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岛国拍的《伤痕累累的恶魔》内心是挺震撼的,整部电影贯穿反思的主题,与《告白》主题不谋而合,都是反思一种社会现象,而这种现象大多以校园为背景,以学生复杂是社会心理为诱因,最后酿成悲剧,正如鲁迅所言,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从校园霸凌发生的时间上看,它完全具备毁灭人格的力量,而大多数人对于霸凌的力量一无所知,这也就是我今天写这篇文章的原因。 影片开头是黑暗而空荡的教室,紧接着却是明媚的阳光和女孩的笑脸交相辉映,画面中几个女生正把眼镜女诗乃的头按入马桶里,女孩们开心的嬉笑声和暖色调的灯光配合让人完全感受不到罪恶,很显然导演正企图在这些剧烈反差中凸显影片的悲剧性。而在这几个女孩旁边是该片的女主角——葛西舞,正如她后来对受害人辩解的一样,她没有参加直接霸凌,她是旁观者,负责冷笑和欣赏,当然最重要的是,传播。 后来葛西舞转学去乡下却遭遇改名换面的诗乃的报复,她曾经看见过的懦弱四眼妹如今变成欺凌者,诗乃趁葛西舞尚未加入任何小团体之前,编造谣言陷害她,于是葛西舞成了曾经的诗乃,这时她才领悟这个世界根本不存在什么所谓的旁观者,在你绝对旁观别人受害时你就已经成了施虐的一方,而你却以“旁观者”的名义心安理得的肆意讨论,传播谣言,恶意重伤他人,甚至让更多好人加入“旁观者”的行列,变成和你一样,不明真相就可以诋毁他人的人。我认为,这是比欺凌本身更可恨的事。那些“旁观者”正是事件的推动者,如果说欺凌者是火,那么他们就是导火索,而为什么有些人宁愿当导火索也不愿当水呢?是谁说的人性本善呢?如果天空是黑暗的那么就在黑暗中生存,如果发出声音是危险的那么就保持沉默,如果没有力量发光那么就蜷缩在角落,但是不要因为习惯于黑暗就为黑暗辩护,不要嘲笑那些勇敢而且热情的人们,人类是社交动物,这个可以理解,但是我们可以卑微如尘土却不能扭曲如蛆虫。 影片结尾葛西舞终于明白“旁观者”是如此一个罪恶的存在,她指着全班同学说到“你们都是罪人!”在一个泯灭人性的小社会中,每个人的人格扭曲,为了和某一中心保持一致,将自己压抑,这大概比任何暴力都可怕,作为一个唯心主义者,我尤其害怕。最后我想说,当我们下次遇到这种霸凌事件,该如何应对……是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
算是校園霸凌題材很好的詮釋吧,大概可分成三種人:自以為正義的霸凌者(粉衣)、披著羊皮的受害者(藍衣)以及大多數漠不關己、袖手旁觀的旁觀者(白衣)。 其中的人從霸凌者(旁觀者)轉為被霸凌者,旁觀者、英雄、被霸凌者成為霸凌者。 看起來就像無止盡的循環,但如果自己不打算逃離那樣的迴圈,就得為自己的人生負責。因為那是自己的人生,就算再痛苦,一直把自己當作受害者卻於事無補,我個人並不排斥霸凌回去的想法啦...但那也僅限於你個人,而不是找來更多的人,自己卻依然活在那樣的陰影裡。 當然我們需要那樣的一個英雄,卻不需要第二個複製霸凌者。 看女主角的復仇其實不為爽,而是看見她對自己和其他人的反抗,檢討,旁觀者也是同樣的霸凌者,因為這些人才造成了那樣窒息的空氣,因為冷漠才造成霸凌者的猖狂,不是沒有動手就是無罪的,所以套句泰勒斯的歌詞來說的話大概就是:I got mine (karma), but you'll all get yours. 雖然劇中老師的反應都太過冷漠,“霸凌在哪都很常見,與其旁人插手,不如自己找到存活下去的方法,這樣的孩子才更健全。”不過我想也許現實中的老師就是想要大事化小,小事化無的存在吧,所以所以我們怎麼能依靠那樣子的人呢?那樣的老師在劇中有兩個,一個在最後有受到女主角的責罵,但另外一個就是那樣子的看著,我無法理解這樣子的安排,但心裡卻充滿著憤怒和困惑,也許世界上還是有不少好老師的吧?但我想發現自己找不到援手的時候,還是靠自己反抗回去吧。 最後的結局算是渲染浮誇式的結局吧,有一點太過頭,雖然我覺得最後的結尾怎麼做都不對,因為痛苦已經造成了,以被霸凌者的死來結尾於事無補,也太過於宣導自殺,也許定格停在某個畫面會更好吧?(不專業影評
这是一部讲述校园暴力的电影。,有被欺凌了然后报复曾处于欺凌团体中冷眼旁观的,有冷眼旁观他人被欺凌的,有想要伸张正义却害怕被殃及的,有打着正义的旗号对于他人施加欺凌的,有视朋友为正义于是同样对他人施加欺凌的,有因为朋友曾经被欺凌所以欺凌他人的。大家都是恶魔。 我不讨厌女主葛西舞。她以前属于欺凌女二玖村的团伙之一,但是并未欺凌他人,只是冷眼旁观一切的发生,虽然这可能也是她的狡猾,但我觉得并不过分。处于【恶】,但从不施加【恶】,我觉得已经算是一种难得的相对而言的善意了,说到底她不过也是为了自保。反观玖村,曾经被欺凌导致精神不正常得了气喘的病是非常可怜的,但是对于未直接施加恶给她的葛西舞,却施展了报复,间接的使葛西舞被新班级的同学欺凌,对其施以嘲笑,甚至怂恿真心对自己的朋友去欺凌他人成为【恶】,是不是太扭曲了呢?而且说到底,葛西舞的【罪】,在于冷眼旁观,但是这就好比在绿灯时过马路因为司机酒驾出了车祸,对酒驾的人憎恨的同时,也对车上的乘客产生了憎恨,这样的憎恨不是有些莫名其妙吗? 好像不知不觉说偏了对象´_>`再回来女主葛西舞,她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善良的人,她很自私,甚至说是非常狡猾的,一切都不过是为了自保,融入集体是为了自保,看着伙伴【对,是伙伴不是朋友】欺凌他人不阻止是为了自保,甚至对于之后经历的一切欺凌所做出的反抗也是为了自保,极度自私的存在。但是,我觉得她贼几把酷!黑化之后对于曾经施加给自己的欺凌都有效的反击了回去,这点不得不说是非常勇敢与机智的了,虽然这样的勇气是来源于自私,自私的想尽一切方法保护自己,然后,她最后的一段话非常帅气。因为自己的身份转化由【欺凌者】的一员转化为【被欺凌者】,心境也有了转变。
我曾经也是被班级欺凌的一员,那一年半带给我的伤害曾经导致我曾经害怕他人到抑郁,想要死亡,那段时间简直就像疯子一般吧。现在那段时间离我远去,但伤害仍然存在,现在只是到了可以平静与他人对话的程度,回想起那段黑暗的时光,除了对于曾经的加害者们的憎恨,更加懊悔的是当时自己的无能为力无法反抗,因此我是很佩服葛西舞反抗的勇气的,她最后的发言,对此我可以说是无比苟同的。大家都是恶魔,欺凌他人是恶魔,冷眼旁观的人也是恶魔。施加者可以变成加害者,加害者也有可能曾是被害者。不过如此。
诗乃那位演员也太像金所炫了吧 学到一点 发生问题后 尽可能把所有的精力都用来想办法解决 怪谁也没用 最终都是自己要走完所有的路 所以强大的葛西后来到东京市区丸之内化妆品公司工作了是么
感谢谷阿莫让生命延长了1个小时:http://www.miaopai.com/show/W747xJZSKH600Cb2AVnVXTbyjML9xLzA.htm
女主蜜汁像韩彩英,男主低配版锦户亮。不同于<告白>的狰狞与残酷,这部比较温。不过总感觉导演渲染的有些重,慢镜头、讽刺而欢快地bgm、一惊一乍的恐怖片音效,影片色彩有了,人物刻画还是弱了点,比如班主任和现在仓库外的领导,冷漠的心态是为何。女主初中到高中性格的过渡也没有诠释到位。
看完超羡慕女主角,她一开始就是记录下来并打算寻机报复回去的,超厉害的好不好!星星眼✨!女班主任明明看到了霸凌的现场不说话不去处理,后来放到她桌上写着“1-C有人霸凌”的纸条也是交给霸凌者,男校领导看到女主被锁在房间里也不管不顾,实在是让人心寒。因为我的小学班主任老师也是同样的
谷阿莫6分版。女生之间叽叽喳喳没头脑的故事真心不好看诶。
伪善者比旁观者更可恶。
一恶魔被众小妖欺负后,决心反杀屠城的励志故事。
#siff08 看到现在最尴尬的校园欺凌现场,演员演技也处于离线模式。改个发色就能开始绝地反击也太随便了吧!
结构上剧作痕迹太重,前半段不作为和后半段开挂严重削弱叙事的节奏感和合理性,人格独立就能一劳永逸的主题也过于想当然。人类作为群居类智人种,从动物性讲无法根源上杜绝欺凌,所以应从方法论入手,指导大家寻找更具普适性的合理有效应对之道:比如个体反抗策略、如何诉诸法律或公共道德(社会舆论)等
前半段看的要翻白眼了 后半段很酷 片尾尤其酷 染发加buff 虽然没有让人惊异的巨大转折 但是踩着鼓点还是让人蛮兴奋的 当然整个故事里逻辑手段和程度并不冲击 片名很点题 她是恶魔 伤痕累累让她成长变为更酷的恶魔
没有臀的臀霸,只能一星了
还不错的电影 比较推荐 女主后半段的反击有点帅 那句“所以呢 所以呢 那是你的人生”也太酷了 结尾依然是日剧中经常看到的夸张镜头Õ_Õ 氛围渲染的很好 面对校园欺凌 欺凌者是主犯 那么旁观者就是同谋 谁都别想从这个浑水里抽身而出 冷眼围观 因为下一个被欺凌者 就是你
好难过啊……开场那个打着校园漫改特有的粉嫩粉嫩灯光却是欺凌内容的镜头,“-学校是什么?-和平的职场呀”,“で?”…人活着那么不容易干嘛还要相互欺负啊……看完好难过啊……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是一个伪命题
以后想在b站看电影,看弹幕撕逼就艰难了
全员尬演,尤其不能忍受的是让足立梨花演JK。故事内核是陈旧的,无非就是受害者也是加害者、沉默即是作恶的泛泛而谈的道德批判,没有什么力度也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拍摄手法是先锋的,摄影、灯光、音乐全部突出高对比度来制造反差。
这部是我目前看到校园欺凌题材中 欺凌手段最温柔的一部了 女主之所以能反抗 不是女主强 而是对手太弱了 在欺凌中旁观者也是同罪的主题还是get到了 足立梨花的颜我还是蛮喜欢的
女主一张社会你花姐的脸就别演被欺凌了
一群山野匹夫惹到了隐藏乡下的都市大BOSS。结尾几处镜头创意不错。
关于绝地反击的校园欺凌题材的影视剧,日本拍的几乎没有超越life的。一直执着的拍拍拍,也没见有啥新套路。这部也不例外,只剩下看看若手女优而已,可惜也没看见特别出挑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