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周末上映的电影很多,但大部分都是批片。什么是批片呢?
在国内影院,一年能看到的进口片有64部,其中有34部进口分账大片(其中包括14部3D或IMAX影片)、30部批片。其中,分账大片大都是北美新片,距北美上映不超过半年,由一线公司制作,大明星、大投资,有完善的市场运作,以商业大片为主,要参与中国票房分成。而占到一年指标配额近50%的批片,可以简单理解成发行公司以一定价格买断国内发行权的进口片,通常是“多国别、多体裁、多样式的进口影片”。这个价格也从十万到几十万美金不等。由于价格低,片源大多不是好莱坞大公司出品,且大多不是最新影片。“批片”如同打批发,影片质量自然参差不齐。
批片大致有以下特点:
1. 内地晚于北美上映超过半年。
2. 坞外制作,包括欧洲的法、德、英,如法国高蒙、欧罗巴等,亚洲的韩日、印泰等二流或不知名的制片公司。
3. 投资规模小。
4. 二线演员。
5. 故事、情节、视觉效果低劣。
6. 没有进入院线或者很难进入北美市场、或者直接发行DVD在上电视台播。
7. 没有预告片或者在apple上找不到预告片,进一步证明没有办法进入北美市场。
随着国内银幕数的增加和票房基数的上涨,国外的片商也纷纷开始涨价,一般批片的进价已升至5万-10万美金甚至更多,像《敢死队》,价格更高。另一方面,宣发费用也在涨。据估算,以前每部片做100个拷贝就已经非常充分,现在要覆盖全国的重点城市,最少也要追加到200个,那就是200万元(按最基本的费用标准来算);加上50万版权买断费、50万元译制费,光成本就已经高达300万元。票房收入中,影院和院线拿走约40%,“被协助”的中影或华夏拿走25%左右,协助推广的民营公司可获得约35%。所以,如果公司还想再做点宣传,一部批片要卖到近900万元(公司获得近315万元)才能回本。
(以上引用自度娘。)
这周末的《空难余波》、《末日重启》、《维京:王者之战》、《烟花》、《夺金四贱客》均属于批片,不知为何要扎堆上映,如此一来,票房也不可能有好的进项。
以上四个电影都不算上好佳作,由于早已在国外公映,网络上也就早有了高清资源。但好在都是“小片”,流传的范围不算大。我认为最值得看的是《夺金四贱客》。
此片的导演沃夫冈·彼得森今年已经74岁高龄,他曾是好莱坞顶级大片的掌舵人,拍出来了一系列高水准、高票房的经典作品,如《特洛伊》、《完美风暴》、《空军一号》等等。他的上一部电影---新版《海神号》已经是十年前的事情了,该片的失败也让他结束了好莱坞之旅,回到了故乡德国。
《夺金》是一部轻松的小片,讲述了四个失败者为了摆脱生活困境而做的一次可笑的、无谓的尝试,正所谓兔子逼急了也咬人,兜里的钱被银行骗光了,抢回来也是理所应当的。于是,一个被解雇的投资经理做内线,三个被骗光钱的穷光蛋做劫匪,一出闹剧就按部就班的上演了。
本片最精彩的戏份就是抢银行那段,几个笨贼的连连犯傻让人忍俊不止。欧洲的喜剧不像美国那么脏也不像中国的那么low,点到为止,贻笑大方。本片也没有什么动作戏,抢了银行之后就再无高潮,结局略显平淡。
《夺金》更像是一个老导演的玩儿票作品,没什么野心,就图一乐而已。相比之下,吴宇森就显得不那么淡然了,他的《追捕》大而不当、空洞浮夸,本身就成了个笑话,他近期还自鸣得意地向记者透露漫威和DC都曾请他执导电影,又都被他婉拒了,让人替他心虚。
德国的电影对中国观众而言是陌生的。本片除了德国阿汤哥蒂尔施威格外,最惊艳的当属扮演女侦探的安捷·特拉乌,这个冷艳的大美女也是《超人-钢铁之躯》里的氪星女魔头。她无论在什么电影里扮演什么角色,都会让你难以忘怀的。
德国著名导演沃尔夫冈·彼德森,这一次回归德语电影,2010年代的《夺金四贱客》有了一定程度的科技感,但依然是纯正的德国幽默,电影里的喜剧要素脑回路清奇,作为票房冠军可以说是向全世界疯狂输出了德国人的“价值观”。N年以来第一部在内地正式公映的德国电影《夺金四贱客》,有着足够生活化的细节支持。曾经的德国电视剧一哥,如今无所事事。曾经的广告达人,工作也很是不顺遂。至于暴力拳击手,则失去了峥嵘岁月的舞台。至于木讷的投资顾问,更是被陷害而失去一切。这四位中年、中产、中间派,不经意间就组成了失意阵线。德国版《十一罗汉》的逆袭之路,具有一定的象征意味,换个角度说,德国人的主角光环也是炽烈到瞠目结舌的程度。《夺金四贱客》与《光猪六壮士》都是正常白人中年男性的另类反弹,相对于英国佬的脱戏,德国人严谨的搞笑和科学的抢银行规划其实也算是和民族性格开了一个略带反讽的玩笑。
沃尔夫冈·彼德森对他们这个组合最多的展示,不在于所谓的偷天神技,而是通过他们的工作、生活、心态、性格来控诉当前。当前社会最主要的矛盾,就是金融资本家攫取了人类发展最大版块的蛋糕,根据《21世纪资本论》和“占领华尔街”运动的数据,1%的大鳄占有了99%的财富。《夺金四贱客》中,海因里希·舒马赫(注意这个人的姓名,都是地球人特别熟悉的德国典型人士的名号,当然这本身就是一种刻板印象,而喜剧电影作为类型片有必要更加塑造这个刻板印象)是德国赵家人的白手套,联盟大作战的最终目标就是将海因里希·舒马赫“陷害入狱”,这代表着普通人的胜利和光荣。
在二战之后、新世纪之前,欧美国家的社会基层基本以纺锤形态分布,权贵阶层和底层人群都相对较少,而庞大的中产阶级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塑形了他们在全世界的印象。新千年以来,随着欧元区的建立和中国加入WTO,德国成为欧盟的火车头,但同时需要为南欧五猪做出相当的义务,更不用说2010年代中东难民问题导致的输入型骚乱,再加上中国制造对于德国的冲击,德国中产阶级的美好生活再也难以追回,《夺金四贱客》讲述的便是这些失意人的反抗,他们要求的不过是被“偷走的”部分,这是人类社会自然法的一部分,由此贡献的呆萌、傻笑和快活,本身就具有正义感,观众对于抢银行和对权贵的复仇都很有了解之同情,共情的快感是本片成为德国票房冠军的根本原因。
说到底,《夺金四贱客》是一部寒冬里火堆边的童话故事,讲故事的人还怀着旧时光的美好愿景,听故事的人则从自己也可能遭遇的难处和可能的想象中的反击而发笑,大家都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所以电影中的四位好汉只给自己留下了每人十万欧元,而把更多的带着荧光的(有罪的)欧元栽赃给了舒马赫,他之所以跑不掉,是德国油腻男的应该的下场。
虽然是个喜剧电影,但是内在的道理符合人性。
以前总喜欢看设计精巧的逻辑抢劫电影。但这个电影让我感到了符合人性的重要性。
再精确的方案,再高超的技术配合,实际操作中还是会有纰漏的,这些纰漏如何补上,如何让主角们逃脱?再多的不合理在人性面前也会变得合理,恰似再多的凶残在人性面前也会顺理成章。
投资顾问为什么会被解雇?并不是他长期没有业绩,他没有业绩的事实正如经理所讲的那样,经理的爸爸当政的时候他已经是没有业绩的。银行也不缺他那点工资。他被解雇的原因是背后讲领导坏话,举得例子刚好是那个靠胸大上位的同事。女同事确实是靠了胸大上位,而且引以为荣,刚好是热恋期,吹了枕边风,经理自然要当即兑现自己的权力,所以第二天就来下绊子解雇了他,所以他有点活该。
拳击手入室栽赃,偶遇女主人,是爱情让他顺利逃脱,还自带安保系统主动开门这就是爱情的光环效应啊。
演员的妻子真的是一位贤内助,本以为她会是爱财不爱人的类型,但是我错了。一个和你结婚十几年的女人,怎么可能不了解你,怎么可能不帮助你?当你主动说自己因为爱面子不肯说出其实已经事业末途濒临破产的时候,她善解人意的建议你,是不是考虑换一份靠谱的工作了呢?比如你木匠很在行,给女儿做的玩具很受人喜欢。这就是温暖的包容。
广告策划一直得不到承认,他太想证明自己了。与女警官的约会是让他得到认可的一种方式。女警官又何尝不是?她想像普通女人一样得到一份简单的自己喜欢的爱情,而当她得到以后,那么职业上的事情反而不那么重要了,有她要忙的更重要的事情要去照顾,于是四个劫匪就被放过了。
这个电影充满了温暖的东西,孤僻的投资顾问最后都收获了不曾预期的兄弟之情。还有,人在面临感情的时候,会变得很傻。停车场管理员遭遇那么尴尬的搭讪都选择了放过他们,这背后的逻辑是,太尴尬了要留点时间自己回去慢慢消化,于是四个没钱仔就这么被放过了。
哈哈哈呵呵呵,笑死我了。
文/梦里诗书
提及德国喜剧,很难给人带来多少直观的映像,而由沃尔夫冈·彼德森,这位闻名遐迩的德国导演所执导的《夺金四贱客》则让人一睹了德国喜剧的魅力,开门见山的人物塑造,简洁快节奏的叙事手法,都令一场银行劫案带来了不少轻松诙谐的幽默,但同样其也就仅止于此,快节奏下所难掩的是电影构思的贫瘠。
作为曾执导了《从海底出击》这般德国国宝级电影的沃尔夫冈·彼德森,他对于该如何去塑造人物上,是尤为娴熟的,在《夺金四贱客》里,电影在开篇很短的时间便塑造出了四位个性鲜明的“夺金贱客”,而面对因为意外陷入的财政危机,投资顾问与三位投资客所联合开展的抢银行计划,以及随后与警察斡旋的智斗,在快节奏的叙事下也都令电影有着颇为中肯的呈现,可这样的快节奏同样也带来了不小的问题。
电影全片时间仅只有96分钟,而其所要填充的内容却并不少,从群像人物的塑造到银行劫案再到智斗警察,这个过程给人以尤为匆忙的感觉,在很多细节上,电影尚没有展开便被一带而过,而肩负其电影起承转合的,只不过是一个接一个的巧合,尤其是在现代安保措施如此严密的银行,电影所谋划的劫案也并没有什么高科技或是智谋,这种方式虽然能令电影乍看之下有着笑料包袱,但实则却完全经不起任何的推敲。
情感上,《夺金四贱客》其实在开始时很好的勾勒出了四个人物都面对爱情家庭的种种问题,但随着剧情的发展,这些情感内在俨然都被忽视了,它只是成为了四人电影劫案的借口,而并没有去更为深度的塑造于家庭或是爱情间的情感内核,这也令《夺金四贱客》对比例如《奶奶强盗团》、《三个老枪手》这种同类的电影来说,欢笑之后是倍感苍白的。
《夺金四贱客》固然是一部不乏笑点的作品,但其同很多快餐电影一样,并没有真正能让人去记住的内在,匆忙间所一展的德式幽默不过只是昙花一现。
沃尔夫冈·彼德森从小伴着电影长大,尤其喜爱美国电影。50年代的西德,大量美国电影的涌入对年少的彼德森产生了很大的影响。60年代末从影后,逐渐成为在西方名气最大的德国导演。他所制作的两部德国电视电影《后果》和《白昼黑夜》都曾在国际影展及电影艺术工作室中放映,为他赢得国际知名度。即使在闯荡好莱坞十多年后的今天,彼德森还依然对自己青年时期的作品引以自豪,因为它至少记录了自己实现梦想的最初历程。如今,好莱坞大牌导演彼德森财大气粗,挥洒自如,这里没有他请不起的明星,为了拍片,他能把华盛顿整整一个区的街道封锁起来。这些成功使彼德森在好莱坞蒸蒸日上,如日中天。所以他特别喜欢从才干的角度来解释自己、解释世界。他认为,“好莱坞的所有一切都要靠坚实的努力和真正的干劲”。
然而,彼德森执导拍摄电影,并在国际影坛取得成就之前,他已先在电视侦探片,以及展示阴谋诡计电视片的荆棘丛中磨练了多年,7年时间他拍了30多部片子,大多是情节紧张,险象环生的电视侦探片,这些影片的拍摄,也为他后期选材和节奏的把握打下了深厚的基础。比如沃尔夫冈·彼德森的经典影片《空军一号》,在影片的开头,炸弹爆炸的场面不仅一气呵成,而且节奏明快,而在这个场面结束之后,彼德森没有打断之前的节奏,影片通过一个叠画的处理切换到克里姆林宫的庆功场面,直到美国总统讲话,影片才将整个节奏降了下来。两个场面从慢到快,又由快到慢。这种将节奏处理得浑然一体的方式体现了沃尔夫冈·彼德森的深厚功力。彼德森并不是在我们经常认为要有节奏变化的地方变换节奏,而是综合了剧情的发展、人物的情感脉络,同时也关注到了观众审美情绪的调动,将整个节奏进行处理,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美国的动作影片很多都是大量炫目的格斗场面的堆砌,而忽视了电影本身运用镜头讲故事的本质。而沃尔夫冈·彼德森则始终强调镜头画面为故事讲述服务这一原则,他对画面的选择、镜头的运用、场面的调度,都是一流的。
此外,沃尔夫冈·彼德森挥洒自如地引导演员,以及实实在在地让演员进入角色都能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彼德森的独特方面在于:一部影片的情节无论多么紧张诱人,惊险动作如何刺激,而主宰电影的还是主角的眼神和表情。
这次,华纳兄弟再次找上了沃尔夫冈·彼德森,为我们带来了喜剧犯罪类影片《夺金四贱客》,再加上蒂尔·施威格、马提亚斯·施维赫夫、扬·约瑟夫·利费斯、迈克尔·赫比格、安婕·特拉乌等一众实力派演员加盟,这部德国的贺岁喜剧票房冠军,势必将带给我们不一样的视听享受。
昨晚刚在手机上看过,我给这部电影打4星。
节奏沉稳、人物立体,故事也讲得比较完整,在人物和故事设定上有一个比较好的亮点(这个下文重点叙述)。但美中不足的是:那个女警察的出现是个bug,尤其是到了后面,一开始以为她会是反派担当,后来才发现她成了整个银行防守方的短板,失望。
上图就是那个一开始未卜先知超级牛叉,后面中了美男计脑子秀逗的女警。一开始,她介入了一起银行小事故(一个流浪汉假装成劫匪拿着巧克力棒“抢银行”),她仔细核查这起小事故,并通过一个来了银行不存钱的人就预测到银行要被抢劫了。预测到银行要被抢,她就布下了天罗地网——在钞票上做了记号,坐等劫匪上钩。
果然,劫匪上钩了,抢了那批有荧光粉的现钞。而她也通过蛛丝马迹,把这些劫匪都弄到了警局里问话。
故事讲到这里,所有人都以为这就是一部大女主电影,讲述女警探神机妙算加超强直觉智擒盗贼,同时告诫那些笨贼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但是我们都错了!
(就是上面这个人使用美男计,让女警察脑子秀逗掉的)
女警探竟然——把这些人都放了。还中了小鲜肉的美男计——小鲜肉从社交软件上加她为好友,并一步步诱导她抓了另一个人。尽管这另一个人也是背叛妻子、玩弄下属、迫害老实人的坏蛋,但真正的盗贼逍遥法外,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也太有损女警察一开始的英明神武了吧?
一个如此聪慧睿智的女警察,竟然倒在了APP上约来的一个炮上,这也就是本片最大的bug了。
下来要说说本片精彩的地方。
首先是人物形象很立体。
抢银行的4个劫匪,不是技艺高超,有通天之能的悍匪,而是:4个loser——连偷车都不熟练的loser。他们都被银行理财产品害得血本无归,并因此而聚到了一起。
最左边的这个,虽然是富二代,长得还帅,但是,他父亲一直不认可他,他辛辛苦苦在广告行业打拼多年积攒的一点创业资金,竟然被银行理财经理给玩儿没了。
左起第二位,是个过气拳击手,因为职业病视网膜脱落,安装着劣质的视网膜战斗力只有5,是真正的“战五渣”。
(一直被loser理财经理意淫、视奸,画裸体的银行职员)
左起第三位,是一个有严重沟通障碍的理财经理,他拉不到什么客户,他还是个处男,他常年躲在办公室意淫女同事,画她的裸体。因为人缘差,混得差,上司时时刻刻想把他从银行弄走,于是就做手脚清空了他代理的客户的账户,让这些客户(就是图中的其它三位)赔得血本无归——基本上就是50万元变126元的这种赔本力度。
好在,他对银行的体系熟悉,长期受迫害以后又豁得出去。终于,成了这次劫案的内线。
左起第四位,是一位过气的电视剧演员。他有过经典的代表作,他也有铁杆粉丝,就是这位loser理财经理。但是,他现在沦落到一场200元当路人甲。好在他有个明事理的妻子,当抢银行的事情败露,妻子责备他、骂他,但当务之急还是决定救他。
(坐在4个男的对面的就是过气男演员的妻子,她与4个男的组成了“脱罪团”)
于是,在电影的后半段,4男1女5个人,组成了一个“银行劫案脱罪团”,主要目的是用这个美男色诱女警察并栽赃给另一个坏蛋。
最终,他们成功了。
在角色塑造上,这部电影最大的亮点在于:这次,抢银行的不是有通天之能的高手,而是4个连偷车都偷不明白的loser,是很普通的、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的普通人。
我们已经看腻了又帅、又能飞天遁地的江洋大盗抢银行的戏码,这次这样的戏码,反而令人眼前一亮。
上图:还记得《惊天魔盗团2》吧?这些劫匪每一个人的脚趾头可能都比这4贱客聪明,但话又说回来:如果有这么强的本事,这么大的能耐,何至于铤而走险去抢银行呢?
反而是被生活、被体制逼得走投无路的普通人,才想到了走这条路。从这点来看,《夺金四贱客》的银行抢劫,比其他花里胡哨的银行劫案更有现实意义,也就使故事更加严密。
再想深一层:这部电影为什么要让普通人去抢银行?无非是在表达:社会不好,普通人受欺负、生活不幸福。
而电影中,确实多处出现了对德国社会、对德国现状的控诉。
比如:4个原本都还不错,应该生活得很幸福的人(富二代、演员、拳击手、银行理财经理),现在沦落到要靠抢银行拿回属于自己的钱的地步,这怪谁?
(叽叽哇哇、背叛家庭、潜规则下属、坑害老实人的银行经理)
老老实实干活,勤勤恳恳存钱,只是有个小梦想,希望过点小日子的普通老百姓活得连水电费都交不起了,而叽叽哇哇、背叛家庭、潜规则下属、坑害老实人的银行经理却过得风生水起,这怪谁?
还有一处:过气拳击手遇到了两个老熟人,他们几年不见,这两个老熟人在监狱里待了一段时间,他们说那段日子是最快乐的日子,外面的生活还不如里面,这又怪谁?
我国电影市场引入德国的电影,数量很少。
作为一部喜剧片,这部电影的喜剧元素也一般,可能是因为我们跟德国人的笑点不一样,我在手机上看的时候并没有感觉特别的好笑,反倒是几个loser抢银行并成功脱罪的这个故事设定,令我印象深刻。
这部电影值得一看,在腾讯视频上就有,不想付费的也可以给我留言。
(欢迎关注头条号“文艺青年读美剧”,欢迎探讨《夺金四贱客》)
6,沃尔夫冈·彼德森蛰伏十年就只能拍小成本喜剧,令人唏嘘啊
德国喜剧拍成这样可以说是非常爆笑了 台词非常机智片子非常复古 定睛一看是沃尔夫冈·彼得森40年后翻拍自己的同名作 都是改编自1972年的小说The Nixon Recession Caper 最后女警官宛如雕刻美如画
德国人的脑回路还挺深井冰的
轻松搞笑,劫银行的富济自己贫,银行是万恶之源,栽赃给银行经理,还算是救了老情人。除了女警司这个bug外,其他还不错啊!
两星半。正如坐拥各种先锋艺术电影和艺术大师的欧洲大陆曾经蔑视大洋彼岸好莱坞那套雷同枯燥的商业片模式一样,同样没能从这部片中看到任何基于好莱坞模式外的独创或革新,从剧情、角色到细节设置都毫无新意可言。片中一位角色对本土演员远赴好莱坞发展所表现出的态度可能同样也是编导内心的真实写照。
插科打诨 轻松诙谐的耍宝喜剧片 小格局故事 “笑果”还是挺不错的 许多熟脸但叫不出名字的演员 角色的台词与互动性看出来是用了心的 剧情上没有啥大野心但也保证了可看性 一笑而过吧 很适合用来周末放松看~
遭坑骗的中年拳击手、被撤演员、古怪广告人联合和神经质的银行顾问展开蹩脚报复,最终却成功转嫁罪行。作为德国版“十一罗汉”,利用明星群演的公众形象及其角色对照来设计转折,并通过戏内剧情和戏外的视觉时代错位致敬旧式犯罪喜剧,但后半段出于剧情的反转需要对女警一角的强行性格颠覆成为硬伤。
挺不错的德国贺岁片,主要还是看那几个演技派帅哥!哈哈哈哈,就是跟德国人要一起看笑点太不一样了:(
有几段是真的很好笑了,演员和拳击手根本是低配版 Robert Downey Jr. 和 Woody Harrelson
看劫财喜剧哪需要什么智商!虽然觉得可以就现时的德国做一些触及的(比如Chris两个坐牢的朋友度过了人生最快乐的三年,还有银行和保险公司的管理),但几个蠢萌的汉子、一个可爱的姐姐再加重度TV Junkie的设定深得我心。后面一排大姐疯狂的大笑感染了我,赌包瓜子可能有下一部。
裸奔,教皇,karma,das lama,劫…德意志因果报应观运用非常熟练
bgm一听就是喜剧犯罪片的赶脚。剧情和三个老枪手还是很像的。不过本片最后居然是个大圆满。女演员都美。片子色调看的舒服,低饱和度。
标准、合格的喜剧片。
女警察真帅,小马挺苏的。
笨贼有傻福。看个热闹。
难得在国内院校可以听到德语,早起也值了。
像特稿写作,开场几分钟,就把四个人性格职业和命运清晰勾勒清楚,制造交集的方法简单直接但有效。就是在侠盗行为的情节上,没从技术和巧合等方面做文章。
四个笨贼抢劫银行并成功嫁祸别人的故事 第一次在电影院里看德语电影 感觉和德国人的笑点不大一样啊😂
短小精炼又很搞笑的电影!!很喜欢ヾ(●´∇`●)ノ哇~
有笑点 有意外 够惊喜 话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