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抱怨,说它像FIGHT CLUB,说它伪文艺,说名字很无聊,说广告做的很无耻,等等,等等。 但是,对我来说,这一切一切都不重要了。 “这个城市太吵闹,我们听不见彼此的声音。” 我们何止听不到彼此的声音,我们什么也听不到。混杂着欲望的一切麻痹了神经。一边往前跑,一边担心自己永远回不去。 “他躺在黑色塑胶袋里,包裹着疲倦和忧伤。被我们叫做尸体的男孩,他也有过美好的初恋,和青春的梦想么?” 突然想起百万宝贝里的话,“people die everyday,mopping floors,washing dishes. And you know what their last thought is? I never got my shot.” 我们麻木,麻木到忘记天空的颜色,麻木到淡漠人的感情,麻木到忘记了,有一天,我们也会平静的归于尘土。 I never got my shot. Cruel and pathetic.
配乐上新裤子在摩登天空音乐节上感人至深的bye bye disco与retro重塑的两首后摇个人留下了一定印象,由张阳作词作曲的一首“everyone every dream...”粗糙中带着年轻的无奈与忧伤,但是背景唱完主角唱,出现的次数有些过多。松散的叙事形式中耳熟能详琅琅上口的歌的运用使人难以避免的产生一种看mv合辑之感,但并不强烈,同时这也是年轻导演在配乐上难以回避的问题之一。
太先锋太抽象行为艺术了。不喜欢这种调调。而且开始就能猜到导演要拍的结局 感觉也很不好。
这就是所谓青春
很有舞台风格 也很像我以前写戏的风格 虽然难免沦为偶像剧
走样的意识流电影
有过一点演出
嘛玩意儿~
修正想看。
有人在生活,有人仅仅是活着。
让我想起了fight club
超级难懂的青春文艺片。
虽然稚嫩,情境却很像我
有诚意却力不足……空洞!
剪出來的效果和拍的時候感覺很不一樣,蠻特別的. 97年
鸟死的时候,他身上的子弹也在哭。因为子弹和鸟一样,他的理想也是飞翔。
搏击俱乐部的低龄版。
有点儿意思。小江有想法。动画有the wall的感觉,抽象臆想也拍出了感觉(甚至有许多画面都很经典)。台词文艺,但还妥帖。结尾部分多余了点儿;房祖名娘了点;中国移动和新浪网的广告多了点~”可是我们朋友五分钟后要过来,五分钟,可以吗?“"我最想过的就是下一辈子,那里有我没有写出来的诗和没画出来的画"”不要再当我的影子,被你拖得好累“ ”这世界不够大,容不下我们两个人“
做作这个词有些过,但电影的确粉饰过了头,显得很幼稚。个人表示不欣赏。
商业艺术片 有点反胃
音乐很好听。
我们的梦就这样被我们自己杀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