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
  • 电视剧
  • 美剧
  • 韩剧

应许之地2012

HD中字

主演:马特·达蒙,本杰明·希勒,特里·金尼,卡拉·比安科,乔·科伊尔,哈尔·霍尔布鲁克,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提图斯·维里沃,蒂姆·金尼,莎拉琳赛,肯·斯特伦克,罗丝玛丽·德薇特,约翰尼·希科,克里斯汀·思莱蒙,约翰·卡拉辛斯基,卢卡斯·布莱克,斯科特·麦克纳里,列侬·温,罗丝玛丽·霍华德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2

 剧照

应许之地2012 剧照 NO.1应许之地2012 剧照 NO.2应许之地2012 剧照 NO.3应许之地2012 剧照 NO.4应许之地2012 剧照 NO.5应许之地2012 剧照 NO.6应许之地2012 剧照 NO.13应许之地2012 剧照 NO.14应许之地2012 剧照 NO.15应许之地2012 剧照 NO.16应许之地2012 剧照 NO.17应许之地2012 剧照 NO.18应许之地2012 剧照 NO.19应许之地2012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应许之地2012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GLOBAL公司派遣员工Steve Butler(马特·达蒙 Matt Damon 饰)和Sue Thomason(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 Frances McDormand 饰)到一个以农业为经济支柱却蕴含丰富天然气资源的小镇,试图说服当地居民和GLOBAL公司合作,一起开采天然气,此举也将振兴当地的经济。Steve本以为这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却遭到了当地高中的一名教科学的老师Frank(哈尔·霍尔布鲁克 Hal Holbrook 饰)的反对,Frank提出要整个镇上的人进行投票,以决定是否开始天然气的开采。而一名来自环保组织“雅典娜”的年轻人Dustin Noble(约翰·卡拉辛斯基 John Krasinski 饰)的突然出现,他以自己家乡因为开采石油气而遭到破坏为证据,更加剧了当地人民对开采天然气的抵触。Steve在当地认识的一名颇有好感的女性A...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月球陨落极地恶灵 第一季威龙行动偶像失格夜间飞行2014黑海夺金(国语版)五年之约暗黑第二季伏击2015智谋销烟玛丽亚的情人蔚蓝50米空中劫难诡丝 詭絲双面君王2012拉斯维加斯第三季洛克比:寻找真相第一季沸腾的群山下一个就是你3空前绝后满天飞2:瞒天过海飞飞飞血书茗天闪亮阿涅斯论瓦尔达我的莫格利男孩

 长篇影评

 1 ) 相关影讯

一句话评论

无论影片是如何缺乏野心,还是怎么流于表面,至少所有的素材都被很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并且被讲述得有声有色。
——《纽约客》

这部电影把环境问题优雅而精致地和盘托出,但是后半段的人物关系却冲淡了这种细腻的讲述。
——《好莱坞报导者》

在影片中环境问题并不是主角,人物内心的冲突和情感戏才是。
——《Reeling Reviews》

这是一部很有意思的电影,一些人物的出现使得这部电影的戏剧性暴增。
——《综艺杂志》

幕后制作

典型美国人的故事
        
  虽然在表面上有一个关于环境保护的故事,但是在编剧兼主演的马特·达蒙的眼中,这个故事和环保的关系并不大,他想在电影中表现的,是另外一件事。达蒙说:“《应许之地》里所出现的人物,都是我们所熟悉的,我们知道的,也是我们认识的。也就是说,我想在这部电影中表现的是美国人和他们的生活以及选择。那么,还有什么合适的事件能把这么多人、这么多资金已经这么多冲突囊括在其中的呢?”按照这种设想,《应许之地》这部电影就变成了一部用角色来驱动故事,故事最终落在角色而不是事件上的影片。格斯·范·桑特说:“美国是一个大国家,而我们每个人都身处其中,是这个国家的一份子。这个国家太丰富太复杂了,所以,很少有机会能见到那种讲述大环境下人们生活和人性的剧本。我之所以非常喜爱达蒙的剧本,原因就是这个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大事件中人们的选择,展现的是人们的价值和他们的价值观。故事里的人物、角色都是真实的,都是实在的,也都是伟大的。”
        
  除了这种鲜活和真实的人物之外,影片的故事本身也很具有代表性。达蒙说:“这个故事,实际上是一个环保的故事。一个小镇上的人们被告知自己都可以变成百万富翁,只要把家里后院地下的油的开采权卖给大公司就可以了,但是这种做法会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这点大公司没有告知。最后,小镇上的人民决定站起来抵制这种公司的做法。这样的事情,在美国已经发生过了,所以我不需要再次强调环境问题,我需要强调和渲染的是人们对自己家园和国家的责任感和态度。我觉得这是美国人的一种天生的使命和性格。”影片的制片人查尔斯·摩尔也非常同意达蒙的观点,他说:“这种性格是使一个人成为美国人的先决条件。在这种冲突和矛盾的背景之下,他们的这种性格就表露了出来,而这种性格的展示,恰恰是影片最需要的内容和素材。”

达蒙与范桑特的第三次合作

  在本片较早版本的剧本中,故事并不是什么有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的,而是一个关于风能发电和飞车的故事。后来修改了几个版本之后,就变成了现在的这个剧本。其实,无论是什么能源背景,无论是什么故事情节,在达蒙的剧本中,故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影片的演员和他们的表演。为了影片能有一个合适的演员阵容,达蒙和格斯·范·桑特一起为影片找到了约翰·卡拉辛斯基、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和哈尔·霍尔布鲁克组成的演员阵容。达蒙说:“当我们的剧本还在撰写的时候,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已经确定要加盟了,加上和我一起编剧的约翰·卡拉辛斯基,这样整个电影的演员阵容就差不多整齐了。”虽然在达蒙退出执导这部电影之后,有些演员也离开了剧组,但是这三个主演还是非常忠诚地留了下来。查尔斯?摩尔说:“虽然经过了不少起起伏伏,也经历了一些人事上的调整,但是麦克多蒙德、达蒙和卡拉辛斯基的主演阵容一直没有变过,我觉得,这才是剧组最大的财富。而且,在达蒙离开导演的位子之后,他找来了自己的老朋友格斯?范?桑特来执导这部电影,这也是意外之喜。”

  对于第三次拍摄由达蒙撰写的剧本,格斯·范·桑特显得很开心。他说:“达蒙的剧本总是充满了灵气和意义。《心灵捕手》和《杰瑞》都是如此。虽然说达蒙在这个《应许之地》的剧本里放弃了讲述青年人的成长故事,但是这个剧本还是充满了那种灵动的感觉。达蒙在这个片子中,加入了他对美国人和美国社会的理解。充满了那种积极向上的感觉和情感。对我来说,拍摄这么一个剧本,而且还是由他来主演的,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

花絮

·这部电影原本是马特·达蒙的导演处女作的,但是因为过短的筹拍时间和一些创作上的冲突,达蒙放弃了执导,导演更换成了格斯·范·桑特。但是达蒙并没有完全离开剧组,而是作为编剧和主演留了下来。

·这是马特·达蒙第三次做编剧,前两部电影分别是《心灵捕手》和《杰瑞》。达蒙的这三次编剧,导演都是格斯·范·桑特。

·虽然这部电影的故事和纪录片《天然气之地》的故事有几分相似,但是据影片的另一个编剧约翰·卡拉辛斯基透露说,影片最初的灵感来源是美国的风能企业。

获奖记录

柏林国际电影节 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第63届 (2013)
提名
·金熊奖(竞赛单元) 格斯·范·桑特 Gus Van Sant

 2 ) 不错的影片

我是带着任务来看的,若是平时我不会去看这种电影,环保这种题材怎么想都没什么吸引力,如果你是那种用脑袋看电影的人,一定会觉得这部电影很不错,好的影片是能够让人思考的,而不是一时的快感,当然这因人而异,但能够评奖的影片,必然是有思想的,怎么还不到140字啊。。。哇还没到。。。没什么可写的了

 3 ) 我看到良知的力量

这部电影,剧情不算和出彩,但也有他精妙之处,对于剧情,不想解读,但写写打动我的几处情节,与大家分享:

1)在作一个靠在拖拉机旁边的农民的工作的时候,他听到这样的话语(大意)——如果我同意了,我怎么跟我的孩子解释,他的父亲为了钱而出卖了自己的农场。。。。。。简单的几句话,让我看得脸红心跳,在面对金钱诱惑的时候,他们选择的,是对下一代的责任,是对得起自己的孩子,而我们,带血的GDP,污染的GPD不断出现,为了经济,为了利益,却往往忽略了我们的下一代,我们会留什么给他们?是轻轻绿草?还是几百万的GDP?

2)I AM NOT A BAD MAN——这句话出现了几次,为了证明他的这句话不是说说而已,他一直在尝试说服别人,说服自己,但真正让别人认可,他真的不是一个bad man,还是最后在喝下一杯柠檬水,勇敢地把这个公司不可告人的秘密说出来,并且坦言在面对可能的危机,他们并没有办法。也许,是小女孩卖柠檬水找钱的真挚举动打动了他,也许是对于不被公司信任认可的报复,但不管如何,他用于说出这个,的确,做了一回“right man”。我们现在,敢于面对内心的真实并且勇于说出真话的人,还有几个呢?

3)IT IS JUST A JOB——他的女同事开着车,在他被炒以后,留下一句话,我想她是被她感动、说服和佩服的,的确,在良知的底线、气节的沦丧面前,他守住了,就是一份工作,为了几千的月薪却丢掉作人最基本的这些准则,不值得!但我们的官场、职场中,却往往充斥着那些为五斗米折腰,趋炎附势,奴颜媚骨的人,只能感叹,何必呢?

在这个金钱社会中,我想马特达梦是想用这部文艺小清新来吹醒一下我们沉迷的精神和污秽的灵魂,不过,这个风跨过太平洋,在亚细亚,吹起来,就显得很微弱了,但了甚于无,吹多了,总会感召一些人的!

 4 ) 騙中騙的《騙地謊言》(Promised Land)

  吉斯雲頓的新作在柏林影展中獲得評委會主席王家衛先生的美言,而當不少觀影看過此片之後,有感到是過譽。每個人都有一雙獨特的電影眼,每種意見都是一種功課,功過留給日後的歷史作判斷。對吉斯雲頓最深印象的莫過於殘酷青春與初戀的描寫,青春的愛與痕,躁動與遺憾透過他獨特的風格處理添上了一份苦澀的味道。而當看到他的新作《騙地謊言》,聚焦的是美國土地的處理問題,是很本土色彩的。當然,作為海外的觀眾要切身明白當地的城鄉差異是有困難的,或者我們可以從自己的地方作為引伸到電影之中所發生的事,這樣看起來相對會有共鳴得多。

  發展,保育,成為了香港近幾年來的一個課題,有些年青人主動參與其中,他們與村民本來不相識,但透過運動把他們連繫在一起。先後有菜園村,有今日的新界東北地區發展。香港的大財團被揭發早在十多年前在新界地區圈地,謀求得到更大的利益。在一個聽證會上,曾經聽過居民說到被黑道中人威脅,包括殺害村民的小狗與燒毀別人的房屋。《騙地謊言》在世界上每個角落都正在發生,有網友提到內地的情況也是合適的,每當國家要舉辦什麼大盛事的時候,就要迫走當地的居民。單是北京奧運就有多少個胡同被拆掉,廣州亞運同樣也遇到這個情況。發展是硬道理?實在不敢苟同,但站在環保的角度裡電影中有趣的橋段是原來所謂的環保人士也只是自編自導的謊言。

  站在居民的角度裡,借用黎明金句「手掌又是肉,手背也是肉」。該信任誰?到頭來靠的只有自己,一顆愛一個地方的心。在戲中天然氣開發商由麥迪文飾演的STEVE強調自己不是壞人,於是可以用「上班論」來論斷其中的責任。就如警察無理的打壓和平示威的小市民一樣,不理三七二十一任胡椒噴霧飛,然後有人用「打份工啫」為理由為惡警辨護。同樣麥迪文的角色用較低的收購價壓詐當地的人,為公司賺取了利潤,他的良心到底是何在?在工作上難免會有道德上的問題,但個人可以選擇做還是不做,還應當有個人意志的。又正如他與他的助手SUE用金錢賄賂他人作掩口費,為了達到目的可以不擇手段,真是黑暗。

  天然氣開發商與環保份子都是最佳演員,苦了一群不知所措的居民。面對社會不斷的進步,留在小鎮的人大致上是比較無助的人,也有一些是樂意享受田野生活的人。在鄉間有人得到平靜,有人因為走不出城市而被迫留在鄉間。當有一日有人告訴你賣掉手頭的土地就有一筆巨額,相信有些人會立即為了利益而出賣其它人的利益,但也不能一一的怪責他們。是因為生活,為了下一代有更好的教育與醫療。人類的自私某程度上是關於愛。主角的家鄉自大工廠遷離後就一沉不起令他產生了想法,在新時代只有科技可以改善生活,而不是留守在即將廢棄的村落當中。戲裡的人都面對著這個問題,對自己身處的土地感到質疑與有所的想法。他們該何去何從,他們都有自己要考量的事。

  離開與留下,都是令人矛盾的選擇,誠如好人與壞人的面目都是難以識別一樣。環保的旗號看似是正義無私的,但有些人卻利用別人的善心、恐懼去欺詐別人。在電影中有兩層的騙案,而這兩層的騙案之中交集,形成了騙中騙的故事,它是荒謬的、是無奈的、是很美國式的結局。奈何電影對信任、對批判環保事業與財團之間是欠缺了深入的討論與展示,只是很粗疏的帶出土地的爭奪戰,欠了鮮明度,甚至是有一種平白的叙述,只是把當地人的生活在表面上交代了出來,但整體要面對的問題所花費的片段也不多。反而電影把應該要處理的重心放在了愛情方面,故意要展示出「對立」的雙方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爭奪戰。奈何,作為觀眾想看到的是《騙地謊言》是如何的「圓謊」,而不是自行的承認。

  《騙地謊言》並不是吉斯雲頓的上佳之作,但作為影迷與麥迪文的粉絲的還可以追看。至少還會在電影裡面有所得著,對於香港人真正的「騙地謊言」比比皆是,從地產商、市區重建到開發新土地,我們需要的是群眾的覺醒,重奪我們的話語權,一石捲起千重浪。

文/Dorothy

 5 ) 美国乡村真实写照。无色请暴力。想了解美国生活的必看!

可以说这部电影是好莱坞式的现实文艺片!

中国式的文艺片如贾樟柯,张艺谋等等!多数讲的是中国农民。反思的也是中国农民!
 
同理,这部美国的文艺片也讲的是关于美国乡镇农民的故事!

看完有感触,无感动。

马特最终做出的正确的决定。而不是对自己最有物质价值的决定。因为他是good boy!

good boy 是一个美国式的感念。类似于中国的孝顺的人,孝子。

而这部影片就是告诉我们什么是good boy!

非常的接地气。非常真实的准确的描述美国乡村的生活状态。

印象特别深的是美国式的腐败。直接的索贿。

美国家庭的困扰。

美国青年的困扰。

美国乡镇的发展的困扰。没了企业就没了生活。没了企业就没了小镇

美国企业的无耻,跟我们的现状是一样的。要发展还是要环境!跟我们不一样的地方是决定的权利!到底是哪国人民真正的当家做了主人,看完此片你就懂了。

美国的教育,没有钱还是上不了大学。也有不公平的地方。但是课堂的气氛和教育方式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美国人的娱乐方式是下了班酒吧喝一杯,而我们则是下了班在烧烤摊上喝一杯。总之都是喝一杯。

美国式的爱情择偶观念!

如果你很好奇美国人到底是怎么生活的,这部电影还是非常值得看的!如果你看到马特达蒙的头像仅仅只能想起《谍影重重》,那你还是跳过这部电影吧!如果你顺便想起了《天才普利策》这个电影你还是可以看的!

 6 ) 你看到的是道德的至高点,会感动,但不是生活。

发展和破坏从来都是黏在一起的。

当然,外面37度高温,你,吹着空调,看着电影,很有触动,确实有东西比钱比发展更重要,这个时候,压根不会记起,空调是不是会漏雪种(氟利昂),雪种是破坏臭氧层这件事的。

人之所以站在食物链的顶端,就是因为发展,进步。

所以,我接受了残酷的现实,落在地上,越来越心平气和,接受生活。

 短评

很遗憾结局让整片的主题从“融入”降低到“阴谋”。本身施害方与受害方的主次调换是很有趣的点,却白白让刻意为之的反转打破了一切。

7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还行

结尾不难猜,但是现在已经很少去猜测结尾了,为什么有些人不愿意享受twist出现的那一瞬间时的心情呢?

10分钟前
  • 白日美人_S
  • 还行

卖了土地换取更好的生活,不好吗?

13分钟前
  • 晓刚
  • 推荐

平淡温吞得该有的东西都模糊掉,看得很累很无味

17分钟前
  • 井戒
  • 还行

很主旋律的电影,大公司资源开发和原住民环境破坏之间的冲突,最后的小twist太可以被预料了,好希望能享受到一个电影中小小的一个惊喜啊,可惜了。好喜欢马特达蒙。

19分钟前
  • Daniel
  • 还行

若无隐患,何须阴谋。无远虑者,必有近忧。

20分钟前
  • 芦哲峰
  • 还行

确实,主流到庸俗。

21分钟前
  • Peter Cat
  • 还行

好一般。

22分钟前
  • zonovo
  • 还行

两颗星给风光,呵呵。

23分钟前
  • 一位少男
  • 推荐

男主角这个倒戈有点突兀啊。。到底是因为被妹子勾引还是发现被公司捅了一刀?。。

28分钟前
  • 俞飞鸿女士爱人
  • 还行

略显平淡

29分钟前
  • 哆啦哆啦
  • 还行

不太喜欢结尾温情,有点把格调做小了。这个故事大部分时间很暧昧,在态度上也是模糊不清的,不过反转很不错,更明确了主题。马特·达蒙与约翰·卡拉辛斯基都是我很喜欢的演员,总有说不出的好感。片中达蒙和罗斯玛丽都在这两年跟艾米莉·布朗特合作过,然后约翰·卡拉辛斯基又是她老公,幕后推手么?三

34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结尾逆转还挺有意思

37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还行

这个节奏,简直是Gerry一样的噩梦

38分钟前
  • [Deleted]
  • 很差

很好!

39分钟前
  • 常常仙
  • 力荐

编剧不赖,走上商业路线是阴错阳差,马特·达蒙本来就是个才子

44分钟前
  • 大灰狼
  • 推荐

在利益面前,人们会怎么抉择?要环境还是要cash? 让人们各自选吧

46分钟前
  • 甘露
  • 还行

好温情的电影,当经济利益与环境产生矛盾,该如何抉择?马特达蒙自编自演,少了年轻时的锋芒,多了一些成熟与笃定。

47分钟前
  • 已注销🇨🇳
  • 推荐

虽然编剧和表演上都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我还是觉得小马的作品,比小本拿奖的那个好。很舒服的电影。

48分钟前
  • 比多
  • 推荐

1.贾森·瑞特曼+索德伯格。2.最后的反转不难猜到,全片就是一个hoax。3.没有范·桑特的范儿了,调子很中庸,能源话题可以看到些许隐喻,结尾很正义很主流。4.各演员均无突破,卡拉辛斯基还是一副Jim面孔。

53分钟前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