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关于盐田明彦《月光之吟》
本文系原创,转载或引用请标明出处
作者:刘洁
也许这是我在银幕上看过的最惊世骇俗的爱,这是看完该片的第一感受。第一次看盐田明彦的作品就遇上了这么不同寻常的一部。不知为何,我认识电影的过程也总是如此——先接触最不寻常的,然后逐渐扩大范围,回归基础和大众化的——我的第一位电影的老师也曾说这是一个完全颠倒的过程。之前也许这么做有点刻意,是因为摆脱不了幼稚的好奇心,但《月光之吟》则纯属是偶遇。当然,在我越来越多接触电影的过程中,明显感到自己这一“颠倒”的学习过程导致了强烈的“先入为主”,但同时也领受着这样行事的好处——打开了更多的门而不至于因为接受正统教育而对某些东西有所偏见。
如上所述,我并不了解导演,而且为了细想的“信马由缰”,此刻并没有查阅关于该片及导演的任何资料。故此,以下均是个人看法,难免有偏颇之处。
1
很多人会自然而然地说这部电影是“变态”,但就这部电影来说,你能否定说这不是“爱”么?“变态”是只看到表面、行为层面的妄论,很多不被我们惯常的思维所接受的东西都会被如此命名。在电影中男女主角的施虐与受虐形成一种呼应时,这种“变态”已成为他们示爱的方式,即一种“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和谐状态。可以这样理解,男孩最初对女孩是恋足癖,而女孩对男孩是恋慕,于是两人做了一般情侣会做的事。但女孩发现男孩是恋物癖这一突发事件,却让双方都不知所措。慢慢的,他们对对方的爱开始觉醒,女孩为了满足男孩开始凌虐他,男孩则全盘接受,从而双方达到一种和谐状态。只是那个无端被搅进事端的学长很可怜。但事态发展到极端,女孩要男孩去死,男孩接受了。当然最后双方都没死,只是学长不知所终。经历过“瀑布事件”后,二人形成了完全的互补关系,结尾处表现得很明显,特别是女孩右眼受伤而男孩是左眼,同时当他们坐在草坪上说最后几句话的时候那种外人无法进入的状态更说明了这种意图。“瀑布事件”后女孩不停地要男孩买饮料给她,更是一种撒娇的行为,而电影之前出现的SM也能按照同一逻辑去理解,只是程度不同罢了。
说到变态,前一阵子的新闻中报道过这样的消息:中国某省一男子将六名女子囚禁在地窖,并与之发生关系。起初这些女子还试图逃离,后来竟然相互“争宠”。多像《禁室培欲》。这种在某些中国人思维中只会出现在日本电影的桥段竟在中国的现实中上演了,不知那些随意谩骂日本电影变态的人们做何感想。当然有一部分人谩骂日本电影变态是有原因的,首先是是侵华战争的历史阴影,第二是受的教育过于正统被“屏蔽”的东西过多,第三是文化的差异,第四是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
就第四点在此引起我的一些联想。我所处的环境,由于缺乏电影分级制度、受众素质低下等复杂的原因,因而在舆论导向方面是相对较严的,即便是成年人也无法从正常渠道获得成人化的电影及其他相关内容的文化产品,甚至会矫枉过正地杜绝一切涉及此类内容的影片或不惜破坏影片结构而进行强硬的裁剪。但是作为人的动物属性的一种现代化的体现,这些东西始终是被需要的。而当无法被绝对严密控制却又具有普及性的网络为这样的内容产品的流入开辟通道之后,接收到这些东西的人就会产生一种偷窥心理,无论是成年人还是未成年人。沉浸在偷窥的刺激并且缺乏对所传播内容的正确理解的人必然会形成曲解而受到强烈的负面影响,而为了杜绝这种不良影响的“管理机构”必然会对不了解的人宣传“这些内容是如何不健康”,这当然比解释如何正确理解这些“内容”简单得多,但结果就是不了解的人就会斥责这些“内容”,而对于相当部分的人来说则是勾起了他们的猎奇及偷窥的心态。这是一个恶性循环,但在中国并没有合理的解决方式。
从另一角度看,一方面电影同文学一样,它的内容是从日常生活中选取的素材经过加工而形成的。和日常生活没什么两样的东西看上去会如白开水一样无味,因此电影中呈现的很多东西不是被充分地集中就是被强烈地夸大,但影像的真实性和接近性会将这种加工自然地隐藏起来,不被观众察觉。另一方面,“变态”的“程度”决定了我们是否会将其视为异类。恋物成癖也许在生活中鲜见,但一般的恋物现象则有不少。例如,爱穿异性的衣服也是一种恋物的表现。
2
想到的另一个问题是性与爱的关系。也许是最近看过园子温的《恋之罪》印象太过深刻,对其中讨论的这个核心问题也非常感兴趣。《恋之罪》的观点是,性与爱没有必然联系,“恋人们在城堡外徘徊,却始终找不到城堡的入口”,城堡是指真爱,恋人们在廉价爱情旅馆中点燃激情,却始终找不到真爱。而在《月光之吟》中则更加讽刺,男孩宁可做女孩的狗也不做她的男朋友,性反倒使爱舍近求远。这与中国传统思维中重视“第一次”的观念完全是南辕北辙。性是人的动物本能,而爱本应是基于性的精神层面的东西,如今高度肯定爱的美好却否定作为基础的性,是该认为人类进化了,还是担心我们是否已经走进了精神洁癖的怪圈?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3
《月光之吟》是在风行网上看的,当时显示的顶置评论是“变态温情力作”,这倒让我想起最近查过资料的田中登和神代辰巳两位导演,他们是上世纪70年代活跃于日活的软性色情片导演,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在日本电影史中的地位。我至今还无缘看到他们的作品,但在诸多评论中都提到其作品为影迷所称道的原因是影片种各方面的探索并不因为其失色情片而有所局限,相对于表现色情场面更热衷于其他方面的探索。很希望某天我能从影片中感受到这些与众不同。提到这些多少与下面想说的话有一些关联。
这部描述男孩与女孩之间虐恋的电影却表现得像纯爱剧一样美好。电影开始的缓慢节奏,少男少女之间的朦胧情愫,一切都显得简单纯真美好。然而当女孩发现了男孩的恋物癖,剧情开始急转直下,但导演却出乎意料地没有让镜头变得疯狂,而是继续缓慢地平静地叙事。有趣的是,摄像机并非是单纯是客观地记述,一部分镜头而是选择从男孩的角度出发,甚至有一些“偷窥”的视角;而更多地镜头是站在第三方视角,但表现出的是男孩的心境——用特别的方式爱她。因此,电影表面上看是“虐恋”,而更深层次则是讲述爱的觉醒的心理过程。
个人很喜欢这种多层次的东西,看电影时可能没有特别的感觉,看过之后却有很多东西值得细细思量。虽然不知道当年该片颇受瞩目的原因是什么,但这确实是一部值得看的作品。
2 ) 我的收看簿:《月吟》
故事的前面好纯情,结果看着看着怎么就往那方面发展了呢……可怜的女主角,一开始是多么纯真多么温柔多么可爱的女孩子啊,硬生生被逼得成了个攻,做攻做得这么委屈这么难受的咱可真是第一次见。而那个男主角,电影之初给人的感觉只是一个很害羞的男孩,原来是个恋物癖患者,超M的一方果然是无敌的,要是我的身边也有这么一个超M,不管是男是女,生活是真的休想平静了。总之女孩的生活算是被毁了吧,而且看样子,这样的关系,他们两个人还要继续维持下去。
3 ) 缺乏自信的男孩和纯洁无暇的女孩,并没有SM和乱七八糟的东西。
这部电影我找了好几个月了,最后终于还是让我找到了。网络上的描述大致是这样:极端变态的青春,扭曲的男孩女孩,虐待的快感,畸形的爱情、SM等。我真的很想骂写这些P话的人,睁眼说瞎话,不怕天打雷劈出门遭车撞吗?
本片让我想起了金基德的《悲梦》,还有我的初恋。巧合的是片中的有些桥段和我本人在初恋时的部分心理和行为一致,所以在看得时候我几乎就把自己的某些遭遇套了进去。在欣赏的过程中,我可以说是感动感动在感动。
不可置否的是,男孩高的恋物癖、恋足癖和低声下气确实有些扭曲,但是这些事情的源头是什么呢?是爱,足以毁灭整个世界的爱。
女孩美女帅气、英姿勃发,让资质外表平庸的男孩望而生怯,让后与日俱增的爱却如是噬骨的毒药,追中一发不可收拾。一切褪去,男孩的生活中只剩下了爱,如同寄生虫一般。女孩是男孩的所有,男孩从身体上、精神上都不再属于自己。
然而纯洁的女孩因为年幼,无法理解这种凌驾于人性和道德之上的爱,一边被爱狠狠地灼烧,一边始终无法摆脱社会教育的道德准则。于是她放弃了思考,而选择了逃避,以自惩和惩罚男孩的方式来探讨爱。
在痛苦的煎熬中,男孩女孩看似越走越远,其实心却越来越近,在苦难和爱恨交缠的折磨下,在瀑布之下,两颗心终于融合在一起。
4 ) 俗人勿扰
在村上春树的某一部小说里看过这样的故事(很可能是挪威的森林,实在不记得了).是两个女孩讨论心目中100%男友的故事...
"我心目中的男友啊,如果我要吃草莓蛋糕,他就马上买了,买来了我又不想吃了,又要吃巧克力的蛋糕了,他马上又买了来了,然后我就象这样,把蛋糕从阳台仍出去,看他那绝望的表情.对他说:我会爱你一辈子.""那不是太残酷了吗?不会有人这样做的吧?""也许吧....但是.我就是这样想的."
但实在的事,就这样发生了,要感谢盐田明彦,虽然他不是因为这个而拍了这部电影.
"我口渴了,想喝可乐."
"好."
"要姜汁无酒精饮料."
"......"
看着拄着拐艰难走着的拓也.我想,那是虚假的吗?那是绝对的吧...因为他的初衷.
"人们把心理上的残酷性和肉体上的施虐狂混杂在一起了.这两者的关系并不是那么简单."
"在肉体上的施虐狂里,丝毫没有心术不良的成分........"
"受虐狂不是把使他痛苦的对象当作情人,而是希望他是某种可怕的绝对正义的具体体现者,施虐狂也是把自己所折磨的对象看作不是自己折磨的,而是被某种绝对的正义的苛刻命令所折磨,这样他才感到愉悦.........同时,人不可能通过爱欲得到绝对的恶.如果施虐狂的罪行装成恶,那一定是带上了虚荣心的假面具." -------三岛评论<恶魔般的女人>
拓也是绝对爱纱月的,他只是不知道方法而已,或者说,他掌握了绝对正确的方法而已.他宁愿去看,去听,去尝,去感受,从侧面去知道一切,纱月太遥远了,即使明明知道他们是可以在一起的,他也不能容忍自己对她做出任何残忍的事来.在纱月眼里,这一切却扭曲了,成了变态的事.可能,原本也确实是变态的事.但那是变态吗?
什么是变态呢!!!
比起随便就去玷污自己不了解的事物,随便去接近,去伤害,不记后果的任由我心的去做任何事,和一个一心想着他人.只是不知道方法的迷途羔羊来比,哪个是变态呢?植松在渺小的拓也面前显的那么渺小,就是这样的原因.
最后纱月脸上的伤,让我知道她已经明白了自己的,拓也的全部感受,接近死的边缘的他们不会被任何东西束缚了,知道了真正的爱的意义.
"等你腿伤好了,我们去海滩吧....有虫咬我."
看着拓也呵护的眼神,我又一次谢谢盐田明彦,如果是另外一个人,或许这一切都被破坏了吧,不成样子了吧.
盐田明彦就是善于抓住那一点点的忧伤,虽然是畸恋,但却没有丝毫的做作,没有任何的扭曲.只把人真正的感观上的知觉的东西体现出来.
顾小白曾说:“这是一对原生质的男孩女孩,他们可以一起分享烟花瀑布,可以理解对方的心理取向。烟花和内衣其实并无分别,多么纯真,多么可爱。”
或许吧,简单就是美.思维形式也是一样.
<月光的吟>
5 ) 变态只是手段
只看到青春比只看到变态强点
变态在这电影里就是寓言的手法
谁没在迷失爱情的时候成为仓皇的犬
而且电影的日本文化诠释得多到位
电影可以用另外一部电影名来评论:
爱情是狗娘!
6 ) 做狗的冲动 深爱的真谛吗?
少男日高、少女北原两人正初恋,原本快活的一对小情侣突然分手,原因是日高偷藏北原袜子,偷拍北原小腿,甚至偷录北原小便。北原觉得日高变态,而日高愿意做北原的狗。
看完影片后以至于分不清这是一个纯情的爱情故事,还是一段肮脏的青春期变形记。当日高像狗一样舔着北原与别人做*爱后身上涌出的汗渍的时候,纯情与肮脏、深爱与变态、痛苦与快感离奇般地交织在一起,你可以大骂放纵,大骂淫贱,大骂下贱,也可以大呼悲哀,大呼残酷,大呼道德沦丧,总之,你不得不佩服日本人变态都变得这么有深度。
意淫亵渎的不只是洁净的内裤,同时亵渎了美好的柏拉图式精神乐园,但在这里意淫是高尚的,至少意淫成全了日高的纯情。纯情往往意味着对性的退缩,但退缩意味着包容和关怀,当日高因为不忍北原受疼痛而从北原身上爬下来的时候,我们看到了一个男孩对女孩的深爱。这种深爱从一开始就等同于牺牲,也注定了日高为北原向瀑布义无返顾的纵身一跳。日高生理上的牺牲表现为收敛对北原肉体的占有欲而转化为恋物(相对于医学上的症状,日高的行为不至于成恋物癖),可以看作发泄的无奈,更应该看做一个男孩成全心目中女神的心理遐想,我们可以理解,对性尚无知的十七岁的日高,爱情高尚得如月色袭人,怎可触摸?
爱的表达方式有误并不直接否定爱的深度与忠贞,日高的深爱在北原眼里变成负累。只是偏执很容易就走向了极端,日高像狗一样趴在北原的脚下,写满了奴性,但不得不承认,做狗的勇气与深爱的勇气同样骇人听闻。我们鄙视摇尾乞怜的下贱,但我们不得不正视甘愿奉献一切的痴情。
尊严被抽离出来,而表达在爱的考验上(同时也是北原对日高纠缠的一种报复),影片用一个极端的情节来对日高的尊严进行一番沉痛的考问,日高心甘情愿地被北原捆在柜子里听她和别人做*爱时的动静,羞辱与责备,引诱与拒绝,容忍与嫉妒,复杂的人性煎熬与前所未闻的心理折磨法,名副其实的变态。
朦胧的情窦初开被描绘成如此触目惊心的一场挣扎,青春呈现一片灰暗,这样的青春是不幸的,那痴缠着风花雪月的浪漫故事转瞬之间被改写成一首悲歌,凄声吟唱的仍是爱的主题,这又是值得庆幸的。
最爱的爱情片!没有之一!
做我男朋友,不,我做你的狗!
我完全无法理解这样变态的深情
三星半。能把小清新+SM合为一体的,也就日本了……
欲望被隐藏在了片中的水里:尿液,雨水,汗水,瀑布。最后两人一同受伤暗示了两人必须互相伤害才可活着,两人早已是共同体。而他们约定了去看海——这些水最终回归大海,平静又虚无的和解。但是大海的景色观众无从得知,也无法想象他们再次回到“正常的青春”下玩耍的光景。最后想说的是,喜国雅彦的这个漫画原作,让我无法不去想押见修造《恶之华》对此救赎主题的延伸。
影片开头讲了内向的高中生拓也与他暗恋的女生纱月确定关系的纯爱,可没几分钟故事就变了味道。纱月:我想要和一个很爷们的男朋友开始一段寻常美好的恋爱,没想到爱上的是条意淫偷窥又恋脚的狗。拓也:不好意思,我只想做你的狗。然后就是一系列的纠缠与折磨,羞辱责备、勾引拒绝、隐忍嫉妒。二人在爱恨的极端之下,人性煎熬之中开始了变态,最终磨合成了施虐与受虐的情感关系。一个在爱中做了最真实的自己最纯粹的狗,一个因为爱接受了对方是条狗。看似是拓也放下尊严,故事在二人的折磨与受折磨中拷问人性,从纯爱走向变态,实则看着纱月从失望愤怒恨意、纠结折磨纠缠到改变、接受,这一切像是月下悠然响起的一曲凄凉之歌。爱,总有一方要牺牲更多。
1.相爱相杀吧,更何况是初恋的17岁少男、少女,17岁的男孩子完全被荷尔蒙控制,他所期待的爱情和他能够给予的爱情跟17岁少女期待的初恋能一样吗?也正因为都是第一次吧,才出现女孩子不依不饶的报复,因为男孩子破坏了她对恋爱的美好想象,而男孩子也心甘情愿的接受受虐的角色。
其实蛮好也很完整,不过这篇已经没再进步的可能,所以只能给5分
恋爱应该像剑道一样,两人的距离太近不行,太远也不行,一定要找到合适的位置。日本人把情感称之为羁绊,实在太现实了。
对抗的隐喻始终存在,出现在影片的两段式结构,还是影片开场的剑道对决。在《月吟》的前半部分,每当影片由纯爱急转直下为S/M时,后者就会出现,剑道服提供了一个纯粹的,无性别(泛男性化)的面孔—目光,而两人手中之剑如同两只菲勒斯,而在另外一个两人格斗游戏对战的画面中,出现在电视屏幕中的也是两个男性角色。盐田明彦首先呈现了某种男性的凝视,然后在后半部分将其摧毁,在生成—奴隶,生成—动物中重新受造为一个客体,这两段将情感的强度转化为目光交战的场域,并将彼此赋予了雌雄同体的状态。
其实算了一个较为厌恶的片,但却给我深深的感触.对于自己,更坚强,就不会象那少女那样...汗..自己一个..
虐与被虐是爱的游戏的一种,这种绝对的服从或绝对的施暴确能让人上隐,控制与被控制都是控制控
虽然我知道我不会有这样的异类青春,但是虐恋变态的极致就是纯挚的感人,所以,跳出自身的心理局限,我很欣赏akihiko shiota最后恰如月吟的温暖琴声,这样的爱很残酷吧
有的时候不得不承认日本文化有其“变态”的地方,但这样的“变态”又有其现实意义。我们谁人心理不变态,病症轻重而已。我都怀疑导演是女王控,哈哈。
【命运之人】真的tie了这部电影耶 =_= 并且女主的扮演者名叫つぐみ噢つぐみ!囧 这绝对不是巧合!(某叔你难道迷恋S向女友 ==)女主米粒,横颜有小葵的影子~这么SM的爱情偶接受不能 囧 海报的画面就是故事的结局。话说扮演男主的水桥研二是《秒速五厘米》男主的CV!OVO
谁他妈归类为恐怖片的啊~!
男孩的心思女孩你别猜你猜来猜去也猜不明白阿布明白
純愛什麽的其實最邪惡了。當一個因愛而變態的變態觸發了另一個變態的變態,接下來就是一連串的變態,真是很變態。
只能说,男主对女主的抖m变态心理,就像我对一个从初中开始一直喜欢很久的女生,从心理到行为都高度重合,于是看这片的时候真的感觉好羞耻、好丢人(这是可以说的吗?)。单纯这部电影来看,对男生的心理描写很细腻,但女生的形象真的是立不起来,那么复杂的行为动机,却看不到内部心理的活动逻辑,太欠缺说服力了。镜头除了最后一幕也比较平庸。最后想吐槽盐田明彦的音乐品味,《金丝雀》和这部,选的片尾曲和电影风格完全不搭。
密室禁闭系列表示M是可以调教出来,月吟告诉人们S也是可以培养出来,只是爱得多深才愿意为他手执鞭子,畸恋终是旁人读不懂的一曲辛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