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得华,后改名,一生勤俭简朴。国民党湘军一员,加入共产党后从平江起义开始一直指挥平型关战役到百团大战,最后新中国成立1950年10月从抗美援朝中四次战役中取得胜利,每一次都起到关键性作用。新中国成立后仍心系新疆,率领人民解放军在无公路无铁路的新疆进行解放战争,甚至自愿扎根大西北搞建设。任国防部部长搞军队建制,为陈庚的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争取教师,助力钱学森等人研究原子弹导弹。最后被四人帮迫害,于1974年去世!
本片从彭德怀元帅年轻时参加湘军说起,让我了解了很多历史事件和人物。看这个片子,总能激起革命的豪情。彭总那么多困难都战胜了,我们个人那点困难算什么。 彭总最大的特点就是不讲究享受,一切以工作为重。他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已经到了不近人情的地步。他的两个弟弟本来可以留在延安工作,却在彭总劝说下,回到家乡搞地下工作,在百团大战时期被国民党杀害。 彭总总是领最难的任务。守井冈山,掩护朱毛红军主力。攻打长沙,炸掉浮桥不留后路。在太行山发动百团大战。在延安对付胡宗南。在朝鲜对付美军。彭总充分反映了敢打硬仗恶仗的实力和决心。 电视剧《太行山上》主要反映了八路军129师的事迹,这个片子反映了八路军总部的指挥活动。《太行山上》饱含对刘邓领导下的八路军的深情,这部片子则饱含对彭德怀元帅的深深缅怀之情。 他不爱财,一心只想匡扶正义。他不争名不争权,总想着集体的利益为上。 邓萍在平江起义时就和彭总在一起。在遵义牺牲,让彭总痛惜不已。 刘坤模是彭总第一任妻子,他教她识字、学文化,要她做女中楷模。可惜她和彭总缘分浅,在大革命时期她走投无路时,委身于别人。1959年以后,彭总被罢官,浦安修也与彭总关系日渐冷淡,彭总对身边工作人员说,我十分想念刘坤模同志。彭总如果当时原谅了刘坤模,该多好。 平型关战役未能俘获日军俘虏,因为日军的单兵作战和战术协同能力很强,非常强悍。八路军打击日军,靠的是琢磨战略战术。 日军三八大盖射程远,射击准。拼步兵,日本人的武器也比我们好很多。彭总提出在三八大盖退子弹的时候,发起进攻。一看就是研究武器和把握战机的专家。 左权还有一顶托派的帽子,革命中的冤屈。他牺牲后很多年,他妻子刘志兰不断申诉,终于为他摘掉了托派帽子。 石头这个角色塑造得很好,演员演得也好。他代表了那些浴血奋战的普通战士,有勇有谋,敢于牺牲。石头死了,他没有看见新中国的建立,好悲伤!!! 彭总没有子女,他对自己的侄儿侄女以及战友烈士子女视如己出,精心培育。他说他家的家风就是勤俭朴素,勤劳。最重要的是,他劝说家人不搞特权,生活上不讲待遇,胸怀宽广。 彭总最后葬在了湘潭,和他两个弟弟在一起。他的遗骨到达湘潭乌石时,群众放鞭炮迎接。 最后十集看得憋屈。和前三十六集好像不是一个风格,如果前三十六集鼓舞人心积极向上,后十集又黯淡又压抑。以至于我都觉得这十集不播出是正确的选择。 这部剧的片尾曲是汤非演唱的,《大英雄》让人热血激荡,彭总就是大英雄。
该剧表现了开国元帅,中国近现代伟大的民族英雄彭德怀元帅的丰功伟绩,刻画了彭德怀为国不为君,忧国不惜命,郎朗吐真言,荡荡无私心的鲜明个性。遗憾在于被割去后十集,有点虎头蛇尾。
以下引自 梁衡(二死其身彭德怀)
中国古代有一句为政格言:“文死谏,武死战”。
蔡元培评价民国功臣黄兴说:“无公则无民国,有史必有先生。”此句用于彭,“无彭则少军威,有军必有先生。”他不愧为国家的功臣、军队的光荣。
他没有倒在枪炮下,却倒在一封谏书前。 彭德怀是党内高级干部中第一个犯颜直谏,站出来说真话的人。随着历史的推进,人们才越来越明白,彭德怀当年所面对的绝不是一件具体的事情,而是一种制度,一种作风。
他二死其身,既经受住了“武死战”的考验,又通过了“文死谏”的测试。
彭德怀爱领袖更爱真理;珍惜自己的生命,更珍惜国家的前途。他浴血奋战30年,不知几死,经受住了“武死战”的考验;庐山会议30天的争论和其后15年的折磨,他又不知几死,通过了“文死谏”的测试。他是一位为人民、为国家二死其身的忠臣。
人民永远记住了庐山上的那场争论,记住了彭德怀。
只观看了流出的、没有公映的最后十集,也就是从庐山会议到去世。作为官方影视,还能拍出这些桥段,而且利用有限的发挥空间拍的还可以,已经是十分了不起,单就此点,值得五星。 此外,不论这部剧拍成什么样子,我都会给五星,只因为彭总。彭总一生,吃苦最多,享受最少,彭总很少笑,但这不是为他自己,是为了他始终深爱着的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 在西北看彭总,彭总是西北局书记,也正是他亲手解放了西北五省,彭总为革命的光辉贡献,值得我十分的尊重。 “请为人民鼓咙胡”。虽然我同意,庐山会议上的毛彭之争,“意见书”只是表象,但彭总毕竟是因为为百姓讲真话而遭到后来的不幸的。这最令人敬佩,也最令人难过。看彭总被那些随时代上下浮动的宵小攻击,心里真是心疼的要死! 彭总一生耿直,这在某种意义上也构成了一定的性格缺陷,也是其日后悲剧的起因之一。但是,不这样,就不是彭总了,就不会有这样壮烈的为民请命了。正因为此,我对彭总有十二分的尊敬! 何期泪洒塞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
又及,我永远不会原谅韩爱晶和韩爱晶们,这个杂碎!享受着彭总在国内外争取来的和平和幸福,却竟敢如此对待彭总,不能生啖其肉,实属不平。以如此宵小,竟然还不去死,依然窃居北京,真乃无耻之尤。有生之年,必竭力令此杂碎及其追随者们付出应有之代价。
后面不是没拍,是没播
这部伟人的电视剧,拍的有血有肉。董勇的表演可圈可点。
能在影视作品中看到彭德怀元帅就足够了,全家N刷的电视剧
其中有一集是,北伐时期,表现段德昌介绍彭德怀入党。段1904年生人,当时也就二十出头,尼玛这个演员,花白头发,额头上很深皱纹,怎么看都像四十多岁,看上去比彭德怀还老,真特么什么玩意。
看西府大战的时候哭成泪人,爷爷辈的人慢慢的不在了,几乎快走完了,他们那辈人优良的品格,究竟有多少年轻人会继承下来……开头几集是有点神剧套路,但是后面越来越精彩,一个人要有一颗正直的心。朋友圈的人不喜欢这些“很土”的东西,大家更喜欢看出国旅行,自拍,出席各种装逼场所。
7.5,水准相当不错的国产主旋律革命题材历史剧,触及到了一些过去不曾设计到的禁区(比如庐山会议),建议各位去油管看未删减版,很劲爆
什么究极烂片,和古代青天大老爷戏相比除了换了个皮有别的区别吗?拍十大元帅尚且如此粗制滥造,怪资本从流量捞钱?贵方连包装个流量的心思都懒得花呢!这片子究竟是侮辱谁呢!
整剧最失败的是导演,第二是主演一点彭老总的气质也没演出来失败中的失败,第三是剧情乱七八糟 最让人无法忍受的是第七集彭德怀攻下长沙城 ,进去的时候那些群众演员演的是什么玩意,这样导演也能让他们通过,这导演也太无能了,,浪费这么好的素材。更可气的是大量盗版电影太行山上的镜头。
给一星的原因如下1 演员不像 实在出戏 2 剧情不行 男主一直在开挂 这特么真实吗 真实吗 真实吗3 演员不行 演出来的感觉不对 这个电视剧不看名字 根本不知道他演的是老彭 O__O "…4 不想再说了 再见拜拜 负分
国产抗日剧能出一部《亮剑》真是个奇迹,这滩水太混了
虽然大家都说这部剧多么多么不行,但是他成功让我对共产党怎样发家有了大概的了解!这就够了!彭德怀晚年冤死,死后虽平反,但人都不在了!伤害已经造成一句对不起可以了吗?
不管是不敢播还是不敢拍,总之对于当代最有反省意义的部分除了末尾一句照本宣科外,是一片空白,这样的历史剧有什么意义呢?
能拍成这样着实不易,五星鼓励。PS:拍了46集,播了36集。你们说这锅是谁的?
彭总是真正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没有子女后代,没有家产,不搞山头主义,他把他的一生奉献给了中国革命(后十集被删减扣一星)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工农红军。拍谁吹谁虽然不好,但是彭大将军不愧为开国元帅。
公开版36集3星,中庸主旋律之作,西北局书记强行抢戏。阉割的10集才是重头戏,庐山会议和文革,历史剧的重大突破,5星送上。元老中最欣赏的就是一生耿直的彭总,看后10集,让人唏嘘。
能拍出后十集,尤其是庐山会议和回京后,着实不易了
如果拍庐山会议我就看好吧,我看了油管上的被删的几集,感觉庐山会议那段还是很不连贯,彭跟毛写了信后,毛还没表态,彭就情绪不稳定,把反党的帽子给自己扣上了,中间是删去了,还是根本没拍?
其实风格有点类似《史记》,跟西方确实是两种叙事传统,人物性格基本上没有变化和弧度,而是用一种传奇剧的形式讲述故事(也是中国戏剧里常常出现的桥段,相同的人物在不同的际遇里再次相逢,人物性格一以贯之,但际遇却改变了,最典型的是韩信胯下之辱)。这其实是中国老百姓最爱看的故事。
彭德怀将军是站着听人家说了几句旁白就去世了么 要么就别拍 拍就拍全