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动作片,一个主演挑大梁,独树一帜成经典。
连姆·尼森的《飓风营救》系列就是如此。亲情+动作,表演真诚接地气不造作,个人颇为欣赏。
以至于后来衍生出不少营救系列,比如60多高龄还出演了这部《飓风营救》。
这部片子从营救风来看也算到位,回味一下我不由从中读懂了这几个意思:
1、人生如通勤,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世界人民都一样。
2、为了生活为了家眷,干啥都得拼命,卖保险更是如此。
3、有家人的中老年男人,工作要没了,天都快塌下来了。
4、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5、便宜不能乱占,理智要战胜情感。
6、坐火车最好坐后面的车厢
7、最好的朋友,往往是最坏的敌人。
8、我们都是普兰,核心价值观全球通用。
9、好人有好报
前阵子看新闻,《通勤营救》中国首映的时候,尼森大叔相当亲民,影迷签字一个不拉!
另外,火车上给任务的神秘女就是《贝茨旅馆》系列剧的女主角,那部惊魂剧把一个护子母亲的形象演绝了。
老戏骨的演技不评价,毕竟是演辛德勒名单的辣个男人,咱们说说电影。
首先这种场景单一的电影本身就比较难拍,他的剧情要足够好,要足够刺激,要有反转,不然观众就会早早离席。这部片评分不高,但是我觉得还不错,剧情可圈可点,比较紧凑。
首先是男主事业受挫,又正是用钱时,确实是剧情发展的前提。男主又是一个非常顾家的男人,还当过警察,后面的所作所为都很符合他的人设,这一点做的很不错,许多电影会忽略人物本身的设定而做出他本不应该做的决定。中间事件发展很波澜,一环扣一环,电话那头严格的时间要求和残忍的惩罚方式可以给观众极强的代入感。这电影做的最吸引人的点在于,从主角说:我们每天都坐同一班车,见面都会点头打招呼,但是谁也不知道对方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开始,后面就一个一个揭露列车上人的“真面目”。这让符合剧情的同时,又不断带给观众新的东西,再找到那个人之前,总能看到一个人又一个人的真实生活。电影后半段就比较普通了,基本上算是动作片了,结局也是标准结局,没什么好评价的。7分吧。
(声明:剧透挺严重的)
去年4月,《通勤营救》(The Commuter)上映时去了影院观赏,整体印象无非就是权势与平民之间的斗争。最近又在腾讯视频重温了一遍,留意到一些之前忽略的细节,尤其是其中出现的几部文学著作。编剧以其深厚功底深究人性这一永恒主题,也引发了我长久的思考。该片同时也再度证明了文学力量的强大。
先列下影片出现的几部名著:《风之影》(The Shadow of the Wind)、《蝇王》(Lord of the Flies)、《呼啸山庄》(Wuthering Heights)、《愤怒的葡萄》(The Grapes of Wrath)、《红字》(The Scarlet Letter)以及《基督山伯爵》(The Count of Monte Cristo)。
影片主题与上述文学作品均能找到契合点,涉及强权与平民、正义与邪恶、文明与野蛮、胁迫与复仇之间的较量。每个人物都被裹挟其中,主动或被动地进行着选择与反应。
开片镜头在男主迈克家的卧室慢慢移动,桌上的一本《风之影》虽一掠而过,却暗示出故事的主线——男主为了家人不受牵连深陷在列车上为权势一方追查目击线人“普林”(Prynne)的圈套,刚丢掉工作的他难抵诱人的报酬踏上了不归路,与《风之影》主人公的遭遇如出一辙。随后,与儿子的一段对话出现了《蝇王》这本书,父子俩提到书中一个孩子差点被杀死的情节,熟悉此书的观众或预感到此片涉及文明与野蛮、强权与民主之间的斗争。
经过上述铺垫,男主在通勤列车上阅读《愤怒的葡萄》时,与陌生女的对话正式拉开了大戏的帷幕。这本书此时出现暗示男主将代表“善”的一方。虽不是书中落魄但充满人情味的农民形象,但中年危机的处境本质上相似,只是所处时代不同。
好奇心推动着男主步步入局,在目睹多位无辜者被杀害后,他意识到背后“恶”势力的强大,他们就如同《蝇王》中代表野蛮的一方,扮演着“人性的恶”,那股咄咄逼人的气势从男主的紧张感中让观者感同身受。引其入局的其他恶人物无疑已对这股力量缴械投降,无论是陌生女郎,还是前警队同事,他们信奉“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noble in the world”,纷纷倒向“恶”的一边,助长着“恶”的气焰。
随着剧情的推进,当列车只剩下在冷泉站下车的乘客时,男主终于找到读着《红字》的证人,代号为“普林”,恰是《红字》女主角的名字。在对峙的最后一刻,现代版的“普林”勇敢地站了出来,其他无辜小人物也在正义力量的驱使下进行着斗争与自救,因为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最后的结局算是圆满的,择善而从的人获救,恶势力暂时败退。影片的最后,依然在列车上,返回警队的男主逐渐走向正在读《基督山伯爵》的女主,与开头形成呼应,他引用了书中的一句话“what makes you a man is what you do when that storm comes”。当男主拿出警徽,预示着“善”的复仇开始,影片在此画上句点。
写到这里,深感善恶的天平从未消失,即便在和平年代,两股力量始终在输赢起伏之间写就着人类发展的历程。历史一再证明,一旦恶占了上风,在人心深处的恶之冲动迸发后,任何理性、正义的力量都是难以对之驾驭的,两次世界大战就是血淋淋的明证。正所谓人间正道是沧桑,善的一方当然也不会因此束手就擒,放弃希望,当择善而从的人多了起来,那股浩然正气必会填充于天地之间,激发出荡气回肠的巨大声响,即便要为此付出极度惨痛的代价。
好的文学使人向善。(完)
《通勤营救》:不可泯灭良知
刘强爱电影
《通勤营救》的名字起的不好,为了蹭“飓风营救”的热点,虽然同为连姆·尼森主演,但真不是一个路子的电影。营救,给人的感觉是知道要救谁,然后一步一步地将目标人物救出险境。这部片子情节的首要悬念就是主角不知道要去救谁,而且一开始也不是要救,反倒是为了十万美金去害那个人。这是《通勤营救》跳出类似题材的一大亮点,甚至拍出了阿加莎的悬疑感,很不错。
第二个亮点就是连姆·尼森的变化。五十多岁的连姆·尼森在《飓风营救》系列中打来打去打不死,还有些可信性,毕竟人家确实保养得不错,但六十五岁“高龄”还能跟二三十岁的小伙子那样三下五除二地打,就有些假了。连姆·尼森在《通勤营救》中服老了,将角色年龄“提高”到了六十岁,而且是一个久疏战阵的前警察,于是本片中的打戏可能会让喜欢连姆·尼森的朋友看得有些心疼,把把都落得下风,次次都是惨胜,运气成份也大幅上升。有一场他跟假吉他手在车厢的恶斗,影片用一个伪长镜头表现,打得是拳拳到肉,看得人心惊胆战。
总之,《通勤营救》中连姆·尼森饰演的迈克尔,迥异于他之前塑造的英雄角色,没那么专业,没那么自信,更没那么凶狠,就是一个六十岁的前警察,平凡无奇的普通人。后来和他一起勇斗恶势力的也是凡夫俗子,列车长、工人、白领、学生、生意人等等。反观恶势力呢,超级强大,可不是什么人口贩卖团伙、黑社会或恐怖极端组织这类看得见摸得着的玩意儿,而是神龙见首不见尾能够一手遮天的社会权贵。表面上看,正义一方几无胜算,影片也的确如此,最后被抓被收拾的仅仅是些喽啰,那些权贵连影子都没闪现,更不用说扳倒他们了,可看完电影,并不会让人气馁,因为它表现出了人内心良知的巨大力量。这是本片最大的亮点,我相信当你看到一个个普通人面对枪口勇敢挺身而出的那场戏时,也会跟我一样热血沸腾,起立鼓掌!
人类社会说起来非常复杂也非常简单,无外乎两拨人,建设这个社会的人和破坏这个社会的人。其实,无论哪个阶层和领域,都存在这两拨人,不必污名化具体哪个职业,比如官员或者资本家。自人类出现以来,这两拨人之间的抗衡便没有停息过,非常时期的热战冷战、和平时期的打击犯罪,固然令人印象深刻引人注意,但个体在生活中面对大大小小恶行时的斗争,才是这场“战争”的主流,决定着人类社会,当然也包括你自己和家人的未来——一个人人良知泯灭的社会,是注定要毁灭的。
做对的事情。
这么好看的电影,竟然只有6.5分,我简直不能相信?!!豆瓣到底是什么评分机制?瞎评吗? 感觉是近期看的这么多电影里最精彩的一部了,层层推进的悬疑让人欲罢不能,情节精彩紧张刺激,基本上从头到尾都是全神贯注的看,稍微走神就可能跟不上节奏。 全片全员智商在线,基本上没有人突然做出任何降智的行为,逻辑上也没什么bug,各种设定,最后都能自圆其说,从头到尾一气呵成,看的太舒爽了! 最后结尾的时候,所有车上的乘客都站出来说自己才是证人,而且为了保护真正的证人的时候,那一幕真的特别感人。 各种打戏动作戏也特别精彩,男主都60多岁了,还那么拼命,各种近身肉搏明显能看到拳拳到肉的感觉,太精彩刺激了!男主跳车的好几段,真的紧张的让人脚趾扣地,动作戏真的非常精彩!即便是几个配角和男主的对峙,动作戏也非常的好看,镜头语言也很不错😊 最后的结局也是好人有好报,坏人伏法,感觉是一部有笑点也有泪点,过程精彩刺激,结局又非常美好的电影,值得二刷!
唯一有点不太完美的就是整体镜头还是偏昏暗,好些地方把屏幕亮度调到最亮,还是看不太清楚。还有美国政要真能那么只手遮天吗?想杀谁就杀谁?甚至能为了毁灭证据直接杀掉一火车的人?不太了解美国政体,就不为此做评论了。但是并不耽误我欣赏喜爱这部电影之后,一定会找机会二刷的!
《招魂》的通灵夫妇安排《飓风营救》的大叔在《源代码》里调查乘客。
逻辑千疮百孔。这么个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组织,居然好意思反复问who is Prin?不太合适吧。
最后每个乘客都站起来说“我才是白兰”,我看到了坚强不屈的社会主义价值观
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下岗工人再就业励志故事#
一句话剧透:《招魂》系列里忙着捉鬼、驱魔的帕特里克·威尔森、维拉·法米加夫妇,联手栽赃暗害前警察、现落魄保险推销员连姆·尼森老大爷,结果被一网打尽,大爷富贵险中求,意外恢复了警察身份!
六十多了还得拼成这样,人生到底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救苦救难观世音连尼森= =
1.连姆尼森一辈子都在救别人,马特达蒙一辈子都在被别人救,他俩应该合作拍部电影,让连姆尼森来救马特达蒙。2.期待电瓶车营救、共享单车营救、拖拉机营救、挖掘机营救、火三轮营救、过山车营救、航空母舰营救、宇宙飞船营救……祝早日把所有交通工具营救完!3.男主跑得比火车还快,他该跑步去上班。
又到了一年一度连大爷教你谁才是你大爷的时候了
节奏和气氛都不错,算是连姆.尼森近几年可以看的动作片;只可惜细节上的漏洞难以让人忽略。不知道为什么,总有一种在看《名侦探柯南》剧场版的感觉...
捉鬼夫妻搞腐败
虽然略俗气,但仍然好过<东方快车谋杀案>(2017)。
Vera的蓝眼睛在屏幕上闪呀闪的时候,我以为爱家护家一万年的男主角终于要出轨一次了!结果男主角没出轨,火车出轨了。
节奏感一流,但故事不如《空中营救》,做局者和入局者开场安排的有些刻意,但随后如过山车般的精彩。大叔从退休警察变成了上班族,大概近期电影被揍得最惨的一次,但他每次用低沉口音说出“我保证你会没事的”,才是最熟悉且安心地方。结尾是危情时速+王牌对王牌,整体还是很娱乐化的
十年卖保险,不过是警察生涯的间隔年。
60岁的连姆尼森可能打不过60岁的成龙 但60岁连姆尼森的悬疑片至少比成龙的高出两颗星。
豆瓣的文艺青年真的是太惜分了,一定要几年出一部的那种巨制才肯给个四五星,电影能拍成这样,观众票钱就不白花,连姆尼六十岁被花式吊打有那么一瞬仿佛看到我基努里维斯在John Wick里的被虐的残弱身影,但身残志坚,永不放弃,最终还是能happy ending 看完充满希望 挺好的
这么大岁数了,连叔还要这么拼,心疼。
救女儿、救老婆、救全家、救飞机、救儿子之后又救了火车,无视次生灾害只管救人系列第六部……Liam Neeson的妻子在2009年一次滑雪事故中去世,拼命接拍动作片算是麻痹自己的一种方式吧,支持叔,祝福叔。
本质上这是一个占小便宜就会吃大亏的故事,只不过是男主以家庭为名义去占了小便宜,最后贴上了“英雄”标签。 以此教育我们,千万别拿身上最后一百去炸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