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
  • 电视剧
  • 美剧
  • 韩剧

赵氏孤儿1080P

HD

主演:葛优,王学圻,黄晓明,海清,范冰冰,赵文卓,张丰毅

类型:电影地区:华语语言:年份:2010

 剧照

赵氏孤儿1080P 剧照 NO.1赵氏孤儿1080P 剧照 NO.2赵氏孤儿1080P 剧照 NO.3赵氏孤儿1080P 剧照 NO.4赵氏孤儿1080P 剧照 NO.5赵氏孤儿1080P 剧照 NO.6赵氏孤儿1080P 剧照 NO.13赵氏孤儿1080P 剧照 NO.14赵氏孤儿1080P 剧照 NO.15赵氏孤儿1080P 剧照 NO.16赵氏孤儿1080P 剧照 NO.17赵氏孤儿1080P 剧照 NO.18赵氏孤儿1080P 剧照 NO.19赵氏孤儿1080P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赵氏孤儿1080P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春秋时期,晋灵公不喜权臣屠岸贾当道,且厌丞相赵盾专横。赵盾之子赵朔双喜临门,不仅战功卓著,而且妻子庄姬也身怀六甲。屠岸贾视之为心腹大患,设计在朝堂上投毒,借灵公之口,灭赵氏九族。庄姬在大夫程婴诊脉时,目睹夫君赵朔身亡,悲痛中决定生下婴儿。庄姬将婴儿托付程婴,让他交给公孙杵臼,后拔剑自刎。韩厥因此被屠岸贾砍伤,后者下令封城,挨家挨户搜查婴儿。情急之下,程妻把赵孤交上。程婴前去认领赵孤,...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追风神捕1980海考克医生的骇人秘密两个僧侣安德烈的时尚之路咒中人真相至上良医妙药黄炎培你不是诺米一个字头的诞生无法者哭泣的石头2025黑帮女婿婚巢魔由心生白痴节哀顺变 第一季天堂岛疑云第六季监狱学警鹰与鲨鱼绿区狼女传奇

 长篇影评

 1 ) 《陳氏孤兒》腦殘?陳凱歌腦殘?

京劇《趙氏孤兒》中,程嬰和公孫杵臼有一段對話:

        公孫:這撫孤捨命,何難何易?
        程嬰:自然是捨命容易,撫孤難哪。
        公孫:著哇!愚兄已是風燭殘年,倒不如你將捨命之事讓與愚兄了吧。

田沁鑫版話劇《趙氏孤兒》中,韓厥得知程嬰救孤真相后說完下面這句話,然後自刎:

        韓厥:在這濁亂的世上,得見一真正的信義君子,韓厥無愧在這亂世行走一遭。

每次演到這裡,眼淚都會忍不住流出來。這是這個故事中幾個角色所表現出來的,古代中國人對友誼、對正義的態度,也是他們把忠義和誠信放在生命之上的高貴精神。

但是陳凱歌完全沒有理解這點。在他的電影裏面,

1、 生性雲淡風輕的草澤醫生程婴被塑造成了猥瑣維諾的市井之徒,救孤的義舉成了被动的行为。

2、 仙風道骨的老人公孫杵臼在陳片中和程嬰年齡相仿,說話比屠岸賈還霸道,卻自不量力。原本爲了成就大義,自己去送死,被改成了武功不敵,被劍刺穿。

3、 原本程嬰和公孫二人協力策劃救孤被徹底刪除,整個過程變成了二人素不相識,無奈之中,手足無措,不得不將孤兒救下。

4、 無論京劇、話劇中,韓厥都是一個戲極少,但極其光芒四射的動人角色,尤其是田版話劇的大力渲染。但陳凱歌將此角從死改活,而且莫名其妙地在影片後半段反復出現,擔負搞笑的責任。原劇中,韓厥寧可死,也要成就程嬰救孤。而鬧太套版韓厥則說“我不是不想放你走,我放了你,我就活不了”。二者的精神境界相差是多么的大啊。

5、 原劇中程嬰頂著“出賣”公孫杵臼,害得趙氏孤兒被殺的罪名,生活在世人唾駡之中,爲了趙武能順利成長,不得已投靠屠岸賈。而陳片中,換嬰之後,程嬰立刻去屠岸家做了門生。編導對這個決定沒有做任何解釋,顯得非常莫名其妙。但是,卻反復渲染了莊姬托孤時,叮囑程嬰“將來不要告訴他父母是誰,也不要告訴他仇人是誰,讓他過老百姓的日子”。那麼,程嬰顯然是沒有遵照莊姬的囑託,讓趙武遠離仇恨,而是選擇了進一步接近仇人,似乎是在策劃一場長遠的復仇。這個程嬰不僅沒有誠信,他的內心世界時多么可怕。

6、 陳凱歌直接從王雁為馬連良寫的劇本中照搬了程嬰用畫記述往事這一橋段。京劇中趙武是從畫中瞭解的事實真相,但電影中這畫到了後來就忽然消失了,電腦動畫動半天,一點作用都沒起,實在不知道陳凱歌的腦子是怎麼長的。

當然有些失敗並非陳凱歌直接導致,跟演員表演功力、文化水平有限有關,譬如:

1、 葛優在片中氣質猥瑣、目光遲滯,加上一如既往刻意放平語調的臺詞,容易讓你想到葛優以往的很多角色,尤其是《夜宴》,但惟獨不像程嬰。

2、 王學圻完全沒有演出屠岸賈的乖戾和陰險,臺詞念得毫無力度,除去服裝和髮套,和他以往的任何一個角色都能連貫起來,怎麼看怎麼像共黨幹部。

3、 鬧太套就不談了,丫本來就是一諧星,在悶劇中負責搞笑。和程嬰開會時那輕佻曖昧的小眼神,真讓人好奇開完會後,丫是不是直接上了程大夫的床。

4、 范冰冰版莊姬的體質太驚人了,臨盆前還能筆挺挺站在顛簸的木輪馬車上遊行,臨盆後立即行動自如不說,還能奔跑。這哪裡是羸弱的貴族?大破天門的穆桂英未必有這個體力。

5、 陳凱歌大概對學舞蹈的小男孩情有獨鍾,上次選了學跳舞的小梅蘭芳,還好那孩子身體條件不好,舞蹈特徵看不太出來。這次的趙武小腦袋、長脖子,走路八字外開,一看就是扶著把杆長大的,讓人直接懷疑這孩子跟屠岸賈學的根本不是劍術,而是芭蕾。陳凱歌難道想借此表現屠岸賈的陰毒?

6、 張豐毅完全不會演戲,只會甕聲甕氣使勁裝、裝、裝。

全片的臺詞真他媽比口水還水,毫無文采,毫無氣質,看片時,俺就不停對自己說: “這編劇可以去死了”,那幾次關於敵人和仇人的對白,顯然是想玩點兒深刻,但無奈腦力有限,實際效果只能是又生硬,又雷人。真不是俺嘴毒咒人,後來看字幕方知編劇是陳凱歌本人,那麼顯然丫死不足惜。

該劇的服裝設計基本上可以去死。程嬰的服裝顯然是抄襲田沁鑫話劇,其他角色服裝的材質幾乎全部抄襲三宅一生副品牌Pleats Please。最搞笑的是屠岸賈的某幾套行頭的色彩居然還是五彩漸變,且不去討論春秋戰國時代有沒有這樣的紡織及染色技術,滿身皺褶的五彩衣服從視覺角度來說,也著實缺少些美感。

化妝造型也可以去死了。十五年過去,葛優的外形從四十多一下子變成了八十多,這個暫且寬容地理解為忍辱負重,容易蒼老,那麼十五年後,鬧太套和王學圻的外形一丁點兒變化都沒有,是不是春秋戰國時代已經有了肉毒桿菌,抑或La Mer?
……

美工、攝影啥的都極不講究,俺也懶得挨著罵了。
 
《趙氏孤兒》應該是非常容易拍的題材,那麼好的故事基礎,還有那麼多個近乎完善的舞台劇版本可以借鑒。可以說基本上不需要多少大腦都能把這個故事拍得能看。但陳凱歌還是再一次用實際行動證明了,大腦這種東西跟丫沒什麽關係。

 2 ) 《赵氏孤儿》:高雅的恶趣味

        其实我是不太喜欢《赵氏孤儿》这个故事的,用这种极端的方式来诠释忠义,实在是离我所理解的人性太远——人可以大义灭亲,却不能以子谋义,这是一个人性的底线。之前对电影《赵氏孤儿》最担心的也是这一点,尽管这个故事具有很强的情感绑架力量,但其中的善恶忠奸实在是很妖魔化,历史的惯性让我们接受了这种一根筋的表述,但如果真要以全新的形式重新演绎这个故事,其中创作者所表现出来的倾向性却很可能成为一个人道陷阱。
        好在陈凯歌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在前半段的血雨腥风中他一直在为人物动机铺垫能被现在的观众所接受的理由。屠岸贾虽非善类,但将其推向倒行逆施边缘的还是赵盾父子的飞扬跋扈和目中无人。老来得子的天伦渴望让程婴这个人物有了血肉,其最终的选择也增加了很多的被动性和偶然性,一个在乱世中被裹挟到风口浪尖上的老好人,他并非是要为了保全忠义而选择了家破人亡,而是在不可逆转的命运拨弄下被迫去面对了他本不想接受的一个结果,而这样的纠结可以说一直伴随着他的余生,后来他到底是要让程勃为赵氏满门报仇,还是为他的妻儿报仇呢?这恐怕连他自己都分不清了。归根结底,《赵氏孤儿》是将一个讲述忠义的故事转化为一个诠释仇恨的故事,从而让影片在当今现实语境下的可接受程度得以提高。葛优终于遇到了一个能充分发挥他喜剧之外表演天赋的角色,在程婴这个从委曲求全到忍辱负重、被大时代所碾压而“宁弯不折”的小人物身上,我看到了《活着》中的福贵所代表的民族韧性。
        但是《赵氏孤儿》这个故事有一个致命的问题,那就是故事在前奏部分就早早地进入了高潮,灭门、易子等精彩的戏码全部发生在前半段,陈凯歌在把握这部分情节时还是很有水准的,除了上文所说对人物动机的刻画十分精到以外,叙事节奏和场面营造上都可圈可点。用屠岸贾和手下的密谋串联起交代前史背景的闪回,然后迅速进入弑君嫁祸的情节,叙事效率极高。本片的动作戏并不多,但赵盾的义仆舍命救主的场面还是拍得有声有色,用血肉之躯代替车轮的情节可谓是神来之笔,令人动容。但在影片所营造的绝望气氛中,韩厥夺子这场没有什么花哨的动作设计的动作戏也显得惊心动魄。而且在诸如被程婴放在庄姬院门口的两条鱼这样的隐喻性细节的关照下,整段情节就显得有里有面了。其实前半段故事的主题就是杀戮,而陈凯歌将这场杀戮拍得如此有快感是我没想到的。当厄运的多米诺骨牌一旦被推倒,生死就已经被注定,于是各种覆巢之下的死状纷至沓来,而更可贵的是他们死得是如此干脆利落,绝不拖泥带水,如果观摩死亡是一种恶趣味,那么《赵氏孤儿》的前半段是可以充分满足这种恶趣味的。
        陈凯歌的上一部作品《梅兰芳》最被人诟病的就是只拍出了三分之一的好戏,虽然我并认同这一观点,《梅兰芳》少年部分的段落中语焉不详的地方太多,但到了《赵氏孤儿》,我只能说陈凯歌确实只拍出来半场好戏。其实《赵氏孤儿》的后半段本来是个卧薪尝胆封侯拜相大登殿的故事,陈凯歌舍弃这个故事原型是正确的,因为那太符合中国人千百年来的思维定势,也太浅薄太没有人性高度了,于是他设计了一个更加个人化的复仇故事,并最终用两把分别刺出的剑演绎了仇恨是一把双刃剑的终极主题。这本来是很具有悲剧力量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这个悲剧力量被极大地消解了,这要归咎于(如果这是导演的刻意设计,那也可以说是归功于)黄晓明扮演的韩厥,影片所赋予这一人物的怨妇气质让他与程婴之间的交流充满了喜感,以至于围绕着赵氏孤儿的整个的人物关系和走向都发生了偏差,程婴是单身父亲,屠岸贾成了溺爱孩子的爷爷,韩厥则是试图进入这个家庭的后妈,这似乎变成了一个单亲家庭子女教育的故事。而程婴与韩厥之间的对话所引发的暧昧联想,让观众席中充满了恶趣味的笑场,一出悲情大戏,情绪被破坏殆尽,这难道是一向以高雅自诩的陈凯歌导演想要的风格?

 3 ) 赵氏孤儿吐槽:陈凯歌让我绝望了

赵氏孤儿糟糕到不能看,我对陈凯歌绝望了。

其实我半点儿不介意改编解构,你就是把程婴说成是一阴险投机大坏蛋我也可以看下去。
其实我特乐意把程婴定位成小人物,怎么被一步步逼成舍己为人的,真的。

可是逻辑要通啊,核心情节要靠谱啊,关键场景要给力啊。

那些什么庄姬府上半个女佣都没有、一场大战不过小猫俩三只、葛大爷一衣服血还能大模大样出屠岸贾家之类的细节bug我就浮云了不说了,可是!

你说那屠岸贾怀疑得如此精准——为啥娃被抓了娃他妈不来门口跪着求?
你程婴妻一句气若游丝的“因为这孩子爹娘都死了”就能揭过去了?
 明知道程婴有俩孩子,一个赵氏孤儿一个程婴自己的娃,程婴究竟凭什么表现让屠岸贾杀一个放一个,而不是两个都杀——这绝对是核心情节之中的核心情节,可电影里我半点说服力都看不出来。

而且话说那孤儿到底为啥对屠岸贾那么深感情啊?!
一开始被屠岸贾骗得摔了个高空自由落体,好吧,小孩子不记仇,给点好吃点教点好玩的就忘了;
后来又被告知屠岸贾杀了他娘,自己也信誓旦旦表示我不喜欢“干爹”了,咋没两天就忘了这茬了呢——这明明也同样是一个根本绕不过去的核心情节啊!你成天对着一杀母仇人叫干爹你不心寒么不心寒么?

还有告知赵氏孤儿真相的那场戏,多大的重头啊,居然就给拍成蜻蜓点水了?葛大爷你练习了那么久的说故事最后就给浓缩成两句了?就算你在你儿子眼里,长得一脸不靠谱,十五年前的人都没死绝吧,那真相就这么没证据没说服力?
再说,前头你陈大爷让葛大爷画那么多漫画,连动画特效都上来了。原来是纯属xb,告儿我们大家咱也是会玩电脑特效的,跟剧情推动半点关系都没有,是么是么?

其实我更不能忍的是影片的节奏和气质。

这电影简直毫无节奏可言。

前头蒙太奇闪回的那叫一个快,一分钟里意图交代的内容线索那叫一个多,我简直觉得这电影满得都盛不下了。
满就满吧,一直满下去也行,或者你张弛有度也行。
偏偏等人都被屠岸贾杀绝了,复仇计划开始了,这节奏嗖的一下全变了。
忽然就统统变成了仨俩角色在一封闭小场景里说闲话,而且角色说那话就跟拉家常一样。虽然时间推进进度仍然很快,十五年一眨眼就到了,可是每个场景的节奏那叫一个慢呀,那叫一个松懈呀。

至于气质,就更差了。

其实前半段剪辑虽然有点不够从容大气,古典悲剧的气质还是有的。
可也是从真正的复仇开始,忽然的所有的古典悲剧感通通消失不见了。
我是从水墨动画出现那会儿开始真正流汗的——葛大爷为了梳理思路留证据,把屠岸贾的杀人过程画成了画,其实这情节设定不错,既强化记忆又明晰前片,可是,陈大爷您怎么就想到玩动画了呢??老老实实在纸上画个画不行么?哪怕你用最老土的闪回呢,也比端个动画片上来靠谱啊陈大爷。

再往后就越加不能看了,古典范儿一泻千里,从情节设定到人物对白统统世俗化,黄晓明那更是纯粹就是来搞笑的。
其实世俗化没什么不好,可是片子的气韵总该是通的吧,不能前半截还宫廷风云后半截就成三个奶爸一个娃了吧

而且明明都世俗化了,我也就当一世俗生活轻喜剧片忍了,这最后调子又开始往上拔了。
当程婴一身鲜血缓缓走出屠岸贾府,往事如烟,音乐升起,他缓缓的,缓缓地,缓缓地,倒在他第一次出现的大街上……
我终于笑抽了!!!

陈大爷我是真看重你的,风月刺秦我从没觉得烂过,哪怕梅兰芳我也觉得更多是因为各种掣肘的缘故,可是这一次,这一次让我说什么好……

而且,我明明是一个对古典悲剧毫无抵抗力的人啊,想想当年看话剧版的《赵氏孤儿》,程婴那种层层逼仄之下的高洁与悲苦,那么轻易地就让我泪流满面……

 4 ) 忘了时间忘了你

偶然看到一部重映的电影,带孩子去看,给孩子讲诉了一遍那段历史故事。自己也是感动了,感动古人一诺千金 往往付出一生!而今诚几何?信几何?总会在以后的时间忘了你,反正不是心里的男一号,忘了就能忘了。先忘了你的样子,再忘了你说话的声音,随后忘了你擅长笑,或是喜爱笑,忘了你穿过灯光慢慢由浑浊变清晰,忘了你在我心目中变换反复的样子,忘了你说过的话.。 像飞鸟忘记曾经栖息的沼泽,犀牛忘记夏天的味道,失去双腿的人忘记曾经健

 5 ) 《赵氏孤儿》:民做了士该做的事

即便从《史记·赵世家》算起,赵氏孤儿的故事也已在中国流传了两千余年。一个情节并不复杂的故事铺展于历史的长河中如此之久,能够与各个时代的人产生精神共鸣而不衰竭,它便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故事,而成为文化的一个母题。在这一母题上承载着复杂而连续的价值象征,每个时代对这一故事的不同改写则反映出这套价值象征是如何在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发生变异的。
        《史记》中记载的故事充满了政治斗争的险恶和个人智慧狡黠的光芒,这与“春秋无义战”的时代氛围是相契合的;待到元代纪君祥的的杂剧《冤报冤赵氏孤儿》,程婴的身份由门客变为民间医生,同时情节也更为离奇曲折,这是元杂剧更为贴近市民心理的情感取向的反映;当这个著名的中国悲剧被伏尔泰介绍到法国时,俨然成了“透过剧中几个中国人的嘴巴向欧洲人宣扬启蒙时代的精神。”而根据赵氏孤儿改编的两个当代话剧中,复仇的主题都被有意淡化(甚至放弃),被强化的是个人在政治斗争和命运漩涡中的无奈这一具有现代人性论高度的主题。
        把赵氏孤儿拍成电影,当然也意味着对这种原型故事的改写。为了与现代观众达成心理默契,电影必然会在这个故事中加入当代观众感兴趣并能够理解的价值和情感。同时,商业电影的市场化运作方式、电影媒介本身的特性以及导演个人的趣味和艺术追求也会对这种改写产生影响。放眼望去,中国导演中无论就文化修养还是艺术水准而言,最有可能用电影对赵氏孤儿完成文化改写的,非陈凯歌莫属。也正是因此,普通观众和文化人士都对这部电影充满了期待,因为它是有可能酿成一起文化事件的。
        改写的第一步是对依附在赵氏孤儿这个故事之上的原有价值系统的解构。从《史记》中、从元杂剧里,从程婴这个人物身上陈凯歌看到了什么?他是一位大忠大义之士,或者换现在的话来说,他是一名英雄。忠是臣对君、仆对主之间的一种关系,而义则是人与人之间超越阶级关系主动建立的一种情感契约,但无论是忠还是义,放到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中,都是贵族的道德,唯有士才有可能舍身取义,这与民是不相干的。陈凯歌对忠义的解构和重建带着他浓厚的个人色彩。经历过文革,不断声称自己的“青春被政治绑架”的陈凯歌必然对“忠”有着深刻的个人理解和揪心之痛。对他而言,忠除了是对领袖的无条件服从,还意味着一种刻板的成见,意味着完全接受的被动性。而对于英雄,陈凯歌那一代人所受的教育中只知道一种英雄:一种高、大、全,为了集体利益可以完全牺牲自己的英雄。西方式的悲剧英雄始终是他的文化基因中完全陌生的东西。于是这两者,便成了青春期过后重新接受启蒙的陈凯歌极力要消除的价值。如果说《孩子王》的结尾,乡村教师叮嘱学生王福的话“永远不要抄书”是对“忠”的否定的话,《刺秦》中则以来到秦王宫殿的荆轲突然讲起方言,变成一个小丑的方式展示了历史英雄猥琐的一面。所以,到《赵氏孤儿》里,陈凯歌的程婴延续了元杂剧中的身份,不是必须对主上“尽忠”的家臣,而是一名原本可以置身事外的江湖医生,是一介草民。整部《赵氏孤儿》,用陈凯歌自己的话来说,可以归纳为“民干了士该干的事”。并且,这个民不是像士一样出于某种信念去主动牺牲,而是当命运把他卷入到这个漩涡中来时,在苏醒的人性面前,几乎被动地完成了他的义举。当庄姬“托孤”之时,程婴并非不怕,是对赵孤的同情使他选择了冒险;当屠岸贾全城“搜孤”时,程婴也像所有的父母一样首先想到的是救自己的孩子,是程妻无意间的举动导致了最后的牺牲;之后在公孙府上,当藏在隔墙中的妻儿被发现时,程婴才真正地面对一种道德决断:是牺牲自己家的孩子还是让一百多婴儿遭受屠戮?这时,他“草根地”意识到这就是他的命,接着他做出了对得起他人性的选择。所以,陈凯歌的程婴不是任何传统意义上的英雄,他不是为了忠与义去选择牺牲,他是最真实意义上的普通人(民),但这普通人却干了英雄才能干的事。
        现在的时代既不是英雄辈出的时代,也不是殷切期盼英雄横空出世的时代,大多数人对真正天资禀赋超群之人怀着本能的戒备之心。好莱坞的策略是让一个个平庸之辈鬼使神差地成为超级英雄,使人人都过把英雄瘾。而反对英雄的最好策略之一就是抬出一种普遍的人性来:只要想想英雄也和最普通的庸人一样具有一种共同的人性,那英雄也便没有什么了不起了。《赵氏孤儿》前半部分对程婴人性的挖掘是非常成功的,但并不代表电影处理任何情感和现实问题时抬出人性就都是合理的。实际上,由于过于频繁地祭出人性这面大旗,电影在人物关系和情感方面始终处于失控的状态。
        电影刚开始,便在几位人物的处理上让人出乎预料。一是晋灵君竟如此之蠢。尽管《左传》有“晋灵君不君”的记载,但电影中的晋灵君不仅完全不懂为君之道,而且缺乏任何贵族教育的修养,智商也显然在常人以下,似乎活该沦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二是赵盾父子居然如此飞扬跋扈,不可一世,他们的被灭门倒是应了“做人不能太嚣张”的江湖道理。如果也按照史实记载的话,孔子倒是称赞过赵盾:“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之后随着故事的发展,观众便将领悟到这样的人物处理是为了给屠岸贾的弑君与灭门行动提供某种合理解释。如果一部电影不需要英雄,那它同样也不需要真正的恶人,因为过于极端的恶也是让普遍人性感到尴尬的东西。屠岸贾并非真正十恶不赦的坏蛋,陈凯歌显然想在普遍人性的高度下赋予这个人物复杂的矛盾性,但在效果上,并没有前半部分对程婴的刻画成功。摆在观众面前的,是一个被各种前后不一致和莫名其妙举动撕碎的人。电影前半部分中这个人物诛杀赵氏亲族的冷血、挥刀劈向韩厥脸部的凶狠以及摔死程婴儿子时的阴毒到电影后半部分完全消失了,在继子面前,他成了一位慈父,一个让人尊敬的长者,一个快乐地享受着天伦时光的老人。
        由于一味地堆积人性的复杂性,电影的编剧过程出现了太多的硬伤,许多人物的行动缺乏前后一致,且充满扭捏之感。在“搜孤”、“救孤”阶段,电影花费了太多的时间让屠岸贾去区分哪个才是真正的赵氏孤儿,几经曲折之后,屠岸贾仍旧摇移不定,当终于确定并摔死赵孤后,导演以为观众搞清楚了,实际上观众却觉得导演自己搞糊涂了。因为,只要观众不是苍白的人性面前已经丧失了任何历史常识,他们也会明白对于那个时候的人性来说,杀一个与杀两个、甚至杀一百个之间是没有区别的。在各种古代文明中,都曾出现过出于政治或宗教的目的大规模屠杀婴儿的事。所以,表现普遍人性是可以的,但却不应该抹杀人性标准的历史差别。
        电影中的韩厥也是一个莫名其妙的人物。陈凯歌无法让他像在元杂剧中那样作为一名英雄及早死去,同时又要为黄晓明预留戏份和表演空间,最终,韩厥在几经转折之后,终于沦为一个打酱油的角色。更大的问题出现在电影后半部分(既完成救孤行动后)对程婴这一重要人物进一步刻画上。陈凯歌说的好:“在没有任何危险的前提下,救一个孩子,常人也能做到。可是程婴15年抚养孩子报仇,未必人人都能做。”对一部电影来说也是这样,能在一次戏剧高潮行动中把程婴的人性刻画出来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在之后日常化的生活过程中,使这种人性保持一贯性并更为丰满。程婴在电影的后半部分仿佛死了,他由于缺乏真实的行动动机已经沦为行尸走肉,他最大的失败则体现在对赵孤的教育上。陈凯歌也许没有注意到他对元杂剧剧本的微小改动将会使故事的情节结构完全散架。被屠岸贾杀死妻子的程婴不可能再携赵孤改姓投到前者门下,屠岸贾也不可能收留他,这不是反人性,而是违背人之常情。同样,因“救孤”行动而人性丰满起来的程婴口口声声说要让长大后的程婴站到屠岸贾面前,说出他是谁,这一意在使屠岸的一生沦为笑柄的举动充满了深切的仇恨,但对于“被认贼作父”的赵孤来说,这种由别人安排的命运不仅是不公平的,而且走到了任何普遍人性的反面。由于其间的伦理关系没有理清,《赵氏孤儿》在后半段迅速地沦为一出闹剧,对赵孤的养育过程俨然成了两位“离异”的父亲对儿子监护权的争夺战,一方心怀不轨地讨好儿子,却又不敢对他明言,只是暗暗希望终有一天儿子能阴人家一着,以泄自己心头之恨;另一方则一边对养子爱护有加,一边人格分裂般地向他灌输虚无主义教育,让他“什么也不要相信。”而韩厥的身份则像一位“第三者”,一遍撺掇程婴把儿子完全夺过来,一边致力于把“原配”那方彻底整死。
        无论陈凯歌把普遍人性提到多高的位置,只要他没有完全解构复仇行动,《赵氏孤儿》便不可避免地会展现不同的人性之间的对抗与冲突,将暗示某些矛盾是不可化解的,是超乎人性原则之上的。只是,经由“养孤”过程一番无厘头的胡闹,当真正的复仇来临的时候,这一原本应带着血腥和救赎感的行动已经失却了力量。屠岸贾往程婴身体轻轻地一刺,赵孤再往屠岸贾身体轻轻地一刺,复仇便告完成了,这不是仪式,而更像是过家家,它带来的也不是救赎和重生,而是让人因终于可以不再纠结而长舒一口气。
        从《梅兰芳》到《赵氏孤儿》,陈凯歌这两年的电影都呈现出虎头蛇尾、艺术与商业彼此割裂的特点。《梅兰芳》的第一段,说好的人太多,可见他拍《霸王别姬》时的功力并未消退。《赵氏孤儿》同样是如此,一场宫廷喋血政变,拍得惊奇突兀却有条不紊,让人想起他状态最好的时候。两部电影中,陈凯歌似乎都在开头过一把艺术的瘾,把自己想表达的都表达了,之后便按商业的路子来,剧情、人物、情感各方面经不起推敲的地方全冒了出来。《赵氏孤儿》中对程婴成功刻画的部分也是陈凯歌从精英意识的角度对于人性展开的思考,就商业电影而论,陈凯歌并未能够放下身段与大众心理真正打成一片。而让他完全从娱乐大众的角度(像张艺谋那样)拍一部纯粹的商业电影,他也未必乐意。
        如果说民做了士该做的事暗示了群众与精英之间确实存在着人性沟通的通道,那么接下来的逻辑未必就是在普遍人性的要求下完全抹除两者之间的差别,或者像陈凯歌那样随意地从上半部艺术过渡到下半部商业,而是尽可能地理清各自的兴趣和责任范围,以谋求更深层次的结合与合作。


————————————————

个人公众号:加书亚在路上
正在更新印度旅行日记,欢迎关注!

 6 ) 干爹亲,还是亲爹亲?

年前看的陈凯歌版《赵氏孤儿》,很不喜欢,
觉得陈大导演毛病更大了,电影的外壳毫无问题,装裱一新,
色彩,摄影,构图,演员,都像模像样,
但是内部却透露出腐烂的气息,臭不可闻。
但是我一直没想清楚问题在哪,不好在哪?

前几天读了武志红的心理学文章,说到“边界”的问题,
大意是说,中国的家庭成员过分亲密了,缺乏边界感,
所以大多数事情上,我们不讲理,讲情。
在过分粘稠的情感面前,理变得不重要。
小孩享受了父母过分多的付出,所以,
也不得不承担本不该承担的压力。

回头再看《赵氏孤儿》,我突然明白了那种不舒服从何而来:
第一个不舒服是程婴将赵氏孤儿送入屠岸贾的府中,
要利用孩子与屠岸贾的亲密,来捅仇人一刀。
这里头其实有一种不合理,反人性。
先不说屠岸贾是否会对一个陌生小孩亲如己出,
这个举动,是超越边界的,对孩子人生的强硬安排。
从这里开始,观众对弱者程婴刚刚建立的同情和认同开始崩解。

最后一个不舒服,是故事的高潮,
赵氏孤儿在两个父亲之间摇摆不定,不知该听信谁的版本。
在这个时候,难道不应该是揭晓真相,晓之以理,昭显大义的吗?
不,这个时候,成为了一场“干爹亲,还是亲爹亲?”的感情大拉锯。
理性不重要,真相不重要,重要的是白发苍苍的亲爹的嚎哭,
是感情争夺,是“我是你爹啊!我怎么会骗你!”的煽情戏码。
在感情面前,没有什么道理可讲,小孩抽出了钢刀,冲向了不够亲的干爹。

越来越觉得,故事的逻辑虽然重要,
但是有一个东西在故事之上,就是人性。

最被人记住的电影,是充满了人性光辉的,
是《肖申克的救赎》,是《十二怒汉》,是《杀死一只知更鸟》。

华语电影导演里,清楚的反思中国家庭,
反思这种过分沉重的亲情,没有边界的痛苦,
既为之挣扎,折磨,妥协,又感到伤怀,心痛,难舍,
是李安。
似乎也只有李安。

另外,看了一堂网易公开课《公正》,
我明白了绝对主义道德和结果主义道德的区别,
也明白了为何《英雄》的价值观总被人诟病。

因为西方社会认同,哪怕为了救天下,也不可杀一人,一人就是天下;
而我们的大导认为,为了天下,可以杀千万人,天下就是一人。
前者的一人,是一个平民,后者的一人,是一个君王。
前者虽太理想,但是后者太危险。
我们大导的电影反人性,怎么能冲奥。

 短评

1/3好酒,2/3白水。

5分钟前
  • 风间隼
  • 还行

人妻爹+鬼畜干爹+妖媚疤脸叔叔,三个男人相爱相杀的烂尾育儿故事

9分钟前
  • Aeolia
  • 推荐

前半部分实在是好。中间开始掉链子,结尾直接洒狗血。

12分钟前
  • 小猪大侠
  • 还行

四星,中国电影加一星,五星,我觉得感动了我,很简单。

17分钟前
  • spencer
  • 力荐

凯子哥,真的,程婴到底怎么你了,你要这么作践他?

22分钟前
  • 祖贤
  • 较差

凯歌还是英雄气短啊

25分钟前
  • LOOK
  • 还行

剧透:甲舅死了,甲爷死了,甲爹死了,甲妈生下甲后死了,甲全家都死了;丁死了,乙儿死了,乙妻死了,乙当甲爹,丙当甲干爹;死的人都是丙杀的,丙杀死乙,甲杀死丙。评价:前1h五星宫廷戏,连死七命,值半价票,导演陈凯歌;后1h三星育儿戏,熬死俩人,不如退票,导演凯歌陈。【UME安贞】

30分钟前
  • 私享史
  • 还行

范冰冰竟然越来越美了……

33分钟前
  • 那个巫婆
  • 推荐

陈凯歌继 《无极》 后又一史诗巨作!!!

35分钟前
  • BayKa兔子
  • 还行

为什么陈凯歌总是虎头蛇尾?

38分钟前
  • Ri-Mei
  • 还行

多一星给黄晓明勾人摄魄的小眼神儿。

39分钟前
  • 奇爱博士
  • 较差

我说两个人为了复仇每天商讨计划哪里腐了,你们有病啊!没药治你们!

41分钟前
  • 谢谢你们的鱼
  • 力荐

你们说的都很好,我就不多说什么了。陈凯歌已彻底精神分裂,此事古难全(完)

45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救孤部分很好。最后三刻钟烂尾了。

47分钟前
  • DiDi
  • 还行

葛优真是神了!!!又想起他的那部《活着》。一个真正的演员应当如此。

52分钟前
  • 赫恩曼尼
  • 力荐

我喜欢那位用双脚当车轮的死士

56分钟前
  • 布宜諾斯
  • 推荐

前一半好剧本把这部后期完全做毁的片撑到四星。@编剧高璇 @任宝茹 真给力,还是不能高看陈大师,尤其不能高看娶了陈满神的陈大师……

60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你骗了我”“是你骗了我!”我对不住他他对不住你你对不住我blablabla……脑海中跌宕起伏荡气回肠的史诗故事却被演绎成小打小闹的娘娘肥皂剧

1小时前
  • 荔枝超人
  • 还行

与风格一贯生猛的姜文和叙事九浅一深的冯小刚相比,陈凯歌这几年拍电影越来越符合他这个年龄段男人的性能力:前戏精彩,后继无力。

1小时前
  • 陈野犁
  • 较差

看完总算明白王学圻为何会在之前采访中说葛优有夫妻的感觉了。。。PS:黄晓明也对葛大爷不离不弃。。。赤果果的基情四溢

1小时前
  • gobbe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