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玩酷青春》:玩不起的青春
2010年首发时光,搬到这边来了。
xuqsd 发布于: 2010-12-15 15:17
片名:玩酷青春
导演: 孔令晨
日期:2010年12月14日,Home
我实在有点搞不懂mtime为什么只给这部片子评4.9分,我也在后悔为什么我没有去电影院支持这部片子。它说的虽然是家长里短,但却是直指人心。
这部片子的画面是相当讲究的。从镜头语言来看,难以让人想到这还是那个一个月没几天不是雾里雾突的北京城。白云的流逝,特意用镜头角度演绎的跑酷动作,四合院的静穆,所有的画面都很贴近故事的叙述。即便是“电视剧”般的叙述桥段,画面也显得相当的干净和不多余。
这部片子有很多引起普通人共鸣的东西。老一辈艺人的流水落花春去也,人们对于新生事物的不理解与畏惧,为人父母者的教育与沟通问题,等等,这些东西让我很有感觉,而且片子的演绎确实很好。我很奇怪,难道大家都看不到这些东西么?
这部片子最大的戏剧冲突当然在于母亲要求儿子考大学,而儿子却更倾向于选择跑酷。在这个重要戏剧冲突展开的过程中,各个矛盾与情感释放得相当到位。母亲与班主任的交流,母亲与工作方面的几次交流,母亲去跟踪儿子、去片场揪回儿子,这些情节的分寸掌握得非常好。这是一位很好的母亲,因为她真实,真实地说明了那些为人父母不可为人道、也无需为人道的育儿养家之苦。这也是一位留有希望的母亲,因为她正在基于那种爱而面对现实中的这些纷纭而找到披荆斩棘之路。遗憾的是,现在的年轻人问题都是因为缺少父母们的爱——拜托,只是给钱让他们去造,那不叫爱。
母亲在公司争取留住养家糊口的职务时,这个桥段设计得很好。我们要学习的东西还多着呢,别老是叫狠。
ps. 片子的主题曲和片尾处的credit做得也相当的深得我心,请勿错过。
这部片子相当贴合我们的生活,也相当的及时,但是,我们却玩不起。
人们似乎都知道,青春应该阳光、快乐。但我们不行,我们要让孩子们考上名牌大学,要让他们屈从于各种各样的潜规则。我们不能像外国人潇洒地可以让孩子们随时辍学,因为他们玩得起,他们早已脱离了物质生活的束缚,所以他们有资本尝试多样化的生活方式。
我们呢?我们也许比片子中的吕丽萍稍微有钱一些,但我们害怕的东西很多,我们怕别人的飞短流长,我们怕标新立异,我们有几个人能放心地让孩子们去追逐自己的梦想?片子的结语很好:即使我支持你,但我还担心你摔断腿呢!可怜天下父母心。。。
甚至于导演也玩不起,一群口水就可能让他永无翻身之日。
这部片子也有一定的危险性,就是鼓动孩子们更加骚动。但只要孩子们还因为有人说“你打了你妈”而怒发冲冠的话,那都是好孩子,都是懂事的孩子。我们大人要平和地容纳新事物,而孩子们也不要丢掉那些老理儿——那些东西丢掉了,就很难找回来,就好像“邯郸学步”找不回自己的家了。
人们要是能玩得起,包括大环境容许人们去玩,我们想必会开心很多。The end...
ps.这部电影在票房(或许还有口碑?)上的惨败可能在于其文艺气质决定了其受众面的狭窄。
抢着去看Avata的那些视效快餐一族肯定不会鸟这个;而那些想亲近文艺片的人未必有那个时间、金钱或心力去体会这类小人物的悲欢离合。
2 ) 酷!酷。
看着看着死机了,网速的问题,所以很遗憾不能一次性看完了,但整体感觉还是不错。片子最大突破就是大改以往电影的广告植入为直接运用广告的拍摄方法来表达一些,高频剪切,rap,特写……某些片段单独看还真以为是运动品牌的广告呢~
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片子的主题本身了,何志鹏和母亲的矛盾初一看是两代人观念的碰撞,其实就是理想和现实的矛盾,这并不是个新命题。先从片子本身而言,这种家庭争吵其实是上一代教育体制下的悲剧。因为恢复高考,人人变有了人上人和人下人的划分。于是一定要考上大学成了那一辈没考上人的终身信仰,而且他们一直认为这种信仰的值得终身守候的,因为上大学=好生活,他们之所以没有过上好生活就是因为没有考上大学。90年代,改革开放,经济活了,文化市场也繁荣起来,这就注定了90后们比他们的父辈能更多的了解外面的世界,至少在思想上更加独立,一部分人称之为自我。所以,在更多90后眼里,文凭不代表一切,过自己想过的生活剩余一切,于是就有了矛盾,出了争执。片中运用了很多细节来表现没上大学人的生存现状,比如一个女人在月薪1000的情况下养三口人的生活艰辛,小叔大把年纪了仍带个兔耳罩为逗人乐辛苦排练……
最近看很多片子让人比较蒙了,不知道到底该务实还是务虚。三个傻瓜告诉了我们真我之于生命的重要,而现实不是电影,一时半会看不到结局,一切选择似乎成了一场不知收场的豪赌。总之青春不应该挥霍吧,相信自己,社会上对90后或多或少有些偏见,不管怎样,这部片子能够大胆站出来,去探讨这个问题,其本身已经是一种进步。
90后应该有90后自己的姿态,不是自我而是对真我义无反顾的追求。真我是自己找的,不靠父母,也靠不得父母,找到了就要坚持下去……高考是个节点,它浓缩了两代人两个立场观点的交锋,也是很多人都会面对的问题,但从个人角度看它仅仅是每个个体的生命历程中的一个点,给生命一个机会去思考去追问去质疑。只是有人从大流了,有人被父母和谐了,有人放弃了。
这个世界上,人们往往放弃的是思考,而对于梦想则选择搁置,不同的是有人搁置十年,有人搁置一生……
3 ) 谁的青春没有代沟,谁的结局如此完美
下午三点左右看完的这部电影,窗外的阳光射进来,记忆也随着影片慢慢展开,想自己在那段青春岁月里说过的做过的的现在看来却因为年少情轻狂伤害了最爱自己的那两个人的心的傻事......
影片很清楚地揭开了两代人之间的代沟,身为父母的他们因为自己曾经的经历而害怕自己的儿女再重蹈自己之前的挫折,身为儿女的我们却有着自己伟大的梦想自己想要走得路,而现实,就是在我们彼此明明深爱着对方的时候却因为这种隔阂而彼此伤害.....幸好,善良的导演在最后时刻给了我们一个完美的结局,可在现实生活中,我想,这是不是只是一个童话?
最后,还是想说一句:可怜天下父母心。愿你们一切安好~
4 ) 跑酷是条线,把梦想和亲情穿起来
吕丽萍的演技真的是没的说,太棒了,盛超非常卖力,吵架的那场捶门的动作声音都是真实的,听的让人心疼。隔了很久见到他,问起这件事他还说,都半年了,手还在疼。看第一遍的时候有趣的表演会让你大笑,但之后马上是感动的辛酸----经历过高考的我们,体会梦想和亲情在我们青春的岁月里左右平衡-----是件残忍的事
5 ) 我们的专业精神
一个母亲为家为儿子所作的牺牲已经不用再多说了,相信天下多数父母都可以做到。缺少沟通,信息资源的不平等,无法让含辛茹苦的母亲理解儿子。
一直有这种说法:“中国人缺少专业精神……”母亲被下岗,其实也该退休了,且不说她的退休金,社保,为什么要让日本人说了算?还要从当事人到领导一起乞求……这样的事情以后应该不少发生。我们的企业给员工提供了什么保障让他们专业?养肥了再杀掉,又有多少所谓的民族品牌卖给了曾经的侵略者们,能做主的人,有多少能为一线的员工着想?不多说了,也许社会残酷,逼着有机会的先捞一把。
向蜘蛛侠学习,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6 ) 酷气外表下的传统内核
没报多大期望,但是最后还挺感人的。
故事很简单,叛逆个性的儿子与观念传统的母亲在儿子未来的问题上矛盾逐渐爆发。母亲为了让儿子高考谎称得了绝症,儿子逐渐发现了母亲的不容易,最后皆大欢喜了。
我考完的第一感觉是,我怕自己以后会成为这样的妈妈。固守传统的观念,认为考大学才是唯一出路;跟儿子几乎是互不理解的程度;又自以为是为我独尊,非要儿子按我的想法走,好可怕啊!
但是片中的儿子结局还是不错的,虽然违背自己意愿上了大学,起码自己跑酷的心愿没有被放弃!
ps.尼玛啊,复习几个月就上线了,这让我情何以堪啊
再ps.他复习的时候用三年高考五年模拟了
片子几个旁枝发展的不好,房客(忘了叫什么了)、男主的女朋友、吕丽萍的前夫,说他们吧又多余、不说吧还确实是剧情发展需要的人物,结果弄成了现在这种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尴尬局面。姥姥这个角色倒是非常吸引人,活泼开朗又善解人意。
吕丽萍饰演的角色代表了当代中国大部分母亲的心态,而恰恰是这种以强制手段“为孩子好”的做法与90后觉醒的自我意识产生了强烈的碰撞,影片在于揭示这种尖锐普遍矛盾,但却并没有给出合理的解决办法,这种一定程度上的妥协是本片最大的败笔。吕丽萍的演技确实出色,饰演儿子的新人盛超也应值得关注。
这片子,纯属瞎耽误工夫。。。
真没觉得孙丽萍演的比徐帆好 这种小悲小喜徐帆在拍电视剧的时候早炉火纯青了 唐山大地震的大悲岂是一般人能驾驭的了的 倒是这个片里的小孩和内老奶奶演的不错
烂片名,乍一看吕丽萍借这片获金马影后还以为一帮子评委脑子被驴踢了
还可以
片子温馨而感人,吕丽萍金马影后的演技绝对不是盖的。片中吕丽萍和母亲的对手戏那才叫一个绝,完全回归本色的演绎。导演对细节的把握也很用心,是今年不可多得的小成本优秀国产电影。
特普通的片儿,特普通的演技,怎么就拿金马奖了呢?再不济,金马评委也不用堕落的跟金鸡百花看齐啊!
不錯的低成本國產電影,看好呂麗萍和張艾嘉爭金馬影后!
中规中矩,没有预期中那么酷。盛超长这么大了……
真不明白,吕丽萍是怎么拿到金马奖的。这片也太小成本了,剧本也很一般啊,几乎没有让人说这片好的理由啊
我还是很看好90后的。
只能說是電視電影的格局,導演能力有限......
挺不错的。
感动~吕丽萍的金马影后当之无愧!
当吕丽萍拿着麦当劳在高考的考场外给儿子吃的时候,我决定给三星吧,虽然不是好电影,但看到这一幕 还是感动了
无比穿越 到底是在拍哪个年代?蓝色港湾 NIKEPRO 法拉利 九十年代 晕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吕丽萍和老太太真好玩儿呀
拿了金马奖最佳女主角我加了一星。烂片,祝你好运.....
典型的中国式母亲悲剧,上一代人的缺失压到下一代身上。吕丽萍演的不错,拿金马奖应该。有点交待不清的是,吕家住的那个演二人转的房客小方。感觉此人的戏份可以扩展开点。补充,跑酷这个时髦话题跟传统天桥卖艺的元素的对比是很大的卖点。
吕丽萍的确演得不错,但感觉表演的难度和完整度,以及影片的整体质量都不及《唐山大地震》中的徐帆。匪夷所思的一个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