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了个网飞账户,开始刷英美剧的生活。一开始看到Mr. Selfridge,疑惑是电视剧还是纪录片呢?
Selfridge&Co是我最喜欢的伦敦百货,没有之一。Harrods过于气势磅礴,有些压抑;而Liberty是小而美的典范,但有些局促了(不过我还是很喜欢Liberty的自有产品的,那个印花的包包和围巾很好看。)Selfridge从外表看正经、古老、肃穆,但那橱窗分明是一个年轻、张扬的灵魂。每次路过Oxford街看到橱窗被贴纸包围,内心就暗暗期待一场新的展览。
第一季看了一半就先来写一些Catch到我的新颖点。喜欢逛街的我对于很多摆设、销售方式都已经习以为常,但这部剧让我回归到原点,重新跟着主人公的视角去看零售百货如何一步步的变成现在的样子。
1、They don't know what they want until they see it!!
第一集Mr. Selfridge在一家店里向店员陶乐小姐选购手套。他要求陶乐把所有的手套摆在柜台上,然后问她最喜欢哪一只。那个时代所有的产品都放在柜子里面,你问售货员要,她才会帮你拿。而陶乐小姐的此举让她丢了饭碗。还好她碰上的那个无理取闹者是Mr. Selfridge。
把所有的东西都铺陈开来是零售业进化的第一步,而互联网搜索引擎(以及深度学习?)加速了第二次进化。现在很多时候人们是对于自己想要的东西有一个模糊的印象,但不知道那是什么。比如我很想要一件黑色元素的项链,那我可以在项链里增加黑色这个Filter。甚至可以更加模糊,比如,我想要一件搭配蓝色T恤的下装。我不知道我想要具体是什么,我会和你描述我要什么,但是我也想看到所有可能性。
2、Window Designer
在来伦敦之前,见到Selfridge之前,我可能没有真正领教什么是Window Design。虽然每家店都会有自己的Window,会有很多陈设。但传统的window design是为了产品服务的,更好的凸显当季新品的风格。比如卖沙滩裤和休闲T时,背景用椰林沙滩。小碎花裙子可以配个白色自行车,与绿荫街景。然而Selfridge百货的橱窗完全不是。它是一个现代艺术的Exhibition,比如这一季的Radical Luxury。充满视觉冲击力,Fancy。相比于写实的布景而言,它是一种更深刻的梦幻。
3. 成衣
在那个年代,衣服还都以定制为主。至少对于定位高端的Selfridge来说,卖成衣似乎掉价了。然而通过Pavlova展示了最新的黑色斗篷,所有人都能在冲动一刻买到自己想要的衣服,也算是网红带货的某种原型了。
4. 化妆品
在那个年代,很多化妆品还只是戏院标配,比如富有性隐喻的口红、腮红。尽管上流女士也会用上,但是也难登大雅之堂。而Mr. Selfridge却让化妆品放在了一楼。这几乎也是今天大多数百货公司的套路了。
5. 香水
一推开Selfridge的旋转门就会被香水柜台熏个半死。原来是因为以前Oxfordstreet上马粪太多太臭,哈哈。
Harry是个苦命但又幸运的小男孩。1856年他出生于美国威斯康星州的瑞普(Ripon)城,他的父亲加入了北方联合政府军队,从南北内战中幸存并以少校军衔荣复,但这一切都与Harry无关——他的战斗英雄父亲再未回过家。Harry与当中学老师的母亲相依为命。他的两个哥哥先后死去,这个孩子逐渐明白他别无选择,必须在家中承担起男人的责任。
10岁开始Harry开始为社区送报补贴家用,12岁他到干货商店打零工,并把存下来的工资投资在他同学创办的校园刊物中,与其他主创一起分享刊登广告的收入。然而一个瘦小男孩的努力在成人的世界里总是显得无力。14岁,他辍学,开始辗转于各个小银行、杂货店、书店、保险公司寻求生存之道。终于,到了20岁,他的人生转机出现了——他拿到了一封写给 Marshall Field的推荐信。
Marshall Field何许人也?此人早年同样颠沛流离,甚至也在干货店里打过零工。1876年,他比Harry大18岁,已是芝加哥著名的连锁百货 Marshall Field and Company(后被梅西百货收购)的合伙人。我相信他在见到Harry时一定嗅出了同类的味道,当时他也许会微笑。那是《阿特拉斯耸耸肩》中汉克.里尔顿对达格妮露出的微笑,是资本主义世界推动者之间的理解和恨意。
在电视剧《塞尔福里奇先生》中,伦敦牛津街上第一家现代百货公司——塞尔福里奇百货的全体员工聚在一起,聆听他们的老板——一个个子不高,翘着黑亮的小胡子,平常总是响亮地大笑着发出指示的中年男人——训话。在他们的印象中,老板很少这么严肃。哈利.高登.塞尔福里奇大声说:“你们都知道,我是从底层奋斗上来的,当年我是Marshall Field and Company的仓库管理员,上司把早上打开商场的钥匙交到我手中,让我成为每天第一个进入商场的人,那天我毕生难忘,因为我知道他信任我,信任!这是多么可贵!这是你们对我的期待,是我对你们所有的要求!......若你们有困难,来楼上的办公室找我,别从我这偷!”
Harry,亦即塞尔福里奇先生,痛恨偷盗,以及邋遢、酗酒、无赖、拖延、畏缩以至于所有底层社会的恶习。他誓要将以他自己的姓氏命名的高级百货商场变成消费主义的神话,他少儿时连想都不敢想的供奉着奢华与愉悦的仙宫。为此他成就了世界零售业历史上的许多个第一:第一次在18家媒体投放100多页开业广告;第一次在商场中装配直达电梯、休息室、图书室、咖啡室、急救室、屋顶花园和免费厕所;第一次以精心设计、豪华装饰和辉煌照明的橱窗商品展示吸引顾客;第一次将单翼螺旋桨飞机、机械式扫描电视机等时代最新科技产品展示在售货大厅中供顾客观赏赞叹、第一次推出圣诞打折季、季末打折季以及特价区......塞尔福里奇还大胆地将昂贵的化妆品、香水、护肤品和首饰配饰放在商场一楼(ground floor)大厅的最前列,正对刚进门的女性顾客,让她们第一眼就看到商品世界所能给予她们的最梦幻的憧憬——变得更美、更年轻、更优雅以至于更幸福。这是现代几乎所有大百货商场的常规设置,但在100年前却是史无前例的大胆狂放。对顾客塞尔福里奇是无微不至的,对员工他也从不调以轻心。据说他能记住从货舱到柜台每一位员工的名字,慷慨地给他们加薪和奖金,鼓励他们来他的办公室讨论他们的困难和迷惑。Harry也做过小店店员,他知道怎么去抓住曾经的自己的忠诚。
塞尔福里奇先生是个资本家,而非慈善家。他对顾客和员工付出的“善意”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塞尔福里奇百货很快成为了伦敦以至于英国的奇迹。它不仅让顾客买到自己所需的,还让顾客意识到自己还想要更多,更多,以至于更多(出自于Lindy Woodhead所着的Shopping, Seduction & Mr Selfridge)。塞尔福里奇先生不会想到,在几十年后,英美学界将进入到集体批判消费主义和商品社会的学潮中,绚烂的百货公司将成为消费诱惑原罪和社会阶级分化的最佳佐证。在他个人看来,购物就意味着富足、愉悦以至于幸福。他对女权、思想或政治毫无兴趣:“如果你不能抓住顾客的愿景并提供一次独特的美好体验,那这一切有什么意义?”
中外电视剧对历史的处理都有狗血的嫌疑。在我看来,《塞尔福里奇先生》可以改名为《实习医生格蕾之穿越百货篇》。塞尔福里奇个人及其家人、合伙人、员工、合作对象的八卦在剧中被渲染得无微不至。但至少,剧中的Harry保留了一些一个世纪以前那个资本冒险家的特质:大胆进取到自己都害怕的程度,天真妄为到伤害所有所爱之人的地步,还有自私,刻骨露骨的自私,对他来说那与自尊一样是不可或缺的品质。自私是一切资本积累和商业冒险的原始动力,在那个世界里,自私能带来福祉。
最后还是说说那个小男孩Harry的结局。50岁时他带着出身高贵的妻子、可爱的儿女和操劳一生的母亲来到英国,创造了辉煌的事业,然而人生总是无常,二战的烽烟让他一再受挫。伦敦是当年空袭的重灾区。他不得不看着自己亲手建立的仙宫一次次被炸得体无完肤。若有家人的陪伴,他或许還能支撑着重振旗鼓。然而其妻子和母親在战前便先後離世。他开始酗酒,赌博,包养各种各样的情妇,無可避免地破產,最后被赶出自己的百货,在著名的伦敦环城大巴上讨生活。终于他于91岁高龄凄然长逝,带着他那一部自私的圣经被葬在母亲和妻子墓边。
当我们到了适婚年纪却还没对象时,父母或亲戚总会催着我们去找到一个他们认为靠谱的男生/女生,然后尽快结婚生子。这似乎是社会上大部分人所遵从的人生布局。可是,如果找对象/结婚时不够认真仔细,一个不适合自己的伴侣很有可能导致自己的后半生痛苦不堪,或严重影响未来的事业发展。
这部英剧的主人公塞尔福里奇先生和他的妻子Rose的价值观就很不匹配。
塞尔福里奇先生视工作为生命,甚至比家庭还重要。他会为了商场能发展得更好而牺牲陪伴家人的时间,会牺牲对妻子的忠诚。虽然他和Ellen Love私会过很多次,但他从来没有真正爱过Ellen。私会完全是为了让她心甘情愿为自己的商场卖命。他这样的人也许更适合与事业型女生“策略婚姻”,然后像商业伙伴一样一同把商场不惜一切代价办得更好。
他的妻子Rose是个相对传统顾家的女生,她不能理解丈夫为了让商场办得更好所作出的一些不合常理的事。她爱她的丈夫,但塞尔福里奇先生的出轨让她痛苦不堪。Rose时常的落寞也影响到了塞尔福里奇先生的心情,使他在工作时分心。塞尔福里奇夫妇这个组合绝对是1+1<2的。
最近在看的《大江大河2》里宋运辉和小猫这对夫妻也是没有很匹配。小猫需要的是一个对自己和自己家庭都非常照顾的温柔男生,可能并不需要像宋这般拼事业。而宋是一个非常有边界感的人,他不喜欢被安排,做事非常有原则。当他因为原则不去帮小猫哥哥的时候,小猫非常不能理解。当宋因为小猫去找女同事麻烦导致同事辞职跟小猫讲道理时,小猫也一直感情用事。这样思维方式完全不在一个频道的小情侣就算相爱过也迟早得分开。
千万不要听话找到个“差不多”的人就结婚生子,要不然结局可能就只能跟Rose或小猫一样悲剧了。
*我的微博(aka爱读书的丸子)上有更多电影/电视剧推荐,欢迎大家关注!
//weibo.com/u/3179898575
有人戏称这是商界版的唐顿,好吧我承认确实像。同样是高低两个社会阶层,同样是时代变迁带动人物命运以及各种矛盾冲突爱恨。一个美国人在一百年前的伦敦翻天覆地,用各种新颖奇特的商业手段改变了英国人保守的购物观念,创造了一个全新的零售模式。反正,我就是喜欢英剧的这种调调。
直接走到香水柜台问有没有电视剧里面的那款香水一开始拿给我片中闪过一个镜头然后说一般人不会去消费的那款4711,“只要80镑哦!”然后才明白过来我说的是那款铃兰花的“很遗憾您来迟了,迟了一百年。”恨不得挖个地洞钻进去……
Harrods 太贵 Fraser太小 Selfridge逛起来正正好....
美国人太激动,一跳一跳的出现在拧巴的英国人堆里,看得我难过,风格差别太大,又不那么连贯。
第一集还不错。。。后面太拖沓。。。百货大楼发展史。。
不知为何,戏里的男性总是情不知所起,燃烧后骤灭,庆幸的是大多数女性分手都极有风度,从不纠缠,只是转身离去。而为爱痛苦乃至自弃生命的,最终也都挺过来了。戏里的橱窗展示是一大看点,扣故事扣情怀扣泪腺。
#心~影#对于英剧的细致总是深得我心,第一集实在太精彩了,中间却开始狗血。。。难道英剧也要走肥皂路线?!
ITV出个啥都能对标唐顿,完全没必要啊。塞尔福里奇先生真模范老板!看完这个可真想去商场工作啊!
“没有熟脸培养熟脸”剧。情节收尾也走糖屯的老路,第一季也是留下支离破碎等第二季愈合。不过gregory已发推证实第二季会回归,果然法兰西人最近上隔壁小岛敛钱的步伐也加快了。不过丫长这么好看不来敛钱才不科学_(:з」∠)_
这剧里只有一个好男人。。。mr.crabb。。。其他的都混蛋。。。
抛弃
讲述了伦敦著名的百货公司——Selfridges创始人的故事。同样讲的是百货业诞生对手工零售业的冲击什么的,但就是比BBC前段时间播出的《The Paradise》好看多了,后者的剧情实在是太玛丽苏了。。。= =
虽然有失水准但是嘈点好多也好好看
因为太喜欢Henri而考虑弃第二季~~
热闹。多角色多人物线,各阶层全景。男主角色很有感染力。画家角色渣到一定境界了,不能工作的家庭妇女空虚寂寞迷失,什么垃圾一撩就动心?问题不在婚姻而是自己的追求,一直是赌气的不高兴女士。还是追梦的职业妇女们活得快活。Lady Mea头脑也清楚。编剧写的婚外情就是美好生活的搅屎棍子。
最近很萌古装英剧啊喂!看完了季终,曲终人散,最爱的男二居然成了路人甲啊喂肿么可以!!不喜欢这个结局...都想弃剧了啊喂!皮挨史,大叔他老婆长得好像毒妈啊!!!有米有人也这么觉得啊!!!!
比TheParadise好看太多 LGB片看太多 演員臉太熟 略跳戲...... Lady Mae和Mr Grove好像油畫走出來的人
尽管制作精良,但剧情大概就是角色ABCDEFG互相搞,还是止步于此吧~
最近的这样类型的片好多
最爱这类英剧,像唐顿一样,楼上/楼下,上流社会、普通人物,等等,都会有所着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