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格莉之夏》有种北欧天气一般凛冽而清澈的气息,虽然内在逻辑非常强悍,但表现出来的镜头语言却是散淡而随意的,与青春的慵懒和沉迷气质配合得恰到好处。观影的快感就像片头和片尾出现的花式飞行表演,令人心跳的自由落体,在即将触底时绝地反弹。除了奥斯特人物塑造相对扁平,记忆度欠缺,以及自虐的梗有点熟烂,其余都精妙无比。
青春是寂寞的而爱会互相成就。
影片主要讲述了桑格莉,奥斯特两个女生的故事。
桑格莉穿着深色长袖衫,企盼的望着空中旋转的飞机,这是她的梦想,驾驶飞机。
奥斯特擦着鲜艳美丽的口红在人群中望到桑格莉,大概一见钟情吧。
奥斯特果断上去勾搭,两个人的侧颜都美翻了!
奥斯特为了让桑格莉可以被选中乘坐飞机,特地抽了17号,而桑格莉却拒绝了,桑格莉的豆沙色唇色也好美啊。
桑格莉和父母住在这里的别墅里,家境优渥,母亲是芭蕾舞者,对她家教严格。这大概也是她痛苦的来源之一。
在奥斯特的主动下,桑格莉来到她打工的甜品店,并和她的朋友们一起来河边玩。
奥斯特总是深情款款的注视着桑格莉,之后又邀请了桑格莉来她家里做客。
奥斯特请桑格莉吃她亲手做的果冻,又为她量身做裙子。奥斯特美丽热情又会做好吃的会做好看的衣服会拍摄美丽的照片简直完美。
两人亲密起来,奥斯特带桑格莉到处拍摄,换不同衣服,这时候才知道桑格莉之前一直穿长袖衫的秘密,她习惯在手臂上自残。左右各有十几道伤疤。
影片到这里有了一个小高潮,奥斯特准备了两件同样的连衣裙,两人穿上在夕阳下草丛间合影,一直拍摄到晚上,奥斯特把桑格莉推倒在草地上,亲吻她,抚摸她。
桑格莉坐在飞机上,她渴望天空,。又独自在河里漂荡着。
桑格莉又开始自残,而这次奥斯特陪着她,也在腰上划了一刀,并让桑格莉答应她这是最后一次。桑格莉很动容,吻着她腰上的伤口。
此后桑格莉对奥斯特开始慢慢敞开心扉,奥斯特第一次来到桑格莉家里,见到桑格莉珍藏着两人第一次见面时抽的17号纸片。
桑格莉说出秘密,恐高,奥斯特果断带她去尝试坐飞机,客服恐惧。
但是失败了,桑格莉向奥斯特发脾气不欢而散。桑格莉烧了17号纸片和奥斯特做给她的裙子。奥斯特很沮丧。
桑格莉平静下来又后悔了,剪掉裙子烧坏的部分穿上去找奥斯特道歉,点了她第一次来甜品店时奥斯特给她做的甜品。两人和好了,在草地上嬉戏纠缠。
奥斯特陪伴她走出阴影,克服了恐高。转眼两年之后。
桑格莉已经当上了驾驶员,奥斯特来看她,能够看出奥斯特依旧满眼深情,又怅然若失,两个人关系并不明朗。
奥斯特看着桑格莉坐在驾驶舱的背影,桑格莉回头一笑。奥斯特也满足的笑了。影片终。
写到最后发现奥斯特太暖了,虽然电影就以桑格莉命名,讲述了桑格莉的成长史,但她的背后一直有奥斯特守护她。两个演员都算是新人,都是盛世美颜啊,撩的不行不行的。放照片。
今天早晨,当我醒来,脑海中浮现出桑格莉的脸;而我记得,我更喜欢的是奥丝特那种更加标志、更为女性化的脸。我不知道为什么?也许是桑歌莉那种坚毅的表情和眼神进入了我的潜意识。我不太清楚,我想到了她,而不是奥丝特。
很少有角色可以这般自然地回忆起来,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电影的成功。《桑格莉之夏》有许多谜点,也即无法通过逻辑去讲清的地方,这些地方的处理看起来简单,实则需要观众培养一种感觉、感知或感应的能力。就像前年的《鸟瞰人群》或《奇迹》,一种神秘气息氤氲于影像之中。而在这方面,《桑格莉之夏》显得尤甚。
在此,我们可以通过举几个例子来说明这种向感官开放、而非被头脑禁锢的处理。比如,在电影的开始,既然桑格莉已经抽中奖了,为何不去坐飞机,是因为恐高,还是因为性格内向?桑格莉为何在母亲指出她的名字乃是“力量”之后,开始陷入用圆规割手的怪癖?又比如,在电影最后,桑格莉走上阳台,望着下面泪流的画面,是为什么,又想说明什么?为何母亲对舞蹈的一席讲话,便可让桑格莉再次鼓起勇气面对自己?再比如,当桑格莉坐飞机失败,起初对奥丝特的关心冷眼相对,后来又为何去咖啡馆找她……这种谜团,如同在海报上出现的那场穿着缀有灯饰的衣服在荒草中做爱的戏码,充满了神秘不可解的气息。
当然,我们也要反过来说,导演并不是完全依循感官的逻辑在建构本片。至少她在为整部影片定下逻辑走向的时候,仍然遵循了思维的逻辑。整个故事围绕着胆怯又内向的桑格莉如何解决恐高这一难题(以飞机作为象征)而展开,导演为他安排了自由大胆的奥丝特来引导她面对自己、克服困难。实则是在一个非常普通的主题下展开的一个按正常逻辑发展的简单故事,能取得现在这样的影像效果,实则令人赞叹。
我们可以转而设想,这个故事如果被一位男性导演来拍摄,将会怎样?在此我们不做扩展,而是指出一个观点,即未来的电影发展中,女性导演将大有作为。因为这只是一个预测,故而无法通过现有证据来证明,只能借助近几年的电影状况来预测一下。同时,对电影发展起大作用的也许还包括一部分酷儿导演。
究其原因,我也做了些设想。也许是在电影百年的发展过程中,书写电影史的几乎都是男性导演,导致了电影的面貌基本上都被男性视角与思维所占据。观众不仅习惯了电影中男性思维的发展逻辑,也与男导演一起成为观影机制的合法“同谋”。同样比较明显的是,男性在影像中的感知范围及能力基本上已经探索殆尽,形成千篇一律的面貌;如果观众想要一种新影像(我相信,这一定会发生),这些作品将不太能提供可能。到时,只有女性导演,依靠天生与男性殊异的感知模式,可以弥补这份缺陷。
男性与女性、大脑与身体、思维与感官等这些两元对立,也许是不大能用来作为探讨基础,因为太过定性,也太过抽象。但作为一种思考方向,我想有其价值所在。未来的社会也许就是一个女性化的社会,谁知道呢,主宰未来世界的也许换成了女性。至少这已经部分反映在电影中:观众对千篇一律的男性感知模式已经产生疲劳,需要各种生成-女人的机会来获得对现实世界更丰富、更全面的认知。这一任务只能借由女性导演完成,我们可以拭目以待。
<图片1>
安静的病态的苍白的忧郁的女主和她多彩的充满活力的女友,又是关于成长,又是关于拯救,正能量的结尾。我希望我也能救自己,可惜青春已逝,我知道我不会永远活在低谷,但不会像女主们那样借着青春的翅膀简单的起飞。我的爱情,如果不能给我力量,至少也不要给我带来绝望。今天是带着拧巴的情绪看的电影,带着跟自己和跟世界作对的心态看的电影。瘫在床上,出着虚汗,活得艰难……
我治愈了你,到最后却失去了你。很羡慕最迷惘时候总有这样的一个人,女二真的是人美心又甜啊。同性外衣下的青春成长片,摄影美的没话说,立陶宛的风光令人陶醉,配乐很撩人,很多细节做的不错。但故事太弱,好在两位女主演技担当,最后的结局也很令人回味。你活成了你想要的模样,我们却再也回不去了。
How could it be so fucking emotionally saturated yet down to the purest. Not a word of criticism from me nope. det er meget godt.
对女主的fucking别扭表示迷之理解 我特么也是有病 |风景美得台词少得不忍心快进|被某种特质或经历阻挡达成梦想的道路 真的不是一件愿意提起和面对的事情|草丛里的第一发太美了|奥斯特喜欢敏感别扭稍有自卑的桑格利 那时的S空虚无望 而后S被梦想填满 心中也就没有A的位置了|为彼此自残真性感
最好的爱情故事结局大概是,彼此滋养,无疾而终。
恐高这条线索没有成为隐喻而是落实了具体化了是一大败笔,将本来丰富的混茫青春体悟一下子转到简单的励志人生剧的轨道上去了
Auste,一个实力撩妹
第一次感觉到景色美得喧宾夺主了,看完后马上订了去立陶宛的机票
不算女同爱情故事,是一个少女面对自我的过程,直面对同性爱欲的尝试,这种尝试就像女孩直面恐高一样,用直面战胜自我,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成长,追求新的梦想。与爱情无关,爱情在这里是一种推动力,疏远的亲情所不能给的力量,是美好的成长,是一种年轻的心态和一种生活的态度。★★★
安静的镜头语言,每个画面都很饱满,美得像不真实的泡泡。两个妹子各种粉红,不经意就夏了夏天。这辈子估计是没机会了,下辈子一定要做拉拉~!
3.5 确实很美,但结局那些欲言又止真是小伤感。过完这个夏天,青春所剩无几。“没有人比我更关心你”,但是当不再畏高,那个情人是不是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呢?
女同片你好,女同片再见。★★★
圣丹斯电影节国际剧情片单元开幕片,配乐是导演叙事和构建气氛的重要手段,得以在对话运用极少的情况下对于故事进行交代,有趣的镜头语言运用,导演一定是一个极其细腻的人。剪辑有些琐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叙事的连贯。
故事极单薄,但它拥有女同电影里极缺少的元素——浪漫。(亲吻腹部伤口那段真的不是在致敬《绝爱》吗?(以及总想叫这片《桑塔纳之夏》怎么办
干净又甜美的故事。对桑格丽母亲那句“那个时候是最纯粹的,然而不会再有了。”印象很深刻。桑格丽在这个夏天遇见了为她制蓝裙的奥斯特,也在这个夏天遇见了最纯粹的感情。青春期拥有的“失重感”,让女孩悬浮在天空,辗转于矛盾的内心世界。除了看到桑格丽和奥斯特如此清新的爱恋,也更看到桑格丽的成长,她与内心世界和解,关于恋人、关于家庭、关于梦想。桑的成长离不开奥,奥让桑“成为了自己。” 那她们会永远在一起吗?未必会。但她们彼此希望对方好,毕竟奥对桑说过“你应该知道全世界我最了解你吧。” /我喜欢这个故事,一个关于夏天的记忆。
85/100 #EIFF15 most beautiful lesbian film I ever seen. 各种年轻姑娘身体的大特写,各种逆光与黄昏,类似《阿黛尔的生活》,太少女太细腻,总体是个治愈片,因为遇到的人变得更好
表面小清新格局下,导演其实在把电影带向最本能也最野心的一种欲望——拟态我们的知觉。这是一部关乎身体的电影,它不只是在讲述一个克服恐高不适故事,而是在用镜头传递这种微妙感官,镜头最轻微抖动都在试图与女主角乃至观众达成一种颤动,它经由最细腻肌肤之亲而打开了身体自由可能性
①一部蕴含丰富可能性的电影,触感细腻,给女导演点赞加星。②水与天空,一如母体与世界,成长就要脱离母体,克服恐惧,拥抱世界。③情欲戏拍得妙,影影绰绰的红房间与特写快切。④试胆:将鱼肚中的线虫缠于手足。⑤气息上与[小煤炭商]相通,但对梦与幻想的意识流呈现远胜之。⑥窗台上的六只死苍蝇。(8.8/10)
病态女主捡了个人又好又有才宽容体贴美貌的女票不珍惜还瞎矫情的青春文艺小清新片儿
唯美至极,余韵悠长唯美的小清新电影,讲述了两个情窦初开的少女一见钟情的夏季。两个姑娘各有特色,一个是表面高冷内心孤独,另一个热情开朗而且对于自己所爱敢于追求。青春的印记稍纵即逝,这段记忆里,除了爱和梦想,她们又能在各自的生活里继续走下去吗,也许没有结果,但这就是青春。
颜值爆表的一部片子!虽说是百合片,但更是一部青春片。。尽管剧情稍显不足,可颜值盖过了一切哈哈哈,另外很多内容我都所共鸣,所以看完后劲挺大的噗。最后我要说的是,她俩的床戏拍的好美哦,一点都不色情,少女的酮体果然有魔力,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