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想要轻轻松松复制成功的意图太明显了。
一部西班牙名剧《纸钞屋》,大红大紫了这些年,去年年底完结;
一部韩剧《鱿鱼游戏》,去年火爆全球,风靡世界,给韩剧打响了名声。
今年,Netflix在一番神奇组合的操作下,整来了一部韩版《纸钞屋》,并且在昨天已经上线首季。
《纸钞屋》韩版
종이의 집
共6集
韩剧+《纸钞屋》,期望值当然是超级高的。
虽然西剧《纸钞屋》并不完美,但韩版《纸钞屋》是否能超越前作,这也直接就决定了它的成败。
而且,天天已经预感到新一轮的吐槽盛宴即将开始。
因为,韩版《纸钞屋》太无聊了。
天天硬着头皮才把全六集刷完。
首先,除了背景环境设定在了南北韩共同建立经济体基础上,但剧情故事,几乎原模原样,首季六集,暂时没有看到比原剧情更加惊艳的地方。
原版的剧情逻辑漏洞,在韩版中也依然存在。
其次,就是人物角色了。
西版《纸钞屋》中,最先惊艳到观众的地方是“抢印钞厂”的大胆构思,其次便是那些我们喜欢的角色,让观众真正入坑此剧。他们早已经将角色印象刻在了观众心中,现在又换上另一张新面孔,能否夺走观众的喜欢就很难了。
东京,西版中是个纯粹的女杀手抢劫犯,身材性感的不像话,胸大无脑,冲动行事,充满了攻击力,是举起冲锋枪突突突的不二人选。
并且拥有极好听的声音,做来旁白风格十足。
但是,韩版中的东京,成为了一个站在了反资本主义道路上的底层女性,上过战场当过兵,大城市里追过梦,饭馆里面洗过碗,夜店酒吧陪过唱,被逼无奈才开始抢劫,而且只抢高利贷业主,在被警察通缉实在走投无路,才跟了教授。
本应是全剧性感担当,但韩版却赋予了角色沉重的色彩,给了东京更多的正面元素,也失去了原有的角色魅力。
而且,西版中的东京,自由放荡不羁,甚至时不时地挑逗下教授,而韩版中的东京,则成为了教授的小跟班,唯教授的话是从,这样下来一点都不酷了呢。
柏林,西版中的柏林,肩负着两种特质,优雅和腹黑。
其中优雅这一点,赢取了无数观众的心,毕竟,优雅的内容十分宽广,它代表了肚量、格调、态度、骄傲。你做脏活耍手段,但依然能让观众为你倾心,甚至产生理解和共鸣,便是一个成功塑造的角色,让观众喜欢的反派。
但是,韩版中的柏林,只剩下腹黑了。
只有腹黑,是讨不到观众的好感的。
更是难以想象,这样腹黑的柏林,如何和教授高举酒杯,放声高歌《朋友再见》 Bella Ciao这样荡气回肠的歌曲了。
教授,西版中,教授是一个十分腼腆的存在,有些木讷,他的全身都散发着紧张、不安、不自在的情绪,面对东京和内罗毕的挑逗,甚至会紧张、结巴,甚至不敢直视。这个性格特点也刚好和他的雄韬武略勃勃野心形成鲜明对比。
韩版中的教授,了不得,第四集就有床戏了,也是本剧中的首个床戏镜头,而这本应该是属于性感的东京的。
还有,教授推眼镜的动作,很不自然,每次都是为了推而推的尴尬时刻。
内罗毕,很疯,很有趣,是十分的乐天派,并且充满了爆发力。
关键时刻,能hold全场。
也正是她的这种特质,在剧中创造了让人震撼的好多个名场面,她的死,也是最让观众打抱不平的一个。
但是,韩版中的内罗毕,目前还未显露出什么,只不过演员那细长的眼睛,微胖的身材,总能让人联想到宫斗攻心。
里约,阳光善良的大男孩一个,精通计算机。
不过,韩版中的里约,来自于一个富裕家庭,长久让父亲失望,但是,就为了让父亲更失望,所以参与这场惊天大劫案?
不过,有一说一,韩版中的丹佛,倒是让人眼前一亮,金智勋扮演,长发神颜,无论是散着还是背着,都掩盖不住的帅气,加上天真单纯的性格,就十分招人喜爱。
其他的几个角色篇幅少,暂且不提。
整体来看,韩版的教授团队肯定是比不了西版团队了。
无论是气势上,还是风格上。
韩版《纸钞屋》野心很大,但却不用脑子,直接复制粘贴都不尽人意。
在如何讨观众喜欢这一点,可以说是很失败。
尽管,西版《纸钞屋》曾被观众翻来覆去的吐槽,但在韩版的衬托下,西版更加经典,更加神气了,名场面历历在目,曾跪下的膝盖也回想到了昔日的酸爽。
有空闲时间的话,不如再刷一遍西版。
韩版《纸钞屋》,人间不值得。
而且,各大媒体评分也在说明一切,IMdb上西版仍保持8.2的分数,但韩版仅有5.2分。烂番茄上仅拿到了爆米花指数55%。
一时之间,韩版《纸钞屋》存在的意义都难自寻,何必呢。
根据剧情故事来看,韩版《纸钞屋》显然还有下一季。
不过,还是就此打住吧。
小冒坚持原创的810篇 过度迷信,真没必要,逐剧讨论更健康~~
周末连续高温,我只想躺平,尽可能减少运动。
去年的《鱿鱼游戏》取得了各种出乎意料的数据成绩后,大概网飞Netflix也好,韩剧主创团队也好,都很想让这个意料之外的奇迹,变成可持续性可复制的成绩。
所以在我看到韩版《纸钞屋》的预告片时,我就有一个感受,
真像《鱿鱼游戏》。
《鱿鱼游戏》的爆红,也是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于我而言,《鱿鱼游戏》完成度很高,很流畅的制作,熟练完成一部成熟的作品。
但细究细节,深刻度也好,烧脑程度也好,都是可推测可预见的套路,没什么惊喜,形式上的冲击感远超过内容。
技术上的成功,视觉手法配合韩式独有的煽情,让其他地区的观众,尤其是并不熟悉韩式财阀黑暗面的套路的外国观众,耳目一新。
播出当天,我就把新鲜出炉的《纸钞屋》第一季6集,全部看完了。
不如《鱿鱼游戏》,差距不小,所以目测不可能达到那种火爆程度。
我一直很喜欢网飞的作品,因为平均质量很高。
有钱+有品位+大胆创新+敢想敢拍+定位精准=爆款精品
独树一帜之处,渠道广,资本绝不干涉创作,确实能激发各个地区的原创团队,静下心来创作。
而且上线就是一次性放出,多棒。
从各种新闻和网飞上各个国家剧集的数据和表现来看,韩剧确实早就是亚洲内容头部地位。
但真的没必要太迷信,太鼓吹。
我之所以十多年前开始入坑悬疑,推理,刑侦,犯罪,偷盗题材,不就是因为远离日常,天马行空,那些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反转,打破我认知的三观?
恍然大悟之后,引发的深思也好,回味也好,乐趣无穷。
毕竟我们普通人规规矩矩生活的日常,是很难接触这些的。
我没看过原版《纸钞屋》,所以不存在先入为主的滤镜。
我只是单纯觉得,韩版剧情有点跳跃,有点空。
所有角色都太绝对,很扁平化,人物形象很单一,就只有一种压倒性主要性格,没有那种反差冲击,成熟的制作很有质感,但也更能感受到某些细节的遗憾。
深入人心的是影视剧作品本身,而不是技术。
著名的导演马丁·斯科塞斯曾在致女儿的信里提到,“是你而不是那些工具拍出了电影。”
我觉得这才是一部上乘的经典作品该有的样子:
任何工具,技术,艺术形式都是为了作品和观众的互动在服务。
那些优美的镜头语言组合和剪辑,或是服化道的精益求精,或是演技的精湛,很精彩,但不罕见,少了核心让人心动和心痛的情感,表现形式只是形式。
所以我们反复观看那些几十年前的经典电影时,依然会收获感动;
而我在看最近网飞几部韩剧的时候,心如止水,毫无波澜。
所以我不会过度迷信网飞的招牌,数量越来越多,就免不了有很多成熟作品陷入爆款模式化。
努力完成了任务,无功无过的平淡套路。
比如《地狱公使》《僵尸校园》都是如此。
我更喜欢让这个题材爆起来的第一部,比如《甜蜜家园》,《王国》第一季,《釜山行》第一部。
美术创作里面,大师会说,学我者生,仿我者死。
我喜欢的是,丰富多样的网飞,而不是成熟的复制机。
大盗题材,一定需要一个天衣无缝的绝妙框架,各有特点的联盟小队,在一起各显神通,各种化险为夷的惊险反转。
我看了原版第一季第一集,同样也是网飞出品,所以剧情的展开框架是差不多的。目前第一季的剧情没有特别多的惊喜。
将隔壁特有的南北问题融入,肯定是创新改编的大举动,但利用的并不到位,也不深刻。
主要就是体现在,利用人性,让人质们难以团结的时候,至少第一季我觉得太浅谈辄止,不像网飞韩剧该有的尺度,温吞平淡。
原版目标是黄金,要比新设定的钞票来得更实际。
考虑一下体积重量,逃跑的时候,不方便也不合理。
至于自己印钞票这个团队自认为非常高明的手段,我觉得是巨大的bug。
一个是除非毁了所有过往的发行记录,不然凭空造出来的号码,一定有手段追踪;
一个是他们太蜜汁自信了,这么大面额的韩元流入市场,流通得了吗?兑换得了吗?小币种太容易被发现了,又不是世界上能通存通兑的强势货币。印的是美元我还相信。
角色方面,女主全钟瑞惊艳好看,出场前十分钟的独角戏,梳理冷漠,对什么都无感的空心人,失去希望,遗世独立,丧气十足,真的很有味道。
所以东京的人设,人物的弧光,本可以更出彩,更极端戏剧化,投入计划后的东京,反而没有了个性和存在感。
全钟瑞,我真的很喜欢,不管是《燃烧》《电话》,真是天生的演员。
女性警察的角色,融入那么多女性的现实困境,家庭,事业,育儿,感情,是女性视角,也是难得智商情商在线的正面形象,温柔也有权威,有力量。
女强人不是非要把自己变成汉子,她也可以很讲究外在,有爱美之心,家庭事业兼顾,主导案件谈判的间隙,回家一趟,换一身得体的衣服,关心家人,也挺好。
但我会觉得突兀,和主线关系不大,加不加入并不会影响整体,甚至有些像前几年的美国主流影视剧,一定要加入非裔主角,才算政治正确,太刻意了,也不出彩。
其他角色几乎就是一种特质个性,扁平化到底。
为每个角色过往做得铺垫交代,明明就是要将角色的特别展露出来。可惜大部分都很平淡。
教授唯一的起伏转折,就是莫名陷入爱情,一直游刃有余,突然慌张差点功亏一篑,太突兀了。
柏林更多的就是一种暴戾和狡诈,虎视眈眈,伺机反叛,就算来个绝症梗,我也不觉得可以增加多少高光,没有什么魅力。
丹佛的演员在《恶之花》多出彩呀,这里虽然演得不错,但也就是一种毛躁,有勇无谋,随心而动。
他的老父亲莫斯科,就更像个和蔼的大叔,埋头苦干,还要刻意地标榜一下自己的高风亮节,高于团队平均水平的道德尺度。
里约,只说人设,没什么记忆点,很难共情,因为脸喜欢我倒是能理解。
团队其他人,Helsinki, Oslo, Nairobi就更像是三个无情打工人,干活AI,背景板。没啥存在感,也没有推动剧情的重要作用。
能铤而走险的人,首先就不能是我们想象中,和平常人一样的性格和行事作风。
他们会有善良的人性闪烁,但绝大多数行为是不能够被偶尔的举动洗白的,不然观众不都是斯德哥尔摩?
能让观众暂时为他们的人格魅力着迷,就肯定有角色的高光之处,比如原版里的柏林,自带一种矛盾反差的优雅。
几段感情线,开始得莫名其妙,发酵地得极为神速,完全没有必要大张旗鼓。
教授和谈判专家的创新CP,丹佛和人质的爱情,我尚且还能理解,虽然也是可有可无。
不必要的几段激情戏,要么就干脆点,大尺度到底,欲拒还迎,点到为止,也没什么情色氛围,真没意思,太拿我们忠实观众当外人了。
我最不能忍受的就是局长这个角色的拉垮无耻程度,太ws了。
李主傧也算我路好,这个角色的恋爱脑,真的没必要,局长那长相那鸡贼,那诡计多端的窝囊样子,我实在受不了。
这还不跑?这还等啥?谢他不娶之恩。
坏人暗戳戳地蔫坏,观众更容易上头。
当作品越来越多,势必会遇到雷同,相似,撞款的时候。
真正的神级好剧,百里挑一。
只不过,就算网飞韩剧也开始套路化复制成功模式,至少人家的平均质量远高于我们的国产剧,包括为了zz正确刻意为之的价值观。至少没歪。我说的就是最近的国内爆款,迅速让观众下头的《梦华录》,我已经彻底停在18集了。
所以总体而言,这部剧还是可以下饭的。
我和爱写影评的大导演朴赞郁一个观点:
如果我只有吐槽,那干脆不要写它的影评剧评。(多着眼于优质,不值得一看的作品,没必要倾注太多精力)
神剧毕竟还是少数,总还需要各种各样的剧来消遣,多看多比较,才知道什么是更好的。
作者:小冒,年读120+本书,两大视频网站入驻作者。
用刻意练习写出多平台50w+,用爱发电。立志通过写作改变人生,坚持工作、娱乐、阅读、写作和自我提升五不误。
愿意写深度思考剧评+书评的娱乐生活杂博。
百家号/头条/腾讯新闻读书账号@芸淡风倾爱读书,影视剧评账号@芸淡风倾。
公众号/豆瓣@芸淡风倾,微博@芸淡风倾_紫薰。
内容简介:南北韩一群劫匪占领朝鲜半岛统一印钞局。 很多老演员和戏骨加持的剧情犯罪动作剧,翻拍自西班牙名剧《纸钞屋》,总共拍了六集,我以为六集就是全部大结局,结果故事并没有结束,可能有第二季。 追剧的原因是出圈的那个接吻片段,李玹雨很帅,尤娜挺可爱。 剧情的话,政治倾向重。人物设定上,全剧柏林的人物相对饱满,其他人带着过多的温情片段,
观看这部剧的大多人不是以谈恋爱的为主,而是追求着剧情的刺激和爽感。(或者说是有人冲那个片段是来看帅哥美女谈恋爱的,但肯定也是兼顾着事业抢劫事业和恋爱并行,他们两个还不是官配) 反转、戏剧化还是有的,但是逻辑强硬,不合理。
没有看过原版,无法将他们两个进行对比进行评述。 推荐的话,不推荐观看政治倾向比较严重,但是喜欢看剧情的,可以稍微看看,剧情的话三颗星。
1.原版中警方在明知道人质中有英国大使的女儿的情况下,依旧选择强攻。韩版则改成在进攻后才发现人质中有美国大使的女儿。首先韩版这一改动冲击力更大,剧情上更为跌宕。原版这一处理方法首先使得这一情节没有那么有冲击力,此外明知有大使女儿的情况依旧选择强攻,使得逻辑上总觉得有些奇怪,当然如果这一情节处理是为了显示警方的自大也未尝不可。
这里多提一句,许多网友对韩版这一情节处理进行讽刺,认为是韩国人硬给朝鲜找一个美国爹。我本人并不喜欢韩国人,也认同韩国一直受美国牵制。但在这一情节下,人质中出现一位外国大使的女儿,警方都肯定不会选择继续强攻,一旦让这位人质受伤,都将上升到外交问题。不管是哪个国家的大使,此时的警方都将更加的慎重。因此倒也不必为了这个情节再做过多的讽刺。
2 原作中警方一开始就猜到了劫匪在印钞票,而韩版直至结束警方都未发现。我本人认为原版这一处理属实有些不合逻辑,第一来源于一位网友的短评,在知道对方在印钞票的情况下,警察只需关闭电源即可。第二,原版得出印钞票的这一过程过于简单,莫名其妙的警察就知道劫匪并非抢钱而是印钱。既然警察这么聪明,那为何在后面还是缕缕犯错呢?
3 韩版中局长中枪是因为莫斯科精神崩溃自己走出门,东京为了救回莫斯科让人质一同出去,混淆视线再把莫斯科救回来,然而因为里约掉了枪被局长捡漏,东京等人下跪使得局长被误认为是劫匪而被警察击中。而原版的处理我个人认为漏洞百出。莫斯科想要透透风,因此丹佛带着人质一同上天台吹风,因不慎让局长误认为莫妮卡已经死去而让局长暴走,最后也是通过下跪使局长被误认为是劫匪中单。我最不能理解就是为什么要这么多人一起上楼。在警方已经知道人质和劫匪都是同样的衣服的情况下,如果莫斯科和丹佛自己在天台出现,警方还是无法知道这两人是劫匪还是人质。在天台上,又非要在那聊人质是否死了,还恰巧被局长听见。似乎这个情节安排就是为了让局长中枪而设计。相比之下,韩版的逻辑我觉得是没问题的。
欢迎指正
就看6集,连个人物都立不起来…..
别跟原版比了,差的太远,就是一群韩国粉丝Cosplay展
这个“里约”一笑我就想打他,脑门子大大的疑惑???是不是看剧看魔怔了?忘了自己哪国人,用别的国家口语笑声?
编剧也滋滋一样,该转折的地方全摊牌,然后改的地方全是漏洞百出
选角懒就不说了,演技也没用……真的是只要拍的人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满分,看过的第三部韩国悬疑剧(第一部是鱿鱼游戏,第二部是地狱公使),同样是网飞出品,不得不说网飞出品必属精品。悬疑感保持的很好,让人一直有那种紧张的气氛,这点很不错,让我想起了被鱿鱼游戏支配的感觉,剧情方面也很强大,韩剧对人性方面描述的总是很深刻。
而且这部剧一开始就让我有一种无双的感觉,教授长得很像无双男主,而且团队也都是各种能人,最后又都是印钞票
但是这是我为数不多希望反派赢的,可能是因为反派其实并没有那么坏吧
这部剧警匪斗智斗勇,十分有看点,每次觉得匪徒要完蛋了,匪徒总能想出令人眼前一亮的招数。比如和人质一起去救人,再比如知道有人攻进来了,大家换了面具,再比如没有杀警察
不过还是想吐槽几点,第一点,局长都那么无情了,情人被匪徒小哥冒着生命危险救了之后,不感谢匪徒,竟然还想着局长?难道你们是真爱吗?那你看中他什么呢,自私自利吗,还是那个油腻的长相?而局长知道自己要死了,却是第一个打给自己的老婆,三角恋还真是麻烦呢。还好,最后女主选择了那个匪徒
不过角色带换想一下,两个都是深爱自己的,但是一个是和自己日常生活的,一个只是用来解决欲望的,按理来说也应该打给糟糠之妻吧,如果情人只是想搞钱,那么剧情会很舒服。可是情人也是爱着他,这就令人觉得情人很恋爱脑很可怜,反之对局长的恨就又多了一分,观众们,恨不得局长能死!从情人传的小纸条来说,情人在感情地位中很卑微,但为什么还深爱着局长呢?这点还有待细究。不过,归根到底还是搞外遇,如果不搞外遇,就没有这么多破事了。
第二点就是那个老头真的是,想法很单纯,知道儿子杀人了立马就冲出去自首。不过这两点也描述了人性的多样,也算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吧。
总体来说还是很不错的,但也有韩国短剧的一些陋习,那就是不一次性把故事讲完。鱿鱼游戏是这样,地狱公使也是这样,纸钞屋还是这样。前两者至少把那一部分讲完,也算是告一段落了,而这部剧就是纯粹的没有交代明白,最后连他们逃没逃出来都没有讲。我觉得应该把12集全做出来,来个有始有终,把他们的结局都拍完了,再把这剧放出来。
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韩剧?因为韩国也是亚洲的,韩国人和中国人外表上很像,看着字幕就有种自己国家拍出来的感觉,而看美剧多少会有一些隔阂。并且看完韩剧再瞅瞅国内电视剧,更觉得韩剧好了。顺便再说一句,韩国的明星总能撞脸中国的明星,比如说这部剧里面局长情人感觉就特别像杨幂
没看过原版,我觉得还是挺好看的。各方人马斗智斗勇,虽然很多转折几乎都能猜到,但是整体上还是好看的。不过确实细节有些经不起推敲,比如教授怎么就逃脱了?教授的动机也还没有揭示完全,希望后几季能好好填坑。
李主傧越看越有味道,除了主设定很韩国外其他都还行。
对于看过原版再来看韩版可能评价不高,但对于从未看过原版的人来说很不错,等第二季
就好一般啊。。虽然我喜欢金姐。。她还是又美又有魅力。。
开篇南北统一,建立经济合作区。北朝女主到了南韩第一件事就是被资本主义骗了。光这个设定就比原版好看很多很多。
没看过原版,刚刚看完6集,觉得韩国的影视行业真的已经是亚洲之巅了。目前无论从表演,导演,场景,台词和剧本,都在无限追赶接近好莱坞水准。整体片子紧张刺激,而且梗和背景相对于西班牙原版,可能会更接近中国人的习惯。 唯一不满意的地方就是强行牵扯出来的人质和劫匪的一条感情线,实在有些多余,而且不太符合情理逻辑
改编的不错,把朝韩关系融入剧中竟然木有违和感,东京、女警都比原版更飒气一点,教授不如原版儒雅翩跹,丹佛也不如原版傻憨
厂长那么多动作,这帮绑匪就不把他单独拎出来看管?
4.5,没看过原版,觉得这个明明就很!好!看!
看看人家韩版"纸钞屋"再看看只会拍古装的中版xiba"梦华录"
我没看过原版我觉得很好看我觉得不应该把翻拍和原版一帧一帧的去扣对比,一个个人物的去对比我觉得一部剧有政治正确是很正常,难以避免的事以上
朴海秀这架势是打算当狱霸专业户么
全钟瑞!我可以!!有全妹的地方就有我!!!
还可以的,感情戏多了点,但是能够融入南北矛盾,也算合理。
沒看過原版,覺得這部挺精彩。但是粉色衣服加面具,韓版也太魷魚遊戲了。另外,全鐘瑞真的是漂亮。
我康康都有谁是冲着全钟瑞来滴
虽然是翻拍,但本土化做得很好啊!虚构的南北统一共同经济区表达了主创人员对南北韩统一的殷切期盼。面具也是根据韩国传统面具改良过。不得不承认韩国人真的很会拍!!即便是翻拍也能玩出新花样来。
被列为19禁最大的理由是抽烟没打码吧!
中规中矩下的敢拍 不过原版已经足够精彩 有这点心思不如做原创 但关于钱这点事嘛。。。
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