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艺只是综艺,它跟剧场演出、专业赛事有着不同的诉求,不明白这一点,所有的立论都是骑驴找马。就综艺而言,《中国好舞蹈》偏达人秀性质,不去说它,《舞蹈风暴》和《武林争霸》是国内两档舞者竞技秀,可以拿来对比下。
首先是导师。《争霸》是三位大咖舞蹈家加一位酱油导师,四位导师的舞种跨越国标、民族、现代、街舞等,小春哥虽不专业但眼界在,因此在导师阵容上没毛病,当然如果把小春哥换成古典舞、芭蕾舞大咖,比如黄豆豆、谭元元,就更好了。《风暴》是两位大咖编舞加一位酱油导师加一组流量“导师”,配置得很不合理。两位大咖导师是古典舞、现代舞方向,对这两个舞种的点评很到位,对其它舞种只能从编舞的角度给些意见。扬扬偏制作人的角色,懂舞蹈却给不出专业点评,更多时候充当了鸡汤导师。最后一组“推杆导师”,纯属外行,令导师投票环节的权威性大打折扣,属节目最大败笔。也许是吸取了《争霸》的教训,也许是底气不足,或是导师的脾气太好,总之导师之间太和谐了。冲突是戏剧的灵魂,在舞蹈上也可以迸发灵感,为冲突鼓掌。
其次是舞者。《争霸》由于是第一只螃蟹,草根舞者多,兼业余舞者,很多舞者把这次节目当作“活下去”的机会。顶尖舞者也不少,院团有唐诗逸、朱洁静、刘福洋等,民间有张傲月、肖杰等。到《风暴》时,综艺市场已成熟,入选舞者的综合水准有了很大提升,业余舞者绝迹,草根舞者很少,多是科班出身,中歌舞的都来了不少(收编了文工团裁撤后的各路好手,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竞争愈发激烈,舞者们把这次节目当作“活得更好”的机会,顶尖舞者不少,李响、胡沈员、刘迦、郝若琦、侯垚庄婷、敖定雯王占峰等跟《争霸》比各有千秋,可惜没见到唐诗逸那样的天才舞者,下一季胡阳来不来?
其次是赛制。就目前而言,《风暴》的赛制比《争霸》好,初选赛、一对一、合作赛、命题赛一路走来,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对舞者自由与限制的把控度较好。但由于导师投票权威性的欠缺,各种复活略显儿戏。《争霸》的一大败笔是硬要舞者去挑战跨界舞蹈,好比让拉二胡的跟拉小提琴的互换乐器后来场公平竞争,看似花团锦簇,实则一地鸡毛。
其次是观众。在《风暴》里,钱是最好的春药,只要给到位,随时“啊啊啊”。舞蹈综艺跟音乐综艺是不同的,经验主义害人。
最后说下风暴时刻。楼主一个水果硬糖在其一星评论里说:“这个节目的‘风暴时刻’完全地体现了中国观众对舞蹈浅薄的认识——‘跳得高’‘举得稳’‘长得美’。”说得错吗?不见得。说得对吗?也不见得——浅薄认识总比没有认识要好。人必然要经历从没有认识到浅薄认识再到深刻认识的过程,浅薄是一个过渡态,在众多我们没必要深入的领域里更是常态,不会开飞机的舞者不该被鄙视,不懂舞蹈的飞行员亦是如此——该鄙视的不是浅薄本身,而是高人一等的自以为是。回到风暴时刻,没有“单独的动作被割裂”,只有单独的瞬间被展示,说“用它来判定一个舞者的好坏”,是言过其实。舞蹈是好是坏,导师和观众心里都有杆秤,风暴时刻不会让好舞蹈变成坏舞蹈,反之亦然。它只是一个特写、一种辅助,在导师它或许是一个回味、一个参考,在观众它或许是一处点睛、一种理解,在舞者它或许是一段故事、一种信念,把风暴时刻理解成仅是技巧的展示,何尝不是一种浅薄。
总之,《舞蹈风暴》是一部制作精良、有温度有创意有诚意但又对商业妥协的综艺节目,它最大的价值在于对舞蹈的传播,让更多的舞者被认识,也让更多的人喜欢上舞蹈,最终走进剧院,走向专业,为舞蹈这门艺术添砖加瓦。
也说点题外话。艺术不是桀骜地站在那里,俯视着你,那是虚弱的。艺术是一种力量,她使你的眼睛向上看,她使你向上。
芒果台的综艺绝对是有一套的,所以出新节目都会去看一眼,担心会错过好节目,也非常期待有一个节目会让自己有不期而遇的惊喜感,例如《声入人心》第一季的梅溪湖搅和大会。
《舞蹈风暴》是一个关于舞蹈的综艺,其实挺期待的,期待它会像《声入人心》一样,给普通观众打开一扇欣赏舞蹈的大门,去认识专业的舞者,去了解不同的舞蹈的魅力所在。
第一阶段的赛制是50名舞者去竞争36个晋级名额,有三位专业的评委和两位非专业评委。三位专业评委是著名国际编舞家沈伟、中国舞剧表演教育领军人沈培艺、资深舞蹈电视节目制作人扬扬、刘宪华和彭昱畅。其中刘宪华和彭昱畅是代表一票,所以选手需获得4票中3票,即为晋级成功。 第一期,这五位评委的态度和人设很明确了。 沈伟老师,是非常严格和专业的,他对舞者的细节要求特别严格,舞者因为基本功不扎实,动作做得撒汤漏水的,他一般不会给票,是专业评委中的严师担当。
扬扬老师像年轻人一样爱激动,基本所有的舞者(就目前节目呈现的)她都会给票,然后用各种修饰词来赞美和鼓励舞者,是专业评委中老好人担当。
沈培艺老师介于沈伟老师和扬扬老师之间,她有时会像扬扬老师一样花痴激动,有时也会看到舞者跳舞的瑕疵,不太确定,是专业舞者之间的摇摆票。
刘宪华和彭昱畅都和大部分观众一样,是门外汉,所以秉着“看舞看个热闹”的原则,逢人必给票,因为他们没有立场不给票,作为门外汉能够看出好坏之间的差别,但是容易被外在的东西吸引,也很难精确表达出到底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对舞者来讲他们的评价没有信服度,对观众来讲也是一样。刘宪华的作用在于插科打诨,有时还可以拉个小提琴;鹏鹏就基本没话语权,不如场边的观众有存在感。
第一期的节目,是由何老师的独白把整个故事给串起来,营造了一种纪录片的氛围,非常别扭!何老师的声音大家太熟悉,非常容易串戏,其实是节目组在弥补转场的缺失,一种没新意的表现。这反而像何老师的一个独角戏,在节目里给了何老师很多反应镜头,夸张的表情,像是何老师作为旁观者,在看舞者们的表演,最后又总结,难道是塑造一种电影感??
这个节目最大的问题,在于门外汉们的反应镜头过多,甚至剥夺了观众的反应。现场女观众的大声的呼喊和叫好,刘宪华和彭昱畅的过度反应,何老师夸张的反应,甚至有部分舞者的反应,都是重叠的!!这些反应本应该留给屏幕前的观众,让我们来感受,来叫好,当屏幕里的人的反应提前于屏幕外的反应,基本是窃取了屏幕外观众的反应,我只能内心毫无波澜,很麻木。 上述四种反应都非常一致,都是“好棒”“哇”“太好了”,我其实最想听到的是专业舞者之间相互的点评,他们从专业角度如何评价等,他们可以有褒有贬的,只要他们把理由讲出来,都可以接受,这样让观众会更了解舞蹈,也会更有兴趣看节目。
反应过度的问题,和哪个节目的问题一样!《歌手》,洪啸工作室真是不出意料。目前为止,搜集到的资料不多,不太清楚节目组是否有请专业的人士做顾问,因为就第一期的感觉,非常的大杂烩,而且基本非常少呈现舞蹈的专业知识,或者说科普也行。这些内涵才是观众对舞者的尊重、对舞蹈了解的开始,也是整个节目逼格提升的捷径,竟然没有。整个节目专业输出居然只能通过沈伟老师的只言片语和我们对舞蹈的朴素感受。对于一项美的艺术,当然是越了解,越喜欢,越上头。非常难过,节目组对在这一方面的缺失。 目前喜欢的表演有三个:
1、张艺凡和付弘奕的《追光者》 肤浅如我,小姑娘真是太美了。有温婉的气质,又有精灵般的跳跃。尤其是一开始的伸出脑袋,又在男舞者的肩颈处转了一圈,这个动作带点娇羞,带点天真。这个动作设计神了!
2、李响的《行者》:古典舞 李响跳的太美了,轻盈且有力,行云流水,像一幅动态的画。我在反复观看他跳的一分钟,其实节目有在旁边提示很多技术动作。感觉是其他舞者可能专业技术没那么多,没怎么注意旁边的技术提示。
3、朱凤伟的《别怕》:现当代舞他的舞蹈一种狂野的气息,而且这个作品很有故事感,特别容易让观众感受到他在表达什么,是一种别样的气质。很喜欢。因为特别而喜欢。
对于舞者,大家都很喜欢,只不过希望节目组更好的去呈现更多舞者,更美的舞蹈,不要喧宾夺主。期待下一期。
转载自公众号:跳跳鱼札记,欢迎关注。
说实话,已经很多年不追综艺了,平时讲课要用到时也就是临时百度一下,搜一下冠亚军播出渠道等信息给学生做补充,因为真的对综艺提不起兴趣了。前几天无意中看到湖南卫视的《舞蹈风暴》,真的停不下来,一期接着一期看下去,完全改变了我对近年来综艺的印象,于是开始给别人安利,真的是一档非常非常优秀的综艺。以前每提到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形式,我总会说隔行如隔山真的不懂,观感也仅仅停留在“嗯,挺好听/看的”那个层面,但这档综艺真的让我对舞蹈这门艺术有了全新的认知,看了这里面那些优秀舞者的作品,很多不用评委点评我也能看懂他们用肢体语言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在这之前从没想过有一天会被一支舞感动哭,但看里面一个舞者的《儿时》真的被感动哭了,再一次明白了真正的艺术一定是相通的这句话绝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不需要你具备多么专业的艺术素养,好的作品完全可以用自身去打动人。 最后再次安利,真的是我近几年看过的最喜欢的综艺,没有之一。
节目绝对值得看!每一位舞者都很优秀,最后的四强冠军都实至名归!可以说是很温暖也很有意义的综艺。
胡沈员最后的下沙太太太太太太绝了,艺术创作当仁不让!李响的理想很有感染力,古典舞就是神仙下凡呀。敖定雯王占峰把芭蕾的美体现的淋漓尽致,每一个风暴时刻都很惊艳。刘迦的雷雨张力戏剧性好棒,最后的夜莺也很传神。
但看完最后一期和官方推送还是有点一言难尽。。。节目想普及舞蹈艺术的目的大概是达到了,以后有机会一定会走进剧场。也很感谢这个综艺让我认识了那么多优秀的舞者,都是神仙啊!但最后决赛节目组的安排真的让我意难平。为什么要干涉刘迦的选择啊,最后播出的时候也不说清楚。帮帮跳淘汰人的赛制已经很迷了还要让选手承受莫名其妙的争议。看到好多质疑刘迦请人失误的评论,还有一些讽刺他请老艺术家聪明反被聪明误的,甚至有诋毁他人品的。。。 明明刘迦本来准备的是他最擅长的民族舞想请的也另有其人。是节目组交涉以后换的作品,陈爱莲老师也是节目组请的呀。被淘汰先不说,但到最后一期都没看到他跳最擅长的舞有那么点遗憾。而且节目对民族舞的推广太少啦。最后现代古典芭蕾都有了,再加一个民族,舞种更均衡大家都跳自己最擅长的不好吗?
但还是要说陈爱莲老师很棒很棒值得所有人敬佩!四强都很好都是冠军!单纯想让更多人了解事实,避免一些对舞者不公平的误会,也希望第二季可以做的更纯粹一点吧……
最后,很想因为赛制减一颗星,但舞者们都太好太好了,强推!!!
王晨艺对黄潇,黄潇不论从故事上编排还是肢体技术都不是王晨艺能比的,就连长相和身材也比不上,资本运作太可怕了,在任何地方都存在,我一直在想湖南卫视一直是地方台的担当,有许多节目都很好,资本参与也无可厚非,但是这么好的一档节目,制作和内容都是国内顶级,中国人还是高素质的人更多的,其实没必要弄噱头,大家都喜欢,也有基本的欣赏水平,这种差距明显的对比,结果却寒了太多人的心,只希望这个节目不要违背了初衷。
很高兴,自《舞动奇迹》后,时隔很多年能够看到类似的专属于舞者的综艺节目。
一个顶级流量平台+一群业内顶尖年轻舞者。很难说会成为现象级综艺,但能火一定是必然。
作为一档选秀节目,在没有后台操控结果的情况下,评委拥有绝对意义上的决定权。所以,评委的水平必须要令观众老爷们信服,至少要在业界有一定知名度。
谈谈评委,中间二位属于严谨派,扬扬可以归类为感动派,亨和畅更多承担的是活跃气氛,平衡年龄,与前三位老师一起拉宽节目的受众群体。如若哪位观众说道,亨与畅就是外行不懂舞蹈。您可别忘了,这档节目本质上是选秀而非专业比赛。大华的音乐造诣自然不用多说,彭昱畅提名金马影帝,与老戏骨们同台竞争也算是年少有为,受到肯定。抛去表演品种,表演者的语言具有一定共通性。
至于舞者,节目开篇已经说了,参赛选手在录制前已经全国范围内筛选一批,入围舞者水平皆在线。音乐类选秀节目,尚可通过后期调音来糊弄观众,尽管在直播时刻依旧会原形毕露,但最终的结果仍然不影响已经产生的关注度。在此点名批评某大厂今夏的音乐节目。舞蹈类选秀节目,不存在后期调整,顶多用剪辑手段进行修整,倒也不影响观众对于舞者表现的判断,一目了然。
舞蹈讲究功底,天赋是其次。没两把刷子,芒果台也不敢直接拿来给观众喂shi,成本太高。所以,参赛舞者的水平保障了节目的竞技性。而评委的专业化与多样性也能够带来更多的化学反应。
舞蹈与唱歌比赛接近同质;纵使形式多么花哨与创新,仍然要回归到参赛选手本身的表演作品上。所谓的“Punchline”,编曲也好,编舞也罢,皆要服务于表演者。而《舞蹈风暴》节目创新的“Punchline”,即“风暴时刻”更多的是给电视观众看的微创新,而不是服务于舞者的表演。
很难不把风暴时刻的定格瞬间与赞助商的主打机型联系在一起。节目组要恰饭的嘛,广告植入可以理解。
创新固然是好事,但展现的效果有点浅尝辄止,我本人持保留意见。
当然,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风暴时刻”可以理解为例如是情绪的爆发、技巧的展现、肢体的突破等等。它是“Punchline”,也只能是前者。
电影院看电影,龙标开始前,除了影院广告外,还有观影提示,例如禁止拍摄、大声喧哗、接打电话等不良行为。有违反者,皆为知者故作不知,这是素质问题。节目之中,现场观看的感受与录制播出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不知者无意,也不能道德绑架,锅要还给节目组。但现场观众哪天能够线上完整的观看一集,一定会在心里念叨现场台下观众,艹!**!
作为一名观看者,让表演者把作品完整演绎后再做出语言或肢体反馈,是基本素质。
于是,整一集下来,线上观众刚准备好好的观赏一段表演时,线下观众多次间隔式的呐喊破坏了作品的完整度与视听体验。
台下观众是败笔,但问题根源在录制收音。
强行输入价值观与将偏见强加与他人并无本质上的区别。
大多数国综的通病在于,太过直接的表现欲望,而忽略到观众自行发现与想象的可能性。
只讲故事,不讲故事性。前者由创作者完成,后者则由观众自行提炼与探索。
当创作者开始解释其创作时,观众就“不复存在”了。
所以,把舞台留给舞蹈,把想象留给观众。才能展现创作的生命力。
我的一群亲儿子们5555 加油啊节目爆起来
太燃了!《这就是街舞》之后又一颗深水炸弹。张艺凡这么仙这么美的小姐姐都被刷,就能看出神仙打架的白热化程度。刘迦的节奏(舞蹈界的李现吧),李响的身体控制,朱凤伟迸发的狂野,以及王晨艺的肢体情绪。这些舞姿合奏,传递出了舞蹈的力与美。风暴时刻就是子弹时间,用在这节目展示舞姿细节很适宜。被要求严格的沈伟圈粉,他的每一杆都推得很有意义,期待他的每一次点评。最后,在场的观众小点声,这综艺能上9分。
感觉这个才是声入2?!
刘迦真的让人上头
下面的观众别喊了 烦死咯。
刚看了第一对跳的。一般。然后跳完几个导师在夸,我就静音了……节目形式整个一拼盘。国外达人秀模式+世界舞蹈大赛节目形式的拼盘。导师的亮灯,以及导师只夸赞,没有金星那种批评的形式,以及后台何炅采访像极了达人秀模式。舞台圆形,舞台周围观众,打光,等这些现场像极世界舞蹈大赛形式。看下来就整个一拼盘节目。唯一吸引我的亮点就是360度风暴瞬间。我想我会快进的看一下每一个风暴瞬间的。另外,那些演员观众的鼓掌加尖叫简直是个败笔,那么有意境的舞蹈,配上观众音效,简直鲜花插在牛粪上……
刘迦和李响惊得我下巴都不知道掉去哪里了!!!还有很高兴看王晨艺又站上了舞台,加油!
神仙打架!王晨艺把我跳哭了!感情果然可以用舞蹈传达,艺术的本身不过如此。
芒果台综艺的团队应该立即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喔唷是好嗑的,感觉有点声入人心第一季的爆款体质嘛~刘迦确实上头,一些小哥哥小仙女可是真清流啊,不过最可怕的是,Henry和彭彭还同框,芒果台也太懂我了吧
观众太吵,舞台不美,评委不行,剪辑太碎,灯光太乱……
很精彩耶,沈伟老师的点评真是有理有据。第一集刘迦啊啊啊心头好啊。还有跳舞的男生屁股都好翘哦⊙∀⊙!
今天无意中看到的,很惊艳的节目,和《声入人心》第一季有异曲同工之妙。中国需要这种推广艺术之美的节目,360舞蹈风暴旋转镜头,很震撼。能看到不同的优秀舞者。“让真正奋斗的艺术追求者也能成为偶像。”强烈推荐!!!
我靠这个舞台、运镜和舞者素质是真实存于我国专业舞蹈竞技类节目里的吗??太棒了吧!本SYTYCD老粉风暴哭泣!我们终于有各方面拿的出手的专业舞蹈节目了!我喜欢舞者做出难度动作时的金色字幕介绍,唯一的问题是评委口水话有点多,观众喊声收音太大影响观感了。要是能有舞者们跳舞时用的歌单就更好。
我的妈耶,本来以为舞蹈会是个扑街综艺节目,结果竟然是继《声入人心》后又一个神仙综艺
湖南卫视虽有许多不足但的确走在了中国电视节目制作的顶峰!
节目真的用心制作了,风暴时刻真的很震撼,导师也都比较专业。不仅请到了三位比较有经验的导师还有大华和彭彭代表了现代年轻人对舞蹈的审美。王晨艺的繁华声真的很让人产生共情,结合了个人经历的舞蹈作品是有灵魂的,真的看哭了。王晨艺是个超级优秀的舞者啊!
王晨艺太有感染力了!他很有实力也很努力,希望他越来越好~
王晨艺说参加这个节目就是为了找回初心,从那些乱七八糟的情绪里走出来,回到那个单纯的热爱艺术热爱舞蹈的少年!
它不是在造一个偶像,不是为了捧红谁,而是在展现一个行业,来这里的都是这个行业最顶尖的人,他们抵住了诱惑,付出十几年岁月与血汗。他们一路披荆斩棘而来,只是为保护这个行业,热爱自己的热爱。愿这俗世终能不负这些赤子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