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我们都是外乡人
“身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从古代开始,人们身在异乡的愁思就没有断过。即使前途充满了未知的危险和无尽的坎坷,那些毅然离开家乡的人们还是坚持前进的步伐,古代的渡头、古代的客栈,留下了一代代奔波在外的人们的脚印。今天,安土重迁的中国人仍然有许多人仍然离开了故土,独自一人在陌生的大城市里打拼,他们有的成功转变成一片新土地的主人,而有的仍然为了存留下来而努力。
上海、广州、深圳、北京……这些大城市的街头上总是能听到全国各地的口音,每逢过年过节火车站就变得水泄不通,每种口音终于找到了聚合点。在开往全国各地的列车上,看看旁边的旅客,都是亲爱的老乡,大家的脸上都写着同样的情怀,回家的迫切心情总是溢于言表。但是过不了几天,人们又纷纷踏上了离家的路途,心中有一万句不舍,也只能把母亲的叮嘱放在心头,把父母的目光留在背后。带着家人的期盼,上路,继续奋斗。
在外乡人的群体中,有学生、有工薪阶层、有农民工,虽然他们的身份不一样,但是他们有着相似的情怀:或许是面对生活各样坎坷时的坚持,或许是面对工作沉重压力的拼搏,又或许是面对朋友相聚时的快乐,以及面对岗位升迁时的自豪……种种情愫掺杂在一起,组成了外乡人酸甜苦辣的生活。正因为如此,他们更能体会生活的本真,他们更懂得珍惜劳动的所获,他们也更加关心城市的发展。他们来到一座大都市的时候可能只有忐忑与不安,但是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他们就会把这片新的土地当成第二家乡,当再次离开的时候也会产生留恋与不舍,时时想到那里的名胜古迹和风土人情。
在这个经济发展迅速的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逐渐淡漠。大都市的生活节奏又特别快,每天的早晚高峰都是堵得水泄不通的车子,每一辆公交车上都挤满了陌生的面孔,大家来自五湖四海,彼此之间从来没有说过一句话。只有国家发生了重大事情的时候,大家的心才凝结在一起。愿人们能够重新回到“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的时代,愿外乡人之间能够互相关心互相体谅,在陌生的土地上共同奋斗。当我们身边不再有亲人的时候,老乡便是亲人,人与人之间需要的是真诚的沟通,哪怕一声简短的问候也好。要知道这句简短的问候,可以让一个心灰意冷的外乡人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
外乡人,一个熟悉却又边缘的词语;外乡人,意味着愁思与坎坷。但总有一天,外乡人意味着骄傲与自豪,意味着温暖与坚强。因为这个城市的每个角落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外乡人,而且他们为着城市的发展在贡献微薄却必不可少的力量,在他们身上可以看到对于他们对于人生信念不灭的坚持。
2 ) 哭了两次
看外乡人很容易一会笑一会哭,魔怔一样的每一集都很投入。
我特别喜欢轮子,长得帅呀身材好。有时候他红着眼睛咬着牙狠狠地闷一口酒,有时候跟叶子聊天大笑,他不像别人一样揪起脸皮呵呵傻笑,他笑的时候会很自然的微微仰头,有一点骄傲和爽朗的样子。特别像在去大理的火车上遇到的那个男生,帮我拉帘子遮光,大方的笑,还带着些异族少年的认真劲儿。看见他们笑,就觉得天气晴。自己也会开心起来,跟着一起只是咧嘴笑也不会觉得尴尬。
但哭的两次却全是为了黄渤演的蛐蛐儿。
其实我从蛐蛐出来就讨厌他。有门做饭的手艺,不老老实实地以此安身立命,也不认清自己就想拿兴趣当事业,非要跟人家学选秀唱歌。不本分不踏实的人,我真的不喜欢。他不管人家小满愿不愿意整天就在后面烦来烦去的跟着,一直说什么咱俩在村里都定下的。我拜托!什么年代了就因为村里订了亲就要对女孩死缠烂打吗?
直到小满戒毒的时候,我才突然的发现蛐蛐的价值。就是那一幕里,小满害怕去戒毒所,他就把她藏起来不去。在那个垃圾场的屋子里,小满缩成一团在墙角发抖,蛐蛐拼命拼命逗她笑。他趴在上铺,拿两个娃娃手垂下来给她演木偶剧。说的陕西方言,演他们从小到大。小满穿蓬蓬裙的时候他就在后面烦,一直到成年,他还是跟在她后面。小时候他就说了追着她的理由:“因为你长得好看”。我看着他给两个小人配音,在寝室嚎得哭天抢地。寝室长还问我没事吧?我真没事,就是感动的。
直脑子死心眼做的事都是很容易令人感动的,因为稀缺的东西都珍贵。哪怕被对方说了一千次的“滚别跟着我”也一直坚持着要保护她照顾她,从“一直被忽视”的地位上升到“终于可以照顾她了”的地位就满足了。被虐的太多习惯了吗?蠢才!到最后把命都赔给她就安心了是吗!
很多人写了《外乡人》的社会价值、现实意义,但是我的眼光看不了那么长远,我能看到的就是一群像蛐蛐这样的小人物的真情实意,奋斗和坚持。
3 ) 国产少有的佳剧
这几年迷上了黄渤,前一阵子把黄渤的电影电视剧看了好几遍,发现了这部电视剧。看完之后发现,黄渤的戏份并不多,比生存之民工里的戏份更少,,但依然给我很大的震撼。
说说导演,管虎是新一代导演中的奇葩,电影也拍了不少,大部分都是叫好不叫座的片子,《杀生》这样晦涩的片子看完给人一种十分难受的感觉,却让人深思连连。今年的《厨戏痞》票房可能要高点,却似乎少了些东西,少了些触动人们内心深处的东西吧。也难怪,导演都是要吃饭的,也不能老让投资人的钱打水漂? 我没记错的话,豆瓣上排名最高的10部电视剧里管虎的就有两部,所以他的作品还是有质量保证的。
黄渤演技真心牛,演小人物入木三分,好像剧中人就是真实他。总感觉蛐蛐这个角色就是为他设计的。我喜欢听他说青岛方言,特别有喜感。
让我印象最深的场景应该是22集,小美为了抗婚自杀之后,一群人在天台上唱着那首《明天我要嫁给你》。王冬至听着歌有一种难堪的表情,琳琅却和着歌声,一种幸福安宁的表情,恰恰反映了2人对待这份感情的态度,一个是逃避一个是努力追求幸福。叶子和轮子这对冤家是一副想爱却又不知道如何开口的表情。小水和小美却在那天晚上分道扬镳。。。。。。一首歌却道出了不同的人不同的情感。
这里面的演员演技真的厉害,用别人的一句话说的就是,在管虎的调教下没有一个差演员。
看完这部电视剧心里的失落久久不能散去,为剧中的每一个角色难过,开心。为蛐蛐的那份爱情难过,为老陆难过,为最后终成眷属的小水小美高兴。太多太多。。。。。。
不光是爱情,剧里面对外乡人的生存、奋斗以及上海人对外乡人的鄙视都有比较深刻的描述。
我不敢说《外乡人》是一部神剧,但却是国产电视剧少有的几部佳剧吧。
最后希望黄渤事业继续飞黄腾达。管虎,还是多拍一些《外乡人》、《生存之民工》这样的电视剧吧,至于像《火线三兄弟》这种没滋味的电视剧还是少拍吧。
4 ) 倔强地生活
每个人都要学会长大,都要学会独立坚强的生活。其实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离开学校离开家乡,步入社会,开始一个人征程的时候,人会不自觉产生莫名的失落感、孤独感。这是一种没有归属的感觉,外乡人的感觉。这也是看了管虎新作《外乡人》后的感觉。
真的很佩服导演的叙事能力、导演的社会洞察力。来自全国各地,不同生活状态的外乡人被描述得真实感人,每个外乡人身上倔强的神经直抵每个人的心灵深处。感动之余,不由地回头长吁一声, 这说得难道不正是自己吗?
想到自己大学毕业后,独自一人来北京谋生。找了份工作,却不能称心如意。但为了生活,也只能尽心尽力的全心投入。总是学着坚强,忘我的投入生活。虽然在北京本地人外乡人的概念并不明显,一个人时却总也免不了身在异乡的感觉。 当我看到剧中年轻女孩叶子奋斗的故事,给了我很大的心灵震撼。坚强善良的叶子,一个人艰难地在上海打拼。做各种底层的工作来谋生,虽然生活艰难,卑微,但总是倔强有尊严的活着。她忠于自己的内心,追求自己的真爱。即使在金钱面前,也能保持独立的自我,忠于自己的内心,做回了自己。Be yourself,这不是我们每个人生活的真谛吗?
5 ) 人生充满了诱惑与考验。
这应该是近几年来我看过的最好的电视剧了,真有惊喜的感觉,刷新了我对国产剧的认识。剧中每个人物都有血有肉,生动真实,就像活在我们身边,一听他们说话(各种方言)便倍觉亲切。真是国产剧里的精品,里面的能量满满的。
几个主角(还有几个配角)几乎都遭遇过严重的挫折与诱惑,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方式挣扎,努力,有的走出来了并成长了,有的直到影片结尾还陷在里面,但这都不重要了,毕竟影片的结尾并不是生活的结束,生活还在继续,每天都有悲欢离合在生活中上演,每个人都不知道今后会发生些什么。
叶子在遭遇感情失败,开的小店被关之后想回老家,轮子带她去了上海最高的建筑,她说:“原来上海这么大!”心胸一下子开阔了不少。这时轮子对她说:“我们来上海不是为了站得比谁高,而是要把我们认为正确的事情坚持下去。”并且一直劝她,她经历的那些事情不算什么。终于叶子重拾希望,重新出发。
轮子又一次出车跑长途回来时遭遇车祸,在终于抢救过来后又一直昏迷,叶子天天去给他按摩身体以防以后肌肉萎缩,还给他说话,唱歌,唱草原的歌(轮子来自内蒙大草原),唱着唱着就忍不住伤心落泪……而轮子也终于被“唤醒”了。
老裁缝陆文昌先是儿子几乎不认他,而他辛辛苦苦来上海奋斗这么多年全是为了儿子,接着替大伙儿炒股又亏了个底朝天,接着卖房还债,差点跳楼,没想到却有了个意外的收获-即他儿子开始认他了,还向他认了错,并照顾他一个多月。而最大的打击还在后面-真是上天把你捧的多高,摔下来就有多狠-他儿子在支教过程中为了救两个落水的孩子牺牲了。老陆终于精神崩溃了,他疯疯癫癫,时好时坏,经受了几次打击,头发也变得稀少和苍白了。
包工头谢长发先是包给他工程的人跑了,弟兄们几个月的工钱都没了着落,这事解决以后好不容易有了点起色,又被王娟卷走了所有的钱,人财两空了,再之后又被卷入一次假冒伪劣事件而被判刑。
大徐初到上海带着智障弟弟,以捡垃圾为生并还债(为给丈夫治病花去了不少钱),还捡了个小婴儿叫小燕子,每天背着小燕子到处捡废品的样子令人心酸。一天被老家的亲戚来要债逼的没办法要卖家当,幸好整个院子的人都为她筹款,之后在一个朋友的帮助下开了饺子馆,谁知又被那亲戚使计给骗了去,每一次跌倒她内心的力量从来不倒,生气过后,难过以后,她总是能从头再来,继续认认真真,兢兢业业地劳动。不仅如此,她的朋友们谁要是遇到了困难,或游移不定的时候,她总是第一个站出来给于适当的帮助,主要是老谢和老陆,劝的都恰如其分,贴心又在理。
如果你在寻找生命的意义却不得要领,如果你觉得每天的生活让人厌烦,如果你觉得心累,或者如果你觉得迷茫,找不到方向,我都劝你看看这部电视剧,它不会直接给你答案,但我相信,看完之后你心里一定会有些感触,甚至震撼。
6 ) 很感人的片子!真正的生活!
很早就知道管导要拍这片子,找了半天在土豆上看了..
真的是一部非常好的电视剧!
故事背景虽然是在灯红酒绿的上海,但是全剧没有一个镜头讲述到有钱人怎么怎么生活..
故事里的人们在为生活奔波着,他们的社会地位甚至不如下岗工人..
我们为了房..为了车..甚至为了虚荣忙碌的同时是不是"弄丢了"什么?
虽说现在的社会一切都要朝"钱"看! 尽管如此 这部片子还是给我们所有人,尤其是80后都上了一课.
我在这里仅仅代表我自己说:我是很自私的 邻里邻居有了困难也许我会看,但是我不会花太多精力去操心,甚至去为别人着想.也许这是时代的悲剧..我们这一代人的通病.
很久没有看到这么有亲情味的电视剧了...如果说<蜗居>是反映了现在社会的一个现状的话,那这部电视剧就是告诉我们在现状的同时我们应该怎样更好的去"活着"!
其实都是为了生活,剧中的角色们会为了邻家多用几度电.几方水而去争吵..但是任何一家邻居有困难了所有人都会伸出手来!
也许在这个"势力"的社会背后,导演想给我们讲述什么...
当然对于我的现状来说我也是"外乡人",从上学到工作一直在体验着身在他乡的感觉. 剧中也能看见许多我现实生活中遇见的人,事!!
的确,如果为了活着而"活着",很累..
可以让那个《纯洁心灵》的烂片导演看看这部剧什么叫群像戏,什么叫多线叙事并行不悖。要不是结尾几集有些刻意主旋律,几近完美。一批演技派,随便拎出来都是教科书式的演技。大牛逼的管虎导演。
每天都有许多新鲜的灵魂,他们穿着自己最好的衣裳来到这座城市寻找自己的梦和那些关于生活的答案
楼下的包子铺,饺子馆,修车摊,成衣店,房产中介,街道办大妈,片儿警,粉红灯光的洗头房,操着各种口音的邻居,我们的生活,你我他,这部电视剧涵盖了所有,可惜如今的浮夸与做作太多,再也找不到如此接生活气儿的戏了。
我一开始觉得 我的团长我的团,算国内最尖儿的电视剧,但是他其实还是在专心的抄袭美国内点儿个人英雄主义,而且在我心目中,我的团长我的团里的某些角色也是我热衷最求的生活态度。忽然间,有这么一部我才看了5集就已经服了的电视剧 外乡人。从名字上来看没一点儿的遮拦,多了一点儿诗意。如果是
你上海了我,还一笑而过。王迅除了能搞笑,还把一个憋屈懦弱压抑的中年男人演绎的入木三分。
纪录片式的镜头,浓郁的生活气息,非典、型秀、超女这些时间的标签一闪而过,平凡生活的众生态则不间断地在一个小小里弄的空间里缓缓展开。很有意思也很精致的一部剧,虽不完美,给五星了。
至少是10年内看过的最好电视剧。
09年的片子秒杀现在百分之九十九的电视剧,现在的都是什么烂玩意儿
72%的五星非虛...人物形象刻畫相當丰滿, 演員的味道各在其中. 完全沒有偽裝和配音, 雖是普通的生活戲但入木三分.
所谓外乡人就是在一个彻底陌生的地方寻找属于自己的东西
管虎似乎很擅长表现这类题材,而电视剧中表现的群体正是一直以来广大电影电视等媒体少有所为的,每个人物都活灵活现跃然纸上,还是一部人物众多的电视剧而不是电影——这看似简单也是最基本的,却是很多所谓“名导”在他们一辈子的作品里都没能做到的。
实在,朴实的感觉
基本是今年看过的最好连续剧。除前六集人物太多没理清头绪,其他几乎每集都有泪点,不是煽情,而是真挚的爱情和友情、天道酬勤以及命运无常,全片朴素到没有一个主要的高潮,但完整的交代了数个感人的故事。喝酒的场景每一个都那么真实,那么好。时间线基本上是我从本科到博士的十年,所以我会格外动情
这不是发人思考,这是生存,像蝼蚁一样坚定的活着,这不是别人
看了3遍了,一点都不觉得腻
看似最残酷,实则乌托邦。
但是我觉得 那位四川妹妹 应该跟李老板 在一起! 多好的一个人啊
挺接地气的,但剧情亮点不多。大徐、谢长发、陆文昌较出彩。小美有点像陈好,琳琅挺有气质的,小诺诺好可爱,大头太损了!
这才是最贴近生活的,中国人自己的电视剧。
除了一方有难 八方借钱是假的 其他特别真实 追的不是剧 其实是生活 每位演员都是影帝影后级别表演 看写实剧还看管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