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脸说明一个人的全部
即便隐瞒,也是全然地敞露
这样看,童星们之所以夭折
在过去,大概是这张脸作怪
无论他们的脸发生多少变化
原型作为比较对象永远存在
而且,小孩子是不论演技的
只需自然地将纯真表现出来
但成人的脸需要表达些东西
与角色相匹配,而不再能像
儿时那般将脸完全敞露出来
科洛·莫瑞兹的脸,我已经在
《雨果》中见过,并印象深刻
那是一张定型之脸,携带着
岁月没能抹去的痕迹,她是
她,而不会是任何其他角色
这是没有演技的表演,仍然
框陷在儿童表达自然的阶段
《脑火》失败了,让人恼火
完全是为了看科洛·莫瑞兹坚持看完了这一个半小时的电影。剧情平淡的都快淡出个鸟来了,这活脱脱就是为了一个医学案例专门拍了一部教科书式的影片啊。科洛·莫瑞兹这么有气质的后起之秀,能不能少拍这坑自己的作品啊(拍了不少了)。小丑女才是最适合你的哦…………
如果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而且是第一视角,那起码应该拍出点传记片的味道啊,这倒好,前一个小时就讲述苏珊娜怎么一步步精神失常的。在她的不懈作死劲头的努力下,搞得身边所有人心率憔悴,成功把自己送进了医院。
医生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本着放弃她的原则想把她转进精神病院。多亏了苏珊娜男友史提芬关键时刻点醒了简医生,让她决定请恩师出马,做最后一搏。
纳迦医生的到来可以说是一切都是天意,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啊。就是这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终于让真相大白了。查明病因的苏珊娜可谓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重获新生的她努力进入到了康复的训练当中……
在家人与身边人的关心与支持下,苏珊娜凤凰涅槃般的回到了生活的正轨,并在上司李察的鼓励下把自己的事迹编撰成册,发行了出来…… 这也就有了这部电影的素材……
说实话疾病谁都不想得,尤其是疑难杂症,更是人人自危啊。但得了病的人最需要的就是家人永远都是坚实的后盾,不放弃任何希望,鼓励相伴前行。同时,能碰到一个良医也是至关重要的,对病人多一分耐心多一分责任,也许就能打开上帝施恩之门哦!!!
几次打开没有看下去,的确很乏味,因为这不是讲故事的电影,着重于呈现一种状态。所以无法拍得艺术感般旖旎艳丽或者文艺调。即使如此一些镜头还是很美!本来看这种精神病般幻视幻听的挣扎,剪辑很容易令人难受。但看这部完全没有晃得头晕的感觉。难道这还不能体现剪辑功力吗?出乎意料流畅,看得太舒服了。前半部分完全是靠超杀女的脸撑下去,做表情百看不厌。精灵的小脸翘鼻。换一个人我可能会受不了把。客观必须承认还是蛮有惹人怜爱我见犹怜的气质。后半部分开始进入诊病正题,我就疯狂截图,关于一些专业词汇的英语翻译,医生的惯例认知敷衍猜测,还有弹幕,令我愤怒到冒火。本来前面工作的部分我是丝毫没有代入感的,但是后面我慢慢看到了自己。我感受过很多一样的症状,反应?只是如今我什么也说不出来,因为我不敢去感受不敢说出。不敢把自己沉浸到这个状态里,所以战术性否认压制。为了生存。但我看到别人这样对我不理解就罢还要傲慢漠视,还要judge我说出些自以为是的建议我就会很愤怒。
羡慕电影里的父母。即使医生说她有精神病,他的父母就是不信还一致认为必须给医院施压才能让他们不草率结案。他们在走廊里与男友的对话我截图了。但我无法回忆也无法记录下来。不知道为什么,这种触动我的东西总是令我当时精神一窜头,受震撼内心地震。但很快却什么都记不起来了。明明有意识要去记住,却就是什么都记不住。超乎常人超乎一般事物的没印象。
每次我想写日记回顾之前闪过的清明想法,回顾之前发生的事实,都这样。模糊不清。
先就这样把。我越来越无法说出口也无法记录些什么。我憎恶所有环绕的不怀好意和消遣,所以不安。我很愤怒,但得不到安慰。渐渐不再发出声音。
2021.4.9 18:01
终于看完了剩下的28分钟。可以安心去吃药睡觉了。又或者不吃只吃褪黑素毕竟这么晚了。4.10 02:25
经常神经到难以承受的地步,咬牙坚持,感到厌倦和害怕。连洗脸刷牙都成为困难的事。不知道怎么办。压力只会越来越大。光是活着就很累。活着每天都要消耗能量释放粒子损伤产出废弃垃圾。
03:22 不行,看了会漫画还是抑制不住的焦躁。神经支撑不住了。感到有蚂蚁在噬啮,那种隐隐约约的内在透出的焦灼。令我感觉手脚某个部位需要按下按钮才行。我需要被冰封。咬手指头也没用。感觉哪里不对劲,手指头也不是发痒,就是不舒服,好想被锯断。感觉快要爆炸了。幸好我还有药。这时候如果没有药,又睡不着,真的太可怕了。我才不管什么快天亮了。频死感,神经承受不住的感觉又来了,离奇。如果是这种神经状况,脸皮肤过敏就真的是很正常的反应了。这种时候只有失去意识方可缓解。如果不是忽然窜出来这种感觉,我根本就无法回忆起来记录下来。太可怕了
刚吃了各半粒,四点才能起效吧。我实在无法关灯闭眼,越强迫自己大脑反而越焦虑醒透。只能再看点什么等困意。
我可以不吃药,但万万不能没有备药。想想之前纯靠意志力熬过去的日子,我可真苦啊。居然我都不相信自己度过了那样痛苦的日子
1.脑火🔥 : 从美国司法史看,只有一名嫌疑犯是通过"我有精神病"成功脱罪的,而这种隐蔽性更强的病症,会不会成为新兴案例嘞? 2.女主这些年除了长高高,脸是真没怎么明显变化,但能看出保持体型的同时,在脸上留下的深深沟壑……所以,找她来有什么必要?赫敏会不会更适合这种半疯不疯的角色?哎,也同受"迟迟不来的第二春"困扰?
3.中医是基于成功率,西医是基于失败率 : 西医并非完全在大样本双盲实验的基础上,作病理诊断☞所以这跟中医的套路没有本质的不同。大家都是在个体经验上越挫越勇……
对各种症状的刻画非常真实了,女主非常幸运最终没有被misdiagnose,可是还有很多没那么幸运的人,这种电影非常有意义
科洛,演小丑女的好苗子!
Chloë Grace Moretz 还已经瘦回来一点了。整个故事结构严重不平衡,发疯占了超过80%的篇幅,最后那么一点点时间奇迹就出现了;而发疯的症状大概更接近嗑药吧。(我和李建军以及发疯的女孩)
有点浪费了好题材,拍摄手法下一秒就变成惊悚片一样。
Chloë都二十岁了,开始知道演技的重要性了,慢慢来吧。
真实表现一种病
探清病因就戛然而止,思路是对的,但处理的比较生硬。
两星半。超杀女转型之作,整体虽无大的惊喜,不过还算是勉强一人撑起了整部戏,也是时候该磨磨演技了
开始长达一个小时的发疯,开始我根本看不懂这电影想表达什么科幻?科学怪物入侵人类大脑,为了看莫瑞兹我还是坚持到了电影的尾声才发觉是在讲大都市里的应为各种社会压力而脑火,直到尾声才看懂了,挺不容易表达此片的。
那医生是原型演的吧 太像了
影片结构做成这样,是不是因为编导们也得这个病了?
极少数人能理解这种感觉,只有患者可以感同身受,中国的环境远没有苏珊娜周围那么温情,大部分这种病人都被当成精神分裂去治,没有那样的父母,也没有那样的男票,结果都治成傻子了…很心塞。不是多好的电影,但足够温情。
怪不得只能卖片到东南亚,这剧本改地太烂了,而且so annoying。哎,细数那些年我为科洛看过的烂片.....
《If I Stay》《Brain on Fire》以及《魔女嘉莉》翻拍版,科洛莫瑞兹三次试图证明自己有演技失败。
WTF is this
被推荐看到了Chloe的脸了,一眼认出了,她金发的样子真的漂亮,不过还是演的很卖力,鼓励一下。罕见疾病片这些年出了几部,这个电影来看真的not so much,但是这个真的感叹一下,这是真的万里挑一运气,遇到的人遇到的医生真的是敬业,换庸医的话一句话就关精神病院然后死里面了。里面让人感触的一个是最后的医生Najjar,一个就是khan,还有就是moss演的母亲了,天桥上那段话虽然plain但是真的感触很深,父亲倒是有点asshole,literally。
女主明显用力过猛,不过想要从童星转型,多少都要经历一下这样的过程。
十分像精神分裂症的脑体发炎,真让人感到可怕
6.5/10 分。自从我得了神经病后,整个人都精神多了。。。纯从电影角度来看,过于平淡了,但考虑到剧情、现实、豆瓣,加一星。。。这在天朝,要得了这种自身免疫体的病,基本上只能等死或者送精神病院了。。。有几个家庭能有这么多钱和时间看这么多医生。。。《豪斯医生》有类似剧情。。。
比预期好看,看完豪斯医生的都会喜欢,因为治愈苏珊娜的印度医生简直就是现实中的豪斯。超杀女演的苏珊娜并不夸张啊,你能指望大脑出问题的苏珊娜在发病期间有多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