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
  • 电视剧
  • 美剧
  • 韩剧

欣快

HD

主演:艾丽西亚·维坎德,伊娃·格林,查尔斯·丹斯,夏洛特·兰普林,马克·斯坦利,艾德里安·莱斯特,卡特娅布里纳,Christiane,Blumhoff

类型:电影地区:瑞典,德国,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17

 剧照

欣快 剧照 NO.1欣快 剧照 NO.2欣快 剧照 NO.3欣快 剧照 NO.4欣快 剧照 NO.5欣快 剧照 NO.6欣快 剧照 NO.13欣快 剧照 NO.14欣快 剧照 NO.15欣快 剧照 NO.16欣快 剧照 NO.17欣快 剧照 NO.18欣快 剧照 NO.19欣快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欣快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艾丽西亚·维坎德宣布成立自己的制片公司Vikarious Productions,公司出品的首部作品名为《欣快》,找来伊娃·格林与夏洛特·兰普林合作,讲述一对关系疏远的姐妹一同踏上前途未知旅程的故事。本片是瑞典导演丽莎·朗塞斯的英文处女作,是她与艾丽西亚·维坎德的第三次合作。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拳击传奇山歌2021法国缉毒风云三个女人的秘密绕道姚明年我是特种兵姐妹无常大天蓬闪闪的儿科医生第二季一夫当关魔法教母云飞丝路天捉迷藏2021唐人街恰恰内地1929假日旅途:蒂罗尔之旅深海逃生温馨家族讲话没有在听临时制先生喝彩!雁鸣湖之恋缤纷世界荒岛惊魂搞怪女厨国语我是坏人毒。诫 毒。誡(粤语版)

 长篇影评

 1 ) 死亡,是人一生的必修课

对于安乐死,很多人的认知上还是对于宠物的。

人类的安乐死,世界上仅有几个国家是合法的。

6月7日台湾名嘴傅达仁在瑞士执行了安乐死,结束了自己85岁的生命。

安乐死,30秒睡着,3分钟停止心跳,无痛,并快乐。

没有人不愿意体面地离开,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接受安乐死。

能够理解这种形式的离开人世,是一种对逝者的尊重。

今天要介绍的电影,也是一次对“安乐死”的探讨。

是坎妹成立的制片公司的第一部作品,瑞典导演丽莎·朗塞斯的英文处女作,也是坎妹与这位导演的第三次合作。

带着北欧冷色调的电影,对于死亡的探讨也同样凛冽、残酷。

《欣快》

Euphoria

妹妹(艾丽西亚·维坎德饰)和姐姐(伊娃·格林饰)在母亲去世之后,很久未见。

姐姐约来工作失意的妹妹一同度假。

其实,姐姐是隐瞒了妹妹自己的癌症的病情,来到了一处专门为人们定制安乐死的地方,想要与妹妹共度最后的时光,然后安乐死。

姐姐三年前被诊断为癌症,做了化疗,但现在已经扩散到全身。

剩下的时间不多,只想“快乐离去”,所以选择了安乐死。

妹妹因为工作繁忙,两人很少对话谈心,这次,是最后一次。

她们需要面对自己人生中的三个问题。

一. 对于安乐死,妹妹的态度与姐姐截然不同。

姐姐经过了治疗,满身伤痕,对生命来说仅仅延长了痛苦的时间。这些“伤痕”,除了疾病带给她的,还有自己对于“生”的无望。

妹妹的事业正处于上升期,未来的日子还有大把要努力要去奋斗,她无法接受一个人对于生命的“不尊重”。

姐妹俩产生矛盾。

妹妹不懂这个地方存在的意义,生便是生,死即是死,来这里寻找生命最后的价值,是可悲的。

但妹妹遇到的一个白发老人,让她了解到除了“生命的意义”,一个病人更多的是需要面对现实问题。

昂贵的治疗费用、毫无好转的病情、无时无刻侵入的病痛……

还有,一个人想要开心地来到世上,同样想要开心地离开。

所有人的人生最后,都是可悲的,这与选择死亡的方式不同。

二. 对于人生的态度,姐妹俩是愁苦与享乐的代表。

母亲五年前在森林中自杀,源于父亲早前的离开,母亲郁郁而终。

但这对姐妹对于这件事,却有着完全不同的做法。母亲去世后,姐姐独自承担起葬礼与身后事,而妹妹却独自享受“人生中最美妙的性爱”。

在姐姐眼中,妹妹就是一个十足的享乐主义,能够为了自己热爱的事业拼搏,并且享受当下。

在妹妹眼中,姐姐就是一个悲观主义者,自怨自艾,困在过往,却不敢向前。

而在这里选择安乐死的人们,对于人生的态度,也是各种各样。

有人因为双腿瘫痪,而失去人生中最重要的足球梦想。

也有人,赤裸面对人生,等待死亡。

也有人在自己安乐死的前一夜,为自己举办告别晚会。

用灿烂的烟花,结束自己的一生。

也有人,因为丈夫痛苦地离开,而在这里创办了安乐死之地。

对于她的人生来说,她没有理由回去,倒不如让更多的人快乐离去。

三. 只有面对了人生中的最痛,才能好好道别。

姐妹之间,隔阂还在,但妹妹同意陪她走完最后一程,却总是无意间伤害着姐姐。

讲述自己大把的人生幻想,未来的期待,而姐姐却要在这里离开。

她们现在的生活早已不同,但最痛的是曾经。

妈妈死于心碎,姐姐忠于陪伴,两个像受害者一般的生活,是妹妹所排斥的。

妹妹排斥着妈妈的脆弱,排斥着姐姐无法掌控自己的人生还要责怪他人。

但她也痛,只是无法诉说。

她恨自己没有完整的家庭,她恨妈妈和姐姐总是郁郁寡欢,因为恨,所以她绝情地强大了。

只有面对,才能好好道别。

姐妹俩,坦诚相待,没有隔阂,没有计较。

因为,这是最后一次。

很多人都懂这个道理却过不好这一生。

谁又不是一边经历,一边感叹曾经的失去吗?

生死不由人。

死亡,是我们一生中必须要面对的问题,这件事无法推脱,也无法选择,只能面对。

这部在豆瓣评分6.6的北欧风情片,也被不少人诟病剧情太差,人物都没树立起来,光靠姐妹俩的颜值支撑。

确实,北欧电影一向以生活细节和风景著称,这部《欣快》少了两者,则会显得剧本太差。

没能展现出好的角色,故事主题再好也不管用。

影片所展现的“安乐死”,并不消极悲观。

这是影片想要展现死亡的方式,就像姐姐解决了生前与妹妹未解决的三个问题,没有痛苦和疑惑地离开了。

曾看过一部冷门好片《道别派对》。

讲述老年人如何“自制安乐死”,全片充满喜剧效果,死亡则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在豆瓣有8.0的评分,喜剧效果都好于85%的喜剧片。

对于死亡,我们不应该太悲观。

老人们悲观痛苦的生活,有人被疾病折磨,有人丧失记忆,有人大小便失禁,甚至是忘记自我。

当所有人都反对安乐死时,只有自己才最清楚活着最痛。

不是不想活,而是活着太痛。

安乐死究竟是痛苦的解脱,还是人伦的漏洞?

这个在很多国家认可,却又失控的同时,这是个难题。

我们无法真正脱离自己和生活来看待这个问题,但对于想要选择安乐死的人们,这是一个快乐的话题。

人生的结尾,终究的痛的。

像安乐死的形式一样,一杯苦水,再加一块糖。

苦过这一生,就让结尾甜甜的结束吧。

【作者 宋俣萱 文章首发于“巴塞电影”】

 2 ) 塑料姐妹情可能无比坚固

姐妹二人面对父亲离去,母亲接受不了现实自杀态度截然相反,姐姐独自料理母亲的葬礼继续自己之前穷困的生活,妹妹勇敢远走放弃家庭最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二人决裂。姐姐向妹妹发出邀请一起去旅游,到地方后妹妹得知姐姐患晚期癌症将不久于人世,这里是家私人订制的为寻死之人提供七天自由和安乐死的室外疗养,出于亲情妹妹选择陪着姐姐。几天后,妹妹难以忍受姐姐的反复无常,近乎疯狂的对自己出走的谴责动了离开的念想,疗养院院长得知后阻止并开导妹妹,这时姐姐也已经昏迷倒地经诊断只剩一天生命,最后时刻姐妹敞开心扉终究放下。姐姐安乐离世,妹妹在一旁守护,临走时脚下一软跌了下去。正如鲁迅所说相逢一笑泯恩仇,至亲间的矛盾总能很平淡化解。姐姐守着过去不愿接受改变,继续学业,没有丰富多彩的经历,平淡生活,诊断出肿瘤卖房拿钱去疗养院与妹妹共同度过最后的时光。妹妹呢则是在外拼搏,不去参加母亲的葬礼,过着艺术般的生活,从事艺术创作,接受姐姐邀请时事业出于低谷,即使在姐姐最后时光也不能忍受她的对现实得逃避,逃离疗养院去追自己一厢情愿生活成全自我。热情,乐观,阅历丰富,富贵的白发的老爷爷,身体硬朗,好似看轻生死,无足轻重,跟妹妹平静互相倾诉,临终之际花巨资邀请乐队做直升机来到这与世隔绝的疗养院,办了热情摇滚派对,终究还是在死亡面前展现稍纵即逝的对生活的希望,还是有些不舍。如日中天的足球运动员发生车祸失去双腿,甚至不能生育,丧失对生活的动力,来疗养院寻死,在姐姐的艺术般的帮助下重拾对生活的信心,最终离开这里回到现实世界。剧情无趣之处很多,但内在有不明确的关系,姐妹二人的关系也正如影片想要表达的那种似好似坏。二位女主颜值颇高,可以抵消剧情不足,但是配乐真的不行,氛围根本就被搅乱了好吧,本身就是偏真实文艺配乐较少显得更为突出,最后的背景音乐着实败笔,太难听。影片本身要探讨的人之生死,在一个不被外人打扰,环境清幽美丽的地方,有专业的机构去满足你的愿望,尊重你的自由,这里的人会怎样去面对?

 3 ) 仅为个人截图存档

仅为个人存档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

赞同女主的想法,我也是这样的生死观,但是我没办法将此作为理由去指责他人,真相清晰而冷峻但人就是会软弱的,我没法责怪软弱的人。

没有目的的自轻自贱自怜

我经常以受害者的姿态生活

残忍的脆弱

突然觉得一颤的地方是姐姐问妹妹回去要干什么,妹妹说什么装修什么墙,突然发现濒死就是没有事情要做,姐姐明天没有事情要做了。

以后真的要及时写了明明是打动我的现在不记得了。

 4 ) 安乐,死?(影评,Euphoria)

由于种种原因,在上周,笔者一篇影评都没有写,公众号上面更新的都是以前积攒下来的旧货,这周开始,影评刊登趋于正常(注:夏时制期间,个人会调整一下作息,文章上线的进度会放慢,预计两天发一篇),特此告知,谢谢。

近几年来,瑞典女星Alicia Vikander横空出世、扶摇直上、锐不可当,16年依靠《丹麦女孩》荣获奥斯卡最佳女配小金人,随后接棒性感女神Angelina Jolie成为Lara(《古墓丽影》的主角)的扮演者,紧接着,马不停蹄的成立了自己的电影制作公司Vikarious Productions,正所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今天笔者借此东风,介绍一部坎妹的新作,让我们再次一睹才情横溢的瑞典新女神。

瑞典电影《Euphoria》(欣快)

作品类型:剧情

主要演员:Alicia Vikander(饰演Ines)、Eva Green(饰演Emilie)

故事概述:讲述心灵疏远的两姐妹一同踏上神秘和解(安乐死)之旅

上映时间:2017年9月8日在加拿大首映

这是一部相当有代表性的欧式影片豪华的演员阵容、深邃的人生思考、迷人的场景、动人的配乐,看似完美却又虚空的故事情节(略感低廉无趣)。接下来,笔者花一些篇幅,从各方面对作品做一个相对全面的梳理。

导演(编剧)篇

本作的导演(即编剧),Lisa Langseth,瑞典新锐导演,执导的影片比较有料,“料”是指影片的内涵、而不是视觉冲击。如:2010年的《Till det som är vackert》(纯粹),讲述人性的丑陋与伪装;2013年的《Hotell》(宾馆),描绘一个人如何面对自己,说服自己,与自己和解。两部作品都是Lisa自编自导,更值得玩味的是,影片的女主角皆是由Vikander来担当。新作(Euphoria)中,两人再次联手,默契度、连携值相当高。

演员篇

两个主要角色(姐妹花)——Alicia Vikander+Eva Green

坎妹就不多说了(前面已经谈了不少),这次来聊一聊法国女郎Eva Green,曾经的邦女郎,性感撩人、不在话下,随后又经历了美剧《低俗怪谈》的洗礼,演技突飞猛进。现在的Green,不再是过去的“花瓶”演员,而是名副其实的“实力派”(有颜值、有演技)女艺人。

两大主要配角(老戏骨)——Charlotte Rampling+Charles Dance

先来谈Rampling(片中饰演Marina——Ines的个人看护),昔日的女神(前段时间与大表姐一同出演了尺度惊人的谍战片《红雀》),现在年纪上去了,依然风姿绰约,演技方面更是老而弥坚,每一个眼神、每一次注目,举手投足之间,演绎大师的风范、老牌女神的腔调,展露无遗。

再来看Dance(片中饰演脑瘤患者Daren),熟悉英剧(尤其是探案作品)的小伙伴一定对这位老爷子不会陌生,比如:《白衣女郎》中的老顽固Frederick,《无人生还》中的法官Lawrence... 其精湛的演技征服了无数追剧迷的心。此次,在剧中,Dance出演性格豪迈、享受生活、看透人生的Daren,出神入化的演技,彻底将这个老派绅士演活了,尤其称道的是最后那段“歌舞升平”,很好诠释了一个将死之人对于过去美好生活的留恋、对于未来死后人生的迷茫。

四名主力演员的出色发挥,不仅为影片的表现力添砖加瓦,更为观众奉上了一道“演绎”大餐。

剧情篇

套路+刻意

不可否认,本作在剧情方面存在明显的短板。一个是叙事“套路”化,另一个是情节“刻意”化

先看“套路”,浅尝辄止谈几点

①双女主,久未谋面、形同陌路、性格迥然不同的姐妹

②家庭元素,亲情的代入感与游离感

③心理创伤,如何面对?如何治愈?

再看“刻意”,简短节说之

①难以回避的生死话题,一个取死(Emilie),一个求生(Ines)

②难以割舍的亲情纽带,姐妹之间、母女之间

③难以逃避的心灵拷问,一个看开(Emilie),一个迷茫(Ines)

正是这些过于刻板化的内容,使得原本颇具内涵、底蕴的思考环节变得索然无味,完全被模式/程序化的叙事风格所掩盖了(套路深,削弱了观众对于剧情的期待度,可看性降低了),甚是可惜。

内涵篇

深邃的思考+无尽的猜测

欧洲影片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a,画面(文艺气息浓郁)

b,配乐(典雅精致、品质高)

c,内涵(深厚悠远、引思考)

在此,个人不想过多赘述画面与配乐的独到之处,只想定睛于影片的终极内涵思索,那就是“死的意义”

“按着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后且有审判”。(《圣经》希伯来书 9:27)

从基督教意义上来看,肉体的消亡不是真正的死,灵魂的毁灭才是!(被丢进硫磺的火湖,即“第二次的死”)

初步了解了“何谓死”后,让我们再次回顾影片。观众不难发现“Emilie取死”的真正原因是“患病”,为了让自己“摆脱痛苦”、“享受最后的时光”、“死的体面”,她来到了世外桃源,定制了死亡日程,她的一系列做法、想法,让随行的Ines不能理解(抓狂)。她不理解Emilie为什么选择“体面的死”而放弃“苟且的活”?她不懂得Emilie所说的“尊严”到底是什么?她不明白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愿意掏钱来到这里,度过最后的美好时光?她更不清楚“母亲的自杀”对于自己造成了多少深远影响?

这些问题看似难以回答,但如果层层剖析,却又不难理解。

a,为什么选择死(安乐死、服过量安眠药)?

因为活的累,因为活着却看不见希望,因为死后灵魂得以救赎。

b,为什么选择尊严的死(掏钱买“死”)?

因为这是一种“人生态度”,体面而有尊严的活着或是死去,这种思维定势已经根深蒂固的进入了许多欧洲人的血脉之中,难以改变。

因为这是一种“无奈之举”,谁不愿意活?可是谁又能逃过“死的网罗”?

c,为什么Ines不清楚“母亲自杀”对于自身所造成的伤害?

因为她一直在逃避,一直在掩饰,一直试图用各种方式抹去这段记忆,可是最终结果呢?痛苦的回忆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渐渐淡化,相反,却成了Ines永远了迈不过去的坎,如何抉择?是面对?还是永远的逃避?

最后的最后,Ines不得不重新审视这段“难以忘却的记忆”,虽然直到故事末了,我们都不知道她的选择(是进是退)?但“自揭伤疤”这一举动已经写明了Ines愿意直面过去,愿意迈过这道心理的坎。

衍生篇

聊一些题外话,在下对于影片的感触有些多,试着记录一下。

1,思维差异的探讨

即使是孪生姊妹/兄弟,一样会存在个体差异。这个差异的成因比较多。比如:先天意识形态不同、个体之间性格不同、后天成长经历不同...种种原因都会造成思维差异。

2,命运的探索

德国音乐巨匠贝多芬曾经说过: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决不向命运低头。在其故去的近两百年里,许多人将这句话视为“励志名言”,记在心田、挂在嘴边。可是仔细想一想,人真的可以掌握命运?中国有句古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此言一语道破天机,在命运面前,人类宛如沧海一粟,何其渺小?!何其卑微?!何其不值一提?!

3,安乐死

这个在法律上、伦理上,都饱受争议的话题,很少有机会被搬上大荧幕,这次Lisa Langseth不惧舆论、揭竿而起,令人刮目相看。那么作为观众,又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有人认为“存在即合理”,不可否认,如今已经有部分国家、地区将“安乐死”合法化;

但对大部分人(尤其有宗教信仰)而言,这个观点绝对不能接受(立场明确),因为人类不可能(更不允许)代替上帝的角色。

孰是孰非?你们如何看待?

写在最后。看罢影片,笔者思绪万千,想了很多,写了很多,但还是有许多不成熟的想法留在了脑海之中,需要再梳理、再思量、随后再落笔。

编剧★★★☆☆(话题性很强,探讨“生与死”,定睛“安乐死”,可惜探讨的内容本质过于肤浅)

导演★★★☆☆(自编自导,整体把控可圈可点,但是对于剧情的梳理与调控,明显失策了)

演员★★★★★(演员真心棒)

剧情★☆☆☆☆(叙事简单了些,情节单薄了些,人物塑造无力了些,总体表现羸弱了些)

视效★★★★★(镜头语言美轮美奂,“长镜头”、“空镜头”、“特写”的完美运用,凸显了影片的意境)

音效★★★★☆(背景乐,结合了“古典”、“流行摇滚”,与画面无缝衔接,营造出独一无二的氛围)

推荐度★★★☆☆(画面一星、配乐一星、演员一星,总体三星)

 5 ) Euphoria|欣快症:我用尽全力的离开你,最舍不得的也是你

特意起了大早,看TIFF早场的放映,出人意料的倒是近乎满座。只看过两张剧照和一句话简介的我,以为这会是两姐妹一趟旅途里解开心结的公路电影。结果电影告诉我,我错得实在离谱,然而不化妆去看却是对的,就算强翻了一小时45度眼,还是落下泪来。

在纽约的摄影师妹妹因为近期展览的负面评价,终于有空答应和姐姐一起到欧洲旅行。然而所谓旅行却其实是陪癌症扩散姐姐安乐死,两人共处的十天,也是彼此生命中最后的十天。

电影开始看到伊娃满脸欢喜,甚至带着些许讨好的对着坎妹的时候,我全程带着痴汉一样的傻笑,这个角色如此小心翼翼又如此柔弱,和之前伊娃塑造的独立角色都不同。而坎妹则是一脸小别扭,带着不知所措的尴尬;在发现旅途安排的高规格之后,又是带着怀疑与奇怪。直到到达疗养院,临终安排确认以后,两姐妹的情绪终于开始真正流露。

姐姐濒死的消息给了坎妹当头一棒,她意识到自己仿佛被摆了一道,被设计拐到这个荒无人烟的疗养院,什么都不能做只能看着唯一的亲人去世。这种变相对自我的放弃让她怒不可遏,她对整个疗养院等待死亡的方式深深不解。而对于姐姐伊娃,这是自己选择的最舒适的结尾,也是对妹妹多年来冷漠的报复。

父亲的离开,母亲的自杀,沉重的童年生活,两姐妹一个选择远远躲开,把情感的开关关掉,将自己硬生生拔出回忆的泥沼;一个则是顺从内心对情绪的反应,也因此把自己封锁在悲伤的过去里。妹妹轻视姐姐对母亲的照顾,结果抱团挣扎活成了失败者;姐姐怨怪妹妹对自己的无情,扔下家庭只顾自己的生活。母亲也好,自己也好,在最需要妹妹的时候,她总是远远的丢回来敷衍的话,让自己满心的痛苦静静冷却,最后无话可说。

就像映后采访里导演说的,她在电影里表达了多样的元素与观点,家庭与亲人,死亡与生存,没有任何主观引导,留给观众思考。妹妹代表的是move on的活法,任性的把所有难过的情绪埋起来,选择性的接收新的讯息;而姐姐则是努力面对痛苦的事情,因此难免不断受到回忆的冲击。截然不同的处理方式,让两个人的相处矛盾不断;封闭的空间,有限的时间,又迫使两个人互相理解。

即使活成了妹妹嘴里的失败者,即使羡慕甚至嫉妒妹妹未来的生命,姐姐依旧用她的方式引导坎妹面对过去的岁月,接受坏的,也接受好的时光,记住两个人一起度过的美丽的夏天。而妹妹也在姐姐晕倒后发泄出积压多年对母亲的怀恋,对姐姐的爱,对失去亲人的可怕,没有看似失败的姐姐,又哪里有自由的自己。两个人在最后的时刻终于达成了和解。

一个是柔弱敏感有点神经质,却最为坚强坚韧;一个是倔强嘴硬有点小别扭,却最为脆弱胆小。两个演员之间的化学反应恰到好处的表现出亲人间的羁绊:我们可能彼此不理解,不欢喜,以后或许也不会,但对方始终在彼此的心里。

我用尽全力的离开你,但是最后的最后,我最舍不得的也是你。你在我身边就是我的欣快症。

个人影评公众号 一葱二白

 6 ) 坎妹面对兰普林一段话,对于经历过的人来说,实在是说道心坎上了。

She drowns in her emotions,

she's always been like that.

Dad left,and she and mum just clung to each other,

dragged each other down.

I refuse to live my life as a victim.

Mum died because of weakness,

she died because she coundn't handle life,as it is.

She stopped going to work.

She woundn't eat.

She coundn't...

She coundn't pay the bills She coundn't go and buy cigarettes.

So you had to go and do that

You had to go out and buy cigarettes

and milk for the money that you got from social services

because you mother was no longer a mother

because your family was no longer a family

She failed.

drowning herself in the bath, putting her head in the oven... sleeping pills

You know what? When she actually succeeded, that was a relief

Yes.

That's how it was when mum died

A relief

生活就是这样子的,You have to move on.

想到小时候自己的家庭,我和我妈,实在是感慨万千。

好困了,不知道以后有机会会不会把经历补充完。zzz

 短评

我本来以为会是两姐妹一趟旅途打开心结的公路电影,结果却totally different。傲娇炸毛妹与病娇忧郁姐,坎妹和Eva之间的化学反应感人肺腑。没化妆去看是对的,因为我强忍着翻了一小时45度眼,还是落下泪来。

5分钟前
  • 一苁二白
  • 还行

对于人们为什么会选择留在那个奇怪的地方——将余生压缩至六天,影片并没有给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理由。两姐妹关系的破裂与缝合也显得不那么合乎逻辑。P.S.坎妹的颜值怎么忽高忽低的,完全打不过兰普林和伊娃·格林。

10分钟前
  • 康报虹
  • 还行

第四颗星给绿娃,短发病娇的样子太美了,故事把控的不是很好,北欧风格。期待绿娃这片这么久,作为一个欧洲人你就多演演欧洲片嘛,太高兴绿娃和兰普琳奶奶合作啦,两位太像母女。

13分钟前
  • 自由的幻影
  • 推荐

delicate, sensitive and emotional

17分钟前
  • 伪装的甘党
  • 推荐

跟片子里的cliche论调相比,兰姨真是永远年轻。

22分钟前
  • Mumu
  • 还行

白瞎了这么好的主演

24分钟前
  • Echo
  • 较差

主题是沉重的,表达是压抑的,但有点矫揉造作,学得应该是伯格曼吧,北欧的压抑路线,可坎妹真得是太可爱了,嘴巴和下巴腮的肉肉都写满了可爱。我绿娃的病娇真得是教科书级别的。那片树林啊,真静谧,很多池塘的画面,像莫奈晚年的作品。

26分钟前
  • 我们在一九八四
  • 还行

2017.9.12 tiff 7.3/10。我居然在期待德国骨科,我太猥琐了……电影没有太深入探讨什么,仅仅是捋清了心结,然后,坦然结束。女主们太好看了呜呜呜,加分加分!工作日白天regular场还有Q&A,坎妹好可爱,好好看,声音好好听!

31分钟前
  • Orangedietc
  • 推荐

道理我都懂 可是为什么我不能嫁给伊娃格林??

36分钟前
  • 黄悦_
  • 推荐

45/100 掐头去尾,中间一团浆糊。

40分钟前
  • SELVEN
  • 较差

坎妹第一次当制作,效果有些平庸。虽然两位女神的搭配充满了噱头,但两人本应该传达的那份感情并不强烈,完全没有打动观众。但难得见到兰普林和两位新生代女神搭戏,私心还是多给一星。

42分钟前
  • 饮歌
  • 还行

道理我都懂,所以evagreen什么时候嫁给我?

44分钟前
  • 十二月灬苏柒
  • 力荐

我觉得吧,看看兰普林和eva就很欣快了。

48分钟前
  • 产区不明
  • 还行

我还蛮喜欢这一部的。安乐死题材的电影这几年也不鲜见,好像很难拍出新意,重在讲述家人之前的爱与纠葛。短发的伊娃格林特别好看,小男生的清隽感。看了这电影,让我想起一句烂透的话,爱比死亡强大。

50分钟前
  • 好运老郑🌈
  • 推荐

坎妹成立自己制片公司就找来和自己几分相像的绿娃来演姐妹,殊不知短发憔悴的绿娃在我这也比你个厚刘海好看!亲情在病魔折磨、彼此个性差别的争吵打斗和既往要咎的过去中找个搁置地方,慢慢就变得有点惊情,叙事还是平淡,感情无法隽永。兰普林越来越神棍,坎妹那出门后才哭的表演是看了《甄嬛传》么。

53分钟前
  • 大洋洲
  • 还行

剧本平庸叙事缓慢,人物之间情感生硬。可惜了这么好的卡司。

58分钟前
  • 生腊
  • 还行

Eva老了应该会变成Rampling

60分钟前
  • 圆子
  • 还行

有女神就五星系列!这么多年了Eva一点都没老感觉状态比AV妹子还好,这个角色有点像低俗怪谈Vanessa的延续 凄凄惨惨的最后要死。。。另一位女神兰普林阿姨也是很出彩,感觉就是三四十年后的Eva。总的来说演员都很喜欢 场景服装都很唯美 但就是很无聊,很北欧。。。

1小时前
  • Malotru
  • 力荐

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的,特别是坎妹的角色.兰普林为什么穿衬衫那么好看!!!!!!!绿娃,我该拿什么形容你的美好呢!!!!!!

1小时前
  • 那不勒斯大婶丢
  • 推荐

支持一下绿娃和砍妹。故事节奏把控的不是很好。绿娃越来越man了

1小时前
  • 嘉柏瑞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