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
  • 电视剧
  • 美剧
  • 韩剧

大兵小将

HD国语版

主演:成龙,王力宏,刘承俊,杜玉明,林鹏,徐冬梅,王宝强,于荣光,卢惠光,晋松,吴樾,新七小福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10

 剧照

大兵小将 剧照 NO.1大兵小将 剧照 NO.2大兵小将 剧照 NO.3大兵小将 剧照 NO.4大兵小将 剧照 NO.5大兵小将 剧照 NO.6大兵小将 剧照 NO.13大兵小将 剧照 NO.14大兵小将 剧照 NO.15大兵小将 剧照 NO.16大兵小将 剧照 NO.17大兵小将 剧照 NO.18大兵小将 剧照 NO.19大兵小将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大兵小将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公元前227年,卫国军队在凤凰山遭遇梁军伏击,血战之后惟有受重伤的卫国大将军(王力宏 饰)和装死的梁国士兵(成龙 饰)二人存活。将军有着统一诸国的宏图壮志,而小兵只想过自己的太平日子。小兵活捉大将,企图带着大将回到梁国,换良田五亩从此过上永无兵役的幸福生活。从凤凰山到梁国的路上,前有无数未知风险,后有卫国神秘小队追踪,小兵靠着美好信念的支撑以及自己的小聪明一次次化解危机,然而,在到达梁国之时小兵却出人意料的放大将返回卫国。小兵在江畔目送大将驾小舟渐渐远去,可是他并不知道在身后梁国的土地上,发生了一场天翻地覆的变化……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义无反顾2023百年宽恕铁血战士(原声版)灵界基友3怖偶夺命杀机康熙大帝1994青蛇杀手木乃伊女士的诅咒奋力求生冰糖陷阱伤痕累累的恶魔极品老妈第四季糟糕历史 第一季决不放弃拖网渔船:捕鱼日记 第一季年少轻狂夜战大雾山笑八仙粤语不屈服的女人真假青天现形记明明是我的人生黑服物语得州巡警 第四季手足情

 长篇影评

 1 ) 《大兵小将》一部诚意十足的大片

      老实说,当时会去看这部电影,纯粹是为了给王力宏冲票房去了,看过海报和预告,我想应该没有女孩子会愿意在春节去看这样一部“脏兮兮”的古代公路电影。其实公路电影在我们国内很少见,而成功的范例基本没有,所以大哥这次也该是下了很大决心的。然而看完之后,却是狠狠的惊艳了一把,也可能是看多了所谓的“大导演、大制作”的烂片,所以碰到这样一部诚意拳拳的大片,很是震撼。电影也是需要比较的,正是这种比较让我看到还有这样一帮子人在认真做电影,让我打破大片=烂片的想法。
   首先要说,大哥的表演很有突破性,一直不觉得大哥很有演技,因为他前98部电影似乎演的都是同一个人,而这次的大兵,似乎才是大哥的第二个角色。贪生怕死的大兵,或许并不符合我们对好士兵的要求,但却无法让人责怪他的贪生怕死,寻常老百姓也只是想有个五亩肥田,娶个媳妇生个娃,一家人平平安安的在一起,战争只属于王者。大哥的角色很是反映了小人物的追求。
   小将力宏的表现可以称得上是可圈可点,打戏:左撇子的他即使用右手与大哥对打看起来也很专业,看来是下了一番狠功夫了;文戏:眼神、表情、台词都很有感觉,特别是最后与大兵在船上的一番对话让人觉得他不是王力宏,而是真正的小将。即使是对比影片开头和结尾都可以看出他演技的大跃进。
   文公子可能是里面表现最平常的了,从他的扮相和最后对小将的不忍都可以看出他的角色设定是一个比较软弱的人,实在是不适合“肌肉男”刘承俊的形象,且刘承俊那蹩脚的中文,还是听得人一颤一颤的。大哥应该是考虑到韩国的市场而选择了他吧。
   有很多人对片中歌姬的存在表示质疑,但我却认为她的歌声和舞姿很是让人惊艳,导演可能是想借她来表现战争对平常老百姓的迫害以及老百姓对战争的怨恨吧!
    笑点:整部影片的笑点不算很多,但胜在自然且不落俗套。特别是大哥按小将伤口和宝强哥出现的几分钟真是爆笑连连。
    哭点: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到了梁国后大兵还是把小将放走了,对他说:你们兄弟俩总要活一个。还有最后大兵死的时候,全场的人都受不了了。
    闪光点:影片好几个地方都引人深思。其中小将要大兵把他给放了,给他一千亩田。而大兵却不肯,他只要五亩,多一亩他都分配不过来,这是小人物吗,这就是我们这种小人物。
    缺点:大哥那句“我爹说”确实有说的太多了,几十岁的还如此跳脱真有点折腾人。
    总的来说,只要你看过这部影片会觉得值回票价,至少要让那些只会靠吹牛,靠制造爆点来骗票房的导演、投资公司看清楚“片子好才是王道。

PS:我不是托,也不是黑,只是作为一个正常观众来评价这些影片。欢迎讨论,拍砖请绕道。

 2 ) 爱将,也爱公子,却无关暧昧,只关感动

以下是我自己的一点小小观感,不涉及追星,也不涉及演技,仅仅涉及这个故事本身,因为《大兵小将》于我,首先是一部很难得的,讲清楚了一个好且感人的故事的好片子。

相较片中占主要篇幅的主角:大兵与小将之间的互动,给我更多感触与感动的反而是卫国两位王子之间的感情——我这里想说的不仅仅是公子与太子两人的血缘情感,而是他们为了自己的国家(卫国)的生存而努力、却因在政治理念上存在巨大分歧,而不得不艰难地放弃亲情这样的“小我”,做出不同的选择甚至背叛——片子一开始我还曾经以为这样的背叛单纯是兄弟间为着权位而争斗,到后来才发现都是为了国家,却更显现出无论是“兵”还是“在权位者”,个人其实都是无奈和渺小的——并且,这样的背叛更因为他们之间深厚的兄弟情感更凸显出两人内心的挣扎与痛苦,这一点在弟弟公子文的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简言之:我觉得公子文与大兵对太子(即小将)最终的转变,起了同样重要的作用——甚至某种程度上来说,相对于兵与将这条明线,公子与太子这条暗线,因着他们兄弟之间深厚并纠结的情感(看他们彼此交换佩剑和手弩就可见一斑),其实对太子的影响与推动更为深入。

因为太子希望的是让卫国强大,他的方式是通过伐战来一统天下(甚至“修大陵,睡在珍宝堆里”(太子的原话))——这里暗喻了他原本可能变为嬴政那样更倾向于以“法家”和“武力”来治世的君主;而公子谋求的却不过是能保全国家太平,所以他一直在谋求与近邻(梁国)结盟来壮大国家力量,因为他很清楚对卫国这样一个生存在强国夹缝里的弱小国家,这才是生存之道。

至于那条“行游天下,雕满大龙就可以引来凤凰的大船”不过是他们共同的、却是遥远的梦想(并且是直到最后都永无法实现的梦想)。

客观来看,很明显,我们最后可以发现公子才是更有远见的那个人——这也解释了同为二人师傅的武、身为太子嫡系部队副将的豫(于荣光客串,请注意,从太子口中我们可以得知他的部队是他亲自带出来的精锐),还有侍卫勇等一干武将,为什么会全部誓死效忠公子,甚至为了公子而甘当内奸——不仅仅因为他们忠于公子这个人,而是他们都很清楚谁的主张对卫国更为有利。以武为例,在片中我们不难看出他这个师傅自始至终对太子都是很有感情的,而且他也很清楚公子文文弱且心软,而太子从武艺到决断力都是天生武将,但他却还是决然选择了公子作为自己效忠的继位人,可见人心之向背。

所以我们一路上看到:
这边太子从开始到最后(包括在地下溶洞与大兵再次经历生死后)始终没有放弃逃离大兵身边(最后在溶洞外他都还试图拿石头在大兵背后击昏他),以回到卫国向“背叛者”报仇,且一直念念不忘“一统天下”的理想,却没发现自己一点点在被大兵和情势改变着;
而那边呢,他的弟弟因为自己为了国家,不得不背弃兄长,设伏害他,之后还要一路追杀他而痛苦挣扎着——当在娄凡人游牧部落的俘虏群中发现蓬头垢面、落魄着的兄长的刹那,他却留下了眼泪,没有立即刀剑相向,只轻轻一句:用马换他——他始终下不了”弑兄“这个狠心,但却被身边忠心耿耿的诸人推动着无法再回头。

两个人的执念与冲突,就这样一步步剑拔弩张,直到最后,公子选择牺牲掉自己死在哥哥面前,才最终打破僵局,彻底改变了太子(主角与配角里唯一一个活到了最后的人)——作为王子和武将的太子,是一直在权位上的大人物,从“分不清稻与米”可见他从不识得民生疾苦,直到此时失去了弟弟后,他才算第一次真正切身体会到自己热衷的战争给人带来的痛苦和离别,才第一次明白到战争会让他失去人世间最宝贵的东西与人,直到此时,他才真正与大兵,甚至公子站在了同一个立场与角度上来看问题。

所以我的一己之见——大兵对太子的影响是渐进式的潜移默化,而公子对太子的影响却是推进式的深入骨髓:
大兵这个一直为太子所看不起的,被他视作胆小无赖、地位卑下的小人物,他朴素的人生观确实一路上改变着太子,其影响不可谓不大,但他的死,归根结底还是在于成全了大兵自己,是“小人物升华”的象征(毕竟在故事推进与人物关系中,太子始终不知道大兵已死。这两个并行且同样重要的主角人物,他们之间的关系更像是大人物与小人物,平民与当权者的“对比”关系)。
而公子对太子的影响却是完全不同的:渐进的情节中,透过回忆一点点展示了他们兄弟间深厚却又复杂,既爱又恨的情感(一起长大及从师,珍藏着对方给自己的贴身武器,存着坐大船行游天下的梦),而这样濡慕兄长的弟弟选择了背叛和陷害自己,对太子的打击可以想见有多大,但这样的弟弟最终却为了自己而死,这个影响更加沉重——公子的死,固然促使大兵感叹于兄弟间的情感而心生同病相怜之感,最终放弃了以太子去领赏并放走了他,但真正的意义却在于推动了他的哥哥最终以卫国的利益,而非一直以来太子自己的理想为重,放弃了“靠征战一统天下”的伐战理想——从这一点看,公子的死对太子才是更具决定性的(而公子这个人物的存在本就是为了推动太子的转变与成长)。

不晓得大家还记得有这么一段情节么:太子在途中有一次逃离大兵,曾与周游列国的夫子等人同路。当时在牛车上,他尚沉浸在刚发现弟弟追杀他的痛苦中(其实他一直在怀疑全军中伏是因为有人做内奸而设伏,也在怀疑公子,但直到他骑马逃离大兵时才真正看到公子和师傅武等人追击他的身影,不得不去直面他的怀疑竟成真的痛苦),因此他根本没注意到夫子正言到:卫国当与梁国结盟,以地处险要的梁国为屏障,才能与强秦抗衡,保全国家——而这段话正是公子的政治主张,因为一介小国,哪里能倾尽国力,大力征战,妄想着统一与称霸?能保全自身已属不易。
但当时的太子却并没看清这一切:他善于征战且以此自信自负(他一直称“区区梁国”),反带人去攻打梁国,相攻近邻无疑是自取灭亡,陷卫国及百姓于险境,公子与众武将的设伏与背叛成了违心无奈之举。

尽管如此,我无意美化他们任何一方,因为无论是公子还是改变前的太子都只是从自己的角度为国家努力,但均有不适合为王的局限之处——我赞赏这个故事和它的立意的是,在影片里最终选择了本为伐战者的太子活了下来并改变了自身的理想,而他改变后的理想集中了太子,公子与大兵三人,甚至卫国、梁国将士共同的理想——这是最能体现“反战”用意的方式。

以上,是我的一点愚见,只为《大兵小将》而感动。

 3 ) 捧着《诗经》,向塞林格致敬

(“山下土肥呦,地呀地五亩啊,五亩良田呦种点啥……鸡肥鹅肥呦,牛呀牛羊壮啊,种豆种稻呦,油菜花!”
原来小人物的梦想,就是“开心农场+开心牧场”)


                           一

有狐绥绥,在彼淇梁。心之忧矣,之子无裳。
有狐绥绥,在彼淇厉。心之忧矣,之子无带。
有狐绥绥,在彼淇侧。心之忧矣,之子无服。
                                   
在成龙的电影里听到《诗经》,惊诧度不亚于在张艺谋的电影里看到了二人转。那场戏,我不知道有多少朋友看懂了,因为它复杂地就像余则成的眼神。梁兵(成龙)俘虏了卫太子(王力宏),押着他到一处废弃民居,遇到一个流浪歌姬(林鹏)。歌姬下了药汤,并解衣歌舞助兴,唱的正是这首《诗经•卫风•有狐》。那场戏不长,在剧情上似乎可有可无,但细究起来很有意思:

●歌姬下药汤,原意是想迷翻梁兵,因为梁兵戴着卫太子的将盔,而歌姬的亲人都死于卫太子的连年征战;她选唱《卫风》,也是以为梁兵是卫将。
●这首《有狐》,是女向男求爱的情歌,说良人虽贫无衣裤,但自己仍然爱他。当时梁兵正是衣衫褴褛,此曲正是十分应景的挑逗;而同时也是质询:为什么你是卫将,却穿乞丐装?可惜对牛弹琴,梁兵哪里懂得这些?
●梁兵听不懂的,卫太子却听得懂。他认定歌姬是卫人,所以当歌姬捧汤近前时,低声向她求救。歌姬本意就是想救他,但见他此举,却说:“这汤本来不想给你喝的。”于是灌他喝汤。
●可能由于对两人身份琢磨不透,所以歌姬没有加害他们,只是在卫太子耳边说了句“报应”。这两个字,最后才由卫太子道出,辉映着挂在许愿树上的“太平”。而“报应”就是,怕死的梁兵以身殉国,而不怕死的卫太子,却投降秦国;从此天下太平。

(另一说,《有狐》是妻子怀念久役不归的丈夫。歌姬在许愿树山崖再唱此曲,应是此意,借以呼应和平的主题。故而前者妖冶,后者超然出尘。)


                            二

不仅如此,这部“成龙电影”竟向刚去世的塞林格致敬,这比成龙大哥上百家讲坛讲《诗经》,更让我惊诧。尤其是那场梦境:梁兵在跟麦田一样黄澄澄的油菜花地里,喜悦地奔跑,突然油菜花丛中,闪出他曾救过的小乞丐,拿箭指着他,将他射倒……那个小乞丐是片中象征意味很浓的符号,出现了好几次,有兴趣的朋友不妨留意一下。我想成龙大哥借用麦田意象,是想和霍尔顿一样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毕竟“爱护和平,从娃娃抓起”,成龙大哥甘当“油菜花田守望者”。

除了油菜花田、小乞丐,电影里符号性的东西还很多,有考据癖的朋友,不妨探讨一下其中的深意。比如:
●旗
影片由护旗而始、护旗而终。卫军遭梁军伏击,卫太子拼死保护卫旗不倒,却被装死的梁兵偷袭,成了俘虏,故事由此展开。而故事最后,梁兵回到梁国,却发现梁国已灭,原本贪生怕死的他,为护最后一杆梁旗不倒,被乱箭射死。

●我爹说
本片中出现频次最高的台词。作为极为重要的隐藏人物,“我爹”能说、能画、能写:说话像赵本山,满嘴跑的都是“老鹰小鸡,放在锅里都是肉”之类,期待有过耳不忘的朋友,整出“我爹”语录;能画地图,其实这地图本身作用不大,关键为亮出背后“我爹”的书法:太平(在那个时代能写字的,可不是一般人)。

●挺好的
本片出现频次第二高的台词,“我爹”的口头禅,其核心思想是“只要活着,挺好的”的乱世生存哲学。在“我爹”光辉思想的忽悠下,一心想重建大国荣耀的卫太子,完成了从“热血男儿”到“缩头乌龟”的伟大转变。

●小人物
又一高频台词,卫太子的口头禅,但说得多了,让人感觉有点生硬,成了强贴的标签,就为了告诉大家:大哥这次真的只是一个“小人物”哦。
故事的结局还揭示这样一个道理:小人物干大人物的事,只能自取灭亡;而大人物有小人物的胸怀,却能泽被苍生。

●五亩田
梁兵俘虏卫太子,是为了回国换五亩田,种油菜花,过上“农妇、山泉、有点田”的幸福生活。
其实,当时的100亩只相当于如今的29.07亩。也就是说,那么帅的卫太子,只能换1.45亩的田;原来小人物的梦想,就是想有块“开心农场”。

在一部电影里,安插这么多符号性的东西,成龙大哥是在不断提醒人们注意他的改变:成龙的电影,也开始有深度了。尽管这个“深度”,早在《英雄》、《墨攻》、《麦田》就被别人探底了,但成龙大哥还是找到了一个不错的视角,发掘了一个不错的“新人”(王力宏),加上成龙电影一贯的打斗、搞笑元素,即使抛开那些符号、深度,也是今年最值得一看的贺岁片。

                          三

看电影,最怕孩子多。今年的贺岁档,竟撞上了三次“小鬼当家”:《喜羊羊和灰太狼》自不必说,另两部则是成龙的《邻家特工》和《大兵小将》。或许在小朋友眼里,成龙大哥就跟灰太狼一样可爱吧。只是《邻家特工》里,56岁“灰太狼”的插科打诨,多少让我有点心酸。
我常常将成龙的电影混淆,因为每部电影是那么相似,成龙老是那个成龙。所以,我对成龙大哥这次的励精图治,先给以3颗星的支持。
1颗星给片中的两位佳丽:林鹏和新七小福中的徐冬梅。林鹏的两段歌舞很惊艳,但在剧情上,似乎可有可无。徐冬梅演的是蛮族女将,因此除了哼哼哈哈就没像样的台词,但扮相充满野性美,很让人心痒痒。
还有1颗星,要给王力宏。作为歌坛天王,王力宏在电影上的表现却乏善可陈,惨到要去拍三级片《色戒》。但这次他演的卫太子,不着华服,却气质雍容、从容淡定,“龙-王组合”也配合默契,34岁的王力宏,总算被成龙大哥领上道了。

                        四

本片的背景设定在战国末期,卫、梁交战。这有悖历史常识。因为,春秋战国800年,卫国一直很弱小,几次被灭,都是在别国帮助下复国。正是因为它实在太弱,秦始皇后来都懒得灭他,一直到秦二世废掉卫君角(就是片中的卫太子),卫才算正式亡国,这时距秦朝统一天下已经12年了。像卫国这样弱得不能再弱的国家,要说它有称雄天下的野心,真是扯淡了。而当时的梁国,指的是战国七雄中的魏国(因定都大梁,别称梁国),不知比卫国要强大多少倍。

当然,对于这样一部好看的电影,这点硬伤只能算是吹毛求疵。


无锡日报:http://www.wxrb.com/501/pdzx_mspd/201002/t20100224_714554.html
河北青年报:http://www.hbqnb.com/news/Html/HqKulturSimple/2010/223/102235619423220986.html

 4 ) 大人物与小人物

《大兵小将》是新年档让人平添惊喜的作品。

巍峨突兀的山脉、凛冽的刀光剑影、随刀锋发出沙沙声响的鲜血、欲望、背叛、信任、荣誉……这些战争片中屡见不鲜的元素却因为一首简单质朴的歌谣、一声气壮山河的呐喊、一棵兀自生长的小苗显得恰到好处。

力宏同学对“将”的塑造拿捏得不错,配上英俊的脸庞,基本上完成了本剧中“全民偶像”的任务。将的责任、傲慢、荣耀与隐忍虽然只是只字片语,但是却打开了无限想象的空间。那些隐藏在金戈铁马背后的争斗,曾经热望却只剩惋惜的情谊,攘外抑或安内的抉择,随着剧情的铺陈,逐一赤裸裸的浮出水面,惹人思考并为之扼腕。

将,敬畏的是军人的荣耀。一开始不屑地对小兵挤出了“小人物”三个不值一提的称呼,就说明了将的荣耀永远与傲慢相关。他相信战死沙场是令人骄傲的,于是力宏同学最后的遗愿是告诉别人“我是战死沙场的”。他看不起逃兵,宁可死于流民的手下也不愿讨巧地在假冒身份的掩饰下苟活。当力宏同学站在山崖的神树旁,对着苍茫的山脉大声呐喊,惊起阵阵飞鸟的时候,你可以看见一个军人的无上荣光有多么得气壮山河。

然而,将的敬畏却是残忍,因为荣耀往往与另外一个词语密切相关。它叫做“权力”。于是手足相残成为了司空见惯的戏份。这个流血不流泪的家伙,面对迷蒙的夜色,想起了与胞弟一同想要建造的描龙引凤的大船时,眼中浮现出一丝寂寥。


成龙大哥在剧中摆脱了以往救民水火的大侠形象,饰演“兵”这样一个朴实单纯的角色,为着“农妇、山泉、有点田”的梦想而取巧的“小人物”。

兵,敬畏的是大自然,是采菊东篱下的质朴生活。兵不识字,兵的父亲就是他的老师。不捕食有崽的动物、恪守本分、为国尽忠也要为己留后,那些质朴的价值观念,是中国的农民祖祖辈辈的信仰。兵最大的出息是有5亩土地,种瓜种豆种油菜花。面对将许诺的千亩土地,大兵却以一句轻描淡写的“地太多了,我种不了”轻易拒绝。他拒绝进入“大人物”圈子,对太复杂的局势采取回避的态度,他说,你们大人物的事情太复杂,我搞不明白。

然而,小人物的奢求却比大人物的更加“野心勃勃”。他渴望太平。这卑微可怜的梦想却是那些大人物穷极一生都无法赠与的。小人物的敬畏自有他的博大之处。在流血漂橹的事实面前,将只能叹息:“这两个字写起来容易,但是做起来不易啊!”

同时还应提到两个角色分别代表了大、小人物的立场。

先说小人物,寻找神树的歌姬。她利用了大人物不耻的手段骗取财物,然而目的却及其单纯,只为祈求天下太平。歌姬的无奈,说明在残忍的现实面前,小人物只能采取投机取巧的方法力求自保。但是谁心中没有一方乐土?又有谁喜欢尔虞我诈?(歌姬的身材不错~在崖边唱地歌也不错~)

再说大人物,将的胞弟——公子。公子的傲慢不亚于他的哥哥,为达目的甚至弑父杀兄与敌国勾结。但是公子是纤弱柔软的,他的野心终究敌不过那个造船的梦想。他无法用哥哥赠与的小弩杀死他(话说那个小弩真是好看啊~光从小弩的款式上就看出这个家伙是受了啊~),他的软弱使他不具备一个王的资质。(公子出场的时候觉得导演咋能找一个普通话这么不标准的家伙来演古装呢,后面发现他的发音与他纤弱病态的气质真是相得益彰啊~~~~~导演用心良苦啊~~~~~比起《无极》上面谢霆锋不自然的女人音要流畅好多啊~~~~棒子果真适合此类角色啊~~~~公子这个角色好有由贵漫画主角的气质,与力宏哥哥暧昧的情感让人热血沸腾啊~不好意思,题外话,题外话!<话说,你就是为了表达这个意思才写这段的吧!>我错了~~)。

电影中不乏幽默搞笑的桥段(王宝强那段笑得我喘不上气~),这是成龙电影的精髓么。力宏哥哥也演得很努力,总的来说是部不错的电影呢!支持下!(于是就草草结尾了~什么情况~我错了~)



 5 ) 《大兵小将》,挺好的


今天阳光灿烂,在家呆着实在无聊,就去看了期待中的《大兵小将》。
其实看名字和海报就觉得是个武打片。我一向不喜欢武打。不过看在这片子宣传的阵容那么强大,看在成龙让人尊敬的爱国行为上,还是决定贡献一份票房。

一条大路呦通呀通我家
我家住在呦梁呀梁山下
山下土肥呦地呀地五亩啊
五亩良田呦种点啥

成龙大哥在尸体堆中爬起来,“俘虏”了一个敌国卫国的将军(王力宏),想要把他背回梁国,来换自己未来不出征只种五亩田的日子。我就知道,结局一定是小人物把大将军给放了,因为这条回国路是一个情感交流的过程。

首先,影片的整体把握,挺好的。故事的线条虽然单一,应该归为“公路电影”,几乎是两个男人一台戏,但是,其叙述方式和情节的铺张非常紧凑有序,文戏唱主角,武戏为辅,深刻的主题在细节中自然流淌并渐渐升华,不空洞,有深意。其次,影片的基调,挺好的。渴望和平生活的反战意愿在主题音乐《油菜花》的淳朴而有张力的旋律中贯穿始终。《油菜花》,以粗犷、通俗的民谣开场,通过上段唱下段和的形式,突出了影片的层次感和质感,而歌词的内容,也细致的表现了一个小人物眼盯着几亩良田、渴望卸甲归田的心态,引起人们对战争的反省以及存在于每个人心中,对和平、安定的生活的向往。再次,人物的内心刻画和演员的表演深度到位,挺好的。本片中,成龙大哥的表演较之以往有了新的突破,他已不再只靠“动作”说话,而是让“一颗心”走上前台,微妙的内心寄寓在众多的细节中,让细节说话,让丰富的表情运用说话。记得有个访谈成龙的节目说,成龙之前的影片有个规定,成龙不能哭,不能死。这部戏中,成龙不能做的都做了。其实我觉得恰到好处,谈到家人难免情到深处,那是他这个小人物为数不多的精神寄托,最后为国捐躯,将一个透着点辛酸的喜剧彻底结尾成悲剧。悲剧才有分量,才能足够引起观众的深思。最后,我还要说的是,影片俗而不庸,走的是一条介于商业电影与艺术电影的“中庸之道”,即讨好票房又讨好文艺青年,挺好的。

喜欢电影里成龙和王力宏“对峙”的场面。虽然是敌对的双方,可是成龙这个“小人物”最大的愿望就是让俘虏活着。他不求立功封侯,就是稀罕那几亩地,种米种稻种油菜花。挺好的。
喜欢电影里那些小小的幽默的细节。那个傻傻的结巴的乞丐,只有四句台词的王宝强。其实电影从一开始的氛围就是悲的,只不过那些成龙大哥用心演绎的细节,总是让人忍俊不禁。挺好的。
喜欢成龙趴在地上,抓起一根麦穗起劲的嚼着,然后把竹筒里的水全都浇在那根麦穗上。那不只是在浇灌一颗禾苗,一点绿色,更是在浇灌一条生命的希望,一个国家的希望。挺好的。
喜欢他们掉到溶洞中无路可走的时候,成龙对王力宏说的一句话,“我爹说了,只要活着,就挺好的。”

最后,成龙终于跟他的“俘虏”一起,渡回了梁国。他举起梁国的大旗,还沾着一点血,骄傲的抖了抖,便放王力宏走了。当他转身知道他的国家已经不复存在,当万箭穿过他的胸膛,他仿佛看见自己在油菜花中奔跑,还和着那首歌:

一条大河呦通呀通我家
有妻有儿呦瓦呀瓦房大
鸡肥鹅肥呦牛呀牛羊壮啊
种豆种稻呦油菜花

挺好的。

其实大将军你知不知道,你说的那块很值钱的玉,小人物救你的时候被摔碎了。你以为转身后等待他小人物的是荣华富贵,可是他早已国破家亡。你以为他是个贪生怕死的逃兵,可他其实是个没多大眼界和梦想,充满幽默和温情的,最后一个倒下的梁国兵。

他只想过安定和平的日子,只想在他那五亩良田种满油菜花。

谁说人人都要有大作为。其实我们都是小人物,都有小梦想。这样,挺好的。

 6 ) 挺好的!

从头笑到尾,看完了字幕和花絮才走。其他人也都是如此。
从年前的《阿凡达》,到前两天的《锦衣卫》、《全城热恋》,也许是期望越高,失望越大,每次都是满怀希望而去,失落而归。今天意外地看得这么轻松和高兴。
等网上出了,再看一遍。

 短评

情节不拖沓,有惊有喜有悲有立意,就算是不错的贺岁电影了。尤其片尾花絮,狂笑不止。愿为花絮再加半颗星。

8分钟前
  • 徐奶奶的悲歌
  • 推荐

飛機上吃好飯百般無聊看一半,家裡吃完蟹萬般無賴看一半。黨員成同志還是傻傻的好,挺純,傻得好!預備兵王同志根據其家世背景估計也快了。軍隊有基佬,JQ,多角戀神馬的都是正常的,皆為同志咩,要發揚fraternal love❤。幸運的是在飛機上我沒看到結局,否則回得來回不來是問題……冏

9分钟前
  • 宿命论
  • 还行

《麦田》《唐朝兄弟》后今年第三部此类人物关系的片子 可看性无疑本片最高 春节档不错的选择 王力宏可以用演员评价了

12分钟前
  • deepriver
  • 还行

有几段 笑料还可以

14分钟前
  • 小耳朵图吗
  • 还行

居然还不错。很震惊。媒体场。

15分钟前
  • ibelieve
  • 推荐

我觉得是部好片,跟这部片比,张艺谋没资格说自己娱乐草根。

17分钟前
  • 擒个兽
  • 力荐

我承认我没有认真的看!

22分钟前
  • B-B-B
  • 还行

最后三分钟一下子就把影片的意境提上去了,三星可以加到四星,不过按十分制的话,还是打7分。王力宏在经过李安调教之后口白越来越好了。那个刘承俊的胳膊也太黑太粗了吧,和文弱的扮相一点都不搭。最后,这电影应该算正经的国片而不是港片啊。【星都】

24分钟前
  • 私享史
  • 推荐

2010年开春第一惊喜

28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成龙他爹很有才。。成龙发挥麦霸本色。。戏结尾导演丁晟客串一位将士,请认清~还不错,可以看看

32分钟前
  • 五色全味
  • 还行

陪爸妈去电影院看的。。。还不错。。王力宏有演员天赋

36分钟前
  • 今天也要加油鸭
  • 推荐

剧情没什么大毛病,人物合情合理,也符合演员条件。音乐很赞。成龙电影成功实现了无功夫喜剧电影化。“打仗嘛,有什么公平不公平的?”今年目前见到的最佳台词。

41分钟前
  • 风间隼
  • 还行

竟然比想象的要好看得多

42分钟前
  • 无为啊
  • 推荐

挺好的

43分钟前
  • Touma
  • 推荐

情节单薄,镜头不实,剪切让人头昏.....媒体场

46分钟前
  • Dyingpluto
  • 还行

成龙一向不会太让人失望的,看的时候龙yt的词句一直在脑海中盘旋,出来之后看着街上每一个的“小人物”,有些唏嘘。王力宏有进步,蛮认真的。当然ABC台词还是有点儿囧。不过,好隐晦的腐啊我喜欢!(媒体场观感)

51分钟前
  • 阿落
  • 推荐

片子质量不错,同样是战国末年架空历史,好于《麦田》,不装B,很清新。就是故事太tmd耽美了啊啊啊……一对敌国兵将cp,一对兄弟cp,还有个忠犬武术指导。整体剧情嘛,简直就是《九州·大兵小将》by 公子木+莫雨笙…………

55分钟前
  • 默语生
  • 推荐

比想象中好看很多,节奏得当,不会让人觉得乏味,讲道理也没有说教的感觉,成龙真的变了。而丁晟作为新晋导演有如此水准也十分强大。

58分钟前
  • 林日和
  • 推荐

什么情况?小人物!挺好的。不要骂人。

59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还行

刘承俊演的傲娇别扭弟弟的角色未免也太萌了吧,可惜给了棒子演!!

1小时前
  • 沉歌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