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 言
在经历了另外两部压仓货的洗礼之后,本片反而给我的整体观影感受很不错,只是很多地方都让我感觉到这不像是一部中国电影。
尤其是它全片几乎都是后期配音,很多地方都明显能看出对不上口型,使我非常难受。
本片虽然没有明说是否改编自真实事件,但是片尾放出了真实事件的狗狗照片,权当它是罢了,导演编剧则是中戏的副教授吴楠。
这位副教授此前做过很多电影的编剧,包括今年春节档的疯狂的外星人(编剧之一)而她上一部导演的作品……
竟然是动画城?
而本片主要班底里另一位来自北电的老师,黄磊老师近些年来口碑应该是确实臭了,几乎成为了快乐家族一样的烂片标志。
本片中偶尔你能感觉到黄磊老师确实在努力表演,但是那种表演好像又不是很搭那个场景,形成了一种在错误的场景表现得特别好的离奇感觉。
影片本身处于一种很离奇的分裂状态,一方面它想要讲一个极为现实非常残酷的故事与主题,另一方面它很多地方又搞笑得非常放飞。
一边宣传着好像全年龄适用(我同场的确有很多小朋友)一边在开头第一场戏就让黄磊急不可耐要后入闫妮……
实在是搞不太懂它。
后 有 剧 透
影片讲述编剧余峰一家在即将外出旅游时,遭遇了邻居权贵老太太养的藏獒的袭击,危急时刻,家养了八年的小狗妮蔻挺身而出,救下了余峰,却也被咬成重伤。
于是一家人为了为妮蔻讨回公道,开始了和邻居老太太的交锋。
创作者为隔壁老太太设定了非常强大的背景,住着四合院,权贵,手底下还有干脏活累活的小混混司机,为余峰一家人设置了重重障碍。
然而影片实际想讲的是两种不同心态地交锋,文艺工作者余峰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希望一切都应以合理的“程序”来解决。
而他的妻子,闫妮扮演的亮亮则只要求一个理想的“结果”,也因此,这两人在讨回公道的过程中屡屡产生矛盾。
但是创作者并没有在这两种观念的碰撞上做多少戏,全片里两种观念的对撞几乎都是靠台词完成。
而这些台词又极度不像人话,全都是向着“成为名句”去写的。
整得和小时代似的……
而到了最后这些观念也并没有碰撞出一个结果来,作者用妮蔻与老太太共同的死亡强行制造了一出和解。
受害者和施害者都没了,他们这些在中间游走的人自然也没有什么话说了,因此本片也基本没有什么主题表达可言。
作者似乎只是以表面的观察为基础,将原来的故事稍作改编搬上了大荧幕,并没有从中间提炼出真正值得一说的东西。
两种观念的交锋到了最后显得似乎毫无意义,他们如果什么都不做,到最后好像也还是那样的结果。
他们的参与,在这起事件里也没发挥什么作用,最后对方虽然赔了钱,但是他们又马上将这些钱赔给了被他们殴打的司机——而如果一开始什么都不会做,也就不会有和司机后来的冲突。
理想主义者并没有真的去上诉,实用主义者也没做出什么事来,两个人在片中除了吵架、玩手机,好像就只有……做爱?
没错,不是隔壁的如影随心,是这一部从宣传上就可以预见会有很多小朋友会来看的电影,竟然有床戏。
开场,黄磊就焦急地要和闫妮造宝宝,并真的撩起了她的裙子,中间,他们还真的有一出甚至可能有点 SM 意味的床戏前戏。
迷吗?
还有更迷的事,作为一部现实题材主题很严肃甚至有点黑暗绝望的电影,本片里有很多搞笑电影才会有的喜剧桥段。
最过分的一次,就是结尾余峰独闯四合院一场戏了,完全网大质感,而且和前面的主题讨论极度割裂,就像是黄磊参加某个综艺的片段被不小心剪进来了一样。
与它平行剪辑的是另一边,亮亮和余峰合作的制片人一起吃饭,两人言谈间似乎还有那么点暧昧的意思(不是暧昧就是男闺蜜了…)而这一场过后,就是他们的和解了。
为什么啊!你干脆别闹这个矛盾不好吗?
至于老太太的背景,那条更为现实的主题线,本片基本选择了全部躲开,毕竟想想也知道,能在北京那么牛逼,可不得有点带颜色的背景吗?
这还敢拍出来?
所以最后形成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局面,本来余峰一家也是中产偏上,他们的老太太的矛盾其实说夸张点是上流人士之间的冲突。
最后的结局却是以他们围殴一直狐假虎威的底层司机小田未结束——小田是恶人,但他首先也是底层。
这样的设计也很耐人寻味。
说说好的地方吧,对比起同档期的转型团伙,本片最大的优点就是没有给不会演戏的小朋友太多戏份。
从安吉少有的几场戏里完全能看出,他其实也和费曼一样,根本不会演戏,但是幸好沙溢只是参演不是导演,安吉完全没有像费曼一样被安排那么多戏份。
充分避掉了这个短处,将演戏这件事主要还是留给了黄磊闫妮二人——当然,他们的状态也不是很对。
另一个优点是,本片的观影感受确实还不错。
得益于那些和主题表达完全分裂的笑点设置,本片很多时候都有轻松的家庭连续剧加强版的感觉,这几位都是家庭剧老手了,这种戏掌握起来也是得心应手。
因此本片也确实没有出现那种尬到让人不忍直视的场面或片段,跟着一直看下去问题不太大。
到了最后忽然想起来,本片里对于狗狗的使用其实挺没劲,狗狗并不是那种常见萌宠片里主要角色之一般的设定,这里的妮蔻其实是个道具。
你说邻居老太太把余峰他们一棵树砍了,房子砸了,车撞坏了,好像这个故事本身都不会有什么影响。
而狗狗这个设定的最大用处,其实是在最后煽情,讲了一整部观念的交锋,最后作者也发现落不下来,只能把所有感情与内容都落在狗狗的的感情上。
为此还不惜放出原版故事里狗狗受伤的照片,说真的,那些照片是让我有些不适的,因为这不是片中狗狗受伤的段落,这是真实的一条因为重伤离世的狗。
说难听点我觉得这是在吃狗血馒头。
好了,关于本片就说到这里,复联四之前也就说到这里,苦心倒了这么久时差,明晚应该可以精力百倍去迎接妇联四了。
还是那句话,希望它别让我们失望。
那么今天就到这里,早安!
我们前去采访编剧吴楠的那一天,她刚刚结束北京电影节关于编剧到导演身份转变的一个论坛活动。
而她一直拥有着多重身份,她是中央戏剧学院的副教授,是一名20几岁时就敢去给张艺谋的剧本挑刺的编剧,也是一位为了让儿子“牛一下”接下动画编剧工作的母亲。
她的编剧作品中,电视剧《摩登家庭》《十月围城》口碑好、评分高,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疯狂的外星人》大制作、高票房。
吴楠参与编剧作品《疯狂的外星人》
如今,她又多了一重身份——导演。
4月20日,由吴楠执导,黄磊、闫妮主演的《狗眼看人心》上映,影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是吴楠的导演处女作。借此,我们跟她聊了聊这部新片,同时也探寻了关于编剧成为导演的一些线索和答案。
01
生活给我故事
影片的片名《狗眼看人心》直白有力,同时表达出了两个关键元素——狗和人。强调狗,更强调人,这正是影片想表达的主题。
影片讲述了编剧余峰(黄磊饰)与妻子亮亮(闫妮饰)居住在一个别墅区,家中小狗妮蔻为保护主人,被邻居的藏獒咬成重伤,藏獒主人却百般刁难,由此余峰和亮亮之间也因不同价值观产生了裂痕。
“狗咬狗”牵扯出了众生相,影片杂糅了很多现实层面值得探讨的话题,包括两代人的代际关系、中年危机、夫妻情感、权贵与普通人的阶级问题,以及最近正闹得沸沸扬扬的维权问题。
但影片并没有就某一个矛盾点给出明确的答案,而是用一场温情的和解作为结局。这是因为影片的故事并非杜撰,而是来自于导演吴楠一个朋友的真实经历。整个剧本跟真实事件贴合度很高,包括结局。
“生活给了我一个极其完整的故事,一个编剧或导演能碰到这样的事情不多。当我们碰到这样的情况的时候就是一脸懵的,我们不知道下一步生活会给我们带来什么,真事就是鸡零狗碎的,但也如实的记录了家庭。”
生活本身往往没有答案,很多过不去到最后不知怎么就过去了,没有任何的时间节点,所以还原生活本身,尊重这个完整的故事,成了导演吴楠在这次剧作方面的一个出发点。
但一个真实事件摆在面前,它变成素材的同时也给了你局限,“整个故事的优点在这,缺点也在这”。
吴楠在《狗眼看人心》片场
而在另一个层面上,她也表示尽管片中许多议题有值得探讨的空间,但她并没有想要控诉什么,因为她并不打算马上要改变什么。
“只是从一个小知识分子(余峰)的角度,去发现生活的脆弱和对这个社会运行的一些苦恼。”同时,余峰编剧的职业身份设定,借由他的行为和对白表达关于这个行业的一些态度,这是导演吴楠熟悉且能把握的。
但虽然职业身份明确,余峰这个一味坚持“正确”、相信善意、有些软弱的中产阶级,依然具有能够引起很多人共鸣的普遍意义。
没发生过总见过,没见过总听过,影片中的故事、人物,总跟你脱不了关系。
02
如何拍好动物戏
动物难拍,行业皆知,而在《狗眼看人心》中,从藏獒到雪纳瑞,大大小小二十三只不同种类的狗,还有一场群戏,更是难拍。
从这个角度来说,将影片称为“特效大片”不足为过,狗的镜头一条条拍,然后再进行后期合成,目的就是让观众看不出来。
除此以外,狗每20分钟需要休息一次,拍摄周期也被拉长,好在剧组重金请到了世界顶级的专业驯兽师团队——安德鲁·辛普森(Andrew Simpson)及其团队。该团队曾参与过《狼图腾》、《荒野猎人》、《权力的游戏》等驯兽工作。所以一部剧情片也因此变成了一个中高成本的大制作。
《狼图腾》剧照
驯兽团队不仅要训,还要找。安德鲁有一双挖掘有表演天赋的动物的慧眼,片中的狗全是“国产演员”,加上剧组准备了所有狗的动作戏详细的分镜头,在长达3个月的训练后,才有了最终的呈现。
驯兽团队和藏獒
面对如何拍好动物这个问题时,吴楠表示唯一的方法就是与专业团队合作,然后两个团队必须互相信任和配合,才能最终达到要求。
03
趁闲着,写剧本吧
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但却做了多年编剧,直到今天才成为一名导演,这其中有时运,也有机遇。
吴楠本科学的是广告导演,他们班是电影学院第一个招的专门拍广告的导演班,她的同学有乌尔善、李蔚然。本科毕业后的那几年,正是电视广告大火的时候,乌尔善、李蔚然瞬间蹿红成为国内一线的广告导演。
吴楠也拍,但她坦诚没他们拍得好,刚糊口,她自嘲当年的口号:“人家告诉我说‘心中装满客户,画面充满产品’。”后来她开始读研究生,一边拍广告,一边写剧本。
吴楠在《狗眼看人心》片场
研究生毕业后不久,那时候的张艺谋常找业内人去为自己的剧本挑刺,《十面埋伏》的时候,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吴楠就去了。
本以为会因为某句自大的话跟大导演结下梁子,没想到却因此正式踏进了电影编剧的行当。虽然在此之前她已经写过电视剧,也一直心怀拍电影的理想,但为张艺谋写剧本,又有谁会拒绝呢?
于是有了《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合作,剧本写了小两年,中间历经无数稿,在心理上是极其重要的一次训练。那时候年纪小,常觉得自己是对的,经常跟张艺谋吵,红着脸拍桌子也是常有的事。
《满城尽带黄金甲》
后来她遇到写《千里走单骑》的编剧邹静之才知道,自己并不是最受折磨的。《千里走单骑》在邹静之的电脑里一共有26个文件夹,这就意味着有26个不同的故事。
但她清楚编剧这个工作不是你付出了就一定有收获,“你得反复地不停地没完没了地付出,到最后也不一定特别好。但是你不能因为说不一定特别好就不做,你就得反复反复地做。到最后就是一个信念,反正我就要把这个事磕到底,我不退。”
“如果你想拍电影,那就去写剧本。”吴楠十分认同黑泽明的这句话,她认为导演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考验对剧作的把控和对叙事的理解,“大家统一最大的一个坎就是剧作,你现在反正也当不导演,闲着也是闲着,你就写呗。”
“写剧本会离电影更近一点。编剧变成导演是一个很顺理成章的事情,大量的导演在出发的时候都是编剧,包括斯皮尔伯格、比利·怀尔德、王家卫等等。像我干了这么长时间编剧才做导演的偏少,我已经很老了。”
她如今作为中央戏剧学院的老师,也一直在向学生们强调剧本的重要性。她教的专业叫电影电视系,既不是导演系,也不是戏文系,它属于电影系,同时教编剧和导演,理念是当导演一定要有自己的剧本,而剧本电影思维的编剧其实并没有那么多。
她说:“当编剧的如果不懂导演的逻辑思维是没有办法写出能拍的剧本,充其量算个故事。”
《喜丧》的导演张涛是吴楠的学生,她也曾就此打击过他,因为《喜丧》中这样让人震撼的老太太是可遇不可求的,那以后怎么办?还是需要不断的专业训练和学习。
04
创作是在追求奢侈品
吴楠不希望自己的学生有为了某个梦想背水一战的心态,因为她认为这种情况最终会将人的创作初衷扭曲。
“我经常挤兑我的学生说,你们可千万别有梦想,如果确实有一些我们称之为梦想或者你想做的事,你要做很多工作去把这个事养住了,你不能龇牙咧嘴地拍电影。创作一个很奢侈的东西,尤其是你能够保持一些诚恳和独立的自我创作。那种眼冒绿光盯着制片人的欲望可能反而会背离你最看中的方向。与其把最看中的那个部分出卖掉,我宁可去写电视剧。”
吴楠参与编剧作品《摩登家庭》
而对她自己来说,对很多事她都有些望而生畏,因为她有家庭,有孩子,有需要承担的更多的责任。所以某些类型的电影创作,她现阶段是拒绝的,比如需要展现奇观的,它的难度就在于很多环境一般人去不了,“我确实去不了,所以我自动放弃。”
但动物拍摄这块难啃的骨头最终也被啃下来了,所以她也并不为自己设限,如果真的遇到了,那就只有两条路,一条是项目黄了,一条是咬牙做下去,她当然选择了后者。
但对一个渴望成为导演的创作者来说,这一切都是后话了,我们企图从吴楠口中得到一条适用于所有青年创作者的可复制的方法,得到的答案似乎在意料之中,但却又最为实际:
“我没有秘籍,也没有攻略,最难的是拿到一个机会。”
-END-
公众号:导演帮(daoyanbangwx)
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题材,但是过于生活化,缺少艺术加工。
闹心,闹心,整个过程就是闹心。这就是我对这个电影最大缺点的整体感受。 由于缺少对事件经过的艺术加工,和思想主旨的艺术加工,导致观众就像站在菜市口看打架,引起强烈不适,好多放大特写,生怕观众不闹心,还不如换成旁白。岂不是变成了吵架放大器?那还看个什么劲。
我觉得我写这篇影评,简直就是大义灭亲。毕竟连我女儿布丁都知道我的爱豆是黄磊呀。从上学时就那么爱他。那时候,他还是“我想我是海”。我也戴着耳机,“边走边唱”。我微博关注的第一人,也是他呀。再后来,他是文,和英子似水流年,我也妥妥的爱着呀。小离别照样演技爆棚呀。爸爸去哪儿,综艺也玩得转呀。黄小厨也超级吸粉呀。
可是可是,电影,真是……
看完电影,我很气愤,我喃喃自语,哼,烂片,我快要放弃磊哥了。布丁嗤之以鼻,问我,你那件后背上有“黄磊”名字的卫衣还穿不穿了?我冷静的想了想,两码事两码事。布丁说,一码事。
《狗眼看人心》到底看什么?
看狗?除了剧情开始狗狗妮蔻英勇护主和后半段男主跌落狗窝被狗追之外(为了搞笑而搞笑?),其他哪里还有狗的事?
看人?看谁?看“百无一用是书生”的余作家?看少女心和欲女心交织泛滥的亮亮(语气眼神……还是逃不开佟掌柜的影子)?看满身匪气目无法纪的田司机?看神神叨叨玻璃心咯嘣脆的姥姥?看眼神迷离言语暧昧行动冷静的柴女士(汤唯客串)?……反正看得一头浆糊。感觉剧情很闹腾,人物都在蹦跶都在叫嚣,却很无力。
看剧情?剧情一团糟呀。讲故事,怎么讲成这样了?到底要说什么?人狗情谊?夫妻情深?邪不压正?看完,那种浪费时间浪费金钱的失落感真是翻江倒海。
跟剧情跟主题没有半毛钱关系的SM床戏有必要吗?顾点孩子不好吗?毕竟宣传MV和宣传海报打着狗狗感人至深的温情牌,孩子必然是受众,莫名其妙的亲热戏真的尬。剧情失真到侮辱观众智商。话说余作家和亮亮为了给去世狗狗一个交代,夫妻二人鼓起勇气手拉手,要去隔壁找老人(咬死妮蔻凶手藏獒狗的主人)当面说清楚。推开门后,映入眼帘的是灵堂,屋内空无一人,嗯,就在这时,剧情不够,旁白来凑,旁白响起~通过旁白,我们知道了,原来老人与黄磊家的狗狗同一天去世了……还真是巧呀!奇怪的是作为邻居的他们,居然毫不知情!这……
就这样吧。
本篇影评无力结束了。
说是通过“狗眼”来看人,不如说是通过“狗事”来看人。
看完电影,周围许多人都把目光聚焦在老太太是真权贵还是假权贵、是真不能动还是故意坐车里不下...?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但在我看来,本部影片的主要想表达的应该还是:向生活、向社会抛出自己问题。
比如:
为什么藏獒莫名其妙的出现在家门口?
为什么这一家人要装权贵?
为什么一句道歉就能解决的问题,却硬生生用出各种方式来耍流氓?
为什么博士那么有钱,在男女主要求只赔偿3万的前提下,都要玩文字游戏,只赔2万偿款?
...
影片只抛出了问题,却没有解决的办法。甚至是说,这是现实社会的一些人的目前正在经历的,他们想知道,问题,该如何解决?
电影中,原本坚信理想主义的书生,被逼得不得不狗急跳墙;现实主义的女主,被穿透玻璃的子弹,刺穿了心里最后的防线。他们被一次又一次的击溃...而无赖们总能凭借自己独一无二的法宝,一次又一次占据上风。
有时你对这个世界充满着善意时,总有恶人会出来争取最大的利益;
有时你只想守着一亩三分地好好过日子,意外却一次又一次会将你的计划打碎;
当你被打碎了牙,你不服,你感到憋屈,想要含着满口的鲜血往前冲时,生活却又和你开狗血一般的玩笑...
或许,这就是生活。大家喜欢或讨厌的生活。
全片全程用“丛林法则”的解释来贯穿,却在结尾用了非常突兀的暴毙来为事件划上句号,个人觉得,是个大烂尾、还不包括有很多的东西没讲清楚。。你自己都没想清楚你就拍成电影...导演你是不是虎?
影片的最后,是一个空旷的大宅院,放着孤零零的老人灵堂,没有人,也没有狗,更没有想要的答案。剩下的只有空旷的一片,诉说着荒凉...
写的有点乱,但也是自己的一些小想法吧,希望大家补充的更好
动画配上图片更有趣味性和真实感 特写加放慢黑藏獒大毛撕咬妮蔻和余峰 拍摄拟作妮蔻眼睛,从动物视角拍摄人 摇镜头拍摄狗主人和余峰之间的对话,把人都绕晕了 摇镜头从上到下拍摄路家的大门,宏伟庄严 从车窗内外拍摄争执,车内坐着傲慢、有权势的主人 狗狗最能知晓人类的情绪,很能共情 把狗狗当做家人而不是赚钱的工具 慢放余峰被全院的狗追,又好笑又心酸 一家人齐心协力对付坏人才是正道 院内落叶飘零满是萧条之景 最后的真实现场照片才更令人揪心
冲闫妮先码三星
中产阶级版“卡拉是条狗”,有缺点但比想象中的好,有别墅有车有狗的小康家庭,也别吹牛逼,到头来还得遵从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吗:大狗咬小狗,流氓灭书生,书生刺杀大帅,就是软的怕硬的,硬的怕不要命的,不要命的怕不要脸的。“狗屁权贵!权贵住TM六环外!”这台词笑死我了
蛮讽刺的,当事人到最后都没有出来道歉,该被道歉的人各种碰壁。唉……——小镇做题家,看完,前来打卡
黄磊的演技,我真是受够了
<狗眼看人心>非常不错的选材,可以往深里挖掘啊,我想看中国版《杀戮》呢。可惜剧情散乱、整体有气无力、讽刺流于形式。6.2分
喜欢本作中的那种极为浓厚的真实感,丈夫与妻子、铲屎官和狗子之间的关系都描述的很真实,虽然剧情之间略带一丝荒诞的气味,但这种真实显得尤其勇敢。影片的内核得益于导演和编剧的高超技巧,虽然影片在讲述着家庭成员和狗狗之间的情感连接,但却不仅限于人狗情的这个概念,而是从中聚焦于夫妻关系、中年危机等社会问题的思考。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犹如坐上了一辆过山车,在迫害者的利己主义、受害者的维权之路以及两者之间博弈之路的轨道上颠簸飞跃,使得整部戏的节奏非常紧凑,极具吸引力。
以一次狗狗受伤事件为导火线,反映了不同人在社会困境。电影通过狗的视角,展现人世间的百态,当然电影中角色的中年危机被放大,与人和狗之间如何更好的相处,如何确立平等关系一直左右剧情的发展。《狗眼看人心》选取了一众实力派演员做主演,更展现中产阶级的现实困境;而宠物狗妮寇的存在更如一团温暖的力量,激发人心中的善意,感化了成人冷漠的内心。尤其在片尾处,催人泪下的场景无疑给电影增加了深度。
妮蔻你值得5星,但是电影只值得2星。
诚意不用钱用什么表达???
实在无法打及格分…倒也不至于像有些朋友说的:有黄磊必烂…但这部剧里,黄磊演的是真烂,性格从忍让到决定大干一场,毫无过渡,各种所谓的反转都没有任何逻辑,可能比黄磊演的还差的,是编剧的水准吧…
黄磊已经成功晋级为华语电影的烂片之王,毫无打磨的演技已经和你的体重一样无法回头,还是好好的回去接综艺吧,电影这碗饭你真吃不了。
结合奔驰女车主事件,可以看作是导演对现实的一次神预言。台词尤为戳心! “你知道什么是认输吗?跟你这么个男人过了十年,我认了,还努力往更好了过——这叫认输!这个输我都能认,还有什么输我认不了”
预告看的眼泪稀里哗啦的,但是.....正片总觉得少点什么
集荒诞、无奈、义愤于一身的为爱狗讨公道故事,邻里纠纷步步升级为婚姻危机、家庭危机和人生价值观危机,难以找回的尊严、幻灭的文明社会秩序成为压垮自我感觉良好的中产阶级主角的最后一根稻草,于是狗咬狗以人咬人的闹剧收场,用狗的视角讽刺了互殴的人俨然成了一群野蛮的动物。而又是怎样的社会现状让讲理行不通,又闹又动手就能解决问题呢?影片主角糟心的经历让人联想到漏油奔驰女车主的崩溃维权路。不讲规则的社会,人和狗都不得安宁
我是来看汤唯的!!!
无病呻吟
不知所云,黄磊太差了,角色不讨喜,演技负数,拉入观影黑名单。
多少大事到最后都不了了之了。后半段越来越闹剧了,不是这么回事,后面故事没写好,也实在没有质感。
导演大概很明白自己想讲什么,常常用台词在现实题材的边缘试探。令人怀疑这家人卡通舒适的大宅像是某种美丽泡沫的象征,其实一戳就破。然而还是被浮夸又套路的表演及配音、智障桥段共同搞成了粗糙国产电视剧风。作为电影编剧的主角在高达的电影海报下摆的是韩寒和从全世界路过的书,不知是刻意还是巧合。小狗真可爱。
小狗护主人的部分真的让人鼻子一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