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第一集,好无聊苍白的剧情啊,为什么女主会对陶俑幻视幻听?这编剧搞得女主精神不正常一样……
选角也好有意思,记得以前北京台专门去北舞采访白百何老师,老师对她避而不谈,最后不得已才说“没有好的造诣,比较平淡”……
从这评价看出来她在舞蹈上也没有什么天赋和成就。就这水平,剧播出当天,还有n个营销号带话题#白百何跳舞很丝滑#……真敢说啊……
哈哈哈哈哈,这剧可千万别让她以前舞蹈老师看到,不然给心塞死了。
到底是谁还在电视圈捧白百何?救命,出过手指事件,离婚还秀恩爱,堪称女版陈赫,(哦陈赫也在剧里啊,搁这叠buff呢)还能在圈内源源不断有资源…连献礼剧都有她😅…娱乐圈演技好又有舞蹈功底的女演员可不少,随便列举一下,毛晓彤热依扎陈数李一桐都比白百何好看,演技也不相上下。拜托资本捧人看看脸好吧?
1、电视剧《我们这十年》以文化自信开篇,唐宫夜宴以通过出圈的电视节目开头,以画面和题材吸引年轻人的目的很明显。 2、白百何从小妞走向少妇味,他和娄艺潇扮演的院长都显得年轻,我熟悉的省级歌舞团都是中年以上的人在当家,不知是郑州歌舞剧院领导也比较年轻,还是剧情追求受众的选择。 3、感觉张慧雯和苗苗比较撞脸,当年两部电影出道的谋女郎和冯女郎,或许张冯有些同样的审美爱好。 4、张慧雯应该是戏路不太宽的谋女郎,小巧玲珑眼睛有光,说十八岁都信。 5、上歌领导推荐了舞剧《朱鹮》的成功之路,我在成都看过两次,美尔精彩,但即便是这样头部的市场化案例也不是商业化的优选,而是政府购买成分比较大。 6、不管是小艳还是林蓓蓓这样的省级歌舞剧院首席,如果没有欣赏艺术的土豪,她们的感情波折比较多。 7、会所的歌舞表演比剧场演员赚得多,当然有国家艺术基金支持的大剧主演除外。 8、水月洛神和唐宫夜宴通过电视和短视频出圈,但这并不是剧院最理想的收益。
王凯、袁弘的《沙漠之光》这个单元结束了。这个单元的四集,基本上都在说阿拉伯语,说普通话的地方没几个,如果不看字幕,真的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但尽管这样,这一个单元还是受到了很多观众的认同。毕竟,从这部剧中,让我们看到了我们国家的日益强大。
王凯饰演的陈宇被派到非洲修光伏发电站。大家都知道,在非洲那个地方,到处都都是沙漠,公路特别难走,而且缺水、缺电、缺设备,工程进展极其缓慢。
村子里有一口井,那是村民们生活用水的基本来源。一天,赛义德打了一桶水要送个陈宇,让他们解渴,但是陈宇坚决拒绝了,说我们不能用。村子里的水比油还珍贵,我们不能用。
那么基地是怎么用水的呢?他们会从很远的地方买水。也是因为这种不方便,他们洗澡都成问题。基地的男同志好一些,可是女同志就有点受不了了。
为了让自己心爱的人有水洗澡,一天晚上,宋迪文偷偷去村子里打了水,并在水井边放了钱。结果钱被别人拿走了,宋迪文被村子里的人诬陷“偷水”。陈宇知道这件事之后,明确表示,要向村子里道歉,并且他也会承担责任。
你看,就从不随意从村子里取水这一点来说,我们就要胜过很多人。也正是因为这份坚持原则,才能打动村子里的人,最终得到了他们的支持。
真诚,是陈宇的第二块“敲门砖”。
因为要修建发电站,自然就损害到一些人的利益。这些人自然是想办法搞破坏。而村长内心也有顾虑,毕竟,来他们这里投资的,并不只有中国,还有其他国家。就像他爷爷说的里昂,曾经也是一片棉花田,可是由于某些国家在这里发现了矿资源,于是借着开发的名义就来了,但是给村子里带来的却是毁灭性灾害。
他们开采完矿产走了,给村民们留下了一个又一个矿坑,既不适合继续耕种,也没办法住人,所以整个村子都毁了。
听到村长的顾虑,陈宇决定要想办法“打动他”。于是,在他们找到了地下水,并成功打井取水之后,他们先勘测了水质,发现合格之后便跟村长商量,由他们出资,给村子里铺设自来水管道,这样家家户户都能喝上甜甜的地下水了。
为了打消大家的顾虑,陈宇又提出,可以在村子里的小学里先建一个小规模发电站,让村民们真正了解什么是光伏发电站,这样一来,大家的接受度一定会很高。
两件事办成之后,村子里的大多数村民也都看到了中国人的诚意,于是负面声音少了很多,大家都非常支持发电站的建设,并且踊跃参加厂子的招工。
陈宇第一次见村长,就明确表明了我们的态度,我们要盈利,但是更要与当地实现共赢,这才是最终目的。
就像他在第一集的时候说的那样,从中国招工,路途遥远,并且大家背井离乡,并不是最好的选择。最佳选择是在当地招工。
当地的情况,我们从哈桑的家里可以了解到。他母亲去世,爷爷有病,父亲为了养活起他们,只好外出打工,可是在外面打工哪有那么容易,还要租房住,还有其他开销,很多时候,都没有钱寄给家里。
陈宇了解了哈桑家里的情况之后,先是派基地的医生免费给爷爷看病,又提议,可以让他们来基地卖饼赚钱。后来,哈桑的爸爸也来到基地上班,一家人在一起,赚钱也不少,这是很多人都希望的生活吧。
还有那个想要买哈桑的羊的人,也被基地聘请来做厨师。再就是一直帮助他们的赛义德,得到了回收经理的位置,没多久还换了新车。
我们能够看到,光伏发电站让村子里的生活逐步好转,同时,也因为村民的参与,我们节省了一大笔劳务费。这让我们跟村子实现了共赢。
共赢才是“一带一路”的最终目的。虽然剧中大部分都是阿拉伯语,而且他们的风俗我们也不太理解,但是我们却能够读懂我们国家为此付出的辛苦和努力。我们为我们的祖国而感到骄傲和自豪。这也是这个单元为什么会受欢迎的原因吧。
你觉得呢?
开篇《唐宫夜宴》,对演员没意见,导演拍得也是中规中矩,但是剧本立意却雷到了我。
尤其体现在对于中歌和上歌的碰瓷上。
我们看剧中郑歌面临的问题:缺乏有知名度的作品,人才储备青黄不接,剧团效益不好演员收入也不高,这也加大了演员流失的风险。
怎么解决?除了努力创排新作,剧中的郑歌还想了两个办法——找中歌的顶尖舞者和导演当外援,给自己的新舞剧打名气;以及请教上歌的商业经营之道。
这些路子都是对的,可是剧中对于这两家给郑歌助力的“师傅”又是如何表现的呢?把中歌呈现为舞者只顾炫耀技巧、导演则偏心偏袒;而对上歌的呈现就像一个俗气的商人,更是出现了两家艺术院团的领导当着一线舞蹈家的面公开攀比项目营收和演员待遇这种在现实中根本不可能发生的雷人剧情。
细节是魔鬼,不要以为在台词里写些“外来的大神功成身退”、“方团给我们描绘了辉煌的前景”等zzzq的台词就能糊弄过关了。编导对中歌上歌的塑造,就是把他们塑造成对立面,然后踩着这两家中国顶尖级别舞团来抬高郑歌。
可是一个讽刺的东西又来了:现实这东西,撒谎没法长久,尤其在这个“现实”还没被时间湮灭的时候。中歌的顶尖舞者明明是给郑歌作嫁衣,郑歌需要她把《水月洛神》跳出名气后再由自己团内的舞者接手(而且剧中透露水月洛神演出近十年才回本,那么就说明在“外来的大神功成身退”之后,接手的郑歌首席,也就是剧中“小艳”的原型,她的舞台表现力,并不像剧中所呈现的那样受到观众的高度认可)。另外《唐宫夜宴》的火爆,靠的是新时代网络媒体和上电视台春晚而“出圈”,那么请问这种网红炒作,又有什么资格去踩上歌?你可别告诉我郑歌当网红只是为爱发电,没有商业考量的因素在里面。
所有努力都值得肯定,就算技不如人,好好想办法也能走出自己的一条路。可是剧中却大卖廉价苦情,搞得好像只有郑歌的编导在努力搞创作、只有郑歌的舞者在克服各种困难坚持跳舞——请问其他院团的编导和演员难道不是这样?中歌和上歌不是这样?郑歌明明只是做了一个舞团的分内之事,有什么资格去碰瓷拉踩无论是业界地位还是艺术成就都远高于自己的两家舞团呢?
我本以为这种廉价拉踩的剧情,只是编导为了增加戏剧冲突而设置的,与现实中的郑歌无关。但是这几天去看郑歌的社交媒体,其中并无对于偏颇剧情的任何挽尊之言,反而是在趁着剧播大炒热度,“陈冉”原型的那位郑歌导演还不失时机地透露《唐宫夜宴》将改编为一部舞剧……如此种种,就说明剧中这些对于中歌上歌的拉踩,是得到郑歌的默许的。而《唐宫夜宴》尽管已经出品且“出圈”两年,仍缺乏作为独立舞剧带来可观商业价值的能力。那么郑歌目前的做的,就是依靠电视剧炒作自己维持热度,以增加在市场上不算火爆的《水月洛神》的票房,直到《唐宫夜宴》舞剧的诞生。
媒体时代,炒作没有错,可是踩着比自己更优秀者来抬高自己,真low
剧集质量本身还可以,值三星半。但背后的立意和现实拉踩太倒胃口,扣去一星半。
谁叫你号称是基于现实的作品呢?撒谎拉踩被戳穿,就是这个下场。
《我们这十年》第二个单元《热爱》,讲的是一位名叫张雷的小伙子到新疆去当体育老师的故事,他在那里成为了足球教练,最后带领一群热爱足球的孩子成为拿到了联赛的冠军。 我个人对足球是完全不了解的,所以也不是很感兴趣,但在看的过程中,却被剧情不自觉地吸引住了。 说句真心话,张雷其实算不上一个好老师,他之所以去新疆,不是因为什么心怀大义,而是单纯因为到那里可以直接得到事业编,在此之前他已经经历了多次面试失败。 好不容易到了这里,屁股还没坐热呢,他就有点想当逃兵了,因为这里虽然教学设施还不错,但蚊子太多,每天都要被咬上一身包;而且昼夜温差大,白天热,晚上冷,他基本上都是在瑟瑟发抖中熬到天亮;除此之外这里离镇上很远,别说外卖了,买个东西都要走好久;最可怕的是马路上总坐着一个奇怪的老头,每次张雷出去都会被他开着三轮车追赶。 张雷打电话求父亲帮他找关系调回去,本来想和校长辞职,结果正巧听到已经教了三年的语文老师在辞职,而且用的还是和他一样的理由。他狠狠心还是想辞职,却看到校长失声痛哭。他到底还是心软了,却没有留下来,而是留下一封信不告而别。 好在之前面试张雷的书记陈刚得到消息后及时带着孩子把他劝了回来,但这些孩子对于老师的离开其实早已习以为常,他们甚至还在打赌,张雷能够撑多久。 回来之后的张雷组建了一支足球校队,他利用丰富的理论知识进行了高难度的训练,但校队成员们对他并不信服,他们觉得自己都踢得很好,而张雷的训练并没有什么用。 于是张雷带他们去和另外一所学校的足球队打了一场比赛,结果自然是输得很惨,比到一半对方教练直接提出要结束,因为他们真的太菜了,这样的比赛没什么意义。 这些热爱足球的孩子第一次遭受这么大的打击,他们终于明白自己踢球都是野路子,其实并不厉害。张雷也很气馁,但他还是鼓起勇气,重新开始,不仅开始跟自己的师父请教,每天看大量的足球比赛视频,还开始练习踢足球。 没错,这个每天给校队训练的教练,其实根本就不会踢足球。 在经历了几次比赛之后,校队内部爆发了很大的冲突,跟随父亲陈刚来到新疆的汉族孩子陈疆一直和这里的孩子合不来,他觉得他们合起伙来欺负自己,每次别人都不传球给他,他也不愿意传球给队友,之后又因为父亲答应来看比赛却忙于工作而失信,陈疆将怒气发泄到队友身上,甚至还误伤了对方。 而张雷看到一群人围着陈疆,却误以为是陈疆受伤了,他激动之下训斥了新疆的孩子们,那些孩子很委屈,他们说自己很相信张雷,但张雷却根本不喜欢他们,他连大家的名字都还记不全。 当陈疆还在纠结要不要和队友们道歉时,队友们却带着礼物主动来向他道歉了。大家重归于好,而张雷也开始真正融入了这个集体。他和陈疆一起学习维语,其他孩子们则认真学习汉语,他们为着热爱的足球,都在努力。 尽管之后的胜利看起来有点太简单了,但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他们付出了多少汗水。这群孩子,一开始连统一的服装都没有,他们除了训练,还要帮家里人干农活,甚至大部分都是瞒着家长偷偷训练的。 而张雷也在和大家的并肩作战中成长了,甚至还放弃了调回内地的机会。 不过比起张雷和孩子们的故事,更让我感动的其实是书记陈刚。他因为热爱这片土地,发自内心地想帮当地百姓做点实事,也做出了很多努力,甚至都没有时间看一次自己儿子的比赛。 陈书记一直想推广无人机播洒农药,但大家都不愿意改变,使他的工作进展很慢。好在最后他自己改变了方法,终于让大家相信他,而播洒农药的效率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很不错的一个故事,看完后明白了一个道理,俗话说“兴趣的最好的老师”,但仅仅只有热爱是不够的,还要努力,更要方法。
这是一个个小故事组成的,《唐宫夜宴》《热爱》《前海》《一日三餐》《心之所向》《理想生活》《沙漠之光》《西乡明月》《砺剑》《未来已来》《坚持》,这十一个小故事真的好好看,《唐宫夜宴》里的姑娘们真的不容易。《热爱》里在沙漠里踢足球的孩子们真的好努力呀!《一日三餐》里的肠粉,看得我连续吃了几天的肠粉,还是接地气的好。《心之所向》现在真的是好多大学生毕业返乡,支持家乡建设,祝福家乡越来越好!《理想生活》义乌小商品的进出口真的是走在全国的前列了,有机会一定要到义乌转一转!《沙漠之光》沙漠里的发电站,遇到了很多困难,中国人真的好厉害,走的哪里都可以成就一番伟业事业!造福人类,不分国界!《前海》《西乡明月》《砺剑》《未来已来》《坚持》还没有看,但是一定会看完,这个电视剧,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真好看!
白宇帆演的第二部分“热爱”好热血,给人点亮梦想的人,全身都在发光!
3.5,只看了白宇帆演的热爱单元,这单元拍的还不错。
《唐宫夜宴》8分,《热爱》7分,《前海》3分
前两个单元都很好,这也是为什么能看到第三个单元的原因。可第三个单元逻辑不清,剧情矫揉造作,太拉胯。
很高兴能把《唐宫夜宴》放在第一位,而且拍的确实不错,这两年虽然国内电影萎缩,但是电视剧的发展确实精品不少,如果能放的更开一些,种类更多一些就更好了。
前两个故事还有点热血可圈可点,往后完全就是狗尾续貂,尤其是一日三餐,拍的是外地人眼中的广东吧,对观众何其傲慢,对组织却一副跪舔的模样。
《唐宫夜宴》郑州歌舞团的舞蹈演员们幕后努力拼搏的故事很感动。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林蓓蓓这个角色刻画得很真实,我们是生活在现实的,面对未知的一切总是会有迷茫的阶段,这是我们人生的一部分,是我们通往幸福道路的一个环节。
这一众牛逼的导演和还不错的选角,只要用心,就是好作品。
热爱篇很好看 白宇帆演技不错啊
第二个故事《热爱》,拍的真好!新疆太漂亮了,一人血书求把这个单元拍成剧!
到底什么样三观的人才能拍这种电视剧啊。。。
唐宫夜宴简直是美的盛宴,每一个女演员都好美好灵动,张慧雯真的很适合古装扮相,好典雅,平静叙述自己命运的时候也很容易让人共情。
唐宫夜宴作为剧的开始部分太寡淡了。娄艺潇演技看得我出戏😅😅😅
看了十分钟 非要粤语和普通话交互说对白 莫名其妙
令人感觉到疲累的命题作文,但是有好些喜欢的演员都参与其中了,还是抱着“不过就11个4集”的想法看完了。开篇<白姐-唐宫夜宴><白宇帆-热爱>的“出众取材+好表演”之后就开始一路下滑,尤其是<前海>真的属于那种“它明明不想拍还拍给你看了”水平的东西,主演尤其辣眼睛;后部分的话就几乎是平实、对于“小”生活的聚焦相对能看,但只要是又涉及到“大”立意就立刻虚假浮夸。<Queen闫妮-坚持>最后拉回一城,在这里大概完爆这三年所有同类题材作品的演绎。试着在抗疫题材之中加入轻松的调剂,祈愿是摘掉口罩;也希望这部剧之后,真的可以成为一丝难得的祝福。
有两个单元确实不错。但好些地方台词就想念新闻联播稿似的。扫黑部分能再敷衍点吗!
前海,这个单元拍得太可笑了。。。当创业是过家家吗?!什么导演,什么破编剧。。还有演员的表演,简直一言难尽。柯蓝简直就是灾难,男主角就是个小白,他都不知道自己玩啥呢吧
我好喜欢林蓓蓓的家人,他们用自己过来人的经验劝导自己的孩子不能依附于别人,应该有自己的事业,有这样的父母真的好幸福。
唐宫夜宴,拍得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