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看片名就觉得立意不错,貌似是个讲杀手的故事。
没错,本片的确有杀手,但主人公却是个想自杀的人。
该片讲述的是想自杀的威廉,去找职业帮人自杀的杀手做交易,杀手承诺“一周之内杀死他,否则就全额退款”。真的是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连帮人自杀都可以成为职业啦,生活处处充满了商机。
影片开头,威廉正在尝试着自杀,他准备跳海,却被一艘恰巧经过的游轮救了一命,这是不是也是预示着他的“死”会一波三折?
紧接着,他准备尝试着找杀手解决“自杀”问题,于是找到了即将被迫退休的莱斯。
原来杀手也讲究业绩,一直业绩平平的莱斯面临着被老板辞退的风险,于是兴奋地接了威廉的单子。当二人分别在承诺书上签字画押的时候,这笔交易正式完成。
不过,人本能地会惧怕死亡,知道自己一周之内会被莱斯杀死的威廉变怂了。
好巧不巧的,随后威廉就遇到了自己喜欢的姑娘,爱情总能变成一剂神奇的治愈性良药,威廉又不想自杀了。于是他给莱斯打电话想要取消交易,只不过莱斯正在执行另一个杀人计划。
电影有些黑色幽默的特色,在该电影的世界观中,“死亡”似乎是稀松平常的事儿,导演用了一种戏谑的方式处理死亡,让整部影片都沉浸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
当莱斯执行杀人任务时,开门的是一个老太太,她显然是莱斯的客户。“很高兴来的是你。”从老太太的话中可见,她并不惧怕死亡,甚至欣喜地迎接这特殊的洗礼。在莱斯开枪后,老太太并没有被打死,于是伸手提醒莱斯“我还没死透呢!”,似乎又增添了一层微妙的喜剧效果。
但这个情节也从侧面烘托出,莱斯这个杀手专业技能并非满点,铺垫了其后续杀人之路的坎坷。
当莱斯将要执行杀死威廉的任务时,连开两枪打死的都是无辜路人,这似乎是莱斯第一次犯下重大的错误。
而此时,威廉似乎并不想死,他“呼救”的同时被艾丽救下,真的是心情复杂……
之后,影片便进入了杀手与被杀者的“游戏环节”,曾经请求死亡的威廉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因为爱情让他重新燃起了生的希望。但是,为了不退款以及不退休的莱斯却必须要执行这个任务,于是为了“业绩”的莱斯开始了一场杀人游戏。
威廉真的是命大,无论杀手如何追逐都能巧妙地躲过,可是,他躲得过一切却躲不过命运。
就当他要和女友共赴美好生活的时候,一次意外的“车祸”让威廉生死未卜。
至于威廉是否还活着,影片没有交代,但这个“开放式结局”也让观众们联想到很多。譬如命运的轮回、生命的意义……
电影故事非常简单,但让人难以忘却的是本片的利益,以及故事背后所折射出的关于生与死的大主题。
这部电影告诉我们……第一,永远都不要对生活绝望,因为说不定什么时候你会遇到那个让你活下去的理由;第二,赶紧谈恋爱吧,爱情会让生活更加精彩!
我们通常有时都会执拗,有时对鸡毛蒜皮的事情也追求完美,有时自己知道自己的毛病,却没有那么在意,或者约束自己去改……
杀手老夫妻真的是相濡以沫后的舒适感,亲人般的自在感。
杀手如此执拗地不肯退休,如此完美地要达到配额,一般的妻子要怎么处理呢,估计先是劝吧,劝估计不会有结果,杀手是多么倔的一个老头啊。那怎么办呢,通常下一步就是吵架啊,吵不通会继续吵啊,久了显然会影响夫妻感情。
然而杀手家老太太的方法是,把退休后的日子安排安排,去邮轮游吧,惬意的生活不好吗……直至剑拔弩张地杀手要和公司上层拼个你死我活。杀手家老太太居然把靠垫大赛作品如此违和地拿了出来,用斑鸠夫妻一只死了另一只不独活来说服杀手和对手。
当然,杀手家老太太甚至还藏了一把刀,必要时和杀手一起干掉公司上层。
做靠垫能磨练人的耐性么,还是和谐性,下午挑了好一会靠垫,要考虑家具的颜色搭配,要考虑功能性,要考虑面料,当然还有价格。能拿到南方郡县靠垫手工第一名的杀手家老太太,大约在与家居和谐,与丈夫和谐上颇有心得吧,哈哈。
安逸时,她把生活打理地井井有条;鸡毛蒜皮时,她通情达理地包容;大事分歧时,她只是慢慢做,不争不吵静待时机;遇到危险时,她和杀手风雨无阻。这大约就是杀手家老太太的智慧。
生活不是你想死就死想生就生的,有了磨合地如此良好的另一半,珍惜当下吧,杀手大爷。
一个认为活着没意义想自杀的作家雇佣职业杀手杀自己,他被游泳馆辞退,尝试各种自杀方式,并把经历写成小说。编辑找到他说要出版他的小说,作家和编辑相爱,两个因意外失去父母的人在寻找活着的意义,但是他下单的自杀合同无法撤销。职业杀手在杀他时失手两次后被组织辞退并决定解决杀手这个麻烦。职业杀手到了退休年龄,不愿意接受自己辉煌的杀手历程从此结束,拼命想完成合同配额继续留在组织,可是失手意外让组织不愿意再雇佣他承担风险。杀手妻子获得奖项,为了保护杀手,劝他接受退休安排。杀手杀了来杀他的人,和作家达成雇佣协议,完成配额,被妻子劝退休。作家救了孩子,圆了自己像像英雄一样救人而死的梦,他有了牵挂,不再想死。 其实活着才有希望表达困惑不满,寻找生命真谛,让内心不再漂泊无依,自杀永远不能帮你解决问题。被杀者、雇佣者、杀手和组织的食物链,总有一天会反噬。能力不因年龄而下降,杀手的妻子有着良好的心理素质。退休有什么不好呢,大概是不想接受自己不再被需要,软弱无力的样子。 这个世界之所以会热衷平庸,是因为人们想摆脱不断的恐惧,不去想我们的存在没有丝毫意义。 如果世界上真有活下去的理由,我不太确定自杀是找到它们的方式。活下去更能找到这种理由,尽力活下去,让生命充实起来,趁钢琴还没落在我们头上。 在所有被视为英雄主义的行为中,我高度怀疑你的死是否在列。
很好看的英式黑色幽默,很巧的也是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天下大事》里三哥遇到了让他在乎的小哪吒,William因为遇到了Ellie,让他有了值得留下的意义。我最喜欢的是杀手Leslie的太太Penny,她总是带着小女孩般的笑容,她也深深了解他,她说36年了我能看出来你有事还是没事,在她眼里Leslie做什么都对,在他眼里她也总是最优秀的,他们为彼此骄傲。特别是那场Penny和杀手协会老板的对白,化解了即将上演的“杀机四伏”之后,她从靠垫中拿出刀笑着说没用上的那一刻,我都泪目了,表面的她笑容灿烂,但实际已经做好了为他做任何事的准备,是爱让生命充满意义💕
每个都是导演很有表达欲望的人,在短短时间内要讲个故事,每个镜头都有它的意义。
本影评不三不四,每个镜头都讲一点。适合看完影评后在看。
电影精彩是第21场 跟22场。电影的第65分钟到第82分钟这段。
结局安排的也挺有意思的。
跳河的William 已经尝试过好多次自杀,为什么这次还是会犹豫,这么久?
是不是他不想死,所以在船开过来才跳。那个船是在开趴体,那个音乐。他会不会听到?
是不是孤独的William 只是希望有人可以聊聊,关注下他的存在?
所以在杀手 Leslie 跟他聊天时,他脸上就没有了惶恐?
老板问他这次为啥?{表明每次自杀老板都是知道}
为什么每次自杀都要让老板知道。是不是身边的能倾听他的,只有他的老板。这是多孤独的存在。
William说 去理解那些没有意义的事,会让我们的生命变成徒劳的挣扎
这个不是赤裸裸对William自己的讽刺么。跟后面《第五场小节 回答为什么要死》William去找杀手,杀手问他为什么要死。形成强烈的对比。
老板说,生活很操蛋,但不只是操蛋,还有其他的美好。就像你嘴里有把枪,你的手扣在扳机上,但是你想的是我从来没有吃过一根健达巧克力。
在自杀好多次,老板都没辞退他,为什么是这次?
老板说,你要找些事让你从操蛋的现实中分心。比如救生员,但是谈话中,老板觉得写作才是William可以专注的事。当救生员不会让William从操蛋的现实生活分心,辞退William才是正确的选择,在待下去可能还会自杀。
这个男孩是,跟后面他救的是同一个
William也送了颗足球给他
稿件被退,又想自杀。
William迟到了,一面表面他是个随意的人。
杀手 Leslie强调了,迟到这事。表明杀手是个严格要求自己的人,有点完美主义。
William想要英雄的死亡方式,但是没有认识的小孩{踢足球的男孩}。没有认识的护士{William的女朋友}。没有钱。
回答为什么要死
William说你有想过存在的意义么,我为什么在这,我有什么贡献么。
杀手Leslie说经常想,杀手知道自己活着为了什么{接 }
有把枪没有还,杀手Leslie是知道的。为什么不还,是因为他知道自己要被边缘化了。开会没叫他。留枪以防万一。
妻子交代买沙司,杀手Leslie忘了。两个人的对话中。都是包容,理解。妻子问饭好吃么,Leslie说好吃{其实很淡}。妻子说刺绣到比赛可能做不完,杀手Leslie说我相信你可以的。
多好的夫妻关系啊,这安排让你觉得温馨,是因为你会产生一种错觉,生活不止苟且,好的夫妻关系还是存在的。或者对于你自己现有的夫妻关系产生联想,回忆你们的美好生活片段。
对于一个严守时间的Leslie,忘了买沙司这回事。加上吃饭电视播的那段话。表明Leslie老了。
一个如此孤独的人,死后遗言给谁看。威廉是个多么渴望被关注的人,但是却如此孤独。
第九场 杀手Leslie妻子谈论退休
一个严格要求自己的杀手Leslie,连退休都要完美。一定要做完配额。这是他的底线,跟活着的意义所在。
期间把球送给了那个踢球的男孩,认识了他。
William希望杀手Leslie,能在出版后在杀他,杀手Leslie敷衍答应了,在给William备注上写下白痴。因为杀手Leslie见过太多想要自杀的人,都是如此悲观,面对什么事都轻易放弃。没人出版书,就放弃。连跳河自杀失败,也放弃在跳一次。包括上吊也是。一有点希望,就又想活着。
跟艾丽聊出版,表明William是个不善于社交的人。那个出版社的老板也是一样。
一进门他老婆就看出杀手Leslie有什么不好的事,开始安慰杀手Leslie。
询问中发现问题挺大,他老婆也没有指责,而是说我去烧水。
他老婆觉得这种事安慰不了,就让他静静。
杀手Leslie的老婆,担心刺绣比赛,杀手安慰他老婆。
这就是互相依靠的夫妻,多好的关系啊。
杀手Leslie拿一个玩具测试自己到底是不是老了。开始自我怀疑,感到力不从心。
他老婆看到,问有什么可以帮忙的吗
当willIan谈到雇杀手杀自己时,艾丽劝willIan取消。willIan跟艾丽却发现Leslie已经在家里面了,William跟杀手Leslie说要取消时,杀手却怒了。我离我完美的退休只差你了,你却要取消。我不管了一定要杀你。
Leslie是个极度完美主义者,取消是不可能的。即使你现在不想死,我也要完成最后一单。
杀手Leslie追杀艾丽跟willIan过程中,误杀交警。
杀手Leslie被公司的人带走
艾丽跟willIan跑到艾丽家
老板哈维,叫Leslie辞职,提前退休。
Leslie打死也不愿意。因为他要一个完美的人生,必须要一个完美的退休。
willIan发现艾丽以前也自杀过。艾丽也自幼父母双亡。
突然willIan和艾丽不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的存在。他们两个同病相怜。突然有了安慰跟寄托。
夫妻两个谈退休。Leslie,说没有了工作我是谁,我该干嘛
完美的夫妻关系又出现了
在妻子劝Leslie退休时,她理解其中缘由。知道老公没有完成配额,是不会退休时。鼓励老公可以的。会完成的。那就先完成再说。
willIan把香烟都戒了
艾丽问William你选择怎么死。William希望可以当烈士。在马路因为救一个小孩被撞死。
杀手公司老板哈维派伊万,来杀Leslie
Leslie整理材料发现艾丽家的地址。
伊万看到Leslie不在家,发现Leslie估计去了艾丽家。
杀手Leslie,艾丽,William,伊万。来了一场奇葩的枪战。
Leslie没有完成配额,就要强制退休。
又出现了,完美的夫妻关系。
公司老板哈维来找Leslie。这一场又是一场非常好看的戏。
在餐桌上斗智斗勇,没想到最最聪明的是Leslie的老婆。在哈维跟Leslie僵持中,Leslie的老婆,用两只斑鸠来说服Leslie,不要冲动。然后替Leslie收下退休礼物,跟哈维说他们要去旅游,让哈维觉得不用杀Leslie。
最后和解了。
哈维离开后,Leslie的老婆从怀里拿出一把刀,对Leslie说幸好不用杀死哈维。Leslie的老婆真的是,做了所以准备。假如她调解不了,她还准备帮Leslie杀了哈维。恐怖。心思如此缜密。
艾丽跟William散步。谈出书。期间发生意外。
William救一个男孩被车撞了,。。这一幕跟自己最想要的死亡方式一样。
威廉自杀10次,次次失败,终于想起寻求外界帮助,让自己死亡。
莱斯利老年杀手,年轻时有多风光,年迈时就有多失落,不甘退休的莱斯利沦落到大厦楼顶、桥边等地方发放名片拉业务,却还是完不成最低配额的任务。
两个人一个想死一个想完成任务,一拍即合签下杀手合同,结果威廉接到艾利的电话,他的小说被相中,遇到艾利后威廉发现对方跟自己一样,父母双亡都有严重的心理创伤,但艾利对生活更加积极面对的态度让威廉打消自杀的念头,两个受伤的人互相吸引、靠近,威廉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
影片映射出三种生活状态,威廉那种颓丧、毫无希望的生活状态,艾丽那种坚韧不屈的精神力量,莱斯利恐惧老年生活的未知世界。
每个人都有对生活未知产生极度恐惧的一面,我们总是下意识用各种手段逃避现实,可这并不是好的选择,积极面对未知的未来,享受并快乐的迎接生活,就像威廉说的,我们永远不知道钢琴什么时候会落下来。
杀别人宠物都是不可饶恕的撸瑟儿行为,最后两人在桌底下拿枪互指的画面和配乐走的西部决斗风也是巧妙~
青年人的危机和老年人的危机,前者找寻不到生命的意义,后者则死守生命唯一的意义,非常有意思的并置和对照。笑点超多,把杀手和其他职业塑造得一样琐碎荒诞,颇有(水平低一点的)在布鲁日之感,可惜总体相当predictable,丧得浮于表面,其实还是一碗鸡汤。阿宁这孩子长得真黑白分明啊。
不是爆米花电影,剧情走向虽然猜到了,但是这种英式幽默让故事很有趣味。一开始觉得老太太是不是脱线,后来才发现这才是大智慧阿。
命硬自杀癖作家和不认老赶业绩杀手的小清新故事,吃着雪糕天降钢琴亦或众人鼓掌完美死亡,这根本是假的虚无主义嘛。还顺带黑了一下抢本地刺客工作的硬核俄罗斯移民
英式幽默,两个男人,一个年轻男子尝试了多次自杀的方式,但他很废柴的,都没有成功;一个老爷爷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杀手暮年壮心不已,就是不想退休。外加一个女编辑,一个想拿县城缝纫大赛冠军的老奶奶。四个人的生活因为年轻人接受老人的自杀帮助,联系到了一起。老爷爷真是使命必达啊,还好编辑小姐姐比较变通;关键时刻啊,还得靠女人们啊,以柔克刚!最后也是靠老奶奶展示自己的冠军作品,让老公同意退休,老爷爷的命才保住的。这都是贤内助啊!老爷爷老奶奶的感情好温暖。这个行业里世风日下,新人不行,都让老毛子抢走了工作机会。千万不要杀别人的宠物,这真的是找死呢。
by牛叔 英国喜剧~
好难评价哦!片子好可爱奈林哥哥也好可爱!但中间又好无聊好无聊!啊!
自殺七次不死的失意作家找上手抖但不願退休的戰後嬰兒潮殺手簽約協助自殺,劇情滿冒犯憂鬱症患者,但真是充滿英式惡趣味(光是「黑色幽默」還不足以形容這些英國哏):打傷開單交警、嘲諷Midsomer Murders差點笑掉我大牙!退休線也讓我想起《摩斯探長前傳》第五季。總之驚喜太多,就算每個轉折都被劇組玩還是很開心。Tom Wilkinson反差萌滿分,Marion Bailey隱藏版狠角色滿分 ,Aneurin Barnard這是減肥成功嗎?紅眼圈扮精神病人滿分,剪短髮的Freya Mavor扮文青也滿分,最後主角沒有在片尾來個彩蛋坐起來拍手來個下戲收工扣一分。主角後來構思的小說太棒了,沒寫出來怎麼可以!(刺繡片尾也很讚喔。)
3.4星。小丧,温馨,暖,可爱,英式幽默。
英式幽默蛮逗的,and好戏都在老爷爷老奶奶身上~主角这一对有些乏味了~#2018303#
哈哈哈哈,超级搞笑,猛戳我的笑点!!另外一部很好的杀手题材电影,《杀手没有假期》,不过是个悲剧!
真的是蛮有趣,一种丧丧的愉悦感,幼稚的假正经,也是蛮奇妙的观影体验。大眼男孩真素可爱呢。
只有优秀员工受伤的世界。😂
Marcia Warren!
我就是喜欢看英国佬这样一本正经的黑色幽默:干一行爱一行的杀手;想死死不了不想死迅速死的路蛇;大美女痛失我爱,虽然才认识两天;全力支持老公杀手事业的贤妻唯一爱好是织毛衣;冷血组织的大头目最头疼的问题是老员工不愿退休;世风日下新人不继,毛子占有率有垄断行业趋势
天使的掌声中,每一个孤独的灵魂都得到释放
很适合豆瓣的电影
很有趣的故事,最有趣的就是那对老年夫妻,非常有趣,喜感十足。
6.5/10 分。创意不错,可惜没有拍出某种独特的惊艳的气质。。。
文艺可以活可以死,这片子就活了,活在创意。但从出版社老板真的被杀开始,这戏就飘了。公众对于黑色幽默有一定的接受能力,但有些普世价值的共识是不能随意触碰的。无辜的人被杀,这就超出黑色幽默的范围了。就好比《两杆大烟枪》中的交警只能被打晕,而不能被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