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星人成了凯特家的哨兵,但却没引起她的重视,毕竟嗅觉灵敏的哨兵,只是一个哨兵,不能阻止恶性事件的发生。让猫成为解构人性的一部分,想来也是醉了。乃至猫不知去向,凯特母子也随之消失。难道灵性异禀的猫,真的能分辨人性的善恶,最终却成了人的牺牲品。
显然,这种隐喻给英国影片《楼下的人》(2015),增加了倒逼的趣味性。至少在气氛营造上,制造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让我们观影之后,仍回味猫在其中的置入作用。
已有18周身孕的凯特做B超扫描之后,医生告诉她,肚里宝宝的心跳,如果是在150至170之间就是正常的(我不懂,所以特意写上)。喜气的凯特虽然把不准老公贾斯汀到底要不要孩子,但至少他是爱她的。夫妻二人的生活可谓平静如常。从医院返回后,发现楼下新搬来一家人,以前一直是空着的。两双男女鞋在门边摆得整整齐齐。看似很讲究。
一接触,这新来的特丽莎挺着更大的肚子,自称怀孕21周。一来二往,热情的特丽莎邀凯特去健身俱乐部游泳,喝草药茶。善良的凯特当然也懂得待客之道,好心邀请她及老公乔恩前来家中做客,本来就方便,楼上楼下的。能言善饮的特丽莎,说她跟德国人乔恩相识于法兰克福,那时她才22岁,在餐厅工作,二人一见面,就好上了。乔恩在中国呆过十一年,跟一个中国姑娘结过婚,后来分手了。
他们一直渴望有个小宝宝,名字都取好了,彼得。特丽莎喜怒无常,一会笑,一会阴沉着脸,一会说她多么幸福,一会又说我不知为何活着,让凯特感觉怪怪的。乔恩说他有很多投资,不用为钱发愁。好吃好喝好聊之后,客人总得告别。
之前楼道的灯坏了,偏这时喵星人无事生非地蹿了出来,吓得特丽莎摔下了楼梯,紧急送院后,按他俩说所说的,肚里的可爱宝宝没了。可不,特丽莎的肚皮平整了,凯特夫妇真希望时光能倒流,什么事也没发生。但事实是,真的发生了。
乔恩怒斥凯特夫妇,为何邀请他们去做客。凯特很为难地说,特丽莎一直在喝酒。特丽莎咬口说,我一点酒也没喝。面对他们的指责,凯特夫妇完全晕倒,自责又懊恼不已。但已无法挽回。
平静几天后,凯特从门边拾起信件,正是特丽莎写来的,说是他们出外旅行,并为之前的事,表示诚恳的道歉云云,希望她能生个健康的小宝宝。凯特夫妻当然如释重负,矛盾化解,总比搁着一件事要轻松。
凯特顺利产下一名男婴,取名比利。夫妻俩欢天喜地爱的不行。老公贾斯汀也说我不再犹豫了,好好的爱你好好的爱孩子。凯特的担心总算烟消云散。这时,他们楼下的邻居回来了。
一床被不盖两样人,凯特夫妻是简单的人,从不会多想事。面对笑脸颜开的特丽莎,欢迎还来不及呢,哪会想别的呢。只有猫冷不丁地瞪着抱着比利宝宝的特丽莎。凯特大大咧咧地让特丽莎抱孩子,接她送的柠檬水喝,还让她看护孩子。
凯特跟母亲关系一直不好,她对意外去世的父亲很是怀念,责怪母亲的失职。但老公总是让她想开些,对她母亲好一点。神经大条又心无旁骛的凯特,对于特丽莎从没有歪想过。直到这段时间,半夜楼板猛地震动声,以及屋外小车的莫明警报声,加之孩子不停地哭闹声等等,这促使她抱着孩子来到医院检查。医生告诉她不要再喂别的食品给孩子吃,以免引起小宝定的不适。
凯特这才警觉。她有意让特丽莎照看比利,出门后又偷偷地返回楼上静静观察,果然发现特丽莎给比利私自喂奶,并给比利拍照,喵星人跑过去表示抗议。趁她出门,凯特再偷偷来到她家,发现相机都是比利的照片,且有在外面的拍照,一间紧闭的屋子里,竟然挂着她们夫妻俩抱着比利一起的合照。太诡异,又让人毛骨悚然。他们到底要干什么?
忍无可忍地凯特打电话让贾斯汀回家,再敲门进入他们家,却发现相机里已没有比利的照片,墙上也已没有“三口之家”的幸福照,只是一张风景照。再看特丽莎夫妇那阴冷的笑,让凯特骤起鸡皮疙瘩。
贾斯汀让她别多疑多想。凯特说不,我受不了,我们住到别的地方。贾斯汀也同意,并保证不跟楼下人说。之前,特丽莎对贾斯汀暗送秋波,已让凯特心生不安。但租房子到简单布置也得好几天。凯特说我一点安全感也没有。比利在楼上的睡觉的呼吸声,他们在楼下都会知道。
贾斯汀忍不住说,不是我说你,你就跟你的家族一样,都有精神病。他觉得这一切都只是她的幻觉。这让凯特无话可说。这时,贾斯汀接到单位电话,说是有人要谈一宗大笔业务,凯特慌张地说别离开我,别!但贾斯汀说我办完事就回来。等他到了单位,才发现那个电话竟是一个骗局。他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跑回家,迅速跑到楼上,这时,只听到凄惨的悲叫声,不,不,不……
凯特自杀于浴缸里,比利的推车丢弃在外面的湖边。楼下的特丽莎尽力安慰贾斯汀。参加完凯特的葬礼后,贾斯汀伤心地离开。特丽莎也要离开,当然,她是心满意足。
影片的结尾,同时闪现她如何实现谋害凯特的经过。极度惶恐的凯特喝了牛奶后,即感不适晕倒,从楼下上来的特丽莎制造了这一切假象,她穿着凯特的衣服推着婴儿车到湖边,然后抱走了比利。
影片的情景设置很是精妙,弥漫的惊悚气氛,并非希区柯克式的传统恐惧,而是渐入人心的惶然。这种深度又无法言说的不安,在凯特身上表现的尤为明显,直至最终在极度恐惧中丧命。与其说是对手的狡诈,不如说这是凯特夫妇的性格使然,他们的疏忽大意,或者说他们的善良,压根儿就不会往坏处想。
过着平常稀松的日子,哪会想到危机四伏,生命堪忧。谁会想到,一个新搬来的住户,怀着恶意有备而来,谁敢去这样想呢。随着事情的演变,的确有着微妙的变化,即便凯特意识到了这种恐惧,但她的担忧,只是止于担忧,并未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反而一厢情愿的捅了娄子,促使对方痛下杀手。
影片的演进可谓细致入微。任何蛛丝马迹,在观者眼中都会引起警觉,只有粗心大意的贾斯汀漠然处之。这是影片值得回味的地方。从某种角度看,《楼下的人》,疏于刻意制造紧张氛围,让观者参与其中,尽可能的发挥最大的想象。
其实这比大卫·芬奇的《消失的爱人》,更有可看性。不用处处事先设置好。导演只是送上了一桌你从未吃过的菜,但不告诉你各盘菜的味道,你只管大快朵颐,然后再品味中得出一个清晰结论,哪盘菜才是你的至爱,或者说这桌菜你都喜欢,不用细分。
影片最后,坐了海上巨大邮轮的特丽莎,来到了远方新的家,与之前同样的院落布局。她躺在院子喝着柠檬汁,乔恩上来,拥抱,然后看着旁边婴儿车里的比利,轻声喊道“你好,彼得”。一起英式拐骗婴儿事件就这样告终。看来,中国的孟母三迁,择善而居,远离恶邻,的确是真理,只是现代社会,又有几人真的有能力可随意选择呢。
2016、6、22
简介里说是喜剧,可能是别字吧!开始以为邻居琐碎之后见真情呢。没想本来不是一路的邻居已经划干戈为玉帛,没想到最后剧情大反转,可能导演或编剧太急了,我有些反映不过来是这样的悲剧。孩子是这样被拐的,女主是这样被郁闷死的。我一直没懂是自杀还是他杀?楼下的富有邻居怎么能这样呢?男主到最后还没有察觉……细想起来,有些突兀。当然从人性角度,同样的孕妇,只因一次晚餐后的意外,使得一方流产,从而埋下仇恨的种子,楼上夫妻的日常也是被孩子出生后的忙碌不会照料折腾的精疲力尽……女主母亲为什么反对她要孩子,甚至不愿看孩子呢?因为有家族遗传抑郁病史,男主说了这个梗。这个影片说明邻居间距离产生美,交往适度,相敬如宾。同事和朋友均如此。因为有时候一件小事就破坏美好气氛,反而适得其反。再有,破镜难圆,彼此之间最后尽快搬离视线,不再🈶️交集。是最大的安全和幸福!
2016年6月20日观看,气人!省两晚酒店钱,妻离子散。。。
你把人家搞流产了,人家抢你孩子!人家相当妈妈,你十年了才生,所以人家抢你没毛病?
在UK还订鲜牛奶喝啦,就不能去超市买吗,真是懒~
发生了这么大的事还留在那里不搬走主角一家也真是心太大。可以预料,惊喜不多。
老弱病残孕,遇到要谨慎。不熟不吃饭,吃饭不喝酒。鞋别放门口,下楼慢点走。孩子自己看,啥事都没有。若遇到高手,赶紧赶紧走。
除非认识良久,共度许多,否则有了嫌隙还是不要弥补的好,你袒露好意,就解读不了别人深藏的恶意。
来来回回就这么一点东西,悬念感不足,惊悚氛围也没有想象中好,还不如让楼下的夫妇没有回来但是私底下疑神疑鬼有效果呢,很多地方都太儿戏了。
喜欢这种安静阴郁注重画面审美的惊悚片。可惜故事完全没意思。
狸猫换太子,高潮在最后一刻爆发,妙不可言//Bug:照片,婴儿房突然之间消失反被制造精神病嫌疑,转变太快;其次,孩子不见了肯定要报警,池塘要打捞,邻居是第一嫌疑人,女主尸体要解剖,自然会查出牛奶的成分//让邻居带孩子是因为流产是意外,她相信人性本善.不住酒店也是这个道理,况且既有报仇之心,躲得过两晚?
狸猫换太子的剧情,还是在俗套里,不过叙述节奏和悬疑气氛的把控还是不错。
防火防盗防合租客啊!无奈女主家族有精神病史,丈夫不完全信任她,就凭她这么一个弱女子怎么可能战胜战斗力max的腹黑夫妇呢--挺冷门的一部悬疑佳片~
乍看之下,感觉浪费了个好故事。但仔细想想特别恐怖。有几种解读方式,结局很开放,这是做得做好的地方。
如此阴暗,是不是为了更好地解释为什么高楼林宇中,近邻是如何沦为透明人的,与其提防可能居心叵测的邻居,不如做陌生人来的安全。
一股《罗斯玛丽的婴儿》的味道。
来看总督【
电影简直就是另一版本的换 子 疑 云 !我想说,当看到不可思议的事物的时候,记得一定要用手机录像或者照片给记录下来当做证据,免得日后被说成神经病,最好是录像还得把自己录进去,照片极有可能被说成PS。这是我看了弄多年电影下来,学到了这一招。我没疯,我真的没有疯。
拐骗小孩的新高度
所以丢到河里的其实是猫对吧?
搬走就没事了···偏偏要说自己妻子产后多疑症·!
万万没想到恶人夫妻竟间接杀死女主并笑到了最后。。。恶人夫妻对复仇夺子进行了长远谋划,那么极有可能也查到女主妈妈有精神病史了,男主草包一个居然不相信自己的妻子。。。防人之心不可无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