到深深的自责,感到深深的痛苦,内心的挣扎只有他们自己最清楚,只有他们自己默默承受。面对各种危险面对各种困难,他们都能互相理解去解决,两人从年轻到成熟,从完全被别人操控到自己思考问题到男主角的退出,女主角的坚持,他们经历了人生,工作的蜕变,整个人生的身不由己。孩子是属于美国的,家,公司一切的一切都是属于美国的,两人别招募一起到美国,同样也一起回到自己的国家,什么都剩不下,所有的东西全部埋在美国,影片最后两人在桥上看着莫斯科的夜景,回忆自己不一样的人生,话语间感受到两人对平凡生活的渴望,他们曾经能够操控一切的人,一切的事呼风唤雨无所不能,但他们对自己的人生又无法把握。这电影导演刻画的故事人物真是精彩,演员发挥的也是淋漓精致,真不想让它收尾,不想让它结局,因为我还意犹未尽。还念啊我的电影,怀念啊我的人物,谢谢你陪我度过了美好的日子,享受了别人不一样的人生。
精彩!列车蒙太奇那段真神了,Paige的选择完美契合她对于“为所应为”近乎执拗的坚持,又保证了出人意料的效果,再配上U2简直太催泪!这六季来主线一直在变,但核心从来都是P&E的婚姻,他们夹在乡愁和革命中趔趄同行,却从不孤独。气质和复古感极佳,需要沉下心观赏的剧。
这剧真是被低估太多了,期待结局有惊喜
全剧终,虽然带着潦草和遗憾,但也更像真实的生活,变故往往就是来得猝不及防;而且,大概也算是最温和的一种结局了吧。At least nobody got shot by their loved ones. 关于Paige和Henry会有衍生剧么?看到片头字幕组打出来“感谢大家六年来对这部冷门剧的支持”还是揪心了一下。I'm gonna miss you.
第六季更新太慢,又重新再看了一遍,现在算是收场了。中间有几季确实惊艳,结尾和我看的时候预设的不一样,但看完更符合电视剧的结尾。还是恋恋不舍...最后一集快结尾的时候,伊丽莎白在飞机上睡着梦见20多年前的自己和已经死了的黑人男友在一起,我看着快哭了,人生如梦,余生很长。
真的算不上有多好的剧。但是比鸡肋好那么一点点而已。某些情节推进的特别好,某些就很弱……一半一半吧。最后大结局,没太理解的是,两口子回是回去了,前景非常不乐观;两个孩子更是五指山下的猴子。更要命的是,斯坦居然放他俩走了,大局观?或许吧,理解不上去。
太难得有一部剧从头到尾都保持高水准从没有崩过,即使我认为如此难以处理的结局冷静中蕴含矛盾和力量。
不舍。结局方式太动人了,女儿选择留下回到接头点何去何从,夫妻回到祖国后又何去何从。
这季把焦点放回男女主之间,有些重回前2季的感觉。可能看太快了,最后这样完结还是低于预期
回到肮脏贫穷的破苏联,看看自已半生的奋斗,杀害、伤害了那么多人,失去两个孩子,你们的回报果然丰厚。美国被这种烂国家玩得团团转,FBI、CIA这群傻白甜被这些猖狂的蛀虫当猴儿耍,这一直很真实。客观说,这部剧非常精彩,观赏性强,但主角的人设让我无法忍受,所以4、5、6是跳着看的,如果对意识形态无感的话,那么会看得很开心。
在看似温吞的推进中,始终有着多层的矛盾和关系牵动人心。在平静的氛围底下,实则暗藏着波涛汹涌。“认为一切非黑即白这样很简单,但世界是复杂的,越是理解这点越如鱼得水”
可怜的小哥,路上随便搭讪可不好
很难得拍了六季没有虎头蛇尾。
曲终人散 意犹未尽 真就这么完结了 期待中的世纪大撕最终还是给冷处理了 可能这就是这个剧的魅力 伟大的剧集都会在结局选用一首代表性的歌曲收尾 而他选择了With or without you 和柴可夫斯基的None but thr lonely heart两首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看到最后一集开始有一行字幕,大意说感谢你6年来关注这个冷门剧。有冲动写信给剧组,真的是很好的剧啊。后两季都没有好莱坞式的刺激,但充满了细润的、克制的的、没有评判的对于人性和时代的讨论。 时代命运之下人不如蝼蚁,该如何继续生活?
小夫妻最终还是暴露在Stan面前了,但是Stan选择了情感,而这个看似美好幸福的“美国”中产家庭也从此四分五裂。压抑的气氛一以贯之,六年了,中间虽然也觉得过沉闷,但是看着这样无言的结局,依然是不舍和难过。朴实无华,脚踏实地,稳健地拍完六季故事,在这个浮躁的时代,The Americans非常有意义。
这剧在我看的美剧中,可以排名前五。
结局居然是半开放的……
那时候的他们如此年轻,怀着满腔的热血,以为可以用一生的热忱为正义献身,谁曾想却是一直在助纣为虐,当你发现奉献一生的事业是巨大的骗局时,又会如何选择?沧海一粟的我们在滚滚历史长河中又该做出什么选择?看完后压抑到不能自已,这个剧终集可以写入美剧史,就连配乐的变化都会让人觉得汗毛直立。
浓重的疲惫感铺满整集。来自女主,来自挣扎的S局,来自永远处于冬天的莫斯科,甚至是来自编剧。似乎大家都在等,等柏林墙轰塌的那天。我想女主在渴望着,渴望任务失败后吞下那粒氰化物的白色药片,以此结束自己谍战的一生。hang on,hang on…最后再等一等吧。
谁能到因为工作而看的剧从19年看到现在,终于看完了。经典的反高潮写法和类型叠加的剧情设置,不愧是被评为21世纪100佳剧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