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湘西风情如画,古城历久弥新,血色曾染,血性依旧
歌唱着高山好水的调子响起,充满异族风情的哼唱,湘西有青山、流水、红樱子般火红的黄昏落日,翱翔际的飞鸟,水上的吊脚楼,女子的布衣裙,男子的银耳环,青年男女间飞扬而出的情歌子,闲时为民的柴刀,战时为兵的猎枪,麻溪铺青溪书院,家家户户米酒腊肉,端午赛龙船、拜屈子、牛角刀……
湘西风情如画,古城历久弥新。
湘西妹伢天然去雕饰,感情直接,湘西汉子体魄强健天性带野性,老人好客,稚子天真……
画面一幕幕闪过,一股清新活力却又质朴实在的感觉迎面扑来,一下子,让我恍惚中仿佛真的走进了作者和剧方虚实结合后构建出的湘西。而其中的人,亦仿佛活生生站在眼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在中国被各方侵略者割分,满目疮痍,山河染血时,湘西连绵山峰中尚有一方净土,沐浴在星辉与晨光下,宛如桃源,恍若仙境。
一日,日本的枪炮撕裂宁静长空,湘西人颅顶的红日仿佛真被同胞鲜血染透,我眼看着他们在山水里经历爱恨情仇,眼看着他们在战火中走向生或死。
一片赤诚、果断干脆的田穗穗,执拗专情、少年义气、中弹中刀依然为穗穗为同胞扛刀厮杀的石三怒,深明大义、铁骨柔情的田大有,坚韧不拔心怀天下、拼死也要护好前线战士急需的药物的童莲,守礼有节、看似文弱迂腐实则坚韧不屈、正气凌然声讨日本、令对方诡辩者惊慌失措痛下杀手的瞿先生,前期热情冲动后期郁郁不得志的龙耀武,前期任性傻气后期担当明义的龙耀文,以龙家利益为重、善借东风占便宜谋私、九弓十八寨的领头人守护者、甚至能抱着龙家血脉、嫡长子虎崽跳天坑的龙十四太爷,讲义气亦硬气的麻大拐子,面对日本侵略者的屠刀敢破口大骂被割舌后仍不惧死的管家,平时胡混、最后宁死不屈的胡四混子,前期作为商人奸诈无耻利益熏心、最后受胡四混子等血性湘人感染终于作为中国人绝然赴死的汪老板,素来靠武力打劫发财、最后却扛枪提刀与宿敌竿子营共同抗日的排帮诸位好汉,高龄白发的老人重新戴上取下几十年的银耳环走向炮台,稚子戴起已死在战场上的父亲的银耳环慨然赴死,小儿抱紧快散架随时可能炸膛的炮身,妇女带儿女握箭持刀布置陷阱,为防日方炸弹波及同胞以血肉之躯扑向炮弹……
太多太多的角色,用他们的铮铮铁骨与属于湘西、属于中国人的热血诉说着——纵然我湘西曾战火肆虐,然待鲜血浇灭火舌,烽烟散尽,我湘西必定倔强重生。血色曾染,血性依旧。
2 ) 艺术毁于政治正确
看了编剧自己的帖子,我也终于清晰起来为什么这部剧最后废掉了。编剧太政治正确了,他以为家国情怀比个人情感更能打动人。结果却是反了,参战后的穗穗越来越不讨人喜欢了。或者是编剧功力还不够,把他所定义的升华没写到位。你让谁死掉都没关系,穗穗成长是好事,但有个灵魂性的东西不改变,那就是穗穗和三怒的爱情。伟大的作品应该是让人死去,让爱情活下来。比如坦坦尼克号、梁山伯与祝英台、罗密欧与朱丽叶。
真正的悲壮应该是人死了,观众以泪埋葬,但永远心情舒畅。而不是人活着,但观众胸口永远堵着一堆东西。不管三怒是死是活,穗穗对他的感情显然已经变了,这是最添堵的地方,跟三怒死不死关系不大。所以也没把穗穗推向更悲壮的境界。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功过参半。前面那么细腻美好的东西,最后因强加一些价值观后被毁掉了。国难当头,每个人参战说得过去,穗穗也可以成长,可以献出生命。但献出的应该是生命,不是爱情。战争胜利了,穗穗和三怒都死了,但大山里回荡是他们不死的爱情。这才是悲壮吧。
3 ) 一半一半
起初因为三怒和穗穗的爱情被吸引,于是就往下看了。
到最后,记住的却是瞿先生死前留下的那段话与十四太爷抱着自己的孙儿跳下天坑。
瞿先生: 什么叫先进,什么叫优秀,什么叫平蛮攘夷!什么叫推行王化!我来告诉你吧!我怏怏中华,自古以礼仪立邦,以德化服人.何曾暴戾欺人,何曾以强凌弱!你刚才讲过,你们日本曾在千年以前就向我中华来学习,因为我们比你们先进,比你们优秀,可那时候,我们先进优秀之中华,来扫除你们这些垃圾,来消灭你们这些废物了吗?!没有.我们以教化服之,以文明导之,不以你日本粗鄙落后,愚昧无知而将其视为可欺可压任我宰割的犬羊,而是敞开国门,大张教化,我之先进,我之优秀,任尔学之!你日本蕞尔之邦,蛮夷之地,才得以有了文字,有了衣冠,才有了礼数,才学得了三分人样!这才是我中华推行的王化.再说说平蛮攘夷,是,我中华兴兵动武也在所难免,可那也是蛮夷跳梁,先扰我疆土,一如今日,你们日本侵我家园,杀我同胞,我中华奋起抗争,这才是真正的平蛮攘夷,这才是为真正的佳兵者不详之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的道理,你现在应该明白了吧,王化是什么,德化也,何谓德,道义二字,可惜啊,可惜你们学不会,三分人样还没学出来,七分兽性却根深蒂固!圣人之言怎么到了你们日本人的口里,就变成了烧杀抢掠,野蛮凶残的遮羞布.铁蹄之下,我中华大地已是尸横遍野,血流漂杵啊.!以你们这般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的禽兽,也配谈先进,也配谈优秀,也配谈平满攘夷,也配谈推行王化吗?不!你们根本就不配做人.!你们什么也不是.!
4 ) 评《血色湘西》
第一次看这部电视剧的时候还是我读初中的时候,那时候天天晚上守在电视机前,想要看穗穗和三怒。
现在我带着怀恋经典的好电视剧的心情,又把它看了一遍。
现在我耳边响起的是《血色湘西》的主题曲,《高山有好水》,带着霸气,又带着幽美,婉转的让人不自觉的沉浸在其中。
这部电视剧刚开始的时候,讲的都是麻溪铺里面的事情,有穗穗和三怒的爱情,有排帮和田大友,龙十四太爷的矛盾,有湘西人民质朴的性格和风俗......一切的一切都让人觉得详细是多么的美好。
到了后半截,电视剧的主题就不再仅仅是儿女情长了,而是上升到爱国主义的伟大情怀。1945年,也就是抗日战争的最后一年,日本军队因为想要摧毁中国设在麻溪铺的的雷达站,就把战火瞄准了湘西的土地。我几乎是哭着看完这部电视剧的,因为它给我们展示了湘西人们的坚强,与鬼子战斗到底的决心,真心催人泪下。。。。。。
我觉得这部电视剧成功的原因还有一个,那就是这里面每一个演员的演技都是一流的,演的让人找不到一丝瑕疵,他们的笑,哭,以及心思都表演的淋漓尽致。
让我们永远记住这部湖南台自制大剧吧,可以说是惟一的。也让我们永远记住美丽纯洁的白静。
5 ) 如果三怒喜欢的不是穗穗就好了
2007年这部剧刚播出来的时候我才小学 当时最吸引我的是剧中三怒和穗穗的感情 为他们不能在一起流泪 石三怒是我年少时对爱情的期盼 他们的感情是我爱情的启蒙 我第一次知道原来不是所有的有情人都能终成眷属,而关于后期革命我心里有的只是为逝去的生命流泪缅怀。我对这部电视剧到了痴迷的地步 我也想不明白一个约莫十一岁的孩子竟然会对一部电视剧这么上心 记得没过多久我家买了dvd机 那天晚上我在我妈打牌的茶馆对面买了血色湘西的压缩碟 里面只两张 34集 那段时间每次放假都在家里看 一遍又一遍 我依然最喜欢三怒 每当有他出现 总是暂停回放又看 反反复复。后来因为很多原因搬了家 辗转中碟子遗失了 很长一段时间我已经忘了这部剧 但那时候这部剧已然成为我最喜欢的电视剧没有之一 。
初中某一天突然得知白静离世的消息 我慌乱不已 哪个白静?我祈祷别是穗穗 在贴吧百度中各种证实确实是她 那一瞬间尘封多年的对血色湘西深刻的感情翻涌出来 我以为穗穗会守着三怒的坟坚强着走接下来的路 我以为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她会好好的 真没想过时隔多年我仍然记得这部剧这一段感情 因此我怀着对死者的缅怀和对那个灵气妹伢和血性汉子的思念再一次走进了那片宁静的湘西山寨。
那时候我应该初二或者初三 已经懂得了什么是民族大义什么是国家危难 也明白了中国儿女在国难当头时顽强不屈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 因而不再只为他们的感情揪心 我开始把以前只要一到抗日场景次要人物时就会快进的许多段补回来。
之后每年快端午的时候会再从头到尾看一遍 每次看便有一种极其复杂的情感充斥着我的内心 如今我也高三了 最近一个星期我又重新看了一遍血色湘西 我18年人生中唯只有这一部剧 牵扯着我的内心 每看一遍便懂一分 疯了似的想找到一个答案 但其实也没有所谓的答案 我纠结的是三怒为什么非穗穗不可 三怒总说穗穗不肯原谅他 我想问三怒有错过什么吗 他付出的每一次都是要人命的事儿 最开始我是喜欢穗穗的 天然的爱 不加修饰没有杂念 后来经历了外面的世界心境变了说三怒不先进 觉得他不长进思想迂腐 让三怒办事时人不到刀到 三怒便以她为最高指示马上执行绝不含糊 后来收编也是两三句便让他不顾排帮兄弟劝阻一口答应 只因为那栖风河上那一眼 耽误了终生 我看到这个帖子之前有人说剧中这些个男人都喜欢穗穗 毫无逻辑的喜欢 缺乏喜欢的理由 感情基础不够 但我相信她和三怒是有感情基础的 但最后也抵不过时间的侵蚀 她耀文的感情微妙 结婚那天晚上靠在师长肩膀上也总还是有感情的 我也信她心底还是没放下三怒 他们两人感情基础牢固深刻 但那种感情总归是变了味道 不再是当初非要在一起的坚定 这么多年来一直忘不了三怒看穗穗的眼神 委屈的明亮的开心的孩子气的坚定的 时常浮现在我眼前 为他感到天大的委屈 要是三怒喜欢的不是穗穗该多好 他就还是那个天不怕地不怕无忧无虑的少扛把子 而他们分开的这些年 我再没见过三怒发自真心的笑。
6 ) 我的愤怒
看了《血色湘西》。
这个电视剧最撼人的是后来所有的人都放下儿女情长,个人恩怨,投入到抗战中。
我这样给D说的时候他说所有类似题材的影视剧都是这样的。但是看到他们我还是很感动。
他说这个电视剧好的一点是所有人都抗日了,没有汉奸。是的,汉奸是极端可耻可恨的。
我恨日本人。看到那些畜生肆意践踏中华大地简直恨极了。
眼泪忍不住滚落,是愤怒和仇恨的泪水。
那一刻,简直恨不得去书房找出书柜中所有日本人写的书毁掉。
就连新买的《窗边的小豆豆》也不想看了。
甚至希望,世界上那朵最美丽的蘑菇云能够在那个岛上空再度升起。
川端康成,黑柳彻子,清少纳言,江国香织,渡边淳一,妹尾河童,村上春树,紫式部。
我有这些日本人的书。大概就是这些吧。读过的也不止这些。
早晨醒来,觉得也犯不着和文字赌气。他们写的确实很好。不要狭隘民族主义了。
有个朋友对日本人简直是切齿痛恨。我有点不解为什么她会愤恨到那种程度。
她说因为看了太多有关资料,看到他们丑陋的一面,无法释怀。
就是那样,知道真相之后才能有恨。
毛泽东很多话实在是很正确的——忘记过去就等于背叛。
可是现在太多的人不知道,知道的人也在忘记。
总觉得日本那片地方那么美,里面却住着那么多变态的人群。
简直太不相衬了。辜负了那片美丽的土地。
当然,战争已经结束了。那也是一部分战争贩子的错误。
但是那个民族对于任何事物,包括文化,思想的掠夺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正面的说法就是锐意进取。但是总的来说那是一个最容易变态的民族。
李碧华在列举最有魅力的男人的时候,其中有一条就是——像一个日本男人。
原话忘记了是怎么说的,反正就是这个意思。真讨厌。
我喜欢穗穗和石三怒。
三怒的英气和穗穗的纯真都很吸引人。
穗穗身穿军装敬礼的样子简直太可爱了。
有人说看片花就觉得这个电视剧很假。可是我不觉得虚假。我认为拍得很好。
当身处战争年代,看到自己的家园在被侵略者践踏的时候,只要是个人都会变得勇敢。
老觉得湘西是个神奇的地方
挺有民族风格的抗战剧,三怒是很野生的帅气,女主也敢爱敢恨,结局很惨烈!
当年就觉得是芒果台拍的最好的连续剧,可惜的是悄无声息了!
开局很不错,中段很狗血,结尾很热血。三星半。。
整部剧并不值五星,五星全给华夷之辩演技炸裂的王劲松老师,演技台词教科书👍【详细片段见→av16819547(B站)】
湖南台出过很棒的剧啊!
这原是没有时间流过的故事,在那个与世隔绝的村子…
一颗给三怒 一颗给穗穗 一颗给湘西
当年看哭了。湖南卫视自制剧只有这部好看。真好看。景美人美。虽然最后悲壮地令人心疼。至今都记得。
田穗穗超级玛丽苏人设,排帮少扛把子深爱她,龙家两个少爷深爱她,后来的锁师长也深爱她。一个长得很挫的炮灰营长也喜欢她,得到她的吻死了也没有遗憾。我喜欢六伢子,他不喜欢田穗穗,对书香门第的小姐一见钟情并默默得守护奉献了一生,可敬可叹的六伢子,可悲可怜的瞿月月。
佳人已逝,音容永存。
芒果台原来还播好剧,现在可倒好…少数民族的爱情特别动人,抗日也不雷,能不能多点儿这种剧啊
四星是给桓子的~~实在太喜欢三怒
可惜啊可惜你们学不会三分人样还没学出来七分兽性确是根深蒂固圣人之言怎么到了你嘴里就变成了烧杀抢掠野蛮凶残的遮羞布铁蹄之下我中华大地已是尸横遍野血流漂杵啊以你们这帮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的禽兽也配谈先进也配谈优秀也配谈平蛮攘夷也配谈推行王化吗?
非常好的片子虽然不主流。
这个马桶台当年的电视剧真心不错的,当时很喜欢看,每天晚上都等着。不过后半段没有前半段喜欢。特别喜欢里面的石三怒,虽然头型比较“个性”,还知道了“扛把子”这种称呼- - 里面所反映的风土人情很迷人同时也很气人- - 谁能想到几年之后女主角白静竟然这种结局 唉
白静、姚笛大陆最漂亮的两个女星。
今天看声临其境看到王劲松老师那段独白,突然想起来这部剧还没有标记!当初全家一块看~
同意一个短评,“开头非常吸引人,中间很狗血,结局很热血。”自男2女2等渐渐都退场开始,后面就不怎么看了。
身为湘西人还是支持一下,那些关于湘西的往事,虽然有些是有些牵强,但是还是表现了湘西人霸蛮的性格,还有就是里面有“老院子”哈哈,不过有些受不了里面的方言,完全失去了张家界方言的特色,让我们这些土生土长的张家界人看起来还是有些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