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给这部剧写短评时,有一堆标签等着我选,第一反应是科幻。但是想了想,这其实并不是一部纯粹的科幻剧。回顾已经出来的剧情,这部剧的主题应该是对生活的延伸和放大。许多我们看似很科幻的剧情,其实一直发生在我们生活中,或者已经悄然进入我们的生活但还未被大众所知。
比如,前两季比较科幻的男友死后用机器人代替,这两天我刚好刷到新闻,一个程序员在他朋友死后将他的社交网络所有信息收集起来完成了一个可以模拟他聊天的程序。而屏幕世界那一集又与现在的直播热潮有着微妙的相似。总统艹🐷更是和科幻不沾边,更像是社会学实验。
对这部剧的定义可以避免很多对剧情的偏见,好了,我们具体来看看前面几集的剧情。
第一集:
要不是看评论我还真不知道女主是侏罗纪公园的女主。总的来说,第一集并没有给人太大惊喜,主要是前些日子出来的《世界奇妙物语2016秋季特别篇》里第二个故事跟这一集的重合度太高了,都是主角太在意别人的评价而失去了自我,每天为了别人更好的评价而活。但是奇妙物语比黑镜强一点,虽然结局都是主角从追求评价的束缚中脱离出来获得新生,但奇妙物语多了一个反转,主角有了女儿以后,还是无法无视女儿的评价走回老路。
的确,很多人也许都能看透社会给我们的一些束缚,然后扯上一堆不要在意别人的看法,要做自己之类的鸡汤。但从客观上讲,人总是群居性的生物,没有修炼到太上忘情,你和别人之间总会有羁绊,也就总有一些你必须在意的评价。女主最后fuck说的爽,但要知道这一集里分数是和社会地位直接挂钩的。女主出狱之后的故事应该更有看点,厌恶虚假的评分,又不得不生活在这种社会里,两难之下的抉择,有扩展成长篇的潜力。
另外,讲个笑话,这有种评分为王的社会,淘宝怕是要一统世界😉
第二集:
不得不说,前两集是我没有给这部剧打满分的主要原因,讲的都是一些老生常谈的东西,没有那种期待结局的紧张。尤其是第二集,看到虚拟测试那里我就知道故事要讲虚拟现实的多重嵌套,最后主角肯定要分不清虚拟和现实了。
剧情跟我想的一模一样,这也应该算科幻老题材了。王晋康的《七重外壳》就跟这一集的核心一模一样,而且小说里还是七重嵌套,对人脑的认知也有一些讨论。
最后吐个槽,对于这种靠心理阴影吓人的测试,我觉得主角喊STOP是没用的,应该喊“滑稽滑稽”或者“呼神护卫”才对(手动滑稽)
第三集:
说个很有意思的现象,B站科普弹幕介绍恋童癖在国外有些地方是非常严重的事,但很多弹幕都觉得这件事没什么大不了的,又没有真的去猥亵幼童,顶多有些人感觉很恶心。事实上,于我而言,作为一个老司机,我只知道幼童类的色情视频是违法的,但是通过弹幕科普我才知道恋童癖在国外一些地方是零容忍的。咳咳。。看来国内法制建设有待提高。。
这一集我觉得有两个核心,一个是表面上对恋童癖,出轨男等的谴责,这一点没什么好说的。另一个深一层次的核心就有意思了,在我看来,扩展来讲这一集的本质和一些超级英雄漫画有很高的相似处。超级英雄靠超能力制裁他们眼中的罪犯,而这集的幕后黑手靠窃取他人隐私来达到目的。本质上两者都是通过超出普通人的能力实现私刑,只不过喷火飞天是识别度更高的超能力,而黑客能力是特定条件下的超能力。而且两者都是不受规则制约的,超级英雄的很多漫画都在讲不受制约的超能力会造成的各种后果,这一集偏向会造成坏的结果。
而且这一集的幕后黑手,先是获取别人隐私,证据获取程序不公正。然后通过无人机直播看两个恋童癖自相残杀,喜欢看杀人直播的都是什么人,暗网上的一群心理变态而已。最后还言而无信,而两个恋童癖甚至还没造成实质意义上的犯罪。从这些都可以看出,幕后黑手是个很暴戾的人,他今天可以站在道德制高点制裁恋童癖,明天就有可能从自己的道德观出发制裁生活里看不顺眼的人。如果他是个狂热的宗教徒或者种族论者,那就更加可怕了。
单从这部剧,是对网络隐私泄露造成的暴力行为的一种担忧。
总的来说,前面三集都是关于科技伦理的讨论,但是题材都没什么新意。
第四集:
开头有个小彩蛋,酒吧里放的bgm是JOJO的ed《Walk like an Egyptian》,开心😁。
不过接着看下去才知道这些彩蛋都是作为各个年代的标志而存在的。这里有个小建议,有些彩蛋感觉没必要给特写,直接作为背景存在让观众自己发现可能更有意思。这一集的细节都把握的很不错,包括每天晚上的倒计时,年代不同one week later的字体也跟着变化。
这一集信息量比较多,先以为是穿越,后来发现是意识上传,然后原来是人口老龄化,当然女同问题贯穿全剧。这些剧情都是逐步通过对话揭开的,处理的很好。
接近结局的时候,本集终于抛出了终极问题,没有亲人陪伴的永生是否有意义。这让我对这一集高看了一眼,终于开始考虑永生之后的问题了,没有这层本集不过又是处理不错的烂大街题材。但是,当我以为黑人老太太就此选择长眠的时候,编剧狠狠打了我一个耳光。老公死了,我再找一个不就行了。。ORZ。。完全是强行背离黑镜一贯以来的结局风格啊,王子和公主从此幸福快乐的生活在了一起,但当他们获得永生,他们又能开心多久呢?两个人在一起喝酒跳舞到服务器崩溃吗?这个问题恐怕拿一季来都讲不清。
第五集:
本集是目前为止我觉得最棒的一集,也终于找回了黑镜前两集的那种感觉。这一集涵盖的内容也非常丰富:政府洗脑工程,个人意志的觉醒还有人类基因优化。
这一集是目前为止与现实联系最紧密的,这里的蟑螂就像历史里二战时期纳粹统治下的犹太人,还有美国南北战争前的黑人。当周围人告诉你这个人种是劣等的,你伤害他没有任何负担,发生的就是剧集里的场景,而且会更加可怕,蟑螂的外皮只不过是这种舆论导向的具象化。
人类是感官动物,你的直观感受并不都是真的,当你接受的信息都被人操控而你毫不自知,那跟《黑客帝国》培养舱里的人没什么两样。延伸开来,现代生活里影响人认知的信息已经不在局限于视觉触觉味觉,更主要的是各类媒体的新闻信息,当这些都在GOV的操纵下,而你懒得去分辨真伪,那你离成为傀儡又有多远?
避免成为傀儡的办法就是形成自我认知体系,这里我不太懂就不多说了。
在本集军事行动中,美化系统让士兵远离真实的血腥场景,杀起“蟑螂”来毫不犹豫。没错,这里影射的就是现代战争中越来越科技化的作战流程,你按个按钮然后在屏幕里看到一团硝烟,目标就这样消失了。没有鲜血淋漓,没有战后心理创伤,没有开枪时的犹豫,甚至无人机的操作台都像一台游戏机。生命变成一堆简单的统计数字,这只会提高屠杀效率,让政客对暴力掌控更加完全,很不幸我们的战争形式正在朝这个方向发展。
整个故事的背景,人类基因优化计划,这个老生常谈的东西,在此不再多言。
最后,这个故事教育我们,当我们安装某个软件或者签协议的时候,不要一直按下一步,仔细看清楚,免得将来后悔😃
第六集:
目前放出的最后一集,时长非常给力,题名《死亡笔记:众筹》,又是被讨论过很多次的剧情,但强行披了层科技的外衣。影片进行到一半就有很多我无法理解的BUG,主要集中在这个杀人凶器机器蜂上,我无法理解它们采蜜为什么要用图形识别,在一片陆地上寻找到花的图像有多难要耗费多少计算资源不说,那些被叶子盖住的花你怎么办。在我看来,这根本就是强行为后面政府安全部门开后门做妥协。再者,全英蜜蜂的控制中心居然都没几个人值班的,而一个有政府安全部门插手的项目随便就被人全盘接收了。就算按现在科学家对这种可自我复制的智能机器的警惕度,这种蜜蜂能不能问世还两说,更别说蜜蜂里居然没有强制下线的安全功能。
以上是我在看到一半的时候写的,如果没有最后的反转,我会给这一集定义为失败,但真是这个施暴者变为受害者的反转让我觉得第六集是最好看的一部,而机械蜜蜂的BUG也有了缘由。这是整个三季黑镜里最让人警惕的一集,并不只是警惕我们网络暴力的危害,更应该警醒谁给了幕后黑手给予他们死刑的权利。没错,正是失控的科技。
幕后黑手的文件揭示他的目的是让那些在网上肆意发言的人了解自己言论会导致的残酷后果,看到后面我才知道代价不是排行榜上受害者的鲜血,而是那些阴暗角落里为死亡投票的看客的性命。这让全篇笼罩着一层宗教色彩,整个计划更像是一场审判仪式。上帝借人类的手打开潘多拉魔盒,盒子里飞出来一群机械蜜蜂。机械蜜蜂只是智能设备的一个缩影,自动驾驶汽车,智能手机都可能成为审判的工具。问题是审判的人不是全知全能的上帝,而是有自己判断标准的人类。这一集也是第三集的延伸,第三集的黑客处于现实科技水平费尽时间也只能审判少数人,第六集处于近未来科技水平审判了整个英国的键盘侠。当科技继续发展,在某个遥远的未来,也许单独一个人就跟能窃取上帝的权柄,审判整个人类。
讲到这里开个玩笑,技术宅真可怕😁
这一集也为整个上半季做了一个总结,最有可能毁灭人类的正是人类自己,迷失在虚幻的空间,被虚假的信息操纵,被科技造物毁灭。科技的发展永远不能缺少这种自我警醒。
讨论英剧美剧的差异,其实对于第三季来说毫无意义。即便是被Netflix买下了版权,但是这一季的主创依旧还是Charlie Brooker。除去第一季第三集以外,其他所有的集都由他参与编剧工作,同时也参与制片。Netflix虽是美国的公司,但是它也在全球各国都有自己的分公司,并也进行该国的剧集制作。比如今年大火的日剧《火花》就是Netflix日本分部制作的。黑镜第三季的部分集是由NetflixUK进行制作的,也算是一个对英国市场的试探与拓宽。
当Netflix一下要续订12集的时候,想必他也是做了一定权衡的。其中不乏有对前两季话题的延续与复制。关于反转的话,前两季很多集都有非常有趣的反转。特别是S02E02的“白熊”,可谓是大反转。而这种大反转,其实只能玩个几次。圣诞特辑算是对前两季多个元素的照搬和复制,就让人觉得有些无趣。特别是最后的反转,也显得没那么惊喜了。个人认为,Charlie Brooker在本季对反转的处理更为收敛,整体的氛围也与前两季保持一致,并没有大家说的“水土不服”现象。
下面就分集来说一下个人想法吧,有少量剧透。
【写在前面的】
【不知道为何被豆瓣安利了,点击量瞬间暴涨。感谢各位豆友的支持,因为当时是教授让看完大家在课上讨论的,所以仓促之中写的本文,部分地方有些漏洞,我会陆续修改。本人仅是一位普通的豆瓣小透明,这篇只是个人的“观后感”,并不是所谓的影评,只代表我个人的解读和感想。】
【感谢所有支持的豆友,感谢所有为我补充的豆友。如果有不赞同的地方,欢迎在评论进行指正,无需进行言语攻击,感谢各位。】
第一季:Nosedive 急转直下
这一集可以说是Netflix的主打集。首先就是片名出现的方式和其他集都不一样。其次,在预告片和前期宣传之中,也大量强调这一集。但显然算是个失误吧,这一集给我的感觉并不好,但是的确是很符合“黑镜”这个科技主题的。
本集的未来性其实很强,整体的设定也很饱满丰富。对社交网络的隐喻也很直截了当。前两季虽有对社交网络的隐喻与批判,这一集算是直接把它搬上台面来批判一番。在这里,社交网络不止是互相分享照片,信息的地方。更是融合在了日常的社交之中——无论是街上遇到的行人,还是咖啡馆里的营业员,你都可以和他们互相打分。
在S02E01中,人工智能依靠男主在社交网络上的痕迹,来虚构和模仿他。但是社交网络真的能代表我们本人吗?并不是。无论是这一集的女主,还是其他人,每个人都想在社交网络上营造出一个更加美好的自己。这样才能吸引大家前来给出五星好评。就像如今的我们,会仔细对比该把哪张图片发到朋友圈或Instagram,哪些内容更能吸引别人的点赞一样。每个人都在小心翼翼经营着另一个自己,来展现给所有人。
社交网络所影响最大的,就是人际关系。在本集中,分数成为了你的“外表”,而所有人都会“以貌取人”。人们不相信自己肉眼所见,而是相信别人对“那个人”的描述。街头擦身而过的陌生人,你对他完全没有任何了解,却发现别人对他或她的评价很差。你便会对他或她莫名产生一股敌视。就像女主在办公室,并不怎么认识那个给她送奶昔的小哥。就因为他的分数很低,所有人便对他产生敌视。而女主好心的帮助,却引发办公室里其他人对女主的恶评。有没有联想到校园之中呢?一个同学被其他人排斥,你即使不讨厌他,为了合群,也只能加入所谓的大众之中,一同孤立他,排斥他。
为了符合更加“完美”的形象,人们不再有权利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真实想法。这看似和目前的现实很遥远,其实也早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逐渐影响我们的生活。仔细想想,过年的时候和亲朋好友吃饭,或是职场生意场上的酒席,很多时候我们都在扮演着讨喜的角色。内心或许已经飞过无数的脏话,但是嘴上却还是笑呵呵的。不敢像女主一样,把心里想的全大喊出来。
这一集还让我联想到的,可以说是体制。不对,应该是秩序。这个社会形成自己的一套规则与秩序,就像片中一样。所有人都必须去遵守这个秩序。而想要反抗的人呢?女主的弟弟就算是其中一员,赖在家中游手好闲,无事可做。开卡车的老奶奶也算是一位,她曾经也是大军中的一员。直到她发现,这所谓的秩序救不了她的丈夫,救不了她的生活,她便崩溃了。脱离秩序的她只有1.4分,但是却能活得优哉游哉。
第一集拍的可以说是很美,暖暖的粉色调,所有人都笑盈盈,未来无限好的局面。与之成反比的,就是其中隐藏的黑暗气息。我个人很赞同很多人的评价,这集没有了那种隐藏于故事背后的讽刺,所有的表达都极为直接。所有的演员,也都表演地夸张与用力。不过换种方式来想,是不是也是一种黑色幽默呢?
第二集:Playtest 终极玩家
第二集是我在这一季中最不喜欢的一集。这一集野心其实很大,想要《盗梦空间》那种多层梦境的感觉,假亦真真亦假,让观众分不清游戏和现实的区别。同时,又想几个连环反转,刺激一下观众。但很明显,我觉得观众不会太买账。结尾的反转并没有多大的冲击,反而凸显的本集不知所云,并不知道想要表达什么。
本集中的恐怖游戏,目的是为了挖掘人们潜意识中最为害怕的,并且一一呈现在玩家眼前,这样才能体现到最为吓人的效果。可以看出,这个游戏确实把男主吓得不轻,把他所害怕的可能性都展示给他。
我想这一集,主要是想讲述,科技的发展可能会超出我们的控制。就像剧中不受控制的游戏,在男主脑海中肆无忌惮一样。算是一个警告,想要告诉观众们,对科技的钻研,是有风险。剧中的那个电脑,其实可以算是台AI+VR的结合体,它为男主提供一个完全虚拟的现实同时,还主动在男主大脑中寻找着潜意识里他所恐惧害怕的一切,展现在他的面前,也可谓是对未来的一个警告。VR能让我们区分不出现实与虚假,陷入混沌之中。而AI则可能超出我们的控制,从服务于人类,反过来控制人类,去打败人类。
可能起初的想法是好的,无奈受到剧长度的限制,最后的反转仓促了事,留下一脸懵逼的观众。
【因为在开播前,看了一些外媒的评价,觉得本集质量一般,所以就先入为主带了不好的印象。评论区很多豆友都给出更好的总结,欢迎大家去看。】
第三集:Shut Up and Dance 黑函之舞
第三集可以说是对S02E02白熊的复制,然而白熊已经玩过大反转了,这一集的侧重点,也就不是反转。
和白熊那一集同样的套路,先是把被迫参与游戏的人,打造成受害者的形象。给观众一种他们并没有犯什么大错的感觉。于是,同情便先入为主成为我们首要的想法。之后随着剧情的进一步推进,我们的同情心便被一点点耗尽。到最后谜底揭开,所有人恍然大悟,同情心也随之消失殆尽。
这一集引来的话题就是,以暴制暴,真的是有效的吗?这个话题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极为常见,犯罪嫌疑人引来众怒,大家在网络叫嚣着要给犯罪嫌疑人最为痛苦的折磨与惩罚。而本集中,犯下不同程度错误的人,也有着不同程度的惩罚。同为恋童癖的男主和另一男子,自相残杀的最后,无论谁输谁赢,都得面对警察的抓捕。到这里,因果报应已经完成一轮,故事也随之结束。但是,这是否是最好的解决方式呢。
虽然在观众看来,这是个很解气的方式,一劳永逸惩罚这些人。但现实里,对道德价值的考验,和以暴制暴,一直是颇有争议的话题。
在观看这集的时候,我有一种莫名的压抑和不适,感觉像是有意将观众代入剧中的感觉,与剧中人物一同参与这个“折磨游戏”。第三集可以作为一个分水岭,后面的剧集则越发精彩起来。
第四集:San Junipero 圣朱尼佩洛
很多人对这集是最为感触的,科技外壳包装下的纯美爱情故事。在加州灿烂的阳光与海滩下,继承着80年代的美好与欢乐。看起来是那么的“不黑镜”,以至于刚看完的时候,我还是愣了好一会儿。
其实,摘掉爱情的内核,再重新审阅这个故事,还是能看到极其黑暗的一面。看似是“永生”的方式,即使是死后,也能永远呆在这个世界里。有着自己年轻时候最美丽的面孔,随时能变出不同的衣服,甚至是汽车。听起来是这么的美好,但是是否真的是这样呢。
就当丈夫逝去的女主,解释自己为何不愿死后来到这个世界一样。在这里,失去肉身的你不会感到痛苦。无论是用水打碎镜子,还是车祸被抛向天空。在这里,痛与死亡,已经不再是一种选择。在这个世界里,你不再拥有目标,也不再有方向,唯一需要做的就是享乐。当获得永远在这里的权限之后,这些人是否还能够保留自己的意识,还是沦为行尸走肉,可以说是一个冲突点。沼泽地在片中就是这样的一个体现,迷失方向的人们,在里面寻找着刺激,想要通过刺激来唤醒他们仅存的意识。
如果把你的意识复制到机器人里,那个机器人还是你吗?这个问题,就是这集丢给观众的问题。或者是,你愿意永生在这个地方吗?就像结尾成百上千闪烁着的机器,每一颗点里,都包含着一个人。闪烁着的光芒,配上愉悦的音乐,仿佛是一个happy ending。但是当他们腻烦了其中的生活,又该何去何从?他们还有第二次放弃自己生命的权利吗?【感谢豆友指出,剧中提到可以放弃生命】
本集最为精彩的几点,一个是每次变换年代时候不一样的字体,同时还有电视和其中播放内容的变化。还有就是属于不同年代的火爆单曲,浓浓的情怀。而较为温暖的剧情设定,也可以说是这个剧的另一种尝试吧。
第五集:Men Against Fire 战火英雄
本集可以说是这季最为针对性的一集,也可以说是政治性最强的一集。目前就IMDB来看,这集是第三季分数最低的一集。对比前三季,不难看出牵扯政治的集数通常都会拿掉当季的最低分,包括S01E01国歌,和S02E03的沃尔多。可能是大家更倾向于对社会或是科技的批判性,而不想过多牵扯政治内容。(个人想法)
这一集中对所谓的劣等基因人群的杀戮,可以从很多的电影和剧情中找到例子。《千钧一发》中对基因的筛选,《美国队长2》中对全世界人类的筛选等等。如今孕期检查,可以排查胎儿的健康程度,一定程度上减少先天性疾病胎儿的出生。但是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会不会开始进行基因筛选,从而筛选出更为优秀的人类。依旧像通常的《黑镜》剧集一样,提供一个未来的可能性。
在剧中,士兵们脑中拥有的设备可以说是无所不能。梦境可以被操控,视觉嗅觉听觉,都可以被操控。人们变得只愿意去相信眼前的事物,而去避开真相。这可谓是几乎完美的战争武器,去完全剥夺人类的人性。士兵看到的是怪物,所以他们愿意去捕杀他们。而平民看到的依旧是与自己相同的人类,但是他们却选择相信故事,相信他们是危险的。在当下世界,每天海量浮现在我们眼前的信息,充满着指向性与误导性。很多时候不再是我们选择相信什么,而是被选择去相信什么。所以也随波逐流,选择相信那些人是“蟑螂”,是怪物。
影片的最后部分,是这集中我最喜欢的部分。破败的土地,残破的街道,空无一人的房屋,但眼前的景象却是幸福与美好的。在残酷的现实与美好的谎言之中,还是很多人选择了后者。如同男主这位士兵一样,他要选择去抹掉真相继续跟从谎言,还是面对残忍的真相。
【本集是这季IMDB单集评分最低的】
第六集:Hated in the Nation 全网公敌
作为压轴加长的好戏,本集完全可以单独拿出来做成一部电影。世界观的构成,案件的层层铺垫,就像一部超棒的破案电影,加上了科幻的风格。作为《黑镜》的一集来说,不但引入科技,更是折射着互联网中的问题,可谓是“最黑镜”的一集。
故事对蜜蜂的设定很有趣,正好应对这些来不断强调蜜蜂在逐渐消失灭绝的新闻。而无人操纵的蜜蜂,也可以对上无人机,无人驾驶的汽车技术等等。在如今每天全球都在爆发无数互联网黑客攻击的情况下,无数的网站、公司、工厂都暴露在威胁之中。如果未来,无人驾驶技术普及后,那这些看起来人畜无害的科技,也会有成为危险武器的可能。这个设定,则展现着本集中对科技和未来的担忧。
本集巧妙的原因是,对前两名受害者形象的塑造。寥寥几笔,就让观众一同参与讨论,这两个人该不该死。口无遮拦辱骂小孩的说唱歌手受到折磨之时,我内心甚至有点小激动,也沦为这些暴民队伍中的一份子。或许开头三位,是因为引起众怒,而被杀害。但当民众得知,谁获得的讨论最多,便会成为目标后,则都将此视为一场游戏。讨厌首相,那就投票给他。讨厌谁,就给谁打上话题标签。互联网的匿名之下,给予每个人无限的权力。当手握这些权力的时候,平日里再普通不过的人,也可能在网络上变为一名暴民。网络暴力的代价是如此之小,使得没有人愿意为此承担任何代价。这集则是将矛头对准暴民,如果你得为你的行为作出代价,那会是什么样的场景。你肯定记得结尾,那遍地的裹尸袋。
另一个紧贴事实的点,就是对民众的监视。成百上千的蜜蜂,构成一个无缺漏的监视网,监视着这个国家内的所有人,听起来极为熟悉。虽然本集中对这个话题的讨论不多,但多少引入了政府内部人员这一条线和角色。真是因为政府此举,才使得这些参与话题的人的真实身份被曝光,最终他们才被杀害。这便是对政府监视的一个质疑,一旦落入错误的人手中,或是用在错误的方式上,那这打着“保护民众”口号的监视,则会变成杀害民众的武器。
个人感觉在,这集的重心还是在网络暴力之上。每一位看客,又何尝不是一名凶手。在这个互联网时代,人人都不经意间成为凶手。
除去本身优秀的剧情以外,这集的演员表演,和苏格兰腔,都是我很喜欢的地方。特别是结尾部分,那条短信Got Him,更是画龙点睛之笔的收尾,且留下一个开放式的结局供观众想象。
——————
其实很难说,哪一季更为优秀。本身就是各自独立分离的剧本,把季放在一起讨论毫无必要。能有自己喜欢的单集就好了。每一季都有更好的集,和相对逊色一点的集。其实我觉得,把每集的格局放小,各自有针对性的点,不失为一种好手段。一小时内想表达太多,反而容易混乱。这一季,继续在模糊着,对法律、道德、同情的边界。有对科技的质疑,也有对社会问题的质疑。毕竟从第一季起,就在告诉我们,《黑镜》从来不是只关注于科技话题的。期待后面6集的表现吧。
说到底,《黑镜》更多只是一种极端的假设。看似真实,其实也可能离我们很遥远。还是可以对未来,抱有希望的。
毕竟,Future is Bright.
【结尾句来自于Netflix前期宣传预告片和海报中的主题句,觉得很有讽刺性,便拿来用在本文当做结局】
豆瓣评分众生相甚至比电视剧本身都要精彩。黑镜换了东家,但其实主创还在,所以整部电视剧的情节走向,依然在他的把握之中。电视剧一直在拓宽新领域,好事,譬如第四集,有着极深的文学意义。第三集复刻白熊公园,后劲很足,可惜很多人都没看懂。其余不赘述。总的说来,新一季还是值四星以上的。
刚看了第一集 想想这个朋友圈点赞也搞得很道德绑架的世界啊
社会标准也会有种种魔心,我们总是活在他人的评价当中,费尽心思扮演各种角色用以讨好他人,因为自欺,所以欺人,到头来,你累我也累。真实未必最好,虚伪更觉恶心,参差多态才是幸福本源。自勉。
1】你看 评分 就这么重要 2】有这么牛逼的技术却用在开发恐怖游戏上?!3】可怕的是真正的犯罪者,却以为自己就是正义 4】第二集中的高科技的正确打开方式 5】新世界より 6】送给网络暴民的礼物,正叹他人命不长,哪知自己归来丧
我们已然活在了未来,讲真
看完第一集后过来打分真是有点讽刺
4 5 6 集真是渐入佳境.其实前两季也有一般般的故事,猛踩第3季的人,能有点基本的判断力吗,好歹接受了九年义务教育...
Black Mirror S03E01食用完毕!日常creepy设定居然展开出如此"温馨浪漫"的结局,不同于channel4的转变,对口味!
烂成这样真的太可怕了。。。
好像大家已经不喜欢简简单单叙事的故事了。他们喜欢炫酷的设定,激烈的反转,深奥的立意。而我喜欢第一个故事,剥离掉科幻的皮,故事依然能扎扎实实地触动到我。反观前两季,剥离掉总统日猪这些博眼球,踩单车赚钱的设定,故事本身就很平庸,更多是兜售设定,而这一季,才是在认真地讲故事。
第一集就炸得小清新们原形毕露。
刷完第一集。总以为结尾那段女主能翻盘,打击刺激一下秩序。然而就只是顺流直下了。疯婆子加失败者。小遗憾。水准降落(六集看完,黑镜系列以前的感受是细腻,有些细节带来的震撼,现在流于快餐化平庸化。当然还是可看的短剧。只失去了力量。我排序的话:4=5>2>3>1)6太讨厌不参评
1,推荐;2,较差;3,尚可;4,尚可;5,力荐;6,力荐。整季依然当得起五星。
就冲这恶心劲,给满分
一如既往的高品质
卖给奶飞之后风格确实变了,第一集尤为明显,把原本藏在语言里的尴尬放大到剧作本身。没有了反转,没有了冷峻,神剧下落到了凡间,成为了普通的科幻脑洞片。但是,这种风格又未必不好——反正都是讽刺,刻意一点又何妨?(第六集就是对只看一集就装逼叫嚣打一星的键盘侠最好的讽刺:)
几年后再看这种题材的东西,真就觉得有点矫情了,人类还没有那么愚蠢。
第一集:喜剧片第二集:恐怖片第三集:犯罪片第四集:爱情片第五集:战争片第六集:悬疑片
四五六渐入佳境,一勉强也能看,二跟三什么鬼!抖个机灵就想上来凑数吗!开除镜籍!
希望所有网民都可以看下第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